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军观察,同在山脊的杨丛义和章大人,正悠闲的坐在山石上欣赏山中秋景,东望群山莽莽,景色无边,天高地远,心情舒畅。

    “杨副使,这个地方是你给他们选的?”

    章大人忽然转头询问,面带笑意。

    “不是,这是他们自己选的,打起仗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决定权当然要在他们自己手里,山里行动不便,要是事事都要我做决定,而后再调动兵力,怕是要延误战机。章大人觉得他们选的这处山脊怎么样?”

    杨丛义赶紧解释一番,但关于军权的问题,他也不敢多说。

    “老夫以为这小子很有想法,此地进可攻,退可守,是排兵布阵的绝佳之地,难得难得。”

    章大人夸奖一番,便不再多言,继续欣赏山间美景,顺便晒晒太阳。

    不知过了多久,杨丛义忽见不远处的士兵开始拔营,心下觉得有些奇怪,马上吩咐近卫上前询问。

    片刻之后,近卫回报:“姚将军下令全军下山。”

    “怎么回事?”

    “他们也不知道。属下去问问?”

    “不用了。拔营吧,跟上他们。”

    “杨副使,看来他们发现战机了。”

    “应该不是。”

    章大人起身,弹弹身上的灰尘杂物。

    选将营队伍很快下山,不是迎向神骑军所在的西边,而是东边。

    下山之后,部队行进方向一转,迅速朝北方急速行军。

    可行军不到一个时辰,又一道军令传来,全军忽然转向,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部队很快退回之前扎营的那条山脊,重新安营。

    全军折腾两个多时辰,汗透衣背,怨言不少。

    杨丛义、章大人也感觉很莫名,但考虑到赋予姚昶对部队指挥的自主权,他们没有派人去过问,随他折腾吧,他们是随军观察的评判,可不是参战将领。

    谁知,全军刚在山脊上重新安营不到一刻钟,再次传来将令:拔营下山,北进!

    军纪严明,主将有令,谁也不敢不从军令。

    身上的汗都没干,全军再次拔营而走,跟着前队迅速下山。

    但这不是结束,行军一个时辰之后,又一次传来军令:返回山脊安营!

    听到这个消息,杨丛义心里忽然冒出四个字:四渡赤水。
………………………………

第476章   进退两难

    等选将营部队再次回到山脊上,天黑了。

    而就在这时,姚昶又接到探子禀报的最新敌情:敌军在北进!

    姚昶面对疲惫、满是不解面孔的一众押官校尉,心里极度矛盾,该怎么跟他们解释,接下来该如何行军?

    他心里很乱,腿很酸。

    众人都在疑惑,征战几十年的章大人也不例外,来回几次,可把累的够呛,要不是有禁军搀扶帮忙,他早就被累趴下了,而现在也好不到哪儿去。

    “杨副使,他们是怎么回事,敌人都没见到,来来回回瞎跑啥,折腾三四个时辰,吃饱了撑的?”

    一向脾气还不错的章大人此时终于有了些脾气。

    杨丛义有些无奈,仗打成这样确实怪不得姚昶,要怪就怪他太在意料敌先机,要打有准备之仗。

    “章大人有所不知,据我猜测,选将部队应该是被对手欺骗了。选将营的探子从山口一直布置到临时营区,从挑战部队进山那一刻起,他们行军情况就被选将掌握,正常情况来说,选将部队会占据绝对优势。但也有意外,如果对手提前猜到选将部队的探子存在,就能利用他们的探子欺骗他们,比如一条岔路,不管走哪一条,最终都能到达目的地,对手就可以在岔路口反复转向,探子获知新的敌情必然第一时间回禀,只要控制好反复转向之间的时间差,就能牵动另一方提前做好的部署。”

    “山里的路线,挑战部队之前都进来看过,他们手里也有地图,这次对方选择的转向地点,必然是一个关键之处,只要他们转向行军,选将部队在山脊上的部署就会落空,就因为这样,选将部队才会被牵着鼻子来来回回的折腾。”

    听杨丛义解释完,章大人微微点头,脸上神色逐渐变好。

    “看来这个对手不简单啊,你打算怎么应对?”

