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武之殇-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人都是感情动物,骨子里的血平时都是热的,再加上自家将军这样言辞恳切真心实意的告白,那血都快沸腾了,王樱也离席跪倒。

    “将军,卑下定然不负重托!”

    “王校尉!”

    “将军!”

    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王樱,田丑二人眼中此时已经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了。

    张次公端起酒盏,和王樱,田丑碰了下,三人一饮而尽。

    喝完后,张次公猛然把酒盏摔在地上,大声喊道:“来人啊!”

    门口护卫立马跑进来应道:“将军!”

    “人都齐了吗?”

    “都预备好了!”

    “诸位,我们出去看看!”

    “诺!”王樱,田丑赶忙应道。

    ~~~~~~~~~~~~~~~~~~~~~~~~~~~~~~~~~~~~~~~~~~~~~~~~~~~~~~~~~~~~~~~~~~~~~~~~~~~

    走出院子一看,一队雄赳赳的士卒已经列队完毕准备接受检阅了。这是高阙城守军中的铁骑精华,论实力绝不亚于匈奴射镝营。

    这支军队肩负着突围的任务,而且还带着以高阙城都尉身份写的求援信,这封信会直接送往长安。

    此外,队伍中还有张次公的儿子张破天,他身上带着张次公写给卫青的书信。张次公相信自己的老上级不会见死不救,卫青一定会来。

    王樱是标准的北地男儿的长相,颧骨有些凸耸,浓眉环眼,下巴上阙青的胡茬根根都立着,体格长大粗壮,穿着一身甲胄,十分彪悍。

    看着眼前精挑细选出来的八百铁骑,王樱得意的摸了摸下巴。

    这些都是高阙守军中精锐的精锐,身强体壮,神情悍野,手里拿着地都是长枪。枪尖雪亮,照得一双双凶悍的眸子灼灼放光。

    王樱顺手从亲兵手里接过斟满了酒水的海碗,高高举起,慢慢洒在地上。

    “这一碗敬给死在阵前的袍泽们,也敬给将要死在阵前地大汉好儿郎们。”远处响动天地的厮杀呐喊声并未使他雄壮的声音有半点模糊不清。

    八百铁骑静静肃立,从一张张满是坚毅的年轻面庞上扫过。王樱又举起第二碗酒。

    “这一碗是壮行酒。喝了这一碗,杀人见血胆气也够!”说完一仰脖。咕咚咕咚便干了下去,最后一扬空碗,狠狠摔在地上。

    八百壮士齐齐举起手中酒碗,仰头狂饮,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浸湿前襟。

    喝干了酒水,都是将酒碗摔下,碎裂声中,这些士卒眼中已满是狂热的杀气,脸庞看上去都分外扭曲狰狞,静静肃立在那里,仿若八百头地狱的修罗来到了世间。

    “这最后一碗,等汉军杀退匈奴蛮夷,我再与诸位痛饮!”

    “杀,杀,杀……”

    “杀,杀,杀……”

    八百士卒齐声高呼,气势上已宛若千军万马。

    喝完壮行酒,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正是匈奴人吃晚饭的时间,王樱内穿犀牛皮甲,外套锁网甲,佩戴者长枪和弓箭。

    张次公亲自将他们送到城门,这里已经有一支数百人的骑卒队伍在等候了。

    看到张次公来到,骑卒们肃然整队,张次公纵马在他们面前走了一遭,目光在每个士卒脸上都停留了几秒钟,然后十分平淡说道:“开门!”

    城门打开,这支骑兵队伍率先冲出,不多时远处便传来匈奴军雷鸣般的马蹄声,王樱惊讶的问道:“这是?”

    “这是汉军的敢死队。”张次公云淡风轻的说道。

    顿时,王樱心头升腾起一种悲壮的情绪,那些年轻的士卒明知道自己是诱饵,依然视死如归,没有任何人抱怨,没有任何人退缩,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听到马蹄声渐远,张次公才说道:“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这时,城门又被打开,八百铁骑奔涌而出。

    王樱扬鞭奔出,来到吊桥旁他猛然勒马回望,已经是热泪满眶:别了,高阙。别了,将军!

