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杀入敌群

    谁说木匠皇帝不好?木匠皇帝虽然文盲,但很懂得与部下以心换心。

    无论是魏忠贤还是秦良玉,无论好人还是坏人,他都心中清楚。

    哪怕临死前也嘱咐弟弟朱由检,告诉他魏忠贤虽然缺点很多,但要想稳坐庙堂,就要用好魏忠贤这样的人,因为这个人特别能干事情。

    廉吏不等于能吏,魏忠贤很贪婪,但是他特别有能力。

    唯一遗憾的,大概便是熊廷弼死在天启帝登基之后,辽东沦陷之时吧。

    可天启帝登基后,魏忠贤便是阉党的带头大哥,天生便是和东林党水火不容,熊廷弼其实是楚党,并非真正的东林党,然则他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与所谓东林六君子称兄道弟,魏忠贤自然十分想要弄死他,而且熊廷弼二次出关入辽,便赶上辽东糜烂,全军大溃败的死局。

    还什么辽东,金军已经打到辽西走廊了,况且熊廷弼当时在辽东军中根本就是被架空了的存在,说话都不当放屁。

    可辽东丢得就剩下一座城广宁城的时候,人家又问他肿么办?

    肿么办你问我?我才刚下飞机好吗!

    又错在有些小脾气的他,第一个被人家听信了的决定竟然是举全体辽东军民入关,暂时放弃整个关外。

    虽说是暂时的,是用来避免遭受屠杀的权宜之计,您总不能一座城池装不下这么多的军民,还非要留在野外伸脖子等着金兵乱砍乱伐吧?

    可这便是他的死罪了。

    按说以天启皇帝的好脾气,不会擅杀大将。

    可魏忠贤虽然能干,还更能给天启皇帝挠痒痒。

    每当他要促成一件事,又觉着天启皇帝肯定不会答应的时候,便等啊等。

    专等皇帝技痒了,开始‘吭哧吭哧’低头做木匠活的时候,嘿嘿,他便硬要去禀报这件事儿。

    禀报的时候还蘑菇着就是不说重点,偏要唾沫横飞东拉西扯一大通。

    然后天启皇帝被他絮叨的不厌其烦了,无奈了,便是一甩袖子就说:不管啥事儿,你都自己回去看着办吧,也没看到朕有多忙,赶紧回去,别耽误朕打家具。

    某部尚书七十岁得子,你说多不容易?

    这么大的喜事朕的弄一悠悠床送他表示表示。”

    于是乎,皇帝正给某部尚书的儿子做悠悠床呢,魏忠贤就把熊廷弼给杀了。

    许多他想办又怕朱由校不答应的事情都是被木匠皇帝这么答应下来的。

    让熊廷弼活脱脱蹲了五年大牢,最后杀了熊廷弼,折断了东林党的一大干将,却也折断了大明的羽翼。

    虽然魏忠贤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可真正说起来,他的一生当中,除了挽起袖子和东林党火力全开以外,许多事情虽然做的未必最好,却也绝不是最差。

    虽然杀了外战专家熊廷弼,可至少天启年间,大明没有出现内乱,没有流民四起。

    再说秦良玉带领独子祥驎公小马超,并麾下五百亲兵出了榆关,星夜兼程,人歇马不歇直奔两辽腹地。

    战马已经不知道换乘了几次,女军神敏锐的嗅觉却仍是抵不过辽东经略的愚不可及。

    内奸,沈阳城的内奸几乎就是袁应泰打开中门给热烈欢迎进来的。

    谁也不能去刻意区分这些内奸到底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横竖在金兵攻破沈阳城的夜里,连城中的妇女也穿着最鲜亮的汉服出来招摇,完全没有世界末日的一点儿觉悟。

    那是招摇吗?人家那是在给金兵指路呢。

    你明晃晃打一灯笼,告诉金兵,这边请,大爷来玩儿啊,尼玛话还没等说完便会被巡夜的明军就地给办了,说的是‘咔嚓’,不是‘啪啪’,一定要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纯洁性。

    可我不打灯笼不说话,你总不能对我来一猜猜看吧?而且我穿的是汉服哦,汉语也倍儿溜,这年头哪个间谍不会几种外语呀?

    那时候又没身份证,黑灯瞎火有几个人能明显分辨出蒙族汉族之间的那一点儿似是而非的体貌特征呢?

