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之问知道这局自己败得一塌糊涂,满面羞惭,恨不得当前有条地缝能让自己钻进去。

    ……

    饮了三杯酒后,武则天以身体劳乏为由,起身回宫,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紧紧相随。

    宋之问没脸见人,也灰头灰脸的跟着走了。

    他们离去之后,众人放浪形骸,开怀畅饮。

    饶是有封常清、高仙芝、论功仁帮着挡酒,崔耕还是喝了很不少,直到将近二更,才得以脱身。

    ……

    ……

    青庐内。

    崔耕一进来,就意识到不对劲了:诶,这大喜的日子,怎么拉达米珠的脸色如此难看?哦,明白了,她大概是嫌我来晚了。

    想到这里,他摆了摆手,道:“你们退下吧。”

    “是,婢子告退!”

    几个丫鬟退了下去,屋内顿时只剩下了小夫妻二人。

    崔耕咽了口吐沫,解释道:“今天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几十位,为夫实在是脱不开身啊。说起来,这也怪你,谁让你的的身份如此尊贵呢?突厥和大周双料公主,简直是前无古人了!”

    “哼,二郎是看出妾身不高兴了?不过,妾身生气的不是这个。”

    说着话,拉达米珠将两个锦盒推了过来,道:“你看看这个!

    “什么东西?”

    崔耕将那锦盒打开来一看,当时就有点傻眼,却原来每个盒子里都是两百张聚丰隆银号的钱票,每张一万贯。

    总共这就是……四百万贯钱!

    要知道,当初九公子和范光烈,辛辛苦苦在五州搜刮民脂民膏,最后也不过是得了两百万贯钱,最后还都落到崔耕的手里了!

    这四百万贯,可是相当一大笔巨款了,即便让武则天拿出来,也得相当肉疼!

    “四百万贯?哪来的?”崔耕打了个激灵,醉意全无。

    拉达米珠娇哼一声,道:“妾身也正想问二郎你呢!哼,人家送过来的人说,一个锦盒,算是给咱们婚礼的贺礼,另外一个锦盒……却是给妾身我的姐妹礼。”

    姐妹礼?什么东东?

    崔耕更疑惑了,道:“来人还留下什么话?”

    “没了,只留下一个纸条。”

    崔耕打开那纸条一看,上面写着四行娟秀的字迹,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再娶一妻又如何?四百万贯来相送,二郎情义厚还薄?”

    再取一妻又如何?再娶一妻有如何?

    如同一道闪电在脑海中划过,崔耕心中豁然开朗。

    他暗忖道,如今天下能随手拿出四百万贯钱做贺礼的,除了聚丰隆银号的女掌柜曹月婵还有何人?

    当初我为五品官,曹月婵不过是商人之女,娶她为妻绝不可能,所以她才黯然离去。

    不过现在,聚丰隆银号乃天下第一大钱庄,曹月婵的势力今非昔比,想必那心思又活泛起来了。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的就是这个。

    更何况,我先娶卢若兰,又娶拉达米珠,有个活生生的样板在前,可见我娶她为正妻也不是不可能。

    “呵呵……月婵啊,月婵,你早知今日如此辛苦,又何必当初相约一年?”崔耕不由得一阵摇头苦笑。

    拉达米珠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你果然有别的相好!哼,人家这是砸钱向本公主示威呢!快说,那什么月婵,到底是谁?”

    “她是聚丰隆银号的掌柜曹月婵……”

    崔耕也不隐瞒,把自己和曹月婵的过往说了一遍。

    拉达米珠听完了若有所思,轻叹一声,道:“也是个可怜的女子。按说,反正你的相好不少,多一个曹月婵也没什么。不过,妾身以为,你还是不娶她过门为好。”

    “为什么?”

    “首先,娶曹月婵为妻,谈何容易?你从哪找一个绝嗣的崔姓高~官显贵?再说了,这次是陛下做主,让崔老丞相认你为子,里面暗含酬功之意。你要是为了娶曹月婵认一个爹,天下人会如何看崔青天?”

