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意思呢?

    是说,你虽然犯了死罪该死,但是尸身不该遭受侮辱。当然了,当时局势混乱,乱兵胡作非为,朕也约束不了。现在把你葬了,你也不要计较了。

    换言之,官婉儿被斩首之后,还遭到了乱兵们的侮辱,此举简直与禽~兽无异!

    崔耕原本倒是对此事当个闻异事来看,但在和婉儿有了肌肤之亲后,简直吃了一百颗死苍蝇般那么难受。

    那么,该找谁报复呢?‘

    李旦的诏里说得是“乱兵”。

    李隆基要是真对官婉儿有那个心思,直接把官婉儿收了得了,怎么也不可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那剩下的,是当时的万骑领兵之人了,史记载的清楚:“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

    也是说,当时那些乱兵的统领,是葛福顺和李仙凫二人。、

    算他们没有动手,至少也是没约束军士乱来,甚至乐见其成。崔耕不杀葛福顺,实在是念头难以通达。

    ……

    ……

    简短截说,崔耕杀了葛福顺后,左羽林军已经全部掌握。

    当时,长安城内的军事力量为:左羽林军三万,右羽林军三万,万骑万人左右,南衙府兵六万。

    其,南衙府兵战斗力最低,在历次政变,都是打酱油的角色,可以暂且不去管他。

    剩下的,是右羽林军和万骑了。

    崔耕当然可以像渗透左羽林军一样,慢慢拉拢右羽林军。可是有一节,时间不等人。

    李隆基已经下令,对左右羽林军进行大清洗,但凡和崔耕有一点关系的,全部斩首。

    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眷,都有一千多人了。这么多人,短时间内藏匿,当然没问题。

    但是,要说藏个一两天,那纯属扯淡了。换言之,明日朝廷下令,全城大索,必定露馅!

    所以,崔耕实际是动员了全部力量,掌控了左羽林军,然后全力发动。

    现在是三万左羽林军对三万右羽林军,一万万骑,再加六万府兵。

    三万对十万!

    是不算那六万伏兵,也是三万对四万,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望着面前集结完毕的左御林军,崔耕高声喝道:“众将士!今日诸君随本相诛贼,匡扶大唐社稷。我崔耕对天发誓,有功者必赏,封公封侯尽皆不在话下。有过者必罚,诛灭九族也不是不可能。大家……都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愿为崔相效死!”众左羽林军将士齐声答道,声震云霄。

    “好!”

    崔耕拨转马头,将令旗一摆,道:“众将士随某来,建功立业,在今朝!”

    本来自
………………………………

第1089章 一番真风顺

    “冲啊!杀啊!”

    马声隆隆,众左羽林军将士在崔耕的带领下,在右羽林军门前列阵。

    其实左右羽林军的营盘根本就没多远,都是在禁苑之内。左羽林军内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右羽林军当然早就知道了。

    功夫不大,呼喝声声,右羽林军也披挂整齐,出了营盘,与左羽林军对峙起来。

    臧希烈胯下乌骓马,一摆手中的韦陀降魔杵,道:“大哥,让俺先冲上一阵,煞煞他们的锐气吧。”

    “呃暂时不用。

    崔耕想的是,先和右羽林军大将军李仙凫嘴炮一番,打压下右羽林军的士气。”

    首先,虽然右羽林军中,崔耕的心腹都藏匿起来了。但是,李仙凫算什么东西?他之前不过是一个万骑的果毅校尉而已。莫说面对当朝宰相崔耕矮了一大截了,就是右羽林军的人不服他的也大有人在。崔耕这么一挑拨,肯定不少人有了二心。

    其次,崔耕的确是占理。李旦为什么要杀崔耕?没啥明确的罪证,就是一条,韦后余党。如此忠臣良将无辜遭戮,天然就引人同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李旦父子政变之后,失分不少。你诛韦后就诛韦后吧,大家都没啥意见。但是,第二天急吼吼的称帝干啥?抢了小侄子的江山,很光彩吗?

    所以,崔耕有充足的信心,一通嘴炮,说得右羽林军士气大降。然后,再派无敌猛将臧希烈冲杀一阵,想必就能让右羽林军倒戈了。

    说白了,这是皇室内战,意思意思就得了,李旦父子值得大家玩儿命吗?

