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柱国与那个国家的顶级武士比试武艺,取得胜利。”
完颜亮没有什么表示,重节继续往后看,又看了几页,而后道:“出海两年,回易船队安全回到宋国,而他却被看管在临安居住一个多月,之后升了他的官,正式任命他为宣威军监军。在到宣威军驻地昌国半个月后,接到朝廷命令,让他们调防钦州,说是李越国小王子在随船队到广州后被李越国派人劫走,回到国内就发动了入侵战争,很快就占领了宋国南边不少领土,逼近钦州。由于宋国军队绝大部分都在北方,军队到南边要两三个月,而宣威军走水路很快,朝廷就先调他们去钦州支援。大半个月后,宣威军赶到钦州,在钦州知府指命令下,他们驻防在一百多里外、早就跑的没人的安远县,进驻县城之后,他跟宣威军统制官赵安意见不同,赵安要坚守县城,他认为应该在县城外阻击敌人,两人争执不下,四千宣威军一分为二,各带两千,赵安守城,他带人出城迎敌。”
“主动出击,我喜欢。”完颜亮听到这里,如此自语道。
重节看过一张之后,马上说道:“出城以后,不到两天就探知到一支三千人的敌军正迅速向安远靠近,他便带领两千宣威军在敌军前进的必经河流对岸设伏,不到半个时辰,就将三千敌军全部消灭,无一活口。几天后,他们探知到第二支进入钦州的敌军,人数有六七千人,为了打败这支敌军,他找到一条河流,在敌军可能渡河的渡口五里外的上游拦河修坝,一边发动当地百姓帮忙赶工,一边派出两支小部队去骚扰敌军,拖延敌方行军速度。几天后,水坝修成,开始蓄水,刚好天降大雨,河流涨水,等敌军到达渡口附近准备渡河却找不到船只,于是敌军就在河滩附近扎营,搜集船只,当晚子时他下令掘开水坝,大水汹涌而下,第二天,渡口敌军不见踪影,只在河流下游发现无数尸体,六七千敌军一夜死绝。什么人啊,这也太狠了。”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要么生,要么死,早就是注定的。”完颜亮眼角微跳。
重节继续看下去,而后又道:“消灭入侵钦州的两路敌军之后,他并没有带领军队退回安远,而是带领军队继续向北征战,因为李越数十万主力部队正在北边扶绥集结,准备进攻百里外的广南八州首府邕州,邕州丢失,广南全境都要丢。于是他在钦州与李越国边境留下少量军队驻守,而后带领剩下的一千五百多人北上,探知在一个叫做宁明的地方,正有四千余敌军驻守。”
………………………………
第621章 经历(二)
“宁明距离李越边境不足百里,是敌军通过水路给前线十万军队运送粮草的地方,打探清楚几十里外被敌军占领的边境重镇凭祥敌军部署情况之后,他带领一千五百宣威军悄悄渡河,乘夜抵达宁明城外渡口边囤积粮草的营地,悄悄将营地拿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尽斩敌军,之后令宣威军在宁明城到渡口营地的道路两边埋伏,又在营地内制造遭遇敌袭的动静,引诱城内敌军支援,一个时辰之内消灭敌军三千余人,直到对方经闭城门不出为止,最后宣威军防火焚烧敌方为前线十万大军准备的一个月粮草,烧不着的稻米全部倒进河中,一担都没给对方留。这不是糟蹋粮食吗?”重节说完叹息道。
“这是战争,带不走,就该毁掉。”完颜亮再次紧了紧身上的貂裘。
重节看了一些文字,马上又说道:“他们烧毁对方粮食后退回钦州,没过多久,枢密院来了一个何大人,交给宣威军一项任务,让他们一个月内去李越国把逃跑的小王子抓回来,他接受了这个任务,派了一支小队从海路进入李越国都升龙城,半个月后,李越小王子被抓回海上,带回钦州,而后派人送回临安复命。胆子也太大了吧!”
