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家兄弟,却都是文武兼备的人物。

    于都统想必看清楚这点,才培养外孙为接班人,而不是压着女婿抬举儿子。

    霍五主动联姻,也是看好这两家人品,想要让他们早日融入滁州军。

    霍六婶点头道:“五伯指的人选,定错不了……倒是虎头那边,不知日子定下来没有……”

    之前说是定了十月底霍虎出了祖父的孝后迎娶,可如今已经是九月下旬,还没有动静。

    霍五道:“许是要推迟,左右在年底之前了!”

    之前没有巢湖变故,想着亲事在霍虎出服后,也没有想到大庆军发展的这么迅速。

    如今急着过江,过后还要打金陵,不知忙到什么时候,一切就只能延后。

    妞妞、薛金、穆英几个小的,正围着霍宝打转转。

    之前秀秀的到来,给几个小的触动不少。

    不管辈分怎么论,秀徐看起来比他们大不了多少。

    “宝叔,宝叔,我与先生学记账了……”

    妞妞拉着霍宝袖子,撒娇道。

    “妞妞好乖,可是也别吃力,慢慢学。”

    霍宝赞了一句,倒是有些怕揠苗助长。

    妞妞摇头道:“要快点学,以后说不定能跟表姑一样帮上宝叔呢!”

    霍宝摸了摸她的小发髻,心中略酸。

    是该好好学学,可是不是帮上自己,说不得是便宜了安家那小子。

    关于这门亲事,霍五之前心中略不自在。

    毕竟之前霍虎、霍豹定亲,两家都相看过,就算是长辈的意思,可几个年轻人也都是自己乐意。

    妞妞这里,却是略过了相看,还真是盲婚哑嫁。

    “我也学了,开始打算盘来了!”

    薛金拿着腰间一个精致的小银算盘,道。

    霍宝亦夸道:“金姐儿很厉害了,我还不会这个。”

    薛金抿着笑,很是欢喜了。

    穆英在旁,望向霍宝带了崇敬。

    养了半月,有点肉了,不再像之前似的小鸡崽子似的。

    瞧着他神情,也少了拘谨。

    霍宝问道:“听说你跟着妞妞她们一起上课了?怎么样?课业还跟得上?”

    穆英点头道:“跟得上,先生教导的细心……”说到这里,带了小心道:“我能不能也习武?省的十三岁到了战狼营是废物,早点学行么?”

    霍宝看了看穆英颇带紧张的小脸,心下也在琢磨。

    总不能养了一场,将一个战将苗子养废了。

    他点点头道:“能,怎么不能?只是你眼前还是先养好身体,等过两月稳定了再说。”

    穆英小脸上满是欢喜:“谢谢小宝爷……”

    霍宝的心里颇微妙。

    要是历史没有改变,这是他的养兄弟,如今差了辈分。

    霍五将儿子神情看在眼中,很是好奇了,招呼了穆英过去。

    他面相凶狠,穆英立时又跟小鸡崽子似的。

    霍五捏了捏穆英细胳膊细腿,很是嫌弃:“怎么跟个小闺女似的,太瘦了,回头多吃点儿。”

    穆英不敢吭声,脸上却是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腼腆。

    打小孤儿的缘故,最能感觉旁人善恶。

    眼前小宝爹看着凶,可是个好人。

    霍五转头望向霍六婶:“这就是小宝送来的小子?小宝不懂事,让六婶受累了。”

    穆英很紧张了,去看霍六婶的脸色。

    霍六婶摆摆手道:“带孩子,带两个也是带,带三个也是带,如今还有下人服侍,哪里就累着我了?小英乖巧,平日里还帮我照看两个小的呢。”

    天色已晚,霍五不方便久留,说了过些日子搬家的事,就带了儿子出来。

    这样年景,孤儿何曾少了。

    童军最早征的那些人,就有不少是孤儿。

    只是这个定远孤儿,让霍宝另眼相待,先是送回滁州,又送到霍家,就不一样了。

    霍五想了想,到底按捺不住好奇,小声道:“这小崽子也是小宝梦中人物?”

