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盛唐-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切,加什么糖?那不是糟践好东西了吗?”
崔耕摇了摇头,说道:“本县的法子是往井水中……加竹炭。”
“啥?竹炭?崔县令你……”饶是本因和尚半辈子修行,也好不容易才把那句“没病吧”咽了下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崔县令,这竹炭是黑的啊,放到水里边,还不把周围的水都搅和黑了?先不说,到时候那怎么喝这水?便说这黑漆漆的井,香客也不是瞎子,还能分辨不出这是污水,还是甘泉水?这法子简直荒唐!”
“不信?”崔耕眉毛一挑,道:“那没关系,竹炭和井水,你庙里都是现成的吧?不如咱们就在这禅房内,烹上一回茶?”
一直没有插话的卢若兰缓缓起身,微微一福,道:“妾身粗通茶艺,不如就由妾身为二位煎茶吧。”
本因老和尚连连点头,道:“也好,崔县令这法子荒唐归荒唐,虽是不可取。不过卢小娘子的茶艺却是一绝,今日能享三福,老衲倒也不算白折腾一遭了。”
显然,本因和尚不认可崔耕的法子。
崔耕没有再过多解释,事实胜于雄辩嘛。不过听他这么一说,还是疑问道:“什么三福?”
“自然是口服,眼福和鼻福。口福品其味儿,鼻福闻其香,至于眼福么,既可察茶色,又可观卢小娘子的精湛茶艺。”本因和尚道。
说话间,卢若兰已经招呼两个小和尚,将一个小火炉,和烹茶的道具拿了进来。
崔耕道:“咱们煎茶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只烧水就行了吧。”
“那怎么行?”本因连连摆手,急道:“难得卢小娘子肯施展茶艺,这么好的机会求都求不来,怎么还能往外推呢?”
崔耕对此无可无不可,点头道:“好吧。”
接下来,卢若兰先慢慢地将茶饼在文火上烤炙,待茶叶散发出清香之后,放入一个木盒内,待其冷却。继而将这些茶叶碾碎,放入一个竹盒中备用。
随后,在崔耕的指示下,她先把几块竹炭,用水冲了一下,再投入一个小铜壶内,和井水一起烧开。
说来也怪,那竹炭虽黑,但到了水中之后,却丝毫不会污染周围的水质,双方泾渭分明。
初沸调盐;二沸投茶末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调料,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开始分茶。
小美人神色专注,施展茶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虔诚之意;仪态万方,任何一个动作,都给人以一种恬淡怡然的美感。
整个过程花了一个多时辰。
崔耕官居六品,往来应酬,也不是没见过茶艺表演。要是往常,他肯定早就坐不住了。
但是今天在如此美奂美仑的茶艺之下,他倒嫌时间过得有些快。
本因和尚说得没错,观看卢若兰的茶道绝艺,真是大享三福!
“崔县令,请用茶。”纤纤玉手递送下,一杯茶汤已经端呈至崔耕面前。
“嗯……好,多谢卢小娘子!”
此时本因和尚也已经一杯茶入口,脸色微变道:“老衲品来,这水虽然与本寺的灵泉水有些微不同,却也相差不远哩。卢小娘子,这果然是用普通井水煎的茶?”
“喏。”卢若兰一指旁边的大铜壶道:“反正妾身是从这里面取的水。大和尚不信,自己尝一下不就知道了?”
本因和尚不信,舀了一瓢送到口边,接连几口冰凉的井水下肚,老脸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蓦地!
他突然起身,对着崔耕深施一礼,道:“阿弥陀佛,崔县令对我般若寺的大恩大德,老衲记下了,日后定有所报。至于般若寺搬家的事儿……本寺上下,尽听吩咐。崔县令让我们往哪搬,就往哪搬!”
“哈哈,多谢老方丈成全啊。”崔耕很是傲娇地将杯中茶汤,一饮而尽。
“呃……崔县令,能否为妾身释疑。”卢若兰喝完自己煮得茶汤之后,亦是面色诧异地问道:“这井水为何经竹炭一煮,就变成了灵泉水呢?往常真是未曾想过,也未曾试过哩!”
