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攻占了长春谷。换言之,咱们已经回不去了,我……大唐危矣!”

    “我日!”

    崔耕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太了解现在的局势了,如今唐军五十万与吐蕃军四十万对峙,双方都没找着什么突破点,不肯轻易决战。

    但是,现在吐蕃人攻占了渭源以北的长春谷,就形势立变,人家相当于把大唐的粮道截断了。

    依唐军的存粮估计,大概还能支持半个月。但是,账不是这么算的。渭州城内的守军存粮多些,城外驻扎各地的唐军存粮少些。另外,主帅也不能不留下足够的备用军粮。

    所以,三日之内,就会有部分唐军被迫减少口粮。五日内,缺粮的消息就会传遍唐军,大军士气低落。

    说不定什么时候,吐蕃人就能找着机会,发动猛攻,大败唐军。实在找不着机会也没关系,反正唐军存粮有限,吐蕃人不急。只要坚持个把月,就可以直接给唐人收尸了。

    现在大唐要想反败为胜,无非是两条路:要么出动大军,将吐蕃人这十万军队彻底击溃,打通粮道。要么等着援军赶到,里应外合,将这十万吐蕃大军击溃。

    然而,这可能吗?

    援军的集结调动不需要时间啊?恐怕援军到了,这边的唐军也完了。

    那么,就靠这五十万大军,击溃盆达延的十万人呢?没那么容易。无论什么时候,防守方都是极占便宜的。只要盆达延深沟高垒,坚定地当缩头乌龟,唐军短时间内绝对拿他毫无办法。

    恍惚间,崔耕想起了一个战例:长平之战。

    在长平之战中,秦军和赵军僵持数月,赵王坚持不住了,以赵括替代了老将廉颇。秦军以白起为将佯装败退,赵军不知是计,往前进攻,结果被白起以两万五千人绝了粮道,全军覆没。

    现在唐军的境遇,竟然跟长平之战中的赵国差不多。

    诶,不对啊!

    崔耕忽然想到,当初赵国之所以落到那等境遇,是因为赵王临阵换将,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了老将廉颇。

    但如今大唐坐镇前线的三名大将,一为张仁愿,一为王,一为郭虔,都是数得着的名将,怎么会犯下这样的低等错误?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崔耕和郭子仪齐声问道:“到底吐蕃是如何攻陷的渭源县城?吐蕃人的大军,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占了长春谷的?”

    张守斜瞥了郭子仪一眼,道:“此事就要着落在郭兄弟的身上了。华州刺史殷利贞的兄弟殷利德,在郭虔麾下任游击将军,渭源县和长春谷都是他的防区。殷利德膝下无儿,仅有三女。换言之,你杀了殷啸,不仅仅使殷利贞绝了后,还使整个老殷家绝了后。所以,殷利德为了杀你,投奔了吐蕃人,将咱们大唐卖了。”

    “不对吧。”崔耕眉头微皱,道:“殷家既然已经安排了张将军你对付子仪兄弟,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勾结吐蕃了呢?再说了,殷利德手下的是大唐官军,又不是他的私兵,能那么乖乖听话?”

    张守苦笑道:“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原来殷利德可不知道有秋月这么个变数,为了杀子仪兄弟,早就联络上了吐蕃。他的把柄被人家攥着,后来就算想反悔也不可能了。至于手下么……有心算无心,将手下的高级军官制住,再派亲信为吐蕃人引路,也不算太难。”

    “这样啊……”

    崔耕和郭子仪都有些傻眼,想不到因为杀了一个小小的殷啸,就就引发了这么大的变故。但仔细想来,此事又非常合乎逻辑。

    当然了,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讲,现在己方这六百多人,已经落在了吐蕃的包围圈儿中,随时可能被吐蕃人发觉,并且加以歼灭。对于大唐来讲,这场国运之战输了八成。

    到底该如何解决这场危局呢?饶是郭子仪和张守这对“大唐双耀”,此时都眉头紧皱,束手无策。

    然而,一刻钟后,崔耕却轻咳一声,正色道:“某有一计,不仅可让咱们逃出生天,还可解我大唐之危,就看二位……有没有那个胆子了。”
………………………………

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

    郭子仪和张守眼前一亮,齐声道:“到底什么法子?”