    事实比崔耕想的更加容易。

    崔耕朗声道:“有请右羽林大将军李仙凫出来说话!”

    右羽林军中有个声音响起,道:“不好意思,李仙凫说不了话。”

    “什么意思?”

    “你看!”

    嗖!

    有一样物事飞出,直落于崔耕的马前。

    “啊?”

    这个东西崔耕不认识,他旁边的赵思慎可是门儿清,大叫道:“是李仙凫!这是李仙凫的脑袋!”

    紧接着,右羽林军的队列一闪,有一四十来岁的将军飞奔而出。

    “哈哈,二郎别来无恙乎!”、

    崔耕眼前大亮,道:“郭大哥,是你?”

    “没错,正是郭某人。”伏远侯郭恪笑吟吟地道:“如今李仙凫已被愚兄所斩,右羽林军全体将士,唯贤弟的马首是瞻。怎么样?我这做哥哥的对得起你吧?””

    “对得起,简直太对得起了。”

    幸福来得太快,崔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呃我倒是听说,大哥你被调到右羽林军了。但是,这杀李仙凫夺军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不怪崔耕如此疑惑。

    崔耕不仅官职比郭恪高得多,羽林军中有大量的亲信,而且手中还有三个秘密组织:北门会、共济会,和秘堂。

    但郭恪有什么?自从神龙政变之后,就只是一名普通的羽林军将军而已了。

    他怎么做成了这么大的事?

    郭恪似乎看出了他的所思所想,眉毛一挑,道:“怎么?看不起愚兄?当初陛下中风,突然有圣旨下,诸韦接掌羽林军。我这个左羽林军也被免了。可是没过多久,我又被封为了右羽林军将军。”

    羽林将军和羽林大将军不同,左右羽林军中各有一个大将军,是全军的最高领导。至于羽林将军无论左右羽林军,都有好几个。他们不仅只是掌握部分兵马,还要受到羽林大将军的节制。

    崔耕猜测,韦后刚开始为了掌握左右羽林军,就把原来的羽林大将军、羽林将军们免了。

    后来,尽管和自己吵了一架,但听说了郭恪的名字,知道此人可以信任。

    她本想让郭恪官复原职,但是,左羽林军中已经没有空缺了,就把郭恪平调为右羽林军将军。

    崔耕道:“然后呢?”

    “然后的事儿,你差不多都知道了。李旦登基,诸韦被杀,李仙凫被派下来,接掌了右羽林军。他大肆排除异己,弄得天怒人怨。就在今晚,你们左羽林军中喊“遵大行皇帝遗诏,保太子登基”之时,李仙凫擂鼓聚将,要大家与左羽林军一战。没想到”

    “什么?”

    郭恪一咬细密的银牙,道:“我听说此事是二郎你主持,就突然带兵偷袭了中军帐,杀了李仙凫及其党羽。然后,当众让他们表态,到底是支持太子李重福,还是相王李旦?结果,大家都挺身明大义呢。”

    废话,刀逼在了脖子上,人家敢不“深明大义”吗?

    再说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今日之事,只要左右御林军联手,就可以把皇位的归属定下。

    如此从龙之功,焉能错过?

    崔耕赞叹道:“大哥当机立断,真无双国士也!”

    顿了顿,他又有些不解,道:“咱们俩的关系人尽皆知,那李仙凫在右御林军内排除异己,怎么就没把你怎么样?甚至没夺了你的兵权?”

    “唉。说起来还真有些对不住李旦父子的信任。”郭恪面色有些尴尬,叹了口气,道:“愚兄的族叔安西大都护郭元振,早就秘密投靠了李旦。现在,李旦还要靠我家族叔帮他对付太子李重福呢,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不敢对我动手。”

    崔耕点头道:“说得也是,现在我大唐名将,可不就剩下郭都户和张仁愿了吗?李旦不拉拢郭都护,就坐不稳这皇位。呃大哥也莫觉得对不住李旦父子的信任,今日之事,主要还是得道者多助,大哥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就算比亲近程度,小弟怎么也比李隆基和你亲近不是?”

