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变记账法虽然一时间让军曹们不太适应,可有军法的强压下,军曹也不得不飞速记忆这两套记账法,逼着自己适应。

    令夕还强化了督战队的作用,把从来都是战场上临时任命的督战队改为常备,战时督战,平时督查。

    令夕可从来没有做事都要看天浪是否点头的觉悟,她习惯自己认为对的,天浪必须听她的。

    腰里藏了几枚兵符,小丫头算是把自己当成明军的政委了,对军中的各项人事和制度的调整,等等做法不必细数,确实大大厘清了军中的管理系统。

    大明的军制,在以文制武的大前提下,长期缺乏五军都督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害怕武将造反嘛,所以兵权极为分散,导致如萨尔浒、浑河血战这样关系国运的大战中,明军统帅若是本部兵力羸弱,便根本无法调度指挥得动各路明军。

    以至于在萨尔浒面对握成拳头的八旗军,明军四路大军只能分头并进。

    看似是杨镐在居中调度,实则是无法将四路大军捏合在一起,混编成一路去发起攻击的无奈之举。

    明军南北和各个不同后台派系间,缺乏统一指挥的例子很多,浑河血战也是如此,而且同平播州之战还有萨尔浒之战一样,是典型的无头苍蝇的战役。

    虽然平播之战因为秦良玉夫妻还有陈璘和刘綎等许多悍将的参战,也因为杨应龙的确没有努尔哈赤那般彪悍,还因杨应龙选择第一个对手时竟然选择了马千乘和秦良玉,结果惨败。

    是胜利掩盖了平播之战中,贵州巡抚和四川巡抚间缺乏统一领导的漏洞,但漏洞没有弥补,便永远等着被敌人致命一击。

    在后来的浑河之战中,南兵在浑河两岸分别布阵,这里边有秦邦屏和戚金预定的计划,也有川军和浙兵无法统一并进,在战阵中默契配合的无奈事实,更有白塔堡四万辽东明军重甲步骑兵作壁上观的推波助澜。

    而平播、萨尔浒和浑河血战之前发生的第一次抗倭援朝则是正面例子。

    两次援朝相隔数年,第一次援朝的明军主将李如松,当时有麾下辽兵数万,不但战斗力强悍,主将也异常强悍。

    继承了父亲李成梁的家将和精锐骑兵的李如松,在碧蹄馆与倭寇主力的遭遇战中,以三千轻骑对战五万倭寇,明军杀敌八千,斩倭军名将四十的彪悍战绩。

    只说李如松能把后续赶赴战场的戚家军推到朝鲜王京的城墙上去当炮灰,而浙兵主将却不敢聒噪一句。

    这便是主将强大和主将羸弱的对比,对比援朝之战的李如松和萨尔浒的杨镐。

    而浑河血战中,明军就找不到主帅,您说是陈策或童仲揆吧,白塔铺北军是四万重甲步骑三大总兵都表示不服啊。

    而这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都说明了明军军法的混乱和可执行力不强,令夕想要改变的就是这一点,可谓是在天浪无暇他顾的时候帮了他最大的忙。

    在令夕看来,大明不能只有伍长战死,四人皆斩,什长战死,伍长皆斩,百长战死,什长皆斩,这一长城内外的炎黄民族全都承袭了数千年的军法,还要有力的执行全军战败,主将及麾下一律按责任接受惩处绝不姑息的铁律。

    清晨的风儿在桃花林间轻柔地吹奏着令人沉浸的曲调。趴在书案上不小心睡着的令夕,被风拍打窗棂的声音叫醒,醒来后用手背擦了擦迷蒙的眼睛。

    终于看清了自己昨夜谁在那儿的小丫头还嘟着小嘴儿,可身边没有任何人是她愿意发脾气的人,抿起嘴唇乐天地叹息一声,手指捻开昨日修改好的几张图纸,空落落的心似乎立刻便被忙碌填满。

    这也是自己用来排解思念所需要的充实感,不是么?渐渐回归清醒的令夕就这么想着。

    门外又传来一串串细碎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三个气质各异,以各自不同方式美丽着的绝色女子赫然来到屋中。

    见令夕昨夜是伏案而眠,郁青儿语气关切,“令姑娘合该留一两个婢女在外屋守夜伺候着的,看看,自己扶着案头睡了一夜竞都没人管,万岁若是知道了,肯定心疼死了。”

