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盛唐-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定能举起黑石。”
其实高仙芝现在官居四品,官位相当不低了。但是,还是那句话,得分跟谁比。
外地武官比京官天然就低一级,在洛阳,他只能相当于五品官。这个大厅总共才能盛一百多号人,当然轮不到高仙芝入内就座。
人家封常清能进来,是因为他是崔耕的心腹,在这负责帮着招呼客人。高仙芝本身就是客人,得按规矩到别处用餐。
武则天听了这话,对崔耕那点怨恚马上就烟消云散了,道:“还不快快将高爱卿请来!”
“是!”
功夫不大,高仙芝已经来到。
其人英气勃勃,玉树临风,武则天一见就心生欢喜,道:“高爱卿,刚才封爱卿曾经举起了这颗黑石。现在崔爱卿又举荐你也可举起黑石,不知你可有把握?”
高仙芝知道机会难得,道:“封兄弟能做到的事,微臣也能办到!”
言毕,毫不拖泥带水的举起黑石,也转了五圈,气不长出面不更色。
武则天大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论功行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高仙芝举着黑石转了五圈,这岂不整好说明,这次吐蕃的发难,已经完全解决了?
她高兴道:“高将军今日举石有功,加封密云县男。崔著作举荐有功,那《神都时报》也继续归你掌管,秘书监无权过问。”
“谢陛下!”崔耕和高仙芝齐齐跪地谢恩。
娄师德看出了便宜,冲着四位宰相一使眼色,也跪倒在地道:“我大周名将辈出,后继有人,此皆乃陛下鸿福齐天所致,微臣为陛下贺!”
这言外之意,当然是把自己“不能识人”的名头摘下去了。
群臣也纷纷跪倒在地,道:“臣为陛下贺。”
武懿宗更是扯着脖子喊道:“微臣也有功啊,当初檀州一战中,微臣举荐的有功之臣里面,就有这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位将军!”
“好,好,好!”
武则天心情甚好,道:“我大周能得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位将军,乃朕之幸事,国家之幸事!呃……当然也有宰相调理阴阳之功,河内王举荐之功!来,诸卿,咱们满饮此杯!”
“喏!”
“高兴什么啊!”正在大周君臣一片其乐融融之际,论功行忽然说起了风凉话,阴阳怪气得地道:”“诸位今日之举,让本公子想起了一个典故啊!”
“什么典故?”
“话说在你们中原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董卓手下有上将华雄,诸侯不能胜。最后,是马弓手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后来又有三英战吕布之举,刘备三兄弟自此名扬天下。不过,可惜啊,后来刘备做了皇帝,而当初的盟主袁绍,却身死族灭。大家想想,是不是跟今日之事,非常相像?”
好么,这厮为了挑拨离间,不惜把自己比作华雄,也要说崔耕暗含不臣之心。
但话说回来,这个可能……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现在无论封常清还是高仙芝,都年纪不大,但一个官居六品,一个官居四品,又确实有过人之能,堪称前途远大。
再过十几二十年,朝廷的军胆说不定就是这二位了。他们又都对崔耕忠心耿耿……不是说崔耕一定会造反,但让皇帝头疼,乃至崔耕主动参加废立之事,那几乎是一定的。
崔耕心说,尼玛这论功行也太阴险了吧?简直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啊!这么一指责,我简直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他沉声道:“论公子,你如此挑拨我大周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嫌下太下作一点了吗?告诉你,没用的!纵是我大周没有封高两位将军,你们吐蕃也绝不是大周的对手!”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崔著作这话,是不是太亏心了?”
“一点都不亏心。”崔耕不屑道:“力气大,就能打胜仗了?那怎么可能!关键还是在……这!”
说着话,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实际上举起那块黑石一点都不难,几乎人人可行。”
论功行微微一愣,道:“什么意思?你总不会说,仗着大周人多,就用人抬吧?”
“当然不是,我大周比你们吐蕃强的,不仅仅是力量,更是智慧!比如,用滑轮,就可以轻易吊起重物,又何须什么大力士?”
