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盛唐-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
宋雪儿双膝跪倒,以头触地,继续道:“妾身的目的,要掌握他贪赃枉法的证据,为百姓除害!现在,妾身就要向崔查访您,揭发成都县令狄光昭的罪状!”
“啊?”
崔耕闻听此言,心里一凉,暗暗寻思道:宋雪儿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敢情是在这等着本官呢,这次我可是麻烦大了。
………………………………
第553章 生变璇玑楼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剑南道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在现场,别说狄仁杰是崔耕的恩主了,哪怕他是崔耕的亲爹,都没法让崔耕帮着狄光昭徇私啊。
眼瞅着,形势已经无法逆转!
狄光昭面若死灰,指向宋雪儿道:“雪儿,你说什么?难不成当初你对我说的那些情话,都是在演戏?你从未对我产生过半分情意?”
宋雪儿对于骗他可是没有半分惭愧愧疚,微微昂头道:“不然呢?莫非你以为,我会看上一个贪赃枉法之徒不成?”
“可是……”
宋雪儿斜瞥了狄光昭一眼,道:“可是什么?难不成在认识奴家之前,你狄光昭就真的两袖清风,对得起狄老相爷的名声吗?”
“我……”
事到如今,狄光昭还真是有苦说不出。
他心中暗想,当年我蒙父荫初入仕途之际,也曾兢兢业业,奉公职守。可是,随着父亲被贬为彭泽令,我深感清官无好报,才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尽管如此,我以往都是贪的都是小钱啊,只有在勾搭上宋雪儿之后,我才在她的撺掇下,犯下了那场惊天大案。
哼哼,她要是真的只是为民请命的话,又怎么可能帮我想什么鱼肉百姓的法子?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阴谋!
唉,悔不该,当初我怎么就昏了头,把这个祸国妲己当成了天生佳偶!
如同一盆冷水兜头而下,狄光昭的智力瞬间恢复了正常,一阵冷笑道:“行,宋雪儿,真有你的!恐怕你今日告发本官,不是什么为民请命,。而是受人指使吧?”
宋雪儿义正词严地回道:“如果非说奴家是受人指使,那也是受了浣花镇乃至整个成都县百姓的指使!现在奴家就要揭发你狄光昭私藏贡纸,勒索百姓一事!”
这就对了,事实上,现在根本就没人有能力,将规模如此之大的成都麻纸洗白。
狄光昭表面上是逼着浣花镇的百姓们献纸,实际上,就是借机对百姓们进行敲诈勒索,谁行贿谁就可以不再缴纳应缴的贡纸,简直是一查一个准!
哇~~
宋雪儿图穷匕现,狄光昭终于受不了了,一口心头血喷出,怨毒无比地道:“行,宋雪儿,真有你的!只要狄某人不死,来日必有厚报!”
宋雪儿怡然不惧,不屑道:“厚报?雪儿相信,有崔查访做主,你不会有这个机会的。”
崔耕当然不想现在就查处狄光昭了,打官腔道:“有司查案,自有规矩。宋小娘子,你要告狄三公子的状,得等本官放了告,到本官的行辕处呈上状纸,才能立案。至于今日嘛,咱们只谈风月,不谈其余!”
无疑,崔耕这是要施展拖字诀了。
但是,宋雪儿马上就从右手袖兜中掏出一份状纸。道:“崔查访要状纸,奴就给你状纸!至于时机不对么……妾身听说您为岭南道肃政使时,曾经接待无数拦轿喊冤之人,怎么到了妾身这,就厚此薄彼了呢?”
擦!这小娘皮儿,对老子的过往,调查得挺清楚的啊!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我若是再不收状纸,还真对不住崔青天的名头了。
崔耕无奈之下,也只得点头道:“好,那本官就接了宋小娘子的状纸。,只是狄三公子既是狄老相爷的幼子,又是六品朝廷命官,要治他的罪,关系重大,本官须仔细查验。”
宋雪儿低眉顺眼地微微一福,道:“是,奴家理会得,只要崔查访相信妾身和狄光昭毫无瓜葛就好!奴……奴对您是真心的。”
这番演戏,当然既骗不过先入为主的崔耕,要骗不过深悉内情的狄光昭,但骗到剑南道其他官员还是没问题的。
“宋小娘子出身风尘,却为了大义,与奸贼虚与委蛇,真是世间奇女子啊!”