    杨丛义笑笑,摇头道:“这不是下官的事,怎么应对要看他们自己。”

    “如果是你在指挥选将部队,你会怎么做?”

    章大人细想了一下在关键位置反复转向的问题,忽然有了兴趣,若要提前部署,怎么能不必对方牵着鼻子走?

    “以不变应万变。不论怎么变,由于两军距离太远,军情信息必然会滞后很多,免不了被对方牵住,拖个军心涣散。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能稳住,有败无胜。”

    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其实很难破解,杨丛义细细一想,也只能给这么个解释了。

    “你觉得这支选将部队会怎么做?能跳出对方的圈套吗?”

    章大人一方面是对这个战法感兴趣,另一方面希望选将部队赶紧想出办法,不然他也得被连累,拖个精疲力尽。

    “不好说。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能想出办法来。”

    话虽这么说,杨丛义其实没有太多信心,对方这一招就是看准了选将部队不会冒险,一定会打有准备的仗,基于这一点,他们就掌握了何时何地决战的主动权。

    面对巨大的压力,姚昶召集众校尉,召开了临时选将部队会议。

    所有的部署,其实在离开营地之前就已经跟大家详细说明,如今全被打乱,不得不跟他们做出解释,不然接下来这个仗就没法打了。

    “都别吵了。之前反复更改行军军令原因只有一个,也只会因为一个原因更改军令,那就是敌情!敌军就在十几里外的一个三岔路口,他们到那个路口以后,我先接到的敌情是他们向动而来,如果从这条路过来,今天上午就会经过这座山。但后来我又接到禀报,敌军退回三岔路口,转向北边,准备绕路奔袭临时营地,他们从北边走,我们在这儿等就没有用处,我们必须下山向北,赶在他们前边布下埋伏。可不幸的是,我们下山以后,敌军再次退回那个三岔路口,继续向东边赶来,我不得不下令全军回到山上来。当我们第一次回到山上,马上又接到探子禀报的敌情,敌军又一次退回三岔路口,转向北边行军。那个时候我已经明白,他们是在故意折腾我们,但没有办法,他们动,我们就必须要动。”

    姚昶很耐心的向十多个校尉解释清楚下午荒谬的行军指令,众人顿时默然,脑子再不清楚,他们也能想明白,对方是在故意玩他们,而他们却不得不被对方玩。

    “就在刚才,全军刚刚回山,我又接到前方禀报的敌情,他们又一次回到三岔路口,重新向北边行军。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姚昶这话一出,众人眉头紧皱,天都黑了,若是再拔营下山,怕是得炸营,今天兄弟们实在是被折腾的够呛,谁也不清楚原因,当务之急得跟他们解释清楚,不然会出大问题。

    “将军,不管怎么说,兄弟今天晚上绝对不能再动了,让他们好好睡一晚,具体咋应对,明天再说吧。”

    “对,天这么黑,不能再抹黑下山了,太危险。我想他们在夜里也不会走多远,天一黑就得停下来,大不了我们明天跑快点。”

    “手下的兄弟们怨气很大,我们得赶紧给他们一个说法,再让他们半夜下山,怕是要出大乱子。”

    。。。。。。。。。。。。

    一众校尉你一言我一语,反正就是今晚不能下山,不论敌军怎么办,他们就要在山上休息一晚再说。

    姚昶沉默良久,他很为难,若是不马上行动,恐怕就要落在对方后面,他们五次返回三岔路口,也许等的就是天黑,让选将部队的探子掌握不了他们的行踪,如果所料不差,此时他们应该第六次返回三岔路口了,趁着天黑实现他们真正的行军意图。

    但问题在于,眼下部队的情况很糟糕,将士们被牵着鼻子走,来回奔波,士气十分低落,此时再发布行军命令恐怕并不合适,不但赶不上敌军,还会适得其反。

    “传令全军,就地休整一晚,在山脊东面生火造饭!”

    军令一下,众校尉长舒一口气。

    “还有,你们回去以后,要把今天遭遇的情况跟手下兄弟解释清楚,明天也许还有更艰苦的战斗。第一仗没输,我们这一仗也一定要赢!”

