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一步说,就算潮白河宋军是眼馋金军大营内的几万匹战马,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破了大营,抢了战马就走,根本没必要花那时间断冰建墙,要知道运河有几十里长,纵使斩断三五里冰层,还有几十里呢,怎么可能挡得住金军过河?
除非他们动用大军将整条运河上的冰层全部斩断,才能真正阻挡金军渡河返回西岸。
可是这可能吗?
四五十里长的运河,三四寸厚的冰层,如何在短时间内全部斩断,如何又保证不会重新结冰?
就算宋军真的下大力气将四五十里冰层全部斩断,白天能靠士兵一刻不离的坚守,保证冰层不会重新结冰,那夜晚呢?难道他们可以不管白天黑夜,十二个时辰都在驻守在河边吗?
有些事是不可能的,就比如半夜,寒风飘雪中守护运河水不结冰。
面对着许许多多的可能与不可能,完颜希正大脑也是一片混乱,仅凭有限的信息,他根本理不清头绪,更不可能给全军将士指明方向。
但有一件事他知道,并一再告诫自己,这一战他们败不起,否则燕京城就是宋军嘴边的肥肉。
一众将官在等他们的大元帅给他们答案,告诉他们到底该怎么办。
而作为统兵元帅的完颜希正却不能马上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甚至连一个不对不错的答案都很难给他们。
毕竟这是战争,不是儿戏,不做对的事,本身就是在座错事。
就在营内陷入沉默之中,难以打破僵局之时,一斥候顶着风雪入内,将众人之间的沉默打破。
“探到什么?”见斥候入营,完颜希正迅速发问。
“回禀大帅,小的向北边探了十几里,运河对岸全都有宋军驻守,沿岸都有冰墙。”斥候回道。
………………………………
第780章 金军计议
此话一出,众将哗然,纷纷都不能淡定,一时之间,议论又起。
完颜希正眉头一挑,目光一扫,众人这才噤声。
“北边十几里外的运河和冰墙跟营外相比可有不同?”
“回禀大帅,没有不同。墙上有厚厚一层冰,闪闪发亮,靠近河岸的冰层也是断裂的,宋军会拿兵器在水中搅动。”斥候回禀。
“可曾探到运河尽头?尽头如何?”完颜希正再问。
“其他人还在探。”
“除此之外,还探到什么?”
“北边十里之外,宋军似乎有意在河岸附近修建营地,据小的观察,宋军至少在两个地方准备。”
“还有吗?”
“小的只探到这多。”
“下去,好好盯着对岸,继续探查。”
完颜希正说完,斥候迅速离去。
北边十几里外都是如此,不用说,南边一直到马头村附近应该也是一样。
宋军搞出这么大的阵势,到底是想做什么?
“宋军斩断整条运河冰层,又在河岸修建冰墙,他们到底有何图谋?大家各抒己见。”完颜希正向众将发问。
众将一脸懵,他们哪里知道宋军的意图?他们又不是宋军。
但这话也不能这么跟大元帅说,也不能个个都像闷葫芦一样沉默。
众人沉默,营内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片刻之后,终有人开口将这尴尬的沉默打破:“大帅,末将以为宋金有可能是想以断掉的冰层和修建在河岸的冰墙,将我们困在运河东岸,而在我们东边又是一条水深河宽的潮白河,这个地方说白了,想要回燕京的话,不走运河就只有南下先到香河,而昨天我们才将通运大营内的宋军赶到南边去,这种天气要进香河,对现在的我们来说难度太大了。因此,末将怀疑宋军在对岸断冰修建冰墙很可能是打算将我们四万大军困死在这里。”
“你这就是胡说八道了。区区一条运河,深不过胸,我们真要过河,就他们排的稀稀拉拉的那点人和一堵半人高的冰墙能困得住我们?真到了要命的时候,你还会怕河水打湿衣裳吗?”马上有将官反驳。
那将官反驳的话音刚落,又有将官接道:“不错,真到了要命的时候,别说齐胸深的水,就算是齐脖子的水,也拦不住人。还有,宋军是分散在河岸的,十丈长的河岸只有三四十个人在驻守,也就是说一里长的河岸驻守的宋军顶多只有五六百人,他们是完全分散的,如果我们集中于一点,统统趟水过河,纵使他们能从附近调集兵力,等两三里外的人调来,我们几万人早就过河了。宋军根本不可能将我们彻底困在这里,只要想走,付出一些代价,我们马上就能走。”