    崔耕道:“待吐蕃人把工事造好,深沟高垒,莫说十万人了,就是五万人,咱们唐军也不好攻破。但是现在,吐蕃人立足未稳,就给了咱们可乘之机。”

    郭子仪道:“你是说,派人乔装打扮,给咱们的人送信,让他们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但是……吐蕃人现在占了长春谷,派人送信……几乎完全不可能!”

    “非也,非也。”崔耕摇头道:“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机,发动猛攻,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发动猛攻的并非别人,而是咱们。”

    “咱……咱们?”饶是以郭子仪和张守的勇猛,听了这个计划,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崔耕眼睛一眯缝,不屑道:“怎么?二位怕了?”

    郭子仪年纪轻,还受不得激,涨红了脸道:“怕?某自从从军以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谈什么“怕”字?只是……只是……”

    张守接话道:“依崔兄的意思,咱们不仅要偷吐蕃人的大营,而且要战而胜之。换言之……你这是要六百破十万啊!那吐蕃人又不是泥儿捏的,这个法子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崔耕轻轻一拍几案,道:“二位都是用兵的行家,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现在某就问你们两个问题:其一,此计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张守道:“当然有可能了。莫说咱们主动偷营,就是不偷营,莫名奇妙地炸营之事也是有的。军中严禁夜间喧哗,违者立斩,就是这个道理。”

    崔耕继续道:“第二个问题,除了此计之外,咱们可有其他办法?”

    “某现在却想不出来。”

    “还是的啊,现在的情况,咱们除了这最后一搏外,别无他路。二位还有什么犹豫的?”

    虽然崔耕、郭子仪和张守相识的日子不长,虽然三人中崔耕的官阶最低,但经过之前的几件事儿,三人中已经隐隐以崔耕为首了。不光是崔耕救了他们的命,关键是崔耕总在恰当的时机,找到最佳的应对眼前危局的手段,事实证明,崔耕总是正确的。

    现在崔耕正儿八经的把这条计策提出来,并且说出了一番道理之后,就由不得郭子仪和张守不认真考虑了。

    最终,郭子仪轻叹一声,道:“实在不行,也只能如此了。”

    张守则眉毛一挑,沉吟道:“崔兄的意思是……死马但活马医?”

    崔耕依旧摇头道:“非是死马当活马医,而是某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此计能够成功。”

    “啥?八……八成?”

    “怎么?二位不信。”崔耕微微一笑,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崔耕这话可没吹牛。

    六百破十万,虽然听着就那么不靠谱。但是,这事儿在历史记载中还真发生过,而且就是在大唐和吐蕃的这场大战中。

    当时,军情紧急,王以朔方军行军大总管的身份,带着两千精骑来援薛讷,正好赶上吐蕃大将盆达延,带着十万吐蕃军,吞兵于大来谷口,准备对唐军发动偷袭。

    唐军的斥候提前发现了他们,于是乎,王从手下的两千人中,精挑细选了七百人,换上吐蕃人的衣裳,将计就计,对吐蕃人发动了夜袭。

    吐蕃人受到攻击之后,不知唐军来了多少人,惊慌失措,自相残杀,死了一万多人,全军大溃。

    然而,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王手下的兵马不多,非常容易隐藏行迹,完事儿之后,就逃之夭夭了。

    吐蕃人整顿好兵马,意欲找回场子,找不着王,只能去找薛讷的麻烦。

    结果,王率这两千人隐在吐蕃大军之后。当天夜里,故技重施,又是七百人偷营,吐蕃军再次大溃。

    这回吐蕃人可没重整旗鼓的机会了,薛讷派大军趁机掩杀,吐蕃惨败而归。

    完全可以说,此战虽是薛讷的一雪前耻之战。但有一半的功劳,得记在王的身上。

    现在崔耕这边虽然只有六百人,比历史上少了一百,但考虑到郭子仪和张守这两位名将的存在,这点差距也就不算什么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吐蕃的大军刚到,比历史上大来谷口的吐蕃军还要立足未稳。

