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偏偏皇帝此时嫌李阳慢,大家虽然觉得有点过份了,但却又不觉得有什么异常或是胡话。毕竟,李阳这个家伙本来就是个妖孽,不能以常理来论之。

    对于这个家伙,如果你用常理来看待的话,说给他五年统一匈奴,反而会觉得这话有点违和。

    “咳!!”

    此时,终于是有人忍不住了咳嗽了一句。

    然后,就听见李斯道:“陛下,匈奴草原广阔无边,冒顿残余主力,可以说是天高任鸟飞,院长要想在茫茫草原上找到他们,进行围剿,绝非易事。”

    李信看了看左右,于是也出列道:“李相所言极是,还望陛下再多一分耐心才是。臣想,匈奴大捷,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众人纷纷点头。

    而冯去疾和白正等人,则在心里纷纷祈祷,匈奴挺住!匈奴加油!

    虽然他们也知道,经过上一次的掳掠大扫荡,匈奴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冯去疾等人,还是非常的期望匈奴能坚挺的久一点。

    如果匈奴能挺到年底,那是最好不过了,等到李阳年底回来,秦国的新政土改便算是流产了。

    当然,就算匈奴不能坚挺到年底,哪怕再坚持一次月,那新政土改也几乎大局已定。

    所以,在冯去疾等人看来,冒顿政权的灭亡时间,直接关系着新政的成败。

    此时,冯去疾等人,得知今日依旧毫无北方的战报和任何消息,心中便大松了口气,于是这些人便又在内心深处默默念着:

    匈奴挺住!匈奴加油!

    匈奴挺住!匈奴加油!

    冒顿冒顿你最棒,坚持年底不失望!耶!

    …………

    然而……

    就在这时,麒麟殿外传来一道捷报声:“捷报,捷报,北方大捷!”

    嘎!

    冯去疾等人,直接嘴巴张得能放下一只鸭蛋……

    与此同时,殿中则一片吃惊。

    匈奴……这就统一了?

    就在大家齐唰唰的望向殿外时,很快,一名宫人便小跑着冲了进来,手中举着捷报,兴奋的叫道:“陛下,大喜,北方大捷!”

    说完,宫人就将捷报呈送至刘喜的手中。

    嬴政两眼放光,早就等不及了,立刻道:“快念!”

    刘喜也是迫不及待,赶紧拆开捷报,大声念道:“陛下万年,十月十八,北征大军二十余万,挥师北上千里奔袭,过狼居胥山,至翰海,歼匈奴主力,冒顿死,匈奴亡,北方草原大秦一统!臣,李阳呈送。”

    念完捷报,刘喜激动的双手颤抖,热泪盈眶,高呼一声:“陛下,大秦统一北方草原了!”

    嬴政也激动的无以复加,站了起来,身子竟微微的颤了颤,用带着几分颤抖的声音道:“是的,大秦统一北方草原了!大秦统一北方草原了!朕!朕让大秦的疆域直达北之极寒之地,翰海了!”

    这一刻,嬴政真的激动到浑身热血沸腾的地步了。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有生之年,他能够将大秦的疆域,向北扩展到北之极地!

    南至大洋,北达翰海,大秦之疆域,三皇五帝也不能及啊!

    想到这里,嬴政久藏于心中的那份争夺天下的狂气,一统天下的霸气,在此刻化作豪情万丈,大喝一声:“大秦天命所归,它日必定一统天下!”

    顿时,文武百官,纷纷齐呼:

    “大秦军威,一统天下!”

    “大秦军威,一统天下!”

    …………

    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顶点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君

    这一刻,大秦是值得骄傲和赞扬的。

    短短月余时间,就统一了匈奴和东胡,使得北方草原尽入大秦之疆域,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这是何等的令人热血沸腾!