    霍宝点头,道:“若是不差,当是舅舅的养子,四王之一,传承十二代,与国同休。”

    霍五不觉得欣喜,反而皱眉,心情很是沉重。

    四王已经出来三位,最年长的水进二十一岁,霍宝十三岁,这个定远孤儿只有七岁。

    若是打天下轮到他们做主力,那这天下得打多少年?

    自己可四十五了。

    霍五有些不敢想。

    霍宝看着老爹神色不对,安慰道:“历史早就变了,要是按照儿子隐约记得的那些,巢湖水师要三年后才投滁州军呢……”

    霍五闻言一震,拍着儿子肩膀道:“爹糊涂了……要是都顺着历史走,咱们爷俩擎等着享福就是,还折腾什么……”

    只是他提醒自己,鲍家那些养生滋补的药膳,该吃起来了。

    还要那个鲍老太医,以后也要常年带着。

    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他都要熬下来。

    ……

    九月十八,霍五一行到达和州。

    九月十九,霍五在和州州衙,见各路将军。

    邓健部,老兵六千,庐州兵五千五。

    杜老八部,老兵四千,庐州兵四千。

    冯和尚部,老兵四千,庐州兵六千。

    水进部,老兵三千,庐州兵四千。

    熊千户所率人马,老兵三千,庐州兵三千。

    霍宝部,老兵六千,青蛇军四千,庐州兵三千。

    霍五本部,老兵六千,庐州兵四千。

    庐州征战,之前在慎县得新丁两千五,在东关大营得俘虏三万四千。

    这三万六千多庐州兵,三千留守庐阳,两千到滁州,两千到和州,剩下分派到诸将麾下。

    霍五、邓健、杜老八、冯和尚每部四千人,邓健再多一千五的慎县新丁,冯和尚则是找补上之前的两千佛兵。

    水进、霍宝、熊千户每部分派三千人,其中水进又多了慎县的一千新丁。

    至于庐州四县新投过来的县兵就地安置,没有调动。

    和州征的两万新丁,这次没有分派下去,还在新兵营操练。

    冯和尚之前被留在滁州的两千佛兵如今就在和州大营,做了两万和州军的训导。

    水进是战将,霍五舍不得将他放在留守位置,就调了滨江朱县尉过来,镇守庐阳。

    巢湖水师上下,肯定最关注这位庐州新守将。

    毕竟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巢湖水师少不得打招呼。

    待打听完这位新守将的根底,巢湖水师上下很惊讶。

    竟然是马六爷麾下,而不是霍五的手下。

    再打听那位和州留守的王千户,是邓健的旧部。

    “五爷格局,非你我相比!”

    于都统对儿子、女婿叹道。

    之前看到的是亲如一家,可人都有私心。

    霍五身为主帅,略倾斜自己的手下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可霍家亲族晚辈,如今除了霍宝自领一部,其他都在下头,都没有扶起来。

    “五爷大气公正,心胸阔朗……若不是这般,也不得使邓将军、冯将军这样的猛将折服!”安勇也是很佩服。

    霍五能这样公正的对待诸部,以后就会同样的对待巢湖水师,这让人心里更踏实。

    若是表面上用联姻拉近关系,私下里提防压制,那才是让人有苦说不出。

    霍五单独见了冯和尚:“那两千佛兵,我本不该留,可实舍不得给你做先锋使,暂时借用一段日子,让他们好好操练和州兵……和州兵太绵,如今正是缺人马的时候,就算让他们做守卒,也得多些血性……等用完了,回头你再拿操练好的人马来换……”

    冯和尚性子清冷,很是佛性,摆摆手道:“不必多此一举,五爷觉得顺手,留着做训导就是……”

    霍五见他神情并不作伪,沉吟一下,说了之前的想法:“兵卒悍不畏死,难为可贵……日后征伐,总有死战时候,若是你真舍得,我想要以这两千人为根基,扩一支佛兵出来……只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样人马,总要个出色将领来带……除了勇武,还要善传教之人……”

    霍五与冯和尚打了将近一个月交道,看出他是个佛性性子,不像是有耐心传教练兵的。那操练兵卒之人,应该是他身边几个师弟。

    冯和尚自是无异议,想着麾下诸人,道:“阿金在传法上颇有心得,若是五爷不嫌弃,可以让他过来。”

