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燕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泉州湾外的商船要看得清楚大旗上面的字,还得靠近一些。于是一些在港口暂时无事的水手就有了差事,每天派出数十艘小船在泉州湾外转悠,船上插“回易”大旗,一遇商船从外海进来,就靠近询问是否是来回易处交割货物,若是,则再问货物种类,之后引导进相应的港口。
………………………………

第180章 汤家六娘

    所有的一切在三日内全部布置到位,大旗在港口立起,插旗小船划出去,搬货劳工每个港口各招募了两队。

    又两天后,三艘前来交割货物的商船进港,一艘在秀涂港停靠,两艘在蚶江港靠岸,商船一进港,所有人立即忙碌起来,各港*割验收负责人,当先登船按清册检查核对货物种类与品质,无误之后,劳工上船卸货,再搬进库房造册登记。

    三艘船当天进港,当天卸货出港,几乎没有耽搁,港口一切运转顺利。唯有秀涂港停靠的瓷器商船出了点问题,卸货时发现瓷器有一些破碎,好在破碎的瓷器不多,回易处不予计较。

    汤鷽当天下午到蚶江港、秀涂港察看,对两个港口很满意,看到库房人少,他便有些担心,因为库房建设的不是特别坚固,若有歹人趁夜来偷盗,恐怕也难以避免。这些货物要在港口堆放一两个月之久,若丢的多了,那可不是好事,想来想去也只能安排水手五人一组,在夜间轮流值岗。

    不由得想起宣威军来,若宣威军能提前赶来泉州就好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宣威军估计刚上战船不久,还没学会操弄风帆和桨撸,要过来至少也得一个月后。

    从港口回到泉州城,天就已经黑了,等回到回易督造处,已是繁星满天。

    汤鷽见过他爹,简单将港口之事说于他听之后,就回到房里准备洗簌。

    这些天来回奔波,直比去年徒步千里送完颜亮回淮北还累。

    谁知他刚把手放进水盆,就听身后似乎有呼吸声靠近,随即又感觉有一只手搭上他的肩头。汤鷽瞬间手搭肩头,一把抓住对方的手,脚下一勾,一个转身就将来人摔倒在地。

    随着一声惊叫,那人便被擒拿住。

    “四姐是我啊,快放开我,你弄疼我了!”身下一女子带着哭腔喊道。

    “六郎?”汤鷽一惊,赶紧放开手,一把将那女子扶起来,仔细一看,顿时兴奋道:“六郎,真是你?你怎么来了?”

    那女子揉着手腕,疼的眼泪都流出来,十分委屈的带着哭腔埋怨道:“我大老远来看你,你还打我,明天我就回去!”

    “还怪我,谁让你悄无声息的。好了,不哭了,都多大人的了。”汤鷽将温暖如春的笑容展现在女子面前,已极尽的温柔捧住她的脸,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就怪你”那女子赌气似得挣扎了一下,晃了一下脑袋。

    “六郎,两年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越来越水灵好看了,上门提亲的俊郎都踩烂我家门槛了吧。”汤鷽拭去女子泪水后,抓起她的手,轻轻揉着。

    “哪有。”女子突然微微低头,红了脸颊。

    “还说没有,我家六郎长得这么好看,谁看了还走得动路。”汤鷽拉着她的手调笑。

    “四姐,怎么还叫我六郎,人家现在改叫六娘了。”女子抬头撅嘴,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汤鷽,语气十分认真。

    “好,我错了,我家六娘最好看了。来,我们坐下说,一转眼都整整两年没见了。”汤鷽拉着女子坐下。

    汤六娘看着汤鷽,拉着他的手,十分心疼的说道:“四姐,两年不见,你怎么成了这样?”

    汤鷽笑道:“我成哪样了,这不是挺好的。六娘倒是越长越水灵,两年前你还是比我矮半头的小丫头,现在都长成标致的小娘子了,将来出嫁,肯定能嫁进豪门大户。”

    听这么一说,汤六娘留下泪来,哭道:“四姐,两年没见,我们都很想你,要是让姐姐们知道你现在成了这样,不知道她们会有多难过。”

    汤鷽抬手擦去六娘的泪水,笑靥如花:“我挺好的啊,哪有你想的那么悲惨。小时候喜欢哭,现在都大多的人了,还哭。别哭了,我们见一面不容易,该高兴才是。”

    汤六娘这才抬手擦着眼泪,流着泪笑道:“四姐教训的对,六娘该高兴才是。”

