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距,再打下去,即使最终拿下临潢城,手里的军队也会基本拼个精光,得不偿失。

    与平州相比,临潢城跑不了,以后可以再取,而平州一旦丢失,让宋军在河间府与平州之间连成一片,再加上宋军强大的水军,莱州也保不住,辽阳府到燕京最便捷的沿海通道被截断,两地之间再要联系就要绕道数千里,翻山越岭,对保有燕京大大不利。

    全军停止进攻,原地休整两天之后,完颜雍最终决定暂且放弃攻取临潢城,退守大定府。

    诏令下达,各军迅速撤离。

    临潢城守军担心对方布下埋伏陷阱,未敢出城追击。

    五天后,完颜雍率军退回大定府,当天又接到平州方向送来的求援书,顾不上将士疲劳和士气低沉,当即派遣一万军队赶赴平州。

    而完颜雍在大定府停留三天后,随即带领御营禁卫军五千人,东返辽阳府。

    河间,元帅府,议事大厅。

    “不错,各军都按计划迅速控制住了收复的城池,完成了既定目标。但接下来,诸位就要收收手了,后勤物资供给困难,不宜贸然出击,兵力也不能继续分散。当然,如果你们能不抢不掠,自己解决粮草补给问题,再去攻占城池,我也不会反对。但有一点要提前告诉你们,完颜雍北上临潢府的大军可能会在近期南下,极有可能进入平州地区,一旦你们被围,想要突围,恐怕困难重重。”杨丛义看着厅内各都统制、副都统制以及个别统制官,先鼓励,后警告,以免他们膨胀起来吃大亏。

    “大人,薛望不到半年时间,取了整个河东,我们也有数十万大军,什么时候才能夺了真定府和燕京?再拖下去,我就打不动了。”说话的人是河间府都统制罗聪。

    当年聚拢山东义军西进大名府,助北伐军夺取汴京之后,他便带领整编之后的义军回到益都府,三年之前领兵北上河间府,驻守第一线。

    “不急,做好准备,也许机会马上来。薛望夺取的河东,关乎汴京安危,朝廷准备了数十年才能一举成功,收复燕京、真定府也是一样,要先有准备,而后才能有胜仗。”在众人面前,杨丛义没有明言何时对燕京动手。

    “大人,我们都等不及了,像这次这种小打小闹,其实很没意思,就我们收复的这些小县城,要啥没啥,人口也只有几千人,平常我们都看不上,要不是大人下令夺城,我们都懒得动手。”一副都统制也随后开口。

    杨丛义脸色一寒,盯着那副都统制,直盯得对方心里发毛,微微低下头去,口中道:“大人见谅,末将错了!”

    “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打仗不是儿戏,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夺一城一地。每一场仗要不要打,你们可能无法决定,朝廷决定打,敌方决定打,你们便要考虑怎么打,同时弄清楚为什么要打。这场仗为什么要打,你们不清楚吗?”杨丛义目光扫过众将,沉声发问。
………………………………

第752章 北伐大计

    “我们知道,就是随口说说,大人不要介意。”见杨丛义似乎动怒,罗聪急忙出声打圆场。

    罗聪自当年组建宣威军以来,前后跟随杨丛义二十余年,他的话在杨丛义面前还是有几分分量的。

    杨丛义看了罗聪一眼,而后说道:“作为大宋将官,在大战略上要服从朝廷安排,此事不容质疑,要么执行,要么交出手里的军队,这话跟你们说过多少次,都当耳旁风了不成。有些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个道理你们不懂?”

