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厨房小伙计站在旁边,指着一叠饭盘与筷子、调羹、汤碗让学生们自取。

    竟是不限量,吃多少打多少。

    只是大家熬到眼下身份,早已经过了吃不饱的时候,盛饭盛菜也都有所节制。

    等轮到霍宝,盛了两方烧肉、两个鸡腿、两条熏鱼,一碗蔬菜汤,四个大馒头,倒是引得不少人侧目。

    这分量实在不轻,足有两人的分量。

    都说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可霍宝这文弱模样,实不像是大肚汉。

    倒是黑蟒山老人,见了少不得跟同寝伙伴吹嘘一二:“这算什么,也就垫垫底,小宝爷放开了,一顿饭就是半头羊。”

    同寝不信:“那肯定是小羊羔,总共十来斤的,我放开了也能吃半拉。”

    “羊羔谁还稀罕说?是成羊,毛重六十来斤的大羊,去了皮毛下水羊壳子也有三十大几斤!”

    “嚯!那饭量可不小,怪不得力气大……”

    一干老人提及霍宝都亲近,可也晓得他的脾气,不是多说爱与人亲近的,只见了恭敬问好,并不往霍宝身边凑。

    可童兵众人,却是视霍宝为主心骨,早等着霍宝了。

    等霍宝打完饭,大家已经围坐等着霍宝。

    霍豹、侯晓明、仇威、李远、石三、朱强,还有一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郭鬲。

    郭鬲本就是老实腼腆性子,如今还是那个模样,带了紧张磕磕绊绊:“宝……宝爷……”

    郭鬲是技术性人才,京味楼郭老爷之孙,霍宝在滁州的四伴读之一。

    在霍宝的点拨之下,他弄出方便军粮、方便粥系列东西。

    虽说只有十三岁,却是在马寨主那边记名的。

    这次军校选拔,二十五个后勤生,郭鬲就在名单之上。

    换做其他人,既是做过霍宝伴读,到了金陵自然先见霍宝,再用同为伴读的名义去见见宋谦之、邬远两个,拉拉关系,叙叙旧情。

    郭鬲却是统统没有,举家来了金陵后,日子与滁州差不多,还是一头钻进厨房,继续开发新军粮。

    没有人晓得,有与邓家相看之事在前,郭鬲很是心虚。

    别说故意往霍宝身边凑,他是巴不得躲开,过几年再见。

    一个是忙的不行,一个是有心躲避。

    霍宝与他,还真是有些日子没见了。

    眼下到童兵座位,也不是郭鬲自己来的,而是被霍豹拉来的。

    霍宝看到郭鬲还是旧模样,也很是无语。

    这次军校生百人名单,郭家叔侄占两个名额,不知多少人羡慕。

    郭家注定要兴盛起来。

    如今滁州士绅,除了林家,就是郭家。

    就是鲍家,都要略逊一筹。

    也就是在滁州军,郭鬲又挂着霍宝前伴读的身份,否则这样埋头苦干的性子,早就被抢了功劳埋没了。

    想着当初伴读四人,九岁的郭釜先不说,年岁在那里摆着,剩下宋谦之、邬远都迅速成长起来。

    霍宝虽不太喜欢郭鬲的性子,可想想后世的“技术宅”,也就多了几分体谅,道:“外宿住不住地惯?你同寝的是哪一个?”

    “没住郭,不晓得惯不惯……是安指挥、虎爷、孟同知……”

    郭鬲老实回答道。

    安指挥不用说,水师安氏兄弟的老大安勇。

    被郭鬲称“虎爷”的就是老虎。

    马寨主将女婿安排在安指挥身边,也是带了私心。

    霍虎脑子不活络,如今还不能独当一面。

    安指挥却是帅才,霍虎跟在他身边能学习不少。

    只是这孟同知……

    霍宝听着耳生,望向霍豹:“孟同知是哪位?那个府的?”

    以霍豹的“兄控”属性,早就该将霍虎的同寝伙伴打听的差不多。

    “和州的,之前的含山知县,如今是和州同知。”霍豹果然晓得,立时回答道。

    霍宝点点头,看着仇威道:“这次含山县尉也在名单是上,你见了没有?”