    令夕没形象地打了个哈欠,手掩着檀口懒懒地说,“桃花苑原有的仆役丫鬟,大多都被送回了令狐府,我好心留下的几个贴身婢女,被庞公公发现没什么规矩,竟然收了银子,便往桃花苑外给人传话,昨日也被我给叫人送回了令狐府。

    用着不称心,不如事事我自己来做更随心些,也挺好的。”

    和郁青儿一起进来的还有芳芷,庞天寿一直在桃花苑替天浪守护着令夕,虽然女主子不是宦官能贴身侍奉的,加之庞天寿年岁也大了,还得日日出城去披红,与令夕两人更像是爷孙,并非主仆。

    令夕待人和善,连婢女向外传送消息也没有责罚,许是连她自己也没把什么未来的皇后娘娘的凤玺当回事儿吧?

    终归是未来的,而不是当下,两宫又不怎么待见自己。

    倒是芳芷和杜衡很得两宫的心意,芳芷昨夜便是为两宫送来了几封分量挺重的奏折来给庞天寿连夜让他披红。结果庞天寿看了几眼折子中夹着的票拟后便推脱染了风寒,脑子混沌的很,没批。

    芳芷也不能走啊,王太后交代的差事还没办完,便是夜里留在了桃花苑,等着庞天寿脑子清醒来的。

    听令夕说贴身侍女向桃花苑外传话的事情,芳芷则是一脸地怯怯,欲说还羞的站在郁青儿身边玩绕着手指。

    这件事情她也有份,想必令夕今日这话就是说给她听的,算是口头警告吧。太后宠着的人,令夕又能拿她如何?


………………………………

第三百二十六章 装病的老太监

    见房间里的气氛有些诡异的沉闷,郁青儿倒有些摸不准了,这是闹哪儿样?眼神都有些复杂的在令夕和芳芷之间来回打量,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一个问题,两人似乎是情敌关系吧?

    她还是别说话的好,一个是父母之命,一个是两情相悦,郁青儿和芳芷不熟,只知道她和杜衡是首辅大人家的千金,两宫将二人留在身边,专等皇上还朝后封后选妃呢。

    而如果天浪想要封令夕为皇后的话,还必须给她一个盛大的婚礼,这是早就发誓许愿好了的。

    郁青儿和同来的另一位赵姓女子是过来询问给令夕备早饭的。

    赵姓女子问了令夕,令夕点头后,便去给她备饭,郁青儿则去给令夕打了水来洗漱,随后又帮她绾了个从左耳出垂下来的倭堕低梳髻。

    “青儿绾发髻很是娴熟啊!”令夕轻抚着新发髻,对着菱花镜欣赏着自己说。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这样式的发髻我最喜欢,却是与我的气质不合适,便一直没梳过。”

    “怎么不合适了?”

    “令姑娘端静娴雅的闺秀,绾这发髻后像是挂着晨露的兰花,有着灵动的生气儿。”

    “青儿姑娘也很好啊,很像是一朵艳丽妖娆的玫瑰呢。”

    “是啊,我是艳丽妖娆,所以梳了倭堕髻后呢,就妖娆的不像话了,哎,令姑娘,你说玫瑰花就算是成精了,是不是也是妖精的一种啊?”

    令夕笑着打她,“胡说些什么呢,哪有这么贬损自己的?”

    看两人亲昵地打闹,芳芷在一旁神思不属地说,“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郁青儿读书少,听不太懂,令夕不知芳芷是在借温八叉的南歌子情愫自己的闺怨还是她的闺怨,也没接话,只是夸赞芳芷多才。

    “温庭筠才是多才呢,令姑娘,据说他双手八次交叉,便可以做出一首诗来。”

    令夕含混的点头应是,她不喜欢和才女比才,可郁青儿比谁淘气倒是他愿意的。

    绾好头发,和赵姑娘四人一起用了早饭,芳芷很想接近令夕的,放下碗筷,便试探问令夕和郁青儿可不可以陪她一起去找庞天寿。

    从芳芷口中听说庞天寿病了,令夕也觉着该去探问探问。

    来到庞天寿住的前院厢房,看到老太监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令夕的两汪深潭立刻便陷了进去,双眼被泪水噙满还开始往外溢出。

    芳芷和郁青儿看着一愣,想不到令夕和这个不讨喜的老太监关系竟然这么好。

    令夕手背掩着抽噎声,“大伴儿,你这是怎么了?”