    “作为将官,到了你们这个位置,更要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我希望从今天起,你们都管好自己的嘴,最重要的是要从心里服从朝廷定下来的战略,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想法信口胡说,更不能胡来。”

    杨丛义见众将脸上都有愧色,神色不由得一缓。

    随后接道:“朝廷的大战略,之前在济南府,我已经跟你们或多或少说过一些,你们之中有些人肯定已经猜到朝廷的意图,但今天在这里,我还是跟你们大致说说,我希望跟你们说过之后,不要再质疑朝廷的战略。”

    众将不言,但却都把头抬了起来,摆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来。

    “八年前,朝廷迁都汴京时,汴京西边五百里便是函谷关。函谷关内京兆府、凤翔府、平阳府等地,金国驻军十几万人,平阳府北边的太原府、忻州也有四五万大军,更北边的雁门关外更是有十几万金军精锐,我们虽然收复了汴京、洛阳、大名府和山东等地,一旦宋金发生冲突或是自己发生意外,金国大军三日之内便能从函谷关直驱汴京城下,汴京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威胁,于是在八年之前朝廷暗中定下了收复河东、关中的计划。”

    “参与这个计划的有数万山东义军,也有驻守大名府的大宋北伐军,更有太行山中潞州、辽州本地义军,经过近七年筹备,北伐军从潞州、辽州先以义军身份进入太原府,吸引驻守太原的金军前去围剿,而后有暗中拉拢的忻州军占据太原城,北伐军兵不血刃,收复太原府,与此同时,利用拉拢收买的雁门关守军夺了雁门关,切断关内关外联系,等大军开进雁门关,彻底将关外关内的大通道堵死,整个河东、关中、陕北便跟大同府失去了联系,而后聚集在太原府的北伐军南下平阳府,川蜀军由兴元府北上凤翔府,襄阳、南阳驻军北上绕行函谷关,三路齐攻,方才将无路可逃的平阳府、京兆府金军消灭,迅速收复河东、关中,解除了悬在汴京头顶的一把刀。你们只看到薛望、明复等人短短几个月便立下大功,却不知道这八年他们暗中做了多少准备。河东、关中已经收复,朝廷的战略自然就无需在保密,但关于燕京、真定府,还不能乱说。”

    杨丛义说完,稍稍顿了顿,见众将一副求知的神情,便道:“我今日所说,都是机密,因为收复燕京、真定府需要你们,才跟你们提前透露。记住,今日所言,不得外传!”

    “是!”众将齐声答复。

    “要取燕京,必取平州。要守平州,必取莱州。坚守莱州,则必取辽阳府。取辽阳府,离不开大宋水军。大宋船队早年常走的辰州已有重兵驻守,所以水军只能走登州对面的苏州登陆,沿海直逼辽阳府。这么多地方要打,我们先打哪里,需要多少军队,要准备多少物资?这不是一两年时间就能准备好的。好在朝廷已经在准备,三年前我从汴京来到济南府,便是在筹备此事,你们个个练兵,其实早已参与其中。至于将来,你们各自担负什么职责,那就要看你们自己,谁的部队战斗力强,谁担重任,若是打不了仗,不好意思,那就给其他人打下手,运运军粮物资,担任粮道、城池守卫吧!”

    众将一听这话,顿时大惊。

    原来朝廷早已在筹备北伐燕京,甚至还想打东京国都辽阳府的主意!

    而有些人则是一副果不其然的神色,在他们看来堂堂枢密院副使,不在汴京待着,跑到济南府一住就是三年,肯定是要搞大动作,而不是如传言所说,仅仅只是给西金、东金压力,打消他们对河间府的痴心妄想。

    猜中朝廷的部署,自然是眉飞色舞,恨不得马上站起来向其他人炫耀,但能猜到朝廷战略部署的人,就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所以也就不会跳起来多说什么。

    “大人,我们具体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震惊之余,忽有人发问。

    “何时打,要看朝廷何时准备充分,至少得积蓄二十万大军一年的粮草,得有十万大军打十场大仗的军资军械储备,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一个月内,将所需粮草军需运抵前线的能力。所以何时打,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我们能决定的是能打的时候怎么打。怎么打的问题,我有些想法,先跟你们说说,你们有时间也可以多想想具体怎么打这个问题。首先要取燕京,就不能强攻燕京,强攻下来的燕京对大宋并无多少用处,最好还是采取收复汴京时的策略,截断他们的补给线,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让他们主动归附或是让出城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牢牢占据平州,并利用莱州开阔地带的优势,将辽阳府方向的援军吸引在莱州,而后从苏州出奇兵,直奔辽阳府,一举打乱东金部署。此战要成,除了各部完成相应任务,还要相互配合,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需要的地点,整个军事执行层面,要比收复河东、关中更为连贯精密!”

