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艺,当时羡慕不已。

    难道她真是老爷在外面的相好不成?只是为何这么多年不见,也从来没听老爷提起过?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她回来跟我们家有啥关系?”莲儿心中有所猜测,但又觉得不可能,毕竟那个姓汤的女子七年不见,年纪应该已经很大了。

    “夫君跟我说,她要跟我们一起过。虽说不住一起,但一想起她,我心里就难受。你说老爷到底是怎么想的?想纳妾也找个年轻的啊,她年纪比我还大,被人知道不是要笑掉大牙,以后出门怎么见人!”

    顾清尘说起来就来气,这个家是她好不容易维持下来的,若真让她进家门,杨家的面子可就要丢尽了,不管到哪儿都会抬不起头来。

    “夫人,其实只要不办宴席,她不跟我们住一起,应该没事吧,就当老爷在外面养的小,对我们家声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你说是吗,夫人?”

    莲儿在家里的地位不高,但不管怎么说也都算家里人,虽然她知道家里多一个人,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夫人都不好,可若是老爷和夫人的关系再这么下去,不知道最终会闹到什么地步,想想都觉得害怕。在她看来,夫只要人妥协一下,这个家就能安稳,安稳比什么都重要。

    “我也不是嫉妒,就是觉得太随意太过分了,养小也不能养个年纪那么大的吧,传出去不是笑话吗?”

    顾清尘心里依然有气,话虽这么说,但她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她不会对人说,包括跟她多年,帮她生下孩子的莲儿。

    “外面的事,让老爷自己去解决就行了吧,也许老爷只是一时兴起呢,我们看好这个家,老爷还能不回来?”

    莲儿没有好出生,也没有过硬的身份,不管怎么争都不可能有她的份,她只能跟夫人绑在一起,陪在老爷身边,如此,她这辈子才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顾清尘沉默了。

    憋了许久的事情,说出来之后,心里果然好受了不少。

    长出几口气,心情逐渐好了起来。

    “思远,到娘这儿来。”

    她伸出手,扶住直扑过来的孩子。

    “娘,我饿了。”孩子咬着手指,奶声奶气,一副可怜巴巴的神情,看着就让人心痛。

    “这么快就饿了?”

    顾清尘说话间转头看了一眼莲儿,而后将孩子抱在怀中。

    不等开口,莲儿起身去给孩子找吃的。

    孩子是她怀胎十月,承受了巨大的苦痛生下来的,这孩子就是她的心肝,虽然不管谁都把孩子当成是夫人亲生的,但没有关系,只要对孩子好,让她做什么都好,况且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杨丛义回到港口,不过他没有过问交易之事,却把苏仲、姚昶等精武军主要将校召集到一起,后续安排一一说明。

    船队已经回到泉州,精武军不需要再随船护卫了,几天后回易船队北上明州,他们也有他们的去处,那就是回到流求营地,继续驻训,等待下一次回易机会。

    根据杨丛义的安排,除了两千五百精武军直接返回流求外,一同回去的还有两千护卫军。

    按他的想法,等这次回易结束,所有护卫军全都拉到流求,扩建营地,集中驻训,以备后用。
………………………………

第535章   重获新生

    船队在泉州停靠半个月的时限已到,卖出去的货物已经很多,然而想要采购奇货的富商仍然络绎不绝。

    沈缙、陆游两人数十天签订的交易契约数额巨大,十多天时间根本不可能把售出的货物全部交割完,毕竟签订一份契约、拿到提货单只需要一盏茶的时间,而交货少则一两个时辰,多则大半天。

    众人商议后决定,船队一分为二,沈缙带领七十艘满载货物的海船奔赴明州,陆游暂时留在泉州收尾,待泉州的货物交割、交易完毕,再赴明州。

    杨丛义则要暂留泉州处理汤鷽的后事,待见到汤鷽家人,把遗物交还,才能离开泉州,北返明州或临安。

    七十艘海船在两艘战船导引下,很快离开泉州湾,沿海边北上明州,将远方的奇货带回大宋最富庶的江南。

    剩下的十几船货留在港内,由陆游主持,继续跟商贾交易,卸完货的空船大部分离港,集中到泉州造船厂。

    远行万里,海水浸泡磕碰,船只难免会有损伤,多数船只修整一番,只要不下南洋,还是可以使用的。

    而停留在泉州的二十几艘战船则整装待发,准备返回流求。

    剑浦到泉州来去需要将近一个月时间,杨丛义并不打算一直在泉州等待汤鷽家人到来,在他们来之前,他得带精武军回流求安置,毕竟他是监军,又代领统制之职位,抽点时间安置好精武军也是职责所在。