“说虽是这么说,真要将士们趟水过河,他们也能过得去,但过去之后怎么办?是跑还是跟宋军在河对岸开战?你知道他们除了在河岸的驻军之外,还有其他援军吗?就算没有他们没有援军,将士们趟水以后还能打仗吗?这么冷的天,淋点水就结冰,将士们从河里出来还能打仗?还能跑得了?”其他接着反驳,显然他同意第一个开口之人的意见。
“对岸有宋军,不管他们有多少人,趟水过河都不是好办法。你们刚才不是没看到,从河里上来的士兵衣裳、头发都结冰了,从河岸到营里才多远的距离?这等天气让将士们下水,那就是让他们送死。我有一个提议,天这么冷,又在下雪,我们不如就在营里按兵不动,但与此同时,排除一些小部队去河岸骚扰宋军,让他们不敢离开,不敢休息,白天骚扰,晚上也骚扰,我不信他们是铁打的、木头雕的,用不了几天,他们不是冻死就得累死。大家以为如何?”推翻其他的意见,另有将官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等天气坐等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他们白天能熬,晚上就不一定了,熬一天行,熬一夜也行,要是想熬三天三夜,恐怕都得给他们冻死。不过在营里坐等终究不能亲自掌握战局,以我看,我们不如赶紧南下,击败南撤的宋军,夺了马头村附近那座桥,然后过河北上,夺回大营!”随即有将官提出一个新的建议。
“夺桥还是算了,既然整条运河只有一座桥,宋军肯定看得很紧,现在他们又丢了通运大营,很可能害怕我们南下追击,已经将那座桥摧毁。”南下夺桥的建议很快被反驳。
“既然不能去马头村,我们能去香河吗?香河城墙不高,我们有四万军队,攻破香河还是有可能的吧。”新的建议很快提出。
“要是城里只有五六千驻军还行,现在宋军南逃,很可能有一两万人进了香河,我们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攻城?我不认为去香河是好办法。”
“那你想怎么样?”
“我以为。。。。。。”
话头一起,众将马上争论不休,可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各说各话的争论中,初时还能紧抓议题,商讨大军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但随着议论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逐渐开始偏离完颜希正给他们议题。
“好了,安静。”完颜希正及时发声,众将这才陆续闭嘴。
“我刚才听了大家对宋军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来说,不能说谁完全正确,也不能说谁是错的,毕竟宋军来的突然,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这样吧,我们兵分几路,先探探消息再做决断。首先,对岸要派人袭扰,不论白天还是半夜,不能让他们有丝毫放松的机会,可以在四五十里长的运河上随意出击,不要给他们摸到规律。另外派水性好的人渡过潮白河,打探潮白河大营消息,绕回对岸打探宋军消息,同时将我们目前的处境和周边宋军情况报回燕京。还有,南边不管是香河方向,还是马头村方向,都不能放弃进攻的尝试,能把他们赶多久就赶多远,如果能夺下马头村的那座桥当然最好,要是夺不过来,也没有关系,总之不能让南边的宋军安稳。”
完颜希正将他的想法说完,众将纷纷表示认同。
目前除了四面出击,打探消息,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因为在拿下通运大营之后,面对对岸忽然出现的宋军,他们突然失去了对宋军情报的获知能力,他们就像是在一个孤岛上,与世隔绝,得不到外界的任何消息,而宋军却对他们知之甚深,这是一件很令人不安的事情。
完颜希正的命令下达,通运大营内的金军很快行动起来。
一部分金军以小队形式,在对运河沿岸的宋军发起弓弩攻击,以阻止宋军来到雪墙外搅动河水,推动浮冰。
