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们可咽不下这口气。马头村南岸布阵,以小股部队引金军入阵,待所有或是大半金军入阵后,再切断他们的退路,我觉得完全可行。其实早就该这么部署,而不是把军队部署在运河北岸等他们来进攻。”

    一众将官纷纷对这个引金军入阵的方略表示认同,有些人虽有补充,但都逃不开这个大体范畴。

    见众将官思路基本统一,暂时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明复便适时结束了对此事的讨论。

    但对于马头村要不要调整部署,他没有给出具体定论,一旦调整马头村部署,很可能对整个战局部署产生影响,此事还得与大元帅杨丛义商议,毕竟如今的整个战局都是杨丛义亲自策划部署。

    杨丛义策划如今这个布局,就是为了全歼四万金军,消灭燕京城防御生力军,与此同时又尽量减少己方兵力损失,以免拖累攻陷燕京城的进度。

    杨丛义之前已经跟明复通过书信讨论过关于这个布局的细节问题,马头村是重要一环,所以是不是要调整部署,明复不能私自定夺,还得请示杨丛义。

    第二天一早,明复将修改后的马头村防御方略飞马送达杨丛义。

    杨丛义接到明复送来的方略后,并没有马上给他答复。

    调整后的方略是否能有效阻止敌军逃离暂且不说,如果将宋军从运河以北撤往南岸,将马头村外的那座桥拱手让给金军,金军必起疑心,不论如何引诱,金军大部队也会贸然渡河入阵,另外金军如果反过来将那座桥守住,那么在马头村附近布阵的一万五千宋军将被阻隔在战场之外,到时候金军以集中兵力的优势,很可能在某一个点冲开缺口。

    对通运大营内的四万金军,杨丛义的策略便是困,困到死为止,不给他们任何逃离战场,获得补给的机会。

    不久之后,杨丛义传令明复不得将马头村守军调往运河以南,应坚定不移的部署在运河以北,以完好的马蹄桥为诱饵,引诱金军向马头村方向进攻,在马头村以北截击金军,另外重申此战作战宗旨,即能远程拒敌,则不得近距离与敌军厮杀,尽量避免无谓伤亡。

    当天接到命令,明复便召集众将宣布北伐大元帅对此战的指示。

    同一天,杨丛义命令坚守运河沿岸的将士再次将冰墙加高加厚,一人高的冰墙厚度达到四尺,同时将两道冰墙之间的距离缩减到三尺。

    一天后,又令将士在两道冰墙之间的空隙后面又筑一道冰墙,杨丛义对这道冰墙的要求是可移动。

    可移动的冰墙在荒野雪地上只能滑行,又不能地面结冰连结在一起,将士们为此可费了不少力气,不过最终还是在天黑之前完成了任务。

    而金军在通运大营内休整等待了两天后,金军统帅完颜希正终于等到了斥候送回来的消息。

    综合六七个活着的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得知金军大营已被宋军占据,营内物资也全部落入宋军手中,未见他们有将物资、战马运走的迹象,对岸宋军数量预计在三万左右,分驻河岸和大营,大营内的宋军数量估计维持在一万人左右,除此之外,宋军还有一支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分批驻守在大营和河岸附近,随时可以支援河岸或大营。潮白河大营内的宋军也已经调动,其中一支军队渡河西进,相信已经与金军大营内的宋军会合,另外一路沿潮白河南下,已到香河附近,还有近一万人马留守大营。

    通过这些消息,完颜希正很快判断出,宋军已在金军周围三十里内部署了至少七万大军,借用潮白河和运河将他们团团围困,宋军的意图逐渐暴露,那就是想一口吃掉四万金军。

    如今金军在通运大营内虽然还有吃有喝,但身在宋军包围之中,与燕京方向消息断绝,久在此地与宋军对峙并不是好事,若宋军另外调集大军全力围攻燕京城,则燕京危矣!

