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登基吧,少年-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林师爷就含糊道:“且看,总要预备周全!”
几个年轻人各有喜色。
宋老大人却是糊涂了。
防备亳州兵?
打陵水?
这个霍五爷不是柳元帅麾下么?
难道先前不仅与小舅子翻脸,还要自立门户?
林师爷看在眼中,也没有解释什么。
滁州算什么?
亳州算什么?
霍家父子看的,从不是这一州一县之地。
……
大变之后,骨肉重逢。
霍五、马寨主等人都十分欢喜。
……
当晚,州衙开小宴,为马驹子一行接风洗尘。
老和尚上了主桌。
有霍宝之前的话,他倒是没有一见面就质问霍五为何出尔反尔,而是询问起陈大志的下落。
陈大志就是之前的滨江县尉,是老和尚的手下,是个勇武正直之人,之前上下级相处的也极好。
霍五得了滨江后,惜才没有杀,安排林瑾送陈大志到滁州。
徒三颇为看重,提拔着做了百户,就在那八千兵卒中。
那晚变故仓促,大家只撤下了八千人中出身黑蟒山的小头目,忘了陈大志。
如今老和尚问起,霍五就实话实说:“随徒三去亳州了……”
霍五也心疼啊!
之前不留陈大志在滨江,之因为陈家是滨江大户,他又是带过兵的,要是反复对大家有威胁。霍五当时初来乍到,根基不深,自然不敢留人。
那是真正带过兵的人,自身也有勇力。
老和尚皱眉道:“你得滁州的消息,也传到滨江了,陈翼该来了!”
陈翼陈举人,滨江士绅,陈大志的叔叔。
霍五笑道:“天下白衫是一家,陈县尉去亳州与留滁州差不多……倒是陈举人不错,州衙这边正缺人手……”
……
霍五对老和尚另眼相待,其他人就也高看老和尚两眼。
爱民如子,说起来简单,可这天下官员,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
只是这爱民如子,与大家伙儿的买卖,又有什么干系?
这样抬举老和尚,所为何来?
插手滁州政务?
林师爷处理的好好的,何苦让外人瞎掺和?
主桌上只有几位首领在,就是霍宝、水进都在次桌。
霍五对大家正色道:“除了林先生,剩下咱们兄弟都是喜怒随心的人,手下跟着的兄弟也都是老人……咱们要是只守着滁州过日子,那怎么着都行,可想要走出去,就得学着做个合格的将领……怎么学,我霍五也不明白,却晓得无规矩不成方圆……之前小宝为了约束兵卒不是列了‘三大纪律、四项注意’,这规矩是定了,可真要咱们自己去盯着下头小兄弟们,也落不下脸、狠不下心去管教……我请老大人过来,就是想请他这个监察。老大人爱民如子,一片公心,与咱们兄弟没有私交,也能狠下心去真正约束下头人!”
霍五说得很清楚,“监察”监督管束的是下头人,并不包括在座诸人。
座位上,领兵之人是邓健、马寨主、唐光。
三人都不是爱计较的性子,都点点头表示知晓。
薛彪却是神色有些古怪。
州衙,大营,监察。
让人想到一个词,“三司”!
三权分立!
霍五是借此另立一个部门揽权吧?
……
老和尚被委以重任,并不觉得荣耀,反而皱眉道:“与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不是将士兵卒,而是官员小吏……你们滁州兵又不打百姓,碍不着百姓什么,下头小吏要是不妥当,就会逼得百姓没了活路!相对于兵营,州衙上下吏员更需要监察!”
