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海盗毕竟不是鞑子甲兵或新军选锋,近身战完全凭借一时悍勇,既然无法瞬间压倒敌人,他们自己的士气也无可避免的下降了。
高丽人渐渐反击,登上板屋船的海盗又被压回到福船上。
趁此机会,高丽人第一次登上李家军的舰船,虽然那个高丽勇士很快就被标枪击中,但战斗已经开始逐渐转移到李家的船上。
只是,高丽人把战斗拖得太久了,海天线上显现出更多李家军的舰影——得知运输队被拦截后,李飞凤立刻亲帅舰队前来增援。
看到援军的身影,海盗士气齐声欢呼,现在,只要他们再坚持一小会,就有机会获取最后的胜利。
而高丽人的士气无可避免的开始下滑,毕竟即使他们获得胜利,也不过吃掉少数入侵者的舰船而已,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对战局并无多大助益。
高丽水军统帅李意祺站在一艘板屋船中部的塔楼上,一脸愁容的望向西方。
按照原本的编制,三道水师应该有7万多人,可实际上,三道能够出动的所有人和船都在这里了,全军上下能战之兵不过5千余人而已。
若是被眼前的敌人拖住,更多敌人援军到来,高丽军可能连兵力优势都会化为乌有。
如果三道水师主力在这里覆灭,高丽不仅会失去一只有战斗力的部队,甚至还将失去对倭寇的威慑。
李意祺不想冒这个险,因此,想了片刻后,这位高丽水军统帅升起将旗,下令全军撤退。
然而这个命令是一个极大的失误,双方上百艘舰船已经搅成一团,李意祺升起的帅旗能够被高丽人看到,自然也会落入海盗的眼帘。
意识到这艘船是高丽人的旗舰后,附近所有海盗船都把远程火力对准这艘板屋船的塔楼。
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和20多条火枪同时开火,一枚抬枪上射出的一两二钱铅弹十分准确……,或者说十分幸运的直接命中高丽统帅李意祺的胸膛,瞬间在他身上开了个前后通透的大洞!
这一枪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失去了统帅的高丽人开始尝试撤退,但士气高昂的海盗自然不愿意放手。
这个时代的海战,失败者想要逃走是很困难的,因为双方舰船已经被各种厚木板和绳索连接在一起,想要逃走必须掀翻跳板,砍断绳索,并且在对方的抓钩再次勾住自己之前脱离。
在激烈的海战中,能做到这一点的通常是占上风者,而占上风者自然不会想着逃走……。
双方依旧混战在一起,李意祺阵亡两刻钟后,李飞凤的快速船赶到战场,海盗军获得了兵力上的平衡,并且开始逐渐压跨高丽人。
又过了半个时辰,李飞凤亲自率领李家军主力舰队赶到,至此海盗们连兵力数量都占据绝对优势了。
江华岛海战,李家军先后投入150艘大小船舶,击沉高丽水军板屋船3艘,缴获21艘;击沉高丽军小船7艘,缴获41艘。
高丽军死亡失踪包括统帅李意祺在内的一千多人,被俘三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李家海盗有1艘大号福船、2艘中号福船和7艘小船被焚毁,损失1800多人。
李意祺的失败,几乎等同于高丽此时所有能出动的水师已经彻底被消灭,高丽人从海上收复江华岛的奢望至此彻底破灭。
现在,有可能解王京之围的,只剩下由咸镜南道兵使申硈统领的平安道、咸镜道勤王军和黄海道勤王军残余部分共一万一千余人,组成的北路勤王军。
由都元帅金命元指挥的江原道勤王军和京畿道残兵共五千余人组成的东路勤王军。
以及由全罗道巡察使李洸指挥的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陆军超过四万人组成的南路勤王军。
………………………………
第397章 降服3
三路高丽勤王军总兵力高达5万6千人(原本超过6万,但水师已经被摧毁了)。
其中北路勤王军战斗力最强,这支部队中包含了高丽北方两道常年直面女真重压的边军,装备上已经渐渐趋同与女真人,队伍中甚至还一支数量为五百人的甲骑具装。
