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王启年必须做出更多贡献,徐世杨对王启年提出,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财产,成立一个专司边贸的商号(王启年直接把商号命名为“上马贼”,他似乎对贼这个字毫不在乎甚至有些得意)。
振武伯的部队所有饷粮都由上马贼商号出,但这个商号的业务要接受户部的指导,按时纳税并且随时接受查账。
这也是一种布局,针对蒙兀人、针对党项人、针对同大汉军世候,也是针对王启年的。
……
就在齐国耗费大量精力四面布局的同时,目前最重要的战略方向——辽南也没有闲着。
进入八月底收获季节,齐军按时对女真鞑子发起秋季攻势。
只是因为焦土带的存在,齐军攻势规模显得比较小,而且是在等待蒙兀人率先发起劫掠辽中平原的进攻之后才出动的。
隆道四年八月中旬,蒙兀古尔汗札木合亲帅六万骑兵进入辽中平原,展开针对辽沈的大规模劫掠攻势。
他们出现十天之后,东线齐军非常默契的从凤凰城出动,兵分两路开始尝试进攻连山关和岫岩地区。
另外,从盖州出发的齐军骑兵,以连为单位,配备一人双马,一马带人一马带物资,强行穿越焦土地带威慑海州。
一时之间,整个辽中平原烽烟处处,各路女真守军左支右绌,疲态尽显,仿佛不需要齐军主力出售,现在大金国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然而,这只是错觉。
经过半年的休整,女真三位太子勃极烈已经做好了应对这种齐蒙联合进攻的准备。
特别让人感到松了一口气的是,辽南方向的焦土地带已经起到了作用,齐军穿越焦土抵达海州的部队十分稀少,而且没有携带令人头疼的大炮,因此海州巍然不动,只有少数外围村庄被攻破,其他村庄收割工作被迫停止而已。
损失虽然大,却并不致命。
东线也是一样,齐军从凤凰城一线出发的部队很少,两路不过各一千人上下而已,而且这两地都是山林道路,齐军进攻只能是在山道中一步步跟金国守军顶牛。
也许连山关和岫岩都会陷落,但在那之前,他们一定能给辽中的主力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何况,就算占领这两个地区,两路齐军也没有充足的补给继续进攻——对他们来说,补给线实在太长了。
既然如此,金军实际上已经可以尽可能集中主力,专门对付来趁火打劫的蒙兀人。
………………………………
第462章 辽阳之战1
齐军进攻略显无力,那么对女真来说,今年最危险的敌人自然就是蒙兀人。
也许是为了劫掠范围更大的地区,也许是一条路线无法支撑太多部队,更有可能是两个理由都有。
此次进攻,蒙兀古尔汗札木合以六万轻骑兵分三路,分别向辽中平原进攻,顺路劫掠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钱帛、粮食、器具、人口等等。
金国主力一直龟缩在辽沈海三地附近,一开始并未对蒙军进行阻击,因此他们也一直在承受损失。
不过蒙军分散太过严重,这就给了金军一个很好的各个击破的机会。
六万蒙军在数量上已经远超金军可以出动的总兵力——现阶段金军核心的女真人只有三万多一点,而且其中只有1万有甲。
但女真人也不是傻子,实际上,作为这个时代最强的封建军队之一,金军对战争的总结也还算到位,他们屡次输给齐军,倒也每次都能从失败中学到一些东西,并且尽量做出改进。
比如,最近几年,金军一直十分重视火器部队的建设,这其中包括炮兵的火枪兵。
他们的火器部队两次被齐军全歼,但依然竭尽全力重建,在齐蒙秋季攻势开始之前,金军又一次拼凑起一只还算可看的火器部队。