    汤鷽又给六娘擦去泪水,笑道:“你怎么想着来看我了,在临安的时候你时常写信,就不见你人。”

    汤六娘擦干眼泪,埋怨道:“你还说,临安那么远,去一趟走路都要一两个多月,娘不放心,我怎么出门。等你到泉州来,爹也来了,离家不算远,六娘才能过来看你。两年了,你都不回来看我们。”

    汤鷽握着六娘的手笑道:“我本来很想回去看你们,可武学放假时间短,回去路程又远,一直没时间,年初接了这个差事,更是忙的抽不出空来。等把这事忙完,我一定回去。”

    汤六娘抱住汤鷽的胳膊,笑道:“四姐,临安城那么大,那里风流才子那么多,这两年有没有看到中意的?跟六娘说说。”

    汤鷽笑道:“什么风流才子,没见过。你不知道,武学里的学业可重了,每天要从早晨学到天黑,十天都休息不了一次,每个月还有考试,哪有时间出去。”

    汤六娘翻个白眼道:“我才不信呢,你肯定有中意的,藏着不告诉我。”

    汤鷽眼中神色一暗,笑道:“真没有,以前学业忙,如今这差事也忙,吃饭都顾不上,哪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

    汤六娘扑捉到了汤鷽眼中的神色,忽然打个哈哈,笑道:“四姐,六娘今晚在你这儿睡,我们到床上聊吧。这两年有什么好玩的事,都跟六娘讲讲,六娘最喜欢听了。”说着拉起汤鷽就往床边走去。

    汤鷽起身笑道:“好,我们好久没在一起睡了,看你是不是还跟小时候一样不老实。”

    两人牵着手到了床边,汤鷽将蜡烛放下。

    “六娘,你先睡,我洗脸去。”汤鷽忽然想起来,回房之后脸还没洗。

    “四姐快去,要洗的干干净净的。”汤六娘边脱花鞋,边笑道。

    汤鷽认认真真的洗了脸,洗了好几遍,直到汤六娘叫他,才算洗好洗完。

    回到床边,见汤六娘已经安静的躺进被窝,便脱下外衫,又脱了鞋,吹熄蜡烛,在汤六娘这一头坐下,轻轻将衣衫脱下,放好之后,方才钻进被窝仰身躺下。

    谁知汤鷽刚睡下,旁边的汤六娘将被子一掀,一个翻身就压过来,双手忽然抓到胸上来。汤鷽一惊,瞬间一把推开:“死丫头,你疯了。”

    谁知倒在一边的汤六娘咯咯笑道:“四姐,看不出来啊,你的这么大,比以前还大,穿了衣裳居然一点都看不出来。”

    汤鷽一把拉过被子把自己裹住,气道:“都多大了,真是不害臊。要摸摸你自己的,你又不是没有。”

    汤六娘拉过被子,钻进被窝,靠过来,紧挨着汤鷽笑道:“我是有,可没你的大啊。”

    汤鷽怕汤六娘又摸上来,赶紧往外边让让,留点距离出来:“我看你也不小。”

    汤六娘又靠上来,一手抱住汤鷽的胳膊,一手抱住汤鷽的腰,笑道:“我的是不小,可跟四姐比起来还是小一点。”

    汤鷽一把抓紧汤六娘的手,生怕她再乱来,嘴里说道:“你才十六,想多大,过两年肯定比我大。”

    汤六娘往回扯了扯手,笑道:“真的吗,我不信。”

    汤鷽仰躺着:“爱信不信。”

    汤六娘又扯了下手道:“姐,你捏疼我了,快放手。”

    汤鷽道:“你保证别乱动我就放手。”

    汤六娘下巴顶着汤鷽的胳膊,连连点头道:“保证不乱动了,手捏的好疼。”

    汤鷽练功很多年,也知道自己的手劲,六娘皮肤细嫩,水灵灵的,哪里经得起捏,生怕真的捏伤了她,赶紧就放了手。

    汤六娘把手抽回去,然后道:“姐,你把我捏疼了。”

    汤鷽扭头问道:“没事吧,我看。。。。。。”

    汤鷽话还没说完,汤六娘忽然身子一探,一双手又狠狠抓到胸上,捏了两下之后,一翻身把背留给汤鷽,咯咯笑的抱成一团。

    “死丫头!”汤鷽气的狠狠的在汤六娘屁股上拍了几下,由于穿的是薄裤,掌掌到肉,拍的“啪啪”直响。

    挨了打,汤六娘还是止不住的咯咯笑个不停。

    过了好一会儿,汤六娘才翻过身来,轻声道:“姐,你睡了?”

