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禁军校尉跑步上前,迅速去安排部署,继续打探前边的消息。

    “不服老不行啊,多年不上战场,跟年轻人不能比了,歇歇吧,李兄。”

    邵将军脸色有些难看,连续三四个时辰的山路,他感觉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再不休息一会儿,怕是要瘫倒在半路。

    “邵兄说的是,确实不能跟这些小子比体力了,老了,比不动了。”

    李将军马上回应。

    “原地休息一刻钟。”

    将令一出,整支队伍很快停了下来,就地休整。

    马上有士兵为两位将军递上水壶。

    “不说二十年前,就说十年前,你我二人还在驰骋沙场,打起仗来,一天之内跑上百里,稀松平常,如今却是不能拼力气了。”

    李将军就地在一山石上坐下,喝了一口水,回想起以往。

    “该打的仗,十年前都打完了,以后也不用我们再拼力气,跟年轻人比什么。”

    邵将军在一旁坐下,喝两口水,眼望远方,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山中的这支禁军小队原地休整,安安静静,几乎没人说话,都想抓紧时间好好恢复体力,因为他们不知道后面的路还有多长。

    这支来自临安的精锐禁军,虽然日常训练抓的很紧,但说到行军,并不是他们的长处,特别是在山里,能跟上前边的挑战队伍已经很难得。

    在这支精锐禁军十多丈外,是跟随保障后勤的选将营禁军,说起行军能力,自然要比前边的禁军强,但他们此行携带的后勤物资不少,体力损耗不小,强行军三四个时辰,状态比精锐禁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短暂歇息一刻钟后,小队禁军继续启程追赶挑战部队。

    又行许久,太阳西斜,天色渐晚。

    正行间,忽有校尉前来禀报军情。

    “将军,探子来报,前边两军已经交战!”

    “在哪儿交战?离这儿多远?是试探还是决战?”

    听到这个消息,李将军、邵将军同时一惊,他们晚了一步,实战发生时,不在战场。

    “人数众多,是主力尽出的两军决战,就在山那边谷地,不到三里路。”

    “快快快!加速行军!”

    一声令下,李、邵二位将军顿时加快步伐,弯下腰身,快速行军。

    既然在山下谷地,一旦上了山头,就能亲眼看到战场,观察对战双方的表现。

    两位将军在两刻钟后登上山脊,一阵风来,微凉。

    山下人影不少,却几乎听不到声音。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实战结束了。

    李、邵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向山下扫视一眼,便能看出战斗已经结束,至于谁胜谁败,离得太远,他们并不能看清楚。

    “李兄,下山看看?”

    邵将军额头冒汗,大口喘气,望着山下,有些犹豫。

    李将军望着谷地,一样拿不定主意,对战已经结束,他们没能赶上,脚下的山虽然不算很高,但上山容易下山难,况且下去之后用不了多久还得上来,一来一去,可是要走不少路。

    “看看吧,还得我们去确定对战结果。”

    李将军咬了下牙,该去的还是要去,若是第一场实战挑战他们就不出现,还要他们做什么评判。还有,如果他们没出现,而章大人到了,等下次见面,他们脸上可就挂不住了。

    山下,谷地。

    对战两军各自休息,只是其中一方被集中包围在一处。

    “章大人,此战如何?”

    两军之外,数十丈处,杨丛义与章大人在一队禁军护卫下站在树下,探讨本次实战成败优劣。

    “选将营部队不错,选的这个埋伏点很好,不管对方是急行军,还是慢行军,翻过那座山,一定会在这河谷取水。只要他们在这儿停留,肯定会中埋伏。从计谋来说,选将营更胜一筹,毫无疑问,此战他们胜了。”

    “但若从战斗意志来看,前来挑战的一方很值得说道说道,对方以逸待劳,趁他们安营之时忽然出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虽然面临绝境,毫无胜算,依然没有放弃抵抗,直到全军覆没。战斗意志之强,令人敬佩。”

    章大人言明此战胜负,也不忘表达对宣威军的欣赏之情。
………………………………

第474章  终有应战

    “大人,山上有人下来。”

    杨丛义正与章大人细聊之时,一旁的护卫忽然小声提醒。

    “应该是李将军和邵将军到了。”

    杨丛义朝山腰望去,稀疏的林叶间,时不时露出鲜艳的衣甲,在这山里,除了临安来的精锐禁军,还能有谁?

