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军统帅此时方知,对面这支宋军的规模可能比预期的要大,同时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能在冰天雪地里连夜修墙,这份坚韧与勇气,就是他自己的军队也难以匹及。

    毫无疑问,接下来他们将要面临一场硬仗。

    半个时辰之后,金军各部在距离运河一里之遥的河岸列阵,集合完毕。

    而后只听一声下令,金军各部迅速集中在一起,从将近一里长的河岸向运河冲去,企图利用宋军分散驻守运河各地的漏洞,一举冲过运河,夺回大营。

    两三万金军动起来了,如同潮水一般朝运河涌去。

    驻守运河岸边,以亲手筑造的雪墙为掩护的宋军早就发现了金军动向,不但先一步将距离河岸一丈之内尚未完全恢复的冰层击碎,而且早已找好了阻击金军渡河的位置。

    同时,杨丛义亲自调集三千骑兵,分成三十队,埋伏在距离河岸一里之外,藏在一道雪墙后面,以手中望远镜观察金军动向和防守阵地,一旦发现哪里有金军突破运河防线,便能马上命令骑兵第一时间冲上去,将金军赶回河里去。

    除了两军之间埋伏的三千骑兵外,另外两千骑兵分成了两路,沿运河部署,一路在北边十里,一路在南边十里,用以堤防金军从难以观察到的地方北上或南下,而后在某一个位置出现,集中火力攻击河岸防御阵地。

    由于兵力不足,整个防线,看起来捉襟见肘,但若不想冒险硬拼,也只有采取这种办法,困死金军。

    宋军要围困金军,金军自然不愿意,于是他们手拿武器冲至河边,踏上冰层,便朝对岸冲去,悍不畏死,气势如虹。

    面对茫茫多冲过来的金兵,每道雪墙后面藏着的三两个宋军将士虽然颇为紧张,但还是迅速举起弓弩反击,几乎不用瞄准,便朝十几丈外射去。

    运河岸边,雪墙之后,将士们射出去的利箭虽然稀稀拉拉,十分有限,但每一支箭都命中敌兵,即使没能一箭要了对方的命,也让他们退出了冲锋队伍,稍稍延缓了金军肆无忌惮的冲锋速度。

    金军虽然没有战马,可他们的冲锋速度依然很快,为了夺回大营,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他们似乎无所畏惧。

    躲在雪墙后的宋军将士迅速射出五六支箭之后,金军便已冲过运河中线,双方之间的距离近的能看清对方的面目。

    宋军将士清晰的看到金兵张着嘴、举着手中的刀枪,边跑边嚎叫,眼中冒火,面目狰狞,似乎是要将他们撕碎。

    望着冲过来的密密麻麻的金兵,宋军将士不由得心悸,有种想要马上转身逃离的冲动。

    反观金军,迎着几乎对他们没有造成多大杀伤的稀稀拉拉的利箭,一口气奔至运河中线,脚下没有片刻迟疑,继续向对面冲锋,此刻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冲过河岸,打败宋军,夺回大营!

    脚下的冰层依然坚固,给了金军十足的信心,昨天冰层能承载他们穿过运河东进,今天一样能承载他们西归。

    放眼望去,眼前宋军千人不到,如何能挡得住他们几万人进攻?此战断然没有不成的道理!

    冲锋在前的金军将士信心十足,不由得使出更多力气,加速冲锋,好赶在前边,拿下第一功。

    离河岸的距离越来越近,冲锋在前的金兵越兴奋,因为他们清楚的看到不远处宋兵眼中的惊恐,对方的惊恐更刺激他们加速冲锋。

    八丈。。。七丈。。。六丈。。。五丈。。。四丈。。。三丈。。。

    距离冲上对岸只有寥寥数丈远,冲锋在前的金军无不兴奋,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场能轻轻松松就拿下的胜利,只要冲的够快,就能夺得更多战功!

    奔跑在冰层上的金军士兵气血上涌,将全身力气都用在腿上,大步朝对岸抢去。

    然而,就在他们离岸边只有不到两丈左右的距离时,抢在最前边的金兵忽然感觉身下一轻,大脑瞬间空白!

    等他回过神来,自己已经身在水中,河水齐胸,不等他有任何动作,一块浮冰直接将他撞翻在水中。

    在倒进河中的一瞬间,他看到周围全是落水的人,从他们脸上,他看到了像对面宋兵一样的惊恐,甚至更甚!