    霍五不胜欢喜:“冯兄弟肯割爱,我只有欢迎的。这下好了……省得学个四个像出来,白浪费了人力……”

    霍五见完冯和尚,又见了马驹子。

    如今马寨主麾下人马,是熊千户代持。

    一次两次还好,时日久了容易出问题。

    “老虎如今也渐懂事了,不需要人整日里盯着,我的意思,你还是你爹麾下……”霍五直言道。

    不是说熊千户不好,只是这人马交出去好交,收回的时候就让人难受了。

    趁着如今才打了一仗,还是早点明白人马的归属为好。

    马驹子略犹豫:“侄女不是不放心老虎……只是这时候接手回来,怕熊叔下不来……”

    霍五道:“之前打庐州前,我就该让你回去……这事拖不得……小熊性子好战,眼下还不贪权,你接回来正好,省的日后更难做……”

    马驹子脑子活络,立时道:“那我就学五叔,让熊叔自领一部……”

    自己再亲率一部,还有羊千户、鹿千户两人,也都可以分了兵马下去。

    霍五点点头:“如此很是妥当!”

    马驹子却是看着霍五,露出赞叹来:“早先只当五伯懒得费心,才允许各部自领,今日侄女东施效颦,方知五伯的厉害!”

    霍五轻哼道:“你五伯我最厉害的,是能承认旁人厉害!你吃透了这个,以后就错不了!”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承认自己短处,肯定旁人长处,才能真正的用人之道。

    。m。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点将(下)

    霍五在点将,霍宝也在点将。

    童军和州军议,在州衙侧堂召开。

    童军曲长以上头目,尽数参加,还有几个例外,代辅兵队长朱强、教头石三与屯长宋谦之。

    此次军议,童军战兵正式分为三翼。

    左翼指挥侯晓明,中翼指挥霍豹,右翼代指挥仇威。

    另有后勤营,代营长朱强。

    参谋营,营长李远。

    另设新兵营,代营长石三。

    之前分派下来的三千庐州兵,都是八、九月的新丁,并不参加这次太平府之战,先入新兵营操练一月,随后分派。还有三州开始在士绅子弟之中征调的“亲兵”,也会先入新兵营操练一月。

    另有独立于战兵与后勤兵、参谋兵的亲兵营,营长朱刚。

    还有监察队,代队长宋谦之。

    还有执法队,队长暂时由亲兵队长朱刚兼任。

    “这次渡江,战狼营是后军,随之渡江,渡江之后,再分派征战任务。”霍宝说完新任命道。

    侯晓明与霍豹还好,仇威颇为不安。

    即便霍五之前说会将唐光部留给他,他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霍宝与霍五想的一样,兵马的归属权不是儿戏。

    就算他不贪这几千兵力,可是谁都晓得做他的嫡系好处更大,未免下边人躁动,还是早日敲定归属为好。

    “宝爷,若是带一曲人马属下不惧,如今心里却是不踏实……”仇威没有了先前的骄横跳脱,很是懂事了,实话实说道。

    霍宝道:“所以大圣、豹子是指挥,你只是‘代指挥’……几位千户都是唐叔心腹要人,跟着他们好好学习攻伐之道,才是你这两年的主要功课……”

    唐光五千人马,五个千户。

    其中一个千户率一千兵卒留守含山县,之前亦听命回滁州奔丧,送唐光最后一程。

    丧事完了,霍五让他折返含山,并无调动之意。

    剩下四个千户,都在青蛇军中。

    如今战事在即,可无需霍宝这边冲锋,就给了青蛇军上下磨合的时间。

    唐光的旧情要念,凭军功熬到现在的千户们也当尊重。

    霍宝已经想到,这四位千户要是与仇威相处融洽,自然千好万好,若是实在不融洽,就平调出来。

    侯晓明与霍豹身边都是少年,多两个成年千户辅佐,也不是坏事。

    仇威听了,心里才踏实下来。

    舅舅麾下几位千户,都是青蛇寨旧人,他自是相熟。

    冒然居于诸千户之上,他也忐忑。

    有了霍宝这句“学习”的话,也给他指明了相处之道。

    以师长敬之。

    不用独断专行,遇到不会之处,可以请教几位千户。

    本就是他的长辈,他自然没有异议。

    自从唐光部并入童兵,大家就猜测着童兵会分几部。

    如今三部,倒是并不意外。

    就是对三部指挥人选,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侯晓明、霍豹不用说,一直是小宝爷的左膀右臂。

