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徐世杨解除冯三虎扶桑远征军司令的职务,命令其回国反省,远征军司令官的职务由华夏将领中以心软著称的林冲接替。
……
共和1793年7月13,未能在任期内完成控制扶桑的任务,却得了个“屠夫”诨名的冯三虎中将乘坐海军运输船黯然回国。
但是他惊讶的看到,帝国皇太子,全国武装力量总统帅徐世杨就在津门码头上等着他!
徐世杨亲迎出征的将帅回国,这是获得大胜利班师回朝的时候才有的待遇,而在冯三虎的意识里,他的这次扶桑之行应该是失败的——没看到自己连职务都被解除了吗?
而且此时远征军也根本没有班师。
在津门最大的酒店,最昂贵而富丽堂皇的房间中,徐世杨与冯三虎相对而坐。
“三虎,你跟了我多少年了?”徐世杨问道。
“我是最早跟着殿下的人,到现在整整十八年了。”
听到徐世杨对自己的称呼,冯三虎感到一阵激动——如今的徐世杨表面上对谁都很客气,要不就称呼其官职,要不就称呼表字,但冯三虎知道,这种表面客气只能说明那个人没能“简在帝心”。
“十八年了啊。”徐世杨微笑着感慨道:“当初我收留的那个瘦猴一样的流民孩子,如今也已经能成长到统兵十多万,可以灭敌国绝敌嗣的大将了。”
“殿下,我没能做好……”
“不,不关你的事,这事其实是我的私心作祟。”徐世杨摇摇头,缓缓地感慨道:“我心里有压抑的仇恨——别问我为什么对扶桑人有这种仇恨,它就是存在,所以我没有制止你的命令,甚至对你的命令暗自感到痛快。”
“殿下……”冯三虎试探性的问:“难道您同意我的做法?”
“处于利益考虑,我不会认同,因为这会引发一千多万扶桑人的激烈反抗,增加我们的统治成本。”徐世杨回答:“但我心中为你欢呼雀跃。”
“何况,我突然觉得,有你这么个将领其实蛮好的。”
徐世杨接着说道:
“名声是个很有用的东西,不论好的坏的都是如此,你的威名——或者说凶名,已经传扬出去了,将来你再领兵出征,你讨伐的对象就得好好想想他们是否还要继续抵抗。”
“只要你别在自己国内运用这凶名就行了。”
这就是威慑,在华夏强大的宣传系统推波助澜之下,用不了多久,冯三虎这个名字就会成为地狱的代名词,能连小儿带大人一起止夜啼的存在。
“三虎,问你个问题,如果我现在任命你为南下军团司令,命令你进攻大周,你在江南会怎么做?”
冯三虎猛地抬头看向徐世杨。
徐世杨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十分微小的事。
………………………………
第607章 内外有别
冯三虎跟在徐世杨身边十八年,参加过每一场徐世杨指挥的战斗(除了他下江南那几次)。
尽管徐世杨大不了他几岁,但对于冯三虎来说,徐世杨亦师亦友,亦兄亦父,亦是统帅亦是战友。
因此冯三虎十分了解徐世杨,因为后者就是他人生的导师、指路人,冯三虎思考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先考虑一下“如果是殿下,他会怎么做?”
结果这次在扶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没考虑这个问题就随性而动,就闹出这么大乱子。
冯三虎觉得,自己还是很了解徐世杨的。
殿下这次问出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静,仿佛真的只是问了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但实际上,冯三虎认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核——关系到徐世杨今后会怎么运用他这个人的考核。
那么徐世杨会希望得到什么答案呢?
殿下刚才说他其实为“清剿令”暗自高兴,但那是对扶桑人,扶桑人是外族。
殿下刚才还说自己不要把在扶桑的作风带到国内来……。
嗯,这才是最主要的,内外有别,真要回忆一下的话,徐世杨对内其实一直蛮心软的,以往不断让权,不断出让他自己的利益先不提,就连那些激烈反对过他的坞堡主,徐世杨也只是破其家而没有绝其嗣。
那么谁是内谁是外呢?