    “唉,也只能如此想了。”

    不管郭恪这个正人君子如何纠结吧,至少现在,左右羽林军,已经完全落在了崔耕的掌控之中。

    他高声道:“众将士,现在阻止咱们匡扶社稷之人,就只有驻扎玄武门附近的万骑啦!六万大军,打败一万万骑,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六万将士齐声答道。

    甚至有人急于表现,道:“莫说六万对一万,就是一万对一万,咱们羽林军也包达万骑,这仗咱们稳赢啦!”

    “好!”

    崔耕慨然道:“既如此,咱们兵发玄武门!”
………………………………

第1090章 来了俩名将

    万骑不傻,等崔耕的大军来到玄武门前之时,已经逃了个无影无踪。

    崔耕等人继续前行,功夫不大,已经到了大明宫外。

    举目望去,宫门大开,整个宫城一片漆黑,仿佛一个狰狞的巨兽,正张开巨口,准备择人而噬。

    当然了,这是崔耕自己的感觉。

    在众将士的眼中,这就是放弃抵抗的标识。对啊,刚才万骑就畏惧大家,未战先逃。那些守卫宫城的两千千牛卫,哪来的胆子,跟大家死磕?

    臧希烈一马当先就冲了出去,道:“这冲入皇宫的首功,大哥就肥水不留外人田了吧?”

    “驾!驾!”

    身后,数百名急于立功的羽林军将士紧紧跟随!

    “你等等!”

    崔耕这时候想拦着也已经晚了,眼睁睁地看着臧希烈带着人冲入了宫门之内。

    “擦!有埋伏!”

    “有陷阱啊!”

    “兄弟们小心!”

    先是有人不断呼喝,紧着着就是阵阵惨叫声传来。

    郭恪见不是事,道:“果然有埋伏,不过,我方人多,敌方人少。不如留下一万人做预备队,剩下的,全军押上吧。”

    “如此也好,就拜托大哥了。”

    崔耕现在的感觉好吧,说句有点对郭恪不敬的话,还真有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意思。

    这个年代,能称得上名将的,有高仙芝、封常清、郭元振、张仁愿、唐休,还有族的乞乞祚荣大祚荣。

    唐休老了,可以放在一边。

    剩下的五个人里面崔耕就掌控了三个,随便一个人在这边负责指挥,崔耕就可以回家睡觉,等着胜利的好消息了。

    但是,奈何,高仙芝、封常清被他带到魏州根据地去了,乞乞祚荣率领本部兵马被调到了安西四镇,防备突厥。

    郭恪虽然能称得上智勇双全,但绝到不了惊才绝艳的地步,真不大让人放心。

    怕什么来什么。

    郭恪调兵遣将,一队队羽林军将士出列,攻了上去。

    与此同时,宫门缓缓关闭。宫城上亮起了无数灯笼火把,把现场照的亮如白昼一般。再往城楼上看去,守城的战具,灰瓶金汁滚木石,竟然一应俱全。

    这是要打攻城的硬仗啊!

    左右羽林军来得匆忙,可没带任何攻城器械。

    郭恪也只能仗着人数优势,命令羽林军发动强攻!

    然而,人家守军守得颇有章法,滴水不漏,攻了半个时辰左右,羽林军伤亡了两千来号,守军的伤亡估计不超过两百人。

    这交换比也太悲惨了,郭恪赶紧令羽林军撤了下来。

    崔耕叹了口气,对着城楼上高喊,道:“敢问是何人守宫城?将军指挥有方,本相甚是佩服啊。”

    “多谢崔相夸奖,末将真是愧不敢当。”一名六十来岁,精神矍铄的老者,显出了身形。

    崔耕还真不认识这老头,道:“敢问您是”

    “末将张仁愿。原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现在被陛下任命为左屯卫大将军。末将一直仰慕崔相的威名,可惜一直缘铿一面。想不到,你我二人竟在这等情形下相会。”

    “啥?你就是张仁愿?”