    那么如何跳出宋军包围圈,组织反击或是返回燕京城?这个问题在完颜希正脑中环绕。

    潮白河无法大规模横渡,想要跳出去就只有突破运河或是冲破宋军在南边的防线拿下香河,但宋军在对岸大约有三万,虽然分散,却有运河、冰墙相助,突破运河沿岸的防御并不容易,如果强行突破,付出的代价将难以想象。

    完颜希正一想到将士们趟水过河,浑身湿透,而后被宋军袭扰,穷追不舍,没过多久将士们手脚麻木,身上全都结冰,只能任由宋军杀戮,他就不敢再继续往下想,因为在他的推想中,寒冬中趟水过河,无异于自寻死路。

    如果在冰上架桥过河,是不是就能突破宋军的运河防御?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尝试的过河途径,宋军分散,应当不能阻止金军在运河上架桥。

    这个想法并不新鲜,在他们通过运河冰层进攻通运大营不就是因为想在运河架桥没有成功而想出来的计策吗?

    如今运河冰层被对岸宋军斩断,金军又想在河上架桥,哪有那么容易成功。

    金军不可能在四五十里长的运河上密密麻麻的架桥,所以当金军在河岸聚集之后,临近的宋军也马上临时向同一个地方聚集,而后双方便以弓弩向对方招呼过去。

    有冰墙为盾,又有齐备的冬装,在对峙中,宋军占据不小的优势,所以在对峙半天之后,金军不但没有架成一座桥,反而在河岸留下几百个士兵。

    架桥的办法并不能过河,宋军再一次让完颜希正认清了事实。

    那么如此一来,想要突破宋军布下的包围圈,便只有向南突破,不再理会河对岸的三万宋军,以四万兵力对四万宋军,大不了从宋军阵地上杀出一条血路。

    整个通运大营内初时并没有太紧张,在斥候将消息带回大营后,金军士气出现了很大的波动,若不能及时摆脱目前的处境,后果如何,做为金军统帅的完颜希正不敢想象。

    但正当他想召集各军统兵官前来帅帐议事,谋划全军南下突破宋军包围圈时,粮仓方向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仓里没粮了!

    “怎么会没粮了?前几天不是还说粮仓里有数不清的粮食,足够我们吃一个月吗?怎么今天就没了?”完颜希正大惊。

    那些粮草他可是亲自去看过的,粮仓里确实堆放的有数不清的粮食,这么快就吃完了不成?

    “回禀大帅,粮仓里那些粮食都是假的,麻袋里装的都是杂草和沙土,只在外面一层是真粮,里面的都是假的!恐怕我们今天就要断粮了。”一将官恐慌不安的答道。

    “怎么会这样?你们是不是看错了?”完颜希正不敢相信,拿下通运大营之后,他可是亲自验看过,也查过粮仓里的粮食,正因为宋军在通运大营内存放的有足够多的粮食,他们当晚才没有返回大营。

    难道这一切都是宋军设计好的?这个念头瞬间浮现在完颜希正的脑海之中,顿时一阵心悸。

    “带我去看!”

    完颜希正在去往粮仓的路上还在祈祷,希望是他们搞错了,或是宋军负责粮草供给的人只是在众多粮草中掺了一些假,调换了少部分军粮而已。

    然而,等他到粮仓,守卫将一袋袋原本应该装着粮食的麻袋刺破之后,完颜希正的心直往下沉,因为满仓都找不到几袋没装杂草和沙土的麻袋。

    完颜希正的脸色难看至极。

    这不是宋军后勤供给部队在掺假,而是通运大营在搞鬼,极大可能就是欺骗金军!
………………………………

第783章 分兵突围

    没有粮食,这可如何是好!

    运河对面被宋军占据的大营里虽有半个月粮食,河岸被宋军完全控制,要渡河,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即使能冲过去,也不一定能重新夺回大营。

    潮白河大营里的宋军虽然只剩一万多,但这条潮白河却是他们不可能渡过的。

    附近有粮食的地方可能就只有南边的香河,香河城矮,城防也不坚固,难守易攻,纵使之前通运大营内南撤的宋军全部去了香河,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可能,况且据可靠探报,他们还分兵一万余人驻守在马头村附近,从兵力多寡来说,金军占据优势,再加上为了吃上饭,将士们必定会拼命,四万人一举冲破防御,拿下香河城应当没有问题。

    在完颜希正思虑间,粮仓中的麻袋几乎全被守卫戳了个遍,结果就是找不到更多粮食。

    粮食已经没有了,将士们今天就得饿饭,但没有粮食这个消息还不能传出去,不然马上就得大乱。

    于是完颜希正下令,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将粮仓无粮的消息外传!