这只部队由七千阿哈兵和三千女真兵组成,女真兵主要充当督战队和炮兵护卫队,免得敌人一个突击就把只能远远打放的火器部队冲垮,花费巨资的火器再落入敌人手里。
武器的操作依然依靠各族阿哈,因为金军中实在没有火器人才,三位太子勃极烈甚至专门提拔了之前战争中被俘的齐军士兵,让他们充当火器部队的主要基层军官。
编制上,一万人的火器部队被平均分给三个太子勃极烈拥有,每个勃极烈下属的两千多阿哈和一千女真甲兵,还模仿齐军较早期的命名方式,把队伍命名“重兵旅”。
按照齐军降人的建议,这支部队在战时应该尽可能统一指挥,以发挥火力优势。
装备方面,由于遭受齐军屡次重击,此时金军已经一门接近齐军规格的火炮都没有了,所有一百三十门大炮中,有六十多门是结构最简单的虎蹲炮,另有四十多门碗口炮,以及性能最好的二十多门神机炮。
与齐军统一口径的神机炮不同,金军神机炮弹重从半斤的小神机到八斤大神机都有,但由于炮管壁太薄,大多数金国神机炮仍然只能用来发射霰弹。
金属火炮之外,金军专门准备了三百门木炮,有齐军出身的猛安提出了木炮容易炸膛的问题,建议所有木炮按照齐军的操典要求,每门只允许发射一次。
不过女真勃极烈并不在乎阿哈的伤亡,因此他们依旧强硬的规定,遇到战斗,木炮也必须不断开火,直到被敌人摧毁或自己炸膛为止。
害怕炸膛而不敢开火者,女真督战队会毫不犹豫的砍下炮手的首级。
降兵出身的猛安不敢继续争辩,没人敢提醒女真奴隶主们:炸膛有可能引发火药的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自己摧毁自己的军队。
于是这个隐患就只能继续保留下去。
火炮之外,火枪装备数量也已经提升上去。
金军现在有八百多条火门枪,三百多条火绳枪,以及一种他们自己发明的奇怪武器——木筒枪。
这种玩意其实就是木炮的缩小版,在一个可手持的木筒上绑粗麻绳以加固,然后装填火药和铅子射击。
这种东西生产简单,女真人很快造了将近三千支,只是威力和实用性都很可疑,毕竟这玩意根本装不了足额发射药。
不过这些简易火器倒是让金军的三个重兵旅全都有了基本的武装。
这样的话,金军有战斗力的部队不是蒙兀人之前猜测的3万,而是将近四万!
……
大周隆道四年九月二十二,龟缩超过一个多月的金军主力突然全体出动,沈州、海州的驻军迅速向辽阳集结,加上本来就在辽阳的部队,四万人在三天之内集结完毕,然后留下火器部队防守首都辽阳,其余三万真女真强行军向在长宁堡一带的蒙兀南路军扑过去。
蒙兀南路军有两万轻骑,但此时真正跟在主将身边的只有八千多一点,其他的都已经分散劫掠去了。
蒙兀军主帅的八千骑兵也是因为要围攻长宁堡这个通往辽阳的重要据点。
九月二十七,金军突然出现在长宁堡附近,三万女真人立刻向蒙兀人发动进攻。
此时为了围攻长宁堡,南路蒙军都在步行围攻,自然被突然出现的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已经憋了一个多月的女真人像是一帮饿红了眼的狼,以步兵部队迅速对蒙军发动正面冲锋,骑兵部队两翼包抄。
松散的蒙军步兵直接崩溃,南路军主帅当场阵亡,八千骑兵有两千多人被斩杀,接近五千被俘虏,只有一千人不到的蒙兀人逃到马匹附近,趁着女真人屠杀自己同伴的时机迅速逃离战场。
轻轻松松获得一次胜利后,甚至没来得及仔细打扫战场,完颜宗干就亲自率领七千骑兵向北方黄泥洼附近的蒙军中路部队扑过去。
得到南路获胜的消息后,留守辽阳的完颜宗弼立刻率领三个重兵旅主动出击,率先对中路蒙军发动进攻。
中路蒙军的主帅就是古尔汗札木合,这位草原枭雄掌控部队的能力自然超过南路军主帅,因此虽然中路军出动的时候也是只有两万人,但此时围绕在他身边的仍然有一万五千之多!
而完颜宗弼手中只有一万人,以一万步兵去对付一万五千骑兵!