“要不是为了获得崔查访的怜爱,她恐怕还不会在这场宴会上,大煞风景的把状纸拿出来了,真是有情有义!如此佳人,当与崔查访终成眷属,成就世间一段佳话。本官回去之后,定会好好地宣扬一番!”
“哎,就是不知崔查访会如何应对了!一边是官场恩主之子,一边是有情有义的世间奇女子,真是难抉择啊!”
“哼,他要是敢为了狄光昭徇私枉法,本官就敢上表弹劾!”
……
众人议论纷纷。无疑是把崔耕、狄光昭和宋雪儿之间的三角关系,放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看这局势,恐怕崔耕一个应对不慎,就是身败名裂之局。
崔耕自己倒是无所谓,反正就是慢慢调查呗,算算日子黄有为也该到洛阳了。只要狄仁杰亲自出面,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然而,人家姚寿毒计一出,岂会给他那个反应时间?
“请崔查访给我等做主啊!”
“换旧神,迎新神,新神能否称职,就在今朝!”
“浣花无日月。剑南有青天!我等盼崔青天犹如赤子盼父母,大旱盼甘霖,切莫让我等失望啊!”
“今天不定狄光昭的罪,我等就不走了!”
……
忽然,璇玑楼外,有阵阵百姓们的叫喊声响起。
怎么回事?
崔耕推开窗一看,可了不得了,但见整个璇玑楼,已经被近千百姓围了个针扎不进,水泄不通。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人群之中,有一高大神像,身着青衫,相貌英俊,赫然正式当初换神大典上的那个新神,也就是崔耕自己。
其实,到了现在,崔耕已经把浣花镇百姓们的心思琢磨明白了。
他们若是单纯为了泄愤,把狄仁杰的生词毁了不就行了?又何必立自己这个新神呢?
恐怕是这帮百姓告状无门,要借助换神大典这件稀奇事,搞个大新闻,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所以,即便当初自己是个生面孔,还是被热情邀请进了神祠之内。
当然了,这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按照这个思路继续下去的话……自己今天若是不给这帮百姓们一个交代,恐怕他们就会直接烧毁新神像,让这件事成为自己人生的一大污点。
更何况,还有姚寿老匹夫,在一旁虎视眈眈!
果然,还不待崔耕想出应对之策,姚寿就已然开口,道:“老夫虽然只管军政,不管民政。但今日之事,一弄不好就会酿成民变。还是不得不开口说两句:崔查访,要不……你今天就直接把这个案子查个明白?”
顿了顿,又扭头看向身旁的益州刺史林啸,道:“林刺史,你以为呢?”
益州乃是上州,林啸这个刺史同样是正三品,其实和姚寿不怎么对付。但是,他同样和崔耕没啥交情啊!
此情此景,林啸也只能秉公而断,道:“姚长史此言有理。”
他们这两个大佬一表态,其他官员顿时纷纷呼应。本来么,这事儿出于要是公心,就该这么办!
崔耕还想挣扎一下,道:“但是,此案案情重大。一时半会儿的,恐怕是查不清的吧?”
他想的倒是挺好,无非到了地方就是打官腔呗,暂时找些疑点和替罪羊还不容易?
不过,宋雪儿马上就把他那几分侥幸之心完全打消,道:“崔查访,您是没仔细看奴家那份状纸哩。那上面有狄光昭贪赃枉法的确切证据”
“哦?什么证据?”
“狄光昭声称,上缴朝廷的贡纸几次三番为盗匪苍狼所劫,但实际上,那些贡纸都是他监守自盗。现在,这些贡纸就在成都县衙的地牢内,大人一搜便知。”
崔耕偷眼看向狄光昭,见他冲着宋雪儿咬牙切齿,就明白宋雪儿恐怕所言非虚。
他继续推脱,道:“但狄三公子身份贵重,本官听你青~楼女子一言,就搜他的衙门,恐怕不大妥当吧?”
姚寿道:“本长史对宋小娘子。从不以青~楼女子视之。如果崔查访不信她的话……本长史愿意做保!”
