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当时……唉,这么说吧,梁县尉有一妻一妾,妻子也就不说了,那小妾叫翠如,长得甚是标致。梁县尉的身体不大好,翠如难免闺中寂寞,而我又长得不赖……”

    崔耕道:“你就和那翠如成其好事了?”

    张守面色微红,点了点头,道:“是……是的。某虽然知道此事不妥,但年少轻狂,一直没有和翠如断掉,直到某一天,被梁县尉抓了个正着。”

    崔耕这才恍然大悟,道:“所以,他才以你撕坏他的衣襟为理由,将你赶出了府,然后你才投身军旅。这么解释就合理多了,我还奇怪呢,梁万顷怎么会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就把你开革了去。要我说,人家梁万顷对你是真不赖啊!”

    郭子仪的关注点和崔耕不同,问道:“那翠如呢?后来梁万顷把她怎么样了?”

    张守咬着牙,语气森然道:“梁县尉没把她怎么样,只是把她打发回老家侍候公婆。倒是郭队正你……为了一时快活,杀了她!某今日正是来给翠如报仇的!”

    敢情是这么回事儿。

    崔耕暗暗琢磨,怪不得张守什么都不解释,就要跟郭子仪决斗呢,这事儿根本就没法对外人说。否则,不仅张守颜面无光,就是翠如也名声大坏。

    唯一的问题是,这事儿真是郭子仪干的?粗算起来,翠如现在的年龄是在三十到四十之间,到底是多么倾国倾城,才能引得郭子仪兽性大发啊?

    郭子仪当然不肯认这个屎盆子了,怒道:“姓张的,你休得血口喷人!什么翠如,莫说见过了,俺听都没听过!”

    “你还敢狡辩?!”张守道:“前几日,你郭子仪是不是带着部下走了一趟渭源县?”

    “是有这么回事儿,不过……”

    啪!

    张守猛地一拍几案,打断道:“什么不过?翠如当时就在渭源县梁家庄,你的人诬良为盗,将梁家庄的人杀了个十之**,连翠如都遭了你们的侮辱投井自尽,这还能做的了假?”

    “不,我没有!”

    “你有!你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没想到,有个孩子躲在狗窝内幸免于难。他亲耳听到,有人说出“郭子仪队正”这五个字的!”

    “我……”郭子仪真感到百口难辩。

    若说那孩子看到了自己还好,自己可与他当面对质。但是,那孩子只是听说了这五个字儿,这可怎么个对质法儿?

    最终,他心思电转,道:“跟某出去的人都有名有姓的,张将军尽管调查,但凡有人说我们到过什么梁家庄,就请拿郭某人正了军法!

    张守不屑道:“你们做下如此大案,当然定了攻守同盟,我能问出来个屁啊!除非……”

    “怎样?”

    “除非准我动刑。”

    “不行!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但不动三木,谁知道尔等说得是真是假?”

    ……

    就这样,张守和郭子仪又争论起来。

    崔耕见不是事,轻咳一声,道:“二位,二位,请听崔某人一言。”

    “崔兄想说什么?”

    “呃,你们二位在这空对空,也辩不明白。我先说个个人看法儿,这事儿应该不是郭兄弟干的。”

    张守怒道:“你偏向他!”

    “非是偏向,关于二位的军纪,我都听说过。你们都带本部到过九曲之地吧?郭兄弟曾经对手下们说,九曲之地本我大唐所有,只是朝廷一时糊涂,割给了吐蕃人。所以,九曲之地的子民,乃是我大唐的子民,不可伤害。所以,他只是袭击吐蕃的辎重部队,从未对平民百姓动过手。而张将军的手下……听说可是在九曲之地发了不少横财呢。”

    “那……那又怎么样?”张守着急道:“九曲之地都是些杂胡,到底心向哪边,那可不一定!不,说明白点儿,他们只忠于本部,既不想附唐也不想归属吐蕃,只是力量不足以自立罢了。”

    崔耕摆了摆手,道:“张将军别着急,崔某人不是指责您,而是说……郭将军连杂胡都不愿意伤害,又怎么可能对我大唐子民杀良冒功呢?”

    其实张守心中也有些怀疑,要不然他也不会和崔耕、郭子仪一起到帐篷里来了。

    张守哼了一声,道:“空口无凭,总不能你姓崔的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这事儿就过去了吧?”