    崔耕点头道:“说得也是,的确不大好办。”

    “二郎别着急,妾身还没说完呢!妾身反对的最重要的理由不是这个,而是曹月婵变了,她实在不合适做二郎你的妻子。”

    “啥?曹月婵变了?”
………………………………

第474章 终须选边站

    拉达米珠点了点,若有所思道:“深究起来,也不是曹月婵变了,而是她性情中某些不好的地方,有些变本加厉了。”

    拉达米珠乃是一个明媚可爱的少女,她这么故作严肃状,好悬没把崔耕逗乐了。

    崔耕轻笑一声,道:“得了吧!我认识曹月婵都快十年了;你连人家的面都没见过;说得好像对她多了解似的!”

    “哼;你认识她再久;也是一个男人,唯有女人才最懂女人心。”拉达米珠阵阵有词。

    见崔耕还是满脸的不信之色,她继续道:“比如说,当初曹月婵为什么非要和你有一年之约?”

    “那当然是因为聚丰隆银号的扩张到了关键时刻,月婵不想为其他的事分心。”

    “哦?是吗?妾身却不这么看。”拉达米珠那黑亮的眸子简直能放出光来,道:“本质上说,这说明,曹月婵认为嫁人……或者说,二郎你是靠不住的,唯有聚丰隆才是他的依靠。至少也说明,再她的心目中,聚丰隆银号比二郎你更加重要!”

    “还能这么解释?”崔耕一边有些不信,一边又不得不承,拉达米珠所言的确有些道理。

    只听拉达米珠继续道:“到了现在,她这个性子更加严重了!今天这两个锦盒仅仅是贺礼?哼,这是对咱们俩的示威!”

    崔耕道:“不是对你示威吗?怎么又连带上我了?”

    “夫君你赚钱容易,当然觉得四百万贯钱也没什么。但在曹月婵……啊,不,几乎所有人的眼中,这都是一笔足以使“鬼推磨”的巨款。她肯定会认为,自己虽然出身低微,但能拿出这么一笔钱来,二郎你必须得掂量掂量,拒绝的后果。”

    “也对啊……这笔钱能对突厥和大周双料公主示威,自然也就能对我这个大周著作郎示威了……”

    崔耕若有所思,眼前似乎浮现了那个身着牡丹大袖衫的身影,喃喃道:“若婵,你真的变了吗?”

    ……

    ……

    也许是为了留给崔耕足够的时间筹备婚事,尽管送了四百万贯钱来,但是以后的几个月里,曹月婵并未主动与崔耕接触。甚至崔耕找到了洛阳的聚丰隆银号,那里的掌柜伙计都推脱不知。

    接下来,崔耕就实在顾不得此事了,因为大周朝堂上风起云涌,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梁王府,客厅中。

    武三思亲手将一盏上好的茶汤端了过来,道:“崔著作,你尝尝,此乃京中最流行的泡茶之法泡出来的茶水,滋味相当不凡哩。诶,也不知这泡茶之法是谁想出来的,真乃天下奇才啊!原来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人们的喝茶之法,全是错了。”

    崔耕听了这话,不由得暗暗翻了个白眼,谁想出来的?我崔耕崔二郎呗。我就不信了,这事儿你会不知道?这个马屁可拍得不怎么高明啊。

    他双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道:“果然是好茶,多谢梁王千岁。呃……您今天找下官来,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吧?””

    “当然。”武三思面带微笑,道:“本王是想问一下,崔著作当初曾经收了太平公主儿子薛崇简为弟子,不知最近可曾上过课?”

    “倒是见过几次,崇简公子聪颖好学,来日的成就不可限量。”

    “哦!”

    武三思点了点头,道:“那崔著作看来是对这个徒弟非常满意了?本王也有几个儿子,武崇训、武继植、武崇烈、武崇谦、武崇、武崇操……不如崔著作一并收他们为徒?”

    噗~~

    崔耕一口将口中含着的茶汤全喷了出来,道:“王爷你说啥?让在下收您五个儿子为徒?我还和武延秀兄弟相称呢,那不是乱了辈份了吗?”

    武三思不以为然地道:“乱什么乱?薛崇简还不是和本王的五个儿子平辈,你还不是收他为徒了吗?”