大家都望向林师爷。
霍五面上带了犹豫之色。
兵营设个监察,将玄衣队挂在监察名下,也有从严治军之意。
省的军纪糜烂,跟匪军似的,坏了口碑,难走长远。
至于政务,霍五还真是没打算伸手。
林师爷处理的好,又有心带儿子,他这个外行就不跟着捣乱。
可老和尚说的没错,只约束住将士兵卒没用,官员小吏才是直接与百姓打交道之人。
如今官场风气,又是没有不贪的。
真要不闻不问,前头抢地盘,说不得这些人后头就能丢了地盘。
……
林师爷看向老和尚。
这位滨州青天,他虽是初见,可早知其名。
举人出身,教谕任上九年,后升江西兴国知县,清丈亩,平冤狱,历任州判、道同知、右佥都御史……后因得罪外戚被贬官外放。
霍五请此人来行监察事,可谓神来之笔。
……
老和尚也望向林师爷。
瞧着众人的反应,他就明白政务是在这位身上。
只是这气度……
老和尚心中惊疑不定。
两人年岁相仿,自己也是历经宦海沉浮,三起三落,见过的高官显宦不少,并不记得曾见过这位。
可要说这位是寻常儒生,那也是扯淡。
林师爷颔首道:“滁州三县吏员良莠不齐,是该监管起来……如军中一般,将奖赏惩罚制度早点明确,以后按照规矩行事,也省的纵出祸患,累及百姓!”
他点头,霍五没有反对的道理,道:“那就劳烦林先生多费心,早点儿敲定个章程来……”
这是将官吏升迁奖罚制度,都交给林师爷手中。
林师爷点头道:“回头我与宋伯群商量商量,早日落定此事。”
伯群,是宋老大人的字。
宋老大人缠了林师爷一天,日暮才离开。
众人也听闻此事。
宋老大人昨日晚宴入了白衫军,可那个情形,大家也不能保证他是真心实意,只是接受他名义上的“归顺”。
林师爷专门提起来,表明要用宋老大人为副手,也是变相给宋老大人作保。
霍五想起儿子提醒,知晓那位宋老大人正有可用之处,便点头道:“林先生用何人,林先生自专就是……只是这位老大人是小九卿致仕,年岁阅历在这里,也值得咱们多敬着些,下次再开小宴,就请那位老大人留下!”
太仆寺可是管着马场的。
宋林一个刚卸任一年的太仆寺卿,就算人走茶凉,也比旁人通晓门路。
滁州正缺军马,想要去辽东贩马,说不得正好借此人之力。
林师爷点头道:“滁州这边总要提起几家,宋林长子早逝,次子一直在老家守业,几个孙辈读书为业,最年长的止步举人……”
宋家没有子弟出仕,就不会太顾忌,可以安心使派。
……
次席上,坐着九人。
除了今天刚到的马驹子四人,就是霍宝、水进、牛清、霍豹还有林平安。
听闻林平安被林师爷收为养孙,赐了林姓,如今还负责筹建医兵营,马驹子为他高兴,道:“双喜临门啊!回头可要摆酒!”
都是蟒头寨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马驹子是真心实意为他欢喜。
……
薛孝心中火烧火燎的,看着林平安忍不住嫉妒。
还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个书童,就因为是林师爷身边旧人,就给安排了这好差事!
医兵营,是归在辅兵里,不用上场打仗。
可手下人手是真的,还有预备药库,这其中的油水大了。
……
林平安谢过马驹子,望向林瑾,略有些忐忑。
林瑾不是那等小肚鸡肠容不得人的性子,可这多个兄弟,就将相依为命的祖父分去一半,心中多少带了酸涩。
只是他更羞愧,平安跟在祖父身边十来年,心细体贴,比这个亲孙子对祖父还上心。
看出林平安拘谨,林瑾就主动提了酒盅:“二弟!”
“大哥!”林平安举起酒盅,面上带了感激。
……
同桌的另一对兄弟,霍豹夹了巴掌大的烧五花肉,放到胞兄碗中:“大哥吃,这是你最爱吃的……”
马驹子在旁白了他一眼:“大热天的,也不嫌怕腻着老虎?”
“腻什么?就该好好补补,我哥都瘦了!”
“眼瞎吧?这是瘦?都养出双下巴了!”
“双下巴怎么了!这是福像!”
霍虎不理会这未来叔嫂拌嘴,三口两口将肉吃了,嘴角弯弯。
……
霍宝、牛清都看着水进。
“明日就要出发剿匪?”
