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盛唐-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让百姓们将家里上好的毡帽,都送来县衙,县衙会照价付钱,童叟无欺。
至于为啥求雨要毡帽?
崔大县令淡然一笑,不解释。妈的,求雨这事儿本身就没法解释,我戴毡帽来求雨,就更是没法跟你们解释了好吗?
不过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总是渴望自己渴~求的东西。
比如刚才智满和尚声称能和龙王爷搭上话,老百姓们信了。因为他们急需龙王爷降下一场雨,来缓解旱情。
同理,崔耕说自己能求来雨,而且不惜以“求雨不成便辞官”为赌注,百姓们自然也信。
谁能替他们求来雨,他们都愿意去相信。
哪怕此时再有人在底下煽动着闹事,也没人肯听了。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答应,回家就将家中最好的毡帽送往县衙,供县令大人择选。
更是有人叫道:“崔县令,这毡帽的事儿,就包在在下的身上吧。小人家中祖传的的做帽手艺,在扬州认了第二,就没人能认第一。只要能求来及时雨,再好的毡帽,我们家都能给你做出来!”
崔耕定睛一看,正是刚才答应替智满和尚还钱的淳于良。
崔耕微微颔首,道:“真的假的?那咱们现在就去你家,把帽子取来,价钱好说。”
“现在不行。”淳于良道:“小人的店里虽也有些帽子,但尽皆凡品。既然事关求雨大事,还请崔县令等上五日。五日后,小人定当送一顶最好的毡帽到县衙,并且分文不取。”
“那怎么行,该给的钱本官一定要给。”
见崔县令意甚坚决,淳于良也不争辩。本来么,一定帽子才几个钱?撑死了,死的不能再死,两贯钱,顶天了吧?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崔县令来说,都不是什么大数字。
不过淳于良一出头,其他百姓就不再纷纷要求献帽子了,看来淳于家的制帽手艺,在扬州城中果然有威信。
约定好求雨的时间,约定好送帽的时间,崔耕便打道回府,回到县衙,静待淳于良献帽。
一直到第五天头上,淳于良都没有现身,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崔秀芳。
当夜晚间,月明星稀,凉风习习。
咣当~~
随着一声窗响,崔秀芳破窗而入。
崔耕不由得脱口惊道:“你怎么来了?怎么又走窗户?”
见着崔秀芳来他县衙居然如入无人之境,妈的,那孟神爽手底下也有高手,到时候他岂不是也……
崔秀芳猜出他的后怕,赶忙说道:“崔县令不必担心,县衙这几日防卫森严,妾身想不惊动你那些手下就进来是不可能的。只不过雍县尉知道是我,便没有阻拦罢了。”
哦,那还好。
崔耕这才放下心来,展颜一笑,问道:“那秀芳深夜前来找本官,所为何事啊?”
他特意加重了“深夜”两个字,调戏之意昭然若揭!
崔秀芳俏脸微红,剜了他一眼,道:“又口没遮拦占人便宜!妾身是刚刚查明了宋理明结发之妻杨氏之死的案子,赶紧来向崔县令来禀报的。你个没良心的,不会是已经忘了吧?”
崔耕当然记得当日和崔秀芳的约定,只是没想到,这事儿还真被她办成了。
他急问道:“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别卖关子,快说来听听!”
“是这么回事儿……”
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别看周兴对这个案子束手无策,但对于崔秀芳来说,还真没啥难度。
她先打听了杨氏的高矮胖瘦,然后每天晚上穿一身白衣,披头散发,扮作杨氏的鬼魂,偷偷来到宋理明家中。
人们对鬼魂天性惧怕无比,很快的,经过几次半夜鬼吓人的把戏,崔秀芳就在宋理明家中的一个小丫鬟身上找到了线索。
崔秀芳对那小丫鬟阴森森地恫吓说,本夫人是冤死的,只要没人能证明是宋理明杀的我,阎王就不肯让我投胎。你能给我作证吗?
那丫鬟吓得六神无主,连声答应,很快就对杨氏阴魂(崔秀芳)说出了自己见到的那夜情况。
“那天晚上,婢子听到夫人的房内,传来一阵大吵大闹,还有摔东西的声音。婢子是专门伺候夫人的,就想去看个究竟。结果……”
“你看到什么?”