“非常之人,当然要有非同一般的胆识。”完颜亮如此说着,眉梢却是直跳。
“李越十万大军还在向邕州推近,当地守军节节败退,为赶走入侵敌军,年底之前结束战争,枢密院何大人命他统帅全部宣威军与从北方赶来的殿前司游奕军一道,从钦州边境地区北上,夺取边境重镇凭祥,切断敌军唯一的粮道和退路,迫使十万敌军退回李越境内。随后他便带领三千五百宣威军打头阵北上凭祥附近,可游奕军数万人迟迟不到,仅凭三千五百人难以攻占坚固的凭祥城,于是他们选择攻占李越边境重镇凉山城,凉山城在李越境内,十分安全,守军只有三千老弱,他带宣威军翻山越岭,悄悄出现在凉山城下,引诱一队敌兵出城,拿下之后命人换上对方的衣甲混进城内,等到半夜,里应外合,顺利拿下了凉山城。而后迅速派遣两支军队出城,一支向北去凭祥方向,夺取被敌军占领的镇南关,一支往南直接拿下从凉山通往李越内陆的一座天险关隘,换了衣甲将李越内陆到凉山的唯一通道占据,而后通过这个关隘前后诱杀了八批从李越内陆运送军粮到凉山的军队,并夺取了大量的粮食,等李越人发现之后,他们将通道彻底堵死。去北边夺取镇南关的部队在顺利南下镇南关后,后背露给占据凭祥的敌军,无法长久防守,于是主动向南撤离,但在路上设了埋伏,一举杀敌一千余人,凭祥敌军实力大损,殿前司游奕军一万余精锐趁机出兵,敌军不敢抵挡,弃城难逃,准备逃回内地,但被宣威军处处设伏,几路夹击,最终全军覆没,没有一人逃离。”重节说完,感觉有些累了。
但扭头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完颜亮,只能重新打起精神,再看一会儿,继续说道:“此后宣威军占据的凉山城十分安稳,南边有天险关隘,北边有殿前司游奕军占领的凭祥,但他没有让宣威军闲下来,拿出粮食在凉山城内大肆招募青壮加入守城军队,十天之内招募到五千人,抽调宣威军将校和老兵率领他们进行训练,而后打开敌军在凉山囤积的军备库,将武器发放给训练过的守城军,与宣威军一道守护城池。十天之后,扶绥附近断粮的十万李越大军不得不后撤,游奕军见状逃离凭祥,退回钦州境内,李越军队占据宁明、凭祥和镇南关,准备夺回凉山,打通粮道之后继续东进邕州,他们派遣大军乘夜围攻凉山城。他指挥宣威军和守城军从城内封死四门,据城防守,并且将城上一切灯火全都熄灭,等敌军来到护城河下后以弓弩攻击,黑暗中八千人轮番上阵,一轮轮箭雨之后,无数敌人倒在抵近城墙下的乱箭之中,由于城上没有灯火,敌军后方负责指挥的将帅以为凉山城里防抗并不激烈,于是黑夜中一直命令军队冲锋,半个时辰之后,死在城下的敌军已经垒的有一人来高,而后面搞不清楚状况的敌军依然在士气高昂的向城下冲锋,等利箭临头,最终有人明白他们面临境况之后,拼命开始喊叫后退,对推挤他们向前的人挥刀相向,夺路向后逃,没过多长时间,这种情况在整个战线上蔓延,被挤向城下的敌军纷纷挥刀开路,向后撤退,后面的敌军以为前方败退,当即转身,夺命而逃,不过多时,在城上利箭追击下,敌军全阵线向后溃逃。等到天亮,城外伏尸数万,四门都被尸体包围,难以进出。”
“这李越人也够愚蠢,哪有这般夜间攻城。”完颜亮斥骂一声。
重节稍稍休息了一会儿,缓了口气,而后才又继续看下去,说下去:“正当他为凉山城被死尸包围,全城人吃水问题担心时,李越大军开始渡河撤退,几天后,从镇南关方向传来消息,凭祥、镇南关的敌军已经全部撤回,这个两个地方也被赶来的游奕军重新占据,等宣威军将凉山城交割给随后来到凭祥附近的广南守军后,他们这才得知一个消息,当晚那一战,李越大军统帅当场身死,副帅重伤,奄奄一息,全军断粮,凉山又夺不回,只能迅速退回内地,至此广南战争结束,他带领宣威军于第二年春回到昌国驻地。”
“他的运气确实不错。”完颜亮不得不承认,一战就让对方正副统帅毙命,确实需要运气。