    “走,我们去看看,想必他们也没想到第一场对战这么快就结束。”

    章大人望了一眼,而后便当先朝山脚下走过去。

    不多久,李、邵二将刚从山中走出,抬眼便见到不远处等待他们的章大人。

    “惭愧惭愧,让章大人久等了。”

    邵将军面有愧色,快步上前,高声致歉。

    李将军随后也道:“惭愧啊,我与邵兄来晚了。”

    “哈哈哈,这等意外怪不得你们,能赶来就已经很好了。”

    章大人轻摆手,出言化解两人尴尬。

    “我们在山上看到对战结束,离的太远,看不太清楚。不知胜负怎么样了?”

    李将军就坡下驴,赶紧转移话题,问起对战双方胜败之事。

    “选将营将士提前在这儿布了埋伏,他们一下山就地扎营,直接陷入包围,胜负很分明。不过前来挑战的一方战斗意志很强,即使陷入埋伏,没有半点胜算,他们也没投降,直到战至最后一人,全军覆没,战斗意志之强,很值得肯定。”

    杨丛义站在一旁没有言语,章大人把两军胜负情况向李、邵二位将军做了简单介绍。

    “我与邵兄没亲眼所见,可惜了。”

    李将军面露惋惜之情。

    又一番交流之后,几人行至谷中,来到两军之间,确认对战现场之后,招来两军主将。

    在两军众将士面前,章大人高声宣布:“此次实战对抗到此结束,胜负已分,获胜方为选将营!如果没有异议,各自撤离!”

    “是!”

    袁华面色十分难看,心里颇为不服,虽然硬实力不比对方弱,但谁让自己粗心大意,中了他们的埋伏,这也算是一个教训。

    比失败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罗聪看他的目光,他在罗聪的目光里没有看到多少战胜他的喜悦与激动,以往在宣威军可不是这样,明明这次罗聪算是以弱胜强,看他脸上神情似乎战胜他是理所当然一样,这让袁华的心里犹如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是!多谢大人!多谢将军!”

    罗聪面色平静抱拳向众人行礼。

    “袁将军,山里湿气重,晚上冷,宿营时记得生火啊,走了。”

    “回营!”

    又向袁华道别后,罗聪一招手,选将营部队迅速列队离开,片刻之间便消失在河谷林中小路。

    “李将军、邵将军,我们也先走了,你们自便。”

    章大人摆手轻笑。

    “好,章大人慢走。”

    原本拥挤了一千多人的河谷,片刻之间消失一半,河谷顿时空旷起来。

    天色不早了,急行军一天,全军疲惫不堪,宣威军、评判组各自扎营。

    当夜,河谷篝火烧了一晚,直至天明,有多少人彻夜未眠,无人知晓。

    第二天一早,拔营离开,宣威军在前,评判组在后。

    当晚日落,宣威军回到山外营区,袁华闭门不出。

    帅营,议事厅,议论纷纷。

    “宣威军输了,在他们当晚准备扎营的时候被对方袭击,直接就输了。”

    “我听说是他们行军太急了,连续行军好几个时辰,精疲力尽的时候刚好遇到他们,累都快累死了,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不对,他们是太大意,进了对方的埋伏圈,直接就被包围了,没咋反抗就输了。”

    “我听说是有人泄密,他们行军路线让对方知道了,人家就在前边等着,以逸待劳,他们怎么可能赢?”

    “都别瞎猜,我亲自去问了,他们战败完全是因为。。。。。。”

    “都静一静!”

