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宝板脸道:“爹只不过是不放心,难道儿子就放心爹了?让豹子留守和州好了,咱们爷俩一道去江浦县!”

    霍五连忙摇头:“不行,你要么跟在你表叔跟前,要么跟着水进,想要自己做一路也行,就不能咱们爷俩在一处!”

    他想的多,战场上变幻莫测,要是他们上阵父子兵,让人包圆了,那滁州军立时就成了散沙。

    如今滁州军内部诸将实力均衡发展,是霍五有意为之。

    免得一方做大,天长日久,伤了交情。

    好处就是若是他出事,小宝能接位,平衡各方。

    弊端是要是小宝也出事,那无人能以压倒性的实力登顶,滁州军只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霍宝正色道:“爹爱子之心,儿子心受……可东关大战儿子就在后方,这次又在后方,那童兵就永远是童兵,不能成长……江浦,还是儿子去吧!”

    霍五麾下,能领兵的只有牛清一人,其他几位千户都是因和州、庐州战功新提拔上来的,没有能拿得出手之人。

    剩下林师爷、薛彪,都不善战事。

    霍五还是不肯。

    霍宝恳切道:“爹既是晓得咱们父子不能坐享其成,那肯定有一人要征伐在前?难道年少力壮的我猫在后头,让老爹拼杀在前头?诸位叔伯怎么看儿子?这滁州军中,儿又如何服众?”

    霍五有些后悔。

    之前没想到金陵水师会移驻采石矶。

    他之前的想法,是想要让邓健带霍宝去江浦。

    可金陵水师移驻采石矶,金陵守军也调派人马出来,采石矶之战就艰难。

    为了减免渡江伤亡,霍五就让邓健、水进两人前往。

    如此,倒是江浦那边没有大将过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霍五所言,哪里不是霍五的担忧?

    “爹就放心吧,是潜入,又不是正面夺关卡,儿子不会让自己身处险境!”霍宝道。

    霍五叹口气,摸着儿子肩膀:“走到今天,爹怕了!”

    滁州军的名号打出去,父子两人就再也没有退步。

    这摊子越铺越大,霍五欣喜之余,也随时自省。

    霍宝洒脱道:“有什么怕的,实在不行,还有九叔那边可以投靠!如今这天下,烽烟四起,朝廷想要追剿也无力了。”

    霍五性子豁达,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道:“那你可听着这边消息,不能轻动!”

    霍宝道:“爹就放心吧!”

    终是敲定,霍宝部移驻江浦。

    ……

    九月二十,碧空如洗。

    卯正时分,滁州军诸人就到了江边。

    滁州军邓健部六千老兵,水进部三千老卒,作为先头部队,即将渡江前往采石矶。

    巢湖水师只留了于都统三子于大河留守,其他诸将军亦全员而出。

    两座楼船,一千多战船,在江面上浩浩荡荡。

    霍五亲临渡口,为诸将壮行。

    邓健傲然道:“表哥放心,定会在午时前拿下采石矶,不会耽搁大家伙儿过江!”

    水进亦道:“五爷且等我们好消息!”

    于都统亦穿着铠甲,手持长枪,亲自上船督战。

    霍五身后,林师爷、薛彪、杜老八、冯和尚、马驹子、霍宝等人都在。

    除了霍五本部人马,其他各部人马陈师北岸。

    等到拿下采石矶,杜老八、冯和尚、马驹子三部人马过江攻打太平三县,霍宝率童兵陆路去江浦。

    ……

    江面上小船往来不断,不时传递采石矶的消息。

    “报!金陵水师将领楼船出迎,与安指挥的坐船对上!”

    这是要打水战么?

    上次巢湖水战是夜晚,巢湖水师又占了地利之便,如今大白天的,不知应对如何?

    “报!采石矶守军有强弩,邓将军提前叫人预备了麦杆。”

    大家的心提起又放下。

    强弩射程远,杀伤力强,若是没有合适应对手段,那滁州军难免伤亡惨重。

    “报!水将军从采石矶侧边驻留,叫人放了绳车,想要从侧面上去。”

    大家面面相觑,不得不佩服水进的勇武。

    却是不敢说什么背晦的话。

    “报!霍千户带了弩兵为邓将军掠阵,邓将军直接从正面上了采石矶!”