    于是在回易船队第一批七十艘海船离开泉州之后,很快第二批船队也离开泉州湾,巨大的神舟在船队中,格外醒目。

    除了回易船队,所有人都以为他们要追上先一步离开的船队,北上明州、绍兴、临安。

    两天后,战船和神舟出现在流求海岸。

    精武军登陆,返回驻训营地,随他们一起返回的还有随行海船上的两千护卫军,从此之后,他们的驻地也在流求。

    而杨丛义随后独自带着占城国师赠送给他的几个美貌女子离开神舟,进入流求县城,将她们安置在一处宅院内。

    “四娘,你好好在这儿住下,她们几个以后就是你的侍女,平常教教她们,有什么事让她们替你去办,最近就别回泉州了。”

    杨丛义握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双手,轻声叮嘱。

    “嗯,我知道。你回泉州以后不要跟他们纠缠,我之前已经做了安排,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把我忘记。”汤鷽点头,看着对面的人,眼中满是柔情。

    “好了,我先走了,精武军和护卫军后事,还得做些安排。等回易结束,我就来流求看你,照顾好自己。”

    “好,你也多保重,时常在外东奔西走,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

    二人很快分别,杨丛义离去,汤鷽则留在了这方小天地。

    看着四个言语不通的柔弱女子,汤鷽心里的感情复杂起来。

    毫无疑问,这方天地是她一个人的,从今天起,汤鷽死了,汤四娘重生了,这是她以前求之不得的自由,但真正得到自由后,却又觉得孤独。

    二十多年的过往随汤鷽落水,变成前尘往事,汤四娘的前半生一片空白,新生只能从今天开始

    从此以后,论起前尘,这个世上,跟她有关联的恐怕只有杨丛义和六娘了。

    默然独坐,她竟流下泪来,不知是悲是喜,恐怕她自己都说不清楚。

    杨丛义在流求营地停留三天,将两千护卫军整合进了精武军里,而后开始着手扩建营地。

    除此之外,精武军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要向南开荒,开垦农田,开辟养马场。

    精武军如今五千人,等回易结束,还有两三千护卫军南下,他们也要来到流求,这么多人要吃饭,粮食不可能一直靠征购,流求有肥沃的土地,只要开垦出良田,粮食完全能自给。

    另外,船队从塞尔柱采购的五百匹马,适应性很强,在海上损失不算大,如今还有将近四百匹,若开辟马场,管理得当,便能在广阔的流求繁衍出大批良马,以弥补南方缺马的不足。

    带着苏仲、罗聪等人亲自划定垦荒农田和马场区域之后,杨丛义很快离开流求,返回泉州。

    在他返回泉州之后的第三天,汤家来人了。

    来的不是旁人,而是汤鷽的父亲,那张脸很黑,很阴沉,看起来比前年苍老了许多。

    之前两人关系很好,杨丛义在兴化要建港口,汤父马上拿出一大笔钱财支持,虽然那港口对他的生意没有太大帮助,但他并不太介意,反而觉得应该支持。

    如今两人相见,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伯父,实在对不起,小侄没有看好汤兄,我难辞其咎!”

    杨丛义打破沉默,主动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能不能让他心里好受一些,他没有把握。

    “他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怎么还会如此不小心?”