    当然了,细节决定成败,人家王能做到的事儿,崔耕等人未必就一定能做到。

    稍后,崔耕和张守、郭子仪仔细商量了这场冒险行动的细节。

    张守之所以能把殷利德背唐的前因后果搞的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伙俘虏中有个叫郁理敢的吐蕃大人物。他是盆达延的亲侄子,甚受盆达延的信重。这次是奉了盆达延的命令,紧急押运了一批粮草,供应大军。

    崔耕把郁理敢找来,稍微一威胁,这厮就表示愿意弃暗投明,配合唐军的行动。

    崔耕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命杨玄琰手持一把匕首,与之形影不离,但凡此人有一点小动作,就结果了他。

    然后,命六百唐军尽皆换上那些吐蕃俘虏的服饰,往长春谷的方向而来。至于那些粮草辎重,当然全留在梁家庄了。

    一路之上,他们当然遇到了很多吐蕃人的盘查,对此郁理敢的解释就是,自己的队伍遇到了唐军大队人马的围追堵截,只得舍了辎重,赶紧回来报信。

    这下可了不得了。

    在崔耕等人看来,是大唐出了奸细,吐蕃人趁虚而入,大唐的江山社稷马上就有倾覆之忧。

    但对于吐蕃人来讲,只知道殷利德投降,自己占了长春谷,并且掐断了大唐的粮道。那么,殷利德是真降还是假降?会不是会如同三国时期的老黄忠一样,故意诈降?

    还有,今日之事也进行得太顺利了,大唐人才济济,难道就一点都没发现殷利德的异状?

    若唐人是将计就计,在长春谷的另一侧早就埋伏了大军,现在己方立足未稳,唐军前后夹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现在,郁理敢发现了唐人的大队人马,似乎证明了这种猜测!奶奶的,该不会是唐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儿,要来个瓮中捉鳖吧?

    若是在唐军中,即便有人散布类似的谣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军规森严,不利于大军士气的流言注定传不了多远,就会被基层军官掐灭。但吐蕃人礼仪粗疏可不讲究那个,一时间,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吐蕃大营,一阵恐慌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黑夜中,无数吐蕃人窃窃私语,惊恐地看向未知大远方,似乎随时会有唐军冲出来,将他们杀死,割下他们的脑袋,作为自己战功的证明。

    ……

    ……

    长春谷两侧俱皆崇山峻岭,粮车无法逾越。中间的大片空地上,驻扎了吐蕃人这次断粮大军的主力八万人。唐军必须将这八万大军车队击溃,才能打通粮道。

    崔耕一行走得并不快,直到四更天,才到了长春谷外。此时整个吐蕃大军,早已得到了唐军出现的消息,人人自危。

    就是现在!

    崔耕和郭子仪、张守对视一眼,就准备发出信号,全军左臂上绑好白布,对吐蕃人发动猛攻。

    是死是活,是成功还是成仁,都在此一举了。

    可正在这时

    吱扭扭,营门开了,大队的吐蕃骑兵涌了出来。数十灯笼火把燃起,将现场照的亮如白昼。为首一人看年纪在五十岁上下,身形粗壮,面如重枣,不怒自威。

    郁理敢面色微变,惊呼道:“叔叔!你怎么来了?”

    不好!

    崔耕顿时心中一凛,暗暗寻思道:“这位该不会就是吐蕃军的主将盆达延吧?他要见郁理敢,直接命其觐见不就得了?为何还要带兵出营相迎?难道说……我们暴露身份了?”
………………………………

第1221章 阵斩万军主

    然而,盆达延真的发现了崔耕等人来偷营吗?其实没有。

    时间回到半个时辰前,长春谷,吐蕃中军帐内。

    “该死!”盆达延愤怒地将一只酒杯摔落在地,恶狠狠地道:“郁理敢也太不晓事,发现了唐军的踪迹,偷偷报知本帅不就得了,怎能逢人就说?如此乱我军心,恐怕唐人没攻过来,咱们的人就都崩溃了。他若到了,本帅定斩不饶!”

    “……”吐蕃诸将面面相觑,都没接茬。

    这话可不好接,盆多延这话得反着听他根本就不想杀郁理敢,现在是希望大家给郁理敢求情。

    道理很简单,盆达延要斩郁理敢就斩呗,反正他是大帅,要斩谁就是一句话的事儿,现在咋咋呼呼的干啥?这是提前和大家通气儿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郁理敢犯了如此大错,大伙真恨不得宰了他。这时候上赶着求情干啥?

