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在霍五眼中,这军校是给儿子预备的。

    让儿子这个“少主”名副其实,得到众人的臣服,是唯一目的。

    一刻钟的功夫不长。

    大家这边才在霍宝跟前露面,时间就差不多了。

    林师爷走了进来。

    参谋生中,不乏七地吏员,也有不少举人、秀才。

    可是在传闻“土匪寨子军师”出身的林师爷面前,没有人能自得。

    就是霍林,也带了拘谨。

    他心中明白,这位林师爷真正身份,绝对不是土匪军师那么简单。

    林师爷身上的气度,是智者的气度。

    宋老大人那位致仕小九卿也无法撼动林师爷的地位,就足矣说明林师爷的不俗。

    大家都安静下来。

    东二室三间厢房,五十多平,二十五个座位,很是宽敞。

    林师爷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看过:“参谋,幕僚之长,掌参与谋划!以后滁州军自军到曲,皆设参谋为辅官……”

    按照霍宝最初的计划,是打算参谋到屯,后来发现太困难。

    一是军队中的读书人少,二是外头的读书人即便培训后,也不适合全放入军中,否则“纸上谈兵”只会让人厌烦,反而降低战斗力。

    一曲五百人,参谋到曲,是初步打算。

    如今滁州军新老兵卒三十三万人,全部装备参谋也要三百来人。

    经过最初童兵那边的试验,参谋课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林师爷也心中有数。

    不干涉战争指挥权。

    这是参谋生需要记得第一点。

    协助主将引导将士忠贞,是参谋生需要记住的第二点。

    战时参谋辅佐,战后“教授大义”。

    滁州军的大义,是奉天行令,紧跟着太尉大人,护家护国,拯救黎民百姓。

    林师爷的语调平和,大家却听得十分激昂。

    有熟悉官场的,已经明白过来,所谓“参谋”不单单是幕僚之首,还有些“建军”的意思。

    太尉大人整合队伍,要将军权抓在自己手中了。

    有人心存忐忑,目光长远的却是看出这背后用意。

    滁州军,要有一场大战,不再是之前那种一州一县的夺城。

    霍林利益攸关,则是想的更多了。

    集权,下一步是什么?

    林师爷望向霍宝:“霍宝上前!”

    霍宝应声而起,走了过去。

    “今日起,霍宝为我的助手……”

    众生员颇为意外,却也没有人说什么。

    二尺高的讲台上,有一太师椅。

    林师爷低声与霍宝说了两句,就去太师椅落座,留霍宝一人在讲桌后。

    霍宝看向大家,道:“现下我协助老师主持班长、组长竞选,班长一人,组长四人,按照报名,参加竞选……报名后,准备两刻钟,预备拉票讲话,班长票数第一当选、组长前四名当选……现下报名……”

    下边的二十四人,一半是霍林这样真正的读书人,一半是李遥、李远兄弟这样半吊子读书人。

    不管怎么说,读书人都讲究个自谦,一时之间有些冷场。

    还是李遥反应快,立时起身道:“小宝爷,属下报名班长!”

    李远跟着起身道:“属下亦报名班长!”

    “……”

    剩下二十二人,互相打量着,也有一人起身报名,是吴墨。

    随后一三十多岁儒生起身,这是巢湖水师的幕僚,安氏兄弟的族兄安全。

    再没有其他人。

    这一日下来,大家也都差不多摸清各班的情况。

    李家兄弟,李遥有资历,李远是霍宝亲信,这两人出头争班长,旁人多半是炮灰。

    至于吴墨,背靠水元帅,还是太尉府姻亲,大家也不敢轻视。

    安全名头不显,却是背靠水师,还是水师副帅安勇的族兄。

    “两刻钟准备,两刻钟后四人拉票感言,时间限定在半柱香之内,随后无记名投票。”

    至于队长竞选,则是放在第二轮。

    否则同时进行的话,对于报名班长竞选的几位就不利。

    霍宝交代了一句,就随着林师爷先出去,往西耳间的茶室准备选票。

    。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纵横联合

    茶室里,马寨主、冯和尚两人在,悠哉哉的吃茶闲话。

    见了霍宝与林师爷进来,马寨主招呼他们近前。

    “水大哥那边还没暂歇?”