    崔耕的心里当时就凉了半截,当世五大名将之一,就有人家张仁愿这么一号啊。

    甚至当初他修三座受降城,占了突厥人老巢的主意,就是抄袭人家张仁愿的创意。

    崔耕干笑一声,道:“原来是张将军!张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本相也一直想和你见上一面,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想不到啊,相王竟把将军调来守宫城了,真是有些大才小用。”

    “哪里,崔相误会了。今日末将入宫述职,与陛下言谈甚欢,以至于天色已晚,无法出宫,才不得不留宿宫中。结果,整好赶上崔相领羽林军发动叛乱,才不得不临危受命。”

    “叛乱?好一个叛乱!”崔耕沉声道:“看来,张将军是铁了心,要效忠相王了?”

    “陛下有仁君之风,仁愿得遇明主,自当为其效力。”

    其实,崔耕也没指望,三言两语就说得张仁愿“弃暗投明”。要是那么朝三暮四,他也称不上什么名将。

    他之所以要对话,主要还是为了瓦解守军的士气。

    崔耕道:“好,既是各为其主,崔某人也不多说。只是,张将军你想过没有,就算你事先把万骑撤入宫城,守宫城的也不过是一万多人。本官手下六万羽林军,兵力是你的五倍。刚才之所以进攻受挫,不过是没有攻城器械而已。这里离皇城的工部库房不远,待我取了攻城器械,大军押上,玉石俱焚,张将军可是悔之晚矣!”

    “哈哈哈!”

    张仁愿仰天大笑,道:“崔相的计算也不算错。不过,很可惜,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漏算了一点呢。”

    “漏算?本官漏算什么了?”崔耕面色骤变。

    “你漏算了南衙府兵!”

    “我当是什么呢,六万南衙府兵,战力不强,不足为虑。”

    “不,崔相又想错了。”张仁愿伸出了两根手指,道:“其一,南衙府兵,不是六万而是七万,因为刚多了一万安西军。其二,南衙府兵虽然战力不强,但有安西大都护郭元振执掌,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啊?你说什么?郭元振到了?”

    “不错,正是!”

    说着话,张仁愿一使眼色。

    顿时,宫城之上,三支火箭飞空。

    “冲啊,杀啊!莫让崔耕跑了啊!”

    “斩杀崔耕者,赏黄金万两,封楚王啊!”

    “奉郭都护之命,陛下的旨意,南衙府兵特来平乱!”

    事到临头,崔耕反而出奇地冷静下来,笑吟吟地道:“口号倒是喊得挺吓人的,这是想把本官吓跑?没那么容易呢。”
………………………………

第1091章 日用为说客

    崔耕这么说,当然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说一千道一万,打仗这种事,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现在,自己这方面是六万羽林军,俱皆为良家子弟,训练充分,装备齐全,兵强马壮。

    反观对方,一万的万骑兵,其战力大概相当于一万羽林军。六万南衙府兵战力不强,就算加上郭元振这一名将的加成,也只能相当于大概四万羽林军。再加上一万安西军,双方只能称得上势均力敌罢了。

    砍自己的脑袋?凭啥啊?

    郭元振要是真有信心,就该悄无声息地偷袭,而不是这么一通嘴炮。

    毫无疑问,他如此大张旗鼓,就是要动摇自己的军心士气。只要自己不上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当然了,顿兵坚城之下,外有疑兵,这个战略态势的确不大好。

    想到这里,崔耕拨转马头,冲着羽林军将士朗声笑道:“六万乌合之众,再加上一万安西军,大家怕不怕?”

    本来听了喊杀声,羽林军也有些心中不安。但见崔耕的态度如此从容,再仔细一想,顿时明白了过来。

    “怕个鸟啊,南衙那帮废物,我们羽林军一个能打十个!”

    “安西军一帮子乡巴佬,也敢来京城撒野?”

    “崔相您就下命令吧,咱们先灭了那帮废物,再攻入大明宫!”

    北衙军本来就看不起南衙军,更别提什么安西都护府的边兵了。被崔耕这么一鼓动,士气凭空增加了一成。

    崔耕见军心可用,双手下压,道:“虽然南衙府兵不算什么,但是大家也万不可掉以轻心。说直白一点儿,莫说是六万人了,就是六万头猪也不太好抓吧?今日大家都忙活了半宿了,不如先好好地休整一番,再灭了他们。诸将士!”

    “在!”

    “听本官的命令,入驻太极宫!”

    “喏!”