    “当然不是。”崔耕沉吟道:“让一个孩子说谎的难度太大,而且很容易露馅儿,但刻意误导就简单多了。不如……咱们一起去趟梁家庄,看看有什么线索?”

    张守和郭子仪对视了一眼,齐声道:“如此也好。”

    ……

    计议已定,三人出了帐篷,去见王海宾。

    当然了,他们没提翠如的事儿,只是请假,说要去渭源县梁家庄一趟。

    王海宾眼前一亮,道:“您们来得正好,咱们先锋营派派往渭源县的几支小队都失了消息。现在崔炎崔耕的化名和子仪带着本部人马一起,走一趟渭源县吧。记住,万事小心!”

    “遵命!”

    崔耕和郭子仪的兵马加在一块儿是三百人,张守既然要和他们一块去,也带了三百人同行防人之心不可无,若这二位在僻静之地起了坏心,他上哪说理去啊?

    简短截说,一个时辰后,崔耕、郭子仪、张守一行六百余人,快马加鞭,往渭源县梁家庄方向而来。
………………………………

第1217章 红娘名秋月

    渭源县的县城,现在还掌握在唐军的手里。但乡村就是双方游骑大展拳脚的地方了,局势非常复杂。

    听说此地有几支唐军小队失踪,郭子仪等人的首要目的又是查案,就专挑小路走。

    好在张守就是在渭源县长大的,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吐蕃兵,非常顺利的来到目的地。

    “喏,就是这里了。”张守伸手一指。

    崔耕举目望去,但见此地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模样,只是不见炊烟袅袅,不闻儿童哭闹,只有几只野狗的吠声相闻。

    大家翻身下马,进了村内。

    这里最好的宅子,就是梁万顷的老宅了,足有三进院子。在张守的引领下,大家进了梁宅,仔细搜索。

    不过,可惜了,没什么明显的线索。

    张守、郭子仪和崔耕继续往里走,最终到了一间布颇为素雅的卧房内。

    当然,此时这间卧房已经被弄了个宽七八糟,一张胡床上还有道道血迹。

    张守盯着郭子仪的眼睛,沉声道:“据说,翠如就是在这儿被杀的。想必……她在天有灵的话,冤魂就还没走远。姓郭的,你怎么想?”

    郭子仪冷哼一声,道“张将军的老相好死了,按礼节,某当然要志哀。但是,你指望某做贼心虚,还是死了那条心吧!”

    “哼,最好如此。”

    张守也没指望能从郭子仪口中诈出点什么来,无非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罢了。

    见郭子仪死不承认,他一摆袍袖,就往外走。

    可正在这时

    吱……吱扭扭……

    一阵轻微的响声从胡床下响起。

    “嗯?”

    郭子仪心头一震,飞起一脚,将胡床踹翻,抽出随身的宝剑,沉声道:“什么人?”

    崔耕和张守也循声望去,但见胡床底下裂开了一条缝儿。那缝隙越来越大,渐渐地一个女子的头颅露了出来。

    其人看年纪在三十左右,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秋月!”张守脱口而出。

    郭子仪这才还剑归鞘,揶揄道:“张将军的相好可真多啊,怎么这里还有个秋月?”

    张守面色微红,道:“胡说八道!这秋月当时是翠如的丫鬟,我和翠如的事儿,还多亏了她帮忙。”

    崔耕笑道:“敢情这是位红娘啊!”

    随着莺莺传的流传,“红娘”这个典故,已经众人皆知了。

    张守道:“算是吧。诶……秋月,你怎么会在这儿?”

    “呜呜呜……”

    秋月眼圈儿一红,哭了起来,抽泣道:“当时乱军杀到,奴家整好下地窖中拿点东西,才想免于难。翠如娘子她却……张兄弟,你可得给翠如娘子报仇啊!”

    “某正是要给翠如报仇,但是,到底是谁杀得她?”

    秋月伸手一指,道:“就是他,奴亲眼看见的!”

    “啊?”崔耕忍不住惊呼出声。

    却原来,秋月所指之人,正是郭子仪。

    张守睚眦欲裂,道:“姓郭的,果然是你!我宰了你!”

