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耕喃喃道:“也就是说,本王若应约去了林邑,能否顺利回来,得看林邑王的心情了?”

    “呃也可以这么说。”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儿,也没什么破局之策。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三条路:一,崔耕轻身犯险去林邑。二,冒着海上丝绸之路被废掉十几年的风险,直接征伐林邑。三,凭岭南道之力,硬抗过这场大旱灾。运气好,饿死几万人也就抗过去了。最坏的结果,恐怕要饿死将近二十万人。

    崔耕左右权衡,最后一咬牙一狠心,道:“诸位勿复多言,本王心意已决,去林邑走一遭。”

    “岭南王,你”

    “大伙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崔耕道:“其实本王去林邑,也没那么大的风险。大家请想,若林邑与李隆基勾结害了本王,他能得到什么好处?诸位兴兵数万,直接灭了林邑不是不可能吧?到了那时候,李隆基难道还会给无权无势的林邑王什么补偿?”

    “话虽如此,但是”

    “本王当然知道还有其他的风险。比如林邑王想把本王扣下,要挟咱们岭南道。比如林邑瘴疫颇多,本王可能水土不服,一命呜呼等等。但是,我崔耕崔二郎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一个小小的林邑能让我折戟沉沙?简直是笑话”

    最后这句话颇有强词夺理之嫌。

    但崔耕是谁?出使过突厥,平定过契丹之乱,只身入过新罗偷佛指,前往吐蕃搅了个地覆天翻。

    此言一出,还真的掷地有声,不好辩驳。

    “”

    人们面面相觑,一片鸦雀无声。

    良久,封常清跪倒在地,道:“既然岭南王心意已决,末将也不好再劝。只是无论如何,这次岭南道之行,您得带上我!若果真出了什么意外,常清誓死护您的安全。”

    崔耕却缓缓摇头道:“不行,本王不同意。”
………………………………

第1188章 恶鬼拦路途

    封常清着急道:“为什么?”

    “常清你听我说。”崔耕语重心长地道:“李隆基亡我崔二郎之心不死,本王既去了林邑,就必须有一智勇双全的大将坐镇岭南道。观我岭南道,舍你其谁?”

    事实上,郭元振的才能也不在封常清之下。

    但是,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郭元振一心报仇,没有造反的心思。他那些手下呢?真给他来个黄袍加身,他能怎么办?

    论功仁能力够了,对崔耕也够忠心,但他一个吐蕃降将,威望着实不足。

    封常清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恨恨地道:“可惜高仙芝那个瘪犊子忘恩负义,不肯来岭南道,要不然”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崔耕摇头道:“这总比他来了岭南道,还和朝廷不清不楚地强多了吧?常清勿复多言。”

    经过一番讨论,崔耕做好了自己走后的人事安排:封常清代自己主持岭南道的军事,周兴主持政事,其余人等各司其职进行辅佐。若有大事发生不能决断,请太平公主定夺。

    然后,崔耕带着杨玄琰、宋根海、黄有为、剧士开等人,以及两百侍卫,坐船往林邑方向而来。

    半个月后登岸,在林邑官员乔西多莫的引领下,往林邑都城典冲行去。所谓典冲,就是后世的越南茶荞。

    一路行来,乔西多莫恭恭敬敬,安排的也甚是周到,连宋根海这个大喷子都对林邑印象甚好。

    哒哒哒

    官道上,宋根海一边骑着小白慢慢前行,一边道:“这林邑除了气候湿热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嘛。呃我觉得昨晚的椰子酒就很好喝。还有那香茅,不仅是一款不错的调味料,还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吃过几次之后,每次的菜里没有这玩意儿,我都感觉少了点儿什么。”

    杨玄琰也颇为兴奋地接话道:“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里的名菜蔗虾。把去了壳的虾肉剁碎,再裹在甘蔗枝上,放在锅里油炸。皮黄且脆,肉嫩且甜。尝上一口啊,甜、香,鲜、嫩齐至,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黄有为道:“我也感觉林邑不错。诶,也是邪了门了,外面传言,林邑乃是瘴疫之地,不宜人居,看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说,传言不可尽信。”宋根海道:“外面都说“裸林邑”,我还以为,这里的小娘子们都是赤身**呢。等到了地儿才知道,人家是因为天气湿热,穿的少了点儿,露胳膊露腿。但是,该遮掩的地方,那遮掩得严实着呢。”