    自统一六国之后,大秦就从未再取得如此巨大的战绩了。

    甚至,南征百越之战,在此次北征匈奴面前,都立即显得失去了颜色。

    南征百越,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结束,集五十万大军,共历时五年,方才取得胜利。而这次的北征匈奴战争,兵不过三十万,用时不过月余,就把包括东胡在内的北方草原尽入我大秦疆域,这等战绩,又岂是百越之战可比?

    其实,论兵力、用时与战绩来看,莫说百越之战,就是当初统一六国的战争,也是无法与此次北征之战相提并论的。

    可以说,此次北征之战,就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

    甚至大家都有一种错觉,如果李阳早出世两三百年,会不会七国纷争的战国,早两三百年就结束了?

    当然,这个近乎荒唐的想法,如果放在别人的身上,可以说是离谱、胡想。但是对于李阳,大家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甚至还觉得极为符合情理。

    没办法,李阳的两次出征,都颠覆了大家对于战争的认知。

    嬴政很高兴,脸色绯红,感叹道:“阳君,真乃朕之吉星也!”

    此话一出,众人微微一惊!

    阳君?

    皇帝这是……要封李阳为君了?

    想到这里,殿中众人,无不惊愕的面面相觑。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更有暗暗生恨的。

    虽然在李阳出征的时候,大家就听皇帝许诺过,只要李阳能统一匈奴,凯旋之时,便封其为君。可是,如今真的听到皇帝称李阳为君的称呼时,大家还是忍不住心头微惊。

    要知道,自大秦废封君制,改郡县制后,秦国可就没有封君了。而如今,李阳则是开了先河,他将成为秦朝第一位君,也是唯一一位君!(PS:大秦统一前,只是诸侯国,不能称秦朝。)

    果然,嬴政接着便下诏:“国政院院长李阳,文能安邦,武能开疆,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对大秦有开疆安邦之不朽之功,可谓是贤可以镇国,材可以治世,武可以开疆。丞相之名,不足以表其贤,院长之位,不足以表其才,侯爵之号,不足以表其功。”

    说到这里,嬴政扫视众人,用洪亮的声音道:“朕晓喻天下,正式加封李阳为镇国君,封地后议。自今日起,镇国君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示其卓绝非凡!”

    顿时,殿中一片哗然。

    镇国君?

    顾名思义,不就是镇国护国之意么?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镇国?

    很显然,皇帝这是把李阳,比作了像穆公镇秦剑一样的存在,视其为大秦帝国的镇国之臣。可以想见,封君诏书诏告天下之后,李阳在天下百姓及朝堂之上的地位,将会变得何其之高。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秦国封侯已是难如登天!

    当初,王翦在出征楚国之前曾就向秦王嬴政抱怨:“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王翦此语虽有打消嬴政空国中甲士伐楚之疑心,却也折射出了在秦国封侯不容易。毕竟,王翦在灭楚之前已经战功赫赫且有灭赵之大功,但是居然还没有被封侯,直到灭楚,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方才封侯。

    封侯尚且如此之难,那么封君呢?

    因为秦国,封侯与封君并不是一个体系。比如严君樗里疾、安国君嬴柱……诸如此类的所谓君,都是王室成员,之所以封君,只不过是划分封地而已,属于世卿世禄制。

    加上秦国爵位和军功挂钩,军功爵制度的最高爵位就是列侯。所以非宗室人员的封君者,唯有商鞅、张仪、白起、蔡泽等,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更重要的是,即是封侯也是封君,就更是只有商鞅一人了。因为封君,可以说是秦国君主的例外授赠,但侯爵,则是实打实靠军功伟绩拼出来的。

    比如,白起就没有封侯,因为他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不熟政治,只有军事思维,就算战功赫赫,达到了军功爵的顶点,可惜秦王易怒,白起难封。所以只得了一个世禄制的君号,并未封侯。其实,非宗室人员封君者,张仪、蔡泽等皆是如此,只得了一个世禄制的君号,以示恩宠。