桌子上一静,众人都望过来……
。顶点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重天(下)
“大营里人多,闲久了容易生事端!哪里都是练兵,早点拉出去实战正好!”水进脸上意气风发。
明日早上他将于邓健兵分两路剿匪,邓健率兵南下去黑蟒山,他北上都梁山。
马驹子眼睛都要红了:“我也要去!”
什么征兵都顾不上了。
水进迟疑道:“五爷说了让你们几个负责征兵!”
“又不是只征这一回?黑蟒山里地形复杂,人屠子、黑老财那两个寨子立的早,占了地利,不是说剿就能剿的!与其让兵卒们用性命探路,还不若我去做个先锋!黑蟒山中,谁也没有我熟啊!”
马驹子越说越自信,眼睛放光。
老虎坐在马驹子下首,神情与马驹子有几分相似,望向水进。
水进摸着下巴:“跟我说也没用,我又不进黑蟒山,这个得同五爷、邓爷说!”
马驹子哪里安耐着住,立时端了酒盅起身,往主桌上去了。
……
“五伯、表叔爷、爹、七叔、林师爷、唐叔、老大人……”
马驹子带了笑,问候了一圈。
这称呼放在一处,实在令人牙疼。
生生的将邓健叫的比众人长了一辈。
薛彪呲牙。
邓健瞧见,嘴角扯了扯。
薛彪忍不住看着霍五、马寨主道:“五哥,六哥,这驹子的称呼,你们就不别扭?这叫的咱们兄弟都差了辈,这不知道的,还当咱们都是邓爷的大侄子呢……”
霍五笑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驹子是老虎媳妇,随着老虎叫人也应该……”
马寨主不以为然:“各论各的……只要不跟着老虎叫五哥五爷爷,我都受的住!”
当初结亲前,就晓得差了辈分,再掰扯这称呼也没意思。
薛彪看着两人,心中直叹气。
霍、马联姻,霍、邓联姻,这就将三人拧成了一股绳。
霍五算计的真早,这受益也是真真的。
自己就算早筹划,也没什么用。
亲生子小,薛孝是养子,分量压根比不得霍宝。
一步慢,步步慢!
马寨主对霍五道:“我下午说什么来着?这不是听了信了?要是这丫头肯安安分分留在城里征兵,那就不是我家驹子了!”
“爹,征兵什么时候都能征,这清理黑蟒山总要人带路,我打记事儿就满山撒欢,黑蟒山哪里我都熟熟的!”
说到这里,她又看向霍五、邓健:“五伯、表叔爷,那两个寨子同咱们之前的寨子不一样,他们走的是邪魔歪道,最是怕死,占着地利建寨,弄得跟乌龟壳似的,并不好打!要不然我爹、唐叔他们早出手收拾干净了,还容他们在黑蟒山里作孽?”
霍五笑道:“征兵的事情倒是能往后放,可要不要你跟着,还是你表叔爷说了算!”
马驹子立时望向邓健,带了几分谄媚:“叔爷……”
连“表”字也去了。
邓健轻哼道:“你可想好了,这次过来,往后就要给我打下手了!”
他嫡系只有张、李、王三个千户,张千户无子,只有个外甥让霍宝收入童军,李千户的幼弟也是。
王千户无子,几个内侄被霍豹派到滨江建仓库去。
如今邓健少不得开始往回抢人。
马驹子一愣,望向霍五。
霍五笑着说道:“你兄弟以后留州府跟林先生上课,你叔爷手头没人使,你倒是送上门了!”
话中并没有反对之意。
小辈就这几个,还不是能担事儿的时候,可不是要跟着老一辈身边学习。
马寨主性子惫懒,别说是剿匪,就是打和州也未必乐意出手。
左右盼着打仗的人,也不差他一个。
马驹子想要打仗,要么跟着邓健,要么跟着水进,要么等杜老八回来。
“叔爷,那让老虎也过来呗?正好让他跟您老人家学两手!”马驹子大喜,越发恭敬,说了恳求。
邓健皱眉道:“先学着瞧瞧,要是太笨,我可没工夫调教!”