    众人说说笑笑,眼瞅着到了傍晚时分。

    宋根海道:“我说老乔,现在又快到饭点儿了,前面都安排好了吗?我都等不及了。”

    乔西多莫其实根本不姓乔,当时的林邑人根本就没姓,这就是他的名字。但宋根海一直改不过来,他也就懒得纠正了。

    乔西多莫赔笑道:“已经安排好了,前面是我们林邑的一个大镇,叫司算镇,这里盛产一种叫福寿鱼的大鱼,肉质极为鲜美,现在正是最适合捕捞福寿鱼的季节。待会儿让他们上几条上品,定能让大家满意。”

    “那咱们快走吧,我都等不及了!”

    “也不用多快。”乔西多莫往前一指,道:“快看,那不是到了吗?”

    众人举目望去,果然见远方影影绰绰,好像有一个大镇子矗立在那里。

    乔西多莫挥了挥手,就有一个林邑的军士打马扬鞭,往司算镇方向急驰而去。

    来得快,去的更快。

    不到一刻钟,那人就飞奔而回,面色惶急,用力摇手。

    宋根海奇怪道:“怎么?你们林邑的风俗,让人前进是摇手?真是奇怪。”

    乔西多莫神色一凛,道:“不是,跟你们大唐一样,他的意思是让咱们别过去。”

    “啊?为什么?”

    “我也想知道呢。”

    说话间,那军士已经飞奔而至,跪倒在地,道:“启禀大人,此镇已为恶鬼盘踞,为了大唐天使的安危着想,还请绕路清运镇!”

    “绕路清运镇?”

    乔西多莫为难地看向崔耕,道:“不好意思,看来咱们今晚只能露宿荒郊了。不过您也莫太担心,绕路清运镇,也不过是多三天的路途而已,只是今晚实在对不住了。”

    “等等!”崔耕奇怪道:“露宿一晚当然没问题,前往清运镇,当然也没问题。但是以恶鬼拦路为理由让本王露宿于外,传出去之后,本王的面子可往哪搁?”

    宋根海也道:“就是,我家岭南王名扬四海,上通天庭下审黄泉。一听说恶鬼拦路掉头就走,他丢不起那个人!”

    乔西多莫为难道:“不是下官要坏岭南王的一世英名。实在是这恶鬼的确非人力所能对抗啊。”

    崔耕见他的样子不似作伪,略微缓和了一下语气,“到底什么算恶鬼?总得有点外在表现吧?总不至于你说有恶鬼拦路,就真的有恶鬼拦路了。”

    “表现?有!恶鬼初上身之时,人的身体就会发热。再过几天,就会出红色的疹子进而形成脓疱。如果不死,这脓包消去,就会结痂脱痂,遗留疤痕,形如鬼面。不死之人十无二三,这不是恶鬼作祟是什么?”

    “原来如此。”

    崔耕稍微一思量就明白了,此地不是什么恶鬼拦路,而是爆发了天花疫情。

    天花在大唐被称为“鬼面创”“痘疮”,经常被人们认为与鬼神有关。在林邑这个未开化之地,被人们认为是“恶鬼作祟”并不奇怪。

    他问道:“你们林邑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怎么办?”

    “那就要看这恶鬼厉害不厉害了。如果被恶鬼缠上的人少,大家会把那些人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若是人多到一定程度,比如两成,那大家就往山上跑,名曰“躲鬼”。因为,这么多人被恶鬼缠上,即便表现并无异常之人,也可能已经已经遭了毒手,村镇中已经不安全了。”

    天花病毒有十来天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仍然可能传染。林邑人的理论虽然是错的,但根据古老经验形成的应对措施,却并不算错。

    崔耕道:“所以,现在这司算镇被恶鬼缠上的人太多,百姓们纷纷躲鬼,你们就称之为恶鬼拦路?”

    “正是。”乔西多莫焦急道:“这里已经不安全了,岭南王,咱们快走吧。稍晚一点,被那恶鬼缠上,恐怕悔之不及!”