    到后来辽阳城破时也是如此。冲进来满城的金兵,且每条街巷都有免费的向导,到处都是火眼金睛的朝阳大妈和好心的西城阿姨。

    帝都四大神秘组织保不齐就是从这里发起。

    结果经略使袁大人一看到自己的辽阳城里,竟然连汉人都已经开始帮助努尔哈赤破城,于是万念俱灰,直接拔剑自刎了。

    逝者已逝,可有因必有果呀,是袁应泰放进城来这些奸细,最后本人竟然是被这些奸细给活活气死的,活脱脱把自己个给玩儿死机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有的人自毁辽东、自毁社稷,却因不肯面对失败而选择自我了断。而有的人,想也不想便是径直抽出腰中双剑杀入敌群。

    在旁人眼里,秦良玉的选择是悲壮,辽东的满目疮痍,川军的甘洒热血也是悲壮的。可努尔哈赤和他身边那些猛将们的脸上再次出现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眼看一个女子竟如劈波斩浪般在自己的十万大军中肆意的杀戮。。。。。。

    “她是谁?”

    “父罕,这便是大明的石柱宣抚使,秦良玉字素贞。”

    “开什么玩笑,女的?”

    是的,老罕王麾下多名将领都曾与此人交手,按罕王的自我解嘲,战后那叫做战略性撤退。

    可大金的谍子都在辽东和京畿,不在四川,纵然知道川军有个能征惯战的秦良玉,却从没有情报显示这位是个女的。

    老罕王很挫败呀,他挫败自己立下鲸吞辽东据险自立的大志向,实在有些眼界不够。才闹出了今天的笑话,连稍远一些的敌人的性别都分不清。

    “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她是个女流。”

    “秦良玉才来辽东两年整,且大半时间都镇守在山海关。”

    “让一个女人镇守榆关,榆关不说关宁军在驻守吗?”

    下面人想说,现在还没有关宁军这个名词,关宁军是袁督师建造宁远城,且在宁远之战炮伤了老罕王以后才天下皆知的。

    罕王还挺封建,感到礼教盛行的大明让一个女流把守国门,有些不可思议。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秦良玉颇感惊讶的老罕王继续问道,“她用的是什么枪?”

    “暴雨梨花白杆枪。”

    “暴雨梨花白杆枪,哦,名字真的非常优美。”

    罕王点头,是啊,可几次在辽东战场,这杆枪,枪枪击灭的,都是自己八旗精锐的亡魂啊。

    这哪里是女流,简直是女罗刹么。

    枪舞梨花落落,似疾风骤雨横扫满地烟尘。

    “她用的是什么剑?”

    “此剑无名,砍崩了便换,可双剑从来净重九九八十一金。”

    老罕王咽了咽,感觉喉头发哽,尼玛八十多斤的重剑都能砍崩了,那得杀多少人啊?

    如果再加上一句‘她的剑是冷的,她的刀也是冷的,她的心是冷的,她的血是冷的,就可以当做古龙原着去卖钱了。

    可罕王哪有闲心问这么多的问题,哪有机会见到古龙啊?他当然是好奇,却并没有将这女流和她的区区五百骑兵放在眼里。

    我八旗拥兵十万,岂会在乎你区区五百?然而越看下去,老罕王越是坐立不安。

    那秦良玉也许是急于救下兄弟子侄,进而是招招搏命,却是招招博得都是金军的命。

    她闷声不语,东突西杀,初来还可说是八旗军被她打了个措手不及毫无防备,可当八旗兵调转马头后,冲上去的人多了,死了的便是更多。

    看到这副光景,大贝勒微不可查的往兄弟们中间挤了挤。麾下正红旗伤亡过半,面对这个女魔头,代善确实有些力所不逮了。

    其实经过数个时辰的苦战,众贝勒都有些疲惫不堪。

    “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怎么都如此沉得住气呢?

    难道都只能任由一个人女流在我十万大军之中纵横睥睨么?”

    努尔哈赤语气不太好。

    “宵小而已,兴不起大的风浪,不如阿玛亲自点将吧。”

    皇太极知道,这个时候自告奋勇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会让兄弟们觉着自己太过嘚瑟,所以,要打这个圆场,还是让阿玛自己点将的好。

    努尔哈赤唇角勾了勾,“如果我刚刚没有听错的话,秦良玉可是从山海关赶到的战场,几百里的路呢,呵呵。

    她既然这么心急和自己的兄弟子侄一起死,那么索性就像阵斩秦邦翰和秦邦屏那样,把她在意的人都杀死在她眼前吧。

    五百人,还点什么将啊,用得着吗?有心情上去耍一耍的,便去吧!”

    “阿玛,这个秦良玉呢,您是要活的还是要死的?”