“殿下,如果是属下负责江南问题,属下一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
冯三虎认真的回答:
“属下绝对不会对江南下达‘清剿令’之类的命令,尽可能使用怀柔手段,但若是有人激烈抵抗,属下也不会手软,只是不去祸及子孙亲属。”
完全学习徐世杨统一北方时对坞堡主的做法,拉拢下层,消灭坚决抵抗的上层,赦免抵抗者的无罪的亲属子嗣。
用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其实,我还会给主动投靠的上层另外找一个替换原有利益的方案——比如引导他们放弃土地所有权和人身依附权,投资工业赚更多的钱,由地主转变为资本家。’
徐世杨暗中对冯三虎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补充。
不过,以冯三虎的立场来看,他能想到这些就已经算是符合徐世杨的意思了。
“冯三虎中将。”
称呼改了,冯三虎条件反射,直接推开椅子立正:“属下在!”
“先回家休息几天,之后去参谋部,跟公孙胜上将一起制定进攻江南的具体计划,年底之前要给我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徐世杨的语气依旧平淡:
“到时候我会亲自担任进攻江南的大军统帅,我希望你能成为我的副手。”
“遵命!”
……
让我们把时间倒拨回去。
共和1792年10月,差不多就在海军发动濑户内海海战的那段时间,漠南的草原上。
王启年大呼小叫的啃着滚烫的烤羊腿,身边几个蒙兀美女伺候着,两边还围着一大群土默特蒙兀的大小贵族。
大家围坐成一个大圈,围着篝火堆一起享用美女、美酒、羊肉和奶茶。
“王大当家!”
一个喝王启年带来的烧刀子喝的舌头都大了的小部落头人吆喝着:
“你要带着咱们去打党项人,咱们可以去,反正党项人也是敌人。可咱们现在这情况,恐怕不容易打赢啊!党项人造的铁瘊子甲,搁在咱们这能值九十匹马牛,九十匹!咱们拿着软弓去打铁鹞子,怕是容易吃亏!”
“就是就是!”土默特贵族们一起应和起来:“咱们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过!”
“我是个商人。”
王启年很随意的把手中的羊腿骨扔进火堆里,这个动作看的蒙兀人眼睛都直了——骨髓可还没吃掉呢。
“只要有钱赚,我什么都敢卖,铁甲、铁刀、箭簇,甚至高丽产的上好角弓。”
“我们没钱。”蒙兀人有开始诉苦:“这眼看着就要下雪了,咱们必须杀掉没法过冬的牲口,可这样也没法平安渡过白灾,还不知道今年要冻饿死多少人呢!”
“你们有羊。”王启年淡淡的说:“我每年都要采购上百万驮羊毛。”
“你们有牛马,我每年都要买最少三千匹马、五千头牛,八百封骆驼。”
“你们怎么会没有钱?”
这样还没有钱,那就只能是贵族们把部落的财富笑纳了。
果然,土默特的蒙兀贵族们全都一脸尬笑,有几个甚至难能可贵的脸红了。
但他们依旧不愿出兵,还想从王启年这里要到点额外的好处。
“算了,我这样说吧,这次华夏灭党项,是个很好的机会。”
王启年喝了一口奶茶,缓缓的说道:
“党项人把持西域的商路这么多年,再加上从中原掠夺的财帛,他们的积攒肯定不少,夺来一点都是一辈子吃用不尽的肥肉!这样的机会,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
“这次你们出兵,你们的缴获,献给我们皇上一成,缴税三成,我抽一成,剩下的部分,你们各自部落拿两成,其他三成给士兵自己。”
“等等等等!”那个喝大了的蒙兀小贵族叫道:“我们的缴获你们为啥也要分一半?”
“因为必须由我来指挥。”王启年说着,又用小刀去割羊肉——这小刀十分华丽,以前属于伪金勃极烈完颜宗望,现在落到他手里了:“你们若是自行出兵,华夏大军一定会把你们一起当成敌人,你们愿意给党项狗陪葬?”