    仇威追上两人,却也是长辈遗泽。

    李远的参谋营长,朱强的后勤代营长,也是之前就有影子。

    石三的新兵营代营长,简直是横空出世。

    不过不说别的,只以“营”为号,而不是以“队”为号,这序列就低不了。

    石三之前是百户兼弓兵队长,后来因冒然伏击冯和尚部,一撸到底,先头一直在滁州操练新兵。

    这次虽然只是代营长,可谁都晓的,只要不犯错,“代”字肯定要去的。

    大家望向石三的目光都带了羡慕。

    这就是凭本事吃饭了。

    童兵诸头目中,石三的战力仅次于侯晓明,与邬远差不多。

    朱强望着小伙伴很是高兴。

    两人一起犯的错,被一撸到底。

    要是一个起来,一个没起来,岂不尴尬?

    石三强忍了欢喜,才没有让自己蹦起来。

    这一个多月,他踏踏实实操练新兵,想要将功折罪,看来小宝爷都看在眼中。

    他想要征伐,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爱赌爱冒险,也晓得脚踏实地的道理。

    新兵不常有,新兵营自然也不常有。

    等他完成分内之事,通过小宝爷的考核,就应该能重回战兵。

    有石三这个白身挂新兵营“代营长”,宋谦之以屯长挂监察队“代监察”,大家就没有太在意。

    这是滁州士绅宋家子弟,小宝爷的四伴读之一。

    原本可以凭文教官的身份入童兵营,却是“弃文从武”,从兵卒做起,在定远之战中有功,已经是屯长。

    不管大家心里如何想,霍宝说完新任命后,就对诸位头目,说了第一条军令:“尽快培养出副手,早日报上来!”

    大家神色各异。

    侯晓明、霍豹两人最淡定,因为侯晓明手下有邬远,霍豹手下有梁壮,都可以为副手。

    仇威也还好,身边四千户,都可以为副手。

    剩下诸人面面相觑。

    尤其是几个挂了“代”字的,自己都没有转正,就要培养副手了?

    “打仗不是儿戏,咱们过江可以排在后头,随后打仗还能排在后头么?巢湖大战,杀敌四千,滁州军伤亡一千三百余人……”

    因是大胜,又有唐光之逝在后头,滁州军的伤亡就被人略过。

    童军诸头目之中,不少人参加过定远之战,自是晓得战场上的生死不是儿戏。

    童兵上次定远之战中,一直偷袭为主,战损不多。

    可是守着定远城的柳彪部,却是死伤达到五成。

    大家没有了之前的窃喜,带了几分沉重。

    宋谦之低着脑袋,不敢抬头。

    之前打慎县时,水进、霍宝夺门,随后放兵卒进来。

    在与城门卒砍杀时,宋谦之伤了右小臂。

    虽说没有危及性命,可军医的诊断却是不看好。

    等到霍五等人到庐阳时,霍宝还专门请鲍老大夫给宋谦之复查。

    鲍老大夫给开了方子,却建议休息半年。

    伤筋动骨一百天。

    宋谦之却是不肯病休,在庐阳修养旬日就随霍豹归队。

    霍宝没有说什么,却安排了这个监察队长给他。

    他当然知晓什么是监察。

    滁州军就有监察队,颇为神秘,人数不多,却直属霍五爷亲领。

    这是文职。

    兜兜转转,又转了回来。

    宋谦之心中并无不甘,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能举刀面像凶恶的敌人,却不能对跪地求饶之人下手,就那一下迟疑,却是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要不是霍宝发现,拦了那人一下,宋谦之被砍的就不是右臂,而是脖子。

    第一次直面生死,宋谦之怕了。

    不仅怕自己战死,也怕自己有一日会麻木。

    何时才能太平呢?