一部分经过挑选的金兵迅速往东面的潮白河赶去,他们肩负重要使命,必须凭借非凡的勇气,在寒风呼啸的严冬里赤身裸体游过潮白河,运送战报,打探消息。
另有两支各有几千人的金军分头南下,一个要去香河方向,一个要去马头村。
金军展开行动,对岸的宋军将士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擅离雪墙岗位。
虽说不敢离岗,但通过之前冰层碎裂,数千金军落水一事,坚守在河岸边的宋军将士心里已经没有了恐惧,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条河足以阻挡住金军的脚步,身前这堵雪墙,保证他们免受金军弓弩袭击。
初时的对挖洞、碎冰、堆雪墙的怀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必胜的信心。
杨丛义作为统帅,在金军第一次攻击受挫之后并没有马上返回营地,而是带着近卫军一路北上,慰问看望坚守在第一线普通士兵和将官。
寒风中将士们在挨饿受冻,统帅虽不用跟他们一样,却也不能回营取暖,不顾前线士兵,毕竟这一守就不知道要多少天才会结束。
士兵和低级军官被北伐大元帅杨丛义顶风冒雪,亲自来看望他们,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这是他们许多人这一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朝中重臣,更是第一次在一丈之内看到他们仰慕已久的英雄。
杨丛义从当年皂角林杀死高景山以及和州、瓜州渡、镇江几场水战开始,就已经名传天下,加上后来北伐,他的名声不论是在大宋朝廷还是在民间都很响亮,包括在金国也是一样。
大宋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早就把他当成了人生目标或是偶像,今天能近距离见到心中仰慕已久的英雄,没有人不心潮涌动。
杨丛义的到来让孤零零三两个守在一道雪墙后面的士兵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激励和温情,士兵们的目光变得火热而坚定,浑身上下似乎都开始发出一种炽热的激情,好似要将寒风驱散,冰雪融化。
沿着河岸,一路巡查,时不时的向坚守在第一线的将士挥手示意,甚至还会出言关心他们饿不饿、冷不冷。
这些简单至极的小事,在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眼中就是无以复加的关爱与激励。
这一刻,他们只想把命交给眼前的北伐大元帅杨丛义。
………………………………
第781章 攻防马头村
河岸驻守没有放松,金军骚扰也时常出现。
在隔河对峙相互试探中,互有伤亡,金兵会潜伏在河岸附近的雪中,忍受着刺骨的寒冷,等待机会向离开冰墙庇护,来到岸边搅水、推冰的宋军将士射冷箭,宋军将士则会在对方露头的同时以弓弩反击,或是随时向对岸漫无目的的射击。
这种试探,处处上演,从白天到夜晚,初时双方伤亡不小,等等渐渐摸清对方情况,伤亡便迅速减少。
当白天过去,夜晚来临,天更冷了。
宋军将士虽然全副武装,棉衣棉裤棉靴手套,但久在风雪中,身上的热量还是一点点被带走,坚守一个时辰还能忍受,超过一个时辰就必须得活动活动,不然手脚都要冻僵。
河对面的金兵装备不及宋兵,保暖耐寒都差很远,趴在雪地中潜伏半个时辰就已经是极限,绝大多数人在雪地上趴个几刻钟就得悄悄撤退溜走,不然手脚冻僵再想行动,就很容易被宋兵发现,到时候利箭飞来,想夺都夺不开。
白天气温虽低,没有棉衣的金兵尚可忍受,一到夜晚,气温更低,加上身上热量流失严重,金兵几乎没有几人能抵近河岸埋伏,对于上级派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只能在黑暗中敷衍了事,反正上级军官也不可能冒险亲临河岸第一线。
宋军将士驻守在河岸的目标很清楚,那就是挡住金兵,不让任何一个人从运河上逃走,所以夜晚宋军在河岸的驻军数量相比白天,并没有减少太多。