    汤父眼中含泪,他好不容易才将汤鷽培养出来,还指望他光宗耀祖,继续为汤家带来荣耀,哪里知道他一去不回,别说荣耀,连命都没了。

    “海上风险很大,前次船队出海,几千人葬身大海。这次船队顺利回到广州,他还带队去广州交易了一批货,本以为会平安无事,没想到船队在回泉州途中却发生这种不幸。”

    “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汤父盯着杨丛义,那双眼睛悲伤中满是疑惑,似乎想从他这里挖出什么隐秘。

    杨丛义叹息道:“当晚天气不是很好,阴天,船舱里有些沉闷,汤兄叫我一起去甲板上吹风透气,后来我又把船队随行的舞娘歌姬叫到甲板,唱曲跳舞,打发时间。后来汤兄听曲听的有些乏了,便起身独自到一边去清净,甲板没挂多少灯笼,有些昏暗,他在做什么我也没注意。后来歌舞结束,天上快下雨了,我叫他回舱,却没有听到回应,甲板、船舱找遍,也没看到他。后来有几个卫兵在船舷边找到一根发簪,那是汤兄的东西,从那个距离看,他很可能失足落水,可惜海上很黑什么都看不见。我当即命令随行的战船过来搜救,经过几天搜寻,只找到一件衣裳,正是他当天穿在身上的,回来又在那片海域找了很多天,再也没找到其他遗物。”

    说完将汤鷽留在船上的一应私人物品和那根发簪、那件衣裳统统交给汤父,让他带回家乡,也好有个念想。

    汤父听完杨丛义的叙述,没有再多问什么,也没有过多的责难,只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恐怕很难再回到从前。

    两次督造回易,汤父都帮了回易处大忙,这次又搭上了他的孩子,无论是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汤父没有接受杨丛义的挽留,也没接受他的赔罪,当天就带着汤鷽的遗物离开了泉州,要他回剑浦安葬,归入祖坟。

    原本看着苍老了许多的汤父,杨丛义心有不忍,但一想到四娘这些年以男儿身示人所受的苦,他只能强行压下,她为汤家已经付出了很多,也该获得自由,过一过她想要的生活。

    留在泉州的回易船队已经没有多少货物,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全部售完,到时候神舟就得出发,带上陆游等人赶赴明州。

    泉州的交易,陆游一个人也做的很好,基本不用杨丛义担心,他随意抽查了几桩交易,没有任何问题。

    陆游骨子里是一个正直、有操守的读书人,出自书香门第,何况他还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爱国文人,当初在义乌选将营,杨丛义就已经放心大胆的将粮草筹集大事交付于他,船队交易自然也能托付给他。

    结果是满意的,陆游没有辜负杨丛义对他的信赖。

    船队马上离开了,再回泉州不知是多久以后,离开之前不回一趟家,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即使他跟家里人有些矛盾和误会。

    “老爷,你可回来了!这几天不见你人,都把我们急坏了!”

    打开院门的莲儿,一脸惊喜,那一双眼睛里满是思念之情。

    “这是我家,有你们在这儿,我还能去哪儿。我饿了,有吃的吗?”

    杨丛义坦然回到院中,就像没事人一样,心平气和,没有半分脾气。

    “老爷,你先休息会儿,我这就去做。”

    莲儿关上院门,直接去了厨房,老爷常年不在家,能亲手给老爷做顿饭,她就觉得很欣慰很高兴。

    “思远,看爹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一看到孩子,杨丛义马上露出笑脸,从怀里拿出一串玛瑙珠子。

    谁知那孩子看了他一眼,反而朝顾清尘跑去,丝毫没有要接他东西的意思。

    “这么贵重的东西你给两岁大的孩子?”

    顾清尘拉着孩子,很不高兴。

    “那就请夫人帮思远拿着吧。”

    说话间,杨丛义上前几步,笑着将玛瑙珠子朝她递过去。

    “一个珠串就想收买我?”

    顾清尘嘴上这么说,手一抬便将玛瑙珠串拿在手中。

    杨丛义尴尬的笑笑,没有接话,低头去看站在边上的孩子。
………………………………

第536章  陆游的困惑

    “这是汤姐姐挑的,还是夫君自己挑的?”

    顾清尘将手串戴上手腕,大小正好合适,丝丝凉意从手腕传遍全身,十分舒服。

    “当然是我挑的,这怎么能假手他人!”