    运河冰层破裂了!

    就在金兵距离河岸仅仅不到两丈左右的时候,三寸多厚的冰层终于不堪负重破裂,而后在瞬息之间,挤满了金军的整个冰层全部碎裂,成几千金兵落入水中。

    突如其来的意外带来的恐慌,一块块碎冰,拥挤的人群,河水虽不深,许多人还是在落水之后倒入河底,出于本能拼命拉扯折腾,还是迅速丢掉了性命。

    因坚固的冰层毫无征兆的忽然碎裂,无数金兵落水,他们或挣扎,或发愣,或逃命,河中乱成一团。

    少息之间,金军气势如虹、一往无前的气势,荡然无存。
………………………………

第778章 金军无惧

    河水入体,冰冷刺骨。

    落水的金兵是进是退,根本来不及用大脑考虑,出于本能,他们的身体已经做出了选择,瞬间转身拼命向河岸逃去。

    尚在河岸还没踏上冰层的金军看到冰层突然碎裂,无数人落入水中,顿时停下脚步,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去,而他们后面的金军听到前面一片嘈杂混乱,只知道出了变故,还不知具体发生了何事,于是一退一进,岸上的金军又挤到一起,片刻之间,就已经没有阵型可言。

    在忽然出现的变故面前,还是有稍微冷静一些的人,只听他们在河岸边高声大喊:“冰碎了!后退!后退!”

    “冰碎了!冰碎了。。。。。。”

    运河冰层碎了的消息瞬息之间就在刚刚还在冲锋的金军将士耳边响起,一人、十人、百人,很快身处后方指挥作战的金军将官便得知这个消息,匆忙中难下决断,急报金军统帅。

    而此时运河岸边,躲在雪墙后面的宋军将士眼见冰层碎裂,无数饿狼一般冲过来的金兵掉进河里,然后转身就往回拼命逃跑,他们悬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地,颤抖的双手也瞬间变得沉稳有力,一支支利箭精准的朝逃跑的金兵背心射去,这一刻,他们只想要了对方的命,以报复方才金兵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和恐惧。

    杨丛义和精武禁军几名将官清楚的看到了运河里发生的一切,见冰层如预期一般碎裂,金兵落水逃遁,精武禁军便知道,今天很难有他们出场的机会。

    但这场运河之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五十里的运河冰层只碎裂了一里,上下游还有四十九里,金军仍然有机会从其他地方尝试过河,所以精武禁军机动支援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眼见击碎丈许宽的冰层对阻挡金军过河确实有效,杨丛义随即命令身边的三千精武禁军又分出两支,每支一千人,一支北上,一支南下,加强运河南北巡守和防御支援能力。

    与此同时派遣近卫军校官南下,巡查明复部在马头村与香河之间的防线修建进度,确认明复是否已经按照先前的部署建好防御阵地,阻断金军难逃之路。

    冰层碎裂一刻钟左右,落水之后大难未死的金兵终于逃回河岸,同时也等来了金军统帅停止渡河的命令。

    很快,金军便在宋军将士稀稀拉拉的利箭射击下退出河岸,撤出利箭射程之外,退回营中,从长计议。

    这一波由金军主动发起的匆忙攻势,在死伤五六百人之后,草草收场。

    金军退走,宋军将士纷纷放下弓弩,长出一口大气,还没等兴奋多久,一阵寒风吹来,寒气入体,他们才惊觉贴身衣裳早已湿透。

    不久,坚守在河岸雪墙之后的将士便接到上级命令,每道雪墙下留两人,其他人暂回大营吃饭休整,距离大营五里之内的,一个时辰之后轮换,距离十里的,一个半时辰轮换,十里之外的,就近搭建临时营地。

    从天不亮的卯时开始挖洞,一直忙到此时击退金军的近万将士,终于得到机会回营暂做休整,留下的将士则得继续忍受饥饿和寒冷。

    杨丛义为北伐筹备多年,并且他很清楚,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和供应,将士的冬装他准备的很全,冬装虽然保暖,但剧烈运动之后必然是会出汗的,若湿透衣背而又不能及时烘烤,冬装不但不能保暖,反而会吸走身体内的热量,同时还容易诱发疾病。