    目送着求援队伍消失在无尽的夜色中,张次公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司马庞邴在一旁长吁短叹说道:“这一去,有多少儿郎能活着到上郡。”

    “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能做到这些了,但愿他们不会让我失望,让高阙城的百姓失望。”张次公闭上眼睛,喃喃说道。

    刚说完,“轰隆隆”一阵巨响从身后传来,回头一看,数不清的巨石从天而降,匈奴人又开始攻城了。

    ps:求收藏!求推荐啊!路过童鞋们,让本书在创世中文网也火一把!
………………………………

第139章 138 粮仓告罄

    ps:又上分推榜了,流浪在此谢谢创世的编辑们,给了新人太多的机会。不说废话了,更新才是王道。求收藏,求推荐!

    高阙城头,这已经是匈奴大军围城的第十五天,张次公面庞消瘦,脸上长满了胡子,眼中却是精光闪烁,城上硝烟弥漫,城下尸体堆积如山。

    汉军士卒们越打越熟练,彼此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可惜的是每天都有袍泽牺牲,此时城内已经起了一大片新坟,而且这坟地还会越来越大。

    趁着匈奴人暂停进攻的空当,士卒们蹲在垛口后面吃着战饭,马骨头熬的汤加上烤的焦黄的馕饼,管饱管够,但是细心的士卒却发现这汤里的肉越来越少了。

    他们当然不知道,城内的后勤工作严重到了何等的地步,为了保证一线士卒的供应,普通百姓只能喝稀粥了,而且还得靠干活换。

    那些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达官贵人们成了最可怜的人,金银在高阙已经成为废物,最值钱的是盖着官府印章的饭票。

    本来张次公还打算在城里实行敞开的供给制,后来粮仓告罄,不得不终止这个政策。

    战争是残酷的,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只有能为城防做贡献的人才能获得饭食,不光是食物紧张,匈奴人连天加夜的往城里投石,把靠近城墙的房子都击垮了,又有大批百姓沦为新的难民。

    十多万百姓的生计可是个大难题,这段日子后勤粮官周平的头发都白了一半,事无巨细全都要靠他操劳,吃饭穿衣尚且不提,就说这十多万人的排泄物如何处置就够让人头疼的。

    围城之前还能运到外面去肥田,围城之后就只能堆积在角落里,粪堆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壮大,长此以往不但影响生活还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幸亏有人献了一策,根据古时候兵书上的记载,将人粪尿烧沸了做成一种叫做“腊汁”的东西,可以当作兵器使用,当敌人进攻的时候迎头泼下去,只要烫破一点皮就能毁掉一个士卒,轻则截肢,重责感染而死。于是这个献策者得到了一斗米的奖励。

    同样道理,只要是能为防守高阙献计献策之人,就会得到粮食的奖励,一时间民众踊跃起来,铁匠木匠读书人整天都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制作城防器械,怎么发明先进武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别说,真从民间得到了一些有用的办法。

    昔日高大雄浑的高阙城墙已经千疮百孔,垛口被砸的七零八落,瞭望楼也被大火烧毁,民夫抬着石头修补着缺口,士卒们披着战甲警惕的望着远方,匈奴人的投石车终于停止了射击,倒不是因为他们发了善心,而是方圆几十里内的石头全被他们砸光了,现在得从百里外拉石头回来。

    城下的尸体已经不多了,大概是匈奴人觉得踩着自己人的尸体进攻对于士气有所损伤,所以每次撤退的时候都尽量把伤员和死者抬回去,守军乐得他们这样做,城墙下随时堆砌着几千具尸体对于视觉和嗅觉都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

    “拍!”的一声,伊稚斜的手重重拍在桌子上,沉沉的怒火压地账中上众将好像喘不过气来,都纷纷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这里是匈奴大军中军大账。整个寂然的大帐,只有伊稚斜咆哮声。

    “一个小小的高阙城便让你们灰头土脸,还如何直取中原?那里有数十万汉军在等着我们……”

    说到这里,见手下众将都低着头,没有一个人敢言语一声的样子,这火气噌的一下便窜起老高。

    不过到底领军多年,大军出征,最重士气,这个道理他最明白不过。在高阙城下顿兵数日之久,这并不在他意料之中,连将领都是如此,何况手下官兵?

    缓缓直了直身子,眼神也逐渐平静了下来,伊稚斜冷脸说道:“汉军的援军已经到了上郡,领军的大将是我们的老熟人卫青。所以你们的时间不多,明天日落之前必须给我拿下高阙,否则,哼……。”

    伊稚斜环视一圈,又继续说道:“明日是否要本帅亲临阵前,你们才能将一腔血勇拿出来?若是如此,是不是要本帅亲临矢石,麾下儿郎们才会死战不退?”