    这个霍千户,就是还跟在邓健身边的霍虎。

    之前和州收缴的一百架强弩,如今都在邓健军中。

    一条条的消息传来。

    大家从紧张变得雀跃。

    邓健的武力大家尽知,绝对是以一当十的悍将。

    他顺利登岸,这战局就定了一半。

    冯和尚手中已经握着十八子手串,却是速度快起来。

    杜老八则是摸了摸肚皮,神情舒适:“九月里,真是吃蟹的好时节,也不知芜湖的螃蟹比不比得上巢湖,这回能饱了口福了!”

    薛彪眼见把兄弟闹了笑话,解释道:“八弟,芜湖没有湖。”

    “咦?不是说有个北湖?那不是叫芜湖?”

    “北湖在当涂与金陵府的溧水县、高淳县三地中间,并不在芜湖。”

    “那我回头去当涂吃!”

    马驹子坐在下首,看着杜老八笑的天真烂漫,很是无语。

    自己这位八叔,永远都是这样没心没肺。

    他也就是运气好,之前有自己爹护着他,眼下又有五伯护着。

    换个地界,这样性情,早就让人算计死了。

    霍宝却是心下一动,低声问霍五:“爹,冯爷那边,是不是还得有水师出动?”

    霍五点头道:“北湖上也有水匪,或剿或抚,总要荡平!”

    北湖湖面有四分之一个巢湖大,影响三县安稳。

    霍宝却在想着金陵府地图,往金陵城方向需要路过大胜关,绕路可以先得溧水与高淳两县。

    滁州军到时候还是会分兵。

    能攻打大胜关的人马有限,怪不得霍五要安排人手,从江浦过江,两面夹击大胜关。

    ……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又陆续有消息传来。

    “报!水将军已经从采石矶侧面登岸!”

    “报!安指挥率五百枪兵,抢上金陵水师的楼船!”

    “报!采石矶官兵守军出动,在滩涂之上,与邓将军等人混战。”

    “报!于都统率领战船,在采石矶渡口堵住出水师援军!”

    大家的心跟着提了起来。

    虽没有亲眼所见,可只凭消息,大家也晓得,除了于都统这一路人马,其他三路都是近身战。

    刀枪无眼,到了近战这一步,什么都有可能。

    霍宝也有些后悔,为什么之前没主动请战。

    邓健身边,还有霍虎掠阵;水进那边,却是没有特别出色的人物。

    水进选择的方向,又是险要之地。

    ……

    等到天色将午,终于传来捷报。

    “报!邓将军斩杀采石矶守将!”

    “报!水将军活捉金陵援兵将领!”

    “报!安指挥活捉金陵水师都统!”

    “报!于都统击沉水师援军战船十艘,缴获楼船一座!”

    众人面上都带了欢喜。

    采石矶一战,尘埃落定。

    大家心中很是庆幸了。

    若是没有巢湖水师的入伙,只这一个采石矶,就能将滁州军死死挡在江北。

    林师爷含笑道:“恭喜五爷!”

    霍五大笑道:“同喜同喜!”

    冯和尚、杜老八等人也面带欢喜,望向江面。

    ……

    远远行来的楼船,从两座变成了四座。

    于都统站在船头,与女婿叹道:“这就是运势啊!”

    金陵水师的两座楼船,同安庆水师的楼船配置相仿,两侧是有火炮位的。

    可是这两座楼船一炮未出,等到缴获后,翁婿两人登船,才发现火炮已经形同虚设,没有弹药。

    就是采石矶水卡,也设有炮台。

    也是一炮未出,要不然有火器在,滁州军即便能夺下采石矶,也会伤亡不轻。

    安勇亦感叹道:“朝廷的气数尽了!”

    不说别的时候,就说十来年前,老都统带了人马来巢湖,还是军备充足。

    于家、安家相继招抚,也是因水匪无力与朝廷剿匪兵马硬抗。

    十年过去,倒是倒转。

    如今他们气势如虹,朝廷守军反而如同土鸡瓦犬一般。

    他们很是庆幸了。

    若是没有寿天万的昏招,他们就想不起投滁州军,那说不得今日与滁州军对上的就是巢湖水师。

    即便他们的人马比朝廷守军强,可是他们也不能说能与滁州军抗衡。

    “邓将军,真猛人也!”