    努尔哈赤捋了捋胡须,半晌说:“不是我不想要个活的,而是她根本就不想活着。”

    这一点老罕王还是冷静的,他可不想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那样,抓个西夏王妃,结果弄床上来的竟然是一枚地雷,一碰就炸了。

    更何况秦良玉的一身武功岂是一个只会同归于尽的西夏王妃可比的?饶是自己麾下的四大贝勒,一对一的情况下,都未必能把这女罗刹降服,索性还是杀了吧。

    午后的浑河之战,已经到了第三阶段,如果想用一句话来定义第三阶段的战场,那么便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有八十斤双剑,砍崩了便换的女军神刚刚在十万敌军中杀了个一来一回。双剑在手,一路人头,她拨马回转,准备调整进攻方向。

    径直冲入战场中心去救援亲人和子弟兵肯定是不现实的,哪怕你是天下无敌,在与十万强敌耍狠的时候也更要用脑子。

    所以秦良玉戎马四十余年,一生百战,歼敌百万,却从没有任何记载她受过伤的文献。

    “麟儿,变阵,你在我身后,骑兵成三路纵队,冲!”

    三路纵队,每队也才百五十人而已,前队和后队不超过五百米。这样的阵型,这样的速度,秦良玉自信敌人打不穿,截不断她。这次冲锋,是她向敌人投去的第二枚手榴弹。

    “杀!”秦良玉从两名带头的金将的战马中间交挫,双剑呼呼刮风,先后砸向两人胸口。

    第一个人想要侧身避过,第二个人想要横刀抵挡,奈何秦良玉的马速快,剑的速度更快。

    躲闪不及,当先的金将护心镜都被秦良玉砸凹了回去,胸甲没有碎裂,胸骨却是碎做数段,整个人倒飞了出去。

    另一边横刀抵挡的,自己的刀被秦良玉大力砸在了胸口,金将来不及发出一声闷哼,背后又有一剑袭来。

    这手剑刚刚才砸碎了头一位的护心镜,这一位金将连闷哼都来不及哪里夺得过她的第二剑?后脑海被一剑横劈,人头滴溜溜滚落,死状惨不忍睹。

    两员金将身后的骑兵都是心中一震,继而脑袋、胸口、后背,全都是一震。

    一路之上,秦良玉的双剑‘噼噼啪啪’,如同手握两个车轮。金军本是要迎面与其交锋,见到这一幕后,便是连战马都开始想要避让。

    然则金军实在太多了,前后左右都是乌央乌央的,人马想转个弯掉个头,何其之难?这两柄重剑便是在人群中杀开了。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皇太极大战秦良玉

    “女魔头,纳命来!啊!”

    刚说了句让人纳命来,那人自己便是一声惨嚎。

    “雅巴海!快,快救雅巴海!”

    有袍泽呼唤他的名字,可怎么救?

    五百明军铁骑犹如隆隆开去的列车,要想救人,只能等待列车开过。

    布哈眼看袍泽战马的马头被秦良玉一剑拍碎,人仰马翻任由明军后续骑兵践踏竟毫无办法。愤怒的他堪堪调整好因明军骑队撞来的气浪而歪斜的坐姿后,攥紧马缰在明军骑队身后低头猛追。

    “给我回来,我要杀光你们!”