没人愿意,所以必须是部落出兵让上马贼的汉人指挥,以避免被误伤。
指挥官当然应该分到最多最好的战利品,这是无需多言的道理。
“这样吧,我也个人让你们些利。”
王启年说道:
“你们自己定出兵的人数,然后以战利品抵押,从我这里赊借铠甲兵刃行粮,你们不是说白灾难过吗?出兵上百的部落,可以从我这里赊借棉毛布料。我只收你们一成的年息,等灭了党项人,你们抢到好东西,再折价还给我好了。”
能赊借布料对即将面临白灾的蒙兀人来说是很现实的好处,他们很难拒绝。
“可是,大当家赊借给我们的铠甲布料,按什么价算呢?”
“对啊对啊,要是九十头大牲口,我们借也借不起。”
“按一半,四十五头算吧。”王启年装作无奈的说:“灭了党项狗之后,你们可以把铠甲卖给察哈尔,到时候你们卖多少我是不会管的,这样你们其实是白赚了。”
………………………………
第608章 射白马
只要稍稍有些经济常识,就一定能听出王启年话中的漏洞。
王启年给蒙兀人的贷款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债务陷阱,在那些铁甲的价格上纠结,其实属于完全抓不住重点的行为。
然而蒙兀人就是完全没有经济常识,他们就是只关心赊借物资的价格,而不是赊借这个行为本身。
他们甚至连这个赊借的利息是否是利滚利都没有问,听到王启年可以按45匹牛马的价格出售铁甲后,所有土默特部落首领都迫不及待的立刻答应下来。
之后,首领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口头上准备出兵,这家出兵一百,那家出兵一百二,很快就给王启年凑足了整整四千配备至少三匹马的骑兵!
只是铠甲和兵刃缺口还得王启年按承诺送来。
“没问题!我给你们准备四千套铁甲!”王启年大大方方的说道:“一千五百套札甲,两千五百套锁子甲!”
这些铠甲都是华军从女真人手中缴获的,堆在仓库里很长时间了,花点小钱就能搬出来,那价格甚至可能还没有运到草原来的运费高。
用这些废品雇佣四千骑兵,从党项人缺乏防备的北方进入伪夏,王启年的计划已经算成成功一半了。
把事情定好之后,晚饭也差不多吃完了,王启年洋洋得意的露着两个蒙兀小娘,进了当地部族早就给他准备好的蒙兀包。
第二天一大早,王启年钻出温柔乡,顺手赏给昨夜的伴侣两张一两的华夏纸钞,然后在昨夜成人的两个小姑娘的千恩万谢中走出蒙兀包。
外面站着咬柱,那个一路护送王启年来的蒙兀勇士。
咬柱身后还站着一百多蒙兀人,这些牧民普遍矮壮,浑身散发着桀骜的气息,大部分人脸上有伤,双眼如鹰隼般锐利。
来见王启年的时候,上马贼收缴了他们大部分武器,但给每给人留了一把弓,一支箭。
“大掌柜,按你说的,我把他们都叫来了。”咬柱指指身后那些人说道:“都是最好的勇士,射箭极准!”
王启年淡淡的问:“只有这么点人?”
“不少了。”咬柱辩解道:“愿意背弃部落的本来就不多,我还专门挑过。”
咬柱最终还是决定投靠王启年了,之后王启年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土默特各部之间串联,寻找那些愿意脱离部落,跟着王启年讨生活的牧民。
这些人不算是土默特各部的士兵,王启年也不会为他们给土默特的头领们财物,离开草原后他们就会编入上马贼成为王启年的私兵,因此相对各部落提供的那四千人,王启年更加重视这些人。
“算了,这些就这些吧。”
王启年挥挥手,让咬住站到自己背后,然后他面对这些新来的牧民大声喊道:
“我就是上马贼王启年!”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大掌柜了!”
“老子可以告诉你们,老子是汉人,华夏帝国的军官,但你们不可能加入到华军中!人家根本不稀罕你们!”
“所以你们都是老子的私兵!老子才不管你们到底是汉人、蒙兀还是女真,只要老老实实给老子干活,好处绝对少不了你们的!”