滑轮在汉朝就已经出现,吐蕃的能工巧匠当然也懂滑轮的道理,但奈何论功行不知道啊,迟疑道:“滑轮?什么意思?”
“论公子不信的话,本官现在就可以给你演示一番!”
崔耕这里当然是没滑轮的,但工部有啊,反正清化坊离着皇城又不远。
功夫不大,就有工部官员带来几个滑轮,拼凑成一个简易的起重装置。
然后,崔耕轻而易举地将那黑石吊起一丈高,道:“怎样?本官一个人加点小小工具就能办到的事,让高仙芝和封常清……呃,还有你论公子做到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吧?比什么关羽温酒斩华雄?过分了,实在是太过分了!”
终于圆过来了,崔耕直到现在,才长松了一口气。
本来么,力气大和名将就是两回事,但要真解释清楚,也不大容易对,即便武则天是千古明君,也不容易。这位女皇陛下只擅长治政,军事上一塌糊涂。要不然,也不会手里攥着一把好牌,却被突厥和吐蕃收拾的没脾气。要不然,也不会让个人武勇厉害,却不擅军务的武悠宜一直领兵了。
“那怎么能一样?”论功仁马上就识破了崔耕的小心思,道:“咱们刚才说的是两国沙场争锋,当然是大将的个人武勇非常重要。沙场上,哪有时间让你用什么滑轮?”
“哼,见识短浅!”崔耕振振有词道:“滑轮的作用可不单单是吊起重物,还能用在投石机的身上。你敢说,投石机在战场上不重要?在攻城拔寨中不重要?”
“还能用在投石机上?”这事儿论功行还真不知道,道:“好吧,就算你崔著作说得有理,打仗主要靠头脑。那你们周军为何屡屡败于我们吐蕃之手呢?总不会头脑也不如我们吐蕃吧?哈哈!”
………………………………
第472章 二郎有宝物
论功行的逻辑,是封常清和高仙芝乃大周的名将种子,他们效忠崔耕,来日必成大患。
这完全是诛心之论,完全辩无可辩。
崔耕的应对之策,是另辟蹊径,说封高二人力气大,完全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名将重智不重力,大家不必过分关注,以此化解论功行的攻击。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后遗症,说个人的武勇不重要,那咋大周对战吐蕃,总是处于下风涅?
论功仁兴奋地大叫道:“对,对!你们大周的内史是娄师德吧?他可是我爹的手下败将,难不成他不如我爹脑子好使?哈哈,崔著作这么认为,我们兄弟是没啥意见哩。”
老娄头一听这话,顿时满脸黑线!丢人啊,朝廷一向视吐蕃、突厥这帮人为蛮夷,武力不如他们也就罢了,怎么脑子也比不上了涅?
其他人也是担心不已,望向名扬天下的崔二郎,且看他如此辩解。
但听崔耕朗声笑道:“不错,你们吐蕃是打了几场胜仗,与我们大周互有胜负。为何我大周兵精将勇,双方却打了个平手呢?主要是因为你们吐蕃地广人稀,经常千里无人烟。我大周胜,不但找不着敌人,还补给不足,难以扩大战果。相反地,我们一败之下,就得马上回军,把以前的优势完全丧尽。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咱们双方才势均力敌。”
这倒是正理,娄师德深以为然,缓缓颔首。
论功行却不肯善罢甘休,摆了摆手,道:“说那些虚头巴脑的都没用,总而言之,现在是吐蕃是处于攻势,而大周处于守势。要么你崔著作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的,要么就承认周人的脑子不好使!”