“婢子怕被打,偷偷打开窗户,看到夫人正痛骂宋捕头养了外室,还拿一根木棍狠抽宋捕头的脊背。后来夫人打累了,起身喝茶。正在这时候,宋捕头抄起了那根木棍,只一棍,就把夫人打得跌倒在地。”
顿了顿,丫鬟又继续道:“当时宋捕头也很害怕,一探夫人的鼻吸,就不断地说,你怎么就死了,我没想杀你!后来,他来回在屋子里踱步,最后大叫着,来人啊,夫人得急病死了!”
……
崔耕听完之后,兴奋十足地派人将周兴请来议事。
崔秀芳又重述了一遍。
崔耕问向周兴道:“照那丫鬟说,杨氏是被宋理明一棍敲死的,即便脑后没有伤痕,那红肿肯定是有的吧?再不济也有外伤,对不?那你说当时验尸的时候,宋理明是怎么过得这一关?”
周兴道:“唔,以宋理明县衙捕头的身份,想要遮瞒过去倒也不难。只要没有明显的血迹,再加上那个天意报应的说法,杨氏的娘家人应该不会生疑。杨氏娘家人相信是自然死亡,那就不存在报官一说,那就更不存在仵作验尸这一说了。所以,正常殡葬,正常入土,这就过去了。”
崔耕眼前一亮,道:“照你这么说,咱们只要开棺验尸,就能真相大白?”
周兴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当时验尸肯定能查出非正常的死因。但现在,人都死了一年多了,就算杨氏娘家人状告伸冤,恐怕也什么都查不出来了。”
周兴说得对啊,崔耕推测宋理明当时应该是一时冲动,根本就没有想置杨氏于死地的意思。很可能只是把杨氏打了脑溢血啥的,没有骨裂,自己怎么能定人家的罪?
咦?不对!
倏地,崔耕突然想起,貌似就算没有骨裂,也可以找出非正常死亡的诱因啊!周兴他们这些人查验不出,但他这个历经荒唐大梦一千多年的人,怎么会没法子看出来?
他轻拍了一下几案,一拳定音道:“好!就这么办!本官决定了,开棺验尸!”
周兴劝阻道:“大人,还请三思,没有家属同意私自开棺,一旦啥也看不出来……”
“只要那个丫鬟跟秀芳说得是实情,本官定可以开棺验尸查他个水落石出!”崔耕嘴角微翘,胸有成竹。
“究竟怎么查?”
“就这么……这么查!”崔耕在周兴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周兴不可置信地看着崔耕,奇道:“天下间竟还有这种手段?下官怎么从未听过?大人,如果您这个法子如果管用的话,您这‘崔青天’的名号,恐怕要响彻大江南北了。”
崔秀芳亦是关切上前,急问道:“那丫鬟被我吓得早已六魂无主,哪里敢编谎话骗我?不过你到底想用什么法子?”
崔耕嘴角一乐,往她跟前凑合,贼兮兮道:“来,秀芳,你靠近些,本官偷偷告诉你!”
色胚!
崔秀芳暗啐一口,就知道他没安着啥好心,赶紧后退一步,双手环抱护在胸前,骂道:“别过来,奴家不想听了!崔县令要是真有主意,断案那天我会来的!”
说完了,崔家小娘子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呃…又跳窗而走。
……
两天后,新任江都县公然违抗朝廷律例,在家属宋理明和杨氏娘家人的强烈反对下,决意刨开杨氏坟茔,开棺验尸!
有些人把这当成崔耕最后的疯狂,之前什么让淮南道的百姓为他欢呼高兴,什么十五日必见雨下,看来都是大话,如今眼看都要兜不住了,才要破罐子破摔!
当然也有一小撮人觉得,崔县令的理由也不算不充分。
不管怎么说,宋理明家这几天总闹鬼,这是不争的事实吧?兴许是杨氏死不瞑目,真给县太爷崔耕托梦了呢?
坊间更有那些神神叨叨的老人在传言,这场遍及淮南道的大旱,就是因为杨氏的冤情,所以扬州及淮南道各州都被上天降罪。
不为她沉冤得雪,整个淮南道就不会降雨!