“他回到昌国后不久,就接到朝廷调令,进京到殿前司任职,在兵案担任秘书。同年秋受命组织选将营,从殿前司统管的四十余支禁军中挑选优秀将校,由朝廷提拔重用,选将营建立以后,组织四十多支禁军代表,两万余将士,奔波忙碌了将近一年,第二年忽生变故,朝廷下令将参加选将营的四十余支殿前司禁军全部撤销遣散,以身在选将营内的两万多名将士重新组建三支禁军,扬武军二十指挥,奋武军二十指挥,两军各一万人,最后以四指挥宣威军两千人为班底组建精武军,没多久他被调离殿前司,去了西作坊担任副使,又没过几个月,他被调出临安,去地方兴化军任通判,这一任一做就是两年多,没有什么特别。绍兴二十四年冬,他又被一纸调令调回临安,重新主持督造回易,在回易船队护卫选择上,他选择了精武军,并把驻训地点定在泉州流求,但当时的精武军统制不愿到南方去,称病没有同行,所以精武军在流求的一切训练事宜,都是他自己做主。绍兴二十五年冬,朝廷任命他为回易正使,带领船队出海回易,一路上没什么特别之处,两年后回到宋国,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跟他配合督造回易的汤鷽在船队即将回到泉州前落海身亡。”重节吐了一口气,将看过的资料放在一边。
“精武军出现了,通过三年时间,应该已经掌握在他手中。”完颜亮眉头一跳。
重节接着看下去,而后说道:“这次回易成功之后,朝廷决定回易继续,并将回易处设为常设机构,他为回易使。绍兴二十八年,回易船队在流求建了回易基地,开荒种田建马场,同年冬船队再次出海,这次他们没有去天竺和塞尔柱,而是去了更远的法提拉国,一路上平安无事。两年后,也就是去年夏秋之际,船队顺利回到宋国。他在临安呆了几个月,回到流求之后就吩咐精武军好好训练,加紧备战,或许有机会北上建功立业。原本今年冬天回易船队要继续出海,货物都已经采购好了,可就在八月中,他接到朝廷调令,将精武军调往明州一带协助御前水军,协防杭州湾。九月底再次接到调令,精武军船队调防扬州,协防瓜洲渡,到瓜洲渡后,原本无事,听说扬州失陷,金军准备攻打瓜洲大营,他请缨出战,御敌于大营之外,后刘锜命精武军、扬武军、镇敌军埋伏在皂角林,击败了想趁夜袭击瓜洲大营的扬州先锋军,杀死统兵官高景山。这一战获胜之后,刘锜马上命令大军撤回镇江,只留少量部队坚守瓜洲大营和瓜洲渡,他则请缨带领精武军去最危险的建康一带,刘锜没有拒绝,并让扬武军一道随行。”
“和州的事不用讲,告诉我,作战计划是谁的主意?”完颜亮稍稍有些烦躁。
重节赶紧将已经不多的内容看完,而后回道:“杨丛义的主意,是他亲自布置。”
“瓜洲渡的这一场,也是他的主意吧。”完颜亮问道。
“嗯,是他。”重节点头。
………………………………
第622章 江防分歧
很显然,这是一个很强大,却没有任何名气和名望的对手,因为在至此之前,他的领兵经历都在遥远的南方,甚至是无人知晓的海外,还是在十年之前。
完颜亮听罢完颜重节给他的重点复述,心里已经对这个并未谋面的杨丛义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对方绝对是一个英勇的、能冲锋陷阵的将才,又是一个精通兵法,还能灵活运用的帅才,并且对方参与指挥的所有战役全都胜了,几乎都是以少胜多的大胜,这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或许真能比肩岳飞和梁王宗弼。
宋国总能在面临灭国之危时,出现一个冠绝当世的名将,力挽狂澜,这难道是命吗?
我完颜亮绝不信命,若是信命,十几年前就死了,哪来的如今大金皇帝!
完颜亮在心底怒吼,既然率大军来了,不管能不能灭掉宋国,一定要再次踏上长江对岸的土地!