    沈缙将手里装了纸团的竹筐使劲摇了几摇,出言制止众人无谓的议论。

    满厅将校闭嘴,议事厅很快安静下来。

    “宣威军虽然进山挑战失败,但他们作为第一支进山挑战的禁军,勇气可嘉,当为众人楷模!接下来我们抽取第二支进山的禁军,老规矩,我面前的竹筐里只有一个纸团里是‘战’字,谁抽到谁出战!按顺序,一个个来。”

    “开始!”

    沈缙讲完规矩,一声令下,便有将校起身上前。

    伸手入竹筐,随意拿出一个纸团,展开一看,随即高声道:“备!”

    “下一个!”

    “备!”

    “下一个!”

    “备!”

    。。。。。。。。。。。。。。

    一连好几个,都是备字。

    经历过前天令人心悬的抽签洗礼之后,今天众人明显淡定了不少,显然这两天他们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来参加选将,早晚都要进山挑战,早战早好,反正在营区准备这几天,也提升不了多少战力。

    “下一个!”

    抽签继续,一名将校上前取出一个纸团,展开一看,当即道出:“战。”

    沈缙眉梢一挑,看了对方一眼。

    “战或是不战?”

    “不战!”

    这个回答,沈缙不感觉意外,这些天跟各路禁军都有不少接触,有些队伍完全就是奉统制之命,来选将营混名额,拿补贴的,其本意根本不是来选将,这种禁军只需观察他们在营区里的表现就能轻松发现,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基本不训练。

    “我代表选将营在此宣布,飞猛军放弃选将挑战!”

    沈缙接过纸条折成团放进竹筐,轻摇几下。

    “继续抽签,下一个!”

    未抽签的将校继续上前,既然来了,这一步每个人都要走。

    “备!”

    “备!”

    “战!”

    “战或是不战?”

    今晚第二次有人抽出“战”字,沈缙神色已经平静,战或是不战,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放弃机会也是他们的权力。

    “不战!”

    那年纪不大的将校回答的声音十分高亢,似乎很光荣一样。

    “我代表选将营在此宣布,步斗军放弃选将挑战!继续抽签。”

    沈缙将“战”字重新放进竹筐。

    “备!”

    “备!”

    “备!”

    。。。。。。。。。。。。

    “战。”

    接连好几个“备”字之后,“战”字终于再次出现。

    “战或是不战?”

    “不战。”

    手拿“战”字纸条的将校回答的干净利落,他的决定没抽签前早已想好。

    “我代表选将营在此宣布,擒戎军放弃选将挑战!继续抽签。”

    “战”字纸团再次放进竹筐,里面的纸团不多了,只有七八个。

    “备!”

    “战。”

    “战或是不战?”

    “不战。”

    抽签将校的回答还是不战。

    沈缙面色平静,哪些人可能放弃,哪些人会进山挑战,他心里大致有数,据他估计,应该有一半禁军会放弃挑战。

    “我代表选将营在此宣布,虎翼军放弃选将挑战!继续抽签。”

    “战”字入竹筐,纸团的数量越来越少。

    “战!”

    又一名将校上前,他直接将“战”字抽出,展开当众展示。

    沈缙验证过后,当即问道:“战或是不战?”

    “战!赶了近千里路,怎么可能不战!”

    那将校扫视众人,面有得色。

    “好!”沈缙点头。

    “我代表选将营在此宣布,第二支进山挑战的禁军是神骑军!今晚领取装备,明日卯时正式开始选将挑战!”

    “解散!”

    挑战队伍已出,众将校脸上神情各异,随即起身离开议事厅。

    “明将军,昨日宣威军第一个挑战,出师不利,明日你第二个进山,可有把握?”沈缙笑言。

    对方年纪虽比他稍长几岁,但由于对方早年读过书,跟其他将校相比,能聊的稍多一些,自然也就更熟一些。

    “把握说不上,宣威军之名我早先就听过,这次来就是想跟他们比一比,我跟他们有多少差距。”

    神骑军主将明复摇头苦笑,这些年神骑军训练几乎荒废,烂的不成样子,怎么跟建功卓著、士气正旺的宣威军比,一想到神骑军的现状,心里满满的无奈。

    “明将军不必灰心,战场胜败有时候不是比拼硬实力,临战发挥也很重要,进山以后万事谨慎,也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将军从军多年,见识比我广,我就不多言了,祝你好运吧!”

