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人一定不是对手,甚至他们能打一场赢一场,也许他已经在想何时指挥军队过江,彻底赶走敌军,收复江北土地了。
敌人并不那么好打,二十多年前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刘锜等名将在世,敌军也一路从淮河以北打到长江,而后通过拉锯战、持久战,才一一收复失地,将敌人赶回淮河以北,但也仅限于此了,战线再往北推进十里百里都难如登天,那么多名将在世,战争尚且那么艰难,几次被敌人打到长江边,可见敌人战斗力之强悍,如今宋军荒废二十年,那些曾经的名将除了卧病不起的刘锜,全都凋零了,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就连像样的战马都没有多少,整个镇江府,马军不足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步兵,况且整个东线战场一个会打仗的统帅都没有,拿什么跟四五十万敌军对抗?
这些话,杨丛义不好跟虞允文明说,说了怕他会误会,以为他胆小畏战,也许失败过一次之后,他才能知道对方的厉害,这是眼高手低的文人通病,可能在他们眼里,打仗就像下棋一样。
瓜洲渡。
自从大军从和州赶来瓜洲渡附近之后,之前几乎从不在长江里乱晃的大宋水军开始从早到晚在江里训练巡航,放眼望去,眼里每时每刻都是挂着杏黄旗的战船影子,瓜洲渡的金军别提有多难受,之前这片江面是他们的地盘,现在几十万大军来了,江面反倒被宋军占了,这让他们怎么能接受?
对于为何整个局面会迅速变换,最先夺下扬州、拿下瓜洲镇、瓜洲渡的金军先头部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跟他们解释。
数天前他们眼见一向胆小的宋军突然越过江心来挑衅,他们哪里会放过这个剿灭对方的绝佳机会,当即派几十大艘追上去,想把对方数十艘船一口吃掉,最终却反被对方吃的渣的不剩,而他们只能站在岸边眼睁睁的看着,看着往日的兄弟们被火烧,听着往日的兄弟们惨叫。
这一场大败,谁都没有想到,原本他们还想组织兵力渡江给惨死的兄弟们报仇,狠狠的教训宋军一次,正当他们要行动时,谁知却被上官叫停,并下了严令:没有命令,任何船只不得离岸一里!
他们不理解,非常不理解,可没人告诉他们原因。
直到几天前,才传来一个小道消息,说是大军之所以从和州赶来扬州,是因为他们在和州准备了一个多月,搜集来的一千多艘船,渡江时被一战击溃,绝大部分船只损毁江中,只有不足百艘小船逃了回去,完全丧失渡江能力。而和州来的上官那天刚好在江边看到江中战况,发现宋军这场战斗的方式跟在和州几乎一模一样,便猜测是太平州一带的宋军也赶来了镇江,很可能就是同一支宋军,由于担心如果再战,恐怕还会重蹈覆辙,无端损毁宝贵的船只,于是紧急叫停金军的报复性渡江行动。
而今天,他们获知了那支军队最确切的信息。
从探子从镇江探知的消息来看,那支宋军的主力叫精武军,还有一部叫扬武军,他们原先驻守在瓜洲渡,宋军大部队撤离瓜洲渡大营,他们也随之撤离,但他们没去镇江,而是逆流而上去了建康府太平州一带,作为援军,协助守军防守长江,结果先是破坏了先头部队已经登岸的第一次渡江,迫使金军重新准备,后来在金军第二次大举渡江时,更是一战将近千艘船摧毁,等和州大军来扬州,精武军、扬武军尾随而来,并马上挑衅,发起了之前那场惨烈的战斗。从现有信息来看,这支宋军的水战能力十分强悍,但之前却未曾听闻过,就连率领这支军队的统帅的名字,他们之前都没有听过,但今天起,他们不会再忘记这个名字,杨丛义!