缺陷是这样的精锐人数很少,在北路军中所占比例也是低的可怜。
南路勤王军兵力最多,高丽全罗道巡察使李洸把所有能编入部队的男丁都搜罗来了,这其中有大量正兵、僧兵、义军、替代役和官私奴婢。
部队混杂程度十分复杂,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空有人数,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东路勤王军则是什么都没有,部队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数量,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来凑数的拉拉队。
然而这已经是高丽人连番大败后仅剩的机动力量了,加上王京内现有的几千老弱病残,这就是李倧还敢于把战争继续下去的希望所在。
……
另一方面,齐军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
毕竟对方是兵力接近6万的大军,再瞧不起对方的战斗力,该有的压力还是要有。
散出去劫掠的部队纷纷返回王京附近。
部队重新集结后,徐世杨只留下一个野战旅(平远),1千登陆作战的李家海盗和1千新投靠的高丽仆从军,总计4千部队,在公孙胜的指挥下继续对高丽王京实施包围。
他自己率领5个野战旅、中军卫队、陷阵兵部队、蓝军旅、龙骑兵以及刚刚组建不久,尚未投入过战斗的胸甲骑兵部队,合计1万6千人组成的机动兵团,准备迎战各路高丽勤王军。
……
大战一触即发,整个高丽战争的局面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隆道三年正月十五,也许是察觉到高丽边军主力已经离开,在凤凰城拥兵自立的完颜银术可突然率领5千兵马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平安道。
留在平安道的守军无力抗衡饿红了眼的女真人,两天后银术可占领平安东道首府宁边,仅仅五天之后,他又占领了平安西道道首府平让,平安道全境沦陷。
得到消息后,已经逼近到临津江附近的高丽北路勤王军军心浮动。
大部分北路军兵将的家属亲人都在平安道以及受到银术可威胁,随时有可能陷落的咸镜道,因此很多军官提议返回平安道,先想办法驱逐威胁自己家人的完颜银术可。
然而,以北路勤王军统帅申硈为首的另一部分将领坚持忠于王事,主张先打败齐军,然后再回过头去驱逐女真人。
争执中,北路勤王军诡异的在临津江北岸停住了脚步。
原本高丽国王所期盼的三路大军齐至,应战齐军的计划,还未开打就已经破产。
南路勤王军并不知道北路军的情况,李洸按战前计划,率领三道勤王军4万余人于正月二十二越过已经被齐军劫掠一空的水原,逐渐向王京靠拢。
此时,鱼龙混杂的南路勤王军情况十分混乱,因为水原已经是一座空城,高丽军在城内没有找到任何补给,而勤王军带出来的军粮并不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将领们只能尽可能补给优先提供给正兵和将领们的私兵(相当于家丁),至于义兵、僧兵、服替代役的代立军,那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还有人数最多,但也最穷的官奴婢,自然只能每到一地,就四处散开找吃的。
一过水原,南路军就是一路走一路散,逃亡之人逐日增多,期间还发生了两次兵变,一次有两千多人私自脱离部队当了逃兵,一次有接近三千人干脆直接向齐军投降。
这些投降的人给齐军带来了南路勤王军的确切情报,得知敌人已经近在咫尺后,原本打算先对付北路勤王军的徐世杨临时决定改变目标,先消灭李洸,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在临津江北岸徘徊不前的申硈。
正月二十七,李洸才带着他那没什么士气的大军抵达阳浦,而齐军主力早已严阵以待。