    “但是,人家姓薛,您姓武!”

    “本王不仅只知道薛崇简姓薛,还知道他母亲姓李呢!”话说到这,武三思盯着崔耕的眼睛,阴恻恻地道:“一句话,你收了姓李之人的儿子,那姓武之人的儿子,你到底收不收?”

    图穷匕见!

    崔耕瞬间秒懂了,武三思这哪是自己他表态,收下五个徒弟啊,分明是问自己,支持不支持他当太子!

    “我……”

    “嘿嘿,崔著作果然有些犹豫?”武三思道:“本王听说了,当初崔著作和狄仁杰一同觐见陛下,狄仁杰曾以“无子”之说,劝陛下不要更易太子。而崔著作当时也在场,却并未发一言,真是很令本王失望呢!”

    崔耕深吸了一口气,道:“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梁王是想让下官支持您为太子?”

    “然也!既然崔著作快人快语,本王也就不藏着掖着的了。只要你支持本王为太子,来日必当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就是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如若不然……成王败寇,崔著作自己琢磨!”

    武三思为做太子一直以谦逊示人,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现在做出这番威胁,实在是太反常了。

    崔耕心思电转,道:“如果下官没料错的话,王爷是想发动了?”

    “也谈不上发动,三日后,陛下自有旨意垂询众位朝臣,崔著作只要到时候表示同意就好。”

    “这个么……”崔耕眉毛一挑,道:“多谢梁王千岁厚爱,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下官只能选择站在狄大人这一边。”

    “你说什么?”

    崔耕坚定道:“若陛下垂询,下官定当上表,请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你……”武三思深吸了一口气,咬着牙,道:“崔二郎,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崔耕针锋相对,道:“念在往日王爷照拂下官的份儿上,我也劝您一句,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否则……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说完了这句话,崔耕后背上不由得冒出了一层曾细密的冷汗。他真怕武三思怒火滔天,真把自己怎么样了。自己要是真有什么三长两短,武则天难道还能把自己的亲侄子怎么样了?

    好在武三思似乎觉得太子之位胜券在握,也没拿崔耕怎么样,只得是道:“那咱们就走着瞧,来人,送客!”

    ……

    ……

    崔耕原来一直在武李之争里面持中立态度,但是,到了现在,他明白,这个滑头已经耍不下去了。

    武则天旨意一下,欲立武三思为太子,你不反对,就是态度暧昧,来日必遭清算。

    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所以,他是不得不与武三思正式决裂。

    事实证明,崔耕的选择极其正确,无论武则天还是武三思都没想到,在人们的心目中,李家竟有那么高的声望。

    诏书一下,朝堂上八成以上的官员,表示强烈反对。

    狄仁杰甚至上表,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现在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还请陛下三思啊!”

    这番话在情在理,说得武则天都颇为意动。

    然后,狄仁杰又抓住一切机会,对武则天进行劝谏,比如说,武则天梦到一只大鹦鹉,两翼全部折断。

    狄仁杰就给他解梦,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李显)、相王(李旦)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

    另外,其他重臣,包括最近甚得武则天信任的吉顼,都找各种机会进行劝谏。

    武则天渐渐明白,天下人心向李,自己想传给武三思,将不得不再次与天下人为敌。

    当初,自己不顾天下人反对,登上了女皇之位,是赢了一次。难道八年后,自己要再战一场么?自己这把老骨头,还经不经得起这么一场折腾?

    这边武则天一犹豫,群臣越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加紧上表。

    可正当大家以为大局以定的时候,又出幺蛾子了了吐蕃使者,也就是吐蕃权臣论钦陵的长子论功行,死了!
………………………………

第475章 三人来查案

    大周神都洛阳,通天宫。

    武则天面南背北居中而坐,张氏兄弟随侍左右。

    梁王武三思、河内王武懿宗、建安王武攸宜,太平公主李令月,内舍人上官婉儿、清边道大总管狄仁杰尽皆在座。另外,还有当朝五位宰相:娄师德、苏味道、李峤、魏元忠、崔元综。

    崔耕是最后一个进来的,见这么多大佬同时在座,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与众人见过礼之后,他就眼观鼻,鼻观口,如同老僧入定了。

    但武则天却不肯放过他,道:“崔爱卿,关于论功行的案子,你怎么看?”