不久之后,有进一步的小道消息传来,有军中老将怀疑这个杨丛义并不是无名之辈,二十多年前在川陕一带,就有一个名叫杨丛义的宋军将官,作战异常骁勇,又善用计谋,金军在跟他的战斗中胜少败多,几十年的战斗经历,让他对金军非常了解,很可能现在这支精武军就是他在统领,不然绝对不会这么难对付。
对于这个消息,很快就传来了质疑的声音,因为杨丛义驻守川陕几十年,况且他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帅军驻守在仙人关,完全没道理会千里奔袭,来到扬州附近,并且从年龄来推算,他应当已经年近七十,而传闻中的精武军、扬武军统兵官杨丛义年龄不超过四十,如果传闻无误,这两人很可能就是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随着关于精武军、扬武军和统兵官杨丛义的消息传开,没多久,又有一个消息传来,说是当初从扬州突袭瓜洲大营的先头部队也是被精武军、扬武军在半路击败的,那一仗是他们南下以来第一场惨败,一战损失六千人,就连统兵万户高景山也死在那场战斗中。
这个消息无疑就像一记闷棍打在最先攻占扬州、瓜洲渡的金军将士头顶,让他们头晕目眩,难受之极。
在同一支军队手下,连吃两场败仗,这让谁能接受?
而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东路军南下以来遭遇的三场惨败居然都是拜同一支宋军所赐,普通士兵不能接受,高级将官、甚至是将帅也不能接受,不到一个月时间,从扬州打到和州,又从和州打到镇江,每一仗都有他们,还都打胜了,难道他们是天兵天将不成?
普通士兵在传言中议论时,确切的消息已经送到身在龟山寺行营的完颜亮手中。
接到消息,他连玩女人的兴致都没有了,就连他最宠爱的郕国夫人完颜重节,都被他轰回后营。因为他心里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预感这个杨丛义会成为二十多年前的宋国名将岳飞,他够年轻,就像当年的岳飞一样,他够神,也像当年的岳飞一样。
如果杨丛义真的跟岳飞一样,那么这次南下,很可能就会失败,这是完颜亮所不能接受,毕竟他们准备了这么多年,把都城一路从几千里外遥远的会宁迁到汴京,杀了那么多反对南下的人,如果无功而返,那些曾经反对他的人,估计会在阴曹地府里嘲笑他,笑掉大牙。
“三天之内,我要知道这个杨丛义的所有信息!”
完颜亮将手里的资料看了一遍又一遍,却见其中语焉不详,除了三场战斗,根本没有更多信息。
………………………………
第619章 详细情报
两天后,更为详细的资料送到完颜亮手上。
匆忙之间得到的资料显示,杨丛义不是军人,他之前一直在临安为官,任回易处正使,负责海外贸易,而他率领的这支军队也不是什么禁军正规军,只是保护海外回易船队的护卫队,由于常年穿行在海上,个个都精通水性,似乎有翻江倒海之能,不论多大多小的船只,在他们手里就能任由他们摆弄,也许是因为经常在海上遇到打劫的海盗,他们的水战能力十分突出,实战经验很丰富,比正规水军还要厉害。
臣下交给完颜亮的资料有结论,杨丛义并不是战神,甚至也并不是军人,他手里只不过是有一支精通水性、精通水战的护卫队而已,人数也只有三千人,并且这几次战斗也不是他策划指挥的,皂角林之战是刘锜亲自策划安排的,太平州水战是一个名叫虞允文的都督府参赞策划的,只有数天前这场水战是他自己策划指挥,因此杨丛义不足为虑,他的人不多,他也不是征战疆场的军人。
完颜亮看着手里的资料,脸色阴沉如水。
他想要的信息,臣下递上来的资料里面少之又少,杨丛义的出生、经历、家世、年龄、籍贯等,一样都没有,甚至连他是如何来到镇江、扬州的都没有,这样的资料怎能让他满意?
愤怒之下,负责此事的官员直接就地罢免,而后另指一人,命他三日必须搜集到他想要的信息,如若不然,提头来见!
被指的官员如何敢推脱,只能接令,可他心里是不太服气的。
在他看来,这个杨丛义并不是名人,不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也不是宋国朝中大臣,只不过刚好参与了三场战斗,就让完颜亮忧心忡忡,疑神疑鬼,想来完颜亮应该是对渡过长江没有信心了,因此才借机寻找借口,找出一个强大的如同鬼神一般的对手,而后顺理成章的打消渡江的念头,就此罢兵休战,不然怎么说服带来的几十万大军北返?