面对没有强大骑兵的高丽人,齐军对野战没有丝毫畏惧,他们甚至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防守反击战术,直接主动出击迎战。
当然,齐军也不会直接一头撞上去,那样未免显得有些太蠢了。
在围城期间,齐军强迫被掳的高丽人为他们制造了几百辆盾车,这些盾车挡板很薄,车体很轻,制造非常简单。
但再薄那也是盾车,抵挡高丽人的片箭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进军的战鼓声响起,齐军盾车阵在高丽降兵的推动下缓缓向前,长达数里的大阵展现出惊人的气势,而高丽军人喊马嘶,各种旗帜胡乱摇晃,分属于不同将领的部队来回调动,很多部队却一直找不到主将安排的位置,还未真正开打,高丽军就已经陷入致命的混乱中。
齐军的攻击按部就班,由各旅属侦察连轻骑兵组成的游骑前出至高丽军大阵百余步处,三五成群的对高丽人做出威逼姿态,许多高丽部队忍受不住压力,对这些灵巧的骑手射出大量轻巧的片箭。
轻骑兵立刻拉远距离躲避,由于齐军骑兵过于分散,片箭的威力也不足,一轮射击过后,齐军只损失十几个人。
随后轻骑兵再次做出威逼姿态,高丽人也理所当然的继续射击,就这样来回进行了数轮试探,轻骑兵马力和高丽弓箭手的臂力都消耗巨大,轻骑兵转移到盾车阵后面,暂时退出战场。
就在此时,齐军盾车阵已经逼近到高丽军阵不足三百步的距离上,炮兵开始发言。
齐军十个炮兵连80门大小火炮在近距离上同时对高丽军展开射击,炮兵部队第一次尝试在盾车阵后面部署观察员,前出到距离敌人更近的而距离,用旗语帮助某个炮兵连调整弹着点。
这种战术非常适合对付机动性不够,只能列阵而战的敌人,齐军炮兵在第二轮射击中就开始取得命中,在第四轮射击时,已经有三成炮弹可以直接命中敌人了。
数十枚2斤到8斤中的铁球在高丽军阵中横冲直撞,各种兵甲碎片和人体残肢四处乱飞,特别是那些8斤炮弹,每一次直接命中,都能在高丽军阵中开出一条血肉胡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98章 降服4
高丽兵在各级军官的拼命催促下,用射程极远的片箭对盾车阵发动徒劳的反击,这些轻箭自然被盾车全部挡住,只有几个不小心把身体露出盾车缝隙的高丽降兵被片箭命中。
高丽军已经对齐军轻骑射出多轮片箭,现在有仓皇对盾车射击,慌乱中,几轮过后,高丽弓箭手的体力就彻底耗尽,连这点反击力量都变得稀稀拉拉起来。
本来,按照战术,齐军步兵应该在盾车的掩护下继续上前,逼近到70步左右的距离上,用火枪对敌军射击几轮,彻底击溃敌人后,再由骑兵追杀。
不过,现在看起来用不着这么麻烦了。
高丽军正在崩溃,让步兵继续前进只是浪费时间。
于是徐世杨改变主意,打算用更简单直接的方式结束高丽兵的痛苦。
齐军大阵响起一阵刺耳的军号声,这是徐世杨剽窃自另一个世界PLA的冲锋号,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个号声将会成为所有与华夏为敌的民族挥之不去的噩梦。
而现在,这个号声还是第一次在华夏传统领地之外的地方响起,不过高丽人已经开始觉得着号声像是索命无常的催魂铃了。
伴随着冲锋号声,盾车阵纷纷停下,中间位置的盾车向两侧让开,十个胸甲骑兵连从这通道和盾车阵两翼涌出,在距离敌军只有150步的位置上开始从容列阵。
新组建的胸甲骑兵是齐军此时唯一一支完全以冲阵而存在的重骑兵,部队里所有骑兵奢侈的达到了一人双马的配置,机动性十分强大。
而且所有人都是内锁子甲,外胸甲的双铁甲,马匹也都披着鱼鳞马甲,行动起来就像是一群铁人,仿佛任何武器都无法击穿的铁甲反射着阳光,不用开打,就能给任何敌人带来巨大压力。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甲骑具装的威力也确实配得上他们的名声,因为即使是鞑子的重箭近距离平射,如果不是击中少数几个没有铠甲遮挡的部位,也无法给这些铁人造成什么伤害。