马驹子眉开眼笑,连忙回去拉了霍虎过来敬茶。
看着霍虎的身量,邓健神色缓和许多,接了霍虎的茶杯,算是认了临时弟子。
霍五想着邓健只带了两千人马过来,进山剿匪并不富裕,道:“这次原本想要让他们四个每人各征一千人马,驹子、老虎这次进山,错过征兵,那之前跟来的滨江兵就拨给驹子,再拨一千州府兵给老虎……”
马驹子还没应答,马寨主就道:“五哥,州府兵只有三千,水进也要拉出去用的,先别动了,从我那边分一千人给老虎……”
霍五也不见外,点头道:“也好,回头征兵再给你补上。”
这两千人马,是马驹子、老虎名下,可因为这两人以后是跟着邓健的,这两千人也算是划给邓健。
唐光、薛彪惊诧。
就连林师爷,也有些意外。
如今滁州三县加起来,总兵力两万四千三百。
邓健的曲阳兵五千。
马寨主麾下五千。
唐光麾下四千。
杜老八名下三千。
霍五名下的滨江兵三千。
水进刚接手的州府兵三千。
霍宝的童军一千三百人。
大家都以为霍五推出水进,是为了分权,在水进立起来前,会遏制其他几位带兵将领扩充人马。
猜错了!
邓健点点头,算是晓得此事,却是难得为小女婿说一句话:“九月前各处兵马还要靠金陵送粮食过来,来回运粮,用的都是童军……如今辅兵闲着,还不若接了过去,将童兵召回州府,小宝身边也得有人使……”
事关宝贝儿子,霍五果然听进去了。
只是他不是独断的性子,没有直接替儿子做主,将霍宝招呼过来询问。
就是邓健不提,霍宝也要提了。
童军是霍宝的亲兵,又是正经八百操练出来的,当役工使唤实在浪费。
之前他是存了赚钱的心思,加上心里还是与徒三分了内外,才将这个握在自己手中。
眼前都是一家,就不用再分内外。
“我也正想寻爹说此事,不说这个,就是松江、常州那边,只童军过去也是不当用的,只是先探个消息罢了,要不然我也不会求了邓家祖父出山,去金陵坐镇。前头都是借了七叔的大力,粮食这里才顺遂……爹看看哪位叔叔闲着,接手过去就是!”
霍五点点头,望向桌上众人,视线在马寨主、唐光身上留了留。
唐光不由心热,随后又泄气。
粮草是大事,有马寨主在,怕是轮不到自己头上。
果不其然,霍五道:“老六心细,能者多劳,就将这事儿接了……”
马寨主也知晓自己最适合,点头应了。
霍五又望向唐光:“唐兄弟也别闲着,六、七月好好操练操练兵卒,小和山给你留着,最迟八月初就该打了,争取中秋节前后扫平,咱们再合兵!”
打和州的时间初步定在八月底、九月初。
霍五这话外之意,不仅是让唐光打小和山,攻和州也有唐光部一份!
唐光听出话音,心情大好,立时道:“五爷放心,我明儿开始就守着大营那边,不会耽搁五爷大事!”
老和尚缄默不语。
影影绰绰的,猜出些什么。
林师爷则是忍不住看了霍五、邓健、马寨主几眼。
不过一段饭的功夫,这三人就做了轮换,交换了人马、子弟、差事。
不管是真的亲如一家,还是各有计较。
不得不说,这一步走下来,几人利益搅合在一起,更加密不可分。
都是聪明人!
徒三败的不冤!