    于是乎,造成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场面。

    但是,别人可以不说话,有一个人却不能不说,他就是刚刚归顺吐蕃的殷利德。要不然,盆达延一股子邪火没处发,还不得发在他这个新降之人的身上?

    而且,与此同时,他也不能太偏袒着郁理敢了,要不然盆达延是高兴了,但其他人对他有意见可咋办?

    殷利德轻咳一声道:“启禀大帅,依在下看,虽然郁理敢的所为颇为不妥,但不把他斩了,对我军殊无好处,不如……让他戴罪立功吧?”

    “哦?怎么个戴罪立功法呢?”

    “按郁理敢将军所言,他遭遇了大股的唐军。但是,这些人到底是有备而来,还是大股的斥候,并不确定。咱们为了稳定军心,完全可以把这伙人当成唐军的斥候。”

    盆达延模模糊糊地好像抓住点什么,道:“当成唐军的斥候?怎么当?”

    “呃……咱们完全可以说,是一伙唐军的斥候,劫持了郁理敢将军,故意散布谣言,乱我军心。您给郁理敢将军使个眼色,让他暂时认了这个罪过,不就把影响降到最低了?”

    盆达延先是一喜,随即皱眉道:“这说不通啊,那帮斥候乱我军心就乱我军心吧?又岂能上赶着前来送死?”

    殷利德道:“大帅心思缜密,当然会发现此事不妥之处。但这个说法儿又不是要您相信,只要咱们的士卒相信就行了。军心定了,万事可为,军心一乱,就后果不堪设想。对了……”

    他猛地一拍脑袋,道:“在下刚得到消息,大唐双耀郭子仪和张守已经来到渭源县查案,只是不知为何,没和咱们的人遭遇。您就说擒拿郁理敢将军的是他们,郁理敢将军败在大唐双耀的手中,也不算太过丢人。”

    “嗯,有道理。”

    盆达延心中暗想,即便唐军两面夹击,只要我这十万吐蕃军军心不乱,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怕只怕还未开战,大军就士气为之夺,只想着逃命。所以,我这十万大军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今晚。如果我把这个消息压下去,待到天亮之后,士卒们的情绪就会稳定许多。若能再拖延一个白天……那胜负之数,还未可知啊!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冲着殷利德微微一躬身,道:“多谢殷兄指教,此计若成,本帅当上奏国主,为你请功。嗯,连立下了献长春谷、稳军心两大战功,来日殷将军的地位,未必在本帅之下啊!”

    殷利德赶紧跪倒在地,道:“多谢大帅栽培!我们殷家的家眷,已经全部全部迁入吐蕃,末将日后定对吐蕃竭尽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此甚好。”

    然后,盆达延又对吐蕃诸将道:“你们以为此计如何?”

    吐蕃诸将齐声道:“殷将军此计甚妙!”

    ……

    军议已定,这才有了盆达延率众出营之事。

    他面色一肃,冲着郁理敢使了个眼色,高声道:“大胆的郁理敢,你被大唐双耀郭子仪和张守生擒,不能死节也就罢了。竟然为了活命,散布谣言,乱我军心,实在是罪不容诛!来人,给本帅被他们拿下1”

    在盆达延和殷利德的想法里,现场亮如白昼,郁理敢肯定能看见盆达延使的眼色。他是个聪明人,肯定会借坡下驴,束手就擒。己方再派人把这六百士卒押下去,就算一切齐活。

    然而,但是,现在盆达延说出的这话太要命了,简直是一语道破了真相!

    郁理敢心事被说中,吓了个面无人色,哪还有心思顾及盆达延的眼神,忍不住惊呼出声,道:“你怎么知道?”

    崔耕也被吓了个魂飞天外,他心中暗想,如果人家吐蕃人有准备的话,唐军这六百人,给人塞牙缝也不够啊!事到如今,已经不是十死九生的问题了,而是万死无生!

    怎么办?

    他心思电转,一咬牙一狠心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冲,杀盆达延!”

    “喏!”

    这就看出跟名将做搭档的好处了,崔耕话音刚落,郭子仪和张守已经双腿一夹马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着郁离敢袭来!