    而后他赶回帅帐,立即召集各军统兵官,商议全军南下,攻击香河之事。

    金军刚刚才在南边跟宋军打过一仗,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现在大帅说要全力进攻香河,众将自然不解。

    当即就有人问,为何不能再等等,等对岸宋军在冰天雪地里熬不住了自行撤退?

    还有人说,即使要全军南下突围,也应该攻打马头村方向,毕竟那里河窄,水也浅,宋军驻军也不多,并且离燕京方向更近,为何要舍近求远攻香河?

    令有人补充道,就算拿下香河,马头村和对岸的宋军很快就能南下、东进,金军一样会陷入宋军围困之中,很可能遭遇更大的险境。

    眼见众将不支持全军南下香河,完颜希正不得不放出消息:营里没粮了,一天余粮都没有!

    众将听闻这个消息,无不大吃一惊,纷纷询问为何如此,发生了何事,猜想粮仓是不是被意外烧毁。

    面对他们的疑惑,完颜希正长话短说,将粮仓内的真实情况和他对于此事的推断告诉众人。

    最后又告诉大家,金军已无退路,今天必须全力对宋军发动攻击,要么冲过对岸,击败宋军抢回大营,要么全军南下抢占香河城,只要任何一战成功,将士们就还有饭吃,如果都不能成功,就只能饿死在这里!

    众将终于明白了他们现在的处境,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但片刻之后,帅帐内又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他们对是进攻对岸宋军夺回他们自己的大营,还是进攻香河城,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有将官分成了两派,谁也不能说服谁。

    完颜希正作为大军统帅虽然有权威,但他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听他的命令。

    军中关系错综复杂,这些统兵官几乎都有一定的背景,不少人是直通辽阳城的,还有一些本身就是皇室宗亲,立场不同,便有派系之分。如果这支大军五万人全都完全听他一人命令,那么这支军队他也不可能带出燕京城,正是因为他们能互相牵制,他完颜希正才能领兵出征。

    现在,面对几路宋军围困,粮草又突然断绝,军中将官之间的分歧便随即出现。

    完颜希正虽然在军中资历很深,跟燕京、辽阳府都有不错的关系,也能深得辽阳府信任,但毕竟能力有限,也没有名震天下的战功,最重要的是他在山东一路失败之后,为逃避责罚才投奔燕京,投奔完颜雍。

    若在平常,众将肯定会给他面子,认可他的权威,但现在没了粮食,没有补给,随时都会丢掉性命的时候,他们自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完颜希正没能说服全部将官,也无法拿权威压住他们,更不敢以军法杀了违抗帅令之人。

    于是最终全军一分为二,其中一万五千人决心攻破对岸宋军沿河防御,另外两万六千余人在统帅完颜希正率领下准备南下进攻香河。

    两个时辰之后,一万五千余金军从通运大营出发,避开运河对岸宋军视线,迅速向北边行军,打算从北边某一点突然渡河,突破宋军防线。

    就在那支金军离开大营之后,另外两万六千余人携带所有能随身带走的军资武器南下,直向香河方向扑去。

    由于通运大营和原本的金军大营之间相距五里,运河河岸距离对方大营也有两里多远,再加上一些临时建筑物遮挡,宋军即使有望远镜,也很难发现金军刻意掩饰过的行军动向。

    不过即便金军刻意掩饰,宋军还是从通运大营方向的烟雾变化发现了金军可能的动向。

    随着通运大营方向的烟雾越来越稀薄,直至消失不见,宋军很快判断出金军很有可能已经撤出通运大营,要么躲在宋军看不到的地方准备突然对运河防线发动进攻,要么已经南下进攻马头村或是香河。

    当杨丛义得知金军异动的消息,便知他们很可能已经发现通运大营内粮仓的秘密。

    于是立即命令骑兵加强对运河沿线巡视,同时将消息送往明复处,让他做好迎敌,重申若金军南下,务必挡住他们去往香河的路,如果实在难以挡住金军冲击,也得将他们死死咬住,决不能任他们攻陷香河、逃回燕京!

