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这一句,唐光带着几分释然、几分不舍,慢慢合上了眼睛。

    我本黑蟒山中匪,风云时节入永阳。

    一朝身损巢湖岸,大将憾未阵前亡。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来后到

    庐州同知、庐州通判也在庐阳水门恭候。

    之前得知是大捷,他们想着,滁州军也好,巢湖水师也好,只有欢喜的,还不知怎么庆祝。

    却也是尴尬,那败的是庐州兵。

    没想到临了临了,好像是出现了变故。

    只有一青年下楼船,叫了两个少年上去。

    留守庐阳的滁州军将领也带副将上船了。

    后头上千战船,倒是开始下兵卒,乌泱泱的,看不出人数。

    “咋回事?不会滁州军与水师内讧了吧?”

    庐州判判嘀咕道。

    先前双方一致对外,现下战事完了,这“过江龙”与“地头蛇”是不是也要分个主从高低?

    庐州同知没有接话。

    这主从高低还用分么?

    巢湖水师再厉害,也局限在水上。

    滁州军得巢湖水师锦上添花,没有巢湖水师也死不了。

    巢湖水师这回没有滁州军助力,却是要折损不少。

    说话的功夫,楼船终于有了动静。

    一行人簇拥着一个四十多岁的高壮汉子下船。

    那位邓将军也好,水将军也好,都在汉子身边。另一侧几个人也眼熟,显然是曾为知府座上宾的几位巢湖水师头目。

    倒是之前被叫到船上的两位少年,没有露面。

    庐州同知、庐州通判忙上前。

    邓健见了,对霍五介绍起两人身份。

    两人也就知晓眼前这汉子就是那位霍元帅,连忙躬身拜见。

    霍五虚扶一把,道:“庐州上下,政务一切如常。”

    “谨遵元帅号令!”

    两人应着,心中诧异不已。

    不是大胜么?

    怎么下来的人,一个一个耷拉着脸,不见半点欢喜。

    还是两家真的生了嫌隙?

    这对庐州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霍五停下来,指了指后头将士,吩咐水进道:“先安置大营……”

    “尊令!”

    水进应了一声,安排将士去了。

    霍五这才对于副都统道:“哎,再没想到会有这般变故,这唐兄弟比我还小两岁……”

    于副都统忙道:“五爷还请节哀顺变……这都是命数,哪里能用岁数说话?要是老天爷排着班儿收人,也当先收了我去……”

    霍五听了,连忙摆手:“都统切莫说这样的话……如今这世道,想闭眼也不敢闭眼,为了孩子们,咱们可得长命百岁!”

    于副都统已过知天命之年,也是三子之父,闻言戚戚然:“正是如此!”

    庐州同知、庐州通判这才听出个意思来,也都带了几分肃穆。

    ……

    一行人直接回了庐州府衙,这才重新落座的。

    还是霍五居中坐了。

    左手坐了邓健、薛彪、林师爷,右手是于副都统、安勇、于副都统次子于大江,安勇胞弟安壮。

    于大海带了兄弟,留守巢湖,并未前往。

    庐州同知、庐州通判站在后头,不知该如何入座。

    这明显是滁州军与巢湖水师的位次,并没有他们的位置。

    霍五直接对那庐州同知道:“吏员考试,盯着些,回头考核过关的士子调往滁州……”

    庐州同知躬身应了。

    霍五看了看他:“邓将军赞你通透……庐阳这几日太平,亦有你与通判的功劳,只是异地为官这一条,既定下了,就要守着……我不管你籍贯哪里,你在庐州投滁州军,我只当你是庐州人……滁州、和州两地已经有主事,你就暂时留守庐阳,等到滁州军再下一州,就调你过去……”

    庐州同知闻言大震,越发恭敬:“谨遵元帅号令,定恪尽职守,不敢懈怠!”