本因和尚也是眼巴巴儿地望着崔耕,他也很是费解纳闷。
崔耕自然不是无师自通,他也是在那场荒唐大梦中见识过,方才得知的。
自然界中存在的水,因为含有各种矿物质,本身就带着甜味儿。
之所以山泉甘冽,而平地上的水一般,是平地上的水杂质太多,把那股甜味儿盖住了。
而竹炭有吸附之能,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吸去,让甜味儿散发出来。
所以,在梦中后世有很多专家建议,嗜好喝茶的人,不必追求什么山泉水,直接用自来水煮竹炭,就算齐活。
当然了,各地水质不同,用这个法子造出来的水,远赶不上某些特殊的山泉水。不过比起普通山泉来,它不仅味道差相仿佛,还干净卫生了许多。
当即,崔耕把“矿物质”隐去不讲,只说水本身包含甜味儿,将井水变泉水的道理,详细讲述了一遍。
本因和尚听完了举一反三,道:“照这么说,不用烧水也行。直接拿井水泡竹炭,也能慢慢地变成泉水?”
“不错。”崔耕点头道:“你甚至可以让水慢慢地滴到一层铺好的竹炭上,渗过竹炭滴漏下来的水,就是山泉水了。”
“这样啊……”本因方丈稍稍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禅宗没有继承弘忍五祖衣钵,却能稳压继承五祖衣钵的南禅宗一头,靠得就是懂营销懂宣传会炒作。本因和尚到底是北禅宗老大神秀和尚的亲传弟子,自然学得师傅神秀和尚的精髓。
他心思电转之下,很快就想到了若干个将般若寺发扬光大,成为扬州第一名寺的法子。
比如,佛祖托梦之说。对外宣称般若寺为了扬州百姓的建城大业,舍了三眼灵泉而迁寺。后佛祖大为感动,为了奖励般若寺,特将制取灵泉水的法子传下。
又比如,佛祖赐下了某样宝物,可以将井水变灵泉水。
……
本因和尚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请崔耕提下建议。
崔耕既然达成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自然不想搀和般若寺炒作的事儿,随口敷衍了几句后,就起身告辞。
可正在这时,卢若兰忽然起身,挽留道:“崔县令慢走,妾身还想和您单独谈谈哩。”
单独谈谈?
尽管这小妮子几次三番的挑衅自己,自己和对方还真是敌友难辨,但美人相邀,独处一室,又怎么能残忍拒绝?
这绝对不是他崔二郎的作风好么?
随即,他点头道:“固所愿者,不敢请尔。不知卢小娘子想约我……去哪谈?”
ps:今天加更爆发一下,大家帮我打赏冲冲热销哈,谢谢了。毕竟不能老是靠颜值吃饭对吧?
………………………………
第260章 二郎好贴心
般若寺内,池塘边上,一男一女并肩而行。
男的相貌英俊,头顶乌纱帽,身穿浅绿色官袍,丰神俊朗。
女的姿容秀丽,头梳蝉髻,身着石榴裙,国色天香。
正是崔耕和卢若兰!
“崔县令,妾身今天的茶艺,可还看得过眼?”
“不错,很不错,”
“那其中有没有美中不足之处呢?”
难得有在美女面前装逼的机会,崔耕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卖弄梦中见识的机会。他沉吟了一下,道:“也不能算是不足,只是本官有个浅见。以后卢小娘子煎茶的时候,能不能试着,不放葱姜花椒这些东西?”
“嗯?为什么?没有这些东西,那还能叫茶吗?”
崔耕道:“所谓品茶,无非是一为品水,二为品茗。加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佐料之后,反而掩盖了其真味儿。所以,本官管这种没加任何佐料的茶,叫做真茶。至于现在世人所喝的茶?哼,充其量只能算是茶粥罢了。”
“真茶?茶粥?”卢若兰听完了若有所思,道:“似乎说得有些道理,改天妾身试试。”
随后,她又问道:“崔县令既能明断案情,又会做糖霜,懂井水如何变山泉水,甚至还对茶道颇有研究……妾身听说您以前是贩酒为业,怎么会懂这么多东西呢?”
崔耕当然不能说,哥们做了一场荒唐大梦,梦中魂穿千余年,这些略懂略懂的东西都是梦中所见,梦中所学。不然这话一出,卢若兰不把他当疯子才怪。这话说出去,要么没人信,要么怕人深究。到时候武则天一纸诏书下来,问,你觉得朕还能活几年?朕的大周江山还能传几代?这不是上赶着去送人头吗?