    杨丛义没敢抬头,蹲下身子,准备将孩子抱在手中,结果那孩子却向一边躲开了。

    “算了,就当夫君挑的吧。这次回来应该还有事要说吧。”

    顾清尘俯身将孩子抱起来,往屋内走去。

    “也没什么大事,过两天我就要北上,去明州、临安,不知道要在临安耽搁多久,家里暂时顾不上了,要是朝廷另有安排,我会及时派人去你送个信回来,要是没有特别的安排,我自己会回来。”

    “国事为重,夫君忙你的,不用担心我们,家里有我和莲儿在,一切都会好好的。家我们会看好,思远我们也会带大。”

    “嗯,这些年辛苦你了。”

    “除了这,就没有别的了?”

    “还能有什么?”

    “汤姐姐你怎么安排了?在泉州吗?”

    “她没在泉州,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你不用担心。”

    “我担心什么,她还能来找我不成?”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怕你们见面打架,如今天各一方,各自清净。”

    “我为什么要跟她打架?我跟她有什么好争的。”

    “不打架最好,没事最好,是我心胸狭隘了。”

    “夫君,要不要再要个孩子,只有思远一个,家里还是太冷清了。”

    “你们照顾的过来?”

    “没事儿,大不了雇人。”

    “行,家事听你安排。”

    “这会儿听我安排,汤姐姐的事怎么不听?”

    “翻篇了,就不要再提了。”

    “算了。今天你好好陪莲儿,开枝散叶,还得靠她。”

    “听夫人的,明天陪你吧。”

    “不用,等莲儿怀上,以后有的是时间。”

    杨丛义在家里始终没能抱到思远,那孩子经过上次那件事,似乎已经把他当成了恶人,根本不敢靠近。

    心中小小的失落被卖力扭动腰肢的莲儿驱散,他今天不是很想动,于是便让莲儿上了他的身,初时还扭扭捏捏不敢动,非常拘谨,谁知在他的帮扶下动了几下之后,很快就进入状态,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腰肢扭动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欲望被撩起,杨丛义很快翻身做了主人,开始猛烈反击,给她以颜色。

    未多久,风歇雨停,各自收兵,莲儿大了胆子,投进老爷怀里。

    “夫人上次也不是真生老爷的气,也不是妒忌,只是替老爷着急而已。夫人说,老爷要是真想娶,她亲自给老爷挑几个未出嫁的良家女子都行,汤姐姐年龄有些大,会影响老爷声誉。”

    “娶那么多做什么,这事你别管。她也是苦命人,又是我朋友,曾经还帮过我大忙,我不能不帮她。实话跟你们说吧,这个家里有你们在就够了,不需要其女子再进来,你们不要整天胡思乱想。”

    “是,老爷,莲儿知错了。”

    莲儿心里一暖,说话间,大着胆子把身子贴近老爷下身,缓缓扭动起来,轻轻触碰最敏感的方寸之地。

    几息之间,杨丛义的邪火再被撩起来,不得不提枪泻火,狠狠的将她再收拾一顿。

    直到两人汗水淋漓,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方才心满意足的各自睡去。

    在家住了两天,杨丛义再次离开,与顾清尘和莲儿关系恢复正常,而他的儿子却始终不愿与他亲近。

    神舟起航,离开泉州湾,一路向北而去,目的是明州,泉州港内属于回易处的海船则带着护卫军出海,向东南方向而去,他们的目的地是流求。

    朝廷要的是钱和货,而不是人,带太多人回明州、绍兴、临安,朝廷就会有人没事找事,编造谣言,不如把他们都放在远离大陆的流求,在那儿不管有多少人,朝中都不会有人关心,因为那儿跟琼州一样,都是蛮荒烟瘴之地,甚至连琼州都比不上,不然那么大个地方,也不会只有一个垂垂老矣的县令在管理。

    在去往明州的路上,杨丛义跟陆游一起核对了船队在泉州的全部交易账目,最终的总账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大的让他们吃惊,大的让他们不敢相信。