崔县令为整个淮南道的百姓着想,不计个人的安危荣辱,执意开棺验尸,简直比青天还要青天!
……
唯有既熟悉刑律,又熟知杨氏之死内情的宋理明,镇定自若地居于家中,心中冷笑默念着:崔耕啊崔耕,你这是要自己作死,真是怪不得别人!不开棺还则罢了,只要这棺材一开,哼哼,你崔耕崔二郎就注定是身败名裂之局!
………………………………
第218章 安平王捧场
扬州城外三十里,平松冈。
这里群山环抱,河水绕行,乃是绝佳的风水宝地,杨氏的坟茔正是坐落于此。
都在疯传杨氏之死已经事关到淮南道大旱的真正根由,尽管大家将信将疑,尽管艳阳高照闷热难耐,还是有非常多的百姓及扬州府的官员前来围观。
巳时刚过,好家伙,这平松冈一带已经达近两万人。一路之上,拥拥堵堵,乌乌泱泱,抬眼之处都能看到活人。
幸好,崔耕早就命人将杨氏坟茔周围十丈之地,用绳索围了一圈。
要不然人挨人人挤人,这案子也别查了。
在这圈绳索之内,除了当事人宋理明以及杨氏的娘家人外,就是扬州城的各个大佬了。
莫要忘了,扬州城中除了江都县衙,还坐落着扬州刺史府,扬州大都督府,以及淮南道安抚使府。
这种前来观案的官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人,就是一个身着道装的中年男子。
因为他身着道装,却被一众官员如众星拱月般围在当中。
可见身份之不凡。
此人身量甚高,面部瘦削颧骨高~耸,脸上甚至有些不正常的惨白,唯有两只眼睛蹭明瓦亮。
他非是旁人,正是如今扬州城,乃至整个淮南道的第一人武攸绪。
别看崔耕火急火燎地来扬州上任,他那个真正的大靠山张潜却不着急。张潜之前担任的是魏州刺史,调到扬州来只能算是平级调动,现在还正慢悠悠的赶路呢。
如今武攸绪身兼扬州刺史,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道安抚使三大职司,爵封安平王,在扬州,不,整个淮南道而言,就跟土皇帝也差不了多少了,谁能不用心巴结?
崔耕也万万没想到,今天竟能引得这位大佬前来,赶紧殷勤地上前见礼。
武攸绪倒是挺好说话,没什么架子,温言道:“崔县令不必多礼,本官今天来只是看看热闹而已。这个案子该怎么查就怎么查,本官绝无干涉。”
说着话,他一使眼色,就有几个侍卫搬来了一张藤椅。
就在崔耕以为是武攸绪站累了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谁知武攸绪伸手一指,道:“崔县令请坐,今天你为主角,将本王当成一个看热闹的老百姓就成。”
就算不谈武攸绪,在场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足有二三十个,崔耕再大胆子,也不敢自己坐着,让这些人站着啊?他赶紧连连推辞。
武攸绪又劝了两句,见崔耕坚决不允,顿时脸色微沉,道:“冤鬼托梦,事关淮南道所有百姓,更关系到上天意旨。崔县令不寻思好好审案,却和本王推来挡去,是何道理?”
一直站在武攸绪不远处的孟神爽,突然上前插话道:“若真有冤鬼托梦,王爷让座也是一段佳话。崔县令坚辞不受,是不是心虚了?莫非根本就没什么冤鬼托梦之事,而是崔县令故意在装神弄鬼?”
崔耕当然明白,这二位是各怀心思。
武攸绪整天想的就是成仙了道,恐怕今天真是冲着冤鬼托梦,上天责罚这种神神叨叨的事儿来的起码别看他对富贵权势没啥兴趣,但对这种虚幻的鬼神之事,还是相当上心的。
至于孟神爽这瘪犊子,则完全是想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若是自己真查出了什么,对他来说,无非是损失一个小卒宋理明而已。但若真的查不出来不用宋理明告状,光是大失所望的武攸绪,恐怕就能撕了自己。
不过,孟神爽这番挤兑,倒也难不倒崔耕。
崔耕使了一个眼色,封常清见机挥了挥手,把带来的大车上的毡布打开,搬下了帐~篷、胡床、胡凳等物,然后在武攸绪旁边逐一撑起帐~篷,摆好一应物什儿。
帐~篷之大超乎平日所见,直接将坟茔都罩入其中。
大伙原本以为,那大车上是什么开坟用到的道具呢,没想到是竟然是这些东西,不由得微微一愣。
要知道,一般挖坟开棺验尸花不了多长时间,至于准备这么齐全吗?