此时的完颜宗弼其实也是心中惶恐,但他没有别的办法,金国也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必须在这次战争中获得全胜,否则南面的汉人和蒙兀人就能一年年一刀刀把大金国活刮。
所以,完颜宗弼就算赌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尽可能用这些不可靠的部队牵制住蒙兀人的主力,给正在急速赶来的完颜宗干创造一击制胜的机会。
………………………………
第463章 辽阳之战2
为了让重兵旅的士兵发挥出起码的战斗力,完颜宗弼在率军离开辽阳前在全军面前许下重诺:
只要能战胜蒙兀人,这次参战的所有阿哈士兵全部取消奴籍,并且每户分地一响(五十亩),大屋一间,牛或马一头。
如果能在战斗中取得蒙兀人的首级或俘虏蒙兀人立下战功,就加赏阿哈一人,女子一人。
这个许诺对艰难求生的阿哈奴隶们来说,确实是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在齐军降人的帮助下,三个重兵旅发挥出让完颜宗弼都感到有些诧异的战斗力。
九月二十七下午开始,蒙军轻骑兵对金军三个重兵旅方阵发动轮番骑兵冲击,然而品字型的金军方阵不断用各种枪炮还以颜色。
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就是各种口径的火炮,这些只能发射霰弹的武器可以覆盖方阵前五十步范围内的一切,虽然打得不准,但密集的霰弹根本躲无可躲,一旦进入这个范围,不论人马都会被密集的碎石子打成蜂窝,死状极惨。
蒙军的伤亡一直不大,但三轮冲锋都未能打垮金军步阵,一直到金军的铁炮因连续射击开始发烫,没法继续射击为止,蒙军才第一次真正与金军发生接触。
不过完颜宗弼在关键时刻命令女真甲兵顶在前面,为火枪手争取射击的机会,结果第四次打退了蒙军的进攻。
此时札木合也得到了南路军溃败的消息,但他不想放弃,命令手下发动了第五次进攻。
这一次,金军那些重复装填的木炮木枪发生大量炸膛现象,战前齐军降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因为炸膛,这次进攻,金军火器给双方带来的伤亡基本相当——双方都损失了几百人之多。
于是金军开始产生动摇——不论再怎么临时鼓舞士气,奴隶始终是奴隶,他们不可能瞬间就把自己当成女真人,当成这大金国的国民。
再有可能死亡的时候,再重的赏赐许诺也毫无意义。
然而,在金军全军动摇,仿佛蒙军再加把力气就能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完颜宗干率领的女真骑兵赶到战场。
局势瞬间急转直下,刚刚取得一次大胜的女真人发现蒙兀人居然连阿哈奴隶为主的重兵旅都吃不下,顿时信心满满,士气高涨。
相反,与金军步阵纠缠过多,疲惫不堪的蒙兀人虽然还有一万四千多人,但在气势汹汹的金军骑兵冲击下,还是迅速崩溃了。
明白局势不可挽回,札木合率先率领自己的亲卫队撤离战场。
与南路军相比,蒙兀中路军的好处是士兵离自己的战马并不远,虽然因为几次冲锋,战马十分疲惫,而且他们也没有机会去马桩子那里换马,只能就地逃跑,但完颜宗干也并未穷追不舍。
因此,中路蒙兀军只有一千多人被杀死,两千多人被俘虏,其余蒙兀轻骑兵大多成功脱离战场。
事实上,此时金军已经取得了胜利,只是女真人没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习惯。
完颜宗干命令用蒙兀人留下的马桩子骑兵疲惫不堪的战马,然后七千骑兵再接再厉,向更靠北一些的柳条寨附近的蒙兀北路军发动强攻。
蒙兀北路军统帅留在身边的部队有七千多人,但是他已经从慌不择路的溃兵那里得到了南路军和中路军都已经崩溃的消息,于是他赶紧下令部队集结。
只是,分散出去劫掠的骑兵队伍不是那么容易回收的,于是蒙兀统帅做了一个足以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在柳条寨附近停留一夜,等待更多部队前来汇合。
九月二十八清晨,天降大雾,完颜宗干下令全军下马,步行对蒙兀北路军发起攻击。
蒙兀统帅完全没有意料到敌人居然来的这么快,混乱中他们也看不清到底来了多少女真人,于是蒙兀北路军主帅继续犯错,他居然下令那些蒙兀牧民坚守阵地!