    唐人们虽然不知“天花病毒”的原理,但也明白,这乔西多莫所谓的“恶鬼拦路”,就是痘疮之证的大规模爆发。

    当即,人人色变。

    宋根海咽了口吐沫,道:“俗话说得好,光棍不吃眼前亏。王爷,要不咱们就暂且避一避?”
………………………………

第1189章 二郎有妙术

    崔耕当然不想避。

    倒不是他怕丢了面子,而是一个司算镇好避,整个天花疫情却难避。

    现在还好,大家都没染病。等到了一个看起来“正常”的地方,有人染了天花,自己可怎么办?

    甚至于,若是自己也染了病,那可真是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一个小河沟里翻了船。

    所以,现在自己必须出手!

    想到这里,崔耕微微一笑,道:“笑话,不就是什么“恶鬼”么?也配让本王避让?告诉你,乔西多莫,只要本王略施手段,、就能让那恶鬼退避三舍!”

    “真的假的?”

    “当然是假的。”

    “您”乔西多莫被崔耕噎得直翻白眼儿。

    崔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刚才本王是跟你开个玩笑,所谓“驱逐”恶鬼,当然不可能,因为事实上,此地并无什么恶鬼,只是一种瘟疫在流行而已。在我们大唐也有这种病,其名“鬼面疮”或者“痘疮”、“出痘”等等。”

    对于崔耕来讲,如果能通过装神弄鬼让林邑百姓对自己大为敬仰,他也不会介意装神弄鬼。

    但问题是,他只有预防痘疮的手段,却无治疗痘疮的手段。

    这种手段是要推广到整个天下的,人人可用,用神通可解释不痛。

    乔西多莫将信将疑,道“即便是瘟疫,似乎你们大唐也没有解决之法吧?”

    “此法只是并未在大唐流行而已,却并非没有。”

    “到底是”

    乔西多莫话刚出口,就赶紧闭嘴。

    笑话,就算不是恶鬼拦路,这种对付“鬼面疮”之法的秘术值多少钱?岂能轻易教给旁人?

    再说了,现在是崔耕在有求于林邑,他若想用克制鬼面创之法,换取林邑同意大规模地卖出粮食,简直是天经地义之事。

    然而,出乎乔西多莫的预料之外,崔耕道:“要克制痘疮非常简单你们林邑有牛吧?”

    乔西多莫道:“那是自然。我们林邑别的可能不够丰饶,但就是牛多。你们大唐不准百姓私自杀牛,我们林邑的牛多的是,可没那个”

    “行了,莫说那么多了。”崔耕打断道:“有牛就好,你让那个军士再去司算镇走一遭,看有没有牛得了痘疮,牵一头出来。”

    “然后呢。”

    “然后,在咱们每个人的胳膊上开一个小口子,取一点儿牛的痘疮放在口子里。”

    “再然后呢?”

    崔耕耸了耸肩道:“再然后就没有了。只待一天后,那牛痘发挥了作用,大家就再也不怕“痘疮”之毒了,而且是终身不怕此毒。”

    崔二郎,你好虚伪!

    乔西多莫闻听此言,不禁暗骂了一声。

    他心中暗想,你要对那种痘之法保密,俺也不说什么。可你千不该万不该,表面上装大方,暗中藏一手啊。

    笑话,鬼面创要是果真这么好治,还不早被人发现了?

    再说了,牛痘种到人身上,人就不会再被恶鬼缠身,这一听就不靠谱啊?

    不用问,肯定是你隐瞒了关键步骤,隐而不宣!

    若我林邑人对你的鬼话信以为真,让众多百姓照着这个方子做,岂不是要吃一个大大的闷亏?

    他这样想,当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崔耕所知的防治痘疮之法,已经完全说出,并无半分藏私。

    至于为什么不用此术作为要挟林邑人的筹码?一来,事关万千条人命,崔耕狠不下这个心来,再者这也对他的名声不好。二来,若林邑王果真所谋者大,未必就同意交换对于很多上位者来说,为了达成目的,死个万把人算什么?

