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五神色不变,心中却是信了大半。

    不说别人,冯百万绝对有军械铠甲的渠道。

    冯和尚之前的四千精兵,就是证据。

    只是没想到张诚那边的本钱,竟然也是冯百万“援助”。

    是“援助”还是“主导”?

    这样说来,那出奔的副将到底是张诚买通的人,还是冯家买通的人?

    关键是这个时间,七月底送的军械,那个时候滁州军已经成军两月,占了滁州三县。

    张诚是八月里烧香起义。

    冯百万这个用心,就不好说了。

    “李福海,慎言!”

    冯百万回头,目光阴沉看着副会长。

    副会长恨恨道:“慎言?天下哪里有那么便宜的好事?谁不晓得,扬州诸事,都是你这位商会会长牵头,如今大家一身泥巴,你这个罪魁祸首还想要在太尉面前卖乖?凭什么?凭着冯元帅的军功?你也有脸占那个便宜?冯家这首富之家是怎么来的?是你冯照阳吞并了江家祖产来的!江家祖产,本该有冯元帅继承,是你这位嫡亲哥哥厚颜无耻,先是抹平了过继之事,生生气死了太夫人,又使手段将冯元帅除族,才有了今日的冯家。老天有眼,怎么不劈死你这个不孝不义之人!”

    好个密辛!

    在座众人面面相觑,十分惊诧。

    “怎么回事?还有江家之事?”

    “江家不是冯会长的舅家,早没人了。”

    “冯元帅除族,不是少年无状?孝期不谨吗?”

    “这里头还有其他?”

    “怎么没有?冯元帅身体不好,在寺庙里长大,哪里晓得什么是女色?”

    “够阴损的,这样污水!”

    “想想是蹊跷,当年冯元帅才十三呢,半大孩子!”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要是这“孝期不谨”的罪名是真的,那冯和尚人品堪忧。

    要是这罪名是被诬陷的,那冯会长可是够心黑。

    借着老母亲的丧事陷害同母兄弟,就不怕老娘死不瞑目?

    就是霍五,眼中都带了好奇。

    毕竟之前打听到的,冯会长这个亲哥哥待同胞兄弟,可是有情有义。

    可是冯和尚的反应,确实冷淡。

    否则也不会从亳州出来时往滁州来,而不是直接回扬州。

    霍宝坐在林师爷下首,则是忍不住望向主位上的老爹,佩服的不行。

    所有的堡垒,最好的攻破方法就是内部攻破。

    老爹这一手“抛砖引玉”用得好。

    如今不用滁州军这边做什么,淮南商会内部就乱了。

    霍五的脸上,也多了肃穆,望向冯百万道:“冯会长,可有话说?”

    要说冯会长进京走动不算大过,为了自保而已。

    就是扶持淮安的张诚,也是多条后路。

    可这孝义之事,却是涉及人品德行,还涉及到冯和尚利益。

    霍五这个滁州军头目,自然有资格为麾下主将问上一句。

    冯百万叹气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副会长冷笑道:“若是没做亏心事,那江家的产业怎么说?江家近支死绝了,族人可没死绝……太夫人出嫁,十里红妆,带了江家产业,约定次子姓江,江氏产业传承于次子……冯元帅行四,可冯二、冯三为你庶弟,冯元帅这个老生子正是太夫人次子,本是江家产业的继承人……难道会长要请来冯元帅对峙,才肯承认此事?”

    冯百万依旧是神色淡淡,道:“此我冯家事,不劳尊驾操心!”