    汤鷽静躺着没做声,不理她。

    汤六娘又靠过来,轻声道:“姐,你真睡了?那我可又来了。”

    汤鷽一听这话,身子一动,就翻过身,把脊背留给她。

    汤六娘笑道:“姐,你就这么防着我呀。”见汤鷽没有回身的意思,又道:“姐,你给我讲故事,我就不摸你了。”

    汤鷽侧躺着,还是不为所动。

    汤六娘把双手伸过去,认真的说道:“姐,你要是不信我,你把我两只手都抓住。”

    汤鷽背对着汤六娘一动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

    汤六娘气道:“姐,你要是不给我讲故事,我叫你今天晚上睡不好觉。”

    汤鷽听了这话,忽然转过身来,无奈道:“好了,我怕了你了。你想听什么?”

    汤六娘伸过手来,抓住汤鷽的手道:“我要听太学辩论的故事,你信里说的不清楚。”

    汤鷽道:“行,给你讲讲。话说那是十月深秋的一天,那天休息,早晨我练完剑,听说太学有太学生公开辩论,于是我就想去看看热闹。。。。。。”

    “是看热闹,还是看风流才子?”汤六娘忍不住笑问道。

    “你还听不听了?”

    “听听听,姐,你接着讲。”

    “我想去看看热闹,于是就跟那个武学同窗一起去了太学。那天一到太学门外,就见太学外面等了好多人,全是想去看热闹的。。。。。。”

    八月底的夜晚,繁星满天,无月,宁静,温馨。
………………………………

第181章   赶回老家

    一早醒来,汤鷽感觉到自己身上趴着一个人,这可把他下了一跳。伸手正想推开时,触手之处,十分柔软,随即想起身边睡的是何人。

    轻轻汤六娘的手拿开,汤鷽悄悄起床穿好衣裳。

    “四姐,你干嘛去?”汤六娘醒了。

    “练剑去。醒了还不起来。”汤鷽又穿好鞋子。

    “起不来,我再睡会儿。”汤六娘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天蒙蒙亮,离太阳出来,估计还有大半个时辰。睡就睡吧,汤鷽也不理会她,取了剑就出去。

    等汤鷽练剑半个时辰,天色快亮时回房,见汤六娘还在床上躺着,睡的死死的,睡觉姿势都一点没变。

    汤鷽上前就掀开她的被子:“六娘,起来了。”

    汤六娘一惊睁开眼睛,见是汤鷽,便出口怨道:“四姐,我正做梦呢。”

    “做什么梦,快起来,天都亮了。”汤鷽见六娘醒来,便转身出房去打水洗簌。

    打水回来,往床上看了一眼,见汤六娘还在躺着,便过去重新掀开被子,催促道:“六娘,太阳都快出来了,赶紧起来。一会儿还去见爹呢。”

    汤六娘这才半睁着双眼坐起,嘀咕道:“知道了。”

    等汤鷽一转身,她就噗通一声,柔软无力的躺下了,闭眼躺着,头偏向一边,露出雪白的粉颈。

    汤鷽无奈,小丫头就是这样人性,他也只得先去洗漱。

    稍稍洗了下脸,汤鷽回到床边,见汤六娘睡的安静,与昨晚的疯状大相径庭,她这个美好的年纪,虽然有些不忍将她叫醒,但还是一伸手就将她拉起,手还轻轻碰一下她的胸部,口中笑道:“六娘,你真的长大了啊。”

    汤六娘胸部被一碰之下,如遭电击,猛然睁大了眼睛,雪白的脸颊也瞬间泛红,扭头瞪着汤鷽道:“四姐,你不知羞!”

    汤鷽笑道:“是你不知羞才对吧,天都亮了还不穿衣裳起来。”

    汤六娘气恼的拿起衣裳慢慢穿着,嘴里还嘀咕:“不知羞,那么大,还摸我。”

    汤鷽笑道:“到底是谁不知羞,别磨蹭了,你看看太阳出来没。”说着把床头另一边的衣裳拿起来扔给她。

    汤六娘穿好衣裳,洗完脸,就听汤鷽道:“六娘,你是真的长大了,越看越好看,不知道将来要便宜哪个小子了。”

    汤六娘羞道:“哪有。”忽而环顾屋内道:“四姐,你屋里没镜子?”