    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好事等着。

    之前只当自己要给旁人让位,如今看来,这霍元帅的意思是自己没了庐州同知也有差不多的职位等着自己。

    霍五虽是护短之人,却也晓得什么是量力而行。

    固然巢县、无为县两地知县,都是主动相投,可多大的脑子戴多大的帽子。

    庐州这样一府之地,还是维稳为要。

    庐州通判有些心慌。

    与庐州同知的“通透”相比,他之前表现的可不怎么样,甚至还以为邓健等人是巢湖水师,怒骂来着。

    没想到那位邓健,竟然是滁州军中二号人物。

    霍五看了看庐州通判:“听闻你善诉讼事……我们滁州军也设了监察,领头的是一位爱民如子、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回头你去给他打下手……”

    庐州通判也应了。

    两人退了下去。

    于副都统感叹道:“说起庐州这些官员,有一位不能不提……就是庐州都尉,与我们水师上下也有几分香火情,如今却是不知下落,生死不知。”

    庐州知府想要调派兵马,就越不过庐州都尉。

    只是庐州知府跳了裕溪河,那位“失踪”的都尉到底在那里,是生是死就不为人所知。

    霍五道:“若是被带到蕲春,总会有消息传回来……若是没有消息,怕是凶多吉少了……”

    若是能被寿天万的人要挟拿捏,这位庐州都尉也不会“失踪”。

    这肯定是不肯同流合污,才被挪开。

    霍五又给巢湖水寨众人,重新介绍手下诸将领头目。

    之前在楼船上,因为唐光发病的缘故,双方人马相见仓促,并没有仔细介绍。

    “这一位邓健将军,是我表弟,曲阳人氏,本是曲阳县尉,三月里亳州白衫占了陵水,又入曲阳,是我这表弟带几百县兵,驱逐了几千亳州白衫,护住一方安定,之前滁州军平和州、进庐州,都是他是主将……论起来我们这滁州军,就是我表弟三月里征的两万曲阳兵为根基……我这表弟勇武,所用锏法与第五帅系出同源,如今我儿与侄孙都随他习锏法。我那表侄女伶俐可爱,我便早早下手,聘为儿妇……”

    邓健对众人抱抱拳,算是见过。

    于副都统带了众人起身,回礼。

    他很是诧异了。

    他知晓林师爷身份,可刚才这安排座次,竟然在邓健、薛彪之下。

    这个邓健如此年轻,怎么就坐了首位?

    待听了霍五介绍,才晓得邓健底气所在。

    这是滁州军第一战将。

    不说老资历与这双重亲戚关系,只乱世之中,勇武善战就是根本。

    “我还有个把兄弟马魁将军,是我异姓兄弟,少年相交,性子惫懒,早先在黑蟒山中养老,被我拉下山,如今留守滁州。黑蟒山上三个寨子,两千来号兵马,下了山,才有了这滁州军……他有一女,是我的义女,如今跟她女婿在邓将军麾下……”

    巢湖水师众人明白,那位马将军,就是滁州军三号人物。

    霍五又指了薛彪:“这是我把兄弟薛彪……善于经济之事,是咱们滁州军的财神,今春滁州大旱,粮食供应不上,全是我这兄弟门路,一直从金陵运粮过来,养活上下几万兵卒……前些日子,他去了杭州,也是为咱滁州军奔波,置办军备……”

    于副都统等人都起身见礼。

    并没有因薛彪行的是商贾之事就轻视,他们都是从私兵转的官兵,最是晓得养兵的耗费。

    薛彪亦谦逊回礼,脸上带了几分不好意思。

    这买粮也好,置办军备也好……虽说他也尽力,可都有霍宝的功劳在里头……

    霍五看了眼林师爷道:“林先生与都统是旧识,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兄弟几个都是粗人,看得不长远,这滁州军的大方向都是林先生把着……我这人不读书,却最敬着读书人,就厚着面皮让我儿拜在林先生门下做个学生,以求他能跟林学生多学些道理……”

    于副都统几个明白,这林先生就是滁州军的谋主,也是“太子太师”,文官里的第一人。

    霍五又道:“今早直接在裕溪河边分兵去舒城的杜肥将军,也是我的把兄弟,是我、马魁、薛彪的小兄弟,性子憨厚,是个最实在不过的人,之前随着老马在黑蟒山上……”

    说到这里,霍五顿了顿:“再后头就是老唐……老唐也是黑蟒山出身,曾是一寨之主,一地豪强,与我那两个把兄弟是旧相识,被我们拉下山来……”