    说着话,抽出宝剑,冲着郭子仪分心就刺。

    郭子仪赶紧举剑相迎,焦急道:“张将军你冷静一下!郭某人可以以郭家列祖列宗发誓,我绝没做过这个案子。”

    “去你妈的吧!”

    事到如今,张守哪里肯信?状若疯虎,继续猛攻!

    崔耕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来了,要知道,当初在先锋军中军帐内,二人拳脚相交,有王海宾出手,才将这二位分开。

    现在时间一长,郭子仪也动了真火可怎么办?

    他心思电转,忽地大吼一声,道:“张守,你到底还想不想见翠如最后一面?”

    “啊!”张守的动作顿时一滞,道:“你说什么?”

    “要说郭兄弟杀了翠如娘子,我是不信的,此事恐怕另有隐情。刚才你也说了,若翠如娘子的魂魄在天有灵的话,恐怕魂魄就在附近,我能把她的魂魄招来,和你见上最后一面。”

    “真的假的?”

    “某也算略通道法,要不然,怎能几场战斗,本队一人不死?”

    顿了顿,崔耕又补充道:“史有所载,汉武帝思念李夫人,经常让方士将佳人的魂魄招来相会。我召唤翠如娘子一次两次的?有什么奇怪的?”

    “这……”

    张守其实不信这些鬼神之事,但还是那句话,关心则乱。他与翠如的孽缘甚深,有了和佳人再见最后一面的机会,即便明知是假的,也愿意试上一试。

    当即,张守用宝剑点指着郭子仪道:“姓郭的,你有种别跑!待我亲口问问翠如,你到底是不是凶手?”

    秋月焦急道:“就是他,奴绝对没看错。”

    崔耕道:“秋月娘子还请稍安勿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有什么事儿,等今晚翠如娘子的魂魄显灵之后再说。我们这么多人看着,还能让郭子仪跑了不成?”

    郭子仪哼了一声,道:“我不跑!打死也不跑!”

    ……

    秋月虽然不服气,但崔耕现在在张守面前颇有面子。张守不出头,她也徒呼奈何。

    两个时辰后,红日西坠,玉兔东升,点点繁星现于天空。

    崔耕在这庄子里找了几匹白布,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布幔,又点起了数堆篝火,将现场照亮。

    香案摆下,崔耕手持宝剑,轻踏禹步,装模作样地做起法来。

    功夫不大,那白幔后面,竟然真的出现了一个身材曼妙的影子。

    崔耕道:“张将军,翠如娘子的魂魄到了,你有什么话,就问她吧。只是,她现在是鬼,只能写字,无法用声音回答你。”

    “多谢崔兄了。”

    张守激动道:“翠如,是你吗?”

    那鬼影微微点头。

    “你……你是不是郭子仪杀的?”

    那鬼影微微摇头。

    “你到底是谁杀的?”

    那鬼影在白布上写了两个字,却是:秋月!

    秋月当时就急了,道:“胡说!你……你不是小姐,你是那个姓崔的在捣鬼!”

    那鬼影却微微摇头,在白布上写了一个“殷”字。

    秋月当真如见鬼魅,倒退两步,道:“什…什么殷?我不懂!”

    那女鬼却不再争辩了,猛然间一张嘴,喷了一口水到那白布幔上,上面现出了四个红字:还我命来!

    “啊?”秋月惊叫一声,好悬没晕过去。

    然而,这还没完呢,那女鬼陡然间撕开白布,向着她冲来!

    秋月吓了个魂飞魄散,跪倒在地道:“娘子饶命!娘子饶命啊!是婢子一时糊涂,才害了你,你就饶了我这一回吧……嗯?你不是娘子?”
………………………………

第1218章 孽缘缠绵绵

    “废话,某当然不是什么娘子了。”那女鬼这才停手,没好气儿地道:“某乃七尺男儿,就是因为你这毒妇,才不得不扮了一回女鬼。”

    原来,此人乃是杨玄琰假扮的。

    刚才那白布上突现红字,也不过是利用了姜黄水遇碱水变红的原理罢了。

    这把戏算不得多么高明,但用来忽悠一个没多少见识的丫鬟却是足够了。

    另外,写出的那个“殷”字,效果非同一般,大大扰乱了秋月的心神。

    张守恨声道:“原来是你勾结殷家,害了翠如!”