当即他敷衍道:“嗨,我这人平日就是爱琢磨,偶有所得罢了。”
“琢磨?”卢若兰眼波流转,展颜一笑,道:“是一个人琢磨呢,还是俩人一起琢磨呢?比如说……聚丰隆的大掌柜曹月婵?”
崔耕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曹月婵?跟她关系不大。”
“是吗?可妾身怎么听说,她是崔县令的未婚妻呢?”
“啊?哦,呵呵~”
对于这事儿,崔耕也是一脑门子的官司,苦笑道:“说实话,月婵到底是不是本县的未婚妻,我自个儿也捋不清挠不顺。”
他也没加隐瞒,简略地将自己和曹月婵的关系讲了一遍。
总儿言之,言而总之,说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吧?那肯定不对。但要说曹月婵那边对这桩似是而非的婚事有多大的诚意吧?还真看不出来。
他一讲完,便听着卢若兰久久从口中蹦出两个字儿:“贱~人!”
“哎哟我去~骂谁呢?”
“当然是说曹月婵。”卢若兰一脸嫌弃的模样,数落道:“妾身以为婚姻大事,并非不能慎重考虑。但你们崔曹两家时间都这么久了,再者崔县令你是什么人,她曹月婵早该清楚了。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什么两年之约啊?依妾身看来,这女人算计精明,城府极深,分明就是打着骑着驴找马的如意算盘。我骂她一句贱~人,毫不为过!”
“哈哈,卢小娘子真是好利的嘴。”
崔耕不迭大笑,替曹月婵辩解起来,“你也别把月婵想得那么坏,她跟一般人家的女子不一样。她是事业为重,暂时不想谈婚论嫁罢了。而且据我所知,在清源县乃至泉州府,也没听说她对哪个男子假以辞色过。你对她误会甚深啊!”
“哼,那是她掩饰得好!”卢若兰反问道:“她又不是当今女皇陛下,对民间寻常百姓家的女子而言,这世上又有什么事,能比相夫教子更重要?二郎,你莫要被她骗了,越是这样能装的女子,越是贱~人一个。”
卢若兰越说越是激动,不经意间,说到最后竟将崔耕的称呼从崔县令,变成了二郎。
不过这细微的变化,还是被崔耕察觉了。
令崔耕更纳闷的是,要说他跟卢若兰这小妮子也没啥交情啊,她咋一直站在自己这边的立场思量问题呢?甚至比自己这个苦主还要激进和激动?
抬头正看身边并肩而行的佳人,一阵和煦的春风恰时拂过,崔耕看着卢若兰一阵恍神儿。
卢若兰被他这怪怪的眼神盯得有些不自在,颇为局促地低下头,讷讷道,“二郎,你在看什么?妾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呀?”
倏地,她尖叫一声,极为紧张地将被微风吹散的帔帛拢回身前,俏脸微红,又羞又恼道:“不错,妾身是不够丰满,被你看出来了,可那又怎样?”
崔耕:“……”
这小妮子的脑洞开得可真够大的,这都能联系得起来,崔耕好悬没笑出声来。
不过被卢若兰这么一说,他倒是留意起对方的身材来,卢若兰的身材虽然称得上完美,但这年头人们的审美观偏胖,她的身形就稍嫌瘦削了。尤其是在穿上齐胸石榴裙后,某个地方不够大的缺点,尤为醒目显眼。
原来还以为她特意弄一个大大的水红色帔帛,披在肩上是为了显得少女俏皮呢。没想到,人家是为了遮掩这个算不上瑕疵的瑕疵。
偏偏就这么巧了,自己抬头看向她之时,恰好一阵微风拂过,将那帔帛吹到了一边,以至于让卢若兰误会了自己。
不过和一个爱美的女人谈乱她的身材好不好,崔耕还没这么作死!
他赶紧转移话题道:“卢小娘子可想岔儿了。刚刚……本官是突然想到一桩公务,所以才走了神儿。”
卢若兰将信将疑道:“没骗人?”