……
亳州城外,三十里。
徒三兵马驻地。
徒三夜不能寐,走出营地,看着天上大半拉月亮发呆。
眼下,他并不觉得自己丢了滁州冤枉,而是觉得疲惫。
四百五十里官道,每日行军七十里,走了整整六天,明日中午就能到亳州。
四月中旬出亳州时,他身边只有二十四乡勇,如今不到两个月,带回五百战马,八千兵卒。
手下人马翻了数百倍,几乎与柳元帅麾下人马差不多。
这是徒三的底气。
只是他之前在黑蟒山也好,在滁州也好,都是统领,不操心后勤。
可这几日下来,只为了这八千人马的每日嚼用,就弄得大家人仰马翻。
江平使劲浑身解数,派出去十路人马采买粮食。
可如今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民间粮食本就不多,弄得大家饥一顿饱一顿,实在没法办,途中高价买了几匹耕牛,这几日大家靠肉汤度日。
有油水,下边兵卒只有叫好的。
可这缺粮窘境,却是遮不住。
江平跟徒三嘀咕好几回,说是马寨主藏奸,故意不给粮食,为难大家。
徒三唯有苦笑。
战马给了。
兵卒给了。
私财也都给了。
只没给粮食,就是藏奸?
滁州也缺粮,军粮都是真金白银买的,靠着数百童兵一车车运来,凭什么白给外人?
记仇不记恩!
徒三似重新认识江平这位老友。
也忍不住自醒。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马寨主、林师爷眼中,自己与江平应该不差什么。
也是个记仇不记恩的!
这不是做人的道理!
……
亳州城里,柳府。
柳元帅目光凝重,看着两个儿子嘱咐道:“以后不可再任性,对徒三都客气些!那不是别人,那是你们妹婿!”
柳大不屑道:“一个贼秃,倒是叫他抖起来了!八千兵马?他是回来成亲,还是回来抢地盘?跟谁耀武扬威?爹就不该惯着他,狠给个下马威才是!”
柳二在旁道:“不只是徒三的人马,小舅回来时不是提了,滨江、曲阳都有人马北上滁州……这其中,有一半人马应该是那两县的。”
柳大嗤笑道:“那两县就不是徒三的人了?这徒三才是真藏奸,肯定是防着咱们呢,才一边攻州府,一边叫他姐夫占滨江!如今滁州四县占了三县,这滁州到底是谁的?这自立之心,昭然若揭!”
柳元帅耷拉着脸。
明知晓徒三有私心,又能如何?
这个时候与徒三撕破脸,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孙元帅的吞并。
不管实情如何,在外人看来,翁婿俩必须亲如一家。
柳元帅瞪着两个儿子,正色道:“不管徒三以后自立不自立,如今他还是我的兵,他带兵回来就是给我长脸……不想落得张家、李家的下场,这徒三就只能拢着,明天随我出迎,装也要装的热乎些!”
柳家兄弟俩个打了个寒颤,心有余悸。
张、李两家也都是亳州地头蛇,两家子弟与柳家兄弟相熟。
如今,尸骨无存。
。m。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手笔
滁州的八月,早晚清凉起来,可中午依旧炎热。
霍宝带着几个伴读,从书斋里出来。
看着小胖子郭釜额头都是汗,霍宝便叫人下去预备冰碗。
如今他每日生活很规律,上午随林师爷读书,偶尔林师爷忙时,就是宋老大人代课。
下午就去州大营,自己操练锏法,也督促童兵操练。
宋谦之当初不知怎么问的家人,再来州衙时没有了最初的叛逆,沉稳不少。
霍宝选他做伴读一是成绩好,二是看在宋老大人面上。
见他老实了,就没有换下。
至于邬远,打小习武的缘故,身手十分出色,比童军里的百户们还强些。
霍宝心中记下,却也没有直接安排。
童兵那边的框架已经出来,除了还没有回来的朱强、侯晓明、李远几个,与他们身边的一百五十童兵,其他一千多人如今都收缩回来操练。就是金陵消息点,霍宝都转到老爹手中。
有霍豹统领,还有朱刚、梁壮两个在,后进的石三、仇威等人,也都露出来,不缺人手。
最后一人郭鬲,沉默腼腆,却是有内秀。
霍宝之前想要用郭家,就是想要改良军粮。
州宴过后,他还专门见了一次郭老爷、郭掌柜父子。
如今兵卒军粮,都是金陵运来的陈粮,有谷子、稻子、豆子三种。
营房里一日三餐,早晚是豆粥,中午一顿干的。
在外行军的时候,就不方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