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枭途-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百花试探道“这可能因为你是外人的缘故,要不然,我想想办法,把你变成内人?”
陈进姑有些不懂“内人?”
方百花实在是不习惯这么拐弯抹角说话,所以他干脆直说道“这几次我去见十三哥,每每提起你,他都不吝啬夸赞,我看得出来,他对你印象不错,而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找个人家了,要不然我去与十三哥说一说,让他娶了你,如此,你说的话,他多少应该能听一听了。”
其实——
这并不是方百花的主张,而是包康、陈箍桶、吕将他们那些谋士的建议。
包康他们认为,陈进姑的名声太好了,如果方腊能够娶陈进姑,不进又能得三万人马,关键是能借陈进姑的好名声洗一洗方腊身上的污垢。
可以说,包康他们出的主意,的确是金玉良言。
方腊本人也很喜欢漂亮、善良、名声又好的陈进姑。
然而——
方腊娶陈进姑,却有一个很大的麻烦。
这个麻烦就是方腊的妻子邵氏。
邵氏不仅为方腊生了两个儿子(即大太子方书和二太子方豪),还在方腊起义的过程当中尽心竭力的帮助方腊,可以说,不仅有功劳,还有苦劳。
如果方腊休了邵氏,改娶陈进姑,那对方腊而言,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关键是,方腊跟发妻邵氏,也有感情,并且方腊本人并不是一个好色之人。
于是乎,方腊娶陈进姑一事,很快就无疾而终了,甚至快得连陈进姑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
今天,方百花见识到了陈进姑懂大义、识大体的一面,觉得陈进姑可能比邵氏更适合当永乐一朝的国母,遂忍不住旧事重提,想看看陈进姑是一个什么态度?
不想,陈进姑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摇头道“我倒是不介意嫁人,就是给人做妾也没关系,不过我要嫁的得是对的人,方腊不行。”
方百花忍不住问道“十三哥为什么不行?难道是因为他已经四十多,年纪有些大了?”
陈进姑笑而不语。
方百花忍不住还想要再追问。
可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禀报元帅、陈头领,圣公招你们速去开紧急会议。”
方百花眉头一皱,问道“何事如此着急?”
来人道“赵宋的军队到了江陵,不日大军可能就会杀过江了。”
“什么?”
方百花和陈进姑同时一惊!
她们是真没想到,赵宋的军队会出动的这么快!
方百花也顾不得问陈进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方腊了,她赶紧拿过外衣穿上,同陈进姑一块走出寝帐,然后骑马去圣殿参加紧急会议……
……
。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蔡仍?听都没听过(求订阅!)
…
方百花和陈进姑到圣殿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无一不面色沉重。
只有方腊脸上不是这样。
虽然方腊极力控制他自己的情绪,但熟悉方腊的人仍能看出来,方腊脸上充斥着尴尬和懊恼,甚至是后悔不已!
事实上,方腊也有理由尴尬、懊恼、后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既往不咎(求订阅!)
…
金陵。
蔡仍的中军大帐。
蔡仍问柴进:“安化军和武宁军走到哪了?”
自从蔡仍派闾勍、燕青、于鹏等人编织情报网,闾勍、燕青、于鹏等人就开始或亲自前往或派亲信人员在各个交通枢纽开设酒楼、茶馆等人员常常逗留闲谈的地方建立情报收集点——目前蔡仍才刚刚开始派闾勍、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杀鸡儆猴(求订阅!)
…
“祖父、岳父,你们还有事吗?”
梁功成立即满脸堆笑道:“贤孙婿,你看……明日就要出征了,我与你岳父的具体差使还没定下来……”
蔡仍明白了:“梁功成和梁继祖这是想跟我要官啊。”
蔡仍搪塞道:“祖父、岳父是担心戴罪立功一事吧?放心吧,不需要你们上前线,你们也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军可尽忠报国(求订阅!)