    十几岁的少年,生出几分迷茫来。

    ……

    九月十九中午,霍五收到金陵贾源秘信,金陵守军抽调五千,前往太平府,随之沿滨江至和州巡逻的水师巡查来报,金陵水师主力移驻采石矶。

    矶,水边突起的岩石与石滩。

    采石矶,就在和州对面,扼据大江要冲,地势险要,与金陵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矶”。

    采石矶之前有金陵水师五百水卒驻扎,滁州军之前并没有放在眼中,打算直接这里登岸。

    霍五并不算意外。

    论起来,打和州,打庐州,滁州军都占了便宜。

    那就是淮南道守军不出。

    大家长驱直入,全无后顾之忧。

    江南因大庆军一路东征,拿了十几个州府,剩下的州府也不安,自会留心周边动静。

    滁州军主力汇聚和州,那接下来不是往扬州去,就是过江奔太平府。

    太平府有所准备,也就不稀奇。

    金陵水师主力六千,不知还有多少步卒在采石矶上。

    要是滁州军主力直接渡江,那水师官船出来,就要造成大的伤亡。

    想要过江,就要先拿下采石矶。

    于都统跃跃欲试道:“江面上,五爷放心,咱们也有两艘楼船,可以堵住采石矶渡口……”

    霍五点头,又望向邓健等人。

    大家要夺采石矶,就不能只是堵住渡口,还要攻占。

    邓健傲然道:“五爷放心,我为先锋,定拿下采石矶!”

    杜老八也跃跃欲试:“邓兄弟,不能老是你当先锋啊,这得轮着来!”

    冯和尚没有说话,却是点点头,显然是附和杜老八的说法。

    水进笑道:“杀鸡焉用牛刀?接下来打太平,打金陵,有的是各位将军操劳的时候,这先锋就晚辈去好了……”

    马驹子亦道:“是啊,北关大战都是各位叔伯操劳,我与水哥在庐阳享福,这回就让我们两个效力好了!”

    霍宝敬陪末座,很是乖巧了。

    左右也轮不到他为先锋,就不用开口了。

    众将战意盎然,霍五只有高兴的。

    他笑道:“勿要争抢,又不是只打太平,换着来!”

    说到这里,他望向冯和尚:“此回打太平,当涂分给和尚,驹子为偏军,芜湖归老八……”

    当涂,太平府治所在。

    虽说太平府是府不是州,却只有下辖三县,当涂、芜湖、繁昌。

    这是因江南繁华,人口稠密的缘故,才定的是府,而不是州。

    太平府人口数,比庐州府还多两成。

    霍五又望向邓健、水进:“水师楼船两座,你二人可分别率众过江,先登上采石矶者为先锋,后者去打繁昌。”

    邓健挑眉道:“太平府的先锋,还是打金陵的先锋?”

    “二者皆有!”

    霍五痛快道。

    邓健与水进对视一眼,燃起熊熊战意。

    霍宝旁听了这些,觉得不对劲,童兵呢?

    自己这边一万人马,怎么什么都没捞着?

    。m。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采石矶

    霍宝疑惑归疑惑,却没有当众发问。

    按照之前的说法,童军是要过江的,并不留守和州。

    反而是霍五这里,留守和州大营,等到马寨主到了,再过江与众将军合兵。

    等到众人下去备战,霍宝就好奇问道:“爹,打采石矶是表叔与水大哥,打三县是冯爷他们,那儿子过江作甚?”

    霍五看着儿子,也是很犹豫了。

    之前他想的很好,可临到跟前,又改了主意。

    “爹……”

    “你带人留守和州,等你六叔来了,再过江与众人合兵。”

    霍宝闻言,不由皱眉。

    这不是老爹之前的差事么?

    “那爹呢?”

    “我带人马移驻江浦县……回头打完太平府,东进途径大胜关,我带人从浦子口渡江,潜入大胜关,接应滁州军主力过关!”

    霍宝连忙摇头:“爹怎么能轻动?还是儿子去!”

    霍五正色道:“难道我能坐享其成么?”

    霍宝板脸道:“爹只不过是不放心,难道儿子就放心爹了?让豹子留守和州好了,咱们爷俩一道去江浦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