“骗你干甚?崔某大小也是个六品官,堂堂江都主政父母官,还能为这点小事儿骗你?再说了,卢小娘子这身段,这样貌,那绝对是百里挑一,哦不,万里挑一的大美人,这方圆数百里,本官就委实想不出还要什么人能与小娘子相比肩的。”好吧,崔大县令口花花的嘴欠毛病,又犯了。
“要想妾身信你也行…唔…”卢若兰霞飞双颊,轻声扭捏道:“既然崔县令夸奴家身段样貌万里挑一,不如那就应景赋诗一首,赠予奴家吧!”
真是嘴欠现世报,话唠没**!
崔耕顿时肠子都悔烂了,他只会抄诗,哪里会作诗啊?而且还是难度极高的应景诗。
望着眼前的无双娇颜,他一阵心猿意马,愣是想不出啥合适的诗词来。
这很尴尬啊。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没辙儿了,虽说此时做不了应景诗,但很快,有一样东西倒是迅速地在他脑海中浮起。
他当即哈哈一笑化解了尴尬,说道:“送什么诗啊,那多老土啊?特别的人就要特别的礼物嘛。这样,本县送小娘子一样更好的东西,包你满意。”
“送什么?”卢若兰很是期待。
“这东西本官手头可没现成的,改天我差人给你送去。对了,你还现在住在那个福盛邸店吧?”
卢若兰“嗯”了一声之后,倏地猛地蹙了一下,好似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忙道:“妾身突然想起还有其他事儿,先行告辞了。”
随即微微一福,莲步款款而去。
这无端端的,怎么就行色匆匆离开了?
崔耕被弄得一头雾水,望着卢若兰远去的背影,不由吐槽道:“妹的,合着跟她出来逛了一趟池塘,看了一圈的塘边垂柳,到最后啥正事儿也没谈啊?”
最后,他亦悻悻离去。
……
……
三日后,福鑫邸店。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将一个蓝布包裹,亲手交到了卢若兰手里,并且轻声细语地交代了,包裹内那样物事的用法。
卢若兰听完了脸上青一阵,红一阵,黄一阵的,简直成了个万花筒。
良久,她银牙轻咬,瓮声问道:“此物真是崔县令送给我的?”
“是的哩,福鑫邸店的卢若兰,绝错不了。”那妇人絮絮叨叨地说,“小娘子这是快过门了吧?能嫁了崔县令这等如意郎君,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哩。瞧瞧崔县令送的这样东西,多疼人,多贴心啊。”
卢若兰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恶狠狠地道:“什么过门?我们连亲都没定呢!呸呸呸,什么定亲!本姑娘跟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那崔县令怎么能送你这个?”
那妇人这才意识到现场的气氛有些不对,赶紧道:“小娘子若没什么吩咐的话,老婆子就告退了。”
随后,仓皇而退。
卢若兰没兴致管那妇人,她打开包袱,拿着那样东西左右比划起来,“还真挺有用的,明天穿上试试,这崔二郎倒是贴心,听懂女人心思呢。”
不一会儿,她又碎碎念道:“呸!大色~狼!登徒子!大色鬼!没事儿琢磨女孩儿家的物什做甚?”
再一会儿,她又不无担忧道:“他为什么特意送我这件东西,不会是……真的嫌弃我……小吧?”
崔耕到底送了卢若兰什么东西?
此物名曰诃子,用一种叫“织成”的面料制成。这种面料,挺括厚实,富有弹性,实在是古代制作文胸的最佳原料。
没错,所谓“诃子”,就是大唐版的魔术胸罩。按照历史轨迹的正常发展,此物应该是在几十年后,由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发明。
三天前在般若寺的池塘边,崔耕被卢若兰逼着作诗,再看着她的太平身材,没来由地就想起了此物的妙处。
一方面,这也确实算是卢若兰的急需之物,另一方面,也确确实实地没安着啥好心。
不管是不是敌人,男人见了漂亮女子,哪有不想调笑两句的?
……
此时,县衙内宅。
“哈哈哈!”
崔耕幻想卢若兰收到诃子后,那副又羞又恼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崔县令心情不错啊,但小和尚我可就发愁了。”
帘栊一挑,小和尚慧明愁眉苦脑地走了进来,后面还是跟着宋根海。
妈的,又是宋根海不经通报,带人私闯自己的内宅。
“怎么?小和尚你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还能遇着什么烦心事了?”崔耕不无开涮道。
慧明用手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脑袋,叹了口气,道:“唉,还不是您崔县令。咱们之前说得好好的,您暗中帮着我们南禅宗对付北禅宗。现在可好,您不履行诺言也就罢了,咋还帮着北禅宗对付我们南禅宗呢?”