    仇威点头道:“来了,昨日就见了。孙县尉也送了礼到唐宅。”

    含山县尉是唐光手下,青蛇寨当年三个把头之一,因年岁大了心思安定,不不愿意打仗,唐光就给他求了含山县尉一职让他在含山养老。

    九月里滁州军倾巢而出与庐州兵在巢湖北关大战,和州山匪死灰复燃,趁机作乱,是含山知县待人戒备,含山县尉带兵平叛,才没有酿成大祸。

    含山知县因此升和州同知,含山县尉因此军功,也在战将班学员名单之上。

    从唐光那边论,仇威是少主,唐娘子是主母,含山县尉主动来见也是尽了本分。

    。


………………………………

第二百七十章 新势力

    大家出身各异,倒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可在军营时的习惯,吃饭不能说抢着吃,也都是速度不慢。

    霍宝这里,亦是如此。

    只是在吃完第一盘后,他又去盛了一次饭菜。

    依旧四个大馒头,两方烧肉,剩下的就是炒白菜。

    饶是如此,也让不少人咋舌。

    还真是能吃啊。

    不过也莫名觉得接了地气儿,似乎不觉得要不可攀。

    倒是饭量大的学员暗暗松了口气儿,连小宝爷都加饭,他们再吃一轮也不显眼,应该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第二轮吃完,霍宝估摸着八分饱,就放下筷子。

    大家也吃的差不多,见状就都打扫了碗底。

    “时间差不多了,直接去大教室吧!”

    霍宝对众人道。

    大家应和着起身,跟着霍宝出来。

    别的学员,或是二十出头,或是三十来岁,也不乏四十多岁的,毕竟这次遴选学员上限是四十五岁。

    霍宝身边的七、八个少年,其他人身量长成,看着都跟成丁差不多,朱强与郭鬲身量在这里,面容又实在稚嫩,就让人犯嘀咕。

    霍宝在时,没有人敢说什么;等他们出去,少不得有人跟着打听。

    “怎么还有孩子?是小宝爷的两个伴当?”

    “应该是吧,一个是于元帅的外孙,一个是李会长的儿子?”

    “还真是沾光了!”

    “莫要瞎比比,那矮胖的是朱都尉家的老二,三月里起事就跟在的小宝爷身边的,真要论起战功与级别来,说不得比你还高哩!”

    朱都尉很早就转后勤,在战将里不显。

    可是他是马寨主的人,黑蟒山又人多势众,他的儿子自也不是大家好挑剔的,大家很是知趣的岔开话。

    “另一个也敦实,也是朱家的?”

    “那是水将军麾下郭副将的侄儿,小宝爷之前的伴读,如今跟在马总管身边当差,立了大功的,咱们的方便军粮有不少都是这位小爷研究出来的,太尉曾亲自赏金。”

    “嚯!还真是不一般啊!”

    “能上这个班的,有几个没有真本事的!”

    之前心中发酸的,眼下也平衡了。

    至于霍宝身边其他少年,少不得也有人跟大家点评一二,却都是名头在外。

    英雄出少年,说的就是这些人。

    可大家心中也明白,就算这些人是真本领,也是借了霍宝的光才走到今日,否则半大孩子天大的功劳也落不到自己身上。

    “童兵还招人么?我家老大转年十一了。”

    “是啊,得打听打听,我那小兄弟也十二、三,还每次里憨顽。”

    这些明显就是后加入滁州军的人了。

    黑蟒山出身与滁州出身的众将闻言,都带了得意。

    这两处子弟,都是霍宝麾下。

    童兵眼下的骨干,也是以黑蟒山子弟与滁州子弟为主。

    旁人就算再插一脚,也是来迟了。

    不信的话,就看安长生与李家小子两个,如今被丢在童兵做教员,还是白身。

    可是朱强、李远、仇威这些人,眼下最低也是五千人副将这个级别。

    旁人想要追,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后来居上。

    ……

    大教室在四进院正房。

    这是五正二耳的结构。

    中间五间的正房,也是如同饭堂一趟,是个大开间。

    从西到东,每行十个座位,总共十行。

    西耳房是个小书房,老师备课暂歇的地方;东二房是茶房,学生们喝水的地方。

    冬日里天黑的早,大教室已经掌灯。

    前前后后,十几盏灯,照的灯火通明。

    屋子里,已经零零散散坐了三、四十人,都是各自凑一起叙旧。

    马寨主安排寝室分配,是打破之前的壁垒,让大家更多的认识其新伙伴。

    可今天到底新来乍到,大家还是习惯与熟人凑一堆。

    没有太相熟的人,就会找利益相关的人。

    例如滁州出身的,不由自主的找滁州人氏。

    “你家这次进来两人,真是叫人佩服。”

