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咔嚓!

    剧士开一边说着话,一边挥刀将左边一个木箱的锁头斩落,看了一眼,失望道:“是一具明光铠,也没什么稀奇。”

    他不断劈落锁头打开箱子,见有的是明光铠,有的是攻城弩,不由得大失所望。

    不过,当他终于放弃左边,打开右边一个箱子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黄澄澄,亮晶晶!不是金元宝又是什么?拿起一个入手极沉,用牙一咬,一个牙印,这就错不了了!

    剧士开兴奋地大叫道:“哈哈,果然有金银财宝,我再看看这箱。”

    咔嚓!

    又是一箱子金元宝,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

    简短截说,剧士开把右边所有箱子都打开之后,众人的眼睛都直了,包括崔耕。

    全是黄金!

    粗略估计,就是黄金十余万两!

    十余万两黄金,价值一百多万贯,对于崔耕来说,倒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数字。要知道,光曹月婵给他的聚丰隆银号的分红,就高达四百万贯。

    但问题是,这可是黄金啊!

    你让曹月婵拿出四百万贯铜钱来,她凑一凑,光洛阳的聚丰隆银号就能凑出来。但是,四十万确确实实的两黄金?别开玩笑了,杀了她也拿不出来。就是眼前这十多万两黄金,曹月婵要凑出来,也得动员全天下的聚丰隆银号。

    没办法,这年头的黄金实物本来就少,又多铸成各种首饰、佛像,流通在世面上的就严重不足了。

    万万没想到,在小小的下封县一个无名山洞中,竟出现了这么多黄金,怎能不让人啧啧称奇?

    “哈哈,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正在这时,张嘉贞忽然哈哈大笑,状若疯狂。

    崔耕赶紧把他拉住了,道:“张先生,这里黄金虽多,但饥不能食,寒不能衣,您也不用这么高兴吧?”

    “什么黄金啊?”张嘉贞摇头道:“这里的黄金来头大了,张某人可不敢动。我之所以如此忘形,是因为徐爽的那个案子,差不多就算破了。”

    周兴插话,道:“这把怪刀,能开启石门,应该属于这宝藏的主人,或者宝藏主人的手下所有。但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是徐家庄的乡民徐爽。所以,徐爽必定是被冤枉的。”

    张嘉贞点头道;“正是如此。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这宝藏的主人是谁呢?”

    崔耕迟疑道:“天下富贵中人那么多,这我们怎么猜的出来?”

    张嘉贞笃定道:“崔黜陟此言差矣,天下富贵中人虽多,但是几个条件筛选下来,其实人选只有一个。”

    说着话,他伸出三根手指,道:“其一,此人光富可不行,还得有一定势力,要不然得不到这么多铠甲兵器。其二,此人二十年前,应该经历了一场大变故,以至于无法再次开启宝藏。毕竟,即便没有钥匙,只要假以时日,也不是开不了石门。”

    崔耕道:“还有吗?”

    “还有,此人应该就是袁若曦的奸夫。而能让袁恕己这头倔驴,心甘情愿接受此事的人……崔黜陟你想想,天下能有几人?”

    崔耕若有所思,道:“但不知是哪位皇子?”

    张嘉贞笃定道:“太子李贤,一定是他!二十六年前,高宗皇帝病重,双目几乎不能视物,和皇后……也就是当今的大周天子,东幸洛阳。当时在长安留守,被任命为监国的,就是太子李贤。母子二人,为了争夺天下权柄,展开了种种明争暗斗。后来,皇后不知从哪找来了一个叫明崇俨的道士,治好了高宗皇帝的眼疾。”

    周兴冷笑着接话道:“这个明崇俨可不简单,不仅传闻其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有神仙之能,而且和皇后颇有暧昧之情。如果此人能活到现在,二张可休想爬上龙床。”

    崔耕对当时的那段历史,还真不大熟悉,道:“这明道俨是怎么死的?”