“听着!我这里的规矩很简单!那就是服从老子的命令!老子让你们前进,前面有刀山你们也得上!老子让你们后退,前面有金山你们也得退!做不到老子就砍了你们!你们的家产妻女都分给别人!若是能做到,老子包你们发财!”
“现在,跟着老子来!”
王启年一声令下,随后翻身上马,带着一百多蒙兀人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奔驰。
过了片刻,几个老上马贼牵过一匹白马,然后用皮鞭狠狠抽了一下,让它在王启年一行人身前快速奔跑。
这匹马绝对算的上宝马,雄峻的身姿,白得耀眼的毛色,极快的奔跑速度以及超过一米五五的肩高,让视白马为神物的蒙兀人发出一片羡慕的惊叹。
但是……
“跟着我做!”
王启年从马镫上人立而起,双手放开缰绳,抽出弓箭,猛地一扭腰,一直锐头轻箭激射而出,正中马背!
“哗!”
惊叫声猛然响起,王启年居然向这样的宝物射击!
“射箭!”王启年大声吼道:“每人一箭!不射的和射偏的全都处死!”
一群上马贼呼哨着围了上来,每个人都带着弓箭,挂着双马刀,有些人甚至还带着枪。
现在蒙兀人知道上马贼为什么单单给他们留下一支箭了。
“啊!”第一个蒙兀人大叫一声,向白马射击。
该说确实是咬柱专门挑选过的勇士吗?这一箭射的很准,正中马腿。
那白马嘶溜溜的惨叫着,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射箭!”王启年大声命令着:“这马死了还没射击的全都处死!”
立刻有更多人对着那可怜的骏马射击,羽箭密集而来,几乎全部命中。
王启年看着那匹价值数百两的骏马浑身插得如刺猬般,惨叫着倒在地上,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
共和1792年11月。
华军完成了对党项人的战备工作。
北方是王启年的上马贼集团和被他招来参战的蒙兀人,合计六千人,兵力不多,但全是一人双马或三马的骑兵,战术机动性出类拔萃。
略微靠南的地方,从华夏边境一字排开十万大军(跟扶桑远征军一样,大部分是预备役和民兵)。
伪夏的西南方向,则是左鹤林率领的华夏和附庸党项部落联军两万人(包括投降的禹藏花麻部队)。
而华军对面,因为失去了横山蕃的支持,党项伪夏扫地为兵,也不过将将凑了大约二十万军队。
因为之前左鹤林与禹藏花麻、蒙正之间的兰熙之战所表现出来的双方战力差距,此时,再傻的人也能看出来,区区8万人的兵力优势,其实根本不算优势。
何况,华军的动员远远不到极限,而党项人已经再也找不出一个多的士兵了。
11月15。
“前进!”
华夏帝国征西军团司令李井槐中将向全军发布命令:
“目标,兴庆府!”
………………………………
第609章 平夏战争1
战争开始之时,华夏在西北边境上准备了四路部队,最靠东的是驻扎在绥德的第一集群,指挥官为孙立少将,总兵力一万七千人。
往西是驻扎在保安的第二集群,指挥官为徐宁少将,总兵力一万五千。
然后是主力部队,驻扎在环州、怀德一线的李井槐军团,总兵力高达五万五千。
最西侧的则是左鹤林的汉蕃联军,目前在兰州驻扎。
王启年的上马贼集团属于自愿参战,本质上不在华军总参谋部的参战序列中。
参谋部账面上的四路部队中,左鹤林不会有本土的任何补给,他那里只有大约三千汉兵,依靠在兰州缴获的禹藏家库存就可以支撑,其他吐蕃兵则是自行携带军粮兵刃参战。
其他三路进攻都是由本土完全补给,为了保证供应通常,以总参谋长公孙胜为大本营总代表,六部各自派出实干官员组成代表团,前往前线,负责调度补给。
为此,备战期间,华夏国内向前线调派了一万五千辆带板簧减震底盘的牛马车辆,三万辆手推车和接近二十万民夫(包含半数属于国家的奴隶以及庶民)。
为保证战争进度,华夏帝国在前线储备的粮草足够远征军和后勤部队所有人力、畜力使用一年半,而且还可以随时进行后续补充。