“本官也愿意作保!”很快就有姚寿的心腹官员搭腔。
狄光昭的官声非常一般,有他们带头,马上就又有不明真相的官员发声,支持搜查狄光昭的府邸。
大势所趋之下,就是益州刺史林啸都为宋雪儿说了几句话。
最后,崔耕实在没办法了,只得道:“好,既然如此,咱们就一起前往成都县衙,将那批贡纸的下落,查个水落石出!”
………………………………
第554章 疑似至绝境
今天的成都县衙,可是热闹极了。
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姚寿、益州刺史林啸、剑南道查访使崔耕等剑南道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到了。再加上益州大都督府的五百精锐甲士,浣花镇的近千百姓,以及成都县衙原本的官吏衙役,总人数赫然达到了两千。
这两千人熙熙攘攘,在成都县衙地牢门前站定。
虽然计划不尽如人意,但总归是在宋雪儿的随机应变下,走到了最后一步,姚寿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笑吟吟地对崔耕介绍道:“三百年前,益州自成一国,以成都为首都,其名成汉。成汗末帝李势,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甚至下令在王宫下建了一所地宫,昼夜享乐。李势灭国之后,其王宫被改为成都县衙,那座地宫也成为了县衙的地牢。地牢内冬暖夏凉,湿度相宜,非常适合保存麻纸。狄三公子还真是给这些麻纸,找了个好地方啊!”
崔耕眉毛一挑,道:“哦?是吗?看来姚长史是十分确定,那批麻纸就在此地了?您对宋雪儿还真是非常信任啊!”
姚寿明白,这是崔耕在怀疑自己和宋雪儿之间的关系呢,淡淡道:“狄三公子对宋雪儿言听计从,成都上下尽人皆知。本长史相信宋小娘子的话,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然后,一挥手,道:“搜!”
“喏!”
马上就有数十甲士应了一声,从地牢门口鱼贯而入。
没用多长时间。就有甲士抬着一捆捆上好地成都麻纸走了出来:黄麻纸、白麻纸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十来捆上好的笺纸,应该是专供皇宫大内的,
姚寿指着这些麻纸,冲着狄光昭冷笑道:“狄三公子,这些麻纸尽皆从成都县衙地牢内搜出。你可千万莫告诉本长史,自己对这些麻纸毫不知情啊!”
事到如今,狄光昭也是破罐子破摔了,脖子一梗,道:“本县令当然知情。不错,这地牢里面有成都麻纸两万八千番,都是我监守自盗而来,你想怎么着吧?”
“嘿嘿,狄三公子承认了就好!本长史只管军政,当然不能把你怎么着,现在得看林刺史和崔查访的意思。”
林啸公事公办。道:“狄县令监守自盗,鱼肉百姓,证据确凿!现在理应停止一切职司,待本刺史上奏朝廷后再做处置、至于这些成都麻纸么……理应归还本主。”
“好啊,林刺史为我等出头,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多谢林刺史,俺们浣花镇的老少爷们,谢过您的大恩大德了!”
“这回可有好日子过了,这一切都是林刺史所赐啊!”
……
百姓们顿时欢声雷动。
但是,人家姚寿的根本目的,可既不是为百姓申冤,也不是坑狄光昭,而是、对付剑南道查访使崔耕崔二郎!
待浣花镇百姓们的声音渐低,他对崔耕道:“现在林刺史已然表态,崔查访,你也说几句吧?”
崔耕道:“本官乃剑南道查访使,对贪官污吏只有监察之权,而无处置之权,我能说什么?”
“要的就是崔查访的监察之权!”姚寿图穷匕见,道:“现在就请崔查访和林刺史联名给朝廷上一道奏章,详述狄三公子之罪,也好督促朝廷早做决断。这是崔查访的分内事,老夫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这才是姚寿的真实目的!
只要崔耕这道弹劾恩主之子的弹章一上,马上就会被世人所不齿。在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里,狄光昭贪赃枉法该弹劾不?当然该弹劾。但是,谁都可以弹劾,唯独你这受了狄仁杰大恩的崔耕不能!你要是这么做了,就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
一个道德有亏的剑南道查访使,还有什么脸面,查处剑南道的贪官污吏?
至于说……崔耕坚持不肯附属名字,哪有那么容易?
姚寿一使眼色,马上就有他安排在浣花镇百姓中的心腹,大呼道:“狄光昭有狄相爷护着,恐怕纵然林刺史的弹章递交朝廷,也没什么效果。唯有崔查访附属,才能为我等申冤啊!”