    周兴双手一摊,道:“据传闻,明道俨是被盗贼刺死。皇后查了半天没查到真凶,就怀疑到太子李贤的身上。好死不死的是,当时有个谣言,说李贤的生身之母并非皇后而是她的姐姐武顺。要知道,武顺很可能是被皇后所毒杀的。这岂不是说,李贤和皇后之间,有着杀母之仇?到了这一步,双方都无法再后退一步。终于,在徐爽案发那一年,太子李贤谋反案发,被幽禁起来。”

    张嘉贞赞赏地看了周兴一眼,道:“所以,在下猜测,李贤很可能在失势之前,有所预感,在这里留了一个后手。事实也证明他猜的没错,最后李贤被流放的地点,就是巴州。只不过,皇后对他的防范非常严密,一直到死,都没机会取出宝藏。”

    崔耕道:“那两位觉得,袁恕己在这里面,究竟是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那可就不好说了。”张嘉贞沉吟道:“他可能是太子的人,来这里取出宝藏,最后却和宝藏的看守起了冲突。也可能是皇后派在太子身边的卧底,知道这个宝藏的大概情况,前来探查。或者……只知道太子和女儿的事,袁若曦才是真正的知情~人。”

    ……

    几个人一言一语,将当年案子的大致轮廓勾勒了出来。

    崔耕最后问道:“张先生,这个案子到现在,就算破的差不多了,不知您今后有什么打算?”

    “今后?”张嘉贞叹了口气,苦笑道:“此地无粮无水,又没什么救兵。咱们还谈什么今后?”

    崔耕想想也是,自己手下的得力之人,都带在身边了。指望宋根海发现异常再派兵支援,那还不得猴年马月啊。

    他说道:“本官留在外面的人,还有一个叫陆偃,乃是老天官的陆元芳的孙子。应该……”

    “大人,您听听,外面好像不大对劲!”话刚说到这,封常清的声音响起。

    有石门阻隔,外面一般的声音,里面是听不到的。但是,此时此刻,几声无比凄厉的惨呼,竟然隐隐约约的传来。

    怎么回事?

    崔耕等人赶紧把耳朵贴在石门上仔细倾听,果然不断有惨叫声传来,好像是有人在和宋有斌的人交战。

    甚至隐隐约约可以听到:“救崔大人,一个贼人的脑袋一千贯钱啊!”

    这年头,哪怕是买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奴,也不过是四五百贯的行情。现在开出这么高的赏格,无疑是为了崔耕的安危,不惜一切代价了。

    “这可奇了……”崔耕疑惑道:“这些人到底是哪来的援兵?怎么可能来的这么快?”

    剧士开道:“会不会其中有诈?”

    崔耕沉吟道:“可能性不大,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们不可能开门。”

    ……

    ……

    又过了一会儿,惨叫声渐息。石门外有个人扯着嗓子,道:“巴州刺史郭霸,参见崔黜陟!下官救援来迟,万望恕罪啊!”

    张嘉贞脱口而出,道:“啥?郭霸?四其御史?”

    崔耕则脱口而出,道:“啥?郭霸?尝粪御史?”
………………………………

第647章 终于返洛阳

    提起这位郭霸来,在大周朝可是大大的有名。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是臭名远扬。

    郭霸也是世家子弟,经举荐得官,初授宁陵丞。他觉得这个官太小,就想往上活动活动。

    赶巧了,那时候,徐敬业起兵扬州,造武则天的反。于是乎,郭霸灵机一动,上了一道奏章,表达了对徐敬业的无限愤慨,最出名的一句话是:抓住徐敬业后,自己要:“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

    武则天虽然知道郭霸这孙子不学无术,但其精神可嘉嘛,于是乎,破格提拔其为“殿中侍御史”。

    人们不爽郭霸如此容易的升官,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四其”御史。

    郭霸自从得了这个彩头之后,就认为溜须拍马,乃是升官的不二法门。

    这一日,他的顶头上司,御史中丞魏元忠病了,同事们一同去探望。人家别的御史,都是把礼物送上,再对魏元忠嘘寒问暖一番就走。

    可这位郭大御史不同。他临走之前,整好赶上魏元忠想去厕所。结果,他非但服侍着魏元忠方便,结束后,还用手指沾了一点魏大人的粪便,放在嘴中品尝,一边尝还一边傻乐。

    魏元忠哪见过这个啊,紧张道:“你想干啥?”