    副会长看着霍五神色,见他没有继续追问此事之意,心中叹了口气,道:“这是你家私事?章安出奔还是私事不成?他带走的可是两万淮南兵!太尉大人亲至扬州,你依是存了贰心,你到底想要作甚?莫要说什么你与章安不熟的话,章安与我家扯上远亲,与你这个会长关系也不远,他的外宅,就是冯家给置的。你自己一身衣衫穿十年,却舍得给他身上砸银子,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章安就是那个带了两万兵卒出奔楚州的副将。

    先一步得了滁州军攻打扬州的消息,带了两万兵卒出奔。

    事已至此,副会长与冯家是不死不休局面,自然是不肯放过冯百万。

    贼咬一口,入木三分。

    说的就是此情此景。

    冯百万即便能绕过家事,却绕不过这件事。

    之前的扶持往来都是自保,滁州军兵临城下,这样的选择,就称不上善意。

    霍五皱眉。

    之前他就想着扬州乱相是扬州士绅在背后动作,也与冯百万这个会长脱不开干系,却没想到会是这样。

    这样的意外之喜,并不令人高兴。

    只是走到这一步,也没有再放手的道理。

    这个副会长李福海,倒是名不副实,性子实是浅薄。

    这样的人,撂下不用,倒是可惜了。

    之前调查的结果,李家各种钻营,却都有脉可循。

    霍五看着冯百万道:“章安之事,事关重大,有什么误会,还是早日解开为好……邓元帅可是恼的不行,若不是我强压着,怕是要出大事!”

    冯百万脸上抽了抽,拱手道:“谨遵太尉吩咐!”

    怎么解?

    即是“误会”,少不得调查。

    调查,就要留人。

    霍五后一句是威胁也是实话。

    邓健如今名声在外,最闻名的不是勇武,而是嗜杀。

    滁州军进金陵城的时候,杀了几个衙门的人。

    与副将出奔有关系的冯百万这个时候回扬州,还真是谁也保证不了他的安危。

    冯百万自然也想到此处,才不做辩解,坦然接受。

    副会长见状,不免咬牙切齿。

    总是这个样子,总是这个样子。

    他就不信这次冯百万会逃过一劫。

    霍五望向副会长,温和道:“李福海!”

    副会长一怔,立时恭敬道:“小人在!”

    霍五道:“冯会长暂留金陵,扬州杂事还需你多尽力,省的邓元帅烦心!”

    副会长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想象的那个意思?

    “你幼子十五,与我儿年岁差不多,送来金陵给我儿做个伴当吧!”霍五道。

    “遵命,小人遵命!”

    副会长带了颤音,强忍着激动道。

    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冯百万的眼神闪了闪,望向旁边的霍宝。

    按照他之前的计划,是要送长孙为霍宝伴当。

    如今,换了李家小子……

    除了冯家,其他扬州九家也是震惊。

    按照之前的那张单子看,李家犯了诸多忌讳,已经全无翻身余地。

    看似只罚没家产九成,人无碍,没有明面上问罪。

    可是这世上,最不乏“落井下石”之人。

    商场如战场,李家露出颓态,等着撕肉的不是一家两家,那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李福海咬着冯百万不放,何曾不是为这了这个。

    只有让冯家顶在前头,李家才有一线生机。

    如今不仅是一线生机,还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大家眼神闪烁,怦然心动。

    “太尉大人,小人有事禀告……”

    “太尉大人,小人亦有事禀告……”

    冯百万的心,终于乱了。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两姓

    太尉府门口,十位扬州士绅代表出来,犹在梦中。

    都出来了。

    除了冯百万。

    冯百万因涉及章安时,被留下“调查”。

    其他人刚才七嘴八舌,又说了冯百万不少黑料。

    其中还有他的姻亲,说的不比李家少多少。

    只是再没有李家的好运气,霍太尉只是听了,没有再抬举哪家的意思。

    霍太尉没有发话减免罚银,却也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

    否则就不会让罚银九成家产的李福海暂代会长一职,协助邓健稳定地方。

    “会长,咱们这就回去?”有机灵的已经凑到李福海身边。

    之前那些趁火打劫的念头统统放下。

    谁都晓得,有霍太尉做靠山,以后扬州就要看李家了。

    李福海忍着笑意,道:“回去,早点了了前账,早好!太尉府可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扬州的吏员试过几日就要考了!咱们扬州子弟也不能落于人后啊!”