    金军即将对运河防线发起大规模偷袭的消息,很快传遍运河沿线五十里,传到每一个宋军将士耳朵里。

    虽然他们心里担心害怕金军忽然从他们面前出现,向他们所在的阵地发起攻击,但他们推一推身前的四五尺厚、纹丝不动的冰墙,看看墙外河中尚未凝结成冰层的河水、断冰,心底顿时生出不少底气。

    况且在距离他们阵地不到十里远的地方,还有一支无人可以撼动的精武重骑兵,数量虽然不多,只有一千人,但足以以一当十,并且如果有必要,另外一支驻守在十几里外的精武重骑兵也能迅速赶来支援,到时候两千骑兵追逐围杀趟水过河,又没有马匹的金军,肯定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驻守在河岸冰墙后的宋军将士,看着眼前对岸白茫茫一片的荒野,虽然多少有些紧张,但一想到在他们附近还有实力强大的援军,心里顿时踏实很多。

    而杨丛义为避免金军趁黑夜发动攻击,发生紧急情况部下找不到他的踪迹,他决定驻守大营,居中指挥。

    是夜,金军果然从距离大营北方十五里左右发动渡河攻击。

    提前从通运大营出发,埋伏在运河附近的金军等到天黑一个时辰之后,随着一声号角声响起,他们不顾一切的冲至运河岸边,而后在各级将官督战下,纷纷踏上冰层朝对面河岸冲去。

    黑暗中,值守在河岸的宋军将士听到对岸传来突兀的号角声,马上便知道金军要从此地发动攻击,于是躲在冰墙后面的将士迅速起身,四五人合力将一丈外修筑的另外一道冰墙推至河岸,堵住河岸两道冰墙之间的缺口,又在冰墙根下钉进几根木桩,以防金军从外面将冰墙推动。

    等他们在不到半刻钟之内做好这一切,耳朵便听到了金军靠近的声音,纷纷张弓开弩朝对岸射击。

    与此同时,在附近站岗巡守的骑兵迅速将此处遭遇金军攻击的消息向距离此地最近的精武禁军通报,以便骑兵能迅速赶来支援。

    反观金军,就在他们冲上冰层,刚过运河中线没过几丈远,冰层便如他们自己预料一般碎裂,黑暗中金军纷纷跌落冰水混合的运河之中。

    这次金军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像之前那般慌张,落入之后他们冒着稀疏的箭矢迅速往岸边扑去。

    不是他们不怕冷不怕死,而是在战前他们便得知军中已经没有粮食可吃,而在对岸他们自己的大营中,正堆放着数不清的粮食,还有他们的战马和其他物资,只要趁黑暗冲过运河,分散在运河沿岸的宋军绝对挡不住他们!

    宋军驻守在河岸的兵力确实过于分散,金军几千上万人一同涌来,同一区域内的宋军将士堪堪不过百人,他们的弓弩射的再快,也无法抵挡金军拼命冲击的脚步。

    不过多时,冲在队伍最前边的金军士兵便已靠岸,抵近冰墙。

    运河岸边与冰墙之间的距离尚有一丈多远,而运河水面与冰墙所在的地面之间的落差也有数丈,黑暗中想要从河边的陡坡顺利爬上河岸并不简单。

    但在死亡威胁面前,一道陡坡又算得了什么?

    第一批金军士兵手脚并用,很快爬上河岸。

    然而刚上河岸不到五尺距离,他们前进的道路便被冰墙挡住。

    冰墙经过宋军将士这几天不停的加固,厚度早已达到五六尺,高度也已经高过头顶,冰墙的重量已经不是简简单单三五个人就能推动的。

    再加上冰墙与河岸之间的空地十分有限,前后也只能站得下两人而已。

    所以在巨大的冰墙面前,金军纵使人多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他们推不动冰墙,刀砍枪戳,也是一样。

    上岸的金军被冰墙完全挡住去路,一时之间无计可施。
………………………………

第784章 防线坚固

    当发现用上全身力气,也拿身前的冰墙毫无办法,金军士兵马上就想翻墙过去。

    然而,当他们的双手搭上冰墙之后,瞬间便放弃了,因为那冰墙顶上没有棱角,实在太过光滑,根本无法着力。

    后面河中金军不断涌来,身后河岸下也在不停的催促,怎么通过这道冰墙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原本也不是没有办法通过这道冰墙,只需要有人趴下身子,后面的人踩上前人的肩膀,就有可能翻上冰墙,只是如果是这样,给旁人垫脚的士兵就只有死路一条,黑暗中他们一旦趴下去,就再也不可能站得起来,会很快死去,是以根本没人愿意这样牺牲自己。