崔耕微微一笑,道:“其实还有第三条路……只要我大周把你们吐蕃灭国,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你想得美!我吐蕃……”
“莫说废话了!”崔耕打断道:“本官给你看样东西。”
说着话,他招呼封常清过来,耳语了几句。
封常清听完了,兴奋地大叫道:“还是大人您厉害!就该这么办,是时候,让那些吐蕃蛮子知道知道咱们周人的厉害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
见封常清如此兴奋,人们纷纷纷纷好奇地观望,就连武则天和论氏兄弟都屏气凝神,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蹬蹬蹬~
不消一会儿,全身贯甲的封常清迈着沉重的步伐,手托着一个锦盒走进了大厅。
把那锦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一个罗盘样的物事。
崔耕伸手一指,道:“此物名曰指南针,乃是本官制成,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指向南方。有了此物,我军再胜。纵然吐蕃千里无人烟,我军也再无迷路之忧。嘿嘿,此消彼涨,我看你们吐蕃还能经得起几场大败?”
原来崔耕岭南道肃政使的时候,还要对指南针的来历保密,现在已经全然没那么多顾忌了。
指南针只在海商中间秘密流传,就是大周那些高~官显贵都不知道,更何况是论氏兄弟?
论功行面色微变,惊讶道:“指南针?世间还有此物?本公子怎么从未听过?”
崔耕道:“没听说过不要紧,现在不是见着实物了吗?”
说着话,他已经把那指南针交到了论功行的手上。
“这怎么可能?”
论功行拿着指南针在大厅内来回走动,越走越是面色惨淡。因为他发现,无论自己走到哪,都可见那指南针一直死死的指向北方!
他沉声道:“崔著作,你怎么能发明出如此诡异的物品?莫非你会什么法术不成?”
“嗨!什么法术啊!”崔耕不以为然地道:“此乃格物致知之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东西了,其名曰司南。本官不过是略作改进,使之更加灵敏罢了!”
论功行强自镇定,道:“既然春秋战国时,就有类似的物品,可见崔著作的指南针也没多大用处。”
崔耕也不争辩,微微摇头,道:“那却不然。长清,你再去取些沙子来。”
“得令!”
洛阳城中就有洛水流淌,沙子还不是现成的?封常清领命而去,功夫不大,就把一袋细沙带到。
然后,崔耕随手将那沙子堆成了,河流山峦的形状。
他缓缓地道:“此物本官命名为沙盘。有了指南针,我大周将士,就可以将去过的地形,都用沙盘标示出来。一次标不完就两次,两次标不完就三次……七次,八次,十来次!终有一日,你吐蕃地形完全在我周军掌握。本官倒要看看,到了那时候,你们吐蕃该如何保全国祚?”
“崔著作厉害啊!”
“沙盘?崔著作怎么想出来的,此物实乃军国利器啊!”
“有了沙盘和指南针,不但是吐蕃,还有……其他不臣之国,都万难逃脱我大周的征伐啊!”好歹顾忌到拉达米珠,这位没把突厥说出来。
……
现场的人都是人精,马上就意识到了指南针加沙盘的重大意义,赞不绝口。
武则天更是眼前一亮,军事是她的短板,每次看着那十分不精确的《九州图》,都脑仁都疼。
如果能命人把天下万邦的地形制成沙盘,那得省了自己多少心思啊!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大周不明白吐蕃的虚实;而大周的虚实,对吐蕃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中原人烟稠密,找向导还不容易?
所以说,这沙盘只是增强了大周的国力,对吐蕃却是没什么好处!
她高兴地道:“崔爱卿献沙盘有功,着即……”
“陛下!”张昌宗和张易之齐齐叫了一声,劝阻之意非常明显。本来么,今天明确让崔耕继续执掌那两份报纸,已经把二张的脸扇得啪啪直响了。再给崔耕加官进爵,这二位也太没面子了。
武则天顿了顿,终是还是顾忌两个男宠面子,道:“赏崔爱卿食实邑五十户!”
五十户一年大盖缴纳赋税两百贯钱,虽然不多,却是可传之于子孙的,也算很不错了。
崔耕跪倒在地,道:“谢陛下隆恩。”
“哼,你们以为有了什么沙盘和指南针,我们吐蕃就怕了不成?”
到了现在,论氏兄弟已经发生了分化,论功仁面色惨淡,若有所思。论功行还是输人不输阵,叫嚣道:“两国相争,说到底最后还得是大军对撼,我们吐蕃战士勇武无比,根本就不怕你们周军。”
“哦?是吗?”