    他晓得今日是得了体面,可这不是吃独食的事儿。

    霍太尉如今的地盘是七州府,麾下各方势力自成派系,他孤家寡人是立不住的。

    还有冯和尚那边。

    一笔写不出两个冯字,或许冯和尚真的大度不计较胞兄侵占家产之事,否则的话以他的滁州军中的地位早有能力将冯家易主。

    方才李福海为了保命,拍死了冯家;眼下逃出生天,就想的多了。

    要是冯和尚真要顾念手足情分,保全胞兄,那他到时候就要坐蜡。

    一个好汉三个帮,扬州势力还得抱团。

    想到这里,他望向大家:“如今处处都乱,没有一处太平,咱们得滁州军庇护,以后也能踏实了!”

    所以就乖乖的缴了罚银,抹平前事,再图富贵。别想着搬迁什么的,那不是打脸吗?

    滁州军说的好听,可大家要是给脸不要脸,也就不要怪人家下狠手。

    大家点点头,竟是觉得这新会长说的十分有道理。

    要说先前大家看了那“罚单”,还多少有些不忿。

    毕竟是好是赖,都是投滁州军之前的事。用之前的事还算账,大家自然觉得冤枉不甘心。

    可有了后头那一出,冯家眼看着不行了,李家折损九成家产,对比这两家的状况,其他人家最多罚没五成家产,好像也就不觉得那么肉疼了。

    李家这个前头犯了很多错的,罚了银后都翻篇重用,那他们剩下的“从犯”,也就不会再被人找后账。

    踏实。

    如今天下各地都是白衫举事,滁州军人马地盘比不得蕲春,可也不差。

    又是地缘,有个乡情在里头。

    换了蕲春军占了扬州,可是要分田的,那才是真要命。

    要是台州军,则是海匪做派,占了哪里要先扫荡一遍,大家也落不下好。

    至于亳州白衫,就是个幌子。一个自己都当傀儡的小教主,能庇护得了哪个?

    至于淮安张诚,不过是冯家豢养的一条狗。

    真要张诚占了扬州,那扬州只会剩冯家一家,旁人还能落下好?

    同那几处白衫比起来,滁州白衫简直是大好人,滁州白衫占扬州,他们的损失才最小……

    ……

    偏厅里,扬州士绅离去,冯百万也被“请”下去暂歇,霍五却不觉得得意,反而是皱眉。

    他看看马寨主,又看看林师爷:“冯百万只打了这么一回教导,和尚的人品却是咱们都看着的……娘的,还有这样当哥哥的,这样恶心人,这叫什么事儿!”

    不管从公从私,都应该处置冯百万。

    可外人不知内情,只会误会滁州军贪婪,对着冯家这天下首富开刀。

    就是滁州军治下士绅,说不得也会这样看待,到时难免人人自危。

    马寨主道:“好事啊,天大的实惠,又是师出有名,作甚不拿?将冯、江两姓的约定与前事说了,也给和尚洗了污名!可怜见地,快三十了也不想说亲,说不得就是那时候被吓的!”

    关键是,冯家天下首富,这家底自是丰厚,不拿白不拿。

    林师爷则道:“是不是要问问冯帅的意思,到底涉及冯家恩怨……”

    他是读书人,自然知晓名声的重要。

    若是谁将天下人当傻子,那天下人会将他当傻子,如同今日的冯百万。

    霍五摇头道:“和尚不会参合,要不然先头打扬州不会避开,昨日我也留了他问过……说他已经除族,行事不必顾忌他……”

    霍宝坐在林师爷下首,眨了眨眼道:“不是当先罚么?李家罚了九成,冯家涉及更深,应该也罚了不少!”

    “先罚?那罚了后呢?”

    霍五带了好奇道。

    “罚完,就两姓分产啊!不是说江家还有人在,知晓冯家先太夫人往事!”霍宝道。

    冯家与江家的约定,在冯太夫人出嫁时。

    按照冯百万的年岁看,是五十多年前的事。

    既是江家还有知情族人在,那霍五这个时候为冯和尚做主也是理所当然。

    冯百万就算最后问罪,还有冯二老爷、冯三老爷两支在。

    届时,江家在,冯家也在。

    霍五听了大笑道:“我儿聪慧,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啊!”