    “原来是这样。”

    “这么看来,短期内应该打不起来了,我们这个月的粮草,朝廷还没送来,要积攒够二十万大军一年用的粮草,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

    “大人既然已经亲自来督办,就说明不远了,你们都担心什么?还怕没仗打不成?”

    “不是怕没仗打,是怕等打起来的时候,我都已经爬不上战马了。”

    “真要不能打,大人今天跟我们说这么多做什么。都别瞎操心了,有时间还是想想真要打,该怎么打,怎么守,模拟模拟,推演推演。”

    “大人,那这么看的话,将来打莱州才是最硬的仗,打辽阳府才是就险的仗啊!”

    “不错。莱州会是将来与金人作战的最大战场,莱州城外地势宽广,可以摆开阵势,可以最大限度将金人放进来,只要到了莱州,打不下莱州,他们兵力再多也不敢西进平州,莱州会是最困难的战场。而奇袭辽阳府,从苏州北上,道路不通,困难重重,还要经过辰州境内,危险大增,到了辽阳府便是深入敌境,稍有不慎,便陷入死地,确实是最危险战场。”杨丛义点头道。

    “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有统制官问道。

    “练兵,练兵,再练兵,然后便是等待朝廷下达命令!”杨丛义答道。

    “既然以后也是要夺平州的,我们能不能现在就集中兵力,先夺了平州,省得以后麻烦。”

    “时机不到。朝廷准备不充分,我们即使拿下平州,以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也守不住,没有必要浪费兵力。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已经占据的五座城占住,不说全部占住,至少要占住三座城池。这些小城虽然没有多少百姓,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但收复了就是给朝廷一个交代,同时也可以将金国势力从这些地方驱逐出去,进一步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将我们的防线向北推移,之后我们在河间府做什么,他们就很难再探知。”杨丛义解释道。

    “确实,现在还没必要去攻打平州,不然就要跟上次一样吃大亏,不如等准备充分,一战乾坤!”

    “好了,今天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跟大家说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希望你们能记住,这关乎朝廷收复燕京大事,半点不得马虎!”

    “是!”

    “据我推测,完颜雍很快就会派遣援军支援平州,你们好好约束部下,不得贪功,贸然攻城,一旦敌方骑兵追出城来,再想脱身就难了。如果部下不懂,就告诉他们,这次率军北上就是演习,为将来收复燕京提前预演,所以并不需要取得多大的战果,最主要是练兵。”杨丛义再次交代道。

    “是!末将明白!”

    “还有,济南府送来的新式军械军备,你们自己先挑选一两支部队试用,哪些地方好用,对打仗提高战斗力有好处,哪些地方不好用,想怎么改,都研究研究,把意见收集起来,好让济南府调整更改。但有一点要记住,这是新式军备,任何一件都不得外流,即使损坏,也不能丢弃,必须放入军备库!”

    “是!”

    “再提醒你们一次,有突发军情,不能自决的,速报,不得耽误!情势危机,来不及禀报的,你们可临机决断,事后通禀详情。”

    “是!”

    本次议事结束,众将起身纷纷离去,而罗聪正要离开,却被杨丛义叫住。
………………………………

第753章 三难

    待其他将官全部离开,杨丛义方才将罗聪引至一旁。

    “大人还有何事交代?”罗聪见对方不言,便试探性询问。

    “对于真定府和燕京,皇上很着急,急于收复全部旧地。皇上此前有绕过三省,直接向前线统兵将帅下达诏令的先例,我虽跟皇上详述过收复真定府、燕京不能操之过急,但皇上有可能意念一起,克制不住,会再次下达诏令。方才我也跟你们说了,目前时机确实不成熟,不宜大动干戈,如果皇上真的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你下达攻击命令,你必须第一时间向我通禀!”杨丛义盯着对方的眼睛,当面说出这番话语。

    罗聪顿时一惊,脸色瞬间连变,惊问道:“皇上怎么可能绕过朝廷和大人,对我下达这等命令?应该不会吧,离了大人,这仗怎么打?”