    “是!”

    众校尉抱拳离开,迅速回去传达主将的命令。

    沈缙抬眼望夜空,对手布下的这一局该如何破解?

    天上没有答案,地上也没有,答案长在脚上。

    沈缙明白,对手这是要跟他们比拼行军,在这山里,谁擅长行军,谁就能掌握此战的主动权。

    选将部队不怕行军,他们来自宣威军,从南到北走过多少地方,北方到南方,从大宋到南洋,从南洋到西洋,双脚走过的路何止千里万里,跟谁比行军,他们都不会怕。

    选将部队在山里训练的时间很长,他们对山里的情况也比所有前来挑战的队伍熟悉,完全没有害怕的道理,只是先前没有想到会遭遇这样反复挑衅他们的对手。

    篝火升起,沈缙认真思索破敌之道,这一仗真的不能输。

    在十几里外的三岔路口,疲惫不堪的神骑军再次原地休整。

    老兵们走了一天,很多人几乎要掉队,好在他们一直在路口左右五里之内反复行军,他们之所以没有崩溃,是因为整支队伍被分成了两支,一支开始行军,另一支就会悄悄隐匿在附近的山林休息,不管如何行军,是向东还是向北,总有一支队伍在休整。

    神骑军第一次回到路口,便有老兵提出异议,队伍押官便马上给他们说明缘由,当第二次回道路口,全军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这是在调戏山里的选将部队,虽然身体累,心里却很舒服。

    但一次次回到路口,有人就开始怀疑对方会不会被调戏,别到最后他们白白跑了几十里冤枉路,对方坐看猴戏。

    这个问题没法解释,明复确实不能保证对方会上当,但在他看来对方上当的可能很大。

    这个路口是他精心挑选的,由此向东,可以到达选将部队营区,路程最近,由此向北,虽然也能到达选将部队营区,但路程多了几乎两倍,并且向北走,岔路非常多,随时可以调整行军路线,让对方难以琢磨,难以提前布置陷阱埋伏。

    从一开始,向东的这条近路就不是明复的选择,因为这条路变数很少,很多地方的路是唯一的,这种地方就容易被对方设置埋伏,容易被算计。

    就在三岔路口,神骑军召开临时行军会议。

    “兄弟们,今天辛苦了!这场戏唱到天黑也该散场了。明天开始会是更加艰苦的行程,希望兄弟记住,我们是神骑军,没有骏马,我们依然是行军最快的部队,即使在山里,我们也不会比人慢!”

    “是!”

    众校尉士气很高,在对方的地盘能调戏对方,他们就算小胜一场。

    “传令就地埋锅造饭,一个时辰之后,继续向北行军!对方应该已经被我们拖垮了,再加把劲,我们就能赢下这一场!”

    “是!”
………………………………

第477章  荣誉之战

    校尉们立即执行军令,这一场要是赢下来,不是为明复,是为神骑军,是为他们自己!

    神骑军曾经的荣耀和风光已经消失的太久,久得让他们不敢再去想,在南剑州的山野里,他们只想快点忘掉曾经的、已经回不去的模样,这样才不会对现实太失望。

    三岔路口是个谷地,一堆堆篝火在谷中升起,很快将谷内映红。

    评判组的李将军、邵将军今天吃了不少苦头,处处落后一步,跑了不少冤枉路,派人上前询问过后,整个评判组及护卫队便消失在山林之中,因为他们从神骑军主将口中得到消息,天黑以后,他们还会回到三岔路口。

    山里微凉,李、邵两位将军烤着篝火,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你觉得他们这一招能难住对方吗?”