其实狄仁杰又不是护短之人,有了林啸的这份弹章,就足以对付狄光昭了。但浣花镇的普通百姓,哪懂朝廷中那么多弯弯绕?马上就人云亦云起来。
“还请崔查访署名!”
“崔查访,崔青天,您请开恩啊!”
“我等给您跪下磕头了!”
……
呼啦啦,浣花镇的老百姓们跪了一地。
宋雪儿也在崔耕面前盈盈拜倒,道:“奴家知道,狄老相爷曾对崔查访您有恩。但您不该因为这些小恩小惠,就对浣花镇百姓所遭的苦难视若无睹啊。崔查访,切莫让雪儿失望呢!”
白衣胜雪,娇颜如画,这一刻,宋雪儿仿佛为民请命的正义化身,崔耕要是再拒绝,好像无论如何也交待不过去了。
甚至有些看不过眼的官员,开始帮腔起来。
狄光昭此刻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暗想;可笑!实在可笑!以宋雪儿的冰雪聪明,岂能想不到这道弹章上去之后,会对崔耕会产生什么后果?她若真对崔耕有情,能干出这事儿来?
嘿嘿,恐怕这丫头,看待崔耕和看待我一样,是把我们俩当傻子在耍啊!
也罢!
我狄光昭再不肖,也是名满天下的狄仁杰之子,定不能让你的奸谋得逞!
想到这里,他抖擞精神,朗声道:“诸位浣花镇的百姓们,你们不必担心林刺史的弹章无效,更不必逼崔查访署名。因为……所有的罪状,本县令都认!我当场就可以写一个伏辩,递交朝廷,请朝廷依律定罪,这你们该放心了吧?”
“不放心!”
人群中姚寿安排的人,马上就高声道:“官官相护,谁知道你现在写了伏辩,会不会日后再抽回来我们信不过你,只信得过崔查访,还请崔查访署名啊!”
“对,还请崔查访署名!”百姓们纷纷应和。
狄光昭主动写伏辩都不行,表面上看,此时崔耕除了署名之外,已经别无他法。
不过,对于拥有后世记忆的崔耕来说,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他忽然双手下压,轻咳一声,道:“诸位剑南道的贤达,诸位浣花镇的父老乡亲,请听崔某一言!”
姚寿道:“怎么?崔查访,你可是决定顺应民~意,和林刺史联名上一道弹章了?”
“非也,非也,崔某人是想明确的告诉大家……”崔耕面色一肃道:“虽然狄三公子的罪行证据确凿,他自己也承认了。但是,本官绝对不会在那道弹章上署名!因为,我明白……”
“什么?”
崔耕面现悲天悯人之色,拍了拍狄光昭的肩膀,继续道:“我明白,狄三公子他是有苦衷的!三公子,你……为了天下苍生,受委屈了!”
………………………………
第555章 秘密薄如纸
纳尼?
听了崔耕这话,所有人尽皆目瞪口呆,包括作为当事人的狄光昭。
他心中暗想,苦衷?我哪有什么苦衷啊?难不成,为了替宋雪儿凑赎身银子,敲诈勒索百姓,这也算苦衷?至于什么为了天下苍生,更是完全挨不上啊!
姚寿也被崔耕的话震了个七荤八素的,道:“崔查访,你把话说清楚。难道狄光昭贪赃枉法,还贪出理来了不成?”
崔耕摇头道:“本官可没说他这么办是对的,但是,我认为这是狄三公子的一片赤子之心,实在不忍苛责啊!”
“什……什么?怎么又牵扯到赤子之心上了?”
崔耕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道:“待本官说两件事儿,姚长史就明白狄三公子的意思了。头一件事,就是一年前,陛下想建一个大佛像,但奈何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于是乎,她老人家准备下旨,令天下僧尼,每人每天各捐一文钱来修建此佛。”
姚寿当然听说过此事,道:“后来狄相爷上书,竭力反对此事。他认为,僧尼不事生产,最终这笔钱财还是出自于民脂民膏。如今大周灾害频频,陛下应体恤民力,不可妄动工程。最后,陛下欣然纳谏。但是……这跟狄光昭贪赃枉法有什么关系呢?”