这给了金军太多的时间,大雾消散之后,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率领两万金军赶到战场,完成了对整个北路蒙军的合围!
又过了两个时辰,金军调来重兵旅的大炮,彻底解决了战斗。
至此,金蒙辽阳之战,金军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三路入侵蒙军全部被击溃,之后三天,金军对分散劫掠的小股蒙军发起不断追剿,直至他们全部被消灭或赶出金国控制区为止。
这次战役,金国付出了辽、沈、海以西所有土地都被蒙兀人抢成一片白地的代价,斩杀蒙兀轻骑超过八千人,俘虏一万五千,另外缴获多达四万匹马!
蒙兀人的马匹数量还是多,一人双马是普遍现象,一人三马也不算夸张,因此金军连续缴获三路蒙军的马桩子,可谓发了大财。
因为女真人的马匹拥有量只是比齐军高而已,三万女真有马的人也不过一半,这五万匹马的到来,相当于把金国战马拥有量增加两倍之多!
甚至可以说,金军的战马拥有量比他们的士兵人数都多了!
还有那一万五千蒙兀俘虏,对缺乏人力的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补充。
兴奋中的女真勃极烈们决定,这些上好的丁口分给三个太子各四千,完颜宗翰拿走剩下的三千。
勃极烈们美滋滋的畅想,在未来一年内,把这些蒙兀丁口转化为自己的战斗力,这样大金国有战斗力的部队就能扩充到五万五千人以上。
对于最近几年一直在不可逆的损失主力部队的女真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这么有效的扩充自己的队伍。
真是个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当然,这次战争,阿哈奴隶组成的重兵旅表现十分亮眼,战后完颜宗弼信守承诺,赐予所有参战的阿哈落籍开户的权利,并且分了土地和房产——反正金国现在的人口也没法开垦辽中平原上的所有土地。
跟重要的一点是,三位太子勃极烈发现,只要有合适的武器,阿哈奴隶兵也能发挥一定战斗力——至少在防守时如此。
这意味着,金军今后在外面抓获的阿哈奴隶,也能有效转化为金国的军队,而不是只能当做辅兵或壮劳力使用。
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弼他们,觉得自己又找到了让大金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机会。
………………………………
第464章 人口!人口!1
齐蒙暗中配合的秋季攻势此时还未打完,不过出兵较少的齐军得知蒙军已经崩溃后,立刻开始收缩。
南线从盖州出击的齐军骑兵部队在把海州、鞍山之间的大部分鞑子村庄烧成一片白地之后,穿越焦土区,返回盖州。
东线齐军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先后攻占连山关和岫岩城,卡住了这两个重要据点。
就像盖州是辽南丘陵的大门一样,这两地也是辽东原始山林地区通往辽中平原的大门,卡住这两个地方,齐军对辽中平原就具备攻守自如的战略优势。
不过,东线齐军也没有继续扩大战果,负责这个战略方向的冯三虎担心进入辽中平原后会被刚刚得到一定休整的金军伏击,因此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就地转入防御。
金军在打退蒙兀人之后,也开始进入消化战果的状态,他们并未着急再发起对齐军的反攻。
完颜宗弼认为攻城必须准备大量火器,但现在金军准备的木枪木炮已经全都报废了,铜铁制造的金属火炮数量又不足,也没法发射攻城炮弹。
金军打算为明年的战事准备更多火器,因此金军并未尝试收复岫岩和连山关,双方就此“和平”的结束了隆道四年的战事。
……
十月初,远在登州的徐世杨才得知这次秋季攻势的结果:
齐军自己进展还算顺利,但蒙兀人扎扎实实给女真人当了一次运输大队长。
估计,这次女真人的战利品减去损失,他们还算是赚了一大笔。
这真是让人有些沮丧,原本徐世杨以为这样削弱女真鞑子两年,在隆道七年左右就可以彻底消灭女真鞑子了呢。
这样看起来,女真人还能从草原方向获得补充,除非徐世杨付出更多努力,否则辽东方向的战争还有得打。
当然,这也不算太坏,毕竟蒙兀人早晚也是敌人,他们事先被严重削弱,将来齐军进攻草原就更加轻松。
一切的一切,最终还是要取决于齐国自己的基础建设。
时间对徐世杨来说是有利的,因为齐国国力增长比谁都快。
在隆道四年,齐国按计划开拓了辽南和冀省的大量土地,就连齐省也有很多土地得到了开发。