    “我?”崔耕道:“这里有陛下、有朝廷宰相,大周秦王和公主,以及狄总管,哪轮得着微臣说话,我听着也就是了。”

    “嘿嘿,崔著作这么说,就太谦虚了。”张昌宗阴阳怪气地道:“控鹤监虽然主要是给陛下提供供奉,但监察百官的职责可没去掉。你崔耕为右控鹤监监正,洛阳出了这么大的案子,难道就没什么想法?”

    崔耕对张氏兄弟可不客气,看向张易之,反问道:“张少卿还是左控鹤监监正呢,照你这么说,他对这个案子也很有想法?那不如说出来,让大伙听听。”

    张易之道道:“我当然……”

    “嗯?”

    武则天轻哼了一声,张易之不敢言语了。

    然后,女皇陛下才语重心长地道:“崔爱卿,不管怎么说,论功仁是你的弟子。说句不好听的,这个案子能不能查清真相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让论功仁满意。所以,这次论功行的案子,你还真的当仁不让。”

    娄师德也道:“我大周擅查刑名的达官,总共是四人:狄总管、崔著作、徐少卿(徐有功)、张御史(张)。现在徐少卿已然过世,张御史称病不出,朝廷也只能拜托狄总管和你查办此案了。”

    得了!

    看来是这些大佬都商量好了,只是把自己叫来,告诉结果罢了。

    崔耕道:“那这个案子,就交给下官就和狄大人查办了?”

    武三思道:“谁不知你崔著作和狄总管交情甚笃?你们若是串通一气,私放人犯怎么办?所以……陛下有旨,还要加上本王监督,咱们三人共同查办此案。”

    ……

    ……

    从皇宫出来,三人先简单的碰了个头,了解了一下此案的大概经过。

    论功行的尸体是在洛水河边的一个小树中找到的,致命伤是中了一剑。那把剑小巧玲珑,镶金嵌玉,一看就不是凡品。

    崔耕道:“看来,这把剑的主人就是凶手了。”

    狄仁杰道:“不错,老夫也是这么判断的。”

    “那这把剑,狄大人准备怎么查呢?”

    “崔著作以为呢?”

    “对于这种案子,当然是守株待兔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夫也是这么想的。”狄仁杰看向武三思,道:“河内王,你以为呢?”

    武三思漫不经心地道:“二位莫打什么哑谜了,需要本王做什么,本王一定尽力配合。”

    “好,要的就是梁王千岁这句话。”

    ……

    ……

    论功行的案子,交给狄仁杰、崔耕和武三思查办,这件事只有当朝的几个朝廷大佬知道,对外却还是宣称交给刑部处置。

    当即,武三思传下命令,在洛阳各处张贴告示,悬赏能工巧匠,为自己的爱女武云秀铸一把剑。这把宝剑的大概式样,自己已经想出来了,就画在了告示上。谁有把握把这把剑铸好了,自己必然不吝重赏。

    这把剑虽然精美异常,铸造难度相当不小,但洛阳的能工巧匠更多,总共有二三十号前来应募。

    梁王府,正堂屋。

    武三思、崔耕、狄仁杰,尽皆在座,将那些能工巧匠,一个个找来询问。

    “家乡哪里?姓字名谁?学艺几载?为何敢说自己有把握铸造这把剑?”

    那些工匠跪倒在地,老老实实地做答。

    不过,可惜了,他们的答案,都不能让崔耕等人满意,眼睁睁地看着就只剩下八个人了。

    武三思一招手,道:“你们都进来,现在本王只给每个人说一句话的机会,说,为什么有把握制成此剑。如果能把本王说服了,立赏黄金千两!”

    这可是千两黄金,一万贯钱!多了不说,娶上七八房美貌的小妾,那是毫无问题!

    财帛动人心,几个工匠的眼珠子都红了。

    马上就有人高声道:“俺来说!俺来说!梁王千岁,这把剑俺当然拿手,因为俺之前铸过一把一模一样的。再铸一把,又有什么难的?”