    而李阳,可以说是秦国几百年来,除了商鞅以外,即是封侯也是封君的第二人。

    因为皇帝的口诏里说的很清楚,是对李阳加封镇国君,何谓加封,就是保留侯位,另外加封一个君号。

    而且,封君除了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之外,封君也并非只是一个虚封,还有实实在在的利益,那就是封君必会获得土地,有了土地便有了相应的税赋福利。

    皇帝口诏中所言的“封地后议”,也证明了事后会确定封地给李阳。

    这在如今取消军功田,实行年俸制的当下,赐以封地,就更显其尊荣了。

    只不过,皇帝会把哪里的土地,封为李阳的封地,这就无人可以猜到了。

    总之,这件事代表着李阳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甚至似乎真的把李阳,当成了是上天赐给大秦的吉星。

    众人在内心深处羡慕嫉妒的同时,也立即一齐出列,齐贺道:“天佑大秦,大秦万年!”

    而在这一刻,冯去疾和白正等人,是心塞的。

    一个个看上去就和吃了苍蝇一样,心里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心里恨的那是隐隐作痛。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当初自己处心积虑的联名提议,把李阳从朝堂打发到北方匈奴去出使,竟然到头来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仅转瞬之间就灭了东胡和匈奴,而且李阳更是凭此一役,封为了镇国君,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李阳这位国政院的院长,虽然职权上也总领朝政。但是,地位其实还是和冯去疾、李斯、蒙恬等人是在同一个级别上的,皆是侯。

    可是,如今就不同了,现在的他,已经贵为镇国君。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什么意思?

    入朝不趋,就是说见皇帝,不用快步急行,换句话说,就是李阳可以在皇帝面前大腰大摆地走。

    而赞拜不名,则是不能再喊他名字了,就好比别人不能喊嬴政的名字一样。就算是他冯去疾,以后见到李阳,也得拜称一声“镇安君”或“阳君”,否则就是不敬。

    剑履上殿,则是可以带着佩剑上朝。

    总而言之,自今日起,从地位上,李阳就已经压了冯去疾一头。

    说实话,冯去疾真的欲哭无泪,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成就了李阳成为镇国君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今匈奴统一了,他就可以回朝了,新政的成败又将成为未知数了。

    毕竟,离开春还有三个月时间,如果此时李阳回朝,用铁腕手段推行新政土改,还尚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全国的土改。

    想到这里,冯去疾心里那个忧啊,简直令他发慌。

    他想了想,于是又生一计,立即出列道:“陛下,如今匈奴、东胡统一,当务之急便是实施郡县制,稳固两地之统治。东胡有萧尚书在,但匈奴眼下却无人可派,臣提议,不如让镇国君着手匈奴郡县置设!”

    白正一听,眉头微微一跳,立刻也随之出列:“臣,附议。”

    一群老氏族也随着出列,纷纷附议,赞同冯去疾的提议。

    李斯哪里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呀,这分明就是故意不让李阳回来。

    于是他也立即出列,道:“陛下,如今北方大定,匈奴、东胡已经无忧。然,朝中新政推行,事关重大,镇国君坐镇朝堂,主导新政方为第一要务,至于匈奴的郡县置设一事,臣愿往。”

    曹参、张苍、何章等人,亦纷纷出列:“李相言之有理,臣等附议!”

    一时之间,朝堂上形成了两派。

    这时,嬴政微微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嗯,匈奴郡县置设确实重要,不过……若是你李斯愿意前往,似乎也可行。”

    冯去疾一听,立刻道:“陛下,臣觉得李相并不合适。”

    “哦?冯相请讲。”嬴政一愣,笑道。

    冯去疾道:“陛下,李相执掌发改署,新政推行,朝中不可一日无李相啊。而且,如今虽说匈奴、东胡统一了,但是东胡一直与夫余、肃慎两国互为同盟。对夫余和肃慎两国来说,东胡灭亡,无疑是唇亡齿寒。故而这两国极有可能趁我大秦在东胡立足不稳之际,与东胡旧势力里应外合,发兵反抗。而镇国君为北征主帅,有他在,方能威镇夫余、肃慎两国。”