他虽然觉得完颜亮就是这么想的,但命令却不得不去执行,既然猜中了心意,那就一定要给完颜亮和金国几十万大军找出一个可怕的对手来,给他们一个退兵的理由。
完颜雍在辽阳政变,完颜亮嘴里说着不在意,可他却禁止任何人议论完颜雍,说明他心里是害怕的,害怕完颜雍在后方夺取了他的皇位,和州渡江失败后,信心大失,也许那时就有退意,只不过是不甘心而已。如今来到扬州,又目睹一场惨败,或许已经决定要退兵北返,先收拾掉完颜雍,稳固后方再说,而杨丛义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好的退兵理由,一个鬼神一样的对手,怎么赢?当然不能硬拼,不然不是拿普通将士的性命不当命吗?
完颜亮要找一个合适的、又能体现出他仁义的退兵理由,那么制造一个鬼神一般不可战胜的对手,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推测清楚完颜亮的心意,被迫受命搜集杨丛义信息的大臣心里有数了,给完颜亮的信息不能太假,当然也不可能全真,要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番改编才成,而要从敌对的宋国得到杨丛义的信息并不容易,不过只要有黄金,一切都不成问题。
首先他拿出二百两黄金找到一个头脑灵活的汉人低级军官,让他以平民身份,混入悄悄渡江的百姓中,进入镇江城,而后用黄金收买能接近杨丛义的人,从其口中探知关于杨丛义的消息,或伺机潜入精武军军营,亲自探知所需消息。
由于此行危险,因此承诺那汉人军官,如果能按要求得到关于杨丛义真实可靠的信息,事成之后,奖励黄金五百两!
这是一笔数额巨大,令人难以想象的巨额奖励,任何人都会为之心动,那名军官毫不犹豫,当即就应了下来,即刻乔装打扮,悄悄渡过长江。
两天后,那名奉命刺探杨丛义消息的军官不负所托,带回了一份十分完整的信息,从杨丛义第一次出现在太湖县一直到如今督促练兵,事无巨细,足有万言之多。
如此详尽的资料,那大臣也是惊讶不已,生怕是那军官胡编乱造,误导了他,而被完颜亮治罪,于是便对那军官严刑拷打,施以酷刑,逼问他刺探杨丛义情报的详细经过。
据那军官所说,他入城以后收买了一个给精武军送鸡鸭鱼肉的百姓,然后随那个百姓一起进了军营,跟精武军火头军相处了两三个时辰,利用帮他们做饭的时间,问到了想要的消息,那些火头军的来历也并不普通,他们跟随杨丛义已经有十几年,从他们嘴里得到的信息绝对真实。
经过反复拷打,最终那搜集杨丛义信息的大臣负责确认了情报来源的真实性,那军官直接被灭口了事。
而后,那大臣便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修改润色,尽力把杨丛义的能力往鬼神方面去靠。
一天后,完颜亮拿到一份详实的关于杨丛义的情报,那大臣为了让完颜亮相信他的情报真实性,将获得情报的详细过程完整叙述。
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完颜亮很满意,心下暗想,看来不逼一逼这帮老家伙,永远不知道他们的能力。
屏退众人,只留下他最宠爱的郕国夫人完颜重节,而后在她的协助下,开始仔细查看手里关于杨丛义的信息。
“美人,这纸上的字太多了,看着眼花,你帮我看看,遇到有意思的内容说给我听。”完颜亮随便翻看了几下手里的资料,便递给依偎在他身边的年轻女子。
“是,皇上。”郕国夫人完颜重节伸手将资料接在手中,稍稍看了一眼便道:“皇上,奴家对汉文还不是特别精通,不知道能不能都认全呢!”
“无妨,认不得就指给我看。”说完,完颜亮就斜躺在榻上,南方的冬天实在是冷,寒冷入骨。
听完颜亮这么一说,完颜重节心下稍安,马上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的看起来。
看了片刻就说道:“皇上,这个叫杨丛义的人真有意思,这里说他出生的时候,忽然天降一道白光打中他们家房顶,那道白光把房顶打了一个大洞,洞下床上的孩童却安然无恙,还说他自小就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的孩子见到狗和野兽就怕,而狗和野兽却怕他。真是奇怪,野兽怎么会怕小孩呢?”