    杨丛义马上摆手制止道:“话不能这么说。朝廷离了我,也还是那个朝廷,前线没了我,一样也可以打仗,我没有那么重要。皇上心中有宏图大志,真定府、燕京、大同府、辽阳府,全都会取,并且希望越快越好。而我和朝廷那帮老臣没人愿意冒险,毕竟短短十年能取得如此战果已经很不容易,先守成,而后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一旦冒险失败,失掉了锐气,再想北上便遥遥无期了。”

    “一定要记住,我们要成的是千古大业,而不是眼前的微末小功。只要按照朝廷既定战略走,真定府、燕京唾手可得,之后我们的军队便要马上开赴北方草原,彻底断绝游牧蛮人南下劫掠的可能,建立比肩汉唐的大功业!与北方大功业相比,真定府算得了什么,就连燕京也要变成后方基地。”

    “你在前线统兵,对危机的辨识能力要强,目光更要看的长远一些。一千多年前的匈奴,五六百年前的突厥,两百多年前的契丹,几十年前的女真,现在的蒙古诸部,他们统统都是来自中原北方,一旦他们在北方统一,形成气候,马上就会南下劫掠,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本性,因为北方寒冷,吃的东西少,他们要活命,要生存,就必须南下抢东西。我们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用辛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凭什么就要给他们抢走,如果想要,可以交换嘛。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等价交换,就必须要有能够征服他们的武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拼死拼活的打仗,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太平吗?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吗?进入草原,解决了北方问题,才能一劳永逸。心里的格局一定要大,目光一定要看的长远。这是枢密院秘谍司派人深入北方得来的地图,你看看,北方的土地有多么宽广,比之南洋、西洋,也不遑多让!”

    杨丛义说着,拿出一张绘制较为粗略的地图递给罗聪。

    地图上,燕京以北四五千里,都在地图之中,虽然并不详细,但图中还是标注了不少草原部落的聚居地。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北方三千里内都有人生活居住,光是标注下来的部落就有大小数百个,大的部落有好几万人,小的也有数百人,分散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之中。

    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中的每一个部落,距离燕京都不近,少则五六百里,多则三四千里。

    看着看着,罗聪马上就想到一个问题,马匹和粮草军需运输。

    北方草原无路,又处处是路,有了马匹便能进退自如,没有马匹,则追不上,跑不掉,粮草物资也没法补给。

    随即罗聪便想到了三年前夺取河间府之后,朝廷马上就在河间府建立规模庞大的马场之事,原来真是早有准备,尚未收复真定府、燕京,便已在培育马匹,筹备北上草原,朝廷当真是思虑远大!

    据他所知,如今不过两年多时间,河间府数个马场已经拥有大小四五万马匹,照这个速度培育下去,不出五年,培育出五万匹可用的战马应该不成问题。

    五万匹战马,足以组建三万精锐骑兵,有三万骑兵,当可驰骋草原,横行无阻,这一天他等得到!

    罗聪看着手中的北方地图,内心很是激动。

    不过杨丛义给他看地图的目的并不是让他畅想驰骋北方草原,是为了给他一个较为远大的目标,以免他为眼前的微末功勋所诱,坏了朝廷的战略大局。

    于是很快提醒道:“北上草原之事,你可提前训练准备,但前提是我们能顺利收复燕京、平州、莱州等地,要不伤元气的收复这些地方,就必须等待时机,绝对不能贪功冒进!”