    “父王息怒,孩儿乌维愿亲领一军攻打高阙!”乌维见状,赶忙站出来劝阻说道。

    话语刚落,卢侯,折兰,灰胡,休屠,鲜卑,羌人等部落王爷纷纷站出来劝阻。

    “父王,兄长乃大匈奴监国太子,岂能涉险。孩儿不才,愿代兄长明日亲临城下,率军攻城。”次子乌望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站了出来,一脸凛然,大声喊道。

    “善!这才我伊稚斜的儿子。明天,由乌望率领六百射雕勇士前去攻城!”伊稚斜脸颊露出少许悦色,下令吩咐道。

    “大单于!不可,攻城之事乃九死一生,凶多吉少。望殿下乃大单于之血肉,岂能置于险境!”左大都尉阿不来力见状,立刻上前,大声劝道。

    折兰部落王爷米贝当听了,也欲上前劝阻道:“大单于,慎重啊!贝当还请单于三思,自古……。”

    “够了,退下!”话还没说完,却被伊稚斜挥手,十分生硬打断。

    没多久,伊稚斜站了起来,那犀利的眼神从一个个将领们的脸颊上掠过。

    良久,才见伊稚斜长叹口气说道:“诸位,务须多言,本单于心意已决。也许你们说的对,乌望是我的儿子,不能涉险。那诸位想过没?其他大匈奴的儿郎们呢?难道他们是无父无母的贱种吗?不,他们都是爹娘生养的,本单于岂能自私自利,自家的孩子是个宝,别家的孩子就是根草吗?不,只要是为了大匈奴,就都是大匈奴的好儿郎。好了,先议到这,你们都退下,我累了!”

    “诺!”侍立两旁的将领,部落王爷们赶忙齐声应道,纷纷躬身退出大账。

    ……

    ……

    这一夜,匈奴大营中,灯火通明,彻夜无息。

    翌日一大早,匈奴大军战鼓声响,所有匈奴士卒蜂拥而出,伊稚斜并未亲临,但中军帅旗却是竖了起来,密密麻麻新制的云梯在军中被抬了出来。

    ps:这一战能否攻下高阙,请听下回分解。呵呵,休息了,流浪在此大吼一声,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票。
………………………………

第140章 139 羌王献计

    ps:昨天晚上好困,很早就睡了。呵呵,白天抽出时间来码字,更新了,求收藏!

    太阳冉冉地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洒在雄伟巍峨的高阙城墙上,照在萧瑟荒凉的草原和绵延千里的群山之间。

    拓跋锋在天尚未亮的时候,匆匆赶到了中军大营。伊稚斜得到通报,马上出帐迎接,他可不敢怠慢这位羌王。

    拓跋锋坐在伊稚斜的大帐内,打开了一张很大的牛皮地图,铺放在地上,伊稚斜围了上去。

    “大单于,请看,这是高阙城。”拓跋锋微笑着,右手虚按在地图上方来回摆了两下道。

    “这些日子以来,我军都是正面强攻高阙,因此损失巨大,得不偿失。所以,小王琢磨许久,才想明白,要想破城,非易事矣。因此,小王建议在高阙城的正面实施佯攻,而以主力攻其一翼,先破其一点,打乱汉人的防御阵线。汉人一旦失去侧翼保护,其正面防守必然会压力剧增。此时他们只能抽调兵力,重新夺回侧翼。而我们就趁汉人首尾不能兼顾之际,集中主力,在正面给予其重重一击,一旦其防守崩溃,高阙城就是我们的了。”

    “羌王能否仔细解释一下?”伊稚斜蹙着眉头,随即说道

    “汉人的防御非常具有威胁性。其正面城墙高大宽厚,两翼辅墙依山而建,都是易守难攻。尤其是它的辅墙,对整个要塞的防守起了关键的保护和加强作用。当要塞正面防守出现危机时,他的两翼立即可以支援兵力。辅墙的地势比主墙高,攻城部队也正好在它的有效射程之内。但是有利必有弊。一旦辅墙丢失,对主城墙的防守就是个巨大的威胁,所有的有利条件都会变成不利条件。”