    霍宝给林师爷倒了一盏茶,自己也倒了一盏,吃了一口茶道。

    “带人直接去校场了!”

    马寨主笑道:“倒是省事,要让学生们直接校场上见真功夫,直接打选班长、队长!”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战将班都是一场场拼杀上来的猛将,自然谁也不服谁。

    凭着真功夫胜出,也是没有最没有争议的。

    “那冯叔那班呢?怎么选人?”

    霍宝有些好奇。

    冯和尚笑而不语。

    马寨主翻了个白眼道:“我只当我最懒,这回倒是让你冯叔抢了最懒的名头!”

    战将一班是抽签,抽到了相应的签子就是班长、队长。

    只是也不是一次性的,有意竞争者,可以挑战。

    所以战将一班也都往校场去了。

    抽出来的班长与四个队长就是现成的擂主,后头二十人排队等着攻擂,没有一个人肯自己认怂的。

    冯和尚指了金将军代自己坐镇,就没有过去。

    霍宝无语,这还真合了冯和尚的性子。

    “那六叔那边呢?”

    “轮班长,一人两日。”

    “那怎么考评?”

    “生徒考评,每人手中发二十五张票,十二上票、十三下票,每两日投一次票,结业时计数。”

    霍宝听了直咋舌。

    虽说马寨主性子是懒散,可这次却是真用心了,竟然是如此繁琐,不嫌麻烦。

    给大家打分的,就是同学,这倒是能显示公平。

    毕竟老师见到的班长,是班长表现出来的班长,反而不如同学接触的多。

    打分票直接分了“上”与“下”也杜绝了人情票。

    要是让大家自己打“上”、“下”票的话,说不得大家为了省事,就给大家都打“上”了。

    之前听闻马寨主要选副手,应该就在这次后勤班上,否则选个班长不会这样费事。

    ……

    东二室里,李遥将弟弟拉到角落里,低声道:“水元帅麾下参谋生三人,另加上滁州州府其他两人,吴墨稳拉的就有五票;巢湖水师参谋生两人,庐州三人,其中我只能拉一票,保底就是四票,水师之前是朝廷官员,与各地士绅相熟,还不知会拉几票;你我兄弟的票,不宜分散……”

    李远倒是果决,立时道:“好,那我帮大哥拉票,待到队长竞选时,大哥再帮我拉票!”

    李遥三十来岁,资历老,身份高;李远只有十五岁,想要脱颖而出做班长就太为难。

    之前他主动报名竞选班长,也不过是因霍宝主持,他在台下跟着捧场。

    “那是自然!”

    “黑蟒山老人三票,你我兄弟两票,保底是五票,你我兄弟再各拉两票。”

    “好!”

    李遥往其他面熟的人跟前拉票去了,李远想了想,走到吴墨跟前。

    ……

    两刻钟的功夫,说快也快。

    霍宝、林师爷估摸着差不多的时间,就回到东二室。

    前面挂着涂了墨的木板,霍宝拿了石膏块,直接写了“一、二、三、四”,下面对着的名字是班长四个竞选人,李遥、李远、吴墨、安全。

    霍宝先让四人按照报名顺序上台拉票。

    拉票前,少不得自我介绍一番,毕竟还有些同窗不熟。

    李遥上台道:“我原是曲阳一步班捕快,随着邓帅混日子,今春陵水白衫占了曲阳,县令、县丞都跑了,邓帅带了我等几十捕快,收复了县兵大营,征兵自保,老天开眼,等了霍太尉下山,与邓帅表兄弟相见,两家成了一家……太尉提挈,让我治曲阳县政,后滁州府城成军,太尉又调我往滁州任执政,幸好不负所托,九月初曾奉太尉大人令,出访亳州……后又调金陵都尉……”

    之前大家进金陵调派各地人手时,本来要调李遥往庐州接任,想要让他替换朱都尉,后因考虑到滁州军缺乏外交人手,就改派李遥,让他任金陵都尉,好方便使唤。

    庐州都尉,就依旧是朱都尉。

    李遥介绍完自己,就开始拉票:“所谓班长,不过是与大家打个下手,与老师做个传话人,不管大家投不投我李遥一票,日后金陵地界,若有什么使唤处只管开口,到底是半个地主。”说罢,就下了讲台。