    郭霸道:“大夫粪味甘,或不瘳。今味苦,当即愈矣。”这句话换成通俗的语言,就是说,大夫说过,得了病的人,粪是甜的。卑职尝了一下,您的粪是苦的,应该很快就能痊愈了。

    这次讨好可谓登峰造极。可惜,他这次遇见的上司,跟女皇陛下不一样,很鄙视这种做法,不但鄙视,还到处宣扬。郭霸尝粪御史的名号,开始在官场上流传。

    崔耕奇怪的是,这家伙按照历史记载,应该死了一年多了啊,怎么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不是没可能。据传闻,郭霸死的时候,梦到冤魂索命。吓得自剜腹部而亡,人们发现,他的肚子里,长满了虫子。

    依照科学的观念来看,郭霸应该是死于寄生虫感染。而这寄生虫的来源,很可能是那次尝粪的经历。由于自己的蝴蝶效应,郭霸早一天尝粪,晚一天尝粪,结果恐怕会大为不同。

    ……

    ……

    郭霸对“尝粪御史”“四其御史”的称号倒是毫不在乎,道:“不错,正是下官。启禀崔黜陟,贼子已然被或诛或擒,外面已经安全了,您快点出来吧。”

    “这样啊……”崔耕道:“你是怎么知道本官在这的?而且……本官也没听说过,你任巴州刺史的消息啊?”

    郭霸解释道:“下官也是刚上任。袁恕己袁相爷,一直看下官不顺眼,他刚刚升任宰相,就把下官踢到巴州来了。下官来了之后,听说崔黜陟您在下封县停留,别提多高兴了,紧赶慢赶地往下封县赶……怎么那么巧,也是苍天有眼,整好让下官遇到了前来报案的乡民。”

    崔耕仔细一琢磨,郭霸新官上任,没有任何小辫子给自己抓。机会难得,上赶着来拍自己的马屁,也着实可以理解。

    他想了一下,道:“隔着石门,本官也不知道你是不是郭霸。这样吧,你去下封县,去找宋根海。他到了,本官再打开石门出来。”

    “是!”

    郭霸应了一声,不折不扣的执行。

    崔耕这才和张嘉贞商量起宝藏如何处理的问题。

    张嘉贞连连摆手,道:“事关陛下和雍王(李贤)之争,在下可不敢搀和。崔黜陟如何和处置这里面的财物,在下也不想搀和。唯一想求您的事儿,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千万莫告知朝廷。要不然,依陛下的脾气,祸福难料啊!”

    崔耕点头道:“本官明白。”

    既然张嘉贞不掺合,崔耕就好办了。让剧士开把这些箱子盖好,只待宋根海的到来。

    苦等了一天一夜,宋根海终于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崔耕这才打开石门出来。

    郭霸是有眼色的人,丝毫未问石门里面有什么,只是将俘虏全交给了崔耕,并且重点声明,自己并未审问过俘虏,什么也不知道。

    崔耕夸了郭霸几句,命他带人回巴州城,然后才开始审讯宋有斌等人,周利贞自然也在其列。

    有周兴这个刑讯的行家在,周利贞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的谋划说了一遍。

    崔耕大喜,暗暗寻思:武三思派人刺杀自己,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说明他就是刺驾案的主谋吗?

    把这件事奏报上去,自己就能除一大敌了。

    然而,事情真这么简单吗?武三思真这么容易搬倒?恍惚间,崔耕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果不其然,他的奏章乃至人证周利贞都被压下来了,连点浪花都没掀起。

    李显甚至亲派韦什方到下封县,告诫他千万莫轻举妄动。

    崔耕奇道:“为什么?难道,以太子的殿下的英明,现在还看不穿武三思的狼子野心?武三思要是真不想当皇帝,为何要如何搞风搞雨呢?”

    韦什方摆了摆手,轻叹一声,道:“唉,看出来了也没用。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太子已经和武三思联合起来,共抗二张。”

    “为什么?”

    韦什方咽了口吐沫,正色道:“邵王李重润死了。”

    李重润可不是一般的王爷,他乃李治的嫡长子,被唐高宗李治封过皇太孙的。可以说,其继承皇位的正当性,还要高于相王李旦!

    崔耕闻听此言,心神剧震,道:“怎……怎么死的?我回来之前,他不是好好的吗?”