    郁青儿的脚步往一旁挪了几挪,嘴角微微抽搐。

    看到令夕睫毛上挂着泪珠的样子,庞天寿一阵恶寒啊,与令夕交换眼神,“我这是装的。”

    小丫头表情微微发狠,意思大概是,“我也是装的。”

    芳芷倒也观察了下两人的脸色,可冬日的早晨,室内采光并不太好,庞天寿着实被令夕的演技刺激了一阵,脸色怎么也和病容不沾边儿。

    芳芷心里应该也有了计较,向庞天寿淡淡问道:“大伴,敢问身子不适有几天了,用的什么药?”

    郁青儿讷然独立,不知几个人在干啥,手指继续缠绕着垂下的一缕发丝,嘴唇动了几动,还是欲言又止。

    “谢姑娘关心了,杂家不打紧,一般的风寒而已,杂家可是有些把式的,不用吃药,挺个几天就过去了。”

    说得轻松,可明明老太监今日没有上朝,告假休沐了。

    天浪不在朝中的时候,朝会需要内阁、司礼监和王太后的垂帘理政,庞天寿休沐了,朝会都是白开,什么事也办不成。

    听了庞天寿一番话后,芳芷微微点头,若有所思,还是不知道庞天寿究竟在躲什么。

    眉头渐渐蹙起的芳芷,同令夕一样对庞天寿说了一番关心的话,可短期内也无法同令夕一样被司礼监掌印太监重视起来。

    还有已经成为她多少天来心结的令夕,那个柳江之中绝世独立的倩影,被万岁呐喊着不顾一切追上去的清傲背影。

    芳芷说了几句话,便会去复命了,庞天寿在她走后则是一脸贼兮兮地看向令夕,“娘娘吩咐老奴一遇到朝中有关孙可望或李成栋的折子无法决定,便是装病一途拖下去,现在看来,一个拖字诀,老奴倒是悠闲得紧。”

    “御史和内阁都不把孙可望和李成栋当自己人,认为他们的眼睛比皇上还要毒,比皇上更看得清人心。动辄让朝廷拟旨,对孙李二人呼来喝去,却忘了没有上柱国和皇上在的朝堂,孙可望和李成栋是挟制不得的。”

    庞天寿微微点头说,“是这个道理,秦王孙可望怕秦良玉,惠国公李成栋害怕万岁爷,可万岁爷不在朝,这些文官们还胡搞瞎搞。尤其上柱国刚刚薨逝,等于已经给孙可望卸去了脖子上的枷锁,自作聪明的拟制向孙可望要军粮。”

    庞天寿讽笑着说:“真是笑话,漫说此前上柱国在贵阳已经打劫了孙可望的大部分粮草,就算没有此事,没有上柱国在,孙可望没有借口,他怕是都要寻机会蠢蠢欲动了。”

    朝中文官以江西和湖广需要大量粮秣为由,屡次进言向贵州云南和广州索取,一开始都被何腾蛟挡回去了。可这些话最终说动了次辅瞿式耜和王太后,都以为是不要白不要,可奸佞小人没什么好客气的。

    何腾蛟对此事有些无力了,便和庞天寿沟通,原本庞天寿的意见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可他还是没忘了问一下令夕的意见。

    自从令夕和天浪相认以后,庞天寿一直拿她当做女主子,且令夕种种事情的做法都越来越让庞天寿不可小觑。

    对于这件事,令夕听到以后便直接否决了,说这样做不但从可望可成栋嘴里要不到一石军粮,还是没事儿找事儿,给皇上找麻烦。

    孙可望的粮食都被秦良玉顺道搬空了,饶是有,他也不会肯给的。

    李成栋就更简单了,他是真没有,江西之战,全歼何洛会和刘良佐,李成栋虽然怯战,却也是出了大力的。马进忠、郝永忠和天浪的锦衣卫还有李成栋出兵江西时自己所用的粮草都出自广东一省,他现在哪里还有粮食?

    然而百官咄咄相逼,庞天寿此前又态度不明,要想改变太后的主意,不太可能,那就只有装病了。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德胜还朝

    庞天寿和令夕两人一起探讨装病和探病的心得,一个是皇上最信任的奴才,一个是万岁爷的心尖儿,肯定这里是没有郁青儿插言的份儿了。

    简单的午饭过后,装病的老太监返老还童般突然跳脱着跑到令夕和郁青儿面前,兴冲冲地说,万岁德胜还师了。

    这可让桃花苑的一群女人们里里外外忙碌开了,反倒是令夕,完全成了一个看客。

    在令夕房间里换了新的被褥,还有玉枕,加了脸盆,檀香。厨房里多备了许多菜蔬,酒肉,小厨房里多放了许多样茶叶,郁青儿甚至连天浪那匹花马的草料,她们都想到了。

    可是令夕想要弱弱地问一问,冬天里需要玉枕么?