    这样一来,滁州军得了实惠,还没有太损了名声。

    就算有些不周全,也是小节。

    马寨主附和道:“这样也好,冯家风头太盛,留他们苟且也没什么。”

    林师爷却是心有疑虑,不大赞成这个法子。

    他看向霍宝,见他似有未尽之意,道:“小宝还有其他主意?”

    霍宝摇头道:“没有……只是想着要不要卖好冯帅……若是先分再罚,银钱上吃亏了,却是名声更好听……”

    林师爷这才点头道:“银钱与五爷只是锦上添花,倒是人心与名声更难得!”

    霍五眼睛闪亮,看着儿子越发欣慰。

    如今地盘越来越大,底下人越来越多,如何用人就是重中之重。

    儿子这一手“推恩”甚妙,到时候天下都知滁州军对冯和尚的恩义,冯和尚要是有反复,这失了人品德行。

    马寨主扫了霍宝一眼,又看了眼霍五。

    这才是嫡亲父子,一个比一个心黑,却又装好人似的。

    霍五一张罚单,挑拨得扬州士绅反目,冯百万这个领头人成为众矢之的。

    霍宝这“先拆后罚,看似舍得冯家一半家财,可得到的实惠就太多了。

    经此一事,天下士绅都会晓得霍太尉的操守。

    前头滁州、庐州两地之事,就洗白的差不多。

    ……

    冯氏分产,避不开冯和尚这个当事人。

    霍五没有拖延,立时叫人去金陵大营请冯和尚回来。

    “两姓分产?”

    冯和尚很是意外了:“五爷怎么想起这个?”

    霍五坦然道:“冯照阳不仅扶持张诚,还与出奔的章安关系紧密,查下来少不得要重罚……可冯家家产不单是他的,也有一半江家祖产……罚冯家之前,先分出来,也省的叫你吃亏!”

    冯和尚摇头道:“没有一半……他善经营,这二十多年家产翻了不止一番!十几年前江家祖产占他产业的两、三成,眼下怕是一成半到头了。”

    霍五闻言,不由大怒:“既是那样,作甚还亏心薄待与你?”

    正常人家分家产,长子承宗占大头,分七成,其他儿子分三成。

    冯和尚是嫡子,自是比两个庶兄份额多,三成里占两成也是应当的。

    冯百万却是连这两成都没有分给胞弟,反而有了除族之事,这也太不厚道。

    冯和尚神色漠然,道:“十三年前,热孝之内,我确实与女子同床……”

    霍五不以为然道:“不过是小把戏,大家都晓得怎么回事,否则也不会过了这些年还有人拿这个说嘴!”

    十三岁的少年,因为母丧,从寄居的寺庙里回家,还不是想要算计就算计。

    冯和尚练的是童子功,元阳泄不泄,内行人一看便知。

    邓健见了冯和尚就点了此事,说明什么?

    冯和尚,还是童男。

    对一个童男子,用淫污罪名除族,论起来岂不是荒唐可笑?

    怪不得冯和尚对亲族毫无留恋,想来也是真伤心了。

    母孝之内,被至亲骨肉算计。

    冯和尚叹气道:“他怕分权,也怕我不满足那两成!他这些年往寺庙的供给,安排的私卫,花费不菲……江家的事情时过境迁,就算了,那银子就留做军需。若是五爷便宜,就留他一条性命……”

    霍五立时摇头道:“各论各的!江家之事,既是两姓约定,自当遵守,也省得太夫人地下难安……至于冯照阳那里,就算对咱们滁州军没有善意,也没有真正伤了咱们,问不了死罪!”说到这里,想起两姓分产之事,不由挑眉道:“至于两姓分产后,冯家那边,罚银之后,肯定是不能交回冯照阳那支,冯二与冯三你挑一个妥当代管,等你以后有了儿子直接传下去。”

    实在是冯家名头太盛,产业太多,与其扶起不知好歹的冯二、冯三起来,还不如就成全冯和尚一人。

    冯和尚不喜庶务,与邓健差不多的性子,冯家商业帝国交到他手中,只会沉寂下来。

    冯和尚听了,不由皱眉:“太麻烦了,不必如此!直接收归公有,让薛七爷接手便是!”