    所以在冬装里,杨丛义还专门为每一套冬装配备了三条棉巾,并勒令将士随身携带,以备难以返回营地烘烤冬装之时,将棉巾垫在后背与贴身衣裳之间,用以保暖。

    此时暂且不能回营休整的将士趁着金军退走,急忙将随身带的棉巾塞入后背。

    仅仅一块棉巾并不能将全身所有被汗水浸湿的衣裳隔绝,但顾住了后背,便能解决了大半问题,棉巾入背,寒冷的感觉顿时一缓。

    金军暂时退走不代表他们放弃运河和原属于他们的大营,他们必然还会谋划下一次攻击,是以河岸的宋军将士不敢怠慢,仍然不时的离开雪墙庇护,从两道墙之间的空隙来到岸边,搅碎河中快要凝结的浮冰。

    宋军将长枪伸入水中搅动的动作,被匍匐前进,以白雪为掩护,潜伏至河岸附近的金兵看在眼中,趴在雪中观察许久之后,冻得瑟瑟发抖的金兵方才缓缓退走。

    “什么?宋军把运河冰层都凿碎了?”

    通运大营内,听了斥候的汇报,金军统帅的脸色难看至极。

    “是的,大帅。小的亲眼看到宋兵每隔两刻钟左右就会用长枪或木棍在水里搅动,或推动浮冰,所以在距离运河岸边一丈左右其实没有冰层,有也只是浮冰。”斥候的脸颊冻的通红,但说话还算流利。

    金军统帅默然。

    “大帅,这可如何是好啊?”有将官问道。

    “宋军也太狡猾了,竟然会悄悄把冰层凿碎,让我们吃了个大亏,这个仇一定要报!等我们过了河打败他们,定要把他们统统扔进河里,让他们冻成冰疙瘩!”另有将官十分不服气,脸上除了不服气,并无半点忧虑。

    话音一落,随即有人附和:“就是。宋军也就会偷偷摸摸的耍点小聪明,耍些小手段,背地里来阴的,他们根本就不敢跟我们正面作战,只要让我们逮着机会,不灭了他们决不罢休!”

    “他们也就这点本事了,不是我吹牛,他们在北边就打不了仗。大家想想看,七八年前他们不是也聚集十万大军,水、陆齐动,打了平州打来州,更是兵临燕京城下,最近时离燕京城门就三里,最后怎么样,还不是乖乖的滚回去,平州、来州一个没拿到,还损兵两三万人。四年前,他们同样在初春冰雪还没化的时候北犯,不过也就拿了三四个没人的小县城,连平州城都没能靠近,更别说攻击燕京城。现在也是一样,外面寒风呼啸,天上还下雪,我看他们这是拿人不当人看,虚张声势,根本不足为惧!”

    “说的有理。既然他们愿意在河边吹风搅水,就让他们搅去,天只会越来越冷,搅上三天看冻不死他们!”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就不应该搭理他们,他们爱搅水就让他们搅去,跟天对抗,那就是死路一条。”

    “你们这个想法也不对啊,既然他们是弱势,还占了我们的大营,抢了我们几万匹战马,怎么能放任他们不管?要是他们把我们几万匹战马都骑跑了怎么办?之前就是因为我们有马,他们没马,我们才能来去自如,在战场的占据优势,要是他们有了这几万匹马,形势可就不一样了。所以这马我们得抢回来,不能放任他们不管。”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大营都被他们占了大半天了,真要抢我们的马,他们早就抢走了,怎么可能还放在大营里。再说了,我们就凭两条腿能跑得过马吗?他们想跑,我们也拦不住,还是别费劲了,就让他们占点小便宜好了。还是还不足,那就只能冻死他们了。”

    “有理,马他们肯定已经抢走了,现在想着去找去追没有任何意义。再说了,我们从燕京城出来,最终目的是要击败、击退宋军,解了燕京之围,既然宋军四路大军已去其三,这场胜利迟早是我们的,还计较那么多做什么。等两天,等河对岸的宋军熬不住了自然会撤兵,到时候我们再去围攻潮白河大营也不迟。”

    “你这话就不对了。大家想想,宋军为何要凿碎运河冰层,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阻拦我们返回运河西岸吗?那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阻拦呢?我想宋军通运大营和潮白河大营之前肯定是有联系的,宋军中不少聪明人,既然知道通运大营守不住,那么肯定知道我们在拿下通运大营后一定会围攻潮白河大营,所以宋军才会提前分兵埋伏,趁我们攻打通运大营的时候抄了我们后路,凿碎运河冰层。由此可以推断,现在守在河对岸的宋军一定来自北边的潮白河大营,他们这是要把我们困在这里,好顺利撤退!”