    嬴政点点头,心里自然也知道冯去疾心里打的算盘。

    略作沉吟状,然后道:“若是长城大营兵力折损不多,冯相你之担心,有王离在,尚也无妨。”

    冯去疾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是的,如果长城大营兵力充足,有王离在,就算李阳离开北地,那也没必要畏惧夫余、肃慎。

    当下,嬴政就转头对刘喜道:“刘喜,看看捷报里是否呈奏了我军之伤亡情况。”

    刘喜点点头,立即翻看捷报的第二页。

    因为捷报,一般在第二张页上,会一并呈报战役的立功情况和伤亡情况,说直白一点,就是为将士请功的详细名单。

    可是,当刘喜定眼看向捷报的第二页时,瞳孔收缩了一下,就像是见了鬼似的,瞠目结舌,整个人都呆住了!

    顶点


………………………………

第二百五十章 太优秀了

    ???

    只见刘喜双手略微颤抖的捧着捷报,呆呆的愣在那里,像突然石化了一般,众人都懵圈了,一脸的问号。

    不就是让他看一看北征战役的伤亡情况吗,怎么却像是……见了鬼似的呢?

    嬴政也很疑惑,紧锁着眉头问道:“刘喜,你这是……难道伤亡很大?”

    李斯等人也是心中一紧,因为如果不是捷报里呈报的伤亡十分之惨重,刘喜不可能会如此的吃惊。

    能让刘喜都惊呆,这北征战役的伤亡之重,已经是让人不敢想像了。

    当然,这让嬴政和众人有此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一个月就统一了匈奴和东胡,而这两方势力,皆控弦之士达十万数。

    也就是说,长城大营三十万兵力,一个月要灭掉匈奴、东胡总共二十万主力,这难度可想而知。

    秦军三十万将士,折损一半,那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加上刘喜那吃惊的表情,则说明秦军伤亡之大,绝对不止一半,很有可能秦军三十万大军,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吧?

    想到这里,一时之间,大殿之上,有人欢喜,有人愁。

    李斯等人很担忧,如果北征的三十万大军真的打光了,那就真的只能让李阳继续留在北方,稳固北方草原的统治。因为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谁能保证当夫余、肃慎与东胡里应外合之下,可以稳定得住那个局势。

    反正,李斯自问自己是没有那个信心的。

    万一好不容易统一的东胡,被自己给丢了,那失地之罪,可不是谁愿意担受的。

    当然,冯去疾等人,则是心中一喜,秦军伤亡惨重,那么就能继续让李阳留在北地,而秦国的新政继续耽搁下去,李阳再着手也无力回天了,哇哈哈……

    众人各有心思,齐唰唰地望向了发愣的刘喜。

    只见刘喜依旧一脸僵硬的样子,傻傻地抬头,道:“这……这也是一张捷报。”

    嬴政点点头:“朕知晓这是捷报,朕问的是可有写我军伤亡情况?”

    刘喜摇了摇头,道:“陛下,这是捷报!”

    嬴政翻了个白眼,有点无语了,很想过去踹他一脚,斥责道:“刘喜!你今日是没睡好呢,还是听不懂朕的话了?”

    刘喜都急疯了,叫道:“陛下,这……这是捷报,不是匈奴的捷报,是……是……另一份捷报!”

    嬴政气得无言以对,正想发飙,结果一下反过味来了,一怔:“另一份捷报?你是说……北方除了匈奴,还有别的大捷?”

    what?

    这一刻,众人都傻了!

    什么还有另外的捷报?

    这是什么情况啊?到底是哪里又大捷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懵逼了。

    “是啊陛下,这……这是夫余和肃慎的捷报!”刘喜激动的叫道,眼泪都出来了。

    嘎!

    全场惊呆!

    整个麒麟殿,寂静一片,所有人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夫余和肃慎的捷报……

    难不成,李阳他们还出兵夫余和肃慎了?而且……还取得了大捷?

    大家面面相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脑袋都发懵的厉害。

    李阳不是去打匈奴的吗?