    “啊?怎么回事儿?”

    郁达延和他身边的诸将,都以为眼前之人是自己人,根本就没想和他们真的发生冲突。当即,就是微微一恍神儿。

    这可要了命了,要知道,郭子仪和张守都是万马军中取上将的主儿。

    尤其是现在,二人竟然距离盆达延如此之近,盆达延身边的防御又是如此松懈!

    扑!扑!

    就在电光火石之间,郭子仪的马槊刺中了盆达延的哽嗓咽喉,张守的长矛刺入了盆达延的前胸。

    噗通!

    盆达延的死尸跌落马下,虎目圆睁,死不瞑目!

    没办法,他死的憋屈啊!说到底,无论盆达延和殷利德乃至吐蕃诸将,都不认为唐军六百人,就敢攻打吐蕃的十万大军。然而,崔耕等人偏偏这么做了,再加上郁理敢做幌子,殷利德又出了个看似好主意的馊主意。种种阴差阳错之下,造成了盆达延这堂堂十万大军之主,被一个照面刺于马下。

    郭子仪和张守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也甚是纳闷,怎么回事儿?盆达延不是发现了自己等人的阴谋吗?怎么竟对自己毫无防备?自己本来抱着同归于尽之心来袭杀他的,怎么这么容易就一击建功?难道说……这个盆达延是假的?

    杨玄琰也想到了这点儿,随手一匕首刺入了郁理敢的后心,道:“你敢骗我们!”

    “我没!”郁理敢直感觉全身的力气迅速流逝,焦急地解释道:“莫……莫杀我!他……他真是我叔叔盆达延!”

    然而,现在杨玄琰就是信他也没什么用了,随着匕首的抽出,一股鲜血从郁离敢的后心喷出。他只觉眼前一黑,魂归天外去也!

    直到现在,那帮子吐蕃诸将才晃过神来,道:“唐……唐人真的来啦!快,快,杀了他们!”

    崔耕见机得快,高叫道:“大唐双耀郭子仪和张守在此,已经阵斩了盆达延和郁理感!我军大队人马随后就到,尔等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我军大队人马随后就到,还不归降,更待何时?”众唐军将士齐声呼喝,声震云霄!
………………………………

第1222章 传奇将诞生

    当然了,六百大军想把十万大军慑服那是不可能的。众人此举,只是为了扰乱军心而已。

    就在呼喝之间,这六百人戴好了白布,齐往前冲,跟吐蕃人战在了一处。

    顿时,灯笼火把迅速熄灭,阵阵兵刃交接之声不绝于耳。

    好在此时四更天已过多时,东方隐现白线,虽然依旧非常昏暗,但不至于到了目不能视物的程度。

    唐军提前有准备,白布为号分辨敌我,可以互相配合。但吐蕃人可没分辨敌我的手段,为了自保甚至互相残杀起来。

    所以,战斗一开始,就是一边倒的局面。功夫不大,跟随盆达延出战的吐蕃诸将就战死大半,四散奔逃。

    崔耕无心追杀他们,命令大军左冲右突,高声呼喝,努力放火,吐蕃大营顿时一阵大乱。

    不少吐蕃士卒确信,唐军主力已至,吐蕃大军已然失败,现在还是逃命得好。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崔耕等人刚开始杀的,都是随着盆达延出来的吐蕃将领!

    这就相当于,十万吐蕃军的高级军官已经损失大半。

    剩下一小半呢?他们已经犯嘀咕了:奶奶的,这主帅盆达延死的也太突然,太蹊跷了吧?

    到底是谁的错?我们吐蕃人肯定是不会错的,那错的只能是殷利德了。

    正是因为殷利德献计,大帅才战死沙场。哼,肯定是他诈降我吐蕃,图谋不轨,才酿成了这等大祸!

    对,一定是这样的,肯定是这样的,要不……要不……我等岂不是有保护主帅不利之责?

    稍后,吐蕃人中就有阵阵喊声响起。、

    “殷利德诈降我吐蕃,杀了元帅盆达延!”

    “唐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到了!”

    “为了赞普、为了吐蕃,努力杀敌啊!”

    ……

    这番话起了反效果,本来崔耕说唐军大军已至大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