    秋月自知无幸,反而出奇地冷静下来,拢了拢秀发道:“事到如今,能不能让奴家做个明白鬼,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和殷家的关系的?”

    崔耕道:“若是一直相信郭兄弟是无辜的,这事儿就不难猜。郭兄弟才十六岁,得罪的人不多。结下了血海深仇,一心要置他于死地的,只有华州刺史殷利贞一人。所以,要说有人处心积虑地陷害他,必是殷利贞无疑。”

    张守接话道:“殷利贞是想借张某人之手,除了郭子仪。至于我为何会怀疑你是和他勾结的么……知道我和翠如之间的事儿的,不过是你、梁县尉、翠如和我。我和翠如作为当事人,自然不会宣扬自己的丑事。梁县尉乃是至诚君子,当初既肯放我一马,日后更不会宣扬。所以,把此事宣扬出去的,也只有你了。秋月啊,秋月,某自问从未有对不住你之处,你因何要害我?”

    “为什么要害你?”

    秋月忽然间大笑起来,笑的前仰后合,道:“张兄弟,瓜娃子,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姐姐对你的心意吗?”

    “什么?你……”张守满面的骇然之色。

    “没错,当初你和翠如娘子暗通款曲之际,姐姐就喜欢你了。只是你一心惦记着大你七八岁的翠如娘子,却对年龄相仿的我从不多看一眼,你知道我的心有多疼么?”

    张守面色惨淡,道:“所以,你就想报复翠如?”

    秋月道:“当时倒是没有。只是后来,你和郭子仪声名鹊起。梁县尉就起了成全你和翠如的心思。原本一个是县尉之妾,一个是普通佣工,做些见不得光的事儿也就罢了。十年之后,竟然修成正果了?她偷~情还能偷出个诰命夫人来?这事儿上哪说理去?姐姐知道之后,真是嫉恨如狂。最终,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借殷家的手,除了她!”

    说到这里,秋月凄然一笑,道:“不过,你若以为我只是嫉妒翠如,才做出了此事,那可是想错了。呃……你以为我为什么甘冒奇险,留在这诬陷郭子仪?哼,殷家能给我多少好处?姐姐真心想的……是,再见你这个瓜娃子最后一面。”

    张守此时五味杂陈,不知如何应对,只是道:“你这个蛇蝎女子,蛇蝎女子……”

    “蛇蝎女子?这就是你对姐姐的评价么?嘿,真是个瓜娃子呢!”

    说着话,秋月从腰间陡然抽出一把匕首,往自己的前胸猛刺。

    “啊?”

    张守伸出手来脚下却纹丝没动,也不知是想拦,还是不想拦。

    噗通!

    秋月跌倒余地,道:“瓜娃子,弟弟真是个瓜娃子呢。真……真想回到十年前啊,如果,如果,我……我……”

    她后面的话终究没说出来,头一歪,阖然长逝。

    杨玄琰走上前去,一叹佳人的鼻息的,道:“她……没气儿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

    两行热泪从张守的虎目中涌了出来。

    总地来说,这段三角恋就是一个悲剧,崔耕等人也不好相劝,只是说了几句“节哀顺便”之类的场面话。

    然后,又以白布包裹,将秋月葬了。

    好在张守恢复的甚快,一个时候后,就已经整理好了情绪。

    张守深施一礼,道:“多谢崔兄,要不是你,张某人险些铸成大错。”

    然后,又向着郭子仪道歉。

    郭子仪心胸开阔,连说“无妨”,崔耕更是道:“其实我也没干什么嘛。张将军乃当世名将,其实不用我提醒,时间久了也会发现此事的不妥之处。比如说,这梁家庄看似遭了大劫,其实财物没损失多少。”

    郭子仪也插话道:“仔细想来,此案是有很多蹊跷。比如那秋月娘子在地窖里藏身,是如何发现凶手的形貌的?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张守道:“现在咱们是觉得此案破绽颇多,当时可除了崔兄之外,都没看出来。唉,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崔兄可以算我的救命恩人了。而且救了我两次命,大恩不言谢,请受张某人一拜。”

    郭子仪道:“要这么说,崔兄也救了我两次命,请受郭某人一拜!”

    崔耕赶紧以手相搀,道:“二位兄弟快快请起,言重了,言重了哈!”