    更想问的是,为什么把天浪的被褥和玉枕放在她的房间?

    两日后,天浪回到了柳州,看到去柳州城外迎接自己的令夕,一双大手便不自觉地覆上她冷成冰块儿的小脸好好暖了暖。

    天浪先入城见了两宫,明明是给两宫带回来的一些礼物,都让两宫乐呵呵以他的名义转送给了杜衡和芳芷。

    天浪在城里哪待得住啊?问候完了,便回到了桃花苑。

    这次湖广之战,尚可喜算是把南征搜刮来的财货全都赔在了常德城,天浪还借着书信回柳州的时候讨好的给令夕送回一只白玉碗。

    看着令夕的桌案上堆满了天浪带回来的玉镯,金簪还有各样金玉首饰,皇帝心中感慨,这就是男人为什么都喜欢出去带兵打仗的原因吗?

    打胜了,便可以让自己的女人拿着缴获回来的金玉首饰当炮踩。

    处在她们中间的郁青儿几个人算是素面朝天了,和与令夕单独在一起是不同,见到天浪,郁青儿几个不但小心谨慎,还显得卑微寒酸,于是令夕又给了郁青儿等人许多首饰。

    令夕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有这么多被天浪见义勇为救回来的美女在身边,令夕心里也觉着自己是该小心了。

    尤其郁青儿,不但聪明,而且和被天浪救回的别的女孩子不同的是,她还是完璧。

    她的相貌不输自己,身材是三个情敌,杜衡芳芷和她之中最好的,刚刚还是手帕交,这会儿子便说不准了。

    令夕的一双眼尾上挑美丽至极的大眼睛,有时皎洁,有时灵动,有时哀怨。

    她把脑子里的假想敌都滤了一遍,比如芳芷那那淡而含泪的大眼睛和自己比起来,似乎总有些捉摸不清的东西。

    更是把杜衡的幽幽弯弯的水眸也重新描绘了一遍。

    如果仅凭相貌,几个人都不差,而郁青儿简直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存在,连芳芷都对她感到自卑。令夕多次发现,只有当芳芷的目光扫过郁青儿放开的一双大脚时,她的表情会稍微放了紧张。

    而令夕自己怕是也清楚,只要两宫太后见到了自己的这双脚,便是决绝不会选她做皇后的了。

    皇后么?令夕当然要的不止如此,天浪理所应当是她自己的,奈何这个世界上,觊觎自己爱人的眼睛实在太多了。

    而大明国朝选后的条件有很多,而且异常严苛,那一双小巧金莲,无疑是必要条件。

    不怪令夕心思太重,自己一个人在桃花苑等天浪凯旋的这段期间也太过孤寂了,更遑论天浪这次回广西,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把两人的事情定下来。

    和天浪在大明的身份是永历皇帝一样,令夕的身份不是苏芊芊,其实也不是令夕,她在大明的身份更应该是武夷先生王朝聘的女儿,与王夫之是亲兄妹。

    此前两人的婚事一直无法定下来,原因也在这儿,便是令夕还处于孝期。

    王朝聘死于永历元年冬月的衡州城破,所谓三年孝期,便是令夕必须等到永历三年正月过后,才能出嫁。

    而天浪这次从湖广回来,便已经是永历二年的冬天了,离令夕出孝期的时间已经很近了。

    一番相互间嘘寒问暖下来,时间便快要到晚饭的时候。连杜衡和芳芷也被两宫派了来,意味不言而喻,二人还准备大显身手一番,要亲自给天浪烹饪晚膳。

    爱人回来了,情敌也凑了一桌,令夕或多或少还是有压力的,毕竟杜衡和芳芷的第二次出现,可是腰里揣着太后的金牌的。

    令夕对大明的所有种种都有些不适应,唯有天浪的存在,是她唯一强撑下去的理由。

    他在哪儿,我要找到他,这句话一年了一直是她的撑下去动力。现在找到了,他没有变心,仍然坚守,那么与他一起共度余生便成了心中唯一的目的。

    沧海桑田,江山谁属,对原来的苏芊芊和现在的令夕来说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她看不懂这个世界,也不想懂,只想两人的甜蜜不被人打扰。