这是一场毅力与忍耐的比拼,更是装备和后勤供应能力的比拼。
第一个夜晚,金军不知道对岸宋军情况,不敢潜伏过河,更不敢硬闯,宋军则在数次轮换中平安度过一晚。
一夜无事,第二日天明,运河两岸依旧安静,特别是运河东岸,白茫茫一片,寂静无声,西岸则迎来了又一次换班,寒冷又精神萎靡的守军将士离开,吃了热饭,精神百倍的将士则接过守河岗位。
一个时辰之后,运河两岸进入对峙的第二天。
金军无法知晓宋军的意图,又不知道对岸有多少宋军,始终未敢轻动,只零星的试探,吊着宋军情绪与神经。
但在南边三十里外,宋金两军则在荒野之上相遇了,两军相遇,没有任何话好说,既然都不逃不避,最终结果就是正面迎上去。
明复的军队之前大部撤离通运大营,剩下的八千留守军在跟金军纠缠中损失不小,士气低迷。
其他军队一仗没打就撤离,虽说是奉命,心里还是憋着一股气的,毕竟金军可是抢占了他们的大营,让他们只能住在临时营地,吃不好睡不好,关键是没有面子。
当年他们在关中是何等风光,攻城略地,从无退缩之举,哪支到了北方来,硬仗没打几场,连大营都丢了,要是传开,他们的脸面肯定是要丢了。
所以,当发现一支金军冒雪南下,向他们追了过来之后,他们当即决定反击,给金军一点颜色看看,要金军知道前几天撤退并不是怕了他们。
明复没有强行劝住他们,也没有派遣太多军队,毕竟现在不是硬拼的时候,如果能用巧力取胜,又何必冒险下死力气?
这两天他正在指挥部下按杨丛义的意图重新规划阵地,利用冰雪构建防御阵地,与之配合的当然还有一个杀阵,如果金军敢闯过来,他会毫不留情的将金军灭杀在阵中,见识过精武禁军的势力之后,他信心十足。
宋金两军在荒野雪原上的近身搏斗异常激烈,也十分费力,初时双方还火气十足,一刀一枪力道十足,小半个时辰一过,全都泄了气,跑不动也打不动,就好像腿脚、双手都不是自己的。
于是双方几乎不约而同的分离,金军北上,宋军南下,很快脱离战场。
这一场仗双方都打的不甘心不满意,都觉得对方明明不比自己强,为什么打起来就占不到优势?不能迅速击败对方?
荒原上积雪很厚,近身肉搏,任何一支军队都会有失水准,战斗力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战斗力都降低,出刀慢、行动慢,自然就伤不了人,也杀不死人。
苦战一场并未得胜归来的宋军将官觉得很没面子,在其他将官面前连话都不想说。
“不要垂头丧气,不就是没胜,反过来讲,你不也没败吗?旗鼓相当你还不满足?”明复宽慰道。
“大人,他可是吹牛一定要大胜一场的,还跟我们打赌,要是不胜,等到北伐胜利,就请我们所有人去汴京最有名的青楼,听第一名妓唱曲。这可是要好大一笔钱呢,怕是要把他积攒多年的俸禄和朝廷给他的赏钱全都掏光,就这估计还得欠债。兄弟们真是不忍心啊!”那将官嘴里说着不忍心,嘴角却是憋不住的向上翘。
“我看这打赌就是戏言,兄弟们不要当真了,换做我,我是拿不出这笔钱的。”有将官在一旁阴阳怪气的拱火。
“对,别当真,打赌而已,那么较真做什么,要花去的可都是钱呢,换谁不心疼,是吧。”另有将官附和。
一战不胜的将官听着其他人的话,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最终忍不住高声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打赌哪有不算的道理,北伐得胜,老子就请你们去汴京青楼,费用我包!”
“你们都在闹什么?北伐是举国大事,连皇帝都御驾亲征到了济南府,是你们用来打赌的?既然有人赌胜,是不是还有人赌败啊?”明复见他们越闹越不像话,随即出言制止。
“如果打仗都拿来赌胜败,你赌这场能打赢,他赌这场会打输,会有什么后果,会不会有人为了赌局能赢,打仗故意不出力,或者是捣乱?记得我以前说过,我的军中不准赌博,你们都当耳旁风了?”明复语气严厉,赌不是一个小事情。
严肃的目光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而后说道:“你们所有人罚俸一个月!从今天起,军中再有人赌博,严惩不贷!”