…
岳飞的嘉奖令一出,蔡仍的态度立即就明了了,发酵了两天的“金吾军的军法过不过严”之争,终于有了结论。
为了打消别人的侥幸之心,蔡仍又专门成立了一个军法处,以蒋兴祖为处长。
蒋兴祖走马上任了之后,立即放出风去:金吾军将军犯了军法,一律秉公处理,决不姑息
自刘
………………………………
第一百六十章 擒贼先擒王(求订阅!)
…
见蔡仍的亲卫军要主动发起进攻,方七佛一脸愕然,他心道:“这支骑兵疯了?我这可是五万多大军,单是骑兵就五千,这得有多大的胆,才敢以一千进攻五万?”
比方七佛还震惊的是陈遘!
陈遘知道蔡仍,甚至研究过蔡仍打过的几次战例。
从内心深处来讲,陈遘是很欣赏蔡仍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看到来救援的是金吾军后,有闲心给手下一众将士介绍金吾军的原因。
不过——
欣赏归欣赏,可蔡仍终究姓蔡,与他有仇。
陈遘当然不能因私废公。
可挤对蔡仍几句,陈遘还是难免会偶尔为之的。
就像现在。
陈遘心知肚明,蔡仍派了一支一千人的骑兵当做先头部队,肯定是用以确保至关重要的秀州城不丢的——一来,骑兵的机动性好、攻击力强,因此,只要有一只骑兵在旁虎视眈眈,像方七佛部这样的兵甲不齐的方腊义军,肯定是不敢放开了攻打秀州城。二来,援军到了,也能给秀州城的军民信心。也就是说,亲卫军来此,并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威慑方七佛部的方腊义军的和给秀州城的军民增加信心的。
这其实是很明显的事,不论是陈遘,还是方七佛,都能想明白蔡仍的用意。
所以说,方七佛虽然布了圆阵,但其主要用意其实不是为了打仗,而是用来防止突然而来的亲卫军钻空子——倒也不是说方七佛不愿意打这一仗和不敢打这一仗,而是,打不打这一仗,不是方七佛说得算的,要知道,来得可不仅仅是骑兵,还是一人三马的骑兵,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方腊义军的步军了,就是方七佛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出来的那五千所谓的骑兵出动,都追不上亲卫军,就更别提主动跟亲卫军打仗了。
而陈遘虽然说“敌已在近,不敢开门,杨将军可尽忠报国!”,其实就是想通过狂妄的杨再兴挤对一下蔡仍,目的其实就是杀一杀蔡仍的威风。
这里得说一下,陈遘如此,固然有两家是仇人的原因,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陈遘并不是这么没有气度之人。
陈遘之所以想打压一下蔡仍的气焰,那是因为接下来秀州必然要成为主战场和前沿阵地,他想主导一下接下来的战事,最不济也要让蔡仍和金吾军不敢在秀州太过放肆干些烧杀抢掠的事。
所以说,陈遘并没有真想亲卫军出战。
而且,亲卫军如果真出战了,再战败了,那对好不容易才鼓起来的士气而言,必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万一方七佛把握住这个机会,没准能一举攻破秀州城。
想到这种可能,再看亲卫军那里已经将多余的战马交给一都骑兵看管,其余骑兵则已经牵着马向着方腊义军慢行了,陈遘立即对身旁的将领说道:“鸣锣。”
那员将领不敢怠慢,立即开始鸣锣。
城下的方七佛听见城上鸣锣收兵了之后,不禁有些失望——他以为陈遘那里鸣锣收兵了,杨再兴就不会再率领亲卫军进攻了。
不想,杨再兴听见锣声,却边继续往前走、对左右说:“吾亲卫军只听谁的命令?”
众将士皆边随着杨再兴继续往前走、边大喊:“将军!将军!将军!”
杨再兴边接着往前走、边又道:“城上的陈大人现在后悔小觑咱们亲卫军了,想让咱们亲卫军将已经露出来的尖牙利爪收回去,这可能吗?”