    所以,还不如直接把种痘之法说出来,求个好名声。

    名声不等于实力,但在某种情况下因势利导,却相当于实力、

    接下来就简单了,乔西多莫命那之前进过司算镇的军士再进镇内。功夫不大,那军士就牵了一头牛出来。

    崔耕命那军士离大家远点儿,免得他已经感染了天花再传染大伙儿。

    然后,他命宋根海按照自己所说的法子,给随行的二百来人进行种痘。

    为了避免大家的疑虑,崔耕第一个种痘。

    堂堂的岭南王都有如此信心,自己又怕什么?两个时辰后,唐军两百人都已接种完毕。

    “这这法子能行吗?”乔西多莫眼见着宋根海拿着匕首向自己走来,吓得上下牙直打架。

    宋根海咧嘴一笑,道:“你把那个“吗”字儿去了,我家王爷的话,那还有假?”

    “来人,给我把他摁住了!”

    “喏!”

    几名唐军上前,将乔西多莫死死摁住,紧接着,一声凄厉地惨嚎响彻夜空。

    不是疼的,是吓的。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恶鬼,你莫来找我,莫来找我!我身负王命,万邪不侵。”

    “我不想死啊!我刚娶的小妾才十六岁,还没睡过几回呢”

    当天晚上,乔西多莫不断地胡思乱想。第二天起来,眼圈儿大大的发黑。

    但是,他除了深感疲累之外,全身并无丝毫异状。

    “我我没被恶鬼缠身?”

    崔耕道:“多新鲜呢,当然没有。告诉你,即便你真的染了这痘疮,都得是十日之后才发病。”

    “啊?十日?”

    乔西多莫那颗悬着的心又提起来了。

    甚至,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若这痘疮果真是一种瘟疫。而崔耕等人,又染了痘疮。他们行进在林邑的各大村镇子中散布瘟疫,不是几乎能把林邑灭国了?

    不行!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

    想到这里,他微微一躬身,道:“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岭南王务必答应。”

    “什么不情之请?”

    “您能否在此地待上十啊,不,是半个月,待证明您的痘疮之法果然有效后,再继续前进呢。”

    崔耕稍微一思量就点头道:“这个要求,本王不但可以答应。而且”

    “怎样?”

    “我还可以住进这司算镇内,以示此法绝对有用。”

    “啊?”

    乔西多莫心里一沉,面色参白地道:“那岂不是说下官我也得进镇?”
………………………………

第1190章 天兵下凡来

    不管多么不情不愿吧,众人又露宿了一夜后,崔耕等人的队伍开进了司算镇。

    这个镇子原来有四千多人,因为瘟疫流行,跑得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这几日又死了许多,现在只有不到八百人不到,俱皆染了天花。

    乔西多莫等林邑人都心惊胆战,赶紧找了一个没人的所在躲了起来,生怕自己被恶鬼缠住。

    崔耕则对自己的种痘之法有信心,不仅安顿了下来,还把军士撒出去,照料这些百姓们。

    天花并非绝症,致死率也达不成八成之多。

    事实上,很多病人之所以没熬住,是因为此症可以传染,缺乏足够的照料甚至根本就没有照料。病人们身体虚弱,引发了其他的病,进而一命呜呼。

    这些大唐军士的到来,就解决了照料的问题。

    其实也没干什么特殊的照料,就是清除其便溺,给他们换了干净的衣服或者就任其不穿衣服,稍微找干净的东西遮盖一下身体。反正这地方天气炎热,衣物仅有遮羞的效果。

    另外呢,就是让这些病人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

    但是,仅仅这点小小的照料,就让幸存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到了第十天头上,所有人的痘疮都已经发完了,幸存者达到四百人!

    对,就算病情正常发展,也有两成的人能够挺过去。但是,你怎么知道,自己就是那幸运的人之一呢?