    霍五正色道:“不能开此先例,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私不分。否则人心惶惶,不得安稳!

    冯和尚无奈:“那某当如何?”

    霍五笑道:“兼祧两姓,好好娶两房妻室,生儿育女,将冯江两姓传承下去!”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败家

    就算是“两姓分产”也得是扬州事情调查清楚。

    冯百万名声在外,总不能几人举报就立时定罪。

    至于冯和尚兼祧什么的,霍五也只是说一句。

    娶亲与否,到底是冯和尚自家事,还轮不到霍五来给做主。

    两人虽说上下级,可又不同。

    倒是水进这里,素来被霍五当子侄待的,相亲的又是没有出五服的族妹,少不得过问两句。

    之前水进去霍家相了一次亲,然后就是陵水奔丧,再回来就是打扬州,又是马驹子的亲事。

    一个月过去,也该尘埃落定了。

    毕竟此事,就该男方主动。

    水进就与霍五说了,央求马寨主为大媒,向霍洪家提亲,敲定了与霍椿的亲事。

    因霍椿才十三,就约定后年及笄迎娶。

    虽说水进这门亲事并没有宣扬,可他身份在这里,多少人盯着,也没有遮遮掩掩,消息灵通的都打听到了。

    不少人家顿足。

    毕竟滁州军的各位元帅中,水进的身份年岁最好,是好女婿人选。

    “这滁州军是不跟外头联姻么?怎么都是霍家自己结亲了?”

    甄大舅按捺不住,叫了妹夫过来,皱眉道。

    滁州军刚进金陵时,甄家听了贾氏兄弟的劝告,没有多家攀附,可眼下滁州军就又得了扬州与镇江。

    以后,往滁州军身边凑合的人更多了。

    甄家想要凑上去,就不容易。

    贾演不由皱眉。

    他虽弃文从武,可骨子里还带了几分文人清高,并不赞成甄家借联姻攀附滁州军众头目。

    哪里有那么好事,凭借着联姻就能跃然高位?

    滁州军众头目中,能走到今日的都是元勋,都是为滁州军今日出过大力。

    “明年正月,滁州军会在各地征召士绅子弟入伍!”贾演想了想,道。

    “哦?可是那位小宝爷的亲卫?”

    甄大舅来了兴致。

    贾演点点头道:“是的,只是名额有限……之前滁州、和州、庐州是一百人,金陵两百人、扬州两百人……”

    甄大舅一听就没了兴致。

    还有太平府与镇江,就算那两处也一百人,这加起来就是九百人。

    人数太多了,亲卫就只是亲卫,想要露脸何其艰难。

    “我打算让代化、代善两人过去!”贾演道。

    甄大舅皱眉道:“荒唐!你侄儿还罢,喜欢舞刀弄枪,作甚让化哥儿也过去?若是伴当还罢,能与大公子说上话,入了亲卫,不过泯灭众人。”

    说到这里,他带了不忿:“你家与霍太尉有旧交,如今还在太尉麾下,作甚就不能选了代化为伴当?于家那外甥不用说了,水师势大,还是姻亲;倒是扬州李家,凭什么便宜了他家?”

    “大哥慎言!所谓旧交,不过是我们与史家受太尉大恩,尚未回报,哪里还敢厚着面皮伸手讨人情?”

    “可代化所长不在武事上……”

    “大哥……这世道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安生下来,代化是长子,得学会自保,日后也要顶门立户,庇护家人!”贾演道。

    甄大舅依旧不赞成:“刀枪无眼……你就这一子……”

    贾演道:“大哥不必劝我,我意已决……就是史家那边,子弟也会应召……”

    甄大舅倒是不在劝阻,反而思量开。

    金陵士绅子弟两百名额,听着挺多,可金陵有六县。

    士绅人家,没有一万,也有数千。

    如此一来,这名额倒不显富裕。

    像贾家、史家这样的人家都惦记送子弟过去,那投了滁州军的文武人家,多半会如此。

    甄家近水楼台先得月,还真的好好规划规划,多弄两个名额。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有动静。

    “甄大哥,大哥!”

    急匆匆而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贾源,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