    长安实际上是有两个宫城,一为太极宫,一为大明宫。

    隋朝和大唐初建时,皇帝及后妃都是住在太极宫内。后来,李二陛下嫌太极宫太过低洼潮湿,就以为太上皇修避暑宫殿的名义,修了一个大明宫。

    结果,大明宫没建好,李渊就龙驭宾天了。

    从那以后,大唐的历代皇帝就是住在大明宫内,李旦也不例外。崔耕等人今日进攻的,正是大明宫。

    实际上,太极宫从军事角度看,无论防御还是进攻,都不在大明宫之下,只是略有些低洼潮湿而已。

    另外,太极宫对比大明宫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前面就是皇城。

    朝廷三省六部等衙门,乃至重要仓库,都是在皇城之内。控制了这里,就算控制了大唐的行政机构。

    当然了,实际情况不可能是,崔耕一声令下,众羽林军就乱哄哄地往太极宫开进,得分个先后顺序,有开路的,有两翼保护的,有断后的。

    羽林军训练有素,各级军官都称得上称职,伏远侯郭恪更是老行伍,整个行动有条不紊。

    与此同时,郭恪又分出两万兵马,控制城内的战略要地。

    李旦这边有张仁愿、郭元振两大名将,当然也没闲着。

    待天亮的时候,崔耕的大军控制了春明门、延兴门、通化门、启夏门、景耀门、明德门,这六座城门,以及长安西市、皇城及西城内的军事要点。

    李旦的大军,则控制了安化门、延平门、金光门、开远门、芳林门、光化门,长安东市,京兆尹衙门,以及东城内的军事要点。

    总地来说,就是崔耕占据西城,李旦占据东城,双方对峙起来。

    至于文武百官呢?局势不明,大家都留在了家中。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一次。

    唐隆政变时,李隆基杀戮太重,第二天也是没人敢上朝。

    直到他把李旦请出来,并且用少帝李重茂的名义发布旨意,说首恶已诛,既往不咎,大臣们才去上朝的。没想到,就在上朝的当口,李旦宣布要登基为帝。刀把子在人家手里攥着,群臣也只能认了。

    现在双方势均力敌,群臣们就更不敢上朝了。

    好好一场政变,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崔耕也没什么破局之策,坐在太极宫两仪殿中,闷闷不乐。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李旦派了使者来见。

    “把他带进来。”

    “是!”

    功夫不大,一名三十多岁,身着紫袍,形容俊朗,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崔耕的面前。

    “是你?”

    “不错,正是愚兄。二郎,多日不见,你可是风采依旧啊。”

    崔耕冷冷道:“我是风采依旧,但你却是用无辜百姓的血,染红了这身衣服啊!就是不知,你穿上这身衣服的时候,注意没注意到,跟在你身后的无数冤魂!”

    没错,崔耕眼前这个人,正是他的族兄崔日用。

    当初崔耕在扬州为江都县令时,主持修建扬州罗城。崔、郑、崔日用前来扬州,想分一部分工程做。当时崔日用仗着自己是博陵崔氏的族正,比较傲娇,对崔耕不大友好,甚至对卢若兰展现了浓厚的“兴趣”。

    只是后来,双方接触渐深,不打不相识,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这些年,崔日用宦海沉浮,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干好吧,主要是走通了宗楚客的门路,逐渐做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

    说起来,他也算是韦后一党。

    后来,韦后紧锣密鼓的称帝之时,崔日用觉得韦后这条船太危险了,秘密通过普润和尚,投靠了李隆基。

    按说这也没什么,即使以崔耕的角度来看,也很难说他的不是。毕竟,韦后的所作所为太不是玩意儿了。崔耕能忍韦后,那是因为她是崔耕的丈母娘,人家崔日用可没必要惯着韦后。

    但是,崔日用干的另外一件事儿,可就真的是天怒人怨了。

    当日,带兵攻入杜曲,杀韦氏满门,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正是崔日用。

    而且,当时兵荒马乱,乱军将韦氏家族的邻居杜氏,也一并灭了族。这还是因为杜氏乃名门望族,官方实在遮掩不得,不得不承认了此事。

    至于死在杜曲的平民百姓,那就更不计其数了。

    崔耕见了这位族兄,心里那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