崔耕请了请手,笑道:“王爷快请坐吧,此番开棺验尸与往常不同,需要的功夫恐是不短哩。”
“哦?”武攸绪眼中精光一闪,道:“看来崔县令已经成竹在胸了,那本王就拭目以待了!”
“王爷您就请好吧!”
接着,崔耕和武攸绪并排而坐,其余各官员,按照等级分坐两侧相陪!
崔耕把惊堂木一拍,高喝一声:“开坟!”
“是!”
顿时有数十民壮上来,各执铁锨、镐头等物,将坟头铲平,奋力挖掘。
功夫不大,一口上好的棺材被起了出来,放在当中。
面如厉鬼的周兴走上前来,拱手道:“大人都准备好了,这棺到底开不开?”
尽管心中有万分把握,真见到了自己老婆的棺木,宋理明还是一阵心慌气短,咽了口唾沫,道:“崔县令,您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后悔?”崔耕摇头一阵冷笑,道:“宋理明,你心虚了?不然你应该明白,安平王来了,刺史府、大都督府、安抚使府这么多大人也来了,还有如此之多的百姓都来了,本官若是不敢开棺,注定是身败名裂之局!”
随后,他猛然一挥手,坚定高声道:“开棺验尸!”
棺木打开后,哪里有尸体啊?
里面所见的,唯有森森白骨。
一般情况下,尸体被安葬入土,三到五年后才会筋肉尽销化为白骨。但也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那就是化骨之地。
这种地方的湿度、温度乃至微生物特别,不到半年,所有肌肉内脏都会完全消失。
也不知是赶巧了,还是宋理明特意选了这么个地方。
毫无疑问,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
武攸绪搭眼一看,就不由得微微失望,道:“崔县令,那冤鬼杨氏既然陈述冤情,岂能对自己尸身的情况一无所知?这都剩下骨头了可怎么查?总不能你崔县令说谁是凶手就是凶手吧。”
孟神爽见棺木中一堆白骨,不由面露得意,趁机当着安平王的面给崔耕上起了眼药,道:“王爷,说实话,那个梦到底有没有,也未可知啊。”
宋理明双膝跪倒,痛哭道:“崔县令心怀叵测,将小人妻子的遗骨暴露荒郊,还请安平王为小人做主啊!”
其实武悠绪还是希望崔耕成功的,毕竟他是一门心思想修道,向往长生不老之道的人。如果崔耕能成功,说明这世上有鬼,更说明这世上真有神,对不?那他孜孜不倦追求的长生大道,就是存在的!
现在他听了孟神爽和宋理明的话,他顿觉扫兴,遂满怀希冀地看向崔耕,道:“崔县令,你是不是有话要解释一番?”
“下官又何必解释?”崔耕云淡风轻地一笑,道:“安平王爷您慧根深种,其实在无意间已经道破了天机。”
若是夸武攸绪什么风流潇洒、聪明绝顶、英明神武,他丝毫不会感到高兴,人家根本不追求这个。
唯独崔耕这个“慧根深种”,直把他喜了个眉开眼笑,纠正道:“听说崔县令的天资聪颖乃是天授,不学有术,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慧根深重那是佛家的话,你得说本王‘仙缘深厚’才对哩。”
崔耕打蛇随棍上,捧口彩道:“是下官口不择言了,王爷仙缘深厚,一语道破了天机。”
“这还差不多,哈哈!呃……对了……”武攸旭扶了扶头上的道观,道:“崔县令说本王道破天机的那句话,到底指的是哪句呢?”
崔耕又是顺嘴捧了一句,道:“王爷现在还没意识到?看来您还真是一举一动皆合乎天意,已到了无思无虑地境界啊!”
然后他才解释道:“王爷您不是刚才说了吗?那杨氏既然要下官帮她申冤,又岂会对自己尸身的情况不清楚?实不相瞒,关于如何验骨,她对本官早有交代。”
武攸绪听了这话不由得心花怒放,对崔耕越发信服了几分马上就要开始验骨,这是一翻两瞪眼的事儿,崔耕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对着自己睁眼说瞎话啊。
看来这冤鬼托梦的事儿是真的,天意的存在是真的,仙道有凭啊!