“大人,我们就是开个玩笑,都没当真啊!”忽然被罚俸一个月,有将官觉得非常委屈。
话音一落,随即有其他将官附和:“是啊,大人,我们就是说说而已,不当真。”
明复却道:“我不管你们有没有当真,是不是开玩笑,赌博都绝对禁止,你们作为一军统制官、将官,更应该以身作则。好了,此事不说了,我们说正事,谈战局。”
说完,将一张地图展开在案上,正是以通运大营所在为圆心方圆百里的地图,图上河流、道路、村庄、城镇全都清清楚楚。
随后明复指着地图,一边比划一边说道:“姚帅部如今在这里,再有两天,就到达预定位置。大帅亲自指挥的海子村大营余部和精武禁军一部,正沿这条运河设置防线,阻止金军西逃。而我们在马头村和通往香河方向设置的防御阵地已经完成大半,再有一天时间,就能大功告成。如果不出意外,陷入我军包围之中的四万金军将会在几天之后全军覆灭。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也就是一个漏洞,马头村。马头村是整条运河最窄的地方,如果金军在我们部署完毕之前,猜到了我们的意图,他们必会全力进攻马头村,搏一条出路。大帅把马头村交给我们驻守,又派五千精武禁军协助,此地绝不容失!你们怎么看,如果金军全力进攻马头村,怎么守?”
论起战局、战事,将官们很快从方才被训斥不敢言语的状态中调整过来,其中一将官道:“大人,既然马头村兵力薄弱,金军有可能从这里全力进攻,我们可以把兵力部署略作调整,加强马头村防守兵力即可。”
“不对,既然金军有可能进攻马头村,从马头村渡河,就更有可能直接进攻香河,别忘了从这儿到香河可没有河流阻隔,香河县城也并不坚固。我觉得我们应该出动出击,引诱金军进入我们预先设好的阵地,只要一举击败他们,不管是马头村还是香河,都不会再受金军威胁。”马上有将官反驳,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金军不会全是傻子,我们的阵地那么明显的摆在那里,只要是不想死的人,都不可能闯进去。把希望全压在杀阵上并不合适,我们更应该站在金军的立场考虑,搞清楚他们可能怎么选择,而后我们再根据他们的选择做出调整,是增援马头村,还是加强杀阵,别忘了,战场应该充分考虑敌我双方。”
又一将官直接将议题拉偏,明复马上说道:“不要扯远了,整个战局已定,大局已经不需要讨论。我们要讨论的是如果金军全力进攻马头村,该怎么守,该怎么将他们全部消灭在马头村。”
“那就只能拼命或是调兵支援了,一万五千人打四万人,说实话,难度不小。”
“拼要怎么拼,支援又怎么支援,多动脑筋,多想想,真到了战场才不会慌。”明复提点道。
………………………………
第782章 粮仓惊变
“我想我们可以放弃守桥,把部署在马头村附近的兵力全部撤往运河以南,然后以马头村为依托,用冰雪在距离运河一里之外布下迷阵,一万步军全部携带弓弩埋伏在阵外,五千重甲骑兵入阵,金军若大举来攻,骑兵与之周旋,弓弩手则对迷阵内的金军发动覆盖攻击。如此这般,纵使四万金军全来,只要再派一军支援,堵住金军退路,他们撑不过两个时辰。”
明复提出要求,众人沉思片刻之后,一将官将临时想到的破敌方略迅速说出。
“这到是一个办法,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我们撤回运河南岸,就等于是给金军布下了一道陷阱,如果他们真敢来,就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如果他们不来,与我们而言除了拿不到军功,也没有太大损失。”那将官话音落下,马上就有其他将官附和。
“手边的军功怎么能不要,就算金军不去马头村,也得把他们引过去。我觉得不能在阵里等,完全可以分出一支军队引诱金军追击,让他们主动追进马头村提前布下的阵地。这样一来,主动权可就全在我们手里了,这场大功劳其他人也抢不去。大家觉得呢?”
“这就对了嘛,军功怎么能不要。既然有机会将金军歼灭,对战场的控制权就该掌握在我们手里,毕竟这支金军本来就是冲我们来,还占了我们的大营,不亲手灭了他们,兄弟们可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