甲骑具装的缺点就是装备价格实在太过昂贵,而且对攻击地形要求也太高。
但若是给他们找到机会,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步兵能够抵御这种装甲骑兵的冲击。
徐世杨刚刚亮出足足十个骑兵连,一千甲骑,其强大的气势就彻底压垮了大部分高丽军的士气。
徐世杨听到高丽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潮水般的呼声,无数高丽士兵扔下手中的武器,慌不择路的四处逃窜。
高丽军崩溃了。
四万大军如同被开水灌了窝的蚂蚁,一边发出惊天动机的惨叫一边亡命奔逃,只剩下大约数千人的正兵精锐和战争经验较为丰富的替代役士兵还在原地固守。
徐世杨怀疑他们不逃,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大军星散,若是被齐军骑兵追杀,步兵的两条腿想跑都跑不掉,还不如团起来坚持一下,等敌军骑兵去追溃兵,他们再走也还来得及。
想法是不错的,不过相对士气全无的溃兵,徐世杨更想消灭这些在溃败中还能咬牙坚持的老兵精锐。
在徐世杨眼里,这些人才是高丽军的脊梁骨,只要消灭他们,其他人再多都没用。
因此徐世杨只派出火枪骑兵和休息了一阵的各旅侦察连追杀溃兵,其他人都留在原地,参与对高丽老兵的围攻。
胸甲骑兵连按原计划缓缓加速,目标直直留在原地的高丽兵,这些老兵肩并肩,前排长枪手半蹲着向上斜举长枪,形成一个圆形枪阵,后排一些刀盾兵举起圆盾保护长枪手的头顶,再向后是弓箭手,摆出一副这个时代最为标准的反骑兵阵型,静静等待最后一击的到来。
然而最先来的还是齐军炮兵,两个骑马炮连在高丽军两翼摆下16门神机炮,两分钟之内就将48发2斤重的炮弹倾泻在高丽人头上。
高丽军一片惨嚎,严整的圆阵立刻变得松散起来。
就在这时,胸甲骑兵抓住机会,发动急速冲锋,锋利的枪尖刺穿柔软的人体,一次就能把紧密排列的数个高丽兵串在一起,随后骑兵放弃骑枪,顺手抽出马刀或直剑,照着身边涌动的高丽人脑门直劈。
高丽军最后的圆阵在一瞬间就被击穿,马刀和直剑劈开高丽兵的脑门,再由战马的铁蹄把这些最勇敢的士兵踩进泥土里,惨叫声不绝于耳,鲜血狂飙,整个大地被鲜血和马蹄践踏成一片泥泞。
半个时辰后,齐军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高丽南路勤王军4万余人,阵亡主帅、全罗道巡察使李洸以下3700余人,近万人被俘或投降,其余全部溃散。
……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一点点。
徐世杨亲自率领主力前往南方迎战李洸之时,王京附近只剩下齐李两家联军和高丽降军共4千人。
其中李飞凤指挥海盗兵负责封锁相对较为安全的西大门(敦义门),他们在这里学着齐军的样子,挖掘了一道壕沟并修了一道胸墙,除此之外还在壕沟前摆了一道拒马。
这样的防御当然称不上坚固,不过在李飞凤看来,对付孱弱的高丽人已经足够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陆地上的围城战不是海盗们喜欢的战争形势,很多跟着李飞凤来高丽助战的中柜小柜们,对呆在原地封锁城门的任务怨声载道。
他们想要去高丽的乡下劫掠,然而这次战争,李飞凤始终坚持遵守徐世杨的命令,绝不去做军令之外的事,这样子一点都不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大海盗。
“掌柜的,那徐世杨只让他的人四处劫掠,让咱们守在这里一动不动,这未免太过分了吧!”一个与李飞凤关系不错的中柜小声说道:“现下他的人去对付高丽援军去了,却还是让咱们呆在原地不动……,咱们是来助拳的,何至于这么听他的话?这样下去,这一仗打完,咱们能得多少东西?”
李飞凤站在胸墙后面,看着高丽王京低矮的城墙,很久之后才答非所问的说道:“你觉得高丽兵怎么样?”