    第二个是李远。

    虽说兄弟里私下默契,已经有了退让,可在台面上,李远依旧是爽利,道:“我是五月初入童兵,跟在宝爷身边,从小兵做起……后为宝爷亲卫任屯长,奉命往常州探铁矿,后往杭州为咱们滁州军购置军械,开通军械买卖,太尉大人下令奖赏,记军功连升两级任千户……后在林长吏安排下,八月征滁州士绅子弟两百、军中知书者一百,试点参谋生一期;十月征召和州、庐州、太平士绅子弟三百,为参谋生二期,试点成功,以此晋副将……”

    没错,李远在童兵的职位是总参谋,级别是五千人副将级别。

    童兵里,这个级别的只有侯晓明、仇威、霍豹、李远是这个级别,就是石三、朱强两人,都是代副将级别,位次在李远之后。

    众人听在眼中,倒是明白李远这点年岁就敢大言不惭的竞选班长。

    实打实的功劳升上来的,有底气。

    而且这参谋班,还是人家试点过的。

    “我年岁小,视各位同窗为兄长,也原意为大家跑个腿儿、打个下手。”李远对诸人拱手道。

    兄弟两个说起自己的功绩来,虽不托大,可也不算谦逊;可到了拉票这里,却都是姿态低,同样简洁明了,倒是引得不少人好感。

    武将班那边都赤膊校场见了,参谋班这里自是不太平。

    只是文人想的多,更爱重脸面。

    虽然对班长之位有意,可心中没底的人也不轻易出头。

    所以报名的就只有四个。

    第三个上台的就是吴墨。

    依旧是先自我介绍:“小子吴墨,如今在水元帅麾下任参军,五月里入滁州军,随水元帅北上剿匪,后战和州、进庐州、攻太平、进金陵、围扬州,皆有所获……”