    “这只是第一期,还有第二期,远小子镇江立过大功的,下回也该轮到了。”

    “鲍家也是两人,鲍大爷还罢,小的就沾了老大夫的的光了。”

    “谁让鲍老大夫有大功,弄出了成方给军中,他年岁过了,就名额就顺到长孙身上。”

    “还是郭家小小子厉害,年岁不大,却是自己的本事立起来的。”

    要说难受的也有难受的,就是林二爷。

    林家是滁州士绅之首,哪里是鲍家、郭家能比得上的?

    这次学习班,鲍家父子二人,郭家叔侄二人,都是两个名额。

    可是林家没有军中势力,林老大人的身份又高,不在遴选候选中。

    林二爷有些安民之功,可没有军功,到底比旁人差些。

    林老大人的功劳能补足他一个,却不能再照拂其他儿孙,所以林家就只有一个名额。

    庐州出身的,也往于、安两家人身边凑。

    “咱来庐州来了十六个,回头休沐好好喝一顿!”

    “真要说起来,咱们泸州人只比滁州少,比其他地方都多。”

    “也不能这些说,扬州、镇江收的晚,这两地士绅官员就算投了咱们滁州军,也没有时间立功。”

    “反正咱们庐州风水好,要不然太尉也不会叫人在巢湖边屯田……”

    黑蟒山老人,就往朱都尉、熊将军他们身边过去。

    “难得好朋友都来了,以后大家吃吃喝喝的也热闹。”

    “哪里就都来了?论起来当初蟒头寨四个把头、蟒王寨三个把头、青蛇寨三个把头,这就是十一人,眼下这才几个?”

    “五个把头,还有六个后提拔的小兄弟,十一个,不算少了……真说起来,仇小子、朱小子、老虎、豹子也是咱黑蟒山的……”

    “咱六爷跟着五爷选人,多少人盯着,还能可着咱们来?”

    “可邓爷手下三个都在,冯爷手下四个都在,于老帅那边更是两家都齐全着……”

    “行了,论起来六爷手下三个也在……其他的,军功不够,也不能生拉扯……”

    杜老八手下三个把头,只有一个把头任和州江浦县尉,另外两人一人闲置,一人犯了军规,罚入苦役营。

    至于唐光的青蛇寨的三个把头,一人是含山县尉,另外两人在仇威身边,并没有出色本事。

    否则以马寨主与唐光的渊源,多少都会提挈一二,还不到人走茶凉的时候。

    还有些学员不是按照地域分的,这些都是投了滁州军的原文武官员或主动迎滁州军的士绅。

    投的早的,跟着征战州府,功绩就差不多了。

    还有后勤、参谋这里,之前安民有功的,这次也都选上来。

    毕竟管理地方百姓,还是这些有经验的官员更让人放心。

    真要完全是吏员试出来的新手,那说不得就要乱了。

    这些人则是凑到贾氏兄弟与史今身边,成为新的势力。

    “咱们到底是地主,改日也该请外地过来的同窗聚聚。”

    “是啊,这金陵地界,好吃好喝的,有谁比咱们还熟?”

    “不用别的地方,望江楼就好,再包个船……”

    “哈哈,别的不说,楼妈妈家的花船,可是秦淮河上数一数二,还真的提前半月才能订上……”

    霍宝在门口见了,并不觉得意外。

    要是兄弟两个不能出头,如何会捞个双国公之位?

    真要说起资历本事,史今并不在两兄弟之下,可是他性子有些稳重过头,不像贾源那么能张罗。

    眼见着霍宝被一干少年簇拥而来,屋子里闲话的各派人马都熄了声音。

    坐在门口附近的人陆续起身:“小宝爷!”