    追着追着,明军骑队一个游龙摆尾,在穿透金军后调转方向。布哈目眦欲裂,嘶吼着直奔刚刚拨马的秦良玉。

    游击将军雅巴海的惨死让参将布哈失去了理智,可至少他的头脑里还有一丝清明,让他选择在秦良玉拨马时出击。

    “嗖嗖!”连珠两箭,布哈绷弦。

    一箭奔秦良玉的马腹,一箭射她太阳穴。布哈瞳孔收缩,只等秦良玉中箭落马,或是战马中箭扑倒。然而秦良玉却只一个低头,躲过头上箭,左手剑击飞射向马腹的流矢。

    “庶子找死!”秦良玉朱唇轻抿,双足一夹,战马便怒目蹬向刚刚差些一箭射死自己的来将,四蹄凿地“踏踏踏”三五个纵跃便是几十米。

    “居然没中!”布哈心中一惊,迅息间秦良玉便赫然出现在他眼前,当头一剑砸来。

    此时布哈距离秦良玉尚有三米,秦良玉这剑是等他的马过来后正好落在他头上。若是平日遇到这一招,布哈就该收缰,可他竟不管不顾继续加速并抖枪刺出。

    他是要和秦良玉同归于尽呢,饶是累累战功升为参将的布哈也自问不是秦良玉的对手,于是他准备了这一招,拖着她去死。

    不过他还是忘了秦良玉手中可是两柄剑啊,秦良玉唇角微勾,左手剑顺着布哈的枪劲儿一拨一挑,陡然间布哈‘嗡嗡’乱抖的枪就没了脾气,像是粘在了秦良玉的左手剑上。

    右手剑结结实实拍在了布哈的面门,胯下战马甚至都被秦良玉的一记重击砸下去半个身子,布哈一声惨叫,化作春泥。

    旱地忽律乌云滚,欻然空里人头落。

    秦良玉一人一帅往来于敌群,斩将夺旗最是凶恶。

    “何人胆敢来此逞凶?”

    秦良玉正杀得兴起,一大片的白色战甲格外刺眼的隆隆而来。

    马队当中还有十来杆铁枪上挂着月白色的龙旗。

    喝问秦良玉的来人便坐立在正当中,秦良玉侧头拨马与他对视,见来人眉成八字,凤眼眯起,燕颔虎须,三十上下年纪。

    看他如宝塔般的盔胄上还髤漆有梵文,盔枪高耸如同避雷针,上嵌偌大一颗东珠,珠围翠绕。

    秦良玉心知这位至少是个贝勒,根本没答他的话而是反问道,“你便是正白旗的旗主台吉了?”

    皇太极其实想斥责一下秦良玉的无理来着,而且他还想顺便解释一下,满蒙的台吉其实就是个封号,就是汉语‘太子’的音译,等同于满语的贝勒。

    许多人都知道皇太极的本名不叫皇太极,可真正叫什么,就没多少人清楚了。那么皇太极的本名叫什么呢?

    根据一些史料考证啊,皇太极的真名叫做‘黑还’,而父亲兄长以外的人则会称呼他为‘黑还勃列’,满语为hekanbeile。

    而黄台吉的由来也正是源于此,‘黑还’翻译成汉语便是黄,勃列其实就是贝勒的发音。也就是说皇太极的本名就叫‘黄’,封号四贝勒。

    合称黑还勃列。

    在满语里贝勒和太子是一个意思,于是乎‘黄贝勒’或者‘黄台吉’等各种称法到了乾隆年间就被正是统一为皇太极。

    皇太极想告诉秦良玉,叫台吉的不少,不过人都管他叫皇台吉。可皇太极还没等开口呢,秦良玉看他表情就知道自己猜对了,这位呀,就是大明的宿敌,正白旗的旗主,黄该杀!

    于是乎秦良玉不等答案,抡起双剑便是向他冲去。

    “来得好!我有大明三尺锋,有蛟龙处斩蛟龙。”

    皇太极气得胃疼啊,心说我雄才伟略的未来太宗,上来才一句对白你就要砍了我,当我是路人甲么?

    “简直是泼妇!”皇太极手指着她大骂了一句,然后。。。。。。然后台吉胯下战马畏畏缩缩不易察觉的倒退了数步。

    皇太极那表情,明显就是这个意思:“可不是我打不过你,是这破马不肯往前走!

    “左右的,给我上去揍这疯子!”

    皇太极喊了句动员口号这才注意到,他左右的人,有的比他躲得还远呢。那你们大老远都跑这儿来干嘛来了,装黑社会的来摆队形凑数是吧?,结果谁都没想到弄这么声势浩大一队形却根本没把人吓唬住吧?

    “吾非不敢战也,乃马不进也,尔等何为?”我不是不敢打,是这匹马不肯往前走啊,可你们都是几个意思啊?

    要说旗下这些梅乐和昂邦章京里边儿啊,还真有狠角色。其实原本大家都是狠角色,只不过秦良玉要比他们还狠一点儿,某些亮闪闪的星星就无法同日月争辉了。

    正白旗中就有几员勇将不退反进,其中孙扎钦和巴颜是皇太极左右第一个冲出去的,而后两旁纷纷各冲出六七员战将。

    “杀!”秦良玉身后,一个年轻的声音赫然喊出一个字,五百精骑一拥而上。皇太极和冲出去的十几员战将都看不懂了,有些尴尬呀,说好的单挑呢?