    待到拉票环节,却有反转:“李都尉攻高,小子不敢比肩,放弃竞选,待队长竞选再请诸君投小子一票!”说罢,对众人拱拱手,下了台去。

    李遥望了弟弟一眼,心中有数。

    安全苦笑,上了台去。

    他这边稳妥的是六票,剩下的就要靠拉票。

    原本想着再拉两、三票,就有机会榜首,可是吴墨临时放弃,三个人分二十四章票,八、九票也未必能第一。

    他心中叹气,将自己的履历的说了一遍。

    巢湖水师参军,九月中配合霍太尉攻打庐州北关大营,后随大军渡江,打太平、占金陵。

    听着都大气,可知根知底的都明白巢湖水师这一部人马入滁州军晚,参合的战事也不多,军功不显。

    其他各帅手下,都是滁州成兵时就做了袍泽兄弟,水师人马来的晚了一步。

    就是安全想要拉人情票,也没有地方拉去。

    果不其然,等霍宝将选票发了下去,结果出来,安全八票,李远三票,李遥十三票。

    林师爷与霍宝都看了吴墨一眼。

    四人能拉到的票数,两人进来前也琢磨了一下,李远年岁在这里,是打酱油的,其他三位各有长短。

    安全八票,已经不算少了。

    这也安全是秀才功名,之前还有朝廷正式任命在身,行事颇为正统。

    安全的短处,则是巢湖水师出身,融入滁州军晚,与其他各部人马都不熟。

    李遥的短处皂吏出身,不仅算不得正统读书人,还容易被正统读书人轻鄙。

    长处是资历老,地位高,与各部人马相熟。

    到了吴墨那里,吴家的案子声名远播,固然有亲人血仇在里头,可到底是伯祖父,有养育之恩,告发之举太过不留余地,毁誉参半。

    吴墨的长处是五月从军后,一直在军中,与军中出身的参谋生相熟,能拉来几票。

    若是三人相争,结果还真的说不好。

    获胜之人,就靠几张路人票了。

    可是吴墨退出,李遥就得了十三票,绝对的优势胜了安全。

    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霍宝不信。

    不外乎李遥与吴墨达成默契,私下里谈好了条件。

    李远虽只得了三票,却也是不见沮丧,反而眼神烁烁,带了欢喜。

    他心中明白,这三票都是路人票,不是“亲友”票。

    就算没有这三票,队长都可争,有了这潜在的三票,队长更是妥当了。

    等到队长候选报名,除了李远、吴墨、安全三人之外,还有宋二爷、林瑾、霍林三人报名。

    经过一轮票选,大家也明白了。

    有心想要试试的,就此报名。

    约莫多少票能当选,实在没底的就不上前凑数。

    班长选票上,大家勾画一人。

    到了队长这里,要选四人出来,大家就勾画两人。

    结果出来,吴墨十二票、安全十票、李远九票、宋二爷八票、林瑾五票、霍林四票。

    参谋班,班长李遥,队长吴墨、安全、李远、宋二爷。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

第二百七十三章 金错

    校场上,灯火通明。

    战将一班、二班的五十人,全都在这里。

    只是并不是战将一班、战将二班分开,而是众人都混在一处,围着观看战将一班的擂台赛。

    二班班导水进与金将军站在班长擂台下,点评上面的争斗。

    “银将军身手不俗,改日咱们也好好练练。”

    水进跃跃欲试道。

    虽说他身份比金将军、银将军等人高,可大家年岁相仿,又有旧交情,上下尊卑并不算很分明。

    金将军握着佛珠,十分淡定模样,道:“之前不是打了好些场?”

    不过同水进相比,四佛将还是稍逊一筹,败多赢少。

    水进带了期望道:“之前是之前,大家的身手不是也都渐好。”

    水进可以说是“武疯子”,最喜舞动弄枪,巴不得每日找人比试。

    可是比他强的邓健远在扬州,势均力敌的冯和尚又是拉了十次只肯应一次的主,还有个霍宝,也是忙的抓不到人。

    做这个战将二班班导,水进最期待的就是实战。

    今日校场,因要决出班长与队长,所以他不好参合,就只能抢忍,要不然的话早就下场挨个挑战众将。

    ……

    霍宝与李远过来时,一班的“擂台赛”已经打了好几轮。

    这是冯和尚那战将一班,不管是班长,还是队长,都是抽签子选出来的。

    这些人就倒霉了。

    因为面对的就是车轮战。

    队长还好,四个队长“擂主”,面对的攻擂者有数;班长这里,就要面对十多个挑战者。

    眼下班长擂台上擂主是银将军,四个队长擂台的擂主是史今、于大海、霍虎、牛清。

    “前头第一个守了两回,第二个守了三次,如今台上已经换到第四个。”

    霍豹早点一步在这边看了,知晓的详细,指着班长擂台跟霍宝说着。

    “二班决出来班长与队长了?”

    霍宝有些意外。

    两班差不多时间来的校场,一班这边还是胶着,二班那边却像已经完事,众生连带着水进,全部都成了一班擂台赛这边的看客。

    霍豹神色讪讪,小声道:“决完了……水元帅用的是宝叔当初黑蟒山那套……按照高矮列队,五人一伍,先择五个伍长出来……五个伍长再第二轮,胜者为班长,剩下四人为队长……结果贾二将军班长,张都尉、安指挥、熊将军、铜将军是队长……”

    他这样心虚,是因为他与仇威两个连个小队长也没有捞到。

    呜呜,丢人也伤心。

    之前他们两个也是意气风发,想的是即便不与老将争风,怎么也会捞一个队长之位。

    结果,一伍比试时,两人就都落败,连争夺班长与队长的资格都没有。

    霍宝听了,倒是并不觉得意外。

    霍宝黑蟒山童兵初建时选伍长的法子,在五人中最后胜出,凭着是勇武与智谋。

    到了千户以上级别,谁又是好糊弄的?