    “以选将部队之前的行为来看,他们肯定会上钩,至于会不会难住他们,就很难说了,毕竟这山里的地形路线,你我可都不知道。这小子很有想法,看他们斗法吧。”

    “不知此时章大人怎么样了?要是选将部队上钩,章大人恐怕也要受牵连。”

    “那就没办法了,但愿他好运吧,不要把身子累坏了。”

    说完,二人轻笑。

    一堆堆火光之间,谷内飘出饭香,行军一天的神骑军终于吃上热饭。

    不知过了多久,谷内的一堆堆篝火迅速熄灭,很快归于黑暗和寂静,若不是知情,肯定以为他们行军太累,已经在入梦。

    神骑军整支部队趁夜越过路口很快往北方走去,虽然行军速度不快,但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幕里。

    天亮了,山脊东侧的篝火熄灭不少。

    休整了一晚,将士们虽然体力恢复不少,但露宿山顶并不好受,阵阵冷风中根本无法无眠,不得不去篝火堆前取暖。

    天亮不久,前方的探子再次带来军情。

    “敌军昨晚在三岔路口短暂休整,埋锅造饭之后忽然拔营向北边行军,我们随后两里追赶,直到半夜还没发现他们行踪!”

    “没发现?你们没追上?还是跟丢了?”

    姚昶心里一惊,一个很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们是大部队,行军速度不快,但北边岔路很多,我们人手有限,不能每条岔路都派人去追,天色太暗,错过半个时辰,就很难再追到他们。小人办事不利,请将军责罚!”

    果然是这样,姚昶脸色有些难看,对手昨天一直在路口徘徊,等的就是天黑以后利用北边的岔路,摆脱他们探子的刺探与监视。

    “算了,三岔路口留下两人继续监视,其余人手撤回,去北边查探敌情!”

    “是,将军!”

    探子接令后,迅速离开,去前方重新布置任务。

    北边岔路极多,就凭他们一指挥兵力根本不能分兵半路拦截,能做的恐怕也只有退守了。当然,如果悄悄探知了对方行军路线,还是可以沿路布下埋伏,给他们一个教训。

    但要凭有限的人手探知到对方,这几乎不可能,除非把营里的另外一支队伍拉出来帮忙。

    想了一夜,姚昶还是想到几个办法的,但施行起来都没有绝对的把握,都需要一定的运气,而堵运气并不是他所擅长的。

    就在全军生火造饭时,姚昶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东方日出不久,全军拔营。

    姚昶发布了行军命令:返回营地!

    选将部队要主动撤退,所有人都很意外,全军士兵、校尉,包括观战的杨丛义和章大人。

    撤退就意味着示弱,他们是选将部队,山里就是他们的地盘,出来打仗,怎么能未见敌人就灰溜溜跑回营地?

    面对校尉疑惑的眼神,姚昶告诉他们:执行军令。

    选将部队撤退了,一天之内退回山里的临时营地。

    但回到距离营区只有半里之时,姚昶再下一道军令:就地扎营,任何人不得返回营区!

    普通士兵有些糊涂,既然都回来了,干嘛不直接回营?在营里等对手来不行吗?

    士兵的疑惑,也是押官校尉的疑惑。

    姚昶告诉他们,如果回到营区,那么这一仗就成了攻城战,他们可以正面对抗失败,但不能躲在营区里取胜,这不是选将挑战的初衷。

    虽然校尉们不懂,但他们没有再多问。

    距离临时营区不到半里,很快就出现一个新的营地。

    面对前来探营的罗聪,姚昶直言,他不想输,但也不想依靠营区抵抗,他想做的还是战,而不是防。

    杨丛义、章大人没有那么多讲究,他们是观战人员,在哪儿落脚都一样,既然有条件更好的营区,干嘛要露宿荒野。所以,他们直接回到营区内。

    其实看到选将部队在营区外扎营,杨丛义已经明白姚昶是怎么想的了。

    根据规则,挑战部队要想取胜,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野外遭遇战中击败出战的选将部队,二是拿下选将部队驻守的临时营区。

    选将部队有两支,一支出战,一支留守,而当营区真正遭遇挑战部队攻击时,那支留守的部队是不能出手相助的,否则判负。

    所以,挑战一旦开始,真正面对挑战部队的选将部队只有一支,他的选择也只有一个,要么主动出击击,找到对手,并败对手,要么老老实实留在营区里等待对手前来挑战。

    规则制定之后,不管是姚昶还是罗聪,谁都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营区等待对手,实际上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出击,击败对手,在山里训练几个月,他们根本就没练过怎么守营,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选项。