    “要减少正面强攻的阻力,就必须解决它的辅墙。高阙城的左翼的辅墙地势比右翼辅强要低。我们在佯攻主城墙时,以一部主力攻打左翼辅强。汉人在防守我们正面攻击的同时又不敢放弃自己的左翼,他们在无奈之下只有派出预备军。我们就在左上翼把他的预备部队全部消耗掉。这个时候我们再突然主攻地势最高的右翼。没有支援的右翼必将被我们一举拿下。”

    “汉人失去了右翼,守城部队的右翼就会全部暴露在我们弓箭的射程之内。此时我们以全部主力攻打主城墙右翼。到时高阙就得城破了。”

    “所以,正面的佯攻一定要把握好攻击的次数和间隔时间,既要让汉人觉得这就是主攻方向,又要让汉人觉得自己尚可守住,无须预备部队支援。而攻击左翼的部队要打得狠,打得激烈,要大量消耗汉人士卒,让汉人误认为我们要从那里突破。”

    伊稚斜闻此,眉头皱了皱,心里暗道:“拓跋锋,你这个老匹夫,前些日子不说,轮到你打头阵,就开始琢磨如何保存实力了。”心念至此,那蹙着的眉立马舒展。伊稚斜的脸颊上露出一番欣慰的表情,颔首道:“羌王不愧为草原上的一代军神,审时度势,用兵如神,本单于相信高阙城在你手上即日可破!”

    说完这番话,拓跋锋眯起那细小的眼睛,摸了摸颔下的长鬓,内心却暗暗冷笑道:“伊稚斜,你也不过如此,论玩弄心机,你还嫩着。”

    眼见伊稚斜的神情一变再变,阴晴不定,最终却是满脸宽容。拓跋锋立马一脸恭敬说道:“大单于,且放宽心,匈奴儿郎们的血不会白流,本王要他们血债血尝!”

    “嗯!攻下高阙,本单于要儿郎们放松放松,屠城三日!”伊稚斜听了,颇有同感点了点头,一脸狞笑说道。

    ~~~~~~~~~~~~~~~~~~~~~~~~~~~~~~~~~~~~~~~~~~~~~~~~~~~~~~~~~~~~

    高阙城张次公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匈奴大军的大营,脸上一片肃穆。在他的身后站着两个身披盔甲的军官。左侧黑瘦的高个中年人叫王敢,右侧魁梧的中年人叫庞邴。他们一个是高阙郡丞,另一个是军司马。

    张次公在正面战场上投下了两军人马,约四千多人,备齐了所有的守城器械,准备与匈奴人血战到底。在两翼辅墙上各自安排了一军人马,以为后援和辅助防守。他只留了一千多士卒和一些新征募的民夫为预备人员。他手上的兵员有限,面对匈奴几万人的攻击,他也感觉到捉襟见肘,无米下锅,处境十分艰难。

    王敢和庞邴都是久经沙场多年文武大员,他们默默的随在张次公身后,望着塞外草原上绵延数里的匈奴部落联军大营,心里沉甸甸的。

    王樱,田丑他们都离开一个多星期,援军也该来了。如果援兵不能在这几日赶到,高阙失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将军,匈奴后勤补给部队清晨全部到了,大约有好几千人,押运着大量草料辎重驻扎在匈奴中军大营的后方。匈奴人这次决心大了,看情形是要不死不休了。”庞邴微微皱着眉头,轻轻说道。

    这时,张次公转过身来,望着他们,神色淡然地道:“最早的攻击势头一定会猛烈无比。告诉儿郎们,要不惜代价坚决顶住匈奴人的攻势,重重打击这些匈奴的嚣张气焰。另外,我们的援军也快到了。”

    郡丞王敢闻此,愣了愣,问道:“将军,何出此言?援军真的快到了?”

    张次公笑了笑,斜转过身子,用手指了指城下的匈奴大营,淡笑道:“匈奴人沉不气了,明白吗?”

    王敢,庞邴两人若有所悟般颔首。只是他们是否真的明白张次公此番话的含义。

    ps:第一更奉上,下午还有一更。流浪大吼一声,求收藏!童鞋们,给力啊!
………………………………

第141章 140 填土

    ps:第二更奉上!童鞋们多支持哈,推荐,收藏一个都不能少!