    说从皇太极领着正白旗精锐出战,两三句对骂再到马祥麟率五百精骑一拥而上发动群殴,不过就是须臾之间的事儿,然而更为迅速的还有接下来。

    秦良玉拍马前冲,身后马祥麟接连两箭分别射向左右当先的孙扎钦和巴颜。孙扎钦拿马刀弹开了,却是马祥麟这一箭力道太足,话说五石强弓,孙扎钦都能弹开也足见身手了得呀。

    巴颜一听孙扎钦以刀搪箭发出的低声惊呼,便知不妙,没敢用兵器格挡而是侧身躲避。巴颜一躲,身后的那位倒了霉了,两手攥着箭翎眼睛瞪大。

    他不是觉着自己死得冤枉,而是看到有一柄乌黑的铁家伙正朝着巴颜倾斜四十五度角的身体砸去。

    瞪大眼睛的那位自己一副磨银重甲被马祥麟一箭穿透,身子向后一挣,仰躺马背的时候,人们似乎发现,这位给秦良玉为他出气的一剑竖了根大拇指。


………………………………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乃大明赵子龙

    巴颜已经和秦良玉照面了,秦良玉一剑砸来他心说要坏,横刀格挡,却是‘咔嚓’一声,巴颜的马刀被断作两截,没挡住这柄剑脑袋也被削去一半。

    继而秦良玉冲入几名金将中间,左旋右突,一顿毫无道理地猛砍。简直太变态了,这一顿爆砍,让金军诸多悍将一口气儿吓跑了仨,又被稀里糊涂砍死了俩。

    而另一侧孙扎钦已经带着五六员金将冲向马祥麟,秦良玉在这边杀了一圈儿后回了个身,正好看到。

    “竖子尔敢!”秦良玉甩手一剑掷向了孙扎钦。

    孙扎钦万万没料到秦良玉还有一招撒手剑啊,刚刚冲到马祥麟面前,自己前胸就多出一个亮晶晶的剑尖儿在向马祥麟招手问好了。

    孙扎钦憋憋屈屈地挂了,而人称军中赵子龙的马祥麟也抖起大枪“噗噗”刺中两人,一枪刺中咽喉,第二枪刺入到一名金将的嘴里。

    马祥麟战马突前,枪尖在金将嘴里一豁,金将的后脑都被他枪尖给搅烂了,四排后槽牙都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零零散散飞向了天空。

    马祥麟慢动作收枪,时间似乎静止,却又快速将枪尖冲向了正前方,与三员金将打马交挫,前后手反方向较力,枪尖便如游龙一般左右呼啸,像是长了眼睛一般左右游走,奔着前方两员金将的脖子寻去。

    两员金将纷纷闪身出枪还以颜色,马祥麟也俯身低下头躲过两员金将密集刺来的枪尖。三马错镫,马祥麟低头时看也不看,两膀运力大枪向身后一甩,就像鞭子一样抽在了错过的一员金将的后背上。

    那金将一口老血,舌头老长,同时马祥麟俯下的身子猛地向后急速倒仰,身子在马背上扭动了一百八十度,而后‘咻咻’收枪出枪。手中大枪如吐信的毒蛇冲着错过的另一员金将便是刺了出去。

    背对背杀人已经够狠的了,那金将更加没料到马祥麟可以背对背杀两人,被他一枪刺入腰眼。这一枪似乎最平平无奇,却是让所有看在眼里的明军将士忍不住喝彩呀。

    “好!不愧军中赵子龙的称号啊!”

    不是马祥麟下腰一枪的姿势有多帅,这里面的讲究就在金将中枪的部位上呢。

    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的绵甲,结构和样式其实几乎都差不多,上衣下裳,左右护臂、护肩、护腋、前裆、左裆。

    有细心人就看到了,没有右裆,为啥呢?因为像是西部牛仔挎枪的右边部位,是需要挂箭壶的。

    金将穿着厚重的绵甲,马祥麟下腰仰身向后的一枪,招式当然潇洒,可力道就减了许多,这样要想一枪刺穿盔甲,肯定不现实。

    让明军忍不住喝彩的是,他们看到马祥麟的这一枪是如游龙一般拐着弯儿的从金将的右档处钻入绵甲里面,比卫星定位的导弹还要精准。

    这里没有裆,只有一壶箭,然而马祥麟的枪尖儿真的会拐弯儿。

    马槊和长枪的枪杆都是柔韧的,比如白杆枪的枪杆,用的就是用白椆木做成的。有人说白杆兵的白杆枪的枪杆是白蜡杆,这肯定不对。

    白杆枪太长,超过一丈,而白蜡杆又太软,做略短的枪棒还行,而白杆枪一丈多长呢,要是拿白蜡杆做,持枪的人站着不动,前面枪尖儿就得随着呼吸直晃悠,刺出一枪自己都找不到枪尖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