年初计划的4500万亩应税耕地目标,实际上到十月底的时候就已经达成,在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齐国农业已经可以开始尝试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特别是徐世杨念兹在兹的棉花,这种作物对齐国开发辽东十分重要,因此新开发的土地中,有高达三百万亩是棉花田。
实际上,如果有更多人口,齐国还能开垦更多土地——按照以前大周黄册的记载,当初仅仅齐省就有八千万亩土地,冀省耕地数目也差不多。
辽南一直没进入大周的控制,没有具体数字,但按照前朝的统计,有充足人口的话,开垦两千万亩并无太大问题。
原本应该有一亿八千万亩的土地,实际只开垦了四千五百万,足以可见齐国的人力缺口到底有多大。
然而遗憾的是,齐国虽然通过各种手段鼓励生育,但人口自然增长比例依旧不能满足徐世杨的期待——在齐国,大量新生儿出生的同时,死亡率也一直让人感到心寒。
实际上,齐国女性安全生育比例只有八成到八成五!
新生儿死亡率居然达到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这要是搁在徐世杨来的那个时代,负责接生的医院已经足以堪称杀人魔王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婴幼儿这种死亡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可能也是世界最低比例。
只是徐世杨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十分强硬的要求每年把齐国新生儿死亡比例降低至少百分之一!
为了做到这一点,徐世杨命令以负责妇女工作的文月为首,组成调查工作组,在齐国范围内进行孕期妇女普查工作。
在徐世杨的暗中控制下(他没法亲自去找别人怀孕的老婆搞调查)工作组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成本,最终找出几条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这个时代,女性育龄非常早,文月抽样调查发现,齐国范围内,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时的平均年龄不高于15岁,越穷的地方这个年龄就越小,最低甚至有12岁的。
这个年纪的女性甚至自己都是个孩子,身体根本没有长开,生育孩子自然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甚至一尸两命都是平常。
而且,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之后,在生活的重压下,大多数女性在育后一个月左右时间内,就要重新开始工作,为此失去生育能力或者留下严重疾病的女性数不胜数。
这简直是用母亲的生命去交换孩子的命!
徐世杨认为这实在太过得不偿失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除了利用顾横波负责的乡村宣传队大规模下乡宣传“晚育”的好处之外,徐世杨还打算用行政命令干涉民间习俗——趁着现在齐国处在上升期,对基层控制比较严密的机会。
齐国刑部在隆道四年十一月初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妇女权益保障法》,虽然这部法律只保障齐国平民以上阶级的女性,不过对这个冷酷的时代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妇女法规定:平民以上女子16岁之前不准婚配,与16岁以下平民女子发生关系,不管女方是否自愿都以坏人名节的重罪论处——这个罪行在齐国是绞,情节严重者斩。
如果女方真是自愿,那么男方将会被贬为庶民,然后流放到边缘地区。
与之相反,合法年龄处在孕期的妇女将会得到更多经济上的补贴,以避免他们不得不在虚弱期参与重体力劳动。
以往,齐国平民以上女子在生育期可以每天获得一枚禽蛋的营养补充,这已经被民间誉为难以置信的善政。
从妇女法颁布之后开始,这个补贴得以大幅度上涨:一枚禽蛋仍然保留,然后每人每天发放三斤粮票,从孕期开始发放到孩子出生三个月后为止。
但是,孕期最后一个月和孩子出生后两个月内,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外出劳作,否则政府会对夫家进行经济处罚。
如果夫家经济困难,可以申请养育贷款。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