    “老唐后头,是今早分兵去庐江县的冯珏冯将军,本是亳州去年举事的五位元帅之一……前些日子亳州不太平,孙元帅与柳元帅相争,冯将军就带兵避了出来,又赶上山东兵从徐州下来平叛,冯将军南下求援,随后就投了滁州……”

    于、安等人都睁大了眼睛,很是意外了。

    亳州距离庐州二百里,大家又都是弥勒教徒,他们自然听过“冯和尚”的大名,只是不知他竟然放着一地渠帅不做,投了滁州军。

    更意外的是,冯和尚的座次,竟排在众将之末。

    真要论起实力来,本是与邓健差不多并肩的人物。

    滁州军……

    除了能力,还讲人情。

    如此,对于巢湖水师来说,倒是有利有弊。

    好处是大家现在入伙也不算晚,弊端就是,位次比想象中的靠后,怕是越不过前头这些将领去。

    ……

    庐阳水门,楼船上。

    霍宝陪着仇威,装殓了唐光。

    棺材是庐阳里最大棺材铺的镇店之宝,独板的楠木棺材。

    寿衣是缂丝绣了麒麟的华服。

    “何时……回滁州……”

    仇威哑着嗓子道。

    “明早!”

    仇威不由一愣:“就咱们吗?”

    庐州初定,多少大事等着,怕是得闲的只有童军一部。

    可舅舅虽不是战死沙场,也是为了滁州军大业来的庐阳……

    霍宝摇头:“冯爷与水大哥留守庐阳,操练新兵,其他人都要送唐叔一程……后天晚上在滁州为唐叔‘接三’,已经快马回去送信,请六叔预备灵堂……”

    仇威忍了半日的眼泪,滚落下来。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十日之约

    次日一早,霍五一行与巢湖水师几位将军作别。

    于副都统与安勇都想着那安庆水师缴获的楼船与三百多战船。

    两家是姻亲,可算是一家,自己当家作主还罢,为人手下多少犯忌讳。

    要不是如此,老都统当年也不会在招降了两家后,又顺手推舟招降了声名狼藉的盛双刀,将巢湖水师分为做三部。

    只是霍五不开口,他们也不好主动相问。

    不想,两下作别时,霍五直接对于副都统道:“咱们滁州军的规矩,缴获是三七分,军中交三成,主将分两成,下边副将们分两成,三成归兵卒……只是昨晚水战缴获的都是战船,交了旁人也用不到,都统可抽调出老弱出来,充作辅兵,那三成战船就分派到和县与滨江县两地驻守巡航……”

    于副都统闻言,迟疑道:“那两艘楼船如何安排……”

    霍五看看于副都统,又看看安勇,道:“我的意思,一切不变,楼船也好,那两千多安庆水卒也好,你们翁婿两个商量着分配。就是水师从之前的三部变成如今两部,老哥哥统领,安将军与你家老大还是各领一部……”

    于副都统与安勇听了,都不由动容。

    之前投到滁州军下,他们已经做了被掺沙子、削权的准备,万没想到竟是维持眼下格局不变。

    霍元帅还真是好心胸。

    霍五正色道:“只是有一条,如今咱们成了一家,就要守一家的规矩,才像回事儿……回头让人将滁州军的条例给你们抄一份,好规矩咱就守着,坏了规矩的就按照定下的惩罚,不凭好恶,不论亲疏……咱们在这乱世保全自身,庇护这一地百姓,不能说人人称赞,也不能让人指着脊梁骨骂了老祖宗!”

    “五爷放心,有规矩好,有规矩咱们滁州军才能走的长远……”于副都统连忙点头道。

    安勇也道:“这世道民心何其重要,咱们定约束儿郎,万不敢坏了咱滁州军的仁义口碑。”

    霍五想了想,道:“今日初十,我们这几个老兄弟送老唐一程……十五‘头七’出殡后,我们就折返和县……九月二十过江,咱们打太平……”

    于副都统与安勇两人闻言,都带了惊讶之色。

    “这剩下十日,会不会太仓促?”

    于副都统担心道。

    不说庐州,就是和州,也是滁州军新占了没多久。

    霍五摇摇头:“大庆军东征军已经打下杭州……又在蕲春建国,还占了洪州与武昌,朝廷已经从闽、浙、江几地调兵过去杭州,武昌、洪州那边朝廷也不会容……金陵周边空乏,正是难得的好机会!”