    韦什方摇头苦笑道:“知道怎么死的,太子殿下也就没那么害怕二张了。可问题是,他不知道啊!就在七日前,陛下召邵王入宫,当天下午,就命小太监把邵王的尸体抬回来了,说是暴病而亡。你说,太子殿下能查邵王的死因吗?他敢查邵王的死因吗?”

    崔耕道:“太子之死,定然和二张有关。所以,他就决意和武三思联合,共抗二张?”

    “正是如此。所以,你那份奏章被张相压下了,周利贞也被放了,就当岭南道没有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儿。”韦什方语重心长地道:“二郎啊,你可要以大局为重,莫让太子殿下为难。”

    崔耕对李显这个安排,倒是没什么怨言。

    毕竟,二张如此不合规矩的杀了邵王李重润,已经到了掀桌子的程度了。威胁到的不仅是太子,还有自己。现在,武李两家的紧密联合,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点头道:“好,这回看在太子殿下的面子上,本官可以对梁王既往不咎。不过,若梁王再次主动挑衅我姓崔的,那说不得,我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韦什方道:“那是自然。”

    ……

    ……

    崔耕又在下封县待了几天,等共济会的人手到了,打开石门,将山洞内的财物全部运走。然后,才带着队伍,直奔洛阳而来。

    眼见着洛阳城门在望,他不禁一阵心怀澎湃,暗暗寻思,洛阳啊,洛阳,我崔耕终于正大光明的回来了!我那儿子,现在应该两岁多了吧,父子俩却还没见过面儿呢。什么武三思、张氏兄弟,我都暂且不管了,这次回来,可要好好的享一享天伦之乐!

    可是,天不从人愿,他不想惹事,事却来惹他。

    哗楞楞~~

    伴随着一阵马褂銮铃声响,有一队骑兵从城门内冲了出来,为首一人抱拳拱手,高声道:“崔黜陟,袁恕己袁相爷有请,您跟我走一趟吧。”“
………………………………

第648章 城门小冲突

    袁恕己乃是日后“神龙政变”中的五王之一,说实话,崔耕并不想与之为敌。

    但是,在自己归心似箭的时刻,这家伙摆明了要挑事儿,那说不给面子,也就不给了!

    他脸色微微一沉,道:“这位将军,你是何人?”

    那骑兵首领脖子一昂,高声道:“吾乃左羽林卫将军,李湛是也!”

    “李湛?令尊可是已故的李义府李大人?”

    “不错,正是!”

    “原来还是宰相之后,真是失敬失敬啊!”崔耕阴阳怪的气地道:“只是……左羽林卫宿卫皇城,你这么听袁相爷的话,陛下知道吗?”

    “我……”

    左右羽林军的军权实在太敏感了,从理论上讲,只应听武则天的调遣。李湛可没他爹李义府的智慧,当即被崔耕噎的一愣一愣的。

    良久,他才深吸一口气,道:“袁相只是请崔黜陟详谈一番,并无恶意。至于本将军,也只是代他传句话而已。”

    “哦?是吗?”崔耕针锋相对,道:“那本官也只是不想和袁相详谈而已,并无恶意,还请李将军代为转达。”

    说着话,他挥鞭一指定鼎门,道:“李将军,请吧!”

    李湛咬了咬牙,道:“尽管本将军只是传话,却也是豁出去了我这张老脸。崔黜陟这么说,也太不给本将军面子了吧……我要是不让呢?”

    崔耕满双手一摊,不在乎地道:“无非是打一场架而已!笑话,本官这个剑南道黜陟使,乃是陛下亲封,奉旨巡按剑南道。莫非还要听他袁恕己的命令?莫非还要看你李将军的眼色?”

    顿了顿,又寒声道:“李将军,你确定要趟这滩浑水?”

    “这……”

    李湛既不想干砸了袁恕己交代自己的差事,又不想把事闹得太大无法收场,不由得一阵犹豫!

    但封常清可不管那个,大吼一声,道:“要战便战,要和便和,婆婆妈妈的,姓李的,你像个男人吗?”

    崔耕名扬天下,李湛被他堵回去,也还能接受。但是,封常清一个六品的振威校尉也当众落他的面子,李湛的脸上可就挂不住了。他大怒道:“战就战,难道本官还怕你不成?儿郎们!”

    “有!”

    李湛右手高举,道:“给本将军……”

    “保护崔大人!”