    于都统亲眼目睹邓健以一人之力,在滩涂上发威,为随之登岸的人马打开局面。

    “水将军,亦是不俗!”

    安勇这边载的是水进部,对于水进另辟蹊径登岸,也是赞叹不已。

    翁婿两人说着,亦是带了几分豪情。

    滁州军这样的军势,大有可为。

    等楼船过来,正好午初。

    “幸不辱命!”

    于都统对霍五抱拳道。

    霍五连忙扶了,道:“滁州军得巢湖水师,如虎添翼,如虎添翼啊!”

    于都统并不贪功:“此战全赖邓将军、水将军神勇!”

    “都好,都好!”霍五喜形于色。

    渡江,不仅仅是渡江。

    大家没有耽搁,冯和尚部、杜老八部、马驹子部,还有分属邓健、水进部的九千五百庐州兵,分批渡江。

    北岸上,只剩下霍五父子、林师爷、薛彪等人。

    霍宝与诸人作别,带了一万童兵,前往江浦,随行的还有薛彪。

    薛彪会折返滨江,从滨江去金陵,摸清金陵守卫,为随后的金陵之战做准备。


………………………………

一百八十七章 少年行

    霍宝骑在马上,看着身边少年。

    说是少年,可手长脚长,身量比霍宝无需多让。

    细眉细眼,长了笑面,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新伴当安长生。

    于都统说是让外孙过来当伴当,可霍宝总不能拿这水师少将做小厮用,就充入亲兵营,挂个百户。

    安长生骑在马上,身后背着长刀。

    于、安两家虽是水匪出身,可并不是赤贫百姓,而是早有根基的大户,才能一呼百应,拉起一份买卖。

    这安长生娇养长大,却是文武双全,也是不俗了。

    察觉出有人看自己,他望过来,带了恭敬道:“宝爷!”

    霍宝道:“跟着豹子叫吧!”

    虽说两人年岁相仿,可这是未来侄女婿,自然要抬举些。

    是给安长生做脸,也是给他身后的巢湖水师面子。

    想着才四头身的妞妞,霍宝的嘴角抽了抽。

    不过前头有贾代化与薛金的亲事,后头还有他与秀秀的,都是年岁不大,安长生与妞妞的亲事就也不算稀奇。

    安长生小脸微红,露出几分少年气来,多了腼腆:“宝叔!”

    霍豹跟在旁边,挑剔地打量着安长生。

    妞妞虽是他隔了房的从堂妹,可却是霍家五房唯一的女娃。

    霍家的女婿,就是这一位了。

    安长生很是有眼色,不待霍豹开口,立时也改了口,道:“豹哥!”

    霍豹撇撇嘴,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侯晓明与仇威看着安长生,都带了几分羡慕。

    不是羡慕他的亲事,而是羡慕他能成为宝爷的侄女婿。

    论起来,童军里的关系户不算少。

    有朱家兄弟、李远,就是仇威也是关系户,可与霍宝有亲的只有霍豹,如今又多了安长生。

    霍豹看到两人神色,笑道:“怎么?你们也惦记定亲了?”

    侯晓明转过头去,不理睬霍豹打趣。

    仇威神色,则带了黯然。

    论起来他身上还带了孝,这是又想起唐光。

    这次从滁州开拔前,霍宝问过他的意见,是留在滁州守孝,还是随大军开拔。

    仇威选择随大军开拔。

    乱世之中,亲人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身上有孝的人多了。

    就是霍宝,如今身上还戴了母孝。

    虎豹兄弟,身上也带了祖父母的孝。

    霍豹自知失言,不由暗悔,却是不好相劝,转头打趣侯晓明:“这是臊了?成家立业,这是大事,你的亲事,少不得落在宝叔身上……稀罕什么样的,还不提前与宝叔说了,省的到时候不合心意。”

    侯晓明与其他人又不同,孤儿出身,没有亲长。

    他与霍豹同庚,明年就成丁。

    “都行!”