“扯犊子呐?本官可没这么干!”崔耕发誓,真的没有。
“这还没帮呢?那灵泉搬家是怎么回事儿?您可千万别说,跟自己无关。”
“呃,原来是这个事儿啊?不是……有关倒是有关,但本官当时也是没办法啊。拆迁大计,不得不行此手段啊!”
当即,崔耕便将三天前在般若寺内发生的一切,详详细细地解释了一遍。
慧明小和尚听罢,一脸苦脸,郁闷道:“不管怎么说,您是帮了北禅宗的大忙了。就因为这事儿,可坑苦了我们南禅宗。如今遇到了大麻烦,崔县令可不能不管啊!”
崔耕听着小和尚这说话的口气,也是一脸烦躁,自己啥时候卷进南北禅宗大战了?当即问道:“你们南禅宗又怎么了?”
“是这样的……”
原来慧明和尚自从到扬州以来,就没闲着。他不仅帮崔耕说服了宫家,甚至还说服一家原本北禅宗旗下,名为法莲寺的寺庙,接受了南禅宗的教义。
能让北禅宗的寺庙改投南禅宗,小和尚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手笔啊,唔,政治意义,不,应该是佛门意义还是很大的嘛。
这对南北禅宗而言,都绝对不是小事。
正因此,这家叫做法莲寺的寺庙,准备在二月十九、二十、二十一这三天,举办一个盛大的庙会,庆祝此事。
南禅宗之荣,必定是北禅宗之耻了。
所以,这对对北禅宗来说,就是一个奇耻大辱了。
于是乎,他们一方面发动信徒,不去参加南禅宗的庙会。另一方面,北禅宗这边的寺庙也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庙会,吸引中立香客人群。
本来北禅宗发动的这些招数,慧明小和尚还能顶得住。然而在两天前,北禅宗麾下的般若寺突然宣布,用佛祖赐予的宝物,现场制作灵泉水,供各位善信饮用。
这可是上天的爆炸大新闻啊,一时间就在扬州境内传开了。
慧明小和尚一收到这个消息,便知这下可碰上北禅宗的硬茬子了。他私下里再仔细一调查,果然,大部分香客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参加北禅宗的庙会。
他实在没办法应对,也只得来找灵泉水的始作俑者崔耕算账了。
崔耕听完整桩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托着腮帮子略略一沉吟,问向小和尚:“所以……你是希望本官为你想个法子,将他们庙会的香客百姓,都统统吸引到你们南禅宗下的法莲寺去?”
………………………………
第261章 几样小手段
“崔县令,无需替小僧劳神另想其他法子啊。”
慧明小和尚扑闪着大眼睛,说道:“只需崔县令张张嘴,将井水如何变成甘泉水的法子告诉小僧,定能解我南禅宗之急哩。”
“哎哟我草,小和尚,看不出来你丫挺坏的啊!看你萌萌哒,却是小损样儿。”
崔耕鄙视地看着慧明,撇撇嘴道:“你想拿着这个法子去拆北禅宗的台吧?你这是让本官背信弃义啊,万万不妥,这事儿甭管咱们多大的交情,都办不到啊!”
“……”
慧明小和尚到底不是那些腹黑的老和尚,被崔耕这么夹枪夹棒的一阵挖苦,顿时小脸一臊,低下头来道:“小僧这也是被逼无奈,诶,若不这样做,怎能对付得了北禅宗啊?难不成崔县令还能依样画葫芦,也替我们南禅宗的法莲寺搞出另外一桩神迹来?”
“咳咳,神迹……”
听着小和尚张口闭口神迹,崔耕尴尬病犯了,毕竟他那些忽悠招数都已经跟小和尚摊牌揭底了。
不过既然答应了小和尚,这帮总归还是要帮的,随即说道:“也别什么神迹奇迹了,本官还有几样小玩意儿,兴许对你有所帮助!”
……
……
依照规矩,佛门庙宇主要是在如下的三个日子举办庙会:四月初八的佛诞节,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腊月初八的佛成道节。
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