    眼瞅着,李湛右手一落,双方就要大打一架。可正在这时,城门处陡然传出一声娇喝。

    紧接着,马褂銮铃声响,有一队骑兵飞驰而出。

    这队骑兵总数约是三百人左右,尽皆女子,人人顶盔掼甲,罩袍束带,手持一把绣绒大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为首的女子堪称绝色,打了个手势,就有一半人马挡在崔耕的之前,另外一半已经将李湛这边的四五十骑羽林军团团围住。

    她冷笑一声,道:“李将军,你确定……要和我家崔大人为难?真是好得很呢!”

    李湛不但知道这三百女兵是哪来的,还知道,自己这帮子手下,就算人数相等,都不一定人家的对手。他更知道,现在这些女兵都强按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呢!真打起来,自己这个眼前亏就吃定了。

    当即,他也顾不得面子了,干笑一声,改口道:“既然崔黜陟不乐意,本将军也不强求。众将士,给本将军……回营!”

    “喏!”

    他手下那四五十御林军也知道厉害,轰然应了一声,后队变前队,溜之大吉。

    “这……这就走了?”

    “被一群娘子军逼走了,羽林军们也太没尿性了吧?”

    “什么羽林卫大将军啊,哪个袁丞相啊,看来还是崔黜陟厉害!”

    ……

    不远处看热闹的百姓们,见打不起来了,不由得大失所望,说起了风凉话。

    李湛听在耳朵里,恼在心中,到了城内,拨转马头,直奔袁恕己的府邸去也,

    这边,那三百女兵泽兵合一处,齐齐跳下马来,行礼道:“参见崔大人!”

    崔耕当然认得,这些女兵就是自己在右控鹤监的属下,点了点头,道:“免礼,起来吧。呃……你们怎么来了?如此阵势,在京城内招摇过市,恐怕不大妥当吧?”

    这些女兵的领头之人,自然是崔耕安插进右控鹤监的莫小星。

    她一听这话,眼圈一红,好悬没哭出来,委委屈屈地道:“招摇过市?我们要是再不招摇过市的话,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了。”

    “嗯?此言怎讲?”

    “您还不知道呢?狄老相爷临终前,曾向陛下禁言,裁撤控鹤监,陛下允了。左控鹤监都是男子,朝廷都有安排,把他们调到了其他衙门。唯有我们这些姐妹,成了孤魂野鬼,没人搭理。还请崔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崔耕当然知道控鹤监被裁撤的事儿,但对这三百女兵的遭遇,就不怎么了解了。

    现在仔细一想,这事儿却也正常。按照正常的官场逻辑,除了后宫之地,就没有给女子们任职的地方,吏部也实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沉吟道:“那你们现在住哪?”

    “还是在原来的右控鹤监衙门,朝廷倒是没赶我们走。”

    “那就好,你们先回衙门。关于你们的出路,本官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众女兵大喜,齐齐一拜,道:“多谢崔大人!”

    她们高高兴定地回去等消息了,崔耕却是一边往城内走,一边暗暗发愁。

    平心而论,在这个年代,这些女兵的最好归宿就是嫁一个如意郎君。现在的问题在于,她们先在宫里当差,后在右控鹤监任职。见多识广,眼界宽了,一般的男子看不上。但是,所谓世家子弟,又因为门第,不可能娶她们为正妻。

    这些女兵高不成低不就,才赖在控鹤监不走,该给她们如何谋个出路呢?一个两个还好说,但三百来人……简直是无解啊!

    “欢迎大人回府喽!”

    噼里啪啦~~

    不知不觉间,崔耕已经到了家门前。爆竹声声,茂伯颤颤巍巍,九儿精神抖擞,带着崔家丫鬟仆役相迎。

    崔耕赶紧下马,以手相搀,道:“茂伯,您这么大岁数了,以后可千万莫多礼了。”

    茂伯眼角眉梢都带着喜色,道:“二郎你莫瞧不起人啊,老奴可是硬朗着哩。一想到咱们崔家,二郎你高~官得坐,小少爷聪明伶俐,我就打心眼儿里高兴。这一高兴啊,这身子骨也就……”

    “老爷子,您就少说两句吧。”小九儿打断道:“二郎还没看过小少爷呢,光跟您在这扯闲篇儿,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