    “哦?你说你曾经铸过一把一模一样的?看清楚了,可是这把?”

    自有卫士接过凶器,递到了那人的面前。

    那人一搭眼,就奇道:“没错,就是这把,梁王千岁,您既然有这把宝剑,为什么还要再铸一把呢?”

    “为什么?”武三思冷笑道:“本王要是不铸剑,又怎么能捉到杀人凶手呢?来人,给本王把他拿下!”

    “喏!”

    早有准备好的卫士冲上前来,抹肩头拢二臂把那工匠给捆了个结结实实。

    大功告成,让其余的工匠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武三思猛地一拍惊堂木,道:“堂下的人犯,你到底家住哪里,姓字名谁?因何杀了论功行公子,还不速速招来!”

    “冤枉啊,真是天大的冤枉啊!”那人连连磕头道:“小的叫赵三宝,就住在福善坊腾达巷。这把剑虽然是小的我铸的,但我已经卖给别人了啊。至于那人拿着这把宝剑犯了什么案子,乃至于是否杀了什么论功行公子,小的是一概不知啊!”

    “哦?是吗?那你把这把宝剑卖给谁了?想得出来还则罢了。要是想不出来……嘿嘿,这场官司,你就替他打了吧!”

    “想得出来,想得出来!”那工匠往四下里乱寻么,低声道:“梁王千岁,还请借一步说话!”

    “借什么借?难不成你还想贿赂本王不成?”

    “不是……小的是想说,那人的身份,实在太过尊贵,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武三思义正词严地道:“哼,身份尊贵?有道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人的身份再尊贵,只要犯了朝廷的王法,就得被依律治罪!快说,那人到底是谁?答得慢了……来人!”

    “有!”

    “给我把他拉下去,打二十板子!”

    “别打,别打啊!小的说,小的说还不成吗?”赵三宝咽了口吐沫,小心翼翼地道:“这可是梁王千岁您说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我说出来,您可不能怪我啊……他就是您府上的二公子高阳郡王武崇训!”

    “我……”

    敢情逼了半天,这人攀咬到自己儿子头上了,武三思当时就变了脸色,道:“啊?你说什么?”

    赵三宝苦着脸道:“小的要偷偷告诉您,是您自个儿非要小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啊。他就是您府上的二公子,武崇训!您要是不信啊,小的愿与他当面对质!”

    “你这刁民,为了脱罪,竟敢污蔑本王爱子,我岂能容你?”说着话,武三思抽出宝剑来,就要起身结果了那赵三宝的性命!

    但武三思防着地狄仁杰和崔耕徇私舞弊,崔耕又岂能不防着他在其中弄鬼?

    当~~

    崔耕身后的莫小星垫步拧腰,一闪身挡在了赵三宝的面前,狠狠地和武三思硬拼了一记!

    崔耕微微一笑,道:“梁王千岁、,还请稍安勿躁,有什么话,咱们问清楚了再说!”

    “哼,这等满口胡言的小人,有什么再问的必要?”

    崔耕笑吟吟地道:“到底是不是满口胡言,河内王你说了不算,本官说了也不算,事实胜于雄辩,就请把高阳郡王请来对质吧。如果赵三宝真是诬告,就让他的反坐。否则……说不得、,就得对高阳郡王依律治罪了!”

    狄仁杰也沉声道:“梁王千岁急于杀人灭口,该不会是怕令郎果真是凶手,影响了你登临太子之位吧?”

    这就是诛心之言了,武三思面色阴沉不定,最终长叹一声,道:“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来人,给我把那逆子找来!”

    “是!”

    有府中侍卫应了一声,领命而去。功夫不大,就带着一个美少年走进了屋内。

    其人看起来大概十六七岁,穿一身黑色劲装,剑眉星目,英气勃勃,人样子是长得相当不赖。

    那少年微微一躬身,道:“不知父王找孩儿来,有何吩咐?”

    武三思指了指在一旁跪着的赵三宝,道:“崇训,你可认得此人?”

    武崇训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