    最关键的,他想要早日找个安稳之地落脚。

    唐光之死,是真的吓到他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如今各地的义军,朝廷军,以后总要面对的时候。

    滁州城小,和州也大不到哪里去,庐州大些,可在这里拓展不开。

    只有金陵,城大墙高。

    回头将那倒塌的城墙修缮好,就是易守难攻的坚城。

    于副都统与安勇都带了几分兴奋,没想到霍五会直接剑指金陵。

    怪不得林先生说霍元帅的格局不在庐州,也不在淮南道。

    原来是天下。

    滁州军的军势,他们都瞧在眼中,比朝廷里的正兵也不差什么。

    又有几位猛将,以后走到哪一步还真是不敢想。

    霍五、邓健、薛彪、林师爷、霍宝等人,将率领一万人马从6路抄近道回滁州。

    马驹子、霍虎率领邓健部五千人,侯晓明率童兵三千人,总计八千滁州军,将搭乘巢湖水师的船经水路,在巢县上岸,从那边去和州征兵备战。

    水进自己的三千人,霍豹领三千童兵,总计六千人留守庐阳。

    舒城杜老八那里,庐江冯和尚那边,霍五都叫人过去传信,说了接下来的安排,让杜老八立时返回滁州奔丧,也让冯和尚夺城后回滁州。

    两部人马,除了留下守城的,其他都回和州备战。

    之前他想要留冯和尚与水进在庐阳,临了又改了主意。

    水进还罢,庐阳这里几万才降的新丁,必要留一员大将镇守。

    至于冯和尚……

    各部将军都回去奔丧,只留下冯和尚一个,倒好像不把人当自己人。

    还有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冯和尚到底是新投的滁州军,不好放他孤悬在外,尤其是才到手的还不稳定的庐州。

    没等大家作别,就有捷报传来。

    离北关路程近的庐江县,昨晚已经被冯和尚拿下。

    冯和尚叫人连夜报捷,自己带了兵卒在舒城支援杜老八部了。

    霍五立时叫人再次传信,叫冯和尚与杜老八拿下舒城后,一起回滁州。

    水进论起来与唐光亦是相熟,虽军务在身不能回滁州,却也准备了奠仪,交给仇威,叹气道:“憾不能送唐爷一程,等周年我在亲祭唐爷……”

    侯晓明、霍豹、李远、朱强、梁壮、邬远等人,各有差事,不能回滁州,也都备了奠仪,送到城门口。

    他们都晓得,仇威以后不一样了。

    唐光的五千人马,如今挂在童兵名下,日后却要独立成军。

    仇威不再是普通曲长与斥候队长,在霍宝手下,不说比肩霍豹、侯晓明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了。

    羡慕归羡慕,却也嫉妒不来,这是唐光遗泽,也是那五千人马的分量。

    侯晓明、霍豹两个,如今开始独立领军,心中很是淡定。

    李远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位,与众位将领不同。

    剩下几个头目心中明白,却不免紧张起来。

    不管什么原因,前有一个李远,如今又有仇威,都是后来居上。

    他们再不紧跟着点儿,就要被落下。

    尤其是朱坚与梁壮两人,心情最是复杂。

    前者的童军中的地位被李远取代,后者沦为中庸。

    霍宝身边留了五百童兵做亲兵,点的队长是朱刚,这也让梁壮心中很酸涩。

    昨日霍宝抽亲兵,队长候选是邬远、朱刚、梁壮三人。

    结果霍宝直接点了朱刚,让梁壮给霍豹做副手,邬远留给了侯晓明。

    梁壮不晓得,这般分配,霍宝已经是体恤他。

    否则按照战力,应该是邬远留给霍豹,弥补霍豹的不善战;略显平庸的梁壮去给善战的侯晓明打个下手。

    只是霍宝想着梁壮与侯晓明,是同一批伍长、同一批什长、同一批队长,同样的老资历,这样分配过去,怕他心中有疙瘩。

    霍豹因是霍宝侄儿的缘故,从童军成军就与其他人不同,没有人会傻得与他比资历。

    霍宝要关心的事情很多,能照顾这些童军老人的也只有这些,剩下就要靠他们自己努力。

    每个人能力不同,注定到达的高度也不同,也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至于为什么没有留下身手最好的邬远最亲兵队长,那是因为邬远是战将,留着做亲兵队长未免大材小用。