    “不错,之前就得到消息,说北边潮白河大营曾经派出五千人渡河西进,原来他们的目的是南下抄我们后路,让我们过不了河,回不了大营,为潮白河大营顺利撤退做准备。不得不说,宋军果然是狡猾至极!”

    “唉,也是我们失算了,要是能在进攻通运大营前分兵去牵制住潮白河那支军队,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大营不会丢,潮白河大营里的宋军也跑不了。不过我们兵力有限,分身乏术,要以四万多人对付宋军七八万人,难度实在太大了,宋军要跑,我们顾不过来也是正常的,留守府和朝廷也怪不得我们。”

    “对对对,宋军要跑我们还真没办法,四万人去包围对方两座大营七八万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们想跑,也只能看他们跑了。”

    不得不说,直到此时,金军将官们还是普遍乐观。
………………………………

第779章 将帅来历

    “都闭嘴!你们笨,以为宋军也跟你们一样笨吗?知不知道宋军统帅是谁?”

    金军统帅心烦意乱之下,厉声制止营中聒噪。

    “这次统帅宋军北上的是宋廷枢密院枢密使杨丛义。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知道他打过哪些仗吗?知道常年驻守在河间府的罗聪是他的亲信吗?知道北边潮白河大营统帅姚昶是什么人吗?知道他是谁的人吗?”

    金军统帅一连数问,众将顿时默不作声。

    “你们不知道,你们什么都不知道!”金军统帅厉声呵斥。

    深沉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而后说道:“杨丛义年轻时并无多少战绩,在整个宋廷也无多少名声,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年完颜亮帅军南下长江时异军突起,连胜几场,先后在和州、扬州击毁完颜亮亲自统帅的渡江大军,让完颜亮渡江南下的想法彻底破灭,因为渡江失败,完颜亮暴怒杀人,导致他统帅的大军发生叛乱,最后不得不仓惶北归。杨丛义则帅军在后一路追击,从长江的扬州追到淮河以北的亳州、宿州,短短三个月时间,他便从一个小小的一军统制官升为统帅四万多人的大军都统制。两年后更是在宋廷北伐失败之际,以奇兵偷袭兴仁府,一举将完颜亮派往济州击败宋廷北伐军的五万军队歼灭,以一军之力,彻底扭转北伐战局,后又领兵北上直取大名府,切断完颜亮部署在真定府的近二十万大军与汴京之间的联系,使得宋军有机会南北夹击汴京,迫使完颜亮不得不议和,从汴京撤往西京大同府。”

    “就这样,杨丛义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统制官,用三年时间便统帅宋廷近二十万大军,从大名府一直到济南府、益都府,乃至整个山东全是他的兵。杨丛义这些年一直在汴京城与济南府之间来回走动,就是在筹备谋取燕京,对于这样一个人亲自统帅的军队,你们敢说对岸只有五千人?只是为了阻止我们,好让潮白河大营里的军队撤退?无知!”

    金军统帅说过这一番话之后,见将官们脸上的神色终于出现了一些变化,而后又说道:“潮白河大营统帅姚昶是谁,我今天也不妨跟你们说说他的来历,还有我跟他的关系。”

    此话一出,众将官马上眉眼一抬,来了兴趣,不由的开始胡乱猜想大帅会跟宋军潮白河大营统帅有什么关系。

    不等他们开始发挥想象力,金军统帅直接抛出秘密,只听他说道:“我不怕告诉你们,我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

    众将一听,顿时哗然。

    金军统帅不管他们如何小声议论和他们脸上有怎样惊奇表情,接着说道:“十几年前,就在完颜亮帅军南下长江失败之后的第二年,金国各地的民乱仍然没有平息,而我当时就在上东。在完颜亮帅军南下之前,山东各地就有无数乱民,他们不是占山为王,与朝廷对抗,就是攻打县城,抢夺粮仓钱库,那两年我领兵在山东各地奔走,四处平乱。记得是在完颜亮帅军南下那年秋冬,山东民乱更甚,其中一路乱民聚众数十万,从北向南一路劫掠到海州,攻克海州城后,就在那儿住下了。由于那路乱民声势浩大,益都留守派我统兵三万,南下剿灭乱民,跟他们先后打了一个多月,后用计将那路乱民头目杀死,那头目一死,十万乱民四散逃进山里。乱民虽然散了,但他们还是乱民,还有可能聚众为乱,于是我便奉命驻守沂州,守住山口。后来不久,我就遇到了更强大的乱民,姚昶!”