众将士皆边随着杨再兴往前走、边大喊:“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杨再兴大声说道:“将军说过,他喜欢狼,狼这种畜牲又凶又猾,尤其是群狼,老虎见了都要怕三分,而我们亲卫军,就是将军手底下的野狼群,任何人碰到了我们,就是碰到了一群饿得嗷嗷叫的野狼,我们不仅要吃他们的肉,还要咬碎他们的骨头,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我们是吃肉的狼野群,不是给坨屎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狗群!”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
伴随着这滔天般的喊杀声,亲卫军终于走到了三箭之地。
在杨再兴的带领之下,所有亲卫军将士集体上马,然后骑马慢行,以为逼迫。
陈遘的心不禁提了起来,他心道:“这支骑兵太倔强了,明知对面的兵马是他们五十倍,他们还要以卵击石,这真是……”
一时之间,陈遘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亲卫军了。
敢死战军队,无论在哪里,都会受人尊敬、受人敬仰。
可亲卫军现在的行为,你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来说可以,你用“没脑子”来形容也没有错。
关键是,这事的结果关系到秀州城的安危。
而且,这个结果,还是他陈遘一句话造成的。
这样一来,怎能不叫陈遘无语,甚至是后悔?
另一边,见亲卫军真要战,方七佛一声令下,最外围的那圈方腊义军的士卒顿时将他们手边的大盾拿了起来,在大盾与大盾之间则伸出了无数柄长枪,再往后藏在拒马桩后面的弓弩兵也开始张弓弩搭箭——在弓弩兵后面的则又是一圈手拿五花八门兵器的步兵,再然后则是被方七佛当作机动部队的五千骑兵和一万精锐步兵,而整个圆阵最中间的则是方七佛和他的中军。
方七佛这边似乎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了。
两箭之地。
此时,亲卫军的阵形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型。
这正是有名的攻击阵形——锥行阵。
而杨再兴赫然就在“∧”型的最前面,他正是那锥尖!
杨再兴胯下宝马乃是蔡仍花重金从一个衙内那里买的血统纯正的汗血宝马,金吾军中,除了蔡仍胯下的爪黄飞电,就再也没有第二匹马比杨再兴胯下的这匹汗血宝马好了。
百万中无一的神马汗血宝马,驮负百万中无一的大将杨再兴,人马披铠,再加上一杆杯口粗的亮银枪,远远望去,这人马一体的猛将就像是一头洪荒猛兽!
蔡仍的亲卫军的将士,那是全都杨再兴和杨沂中从所有金吾军中挑选出来的,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这一千人马(实际上是九百人马)以杨再兴为锥尖组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钢锥,势要戳破方七佛部方腊义军组成的那个破球!
这是谋求中央突破一往无前之阵。
也是正面决战不作半分取巧打算之阵。
结好战阵了之后,杨再兴带着一千亲卫军,慢慢加速!
“这群人疯了!”这是城上观战之人的心声。
只有陈遘不这么认为,见亲卫军摆出一往无前的气势,他暗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这是一等一的强军,蔡子因练得好兵啊,蔡家当兴!”
一箭之地!
纵马冲锋,以溃敌阵!
这是漠北骑兵作战的常识,也是金吾军骑兵作战的常识。
一千匹战马跑起来,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气势,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他们不禁往前探了探身体,想要看见这注定要载入历史的一刻!
大地也随之震动起来!
没有战鼓,但千马奔腾的威势,却比那战鼓更加震慑心魄,那轰隆的响声仿佛成千上万个惊雷一起爆发!
方腊义军的那所谓的将士,哪里见过这么恐怖的骑兵,他们有得吓得直接丢掉手上的大盾、长枪掉头就往后面跑,有的干脆趴在地上用他们手上的大盾盖住自己的身体,仿佛那大盾就是他们的龟壳,他们躲入其中就安全了,还有一些则直接崩溃,抱着头嗷嗷大哭!
看到这一幕,方七佛便知失算了。
虽然在此之前,方腊义军也打过不少仗,其中也步伐骑兵,像两浙兵马都监蔡遵率领五千官兵就有一半是骑兵,像东南第三将郭师中所率领大军中也有不少骑兵。
可那几场战斗,要么是伏击,要么是他们仗着人多,往上一哄,对面就乱了。
因此,方腊义军从未见识过真正的骑兵进攻。
如此一来,亲卫军的骑兵一摆出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立即就让不少几天前还是农民的方腊义军的士卒当场吓破了胆。
这其实也是缺少训练的必然结果。
方七佛还算沉稳,他立即命令亲兵前去督战!