    “宝爷!”

    “见过小宝爷!”

    霍宝亦一一拱手回礼。

    还好他记性好,见过面打过交道的,基本都记得身份,实在三、两个面上的,也是颔首致意。

    对于朱都尉、熊将军等人,霍宝也没有摆架子,还是以“叔”称之。

    对于贾演兄弟与史今,也是如此。

    其他与霍宝不熟的将领,虽没有主动贴过来,却也都在留心他的做派。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就有远近亲疏。

    哪些人是不能得罪的,哪些人是不能亲近的,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

    霍五的喜好,就是大的风向标。

    可太尉大人不是他们能见的,那霍宝这个太尉衙内的喜好,大家自然就格外关注。

    只能说有些人就爱瞎捉摸,这是培养滁州军人才的地方,真要让霍五父子厌恶的,也上不了这个名单。

    再是公正公平,也是人选出来的,随笔挂掉两个,谁还能“击鼓申冤”不成?

    等霍宝招呼完一圈,大家心中也有数了。

    同样是黑蟒山出身的十来人,得霍宝叔伯相称的,只有三人,朱都尉、熊将军、鹿千户,其他人都是按照官职称的。

    这三人是马寨主心腹。

    同样滁州三县出身的,霍林这个族叔除外,当得霍宝叔伯相称的有三人,张都尉、李都尉与王都尉。

    这三人是滁州曲阳人,邓健心腹。

    剩下以“叔”称之的,就是金陵贾家兄弟与史今了。

    黑蟒山与曲阳的几位,大家都面色坦然。

    毕竟从头到尾,他们就与霍宝亲近,霍宝也没有改了称呼。

    大家看着也并不觉得多稀奇,毕竟霍家父子能走到今日,马寨主与邓健两人功不可没。

    可到了贾演兄弟与史今这里,却不得不令人眼红了。

    这三人投滁州军晚,如今都是副将身份。

    虽说战功够了,可这资历尚浅,有什么资格与黑蟒山与滁州诸将并肩?

    倒是这些降将,心中踏实不少,都有了主心骨。

    看来贾史两家与太尉父子有旧当是真的,否则太尉公子不会这样称呼。

    他们跟着贾家兄弟与史今后头错不了。

    倒是史今,面上略带忐忑。

    要说贾源确实与霍家父子有渊源,还有同行共患难的情分,史家这里却算不得什么。

    如今他们都成了霍五手下,大家分了主从,实当不得霍宝这般礼遇。

    就是贾演,也有些受宠若惊,回话带了拘谨。

    只有贾源,与霍宝最熟,相处还是一如既往。

    霍宝也就多留了一会儿,主动说起贾代化、贾代善堂兄弟两个。

    贾家兄弟之前想要送子到霍宝身边做亲兵,霍宝没有让他们入新兵营,这回安排两人直接安长生与李裕一起入营了。

    。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套与新奇

    梆子声响了一声。

    戌初了。

    大教室里的座位已经满了,大家也熄了声音,安静等待。

    “嗒嗒”的脚步声响起,连接西耳房的西门进来几人。

    霍五为首,后头依次是马寨主、林师爷、杜老八、冯和尚、水进、马驹子等人。

    众学员都站了起来。

    学员中,半数是战将,其他半数后勤与参谋也大半是军营出来的,对于滁州军众头目都是打心中敬畏。

    西边两尺高的讲台。

    有点像后世的开学典礼。

    只是没有主持人,也没有人在地下带节奏鼓掌之类。

    霍五并不是话多之人,他站在台上,俯视众人道:“今日滁州军校第一期开班,我为山长,邓帅为副山长,杜帅为总务,诸帅为师,一百生徒,二十五为战将班一,班导冯帅;二十五为战将班二,班导水帅;二十五为后勤班,班导马总管;二十五为参谋班,班导林长吏。”

    “四班,每班择班长一、队长四人,遴选方式各班导决断。”

    “二十五寝室,每寝一组,自择一组长,方法不限,三日内报与总务。”

    “有校规十条,初犯责、再犯笞、三犯清退。”

    “旬日一考,两考不过着军校除名,成绩卓异者上册。”

    诸生仔细听着,生怕错过一条。

    霍五的讲话却已经告一短段落:“我滁州军校校训‘求真知、讲自律、明道理’,谨与诸君共勉!”