当然,这只是为了防止意外,没有人认为伪夏那点兵力能在强大的华军进攻下支撑超过一年时间。
战争开始当天,陕省华军首先进攻银州,伪夏左厢神勇军司和祥佑军司共同出兵抵御。
双方在银州城下野战,半个时辰后华军即取得胜利,随后骑兵驱赶溃军冲击银州城门,守将没有来得及关门,华军骑兵纵马入城,当天夜里银州守将向华军投降,银州易手。
第二集群发起进攻的时间稍晚,11月16日徐宁才发动进攻,不过当天即突破长城岭防线,第二天攻克洪州。
休整一天以后,徐宁继续进攻,11月20其前锋部队抵达重镇盐州,伪夏军集结周边所有力量据城防守。
不过这没有任何意义,华军直接用野战炮压制城墙,随后使用爆破战术,在一天之内就把盐州四面城墙全都炸开一个巨大的豁口。
随即华军带炮进城,在城中遇到任何坚固防御点都直接用大炮解决,主力部队的任务成了简单的掩护大炮前进。
突击队照例穿墙而过,避开敌人重点防御的街口,出其不意的攻击守军侧翼和背后。
各部队互相配合,前进速度极快,党项人设想中利用巷战的复杂地形拖延时间的计划彻底破产,二十一日清晨,华军花了七个时辰攻克盐州。
二十二日从嘉宁军司赶来的援军才抵达盐州城下,他们还不知道此时盐州已经陷落一天半了,气都没喘匀的党项人被华军轻松消灭,嘉宁军司指挥使一下全部军官战死。
仅仅五天时间,华军第一、第二集群即肃清了盐州以东,毛乌素沙漠以南的所有伪夏军事力量。
李井槐的主力军团沿着灵州川向北进攻,这一代一直到兴庆府,是党项伪夏的核心领土,也是伪夏最富裕的领地,没有之一。
当初为了防御大周,不善守城的伪夏就曾经咬牙在这一代修建了上百座各种防御堡垒。
后来大周南迁,这些工事因为需要防御女真伪金,又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前一段时间华军开始备战的时候,党项人又一次加固了这些城池和堡垒,并且把夏军大部分有战斗力的部队都集结在这一带准备决战。
现在,是考验这些工事成色的时候了。
16日,华军首先进攻清远军城,这是个驻军两千七百的小型堡垒,城高墙厚(以党项人的标准来说),还专门配置了大型投石机和少数几门火炮(党项人自己摸索仿制的)。
伪夏皇帝李乾顺希望守军能够支撑一个月时间,或者让华军绕城而过,从而在华军后勤线上打下一个大钉子。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李井槐这次出击是带着攻城炮兵的!
在二十斤加农炮和三十斤臼炮的炮口下,夯土外包砖石的城墙无论修的多么厚,都是不堪一击的。
何况党项人也根本没能把城墙修的很厚——因为国力不足。
李井槐集结6个攻城炮兵连,外带22个野战炮兵连,连续对清远军城轰了两个时辰,把这座小型要塞的整个南门、城墙、塔楼和大约三分之一的守军彻底碾碎。
随即华军进城,又花了二十分钟,彻底解决了城中那些被战争之神的雷霆吓傻了的守军。
战后,华军总参谋部对这场战斗,以及之后一系列攻城行动做了很多总结:
“炮兵是战争之神,是攻城的最优手段——也是守城的。”
“在炮口之下,任何旧有的防御工事都变得不再有意义。这些工事包括我们自己的城墙和大部分军事要塞,防线。面对拥有强大炮兵的敌人,防守一方必须拥有相同兵力下野战获胜的能力,以干扰进攻方炮兵。”
“而攻击一方若是炮兵火力弱与防守方,那么任何行动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初黄河之战时单纯堆工程量的防御手段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建议今后多加实验,尝试新的,至少能够在炮火下起到一定作用的防守办法。”
战事的发展符合华军的总结报告,党项人堆积的那些小而坚固,驻军三千人上下的小型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