可还没等方七佛的亲兵开始砍杀那些畏战不前的义军将士,亲卫军那里铺天盖地的箭雨就已经射了过来!
这样一来,正对着亲卫军的方腊义军顿时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墙城上的人看到这一幕,全都傻了眼,他们不约而同的想道:“原来这群叛匪就是一只纸老虎!”
说时迟那是快!
亲卫军的将士每人只射了数箭,就已经跟方腊义军的将士短兵相接了!
杨再兴丝毫没有犹豫,舞着他手中的钢枪就冲入方腊义军当中!
亲卫军随即也都跟着杨再兴冲了进去!
杨再兴仗着武艺高强以及汗血宝马的冲劲,连挑带扫,很快就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然后是第二道,第三道……
跟随杨再兴的亲卫军将士,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猛士,他们胯下之马也全都是金吾军中最好的,他们跟随杨再兴,在接战之初,势如破竹!
陈遘见状,亲自来到鼓旁,擂鼓助威!
城头上响起战鼓,更加振奋了亲卫军将士的士气!
他们如撒开了缰绳的野马,在方腊义军中横冲直撞,一通乱杀!
不过——
虽说是乱杀!
但也不是说,亲卫军就毫无战略目标。
他们是有战略目标的。
准确的说,为他们打头的杨再兴是有战略目标的。
杨再兴的战略目标就是,擒贼先擒王——他要在乱军之中擒杀方七佛部方腊义军的主帅方七佛!
……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才济济(求订阅!)
…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手上无有一合之敌!
杨再兴的勇猛,震惊了所有观战之人,包括陈遘!
陈遘一边擂鼓助威、一边心道“世间竟有如此猛将,这莫不是项羽、李存孝再世?”
亲卫军杀进方腊义军的阵中之后,就不断向中心地带楔进!
方腊义军之前所摆的圆阵,现在就像是一个被戳破了的皮球一般乱糟糟的一片。
如果杨再兴所率领的不是一千骑兵,而是一万骑兵,哪怕只有五千骑兵,这一战的胜负现在可能就已经分出来了。
只可惜,杨再兴他们只有一千人马,不,准确的说,只有九百人马。
这九百人马虽然悍勇,可在陷入五万多大军之后,还是不能彻底击碎方腊义军的防御体系。
艰难的适应了之后,方七佛立即调动那一万精锐步兵层层递进协助前面的义军将士来抵挡亲卫军的冲击,并派弓弩手不顾己方的伤亡来射杀亲卫军的将士。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完全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根本挡不住杨再兴的脚步、抵挡不了亲卫军进攻。
可这只是不懂兵的人的看法。
而像陈遘这样懂兵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因为要抵挡和躲避箭矢,因为要层层突破,亲卫军冲击的速度很明显的慢了下来。
骑兵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那是因为骑兵的速度快,杀伤力大,机动性强。
一旦骑兵的速度降下来,那么骑兵也就将变得没那么可怕了。
而等到骑兵停下来,那么骑兵就将是任由步军所屠杀的羔羊。
陈遘很惋惜的想“要败了吗?如果这员将领手上再有两三营骑兵,兴许就能一战定乾坤,可惜……”
另一边,方七佛则在暗自侥幸“幸亏这只骑兵人数太少了,要是它再多那么三五倍,那今日我非吃一场大败仗不可……”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又是烟尘滚滚!
陈遘见状,心中就是一喜“又来援兵了?”
城上的军民也无不激动不已,欢呼雀跃!
再反观方七佛,则心下一沉,暗道“坏了,今日可能要吃败仗!”
正在冲杀的杨再兴等人隐隐听见“敌人又有援军来了”,回头一看,顿时大喜!