    童军众头目中,只有邬远与石三有攻伐之心。

    这两人好好培养起来,都是能自领一军的人物。

    朱刚资质寻常,却是勤勉,一柄重刀,已经耍的有模有样,又胜在忠心,是霍宝能信任之人。

    侯晓明与霍豹那边,霍宝没有什么不放心。

    对着李远,他却是多嘱咐几句:“这回你带了那三百参谋生跟大圣去和州,也是按照滁州的例,从和州城里士绅子弟征调人手……参谋生是什么,一时解释不清楚,就以我亲卫随从的名义……回头看看滁州子弟能留的就留、不能留的就清退一部分……”

    如今滁州军人手富足了,坐拥三县之地。

    滁州军可以选人了。

    至于庐州这里,已经放出话去给小元帅选亲卫。

    只是,为了稳定,未免节外生枝,并不急着此事。

    等到拿下金陵,庐州也稳定下来,再从六县选人就是。

    想到这里,霍宝补充道:“士绅子弟不仅限和州城内,含山县、江浦、乌江三县也别落下……还按照两百之数吧……”

    李远闻言眼睛一亮:“宝爷,那滁州参谋生清退的缺额,是不是可以从曲阳、滨江两地选人补上?”

    霍宝点点头:“可,之前倒是疏忽了,曲阳县是滁州军成军所在,滨江县也意义不同,两地士绅子弟也当优容……”

    至于陵水县,如今还在亳州军治下,可略过不提。

    被亳州军占了大半年,就算日后重归滁州军治下,也分不清人员黑白,不宜重用。

    作别完毕,霍五父子等人,就扶了唐光灵柩,启程上路。

    直到众人走远,水门这里的楼船也启程了。

    ……

    滁州城里,马寨主憔悴了不少。

    昨晚收到丧报,他很是被闪了一下。

    唐光是黑蟒山里的坐地户,自打马寨主上山落脚,两人认识了十几年。

    大家年岁相仿,又都是阔朗性子,倒是相安无事,偶尔也凑到一起吃个小酒什么的。

    万没想到,这人说没就没了。

    就算是滁州军这边治丧,可还是要先通知遗孀。

    男女有别,马寨主不好独自亲去报丧,又不能带了妾室过去,幸好秀秀前两日从滨江回来,就携了秀秀前往。

    为防万一,他还从鲍家医官叫了大夫跟着。

    唐娘子是极老实的人,听闻马寨主过来,就带了不安。

    她固然不是爱打听闲事的,也晓得马寨主是滁州军总留守,位高权重,无事不会登自家大门。

    马寨主与秀秀都换了素服。

    待马寨主说了丧信,唐娘子满脸灰败,身子都跟着塌下去,脸上不是痛苦,而是浓浓的悔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留余庆

    “呜呜……他盼了大半辈子,他盼了大半辈子啊……好不容易得了好消息,我作甚不早些叫人过去报喜……”

    唐娘子捂着脸,已是泣不成声。

    秀秀还满脸懵懂,马寨主睁大眼睛,目光已经落唐娘子腰腹之间。

    这是有了?

    唐光盼了半辈子的能有什么?

    不就是一儿半女,亲生骨肉?

    马寨主倒不好再看着,忙劝道:“弟妹还请多保重,越是如此,越是当爱惜身体,保全了老唐的这点儿骨血,才不辜负你们夫妻结发情分……”

    唐娘子闻言,肩膀一抖,哭的更伤心了。

    马寨主瞧着不对劲,恍然大悟。

    唐光除了这一妻,还有一妾尤氏。

    之前他将尤氏安置在州府外的私宅,中秋节后南下小含山前接回州府这边。

    瞧着唐娘子的样子,这怀孕的是那尤妾?

    马寨主不知说什么了。

    唐光为了这妾前头折腾的厉害,打小抚养的外甥都送走了,与发妻也差点决裂。

    如今他去的仓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