崔耕眉毛一挑,沉声道:“论功行,你这是给你们吐蕃招灾啊!实不相瞒,本官还有一物,让你们在沙场上占不着丝毫便宜。”
“还……还有?”论功行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此物叫望远镜,可以使人的目力极于三四里,乃是十来里之外。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望远镜,我军就可料敌于先。我看你们吐蕃还能嚣张到几时?”
指南针因为有司南的存在,现在提出来,毫不突兀。沙盘就是用沙子堆模型,说穿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但是,这望远镜可就太神奇了。
崔耕此言一出,顿时全场哗然!
“什么?能看到十里之外?真的假的?该不会是崔著作在吹牛吧?”
“吹什么牛啊?要是几年前,有人告诉你世间存在如宝石一般的冰糖你信不信?有人告诉你,有指南针你信不信?有人告诉你,他能平蝗灾,你信不信?人家崔著作是真有这个本事!”
“乖乖,那不成了千里眼了吗?崔著作真乃神人也!”
……
大周官员兴奋地议论纷纷,就是武则天都高兴地微微颔首。
她暗暗寻思道,封常清和高仙芝,到底有没有大将之才,那不好说,但这崔二郎可着实不简单啊!大周有如此良臣,可见天命在我武氏!
论功行则连连摇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让我认输。除非你崔耕拿出实物来!”
“实物现在本官真没有,不过只要论公子在洛阳待上一段时间,本官定能造出望远镜。其实此物也非常简单……”
“崔著作,住口!”狄仁杰马上就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阻拦道:“望远镜乃军国利器,制法怎能轻易示人?”
其实崔耕也没狄仁杰想象中那么轻佻,这年头又没有玻璃,要想制成望远镜的镜片,只能用宝石,由能工巧匠打磨而成。这等人才,别说鸟不拉屎的吐蕃了,就是大周都是凤毛麟角啊!
当然了,崔耕拿出来指南针、罗盘、望远镜三样东西,可不是为了让论功行认输的,而是说服武则天。
他也不争辩,点头道:“是,狄公教训的是。”
然后,又对着论功行双手一摊,道:“瞧见没有,狄大人不让说,下官也就不能满足论公子的好奇心了。”
论功行怒道:“拿不出望远镜,就是你崔耕心虚!”
崔耕耸了耸肩,道:“好吧,就算本官心虚了,那又如何?”
“你……”
论功行仔细一琢磨,对啊,只要大周君臣同心同德,自己的挤兑就毫无意义啊,顿时一阵语塞。
但论功仁却是忽地眼前一亮,跳着脚道:“哈哈!本公子明白了!本官明白了!”
怎么回事?
这位该不回是受的刺激太大,得了失心疯了吧?
武则天一使眼色,娄师德问道:“论公子,你究竟明白了什么?”
………………………………
第473章 今朝收佳徒
咳咳~~
论功仁轻咳一声,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道:“今日听了崔著作一席话,外臣茅塞顿开。某回去之后,定当劝家父和赞普与大周修好,永息兵戈。”
武则天点头道:“难得论公子如此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然而,就在女皇陛下刚想要再说几句勉励之言时,论功仁这边又出幺蛾子了。
他打断道:“陛下别着急,外臣的话还没说完呢。我仔细琢磨过了,其实我吐蕃不如大周的地方,主要就在于大周有崔著作,而我吐蕃没有。所以,还请陛下下旨,准许外臣拜崔著作为师!”
敢情在这等着朕呢!
武则天恍然大悟,论功仁拜了崔耕为师之后,那什么指南针、沙盘、望远镜之类的还是秘密吗?
更何况,崔二郎机智百出,可不仅仅是会这几样东西。论功仁被他教诲之后,日后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可能成为大周的心腹大患?
但是,话说回来,若是不答应论功仁,他恼羞成怒之下,回去之后,带领大军攻伐大周怎么办?