    侯晓明却是大大方方道。

    霍宝看过去,笑道:“怎么就都行了?相貌美丑,性子软硬,就没有个喜好?还是好好想想,回头让我爹按照你的心意,帮你选个妥当人选。”

    侯晓明虽是他的人,可他一个半大少年给侯晓明指婚就有些像儿戏,还是要落在老爹头上。

    侯晓明认真道:“五爷与宝爷看中的人家不会错!”

    至于长相性情什么的,压根不重要。

    要不是遇到霍家父子,他一个孤儿,果腹还是两说,更不要说成家立业。

    霍宝看着侯晓明,亦是有些为难。

    侯晓明最大的短处,就是没有根基。

    就算是他手下大将,可这孤儿出身,六亲无靠,真要说亲也会被人挑剔。

    只是霍五不会认养子,霍宝也不可能多个养兄出来。

    可是好好的心腹大将,凭什么因出身就要被人挑剔瞧不起?

    要是真有第二个侄女,他倒是宁愿侯晓明为侄女婿。

    第二个侄女?

    霍宝心下一动,想起金陵那一房族亲来。

    那房族亲,与老爹还在五服中,到了自己这一辈,才是出服。

    霍五与霍二太爷认亲之后,那家人得了消息,也派了子弟回滨江走动。

    却都是族亲之间的礼尚往来,没有刻意攀附,也没有避嫌断绝往来。

    不卑不亢,倒是不错的家风。

    若是这家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为侯晓明择妻。

    只是这辈份……

    霍林那一子一侄比自己还小,金陵那边同辈份的也差不多。

    到时候就不是侄女婿,说不得是妹婿……

    安长生听着几人说话,对侯晓明多看了两眼。

    侯晓明是战兵左翼指挥,却能让劳动霍五爷选亲事,不愧是小宝爷心腹。

    他很是庆幸了。

    以霍宝对侯晓明、仇威两人的看重,要不是巢湖水师投过来,说不得小宝爷会在两人中选侄女婿。

    之前听说“童军”,他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少年预备军什么的。

    等到进了童军才晓得,童军很是名不副实。

    所谓“童”,并不是兵卒是少年,而是最早跟小宝爷这批小头目是少年。

    下头的兵卒,半丁并不多,基本也是成丁。

    听说这只队伍八月时曾北上援助亳州军,歼敌千人。

    就是九月初进庐州时,童军在打慎县与庐阳时也出了力气。

    霍五爷麾下几位将军并立,小宝爷这边,也是战兵三分。

    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都是独立带兵的大将。

    安长生忍不住又看看仇威,十四、五岁……

    ……

    薛彪坐在马车上,看着前面的少年们,不由遗憾。

    儿子年幼,尚在牙牙学语,要是也十来岁年岁,就好了。

    当初刚从黑蟒山下山曲阳,小一辈看着都差不多,只霍宝略出色些。

    如今其他人都立起来,马驹子算是接了马老六的班儿,虎豹兄弟也都开始带兵了,林瑾跟着杜老八也是今非昔比,只薛彪的养子薛孝落在后头。

    并不是大家以血脉论远近,这也是薛彪有意压制的缘故。

    真要是处处让这个养子立在头里,那他儿子长成,岂不是要看养兄的脸色?

    薛彪早年在金陵,养妹、养子、养女加起来十数人。

    在他眼中,这些人受了薛家供应,不过名分上好听些,实际上与家奴无异,合该为薛家出力。

    可是三月时的变故,使得他收了小觑之心。

    三月时,前金陵知府贪婪,盯上薛家产业,找借口抄了薛家。

    薛彪狡兔三窟,损失不大,可到底伤了脸面。

    他原本还担心那个知府衙门的养妹,叫人打听,想要保全一二,结果却听闻那养妹怀孕将要扶正的消息。

    薛彪哪里还不晓得自家是被自己养的狗给咬了?

    这薛家产业,说不得就是“投名状”了。

    他不是肯吃亏的,安排人直接给那养妹下了堕胎药。

    想要“生子扶正”,做梦!

    有这个前车之鉴在,薛彪怎么肯让薛孝真的立起来?