    汤鷽笑道:“我要镜子干嘛。”

    汤六娘道:“没镜子怎么梳妆?”

    汤鷽指指自己的头发,笑道:“有一把木梳就够了。来,我给你梳头。”说着便拉着汤六娘坐下,拿起木梳给她细细梳起来。

    汤六娘道:“四姐,你要给我梳个好看的头,就跟小时候一样。”

    汤鷽一手抓着六娘的秀发,一手拿木梳细细的梳着,恍然想起从前,偷偷躲在房中对镜梳妆,害怕被爹娘发现,紧闭门窗。后来自己不能梳妆了,便给五郎、六郎、七郎梳,每天把她们梳的干净好看,她们高兴,自己也高兴,梳头也算是那时候少有的欢乐时光。

    一刻钟后,汤鷽放下木梳,笑道:“六娘如今看起来简直就是国色天香,大家闺秀,要是上街走走,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男子。”

    汤六娘一听这话,转身问道:“四姐,真的吗?真这么好看?”

    汤鷽拉起她的手,笑道:“我要是男子,见到你后,肯定此生非你不娶。”

    汤六娘双脸羞红,低声道:“什么娶啊嫁的,六娘还小呢。”

    汤鷽笑道:“不小了,都十六了,也该给你定门亲事了。”

    汤六娘害羞,不接话,忽道:“我们去见爹吧,见过爹后,陪六娘出去走走。”说完拉着汤鷽就走。

    两人出了独立的小院,直接来到他爹的住处。

    他爹起的也早,正在房中看书,见汤鷽、六娘二人进屋,“啪”一声将书拍在桌上,怒道:“成何体统!”

    吓得汤六娘赶紧松开汤鷽的手,低头避开他爹的目光。

    汤鷽恭声道:“爹爹息怒,四郎知错了。”

    汤父道:“六郎,你安心待着,不要随随便便出去。四郎现在是朝廷命官,有正事要办,你不要跟着,给他添无谓的麻烦,扰他公办。听清了吗?”

    汤六娘低声道:“是,六郎听清了。”

    汤父道:“听清了就在院子里待着。”见汤六娘恭恭敬敬,不敢放肆,便又到:“四郎,以后要渐渐忙起来了,你就不用早晚过来,安心办你的差事。要是忙不过来,为父也不是无用之人。”

    汤鷽道:“是,四郎一定会好好办差。”

    汤父道:“那你去吧,六郎留下。”

    等汤鷽转身离开,汤六娘顿时有些害怕,站在哪里不知所措。

    汤父指着她训道:“在家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不要找四郎,你就是不听,你知不知道四郎现在是什么?回易督造副使,是朝廷命官!都跟四郎保持点距离,你这么跟他拉拉扯扯,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他,害了我们汤家!明天就给我回去。”

    汤六娘忽然抬头道:“爹,我走了十多天才来泉州,我才不回去。”

    汤父道:“不回去,那就待在后院哪儿也别去!”

    汤六娘道:“不去就不去,我就憋死在院子里。”说完转身跑出去。

    “反了你了!”见汤六娘离去,气的汤父顿时拍了桌子,拍完桌子,剩下的还是无可奈何。

    汤六娘过不了两年就要嫁出去,终究不是汤家的人,只要不影响了四郎,他也不想费心管那么多,早晚都是别家的人,何必呢。但汤六娘的到来,让他十分担心汤鷽的状况,若是影响了汤鷽的心志,那对汤家来说就是个绝对的坏消息。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六娘送回去,她们永远不见汤鷽才好。

    “来人。”汤父一声高喊。

    不多时,一个老仆人进来,近前问道:“老爷, 咋了?”

    汤父道:“你收拾收拾,马上把六郎送回剑蒲县。”

    老仆人道:“老爷,六郎昨天才来,今天就要她回去,她肯定要闹,不如就让她在泉州待几天,待烦了肯定会回去。”

    汤父道:“不,未免夜长梦多,现在就把她送回去,四郎一路过来不容易,绝不能让他半途而废。”

    老仆人知道再说无益,便道:“好,老奴这就去收拾。”

    汤六娘怨气满满回到后院,早饭都吃不下去,气还未消,就听到老仆人在院外喊叫。

    也不知道他喊的什么,老仆人在汤家一辈子,她来泉州都是他亲自送的,汤六娘也不好不搭理,便起身出去。

    老仆人一见到汤六娘就道:“六郎,老爷让老奴送你回剑蒲县,已经收拾好了,你也赶紧准备准备,免得老爷生气。”