他兴奋地催促道:“那就请崔县令快点主持验骨,为冤魂主持公道。”
“谨遵王爷之命!”
啪
崔耕的惊堂木再拍,喊道:“周刑曹,开始验骨!”
“喏!”
周兴早有准备,当场把杨氏的骨头清洗干净,用细麻绳穿好,按照顺序摆在一张竹席上。
然后命人挖了一个五尺长,三尺宽,二尺深的地窖,在地窖里面堆放了不少薪炭。
一声令下,柴薪点燃,过了一刻钟左右,地窖的四壁就被烤的通红了。
然后除去炭火,往地窖内泼入了四斤烈酒,十斤香醋,乘着地窖里升腾起来的热气,把尸骨抬入其中,盖上草垫再密封好。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搞了这么多复杂而神秘的动作,百姓议论纷纷,觉得这种验骨方式太神奇了。
武悠绪更是被这种神秘气氛搞的精神亢奋,抚掌赞许道:“果然是神仙手段,本王见者未见闻着未闻,不知这法子可有名目?”
崔耕微微一笑,吐出了四个字:“蒸骨验尸!”
“蒸骨验尸,好名字,但不知这骨头还要蒸多久,才能查明真相?”
“还请王爷耐心一点,这骨头至少要蒸一个时辰哩。时间短了,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武攸绪轻捋墨髯,略带得意道:“崔县令不必担心,修道无日月,本王往日打坐,动不动就得一整天哩,一个时辰算不了什么。”
现场,他武攸绪官秩最高,爵位最大,他都不着急,其他人更不敢急了,只能耐心等待。
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周兴才将茅草打开,把尸骨取出来。
接下来他的动作就越来月神秘了,他竟然拿出了一张早就准备好的红油伞。
红色,一方面充满了喜庆,另一方面,此乃鲜血的颜色,在传言中,与冤鬼有着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1
说来也怪,那油伞一张,原来闷热无比的天气,陡然传来了一股清风,吹得人…汗毛直立!
“怎…怎么会突来一阵阴风?”
武攸绪紧张道:“莫非是那屈死的杨氏来了,要显灵了?”
崔耕总不能说纯属巧合吧,苦笑道:“下官委实不知。”
他越说不知道,武攸旭对他越是信任,连声道:“肯定是她,绝对错不了!要不然,为啥早不其风晚不起风,偏偏这时候起风呢?”
“这个……兴许是吧。”
崔耕也不争辩,静待尘埃落定时刻的到来。
又过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突然传来周兴激动兴奋的声音,不迭高叫着:“大人,大人,有…有了!快,您快过来看!”
ps:现在是中午12点半,从凌晨通宵熬到现在,足足12个小时,终于码完五更了!我还是做到了,诸位。
………………………………
第219章 及时大雨落
不等崔耕反应过来,安平王武攸绪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了上去,道:“在哪呢?在哪呢?”
周兴伸手一指,道:“王爷,您看!”
“啊?”
尽管早有预料,但事实摆在眼前,武攸绪还是不由得惊呼出声!
但见那杨氏的骷髅上,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出现了一片微微发红的区域,而且这个区域的颜色,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加深。
骨头上的那个位置,正由浅红渐渐变深,莫非杨氏致死的原因是因为遭受钝器所伤?
这人都死了一年多,都化成一堆枯骨了,还能找得出死因,啧啧,果然是仙家手段啊!
当即,他对冤鬼托梦,扬州大旱之事,再无怀疑!
而宋理明则是面色惨白,他自己心里清楚,颜色发红的这个地方,正是自己拿木棍打杨氏的地方。
看来姓崔的果然是有备而来!
难道我宋理明真的要给这丑婆娘偿命?
不!
我不甘心!
我不想死!
在真相即将浮出水面之机,宋理明心思电转,突然高声道:“安平王,小人有话要说。”
武攸绪鄙夷地看了他一眼,道:“现在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说?”
“这姓……这崔县令蒸骨验尸的法子,闻所未闻。谁知道他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