    可儿子年岁在这里摆着,不能随霍宝等人征伐成长,也没有合适的姻亲联姻为助力。

    薛彪只能感叹运气了。

    由儿子又想到女儿身上,他便招呼霍宝上车。

    “小宝,记得你三月时在金陵时与贾家打过交道?贾家到底什么意思?”薛彪问道。

    之前接薛金回来时,贾演曾提过亲笔信解释。

    当初薛彪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自家连累了贾家在前。

    如今底气十足,再想起此事,却是不顺心了。

    霍宝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实话实说,像是在背后嚼舌;可不说的话,又像是分不清远近。

    不管薛彪性格如何,如今与老爹关系良好,为滁州军也尽心尽力。

    想想玉雪聪明的宝钗姐姐,为了出身不足受了多少委屈。

    要是从薛彪开始,薛家门第高了一层,宝钗姐姐又能走到哪一步?

    霍宝很是好奇了。

    薛彪见霍宝犹豫,面带不快道:“是甄氏迁怒金姐儿?哼,不过是家族弃子,倒是敢怠慢金姐儿!”

    霍宝心下诧异。

    以薛彪的消息,哪里就不知这个?

    如今旧事重提,这是想要悔婚?

    霍宝连忙道:“贾家两位叔叔,如今在军中……就是甄家,亦是金陵老姓……”

    可别再折腾了。

    这薛、贾联姻,如今也算是贾家与滁州军之间的纽带。

    未来的国公府邸,薛彪真要悔婚,可找不到更好的联姻人家。

    薛彪眼睛眯了眯,依是抱怨道:“他们因是士绅人家的缘故,之前有利可图,才与咱们结了亲事……等到无利可图,又碍着面皮不好反悔就不冷不热……要不是为了滁州大业,我轻饶不了他们!”

    霍宝道:“七叔素来顾全大局,哪里会与他们一般见识?左右以后都在金陵,少不了打交道的时候,哪儿会真的任由他们委屈了妹妹。”

    薛彪轻笑,神情有些熟悉。

    过去他是暴发户装扮,前几个月开始是居士装扮。

    只是用力过猛,略显做作。

    待见过冯和尚那个真正的居士,就有些暗搓搓学着的意思。

    如今这说话行事,多了几分慈悲。

    薛彪带了几分期待了。

    之前他虽是豪富,却是因商贾的缘故,到底矮了士绅出身的贾家兄弟一头。

    如今也算是今非昔比。

    再是根深蒂固的地方大族又如何?

    滁州的吴家,庐州的卢家,哪一个不是百年世家?

    结果,不服帖,灰飞烟灭。

    贾家兄弟知趣便罢,要是不知趣,下场也比吴、卢两家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保全贾家,贾源与霍五通信之事,知晓的人不多。

    薛彪就是不知晓的人中。

    这倒让薛彪多了个念头。

    这次去金陵,除了打探消息,要是能联络军中人,不是更好么?

    兵权,正是他的短处。

    真要能招降贾史两家,那对他来说就是助力。

    。搜狗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嘘!秘密

    江浦县是和州四县之一,临着长江,距离和州州府只有三十里。

    霍宝一行午初时分从和州出发,申正就到了江浦县。

    江浦县如今的县尉,是杜老八身边的三个把头之一,与霍宝、薛彪相熟。

    论起出身,他不是黑蟒山中当地人,反而是随着马寨主上山的小跟班之一。

    在蟒头寨分裂时,他与另外两个把头随杜老八走了。

    等到霍五上山,两寨合并,没有怪责杜老八,自然也就没有怪责这三个把头。

    这三个把头感激不已,待霍家父子与马寨主一脉都极为亲近。

    如今能做东道主,很是尽地主之谊。

    九月里,本就是江鲜最肥美的时候,刀鱼、鲈鱼、河虾、螃蟹等,准备了全席。

    薛彪是长辈,自是坐了主位。

    他很是得意了。

    如今滁州军已经三州十三县,在江淮这一片也是头一份。

    且采石矶拿下,不仅顺当攻上太平府,还废了金陵水师主力与金陵来援的五千守军,距离拿下金陵又近一步。

    固然滁州军的主帅是霍五,可是他也是“七爷”了。

    提及中午过江的滁州军诸部,那县尉眼睛都冒光。

    只是杜老八手下能用的人有限,既是留这人守江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