    泉州共出货四十船,所获钱财总计三千四百八十五万贯,加上在广州出售的货物,如今已有将近四千万贯收入。

    若再算上神舟上存放的金银珠宝、珊瑚玉器等奇珍异宝,就目前所得已远超五千万贯,先一步赶赴明州的那七十船货,价值更高。

    总之,这次回易完成朝廷交办的任务应当是十拿九稳,若是明州交易顺利,多赚上千万贯钱也不是问题。

    陆游拿着账目,心中大受震动,都说百姓没钱缴税,朝廷没钱拨款,之前一直想不明白钱都到哪儿去了,如今他算是明白了,钱都在豪商巨富手中,都在王公贵族家里,钱都被他们收敛起来了,所以百姓没有钱,国库没钱,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朝廷没钱修路没钱赈灾。

    船队带回来的西洋货物,价钱高的普通百姓看都不敢看,那些富商豪门却能一掷千金,更有甚者,直接整船买下,货都不用装卸,直接运走,他们的豪气初时让陆游很难平静,因为在他们面前,他是那么的贫穷。不过随着交易越来越多,他渐渐麻木了。

    随后一个问题时常在脑中浮现,钱多少是多,多少是少?

    他还跟沈缙就此事讨论过,最终他们一致认为,钱不存在多与少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够用就行了,真给他们几百万两银子,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花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回家去,谁愿意花谁花。

    与此同时,又一个问题在脑海浮现,回易船队没回来之前,富商豪门手里的这些钱都在哪里?都放在地窖吗?若没有回易,他们把搜刮到的钱全都藏在家里,十年几十年之后,百姓手里还有钱吗?朝廷手里有钱吗?

    这是个问题。

    当年在临安游学,准备科考时,曾经与太学生辩论过关于“百姓藏钱一万贯,三年之内不交易便没收”是否合理的问题,当时心里就有疑问,百姓手里的钱从哪儿来,朝廷的钱从哪来,最终这些钱又流到哪里去。

    那时他想不明白,后来做了回易参军,随船出海,才渐渐想明白一些。

    如今那些商贾拿出手里的大笔钱采购了无数货物,他们势必要把手里的奇货提价之后进行售卖,再收回更多的钱来,从他们手里购买货物的人,又是从哪里弄来的钱?

    毫无疑问,他们赚不了大商贾的钱,只能搜刮底层百姓。

    所以如此高价的西洋齐货,对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丝毫好处,反而会让贪婪之人为获得足够的钱财满足私欲,不停的搜刮他们,带给他们更大的伤痛。

    这些天陆游因为此事,内心煎熬不已,不知他来回易到底是对是错,这个问题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起,毕竟,一旦说出来,恐怕就被看成是不支持回易。随后马上就会有人问,既然不支持回易,当初为何出海?

    为避免麻烦,他选择闭嘴,把问题藏在心里。

    从泉州去明州,水路不足千里,顺风北上,不用太赶,七八天也就到了。

    神舟上能跟杨丛义说上几句话的除了陆游之外很少,他又不喜欢一个人观舞听曲,所以时常会找陆游聊天。

    能聊的话题很多,但很多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聊到回易,聊到朝廷大事。

    年轻的陆游毕竟是读书人,尚未入仕途,心里有话根本藏不住,杨丛义很快就觉察到他对回易的看法和态度,对整个回易来说是很不利的,也很危险,因为他心底已经开始怀疑回易,怀疑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

    回易是必须坚持的朝廷大事,在杨丛义看来,挣钱是小,培养一种进取、冒险的精神更为重要。

    现在的大宋*逸了,临安歌舞升平,高官小民一起享受安逸,地方驻军不再训练,享受太平,等危机来临,他们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

    不能打仗,那就远洋冒险、练兵,激发随行将士们面对狂风巨浪时的勇气。

    然而,这些话杨丛义不能跟他直说,他怕他会刨根问底,而他的来历和秘密,真的是秘密,不能跟任何人说起。

    最终,他们的议论回到远洋回易的初衷,赚钱,丰盈国库。

    对于陆游远洋回易带回来的高价奇货可能使普通百姓更加困苦、更加贫穷的忧虑,杨丛义给了他一个解释。

    他告诉陆游,朝廷缺钱、国库空虚,于是才有了回易处,回易处是为朝廷赚钱的,朝廷赚钱跟商贾一样,大部分商贾赚钱只为传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