    如今形势所迫,姚昶不得不退守营区,遭遇挑衅的当晚他就想过退守的问题,去北边寻找对方,然后拦截,实在太难,运气稍微差一点,一旦错过对方,就会拱手将营区送给对方,要想体面的赢下来,就必须在营区前跟对方决战,退回营区里组织防守不是他的选择,他想要的还是战。

    此次选将,要选的就是敢主动出击的,敢战的,防守不是不重要,只是没那么紧迫。

    两天之后,神骑军一路畅通的来到距离选将部队营区仅有三里之地。

    前方的探子早已回来禀报,对手就在不远处排兵布阵等待。

    经过几天强行军,神骑军上下疲惫不堪,而对方以逸待劳,严阵以待,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明复对此十分清楚,但既然好不容易来到这里,这一仗必须要打,无论胜败,得给神骑军一个交代!

    “兄弟们,我知道你们累了,但对手就在眼前,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我们走了这么远,就位这一场!这一仗,我们不为任何人,只为我们自己!兄弟们,战不战?”

    明复站在疲惫的全军面前,站在半截树桩之上,举枪高喊。

    “战!战!战!”

    疲惫的将士们举兵嘶吼,这一刻他们似乎又回到十年之前,那时的他们是多么年轻啊,正是当战之年!

    看着队伍中一些略显苍老的面庞,奋力高呼的模样,明复的眼睛湿润了。

    “好!兄弟们,跟我战一场!”

    “兄弟们,冲啊!”

    年纪已经不小的校尉们声嘶力竭的应和高呼,举起手里的兵刃,指引队伍前进的方向。

    明复越下木桩,提着没有枪头的长枪便朝两里之外对手预设的战场奔去,将士们呼喊着随后。

    这一刻,没有阵型,没有队列,只有前行冲击的本能,就跟他们曾经遭遇的所有战场一样,没有准备,也不需要准备,只要记得冲杀就是了。

    选将部队阵地,探子飞奔而入。

    “将军,他们来了,一里左右!”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攻击!”

    姚昶站在用几根木头临时搭起的高台上,高声下达将令。

    整整一指挥士兵全部布置在营地之前较为平缓的山地上,五人一组,配合两把长枪三把短刀,每组相距两丈左右。

    这个阵型是杨丛义教他们训练的,适合小范围防守的阵地战,原本以为不会用到,不想用在此处刚好合适。

    此战胜败,姚昶已经很清楚,因为探子不至一次来报,对方连日行军十分疲惫,刚刚休息不到半个时辰,就贸然出动,直接前来应战攻营。

    但当他站在高台上真正看到对方脚下如风、排山倒海般直扑而来时,还是被震撼到了,特别是双方士兵正面相遇,对方将士挥兵嘶吼,忽有一刻,他恍然觉得对方是如此强大,强大到不可战胜。

    两军在平缓的山地上相遇了!

    毫无阵型可言的神骑军凭借一身热血,完全不顾及棍棒,迎面冲进选将部队早已摆好的阵型之中。

    演练次数不多,临时拿出来的阵型,很快被悍不畏死的老兵冲散,顷刻之间,阵型全无,战成一团。

    两支部队,数千人在低缓的山坡上,捉对厮杀,武器虽经过处理,不致伤人性命,但打在身上却不是不疼。

    然而,一腔热血的疲惫老兵,一对一正面力抗,哪里会是年轻力壮的选将部队将士对手。
………………………………

第478章  流言风声

    不到一刻钟,战场形势就已经基本明朗。

    随着章大人一声令下,一声号角划破山野长空,战场上的厮杀结束了。

    神骑军疲惫的老兵,全身无力的躺在地上,这一刻,他们忘了疼痛,只想静静的躺上一天,两天,甚至是一辈子。

    姚昶从几根木头搭起的高台上走下来,他的脸上并没有赢得这场战斗的兴奋,反而还有几分失落。

    杨丛义拍拍他的肩旁,什么话也没说。

    不久,两军主将被召集在一起,评判组三人,加上杨丛义,六人聚集。

    “首先我要说这是一场精彩的战斗,从两军还没真正开始接触,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