    霍豹与仇威两人,想要在随机组成的一伍战将中胜出,希望本就不大。

    张都尉不用说,就是邓健麾下张千户,霍宝的同寝之一,安指挥是水师安氏兄弟之中的老大安勇,熊将军就是傍晚与霍宝交手的那个,马寨主麾下老人;铜将军是冯和尚的师弟,“四佛将”之一。

    这几个都是滁州军中有名的猛将,脱颖而出也是意料之中。

    难得,贾源与这几人相对,还能不落下风,得了头筹。

    霍豹已经小声嘀咕道:“贾二将军颇奸诈……前头一直没露真功夫,就是躲躲闪闪,在一伍中胜出,结果五人对上,张都尉就直接单挑安指挥,熊将军直接对上铜将军,贾二将军落单……以逸待劳、又使手段,将那四人弄出圈了……这四位大爷,怕是没人会真正服贾二将军……”

    不管四人心中如何想,水进的规矩摆在前头,那贾源就成了战将二班班长。

    能成为开国国公的人,也该开始冒头了。

    侯晓明与石三过来,两人都战意盎然。

    “宝爷!”

    “宝爷!”

    “有什么计划没有?”

    “班长擂台那边放弃,主攻队长擂台这边,看虎爷与清大爷这边,要是两位坚挺,属下与石三就挑战史将军……”侯晓明应道。

    “于大将军才上台,之前第二队队长的签子是于三将军抽了,于三将军打败了两个挑战者,被邬将军打败,于大将军又接着挑战,劲力正足……倒是第一小队队长是江浦县尉抽了,贾大将军上前挑战输了,史将军就接着挑战赢了,却是小胜……”石三接着补充。

    这于大将军、于三将军,就是水师于老元帅的两个儿子。

    邬将军是邬远的叔叔,水进麾下副将。

    江浦县尉不是旁人,是杜老八手下三个把头之一。

    贾大将军就是金陵贾氏兄弟之中的贾演。

    史将军就是史今。

    他们两个也是看出一班猛将不俗,金、银两位将军不用说,瞧着两人架势,以及对冯和尚的忠心,不会让班长之外落到旁人手中。

    侯晓明与石三能盯上的,就只有四个队长。

    可是霍虎、牛清两个与童兵关系最亲近,没有“自相残杀”的道理,他们就只能在第一队长与第二队长擂台里选个。

    同于大将军相比,史今就成了“软柿子”。

    霍宝依次看向四个队长擂台,目光在牛清那边停留。

    牛清额头上汗津津,拿着雁翎刀的胳膊在微微颤抖,明显后劲不足。

    侯晓明叹气道:“清大爷运气不好,直接抽中队长签,这已经是第五人。”

    “挑战次数怎么限定?”

    霍宝问道。

    “班长擂台那边一次,队长这边两次,每人三次挑战机会,擂主守擂次数不算。”侯晓明回道。

    霍宝心中算了下,如此一来队长擂台这边的挑战就是五十次,平均到每个擂台上也是十多次。

    武将与文官不同。

    参谋班那边的学员因是读书人的缘故,性子矜持些。不少人还在观望,压根就不出头。

    武将这里,却是没有哪个彻底认怂,一场不上的。

    “第二队队长不用想了,水师三个战将在一班,除了于大、于三将军,还有安二将军保底,不会让队长旁落……老虎那边有耐力,不露疲态……不过就算清大哥下来,你们也不必着急挑战,再等等看。”

    霍宝看了一圈,对侯、石两人道。

    按照两人的说法,如今队长这边的挑战次数才过半。

    侯晓明、石三现下出头,也不占优势,要连胜五、六场才能守擂成功。

    说话的功夫,牛清已经败了,下了擂台。

    第四擂台的新擂主,三十来岁,身形高大,络腮胡子,棕色眼睛,不像汉人,却是面生。

    “这是哪一位?”

    霍宝颇为好奇道。

    “原淮南道守军千户金错,打扬州时的降将。”侯晓明道。

    金姓,名字与原淮南道守军都帅金锋相似。

    “也是后族出身?”

    大宁是胡主立国,如今后族金姓是大宁贵姓。

    “嗯,说是远支族人,之前只任了千户一职。”侯晓明道。

    滁州军随着征战,各州府都有降将。

    可这次滁州军军校入学资格遴选,是从军功资历还是排的。

    扬州十月才打下来,金错能得到这入学资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