    ……

    经过了这么一场风波,三人都感觉亲近了许多。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众人在梁家庄内找到了几坛酒,在月下对饮起来。

    眼瞅着三更天到了,才准备回去消息。

    可正在这时,一个斥候急匆匆跑了过来,微微一拱手,道:“启禀三位将军,有一队吐蕃人向着咱们的方向赶来。咱们到底是战还是躲?”

    “嗯?这大半夜的,吐蕃人着急行军干什么?”崔耕心中一动,道::“他们总共有多少人?”
………………………………

第1219章 惊天大危局

    那斥候答道:“夜太深,看不大清楚,估计人数在三百到六百之间,还带着许多辆大车,好像是押运粮草的。”

    这就更奇怪了。按说渭源县就是最前线,吐蕃往这押运那么多辎重干哈?

    崔耕和郭子仪、张守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浓浓的疑惑之意。崔耕道:“事有反常即为妖,说不定吐蕃人是准备出什么幺蛾子呢。咱们这次非但不能躲,还得抓几个活口。甚至,不但要抓活口,还不能泄露自己的行踪。”

    郭子仪点头道:“崔兄所言甚是。原来咱们大唐几支小队失踪,恐怕就是吐蕃人搞的鬼。只是这次张兄熟悉路径,专走小路,咱们才没和吐蕃人对上。若走露了消息,恐怕我等就会步了那几拨人的后尘。”

    张守拿着一根草棍儿在嘴里咀嚼着,含糊不清地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咱们要无声无息地吃下这些人,谈何容易?不知两位有何妙计?”

    “呃……”

    崔耕和郭子仪凝神细思。

    那斥候催促道:“三位将军赶紧想法子,那帮吐蕃人马上就要到了。”

    “有了!”

    崔耕心思电转,想起了后世的一个典故智取生辰纲。在水浒传中提到,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汴梁,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下了蒙汗药,夺了生辰纲。虽然故事是编的,但道理是真的。今日之事,能否照此办理呢?

    想到这里,崔耕眼珠一转,道:“大家都有会吐蕃话的手下吧?若咱们扮作吐蕃人,和这些人虚与委蛇,再暗中下毒……毒物不好找,但在梁家庄找点巴豆不难。只要他们吃了巴豆,还不是任咱们宰割吗?”

    郭子仪看向张守道:“冒充吐蕃人……下巴豆……那就非张兄出手不可了。”

    “哈哈!”

    张守将手中的草棍儿一扔,道:“真英雄所见略同也!没问题,此事就包在俺老……呃,姓张的身上。”

    张守本来打算直接称“老张”,不过,眼前这位自称“崔炎”的队正,不但救了他两次命,还心思灵敏莫测高深,让他下意识地不敢不敬,改口称了“姓张”。

    事实上,崔耕的这个法子他早就想到了,刚才不说,只是想看看崔耕和郭子仪的成色而已。

    与郭子仪治军严谨,临战以堂堂之阵不同,张守原来的驻地是在瓜州,地处边陲,汉人少而蛮夷多,官军数量不足,唯有既狡猾又残忍,才能镇住场子。在与吐蕃的斥候战中,张守使的阴损招数太多了,现在干这件事儿简直轻车熟路。

    简短截说,张守吩咐下去,功夫不大,他的手下就有二三十人换好了吐蕃人的服饰。至于相貌和语言……好吧,这些人本来就是投靠了大唐的吐蕃人。

    然后,崔耕和郭子仪带着大部分兵马,就在梁家庄外埋伏,张守自己则带着那二三十人和吐蕃人交涉。

    大约半个时辰后,一支火箭升空,崔耕和郭子仪赶紧带着大队人马杀进了梁家庄。

    这些吐蕃人的实际人数大概是七百左右,此时均已中招。崔耕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们全捉了起来。

    不过,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此时的张守,面上却全无兴奋之色。

    相反地,他将崔耕和郭子仪拉到了一个僻静无人之地,苦涩道:“崔兄、郭老弟,咱们这回的麻烦大了。”

    “怎么了?”

    “刚从吐蕃人那得到消息,现在他们的大军已经占了渭源县城。非但如此,今日吐蕃大将盆达延率军十万,不仅将渭源附近的大小道路全部封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