    提起姚昶,金军统帅心里还是难掩伤痛,要不是姚昶,他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大金国也不会支离破碎。

    稍稍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他接着说道:“完颜亮南下失败的第二年秋冬,山东境内冒出一支乱民,趁完颜亮聚全国各地兵力于河间府、真定府,准备攻打燕京、辽阳府,山东境内兵力空虚,先是一举攻占了山东首府益都府,而后招兵买马,吸纳收拢各路乱民,短短半个月时间便聚众两三万人。随后他们以益都府为根基迅速攻占附近州县,后来更是弃登州、潍州、密州等地不顾,直接南下沂州,围攻沂州城,因为他们知道拿下沂州,就终于拿下大半个山东。他们一路南下,一路收拢各地乱民,等一个多月后来到沂州城下,姚昶率领的乱民数量已经多达七万人,而沂州驻军不到三万人。除了兵力比我多一倍,他还带来了从小将我养大的亲人长辈,所以沂州之战我败了,只带了一万多精锐撤退。后来在济州、泰安、济南府等地,又跟他率领的乱民交战多次,各有胜负,但最终山东大势已去,我只能带着部下北上。”

    “关于姚昶的真实身份,我也是在多年之后才弄清楚,他根本不是山东乱民,一开始他和罗聪就是宋军,还是统领几千兵力的将官,他们是被杨丛义暗中派去山东的,就是为了配合宋军谋取汴京。姚昶和罗聪后来一直就在山东,一个驻济南府,一个驻益都府。而杨丛义把他们放在这两个地方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他们有朝一日北上燕京!这次他们三个人一起北上,所图甚大。如果说对岸的宋军把冰层凿碎,只是为了掩护潮白河大营顺利南撤,你们就把杨丛义和姚昶想的太简单了。”

    这金军统帅不是别人,正式当年姚昶拿益都府留守完颜呼贺威胁过的沂州守将完颜希正。

    完颜希正说完这番话,终于歇了口气,目光再次从众将身上扫过。

    金军统帅不再说话,营内顿时安静下来,似乎人人都在思索一些问题,至于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自己不说,没人知道。

    片刻沉默之后,终有将官忍不住问道:“大帅,既然宋军可能有其他意图,我们该怎么办?是想办法过河,还是暂且向南撤退?”

    完颜希正没有马上给他答案,因为他也没有答案。

    如果不能搞清楚宋军意图,任何行动都可能是在做无用功,除了拖累军队将士,并无任何益处。

    要搞清宋军意图,那就需要时间。

    杨丛义是不是已经从济南府返回河间府,有没有带来其他军队,潮白河大营有何异动,平州城有何异动,这些都要清楚,才能合理推测战局,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之前一心想着趁天寒,运河结冰,一举攻下通运大营,而忽略了潮白河大营派兵五千渡河西进,如果当初多关注一下北边的潮白河大营,现在也就不会这么被动。

    但错了就是错了,没有反悔重来的机会。

    说到底这是他作为一军统帅的失误,毕竟当初可是向他禀报过潮白河大营宋军动向,他没有追问,更没有关注,才致如今这个局面。

    虽然他心里也在祈祷对岸宋军斩断冰层,阻挡他们返回西岸,是为了掩护潮白河大营撤退,他这个猜想很难站得住脚。

    如果潮白河大营要撤退,根本不需要冒险渡过潮白河来到西岸,更没必要半夜顶着刺骨寒风斩断冰层,修建雪墙,直接从潮白河东岸撤退不是更好?金军能过得了运河,却过不了没怎么结冰的潮白河。

    退一步说,就算潮白河宋军是眼馋金军大营内的几万匹战马,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破了大营,抢了战马就走,根本没必要花那时间断冰建墙,要知道运河有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