    可是爱人心未变,变却的是爱人之外的一切,想要守护,她能怎样?如果只凭自己,她便只能以一个弱女子的方式去守护。

    他有事实上的家人,有臣子有百姓,他身边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一个接纳令夕的理由,令夕自己却无法将他从拱卫着他的人群中间摘出来。

    得胜归来的天浪有着秦良玉薨逝和没有攻下武昌的遗憾,令夕觉着他似乎很可怜,自己也真的很可怜。他是孤独的,自己同样孤独,想要两个人在一起,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从来和这个坏家伙撒娇发脾气,令夕都可以没有顾虑,十几年的感情,他们早已将对方看成是自己。可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跟他将爱情修成正果呢,难道真的需要得到身边所有人的祝福?

    天浪沐浴更衣后,好好睡了一觉,当然是在令夕一直给他在桃花苑留的那间专属的房间里。在晚饭之前,天浪一直都是醒了睡,睡了醒,骑马兼程,真的挺累人的,睡饱了,天浪这下真的再也睡不着了。

    再次睁开眼时,看到令夕正在和郁青儿拉着手,坐在梅花桌旁喝茶聊天,桌上的白瓷香炉散着袅袅烟香,画面一派朴素简约,却是愉悦祥和的很。

    天浪没想打扰她们,索性拿起了一本书,随便翻看着。晚饭没多一会儿便做好了,外屋摆上一张桌子,四个女人和天浪一起坐下来吃饭,一时间倒也显得其乐融融。

    “万岁爷,这是你爱喝的人参鸡汤,给您盛上了,”芳芷眉眼带着笑意,将汤碗拿给天浪,天浪也客气地点头接过,尝了一口,夸了句,味道很不错。

    “这么短的时间,便连鸡汤都炖好了?”而后天浪又有些疑惑,感觉时间还不到一个时辰。

    “一早便已经在炖了,还有这个,尝尝味道怎么样?”芳芷声音柔柔地接话。


………………………………

第三百二十八章 让白莲花绽放

    天浪拿起汤碗和勺子,又喝了一口不知什么名字的汤品,“嗯,味道也还不错。”

    天浪点头,夸赞的时候,余光还偷偷瞟了令夕一眼,令夕却只是含着笑小口地低头吃饭。

    “万岁爷,也尝尝我做的吉首酸肉,”杜衡献宝一样笑盈盈夹了一筷,放在了天浪碗里。

    “嗯,很不错,”天浪还没吃,却同样夸赞道。

    “您还没吃呢!”

    “怎么没吃,在湖广打仗的时候经常吃,一闻味道,便知道非常不错。”杜衡听后嘟着嘴,心里却有些小得意。

    “万岁爷,喝碗红豆粥。。。。。。”

    “万岁爷,”“万岁爷。。。。。。“

    一声声万岁爷吵得令夕头都要炸了,杜衡和芳芷的殷勤让令夕这顿饭吃的有些烦躁,不过她在等着和天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好好问问两个女子做的菜味道如何,到时候她一定会掐得他浑身发紫。

    从普通少女到大明的皇后,是比天还高的一个门槛,这也正是令夕如今不太放心的源头。

    只有越过了这个门槛,她和天浪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才有机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想要靠近自己爱人的女人们说不。

    令夕和天浪的口味很像,也爱吃辣,家里有许多辣椒,否则杜衡和芳芷的爱心晚餐还真未必做得出来,令夕甚至开始有点儿恨自己了。

    她吃的很少,虽然天浪终于全身全影的回来了,可令夕今日的胃口确实有些勉强。

    “令姑娘莫非也喜欢吃辣?看到你家的厨房有好多辣椒啊。”芳芷柔声一笑,活不经意地好奇问道。

    “还好吧。”令夕已经放下筷子,随口答了一句。

    也不知两宫心里是怎么想的,竟然看中了杜衡和芳芷。可国朝太祖有遗训,大明皇后出自民间,所谓的民间,便是不能同朝中肱骨大臣有任何血脉关系,否则便会形成外戚专权的祸患。

    二人的父亲是朝中首辅这一点,两宫就心里没曾考虑过吗?

    自幼被礼教浸染的芳芷,见天浪还在吃饭,令夕却已经放下筷子,微蹙起眉头,心说还是大儒王朝聘的女儿呢,为何这么不知礼节?

    便是计上心来,等天浪也放下碗筷,端起了茶盏,她便若不经意地问道,“听说令姑娘的嫡亲兄长,不日便要成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