    山里有杨丛义亲自坐镇,虽然知道明复难以取胜,沈缙依然微笑祝福,敢于进山挑战就值得鼓励。

    “多谢沈参军,我会小心的。”

    明复抱拳施礼,转身出了议事厅,明天进山这个消息得马上通知全军。

    原本不务正业的神骑军,在接到殿前司选将召集令之后,本没有参加选将的意愿,因为整个神骑军根本找不到整建制的队伍,况且全军训练荒废多年,若去选将,根本没有丝毫竞争力,所以在接到召集令的前半个月,几乎没人在意。

    但整个神骑军还是有人把选将召集令放在心上了,那就是参军明复。

    他还年轻,此时的神骑军病入膏肓,若不拼一把,走出去,可以想见,以后他肯定会老死在那个腐烂的军中。

    所以,他主动找了统制大人,提出希望让他去婺州参加选将。

    南剑州命案之后,机敏的统制大人已经预感到临安可能掀起的风雨,他能做主的时间不多了,而他的利益全在经营多年的神骑军中。

    几番斟酌之后,他开始全力支持明复。
………………………………

第475章  四渡赤水

    带出来的这支部队是神骑军从全军之中抽调出来的,都是在编的正规禁军。

    可这支部队多年没有训练,先不说参加选将,能不能顺利走到婺州选都是问题,部队组建之初,明复几乎没有信心。

    但经过一个月强化训练之后,他看到了一点希望,至少这些曾经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们还能为荣誉提起斗志,虽有怨言,还能每天训练五六个时辰。

    行军一个多月,这支老兵组成的部队在他带领下终于从南剑州驻地赶到婺州,等看到各路汇集而来的禁军,他参加选将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回到神骑军营区,马上传令,各队押官集合。

    面对数十人,明复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一遍遍在众人脸上扫过。

    “将军,有话就直说吧,是不是轮到我们进山了?”

    一名校尉高声询问。

    “你说对了。”

    明复沉声答道。

    “兄弟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明天该轮到我们上场了!选将营里四十一路禁军,我们神骑军虽不是第一个进山,但我们要做第一支赢得挑战的队伍!”

    明复高声向众校尉喊道,话语铿锵有力,语气十分坚定。

    “想我神骑军曾经何等威名,全军上下每个人都有高头大马,纵马驰骋,在北方跟金人打过多少场硬仗,可如今我们窝在东南山野,在南剑州默默无闻近十年,消磨了斗志,腐化了身躯,再不奋起,神骑军就没了,也许很快就会并入厢军,成为混吃等死之人。你们想成为那样的人吗?”

    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他看到他们逐渐变化的神情。

    “不想!”

    “很好。那明天我们就一起赢得这场挑战,重塑神骑军之名!进山之后可能十分辛苦,但你们要记住,我们曾经是纵横驰骋的神骑军,来到山野我们还是神骑军!你们回去告诉兄弟们,进山之后随时会有军令,大家依令而行,这一仗我们一定会赢!”

    “是!”

    一众校尉抱拳接令,声浪冲出营房。

    神骑军曾经是何等辉煌,他们几乎都是老兵,在北方跟金人交战十几年,每一场都是硬仗,由于没有补充,十几年下来,整个神骑军从最初的数万人,一直打到只剩两千余人,等到了江南,所有战马被收缴,补充给江北的各路大军,这支曾经沙场驰骋的禁军就彻底废了。

    今天他们得到一个机会,他们要重返战场,重新夺回曾经的荣光,这份荣耀值得每一个老兵用尽全力去争取!

    当晚领取了武器,全军将士枕戈待旦。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无眠。

    第二天一早,太阳未曾升起,神骑军离营进山,队伍浩浩荡荡,士气高昂,奔赴战场。

    “明将军,进山以后可要小心点啊,可别走了宣威军的老路!”

    “宣威军不行,你们神骑军一定要争口气,我们等你的好消息啊!”