“姚长史别着急啊,这还有第二件事呢。却说今年,陛下又心血来潮,想在洛阳城外司马阪建一大佛像,依旧是国库不足,想对天下僧尼收税。这次是在宰相李峤的劝谏下,陛下收回成命。现在问题来了,陛下为何会屡次三番的地想下旨修建佛像呢?”
姚寿沉吟道:“呃……兴许是陛下春秋已高,想多造佛像祈福。只是鬼神之事虚无缥缈。两位相爷体恤百姓进行劝谏,也不算错……诶?”
忽然,姚寿好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点什么东西,道:“莫非崔查访想说,狄三公子勒索了那些钱,是想献给陛下造佛像?这个说法可不大高明,如此一来,天下所有贪官都可以以此为说辞了。”
崔耕道:“狄三公子当然不是那个意思,事实上,他的用意不在于钱……而在于纸!”
说着话,崔耕忽然扭头,冲着那些浣花镇的百姓们宣布道:“这些日子,让乡亲们受苦了!其实,狄县令之所以坚守自盗这些成都麻纸,不是为了勒索大家的钱财,而是为了收集足够的成都麻纸。有了这些麻纸,才能制成佛经十万卷,广发天下,为陛下祈福!大家想想,是十万本佛经的功德大,还是一座佛像功德大么?”
涉及自身的钱财,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马上就有人质疑道:“不对啊!要是狄光昭只为贪纸,为何还勒索我等的钱财?”
崔耕理直气壮地道:“废话,若是不加以勒索,你们能尽心竭力的筹措纸张吗?事实上,那些钱财人家狄县令根本就没动,明日就可原数奉还。”
崔耕不差钱,准备实在不行,自己就替狄光昭把这个窟窿填上。但实际情况比他想的好一点,狄光昭勒索的那些钱都存着,准备用来给宋雪儿赎身呢。
现在,狄光昭福至心灵,帮腔道:“不错,那些钱本官一文未动,都在县衙后宅东厢房呢,连账本本县令都有。也不用明日,今天我就可以全部奉还!”
好么,在崔耕和狄光昭的一唱一和间,一场普通的贪赃枉法事,变成了狄光昭为了大周天子忍辱负重,甘背骂名之举。
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严格来说,人家狄光昭的所作所为,也谈不上什么大错啊!这可让林啸可怎么弹劾?
还有最关键的,老百姓们眼皮子浅,听说有回头钱可领,注意力马上被转移。当时就有人准备往外走,也顾不得追究狄光昭敲诈勒索之事了。
眼见着大好形势就要崩盘!
宋雪儿心思电转,着急道:“不对!不对!麻纸是麻纸,佛经是佛经,两者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十万本佛经,纸是绰绰有余了,但狄光昭从哪找那么多人来抄写佛经?那工钱他给得起吗?十万本佛经的抄写钱,绝不在那佛像之下哩!”
“啊?”
狄光昭本来满脸笑意,闻听此言,笑容顿时凝固,含糊道:“崔查访,这个……这个……抄写佛经的事儿,你能解决是吧?”
“当然!”崔耕胸有成竹地道:“其实把麻纸变成佛经,是一点也不难,至于花费嘛……两三千贯钱也就够了。这对成都县衙,构不成什么负担。”
宋雪儿惊讶地瞪大了双眼,道:“什么?两三千贯钱就能办成此事?不可能!绝不可能!”
崔耕道:“嘿嘿,对于别人说不可能,但对本官来说,却是轻而易举。宋小娘子,你难道忘了本官还有个绰号。叫点金圣手了么?”
“到底是什么法子?”
“其实这个法子说穿了不值一文。本官问你,和尚们散发印了佛像的纸给信众,都是画出来的吗?聚丰隆银号的钱票,是怎么制出来的?《大周黄家报》《神都时报》这两份报纸,又是怎么制出来的?”
“当然是雕版印出来的……啊?”
话说到这,宋雪儿忽然捂住了嘴,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喃喃道:“雕版印刷,对,就是雕版印刷!雕版可印钱票,可印报纸,可印佛像,当然也可以印佛经了。一本书的雕版再贵,也用不了一千贯啊!我怎么就这么笨,从来没想过呢。”
事实上,不是宋雪儿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