杨再兴一举手中银枪,大声喊道“将军派援军来抢咱们的战功了,咱们怎么办?”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
亲卫军刚刚已经有些低迷的士气,立即就恢复了,刚刚慢下来的速度,又提了起来。
杨再兴手中钢枪,又变成了死神的镰刀,开始不停的收割方腊义军将士的性命!
亲卫军的将士,又变回那群嗷嗷叫的野狼!
反之,好不容易才开始稳定下来的方腊义军,则又乱了起来!
有人会问,来得是谁?
来得其实也是蔡仍的亲卫军。
在东京的那段时间,蔡仍是想尽了办法弄战马,尤其是出兵前夕——有从赵佶那里要的,有从兵部要的,有从高俅那里要的,有从谭稹那里要的,有从各种各样渠道买的,有从东京城中的达官贵胄那里换的,等等……
再加上之前蔡仍从宋江义军那里缴获的。
蔡仍总算是凑够了一万匹战马。
这一万匹战马,蔡仍将其中的一半(最好的那一半)给了自己的亲卫军,让杨再兴和杨沂中分别任亲卫军的正副统领。
剩下的战马,蔡仍则平均分给金吾左军、金吾右军、金吾中军、金吾后军,让每军组建一营马军。
蔡仍率领大军从水路一到秀州,就听来接应的情报人员说方七佛正率领七万方腊义军攻打秀州城,而且已经打三天了。
尽管对陈遘有信心,可为以往万一,蔡仍还是当机立断,派杨再兴率领两营亲卫军去救援秀州城。
其实——
和陈遘、方七佛所想的差不多,蔡仍派杨再兴去秀州城,只是想让杨再兴威慑一下方腊义军和给秀州城的军民点信心。
为了防止因去救援慢了而导致秀州城丢了和壮声势,蔡仍还让杨再兴多带战马,以最快的速度去救援秀州城。
如此一来,杨再兴虽然只带两营亲卫军去救援秀州城,但却带去了三千匹战马——当时,只有金吾前军和两营亲卫军以及三千匹战马下船了。
后来,下船的人越来越多。
等到刘锜下船听说蔡仍派杨再兴去援秀州城了之后,立即前来见蔡仍。
刘锜一见到蔡仍,就直言不讳道“将军,杨再兴将军武艺高强,敢战擅战,闻战欣喜,他去救援,恐有意外啊。”
蔡仍一听,心下就是一紧——他很清楚,刘锜对杨再兴的评价是客观的,进而想到了,派杨再兴去救援,真有可能会出现意外。
没有任何犹豫,蔡仍就将杨沂中喊来,让杨沂中带着剩下的亲卫军去追杨再兴,以防杨再兴冲动坏事。
另外,蔡仍还让杨沂中通知已经带金吾右军出发了的王德,让金吾右军加快行军速度,要尽快到秀州城下。
刘锜是一个谨慎的性子,他听了蔡仍下的命令之后,又提议道“将我金吾中军的骑兵营也带上吧。”
就这样,杨沂中带着四营骑兵追着杨再兴的脚步也去救援秀州城了。
路上,亲卫军碰到作为前军的金吾右军,杨沂中将蔡仍的命令转达给了王德,并希望王德将他手上的那营马军也暂时交给自己指挥。
王德听罢,犹豫了一下,以“离秀州城只不过二三十里,不必这么麻烦”为由,拒绝将他手上的马营交给杨沂中。
杨沂中无奈,只能继续带着那四营马军去追赶杨再兴。
离秀州城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杨沂中就隐隐听见秀州城那里有战鼓声和喊杀声传来。
杨沂中当即就意识到,这必定是杨再兴他们与敌人交上战了。
有人建议杨沂中,让已经狂奔了一路的战马歇一歇马力,然后再去战场参战。
可杨沂中考虑到杨再兴不可能带着所有战马去冲杀,因此,战场上很可能还有已经休息过的战马,便拒绝了部下的这个提议。
其实——
除了考虑到战场上应该有休息过的战马以外,杨沂中还考虑到兵贵神速,早一步到战场,也许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所以,杨沂中率领所部亲卫军和金吾中军骑兵营,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又加快了一些速度。
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