“可有对杨丛义家室亲眷的信息?”完颜亮说着,一把将重节报到怀中,双手摸进衣下。
重节扭动着腰身,重新拿起那些纸张,不多时便道:“他在第一次出海回来之后成的亲,他夫人生世不明,传言说是当年他在天柱山追捕逃犯时认识的一个道人,知道什么时候还俗了,成了他夫人。四五年前他又娶了第二个夫人,是一个官宦千金,精通书画,还跟回易船队一起出过海,虽然已经二十五六岁了,但长的很好看。除此之外,在流求还有一个杨四娘,跟他的关系似乎非同一般,据传言,不是小妾就是小夫人,她年纪三十多了,不过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巾帼英雄,帮精武军做了不少事,还多人军官都是她帮忙给娶的夫人,广受将士赞扬。他还有一个儿子大夫人所生,现在应该有四五岁。”
“还有其他的吗?”完颜亮的手越来越躁动。
“没了,关于他亲眷的信息很少,他自己没有父母,大夫人也没有娘家人,二夫人只有一个赋闲在家多年的爹,杨四娘似乎也是孤身一人,他们一家人没有多少亲眷,跟外界没有太多联系。”说话间,重节丢掉了手里纸张,转身朝完颜亮迎合过去。
完颜亮身上的压力猛增,心里十分的躁动,迫切需要发泄一番,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三下五去二扯掉了重节身上披着的貂裘和衣物,将她狠狠的压在身下,尽情发泄心中的情绪。
约一刻钟后,完颜亮起身披好貂裘,把貂裘遮身的重节搂在怀中,高声向外喊道:“来人!”
少时,一名侍从低首垂目入内,听候皇上的命令。
“传令下去,命完颜元宜带二百艘船分散渡江,能抵达对岸,又能安然返回的,每艘船赏赐黄金百两!”
完颜亮一声令下,侍从接令而去。
杨丛义即使再会打仗,有将帅之才,归他指挥的军队只有几千人,他能拦住几十里的长江?
从杨丛义的详细作战经历中,完颜亮发现他很擅长打有准备的仗,几乎所有战场都是他能提前熟悉和掌握的,就在刚刚他想到了破解之法,既然他擅长在熟悉的战场打有准备的仗,如果突然在他不熟悉的战场逼迫他出战呢?会不会有奇效?作为从没失败过的统兵官,他会如何决断?
常胜将军,最怕的是失败,只要失败一次,就有第二次,并且失败之后打击的不光是自己军队的信心,还有其他军队的信心,一旦丢了士气和斗志,什么仗都不可能打的赢。
完颜亮发泄情绪之时,想到的破解之法,是不是有用,他要马上试一试。
怀里的重节如同一只小猫一样,柔软温情,双眼灵动,脉脉含情,瞬间又燃起了完颜亮的情欲。
不好的情绪已经宣泄,扯开貂裘,尽情享受重节的温暖与温柔。
完颜元宜接到完颜亮的渡江命令,心里叫苦不迭。
数天前,完颜亮让他限期三天准备好渡江,后来又收回命令,看来皇上也知道短时间内渡江不可能,心里已经接受了他要求先好好训练士兵,而后再伺机渡江的建议。
可为何仅仅几天时间,皇上的心思又变了?
难道真是如传言那般,皇上是被宋国刘贵妃的姿色所吸引,贪念她的绝世姿色,等不急了要赶紧过江,攻下临安,将宋国皇宫里美丽的刘贵妃据为己有,一逞私欲吗?
完颜元宜很是怀疑,因为他不止一次听人说起过,皇上对宋国皇宫里的那个刘贵妃甚是思念仰慕,曾经多次向人提起,甚至还承诺重金让人去找她的画像,并且连把她抢到手以后马上册封为贵妃的事都提上了日程,听说前两天还吩咐随营大臣,让他们去扬州城里寻找最好的床,最柔软的被褥,据说是为了不让刘贵妃觉得皇上怠慢了她,惹她生气。
可皇上已经下达了渡江命令,他做为臣下,还能抗命不成?
训练计划被打乱,要想成功渡江南下,恐怕还得往后再拖一拖了,不知道辽阳的完颜雍会给皇上多少时间。
眼下来看,该执行的命令还是要执行,因为性命是自己的,如果丢了,别人可不会心疼。
“传令下去,一个时辰之后,每艘船相隔十丈距离,分头渡江!能到对岸,又能安然无恙回来的,每艘船奖励黄金十两!”完颜元宜向传令兵下令,他是不会亲自渡江的,连江边都不想去。
将令很快传到江边,人人都对渡江心生恐惧,但十两黄金的诱惑又摆在那里,即使没有黄金,命令一下,他们就得渡江,何况现在还有黄金十两,再怕也得渡江。
渡江部队马上行动起来,检查船只,检查兵器,有些甚至入水先适应起来。
对岸,镇江。
“大人,敌军有异动!”