    “尊令!”

    众人齐声应答。

    马寨主上前一步道:“战将班一东一室,战将班二西一室,参谋班东二室,后勤西二室,各班一刻钟后集合!”

    “尊令!”

    众人齐声应下。

    目送霍五等人离开,众人才陆续入座,都带了兴奋与紧张。

    每个寝室的组长竟然是自择?还是方法不限?

    每班还能有班长、队长等五个小头目?

    这种是有上进心的。

    还有担心校规与旬考的,这种是性子谨慎的。

    大家都是遴选出来的滁州军精英,谁也不比谁差多少,要是旬考不过被清退就太丢人了。

    李远已经望向霍宝,带了激动:“宝爷!”

    分班了,分班了,童兵诸头目,只有他与霍宝是同班。

    霍宝点点头,对众少年道:“都去吧,该争就争,勿要坠了童兵威风。”

    众人起身应诺。

    剩下六人中,朱强、郭鬲是后勤班,侯晓明、石三是战将一班,仇威、霍豹是战将二班。

    不管是寝室的组长竞选,还是班级小头目竞选,大家的年岁阅历都不占优势,只能另辟蹊径。

    这就是看大家实力与头脑发挥。

    至于石三……

    霍宝瞥了一眼,虽说寝室是地狱模式,可依旧是战意盎然,不错。

    只是他心中也忍不住八卦了一下。

    朱家明显是看上石三,不知石三这边什么反应。

    这婚姻大事,素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石三的父母在老家,如今也联系上了,还不知日后会如何。

    回头还得打听打听。

    众人去了各班所在。

    ……

    霍宝与李远进了东二室,屋子里已经零星有几人。

    大家都认识霍宝,不熟的很是意外,毕竟下午校场不少人目睹霍宝神力,没有目睹的也有所耳闻,这般勇猛不是当战将班?

    相熟的霍林、李遥都过来。

    这两人一人中午还与霍宝在朱家吃饭,一人是李远胞兄,自是知晓霍宝这次是参谋生名额。

    “叔父,李叔!”霍宝见礼道。

    霍林点头回礼,李遥则亲热道:“两月没见小宝爷,还真想了……听说这回军校是太尉大人叫人筹备,要教授我等兵法兵书与安民要术,再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太尉大人恩德,是我辈之幸……”

    两人中午才见,这些场面上的话,自然不是说给霍宝听的。

    霍宝嘴角弯了弯。

    这种模式才对。

    这滁州军校,本就是为霍五建的。

    他口中并没有为老爹自谦,反而道:“只要能增强滁州军战力,使得诸位将军大人都有所得,就不费上下折腾一场。”

    李遥连忙点头道:“太尉大人是名帅传人,没有太尉大人黑蟒山练兵,就没有咱滁州军,咱们滁州军定会在太尉大人率领下所向披靡、更进一步。”

    选做参谋生的,都是靠脑袋嘴巴吃饭的。

    李遥这边两圈彩虹屁下来,大家也都明白过来,也都凑了上来。

    谁也不是傻子。

    现成的大腿在跟前,还不抢着抱?

    大家七嘴八舌跟着说起来。

    “是啊,是啊,都是太尉大人恩德,铭感五内。”

    “如今能听太尉大人训导,三生有幸。”

    “太尉大人德行高筑,乃江淮百姓之福。”

    “没有太尉大人,就没有江淮之太平。”

    “……”

    夸奖霍五的话,再多霍宝也听不腻。

    只是他的心中,多少有些好笑。

    忠言逆耳,那顺耳的都是什么言呢?

    与这些玩心眼的人相比,他还是更喜欢战将班那边。

    幸好他这次入学的名额是二十五个参谋生中的一个,可实际上课程安排是每个班半月。

    这是霍五提出的。

    在霍宝眼中,这军校是给霍五筹备的,打破滁州军旧日壁垒,想让老爹将滁州军精英都握在手中。

    可在霍五眼中,这军校是给儿子预备的。

    让儿子这个“少主”名副其实,得到众人的臣服,是唯一目的。

    一刻钟的功夫不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