    辰时刚过,几百把号角在大营的各个角落里先后吹响,无数战旗在大营里来回穿梭,匈奴士卒们纷纷从帐篷奔出,紧张有序的向各自的战旗下集中过去。

    城墙上汉军士卒也纷纷站起来,往匈奴大营里望去。堆满了各类武器的在城门口广场上,忙碌的士卒们纷纷停下手上的活,向城墙上望去。

    站在城墙上的张次公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战袍。他望着已经准备出动的匈奴大军,朝身后挥了挥手。站在他后边的传令兵对站在内墙上的旗令兵做了个手势。

    猛烈的鼓声突然在高阙城上空响起。

    大战的号角声已经吹响,战鼓已经擂起,最后决战的序幕即将拉开。

    ~~~~~~~~~~~~~~~~~~~~~~~~~~~~~~~~~~~~~~~~~~~~~~~~~~~~~~~~

    高阙城左翼城墙这一侧的新征募的士卒一会儿望望匈奴军大营的动静,一会儿朝自家的主城墙上望望,神情非常紧张。

    这些日子以来,每天都战死一大批士卒,这些原本民夫出身的士卒,起先是搬运尸体,都搬得两手发软。

    这时上了城墙,不紧张,那才有鬼。一个个微微张着嘴,心脏都在剧烈跳动着。

    汉军老兵们看着他们的表情,不由想起自己半个月前在城墙上时的情景。那个时候自己也非常紧张,还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甚至不如他们矣。

    高阙边军校尉项起正眯着眼睛打量着麾下士卒们的表情。扫视一圈后,神情一片黯淡,但脸颊上仍挂着一丝似笑非笑的笑容。

    这时,项起摇了摇头,把视线转向城墙另一端的树林。

    刹时,项起的眼睛蓦然巨睁,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地吼叫:“上盾!”

    项起看到从树林上空飘过来一片黑云,耳边似乎都能听到黑云撕裂空气的凄厉叫声。

    羌王拓跋锋早已经率领三千名士卒悄悄出大营,赶到了高阙的左翼城墙,埋伏在最靠近城墙的山洼里。

    说那是也快,羌王一听到中军大营号声,就立马下令进攻。

    ……

    ……

    城墙上项起一声令下,盾牌手不由自主的本能举起盾,回头向紧紧贴在城墙上的项起望去,随即就听到了弓箭射来的声音。他们惊骇的大叫起来,立即蹲下竖起了大盾。没有盾的士卒就象受惊的兔子似的,眨眼间就连滚带爬躲到了城墙里侧,一个个本能的双手抱头,紧贴着墙根。

    巨大的一片黑色箭雨呼啸而来,长箭狭带着刺耳的风雷之声狠狠的钉在城墙上,发出骇人心魄的“嗖嗖”,“咚咚”,“噼啪”的声音。有些箭因为射程不够落在了城墙外,有的因为射程太远飞出了城墙,而落在城墙上的长箭却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有的盾牌卒被许多长箭一起射来的巨大力量撞倒了,有的长箭射到地面上弹起来却依然劲度十足的钻进了士卒的身体,城墙上的木质顶和木质立柱,门窗上,到处都是斜插在上面的长箭。

    拓跋锋非常满意自己儿郎们所做出的精彩表演。他大声对站在自己后面的传令兵道:“命令弓箭部队,继续射击。”

    “吹号,命令前军,靠近城墙,抛掷土袋。”拓跋锋转头对号角兵叫道。

    “呜呜……”的号角声从山林里传出,响遍了整个天空。

    预先布置在土袋后边的五百士卒,一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大汉。他们站在十几堆土袋附近,随时听命出击。

    一名百夫长听到号角声,立即纵声大叫:“上肩……。”

    士卒们两个一组,配合默契,一个蹲在地上,一个抓起一袋土,放到对方肩膀上。

    “冲……”随着百夫长一声令下,两百多名士卒驮着土袋,狂吼着,飞快向城墙跑去。在他们的上方,一阵更密集的箭雨呼啸而过。

    高阙主城墙上,士卒们都望向左翼城墙,他们听到了密集的牛角号声在关下此起彼伏,看到了密集的长箭在左翼城墙上肆虐。

    城墙上的守将张次公镇定自若,淡淡扫了一眼左翼城墙,然后依旧全神贯注的盯着正缓缓从大营里鱼贯而出的匈奴大军,根本不为所动。

    伊稚斜望了一眼左翼城墙,笑着对身边的次子乌望说道:“羌王生气了,正在大发神威呢?”

    乌望听了,咧着嘴,笑了起来说道:“也该让汉狗们尝尝羌人的神威了。”

    伊稚斜没有接着答话,只是嘴角露出一丝冷冷笑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