“无稽之谈。还有什么?”完颜亮不为所动,这等事不过好事之人胡乱编造而已。
重节继续细看片刻,而后又道:“他十岁的时候,突然一场大火,父母亲人都死了,只有他活了下来,他成了孤儿,从那以后就在山里跟虎豹野兽一起生活,在山里不用他自己动手,那些被他驯服的虎豹就把野鸡野兔、甚至是野猪抓来给他吃。山里呆了十年,等到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才厌烦了山里的生活,告别陪他多年的虎豹,离开了大山。人真能跟野兽生活十年吗?”
“也许有吧,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完颜亮微微闭眼,伸手抚着对方柔软的腰肢。
重节拿起那一页纸,仔细看过,而后道:“这人从山里出来以后,没走多远就卷进一个杀害十多人的抢劫杀人案,被太湖县官当成凶手关进死牢,在中秋节前要被处斩前三天,一个叫张知远的提刑官突然来太湖县巡查,结果发现案子有冤屈,重查凶案,抓住真正的凶手,还了他清白,作为补偿,县官让无家可归的他在官府做捕快。运气真好,要是那提刑官晚去两天,他不就死了?”说着将看完的那张纸放下。
“有些事不是仅凭运气就行的。”完颜亮手上慢慢摸索着,闭眼回道。
“天啊,这也太神奇了,还是人吗?”重节看着手里写满字的纸惊呼,而后自觉失态,赶紧说道:“他在太湖县当捕快没几个月,也就是当年冬天,原本关押在怀宁监牢的犯人趁大雪天大批越狱逃跑,逃跑的犯人里就有他被冤枉的那件抢劫凶杀案的二十多个死刑犯,于是太湖知县陈如是派他去其中一个犯人老家察看,结果他走了五天刚到那儿,就被埋伏的凶手拦腰砍伤,后背的伤口深两寸、宽五寸,血流如注,但还是拼死将凶手击杀。最神奇的是,他受了这么重的伤,居然只用了三天伤口就愈合,五天就结痂。皇上,这不是真的吧?”
“绝不可能,夸大其词而已。”完颜亮随意回道。
重节放下这页纸,继续看下去。
片刻之后说道:“越狱的死刑犯逃进大山,他带领太湖县捕快跟其他几个县几百捕快一起进山追捕逃犯,两个多月后,除了他带领的太湖县捕快安然从山里出来,其他各县的几乎全都死在山里,从山里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抓回来一个土匪头目,但却没抓到逃犯。”
………………………………
第620章 经历(一)
“等他带人回到太湖县,刚好知县陈如是升官了,调到怀宁任安庆军知军,就把他带去怀宁,继续担任捕快。由于越狱逃犯实在太多,上官让他们限期三个月抓回所有逃犯,不然就要治罪,于是陈如是就派他统领五县捕快随同当地五百驻军再次进山。三个月后,他亲自带着将近四十个越狱的逃犯从山里出来,避免了当地驻军动用武力攻山。追回逃犯,立了大功,知军陈如是很高兴,刚好朝廷要重建武学,让各州各府推荐一个学员,于是就推荐他去临安考武学。这个当官的还挺有良心的啊!”重节将看完的纸放下。
“他果然不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完颜亮睁开了眼睛,
重节接续看下去,没过多时就说道:“他到临安错过了报名时间,不过最终还是破格录取,之后在武学勤学苦练,几乎从不休息,连放假都不出去玩,简直是拼命在学,原本三年的学习内容,不到一年半就学完了,公试成绩是最优等,直接被授予官职,几天后朝廷就让他与另一个武学生共同督造回易,带领船队出海赚钱,在督造回易时,另一个叫汤鷽的官员负责采购货物,他负责建造海船和战船,又力主组建一支专门护卫回易船队的军队,名叫宣威军,有宣扬宋国威严的意思,而这支军队几乎是他亲手组建,就连一部分士兵都是他亲自招募挑选,总共四千五百人,同时他也参与了这支新军的训练,很多训练内容都是按他的要求执行,虽然他在军中没有职务,但可以说这支宣威军就是他的军队。”
“宣威军。”完颜亮随之复述了一句,不知是何意思。