    “大人,我明白,我一定会尽心准备,朝廷没有准备充分之前,没有朝廷的命令,不会贸然动手!”罗聪收起地图,做出承诺。

    “好,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你主掌河间府兵权,手握五万大军,责任重大,万不可轻心。”杨丛义微微点头,神情慎重。

    “大人放心,朝廷既然把河间府交给我,把五万大军交给我,我一定不负朝廷所托,不负大人所托!”罗聪抬手行礼,再次承诺。

    “那就这样吧,等完颜雍派遣援军到平州,我便要返回济南府,到时候河间府和五万大军便全权交给你负责,不要让皇上失望,也不要让朝廷为难。”

    “是!我记住了。”

    罗聪抬手再行一礼,而后告辞离去。

    厅内只剩杨丛义一人,马上陷入沉思之中。

    大宋如今的周边形势并不如预想的那般好,甚至稍有不慎,便会堕入深渊。

    首先完颜雍除了在大定府、辽阳府有几万驻军,其余军队都在锦州、莱州、平州、燕京地区,大约有二十万人,想要吃下他们,并不容易,反之他们若想倾力南下,则完全有能力一举占领河间府,兵临山东济南府、益都府,若是应对不当,整个山东都会落入完颜雍手中,关于如何夺得山东,完颜雍不会没有考虑过。

    而对于山东之忧,杨丛义的应对策略是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常年徘徊在莱州湾和渤海南部,偶尔会派几艘战船出现在辽东湾近海,露露脸,以能迅速机动到达辰州、辽阳府的水军牵制完颜雍,让他不敢贸然聚兵南下山东。

    但若完颜雍凭着不要辽阳府决心冒险一搏,水军就不一定能牵制得住完颜雍,这种可能存在的危险不能排除。

    其次便是真定府金军,他们拥有六七万兵力,多数还是马军,装备也比较精良,关键他们距离大名府很近,一旦突破大名府,两天之内就能兵临汴京,现在也不能排除真定府统帅发疯,拼死南下,来个鱼死网破,求一个千古留名。

    朝廷虽然在大名府部署了整整十万大军,预防真定府金军忽然南下,但大名府、真定府周边是广阔的平原,再多的军队也拦不住所有道路,即使路被拦住,全员都有马匹的金军也能从荒野和农田中穿越南下,没有高山大河,什么都阻挡不了南下的骑兵,所以汴京这些年一直都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威胁。

    杨丛义应对真定府金军的策略便是尽量不去撩拨他们,尽量减少跟他们的直接冲突,外松内紧,采取全面防御,禁止大名府的人进入真定府,减少双方的沟通联系,严格控制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让真定府金军始终对大名府以南地区没有清晰的判断,不敢轻举妄动。

    不到最后关头,不被逼的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敞开后背,拼死反击。

    杨丛义不逼真定府,也没有必要强逼一头凶兽亡命反扑,只需要慢慢耗下去,消磨掉它的斗志,拖垮它的身体,让它变成一副皮包骨头,断绝它的后路,再给它一些食物和好处,它自然就有可能归附。

    但若是朝廷一意孤行,强行要聚兵进攻真定府,七万金军南下,定会糜烂大名府、兴仁府、开封府、归德府等地,大宋没有与之对等的骑兵部队,对方七万人南下肆虐一番,纵马驰骋,根本难以形成有效阻击,很可能他们在肆虐一番之后,还能调转马头,向北方扬长而去,投入燕京完颜雍的怀抱。

    如果真是这样,大宋纵使得了真定府,也是得不偿失,并且还大大强化了完颜雍的实力,再想收复燕京便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除此之外,还有西边的西夏。

    宋夏两国在西边相互征战几十年,耗费无数国力,如今关中、陕北收复,宋夏两国领土重新接壤,摩擦定然难以避免,一旦两国开战,关中、河东都要被西夏所牵制,将无余力应对大同府、真定府和燕京,收复燕京之路,将会变得漫漫无期。

    虽然西夏皇帝李仁孝去年冬天第一时间派遣特使来汴京修复两国关系,愿意和平共处,签订和议盟约,但两国宿怨纠缠百年,不是说想和平就能和平的,谁也不能保证边关不出变故,不将两国拖入战争之中。

    这便是汴京面临的三难,任意一个发作,千古大业便成梦幻泡影。
………………………………

第754章 御驾亲征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转眼间,三年过去,杨丛义担心的三难都没有发生。

    河东、关中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已经恢复了元气,在地广人稀之地建立的四大马场也步入正轨,每个马场都有大小马匹近万之数,假以时日,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