    “好好干,干翻了他们,我请你们喝酒吃肉!”

    “明将军,早去早回啊!”

    这些临别话语,或真心或假意,明复只是抱拳笑笑,并未在意。

    前来送行的各军主将比前两天少了很多,多数人来送行只是单纯想看选将营部队被打败,至于说支持进山挑战的队伍,还真说不上。

    “别的话我也不说了,祝你好运吧。”

    沈缙也前来送行,谁输谁赢,他其实有些矛盾,神骑军赢了,就说明选将营准备的不行,如果神骑军输了,也许这次就选不出多少优秀将校。

    “多谢沈参军!”

    明复抱拳行礼,别过众人,而后快步出营,赶上大部队,汇入神骑军中。

    “走了走了,回吧,神骑军也是吃败仗的相,你看看他们的兵,都多大年纪了,能找到十几二十多岁的人吗?”

    “我刚看到一个兵,恐怕都有四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打啥仗,不累死在半道上就是好的了。”

    “说的是,这种队伍也拉出来选将,看来神骑军空有一个名字,他们是没人了。”

    “说的跟你们有人一样,你队伍里有多少是禁军,敢跟我们说说吗?”

    “你队伍里全是禁军?”

    “怎么,补充几个新兵还不行啊?”

    “你那是几个?要不要拉出来看看?”

    。。。。。。。。。。。。。。。。

    无聊斗嘴的各军主将很快离开营门口,向营区内走去,没轮到他们进山,想进山的还是会训练,已经放弃进山挑战,或是准备放弃挑战的禁军,基本就不会再每天花几个时辰训练了。

    两刻钟后,评判组在禁军护卫下,从帅营来到营门口。

    “神骑军走了多远了?”

    李将军抬眼朝东边的山野看了看,已经见不到挑战队伍的身影。

    “两里左右,刚刚进山不久。两位将军一路小心!”

    沈缙抱拳送行。

    评判组离营,迅速朝前边的挑战部队追去。

    等选将营为评判组配置的后勤保障队跟上去,沈缙方才离开。

    剩下的禁军里准备进山挑战的不多了,但愿神骑军能带回好消息。

    快到午时,山内气温回升,山路行军几个时辰的神骑军将士,几乎个个额头冒汗,有些老兵体力不支,想要休息一会儿,却迟迟听不到休息的将令。

    明复行军在神骑军第一梯队,在他前面是一支二十余人的探路小队。

    正行走间,忽有探子回来禀报军情。

    “将军,前方五里没有发现敌军踪迹!”

    “记得前边有一个三岔路口,离这儿还有多远?”

    明复没有理会探子禀报的军情,十里之内几乎找不到设置埋伏的好地方,所以他并不担心。

    “回将军,三岔路口离这儿两里。”

    “好,继续查探!”

    全军没有片刻休息,继续行军,直到几刻钟后来到进山的三岔路口。

    前边两条路,一条向东,一条向北。

    “全军向东!”

    明复在路边停下,马上向传令兵下令。

    神骑军在前队带领下,直接向东而去,这是一条宣威军走过的路。

    半个时辰之后,十里外的选将营探子获得敌情,敌军直扑选将营临时驻地。

    又过半个时辰,正在山中一处山脊集结待命的选将营部队接到前方探子获得的敌情,部队主将姚昶当即命令全军就地扎营。

    前天伏击宣威军的河谷距离此地五六里,姚昶明白,那个地方虽好,却并不适合再次设伏,而脚下这条山脊南北延伸两三里,由此去往临时营地的唯一一条山路横穿山脊而过,而南北两侧的山脊并不算狭窄,树木丛生,也有隐秘小路,完全可以埋伏数千人,只待敌军越山脊而过之后,尾随而去,等时机一到,忽然杀出,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赢下这一场,根本不难。

    确定敌军动向之后,全军很快扎营,以敌军行程来看,他们要明天才会翻越脚下这座山,今晚得在山脊露宿一夜了。

    随军观察,同在山脊的杨丛义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