重节没有多问,赶紧看接下来的内容,而后说道:“绍兴十八年腊月,回易船队出海,朝廷任命他为回易参军,兼任宣威军监军,负责保护回易船队。一个月后,船队到李越国附近,回易正使戴聪要分兵出使李越国,他带领一千宣威军奉命随行保护,谁知正使到达李越国,进城之后却被无端围困,得到求援信号,他马上率领停留在近海的一千宣威军杀上岸,不到一个刻钟攻破对方城池,救出正使,等他们撤回海上,对方派船队追击,结果被他们全部烧毁击沉,为查清缘由,他们抓来当地留守,而后得知李越国都有大人物传令扣留宋国使节,并且已经派了一支六千人的军队赶来,正使很生气,命他查清幕后黑手,正使则在一部分宣威军护送下乘船先离开,去追赶船队。他为查清黑手,率领不足一千宣威军登岸,埋伏在李越国六千军队赶来的路上,一举将对方击败,杀死四千余人,俘虏两千人,生擒统兵官,而后占据城池,宣布为宋国领土,旧官愿意归附的官升一级,不愿归附就杀头,俘虏也是一样的,结果一千多俘虏加入宣威军,不久之后查明幕后黑手是李越国小王子,意图挑起战争,乱中取利,他当即命令李越国将小王子交出来,带回宋国治罪,不然将宣战,攻占李越国都。几天后,李越国将小王子送到宣威军中,他们才从李越国撤离。这个人好凶!”
“的确有些打仗的本事。”完颜亮的手停了下来,暂时失去了抚弄重节柔软腰肢的兴趣。
重节继续看下去,片刻之后又说道:“由于人数太多,船只不够,他亲自带领大部分军队从陆路南下,其他人乘船离开。当他带着近两千宣威军到达李越国与占城国边境,由于这两个国家一直在打仗,他带着的军队被看作是李越军队假扮,不让他们通过边境城池,还把他们当做敌人。好在有乘船先一步到达占城国都的人协助,占城国派了一个姓章的谋士亲自到达边境,协助宣威军通过边境,但那章姓谋士见到他之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让他用宣威军吸引住占城边境各城驻守的六万精锐部队三天,令他们不得动弹,事成之后才让宣威军通行,于是他便说动李越国边境部队两万人与他一起佯装攻取占城国边境,斗智斗勇三天,占城国边境六万精锐全部被吸引到一座小城,国都附近空虚,占城国权臣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边境精锐军统帅被杀,姓章的谋士兑现承诺,带领宣威军通过边境,到达占城国都跟船队会合。”
“有机变之能。”完颜亮脸上有一丝不太自然的神情,转瞬即逝。
重节没有对这段情节多说什么,马上看后面的内容。
不多时又道:“从占城国离开后,他带领船队在三佛齐国追上回易大部队,但在那儿船队遇到**烦,向西走的海路被一股大势力用几百艘船截断,回易船队不能通行,他直接带领战船偷袭对方港口,击毁所有船只,对方愤怒之下,派遣五万军队直扑回易船队登岸休整的营地,得知消息后,他力排众议,联合三佛齐国王室三千军队,利用有利地形设下埋伏,引诱对方引入一个山谷,一战将对方五万人全部消灭,无一活口,而后乘胜率军直奔对方老巢,彻底摧毁对方的势力,回易船队西行的海路打通。这也太残忍了,五万人啊!”
“有意思。”完颜亮紧了紧身上的纯色貂裘。
说完,重节马上开始看后面的内容,过了一忽儿说道:“回易船队往西走的路上,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他跟汤鷽一起落海,三个月后,他们两人驾着一艘海船在天竺追上了回易船队。落海三个月,还能活吗?他还是人吗?”
完颜亮微微一愣,问道:“没说怎么上岸,怎么弄来的船吗?”
“没有,什么都没说,只说遇到大风落海,三个月后,两人驾着海船重新追上回易船队,落海之后的事没写。”重节将这段内容拿近完颜亮眼前。
完颜亮扫了一眼,发现确实没写,心下不由得一动,随后平静的说道:“继续。”
重节继续往后看,看了几页后说道:“这几张上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都是说的回易船队在天竺和塞尔柱国回易交换货物的事,特别记述的有一件事,是他在塞尔柱国与那个国家的顶级武士比试武艺,取得胜利。”
完颜亮没有什么表示,重节继续往后看,又看了几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