    汤六娘一听这话顿时急道:“我爹怎么这样,刚才还说不出院子就行,怎么转眼就改了主意。”

    老仆人道:“老爷是这么跟老奴吩咐的,没办法,收拾收拾走吧,马车都准备好了。”

    “不!”汤六娘气的转身进了院子,闭门不出。

    老仆人没有办法,后院他不能进去,只能回去跟老爷禀报。

    汤父听闻之后,提了一根竹杖就进了后院,喊道:“赶紧出来,还要为父进去请你不成。”手里竹杖在地上敲的啪啪直响。

    不多时,就见汤六娘拿着包裹,在丫鬟的陪同下快步出来,绕开汤父迅速出了院子。

    老仆人道:“老奴回去了,老爷多保重。”

    汤父道:“路上不要耽搁,半个月之内送回去,到家之后给我报个信。”

    老仆人道:“老奴知道了。”说完就走,跟上汤六娘出去。

    马车出城,一路向北而去。

    “六郎,要是马车太快,颠簸了,你说一说,老奴就慢点。”

    “不用,越快越好。”汤六娘在车内生闷气。

    才刚刚跟四姐见上一面,好多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被赶回去,这一走,再见不知会是何年何月。一想到四姐手上粗糙的皮肤,跟她年纪不相符的面容,还有那随意梳起的头发,特别是四姐那无时无刻不挂在脸上的笑容,每每想到就觉得心酸,忍不住的眼眶湿润。

    四姐这么做值得吗?汤六娘不知道,她从来没有问过,也不敢在汤鷽面前提起。

    值不值得,也许只有汤鷽自己知道。

    六娘走了。

    汤鷽晚上回到回易督造处的时候,不见六娘,就知道她应该已经被送回去了。自从他离开剑蒲县到临安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时常回去,家里人也不会来看他,如今授官,又有差事,更是不可能回去。这次六娘能来,应该是意外吧。

    进入九月之后,泉州湾忙碌起来,每天都有五六艘船在三个港口靠岸,多的时候能有七八艘,有时候进泉州湾的商船太多,一时难以进港停靠,不得不在泉州湾口等待。

    一批批回易物资进港卸货,搬运入库,全港口的人也越来越忙碌,有时候要从天边放亮,忙到月亮升起,每个人都在忙碌,每个人都很幸苦,但只要有钱赚,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汤鷽白天在船厂、招募处、港口来回奔走,晚上一遍一遍查看各港口入库账目,哪个商贾送来什么货物,送来多少货物,都一一再核对清楚。在船队出海前,商贾要来泉州,要来确认签订的契约最终生效,这关系到每一个商贾的利益,不得不慎之又慎。

    泉州各港热火朝天,繁忙异常,明州宣威军如何了?汤鷽也在夜深人静时,偶尔心念涌起。
………………………………

第182章   旗语检验

    蔚蓝如宝石的大海上,十几艘海船张着风帆,一声号响,如鸟雀般四散,原地只剩一艘船。

    半个时辰之后,所有船回望,原地停留的那艘船变成了天边的一个小黑点,若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到。

    小黑点是一艘搭载了四百人的三桅杆战船,此时船上的风帆全部降下,两百名穿着严整军装盔甲的军士站在甲板上,一动不动,如泥塑一般。

    杨丛义从船头走到船尾,又从船尾走到船头,对这些军纪严明的军士十分满意。

    八月中旬他带着船队从泉州出发,日夜不停,航行九天,跨越两千多里,于二十多天前抵达昌国县。

    回到昌国县就发现宣威军经过三个月强化训练,陆战军阵、弓射都已经全部完成训练任务。

    在杨丛义要求下,宣威军全军准备三天,之后开始训练验收考核。

    本次考核行军和弓射,行军合格标准是全副武装一个时辰行军四十里,五个时辰行军一百五十里,弓射合格标准是百步之内三箭不脱靶。原本杨丛义还有些担心,可最后的验收考核结果出人意料,宣威军四千五百余人行军全部合格,弓射稍差,但也只有一成不合格,这个训练结果已经非常好了。

    验收考核结束之后,又准备三天,全军四千五百多人开始轮流上船,进行海战训练。

    训练科目有迅速上下船、海上颠簸适应训练、风帆升降转动演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