说实话,那望远镜是否真的如崔耕所言那般厉害,还真不好说。至于什么指南针、沙盘,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依旧是大周怕了吐蕃!
怎么办?
武则天看向崔耕道:“崔著作,你以为呢?”
“我……”武则天想到的事,崔耕自然能想得到,顿时一阵犹豫!
“嘻嘻,不就是拜崔著作为师的事儿吗?妾身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太平公主突然为崔耕解围了。
顿了顿,她继续道:“前些日子,女儿曾经提过,请崔著作为崇简之师。因忽有圣人相召,这事儿也没定下来。如今论公子也有此意,不如就让崔著作一并答应了如何?”
妙啊!
武则天搞军事不行,搞政治却是行家里手,瞬间就明白了太平公主的深意。
首先,论功仁和薛崇简都拜了崔耕为师,那辈份上可就比太平公主低一级了。而现在的吐蕃赞普却是与论功仁同辈,他以后再也不能说要太平公主和亲儿。
其次,都是崔耕的徒弟,崔二郎总不能厚此薄彼吧?两个徒弟的学习进度差不多,谁也挑不出理来比如咱们先学学《千字文》《尚书》《春秋》啥的,这日子不就混过去了吗?
至于以后?哼,等大周缓过劲来,谁怕谁还真不一定呢!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
突厥把公主许配给崔耕,吐蕃权臣之子要拜崔耕为师,相比之下,自己因为顾忌男宠,待人家崔二郎太薄了。现在让自己的外孙拜崔耕为师,也算一种笼络!
想到这里,女皇陛下微微颔首,看向论功仁,道:“论公子,你可愿与朕的外孙薛崇简,共拜崔爱卿为师?”
论功仁就知道想学崔耕的能耐没那么简单,一咬牙一狠心,道:“外臣愿意!”
随后,跪倒在地,对着崔耕连磕了几个响头,道:“恩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这个……”崔耕苦笑道:“贤徒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从今以后,二人的师徒之名就算定下来了。
论功仁这是阳谋,以后到底能不能学得想要的东西,就看他更得崔耕欢心,还是崔耕对大周更为忠心了。
论功行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对论功仁这个决定非常不以为然,气呼呼地道:“姓崔的,咱们一码归一码,以后休想让本公子叫你什么好听的!”
崔耕微微一乐,道:“那是自然,以后咱们各论各的。”
眼见着一场风波就此结束,在一旁的宋之问,非常不合时宜地道:“崔著作,别忘了,你还得做诗啊!”
“呃……”崔耕微微一皱眉。
论功仁马上就拍马屁,训斥道:“什么做诗?本公子刚才不是说了吗?诗词毫无用处……”
“啊,不!”崔耕脑中灵光一现,打断道:“乖徒儿,师父告诉你,诗词歌赋也不是全然无用。比如说……可以让诸位多喝两盏酒,哈哈!”
随后,往四下里看了一眼,朗声道:“诸位,请听好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本来今天大好的日子,险些被宋之问和论氏兄弟给搅合了,现在终于一天的云彩满散,崔耕放浪形骸,吟出了后世的千古名篇《将进酒》。
当然了,《将进酒》不太应情应景,他就略作改换,比如“岑夫子、丹秋生”被他改成了“论功仁、论功行”等等。
“好,随口百言,不愧是崔飞将啊!”
“如此好诗,当浮一大白!”
“崔著作文武全才,微臣为陛下贺!”
“崔大人此诗当流传千古,至于宋学士那诗嘛……呵呵,呵呵……大家都心里明白。”
……
本来崔耕就是今天的英雄,又做出了如此绝妙好诗,顿时全场叫好声如雷,甚至有人开始褒崔贬宋了。
其实也是崔耕取巧了,人家宋之问是让他做御制诗,而不是让他自由命题。不过现在,谁在乎这个啊!
宋之问知道这局自己败得一塌糊涂,满面羞惭,恨不得当前有条地缝能让自己钻进去。
……
饮了三杯酒后,武则天以身体劳乏为由,起身回宫,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紧紧相随。
宋之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