    爬不上去又推不动冰墙,金军便只有用手里的刀枪,一刀一刀砍,一枪一枪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随着上岸的人越来越多,翻不过冰墙的金兵纷纷加入刀砍枪戳冰墙的行列。

    一时之间,不绝于耳的凿墙之声在嘈杂的冰河中响起。

    河岸上空间有限,加之夜间昏暗,视野不清,拿着兵刃的金兵互相推搡掣肘,并不能形成统一的凿墙力量。

    就在墙外金兵不能翻墙,疯狂挥舞手中的刀枪之时,冰墙内的宋军将士马上退后,因为当金兵不顾一切淌水过来的时候,他们守在墙下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

    一道四五尺厚的冰墙足以抵挡金兵一时半刻,墙下零散的宋军将士面对数万金兵,他们能对对方造成的杀伤极为有限,此时他们只需要护住冰墙,等到重甲骑兵赶来支援便好。

    于是在他们退后之时,随便燃起了距离冰墙两丈来远的篝火。

    篝火一起,顿时将冰墙附近照的一片通明,视野全在宋军将士之中,一旦有金兵越过冰墙,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无情的箭矢。

    宋军退后六七丈远,隐藏在黑暗中,双眼紧紧的盯着不远处的冰墙,等着敌方露头。

    约一刻钟之后,在金兵疯狂的攻击下,一道冰墙砰然破碎。

    摧毁冰墙的金兵顾不得脚下的碎冰,跌跌撞撞从河岸抢进荒野之上,可没等站稳脚跟,便被迎面飞来的利箭射中,当即摔倒在地。

    冰墙一破,金兵纷纷挤向破开的缺口,争先恐后向墙内挤。

    淌水之后,全身湿透,在冰墙之下挨了一刻钟,早已冻的浑身发抖,冰墙一开,他们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冲回大营,生起篝火,除了取暖,他们没有其他诉求。

    利箭纷纷射向冰墙缺口,倒霉的金兵一个个中箭摔倒在荒野上,而紧跟他们身后挤进来的人根本顾不得看他们一眼,更别说拉他们一把,为了早一步赶回大营,他们甚至踩着尚未死去的倒地金兵,从他们身上直接踏过去。

    这一刻,他们什么也顾不上想,只想跑回大营。

    于是一个个从缺口挤进来的士兵,迅速朝黑暗中跑去。

    篝火映照下,两丈之外一片黑暗,但他们知道大营的方向。

    然而,不等他们跑进黑暗之中,一支支利箭再次射进他们的身体,火光中,纷纷扑到在地。

    几丈外的宋军将士此时异常紧张,手里的弓弩虽然在不停的发射,敌兵一个个倒下,心里却很是心慌,若不是附近的将校坚持没有离开,他们很可能转身便要逃。

    此时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敌军攻破了冰墙,而援军却仍然不见踪影,一旦敌军攻破更多冰墙,潮水般一涌而上,瞬间便会将脆弱的防线冲垮,踩死他们,逃进黑暗之中,冲出宋军花了大力气布下的包围圈。

    就在坚守的宋军将士几乎绝望,内心深处压制不住的想要转身离开时,远处沉重的马蹄声飘进他们耳中。

    援军来了!

    黑暗中坚守的将士心中顿时生出无限底气,连手中张弓搭箭的速度都快了很多,在精武禁军赶到战场之前能多少几个敌兵就多杀几个,因为禁军一旦赶到,他们就得撤出战场,想杀敌也不可能了。

    几个呼吸之后,只听一声号响,坚守在黑暗中的宋军将士迅速撤退,向一里之外撤去,这个战场得让给精武禁军了。

    没了利箭压制,通过冰墙缺口的金兵很快多了起来,他们在火光映照下看不到宋军的身影,纵使有心跟宋军一拼,手中的兵刃也找不到对手。

    何况他们此时只想突围回营,根本无心与宋军厮杀,能跑回去,留一命,便是胜利。

    但随着马蹄声传来,刚刚跨过冰墙的金兵心中大惊,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

    不过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