杨丛义正陪虞允文在江岸巡视,忽听士兵急速来报。
“有何异动?”
“敌军几百艘船同时离岸,有的逆流而上,有的顺江向下,目前还不知意图!”士兵回道。
“再探再报!”
士兵接令而去,杨丛义陷入沉思之中。
“杨将军,敌人这是要做什么,要渡江还是转移渡江地点?”虞允文望望江面,问的很随意,并不是特别担心。
杨丛义锁着眉头回道:“还不清楚。敌军控制的并不只有一个瓜洲渡,向上真州有渡口,向下安丰镇也有渡口,如果敌军真要从三个渡口同时渡江,三地相隔近两百里,敌军几十万大军可以分兵三处,骑兵行动迅速,我们恐怕不行,一旦兵力分散,敌军再从一个渡口猛攻,我们不能及时调兵支援,只要一个地方守不住,江防就会丢失。现在敌方的意图还不明显,如果只是尝试渡江,那倒还好,如果是要分兵另外两个渡口,麻烦就大了。”
“杨将军以为我们现在应当如何应对?”虞允文看到杨丛义十分忧虑的神情,马上也变得有些担心了。行营派来的身份尊贵的人马上就会到镇江,如果此时江防出了问题,他这一个多月以来的努力就要化为流水。
杨丛义想了一想,说道:“目前敌情不明,不易轻动。如果敌军真的将船只分到三个渡口,拉长战线,分头渡江,我们也只能被迫分兵应对,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希望不是。如果敌军现在出动几百艘船只是尝试渡江,以我们水军的能力,也不可能在十几、甚至是几十里的江段中拦住他们,我的建议是所有水军不出动,命令沿江驻守的步兵在所属江岸设伏,放那些准备分散渡江的敌军登陆江滩,而后一举将上岸的敌军歼灭!”
“放他们上岸?”虞允文大惊道:“要是他们攻破江防怎么办?”
杨丛义无奈的说道:“如果八万人在江岸设伏还挡不住三两千敌兵,那镇江就不用守了,朝廷养他们,可不是让他们吃干饭,看热闹的。”
“不行,绝对不能防敌军登岸!”虞允文大摇其头,坚决予以拒绝。
“虞大人,目前来看,这是最合适的办法,敌人只有几百艘船,还是打算分散渡江,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步兵优势兵力,将敌军放进来消灭,一能调动全军防守的积极性,二能通过杀敌提振镇江守军士气,三能给敌军造成渡江登陆恐惧,一举多得,有何不好?”杨丛义解释道。
谁知虞允文还是摇头,十分坚决的再次说道:“敌军绝对不能渡江,哪怕是一船一兵都不行!必须要把他们挡在江中,连江岸都不能让他们靠近!”
杨丛义无语了,有些说不出话来,他很想问问对方,敌军是归他指挥吗?说不让敌军靠近江岸,敌军就会乖乖听命?还是大宋水军天下无敌,以一当十、以一当百?
这些话他问不出口,只能咽回肚子里,憋在心里。
“虞大人,如果敌军几百艘船分散渡江,就凭我们两百多艘战船拦不过来,也拦不住,最后他们难免会出现在江岸。”杨丛义无力的解释。
………………………………
第623章 赤阵御敌
“你们六十艘战船能包围敌方八十多艘船,两百艘还拦不住他们几百艘船?必须拦住!行营派来的江淮巡慰使明天就到镇江,此时绝对不能出错!”虞允文依然坚持。
“大人。。。。。。”
“不用再说了。全部水军去江中防御,不得放任何敌船登岸,不然军法治罪!”
杨丛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虞允文打断。
“是,大人。”见对方不听,杨丛义也只能接令。
“你率领你的部队,负责渡口左右五里江段,其他各军,我自会派人传令,让他们全力拒敌。镇江渡口最为重要,绝对不能让敌军靠近,千万不能大意,知道吗?”虞允文也知道杨丛义并没有调动全部水军的权力,马上做出进一步解释,并一再叮嘱。
“是,大人。”杨丛义抬手抱拳,面色平静。
拒敌船于江中,精武军自然能办到,只是如此以来,跟他想要的结果相去甚远,若敌船从其他江段突破,又全身而退,那后果将很快显现,可能不是现在的镇江守军能应对的,可虞允文固执己见,他也没有办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