    怎么这家伙不仅打了东胡,而且居然还去打夫余和肃慎了?

    说实话,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家伙……简直就是疯狂!

    这哪里是北征呀,分明就是袭卷整个东北!

    这时,嬴政也方才从震惊当中回过神来,于是赶紧问道:“是打了胜仗,还是……”

    嬴政都不敢问是不是统一了夫余和肃慎,因为这话说出来,实在是太过不切实际了,甚至可以说,超乎了正常人的想像。

    一个月,统一了东胡,灭了匈奴,这已经就是逆天的存在了,完全缔造了一个奇迹,现在,居然夫余和肃慎也取得了大捷,这……就问你,你敢想像吗?

    反正嬴政不敢去想了。

    刘喜点点头:“陛下,镇国君说,夫余和肃慎……大捷!十月十八日,韩信和苏角领兵六万,东胡兵五万,共十一万大军,一日时间灭夫余,统肃慎。”

    “陛下,我大秦的东北全境,匈奴、东胡、夫余、肃慎,全部一统了!”

    刘喜可能是太过激动了,呼喊出此话,竟哭了起来……

    啪嗒一声,嬴政听到此话,竟是身子微微一震,腿一软,撞到了案台上。

    他嘴巴嚅嗫了一下,却发现喉咙已经被咽住,发不出半点声音,脸色憋的通红,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而冯去疾等人,则是表情僵住,感觉就像是有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心上似的,脑袋一阵发懵。

    他刚刚还在说,夫余和肃慎会威胁东胡。结果,转眼人家就说已经把夫余和肃慎给灭了……

    这他妈是何等的卧槽!

    冯去疾等人,此时是瞪着一双眼睛,瞠目结舌,仿佛是在说: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这一定是幻觉,不是真的。

    是的,没有人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一个月时间,不仅统一了东胡,还灭了匈奴,如今倒好,捷报上竟然说他们一天时间,又灭了夫余和肃慎……

    那可是四个国家啊,四个国家,加起来总兵力三十万以上,李阳只有三十万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嘶!

    这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家长这么大,就从没见到过这么嚣张的人!

    一个月时间内,一统四国,而且这四个国家还都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啊,打他,他就跑,灭都灭不掉。当初,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打了两年时间,那也只是收复河南之地。

    而现在李阳……一个月时间就做到了,而且还一次统一了东北全境。

    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同时又似乎是在说,李阳这一定是在逗我们。

    是的,如果这不是李阳在逗大家,那这世界可就太疯狂了。

    过了好一会儿,嬴政方才从震惊当回缓过劲来,咽了口口水,然后道:“这个……那个什么,捷报里还有说别的吗,一并念出来!”

    他现在是怕了,这惊喜一波接一波的,他担心自己的小心脏会受不了,所以还是先问清楚来再说。

    刘喜点点头,然后道:“回陛下,镇国君说北征大军,一统东北全境,损兵四万。同时,镇国君请旨回朝。”

    殿内,再次死寂。

    一统东北全境,只损兵四……四万?

    我去,这还是人吗?

    众人再次傻眼,有一种智商不够用的感觉,完全无法理解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

    嬴政笑了,是真正的放声大笑,他感觉这辈子都没有像今日这样开心,这样令人感到振奋人心。

    一统东北全境,这就等于是说,大秦的疆域,一个月的时间,足足增加了一倍!

    “下诏,准许镇国公凯旋返朝!”

    嬴政大喜过望,莫说李阳想回朝,就是有任何请求,嬴政估计都会一口答应。

    没办法,人太优秀了,就是这样!

    顶点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拭目以待

    当日散朝之后,冯去疾回到家,差点就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这次的打击,真的是让他郁闷到心口发疼,窒息的厉害。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当初费尽心机,联名提议,把李阳从朝堂支走,结果竟会是这样一个悲剧。

    冯去疾现在很后悔,悔的那是肠子都青了。

    要知道,当初李阳可是不掌兵权的啊。而且,原本出使匈奴,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