“其实还行,水军打不过咱,不过陆上就不好说了。”那中柜很诚恳的回答:“毕竟有十好几万大军呢。“
“是啊,你这不是很明白吗?“李飞凤冷笑道:”你觉得棘手的高丽军,在徐世杨手里被打得跟狗一样,咱们当然得听他的。“
………………………………
说一下哈
很多读者说我把敌人写的太弱了,看起来有些像神剧。
然而实际上……呃,以后金为例子,明末有上万满洲兵跟毛文龙的海盗陆战队激战数日,损失三百之后就放弃攻击的战例。
鞑子精锐的坚韧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若是换做对火器一无所知的队伍,被成熟的火器兵部队一轮击溃并不是特别难以置信的事。
我这其实还是给敌人开了一些反向金手指的,毕竟几次与鞑子作战,鞑子甲兵都能顶着火器进入白刃战。
至于这次的高丽战争,那就更简单了。
真实历史上的龙仁之战,李氏高丽的南路军(一说五万,一说四万),被倭人几百兵就打崩了。
………………………………
第399章 海盗的想法
战争中,能够为大家带来胜利的统帅就会得到拥护,这是走到哪里都适用的真理。
李飞凤虽然是海盗,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既然李家人自己都知道他们在陆地上战斗力不强,那么听强者的话去争取胜利不是很正常的吗?
至于战利品分配问题……
“我实话说吧。”
李飞凤说道:
“若不是咱们好歹击溃了高丽水军,取得了些战功,这次我都打算给徐世杨白打工了。”
“啊?掌柜的,这……”
“这什么这。”李飞凤解释道:“我看,这徐家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就算做不了天下,割据一方是毫无问题的。”
“现在他们还能看得上咱们,再过几年,你就是想给他白打工,他们都不一定肯用咱们!现在这么好的机会,留下个好人缘比那点财物重要得多。”
实际上,李家本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维持双方关系的,可谁让前几年李飞龙利欲熏心,在跟徐世杨达成了协议的情况下又去转投秦会之了呢?
结果就是之前的关系彻底鸡飞蛋打,还给徐世杨留下一个己方不信守承诺,见利忘义的印象。
要扭转这种不利影响,在财富方面做出些牺牲是必然的。
现在只不过是有可能少分些战利品而已,算得什么大不了的?
何况,徐世杨早已言明会按出兵比例和李家的战功分配战利品,只是他不允许李家人私自抢劫而已。
这就更不算什么了。
“我知道你们想杀人,想抢几个小娘回去。”李飞凤警告道:“我告诉你,现在都给老子忍着!若是有人挨了齐军镇抚兵的刀子,可别指望老子给他出头!”
“是。”中柜有些不情不愿的答应一下。
“告诉兄弟们,忍住这一时,别给老子捅娄子,回去之后老子另外给一份赏。”
“是!”这一次答应的就痛快多了。
李飞凤之所以愿意自己掏钱劳军,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这次给齐军助拳已经算是赚了。
徐世杨答应分给他的战利品有多少先不提,对李飞凤来说,能跟徐家这有大好前途的势力搞好关系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何况李飞凤还在江华岛海战中学到了些新的东西。
比如说,李飞凤发现,抬枪这种武器在海战中的表现十分亮眼——在关键时刻击杀了高丽水军统帅,彻底奠定了胜局。
这玩意射程比火枪远,准确度比火炮高,威力足以击穿板屋船最厚的船板,对海盗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十分适中且合用的海战利器。
而且,制造抬枪的技术条件并不高,李家自己的铁匠就能制造,问题在于制造数量,以及火药供应上面。
现在李家自己也会生产一些火药,但这次出来跟齐军一起打仗,李飞凤发现自家生产的火药药效比齐省造差了许多。
还是以抬枪举例,用李家自产的火药时,一挺大抬杆发射一次需要一两二钱火药,但用齐药,只需一半就能达成同样的效果。
好在这两样缺陷目前都有解决的办法:抬枪数量不足就多找工匠,火药药效不足就多装药。
笨办法有用,那就不是笨办法。
在李飞凤眼里,抬枪之外的武器,最合用的是神机炮和碗口炮。
前者能在合适的距离上击穿这个时代所有舰船的船板,但又不至于威力大到能迅速击沉一艘船;后者更是如此,这种只能用来发射霰弹的武器可以在接舷战之前清扫敌舰甲板。
这三种武器,统一思想就是不能迅速击沉敌舰,但能为接舷战提供极大帮助。
这也是海盗特性所决定的,毕竟,如果是用大口径大弹重的将军炮直接把敌舰打沉的话,海盗还能抢到什么?
‘徐世杨很不喜欢大抬杆和碗口炮,都没看到齐军装备过这些玩意。’
李飞凤忖度着:
‘如果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