    所以,崔耕这些唐军,被全镇所有幸存百姓视做了救命恩人。

    还有最关键的,这是在大唐年间,军队若不烧杀抢掠,就已经可以被视做“仁义之师”了。

    现在的唐军,非但不抢东西,还给大家治病,而且还治好了。这叫什么?恐怕得说是“天兵天将”吧。

    另外,这些人还对“恶鬼”毫不畏惧,“恶鬼”也不敢近其身,“天兵天将”之说,似乎非常恰如其分。

    原来大唐一直称自己为“天朝上国”,其军队乃“天兵”,今日可算是名副其实了。

    林邑人虽然蒙昧,但对抗天花的经验丰富。不待崔耕宣布,就明白“恶鬼”已经走了。将家里收拾干净后,有人跑到山上,告诉自己的族人。

    司算镇上“躲鬼”的百姓陆续返回,听了家人的介绍后,对这些“天兵天将”也都非常感激和敬畏。

    除此以外,还有一件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

    乔西多莫刚开始以为,崔耕隐藏了种痘之法的关键步骤。到了现在,事实就在眼前,他却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现在问题来了,崔耕的种痘之法都在他的身上用上了,那“关键步骤”又在哪呢?

    他认为,是崔耕隔空施展了某种法术。

    最关键的是,他不仅仅是这样认为的,还告诉了司算镇的那些百姓,甚至修书一封,加急告诉了林邑的国主建多达摩。

    百姓们以讹传讹之下,竟是说崔耕法力无边,大战痘鬼,最终将其镇压,救了司算镇的全镇百姓。种种光怪陆离之处,简直令崔耕本人都叹为观止。

    林邑国主建多达摩处,也发生了不小的震动。

    典冲城,王宫内,扶柳殿。

    椰叶席上有两人相对而坐,左边那位看年纪在四十岁左右,身着朝霞布做成的锦袍,珠玑璎珞,皮肤发黑,头发微卷,簪数朵鲜花,面色坚毅。

    右边那个在二十岁左右,皮肤黑得透亮,身着普通的布袍,神色稍嫌倨傲。

    不用问,左边那人就是林邑的国主建多达摩了。

    他微微皱眉道:“不好办啊,崔耕有破解恶鬼之法,却隐瞒了关键之处。本王若不想办法让他把这个法子留在林邑国,恐怕就会成为林邑的罪人。”

    那个黑小伙儿却不以为然地道:“要破解之法还不简单?咱们把崔耕抓起来,逼着他交出此法不就成了?”

    “抓起来倒是简单,但若崔耕抵死不招呢?想他岭南王心高气傲,又岂会受这等恶气?”

    “我不信!唐人有句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他真能那么硬气?”

    “唉,他要是没这点脾气,又怎能闯下偌大的名头?令大唐天子都无可奈何?”

    “大唐天子又怎么了?”那黑小伙轻轻一拍几案,道:“咱们的谋划,对付的一是崔耕,二是大唐天子。他对付得了大唐天子,我等就对付不了吗?”

    “话虽如此,可是”

    “行了,没什么可是的。”黑小伙盯着建多达摩的眼睛,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振兴林邑大好的机会在眼前你若错过了,才是真正的对不起林邑啊。”

    顿了顿,又道:“再者,咱们也不是一味动强,而是先礼后兵。若崔耕收下了咱们的好意,也未必要用到最后一步。”

    “先礼后兵?”听了这话,建多达摩才神色稍缓,道:“对,就是先礼后兵。希望这崔二郎能收了咱们的好处,答应咱们的条件吧。呃就算他看出来咱们不怀好意,应该也能揣着明白当糊涂。”

    那黑小伙笃定道:“料也无妨。咱们准备的那样礼物,世所罕有,美妙绝伦我就不怕他崔二郎不动心!”
………………………………

第1191章 初入典冲城

    三日后,崔耕一行终于到了林邑首都典冲城外。

    这场天花疫情比崔耕的预料小一些,典冲城附近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任何人染疫。

    事实上,若是林邑本地人,根本就不必像崔耕等人一样,绕个十天半个月的,才到达典冲。

    典冲城东四十里,就是林邑最大的港口僧伽补罗港,汉人称之为“林邑浦”。

    来往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只,多在林邑浦进行停靠补给,崔耕一行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崔耕等人登岸之后,就被乔西多莫带着绕起了大圈子,直到现在才抵达目的地。

    这个措施崔耕也能够理解。

    别说现在了,就是几百年后,宋朝的礼物官员,还经常带着辽国的使者在河北道兜圈子呢。

    但是,这都到地方了,还没人出来迎接是怎么回事儿?

    就算你们的林邑王建多达摩要拿乔,咱崔二郎无私公布种痘之法,活人无数,总该有林邑百姓出来迎接吧?

    “嗯?”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