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发动总攻。”

    徐世杨无奈,他也不想违背这么多盟友的意愿。

    他知道,北方联盟成为敌人其实挺冤枉的——他们中大多数人纯粹只是因为距离原因,不知道青州节度使徐睦河要召开联盟大会,结果就因为没有派人参加而成了新成立的青州军攻打的对象。

    可惜,战争既然已经开打,不打出个结果是不可能结束的。

    徐世杨也不能因为觉得他们冤枉而手下留情(虽然他现在实际上已经手下留情了),毕竟,尽快结束战争,才能尽量减轻战争双方遭受的损失。

    “我军将在两天内解决临淄县城内的敌人。”

    徐世杨对那些一脸兴奋的青州军坞堡主说道:

    “之后,进攻乐安、博兴、高苑,由……”

    “临淄县城内的敌人由新军解决,乐安、博兴、高苑由莒州和日照的旧军解决!”

    一直没有说话的青州节度使徐睦河突然打断徐世杨的话,大声说道:

    “让你们作为观察员来战场看看,是要让你们明白真正的战争到底怎样打的!”

    “这场战争结束以后,各自回家好好反省,仔细想想你们之前的表现!”

    “就你们那样子,下一步向哪里打你们都帮不上忙!”

    徐世杨莫名其妙的看向自己老爹。

    这是什么意思?

    让自家实控的莒州和联盟最早、关系最紧密的日照把整个青州北方一口吞下,一点好处都不打算给其他家族?

    徐世杨又看了观察团那些青州外围坞堡主一眼,果不其然,他们原本兴奋的表情已经消失了,换成了错愕和隐隐的愤怒。

    “节度使大人明鉴,是我们之前的奋战把北方那些叛逆拖的疲惫不堪,他们才会集中兵力与我军野战的!”

    一个坞堡主忍不住争辩道:

    “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哼,功劳苦劳,我这个节度使说的算还是你说的算?”

    徐睦河隐含威胁的冷哼一声:

    “若是不想服从命令,不如你来做这个节度使?”
………………………………

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听到徐睦河的话,那坞堡主立刻缩了缩脖子,甚至还向后退了一步。

    徐睦河在青州地方豪强中的名声可不怎么友善。

    他之前已经以战场顿足不前,违抗命令为由清理过青州内部十几家坞堡了,那些坞堡的土地、人口与财富都被徐家吞并。

    有这种好处,没有人怀疑他还想找理由再清理另外十几家。

    出头鸟退缩后,徐睦河威压的目光扫视全场,刚才还在鼓噪继续进攻全齐省的坞堡主们立刻噤若寒蝉。

    “你们就在这里看着,看看我军健儿如何攻克临淄城,然后你们就各自回家去吧。”

    徐睦河冷冷的说道:

    “回去好好想想,你们应该做些什么,一个月后,再来莒州开会。”

    或许很多坞堡主敢跟徐世杨争执,但现在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反抗徐睦河。

    因为有前车之鉴表明,这个人的手段狠辣,凶残不在鞑子之下。

    ……

    战局本身已经是一边倒。

    北方联盟的中部战线崩溃后,新军顺利完成对临淄县城的包围。

    大约半个时辰后,包抄对方后路的靖远营派人来汇报,骑马步兵堵住了敌军退路,崩溃的敌人大部被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出靖远营的追击。

    于此同时,炮兵队前进到距离临淄县城城墙不足500米的距离上,部署6门将军炮、14门神机炮以及90多门木炮,准备攻城。

    不过,仅仅在将军炮试射一发后,临淄守军就缴械投降。

    至此,青州府的统一战争进入尾声。

    临淄之战,新军只有几名致远骑兵在斥候战中受了些轻伤,他们的敌人却死亡近300人,被俘4000有余,逃出战场的人数还不足200,而且其中注定有一部分会因为饥寒交迫或野兽袭击而丧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怎么说,这次战役大体符合徐世杨的想法——尽可能少死人,双方的人都少死。

    损失了大部分壮丁后,北方联盟坞堡主失去了抵抗能力,六月十四,徐家的旧军进入乐安县城,十五日进入博兴,十七日,高苑无血开城。

    至此,齐省青州府,在大周朝廷南迁之后十三年间,第一次完成了统一。

    ……

    进入高苑的当天晚上,兴高采烈的徐睦河召集徐家所有核心成员举办了一场宴会,会上他喝了不少酒,以至于散会之后,他依旧睡不着,乐呵呵的席坐在院子中喝茶解酒。

    徐家其他核心成员都已经走了,徐世杨挥手让侍女侍从暂时退下,自己盘腿做到了老爹的对面。

    没有侍女伺候,徐睦河只得亲自推了推茶壶,示意徐世杨倒茶。

    徐世杨倒也不客气,给老爹的茶杯满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茶的成色不错,是莱州那边卖过来的崂山绿茶,还算和徐世杨的口味,只是以前他从来舍不得喝,因为太贵。

    徐世杨喝了茶,润了润嗓子,之后才开口问道:

    “父亲,那天为什么不愿意给新来的坞堡主些好处?”

    “给他们好处做什么?”徐睦河不甚在意的问。

    “给他们好处,他们才愿意跟着我们走,否则……”徐世杨犹豫一下,之后说道:“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有永远的利益,没有利益,他们不会归心的。”

    “哼,妇人之仁。”徐睦河评价一句。

    “父亲,这不是仁义之类的玩意,这是人性,利益……”

    “我有杀他们的实力,但不杀他们,这就是给他们的利益。”

    徐睦河毫不客气的说道:

    “人性?什么是人性?鞑子若是能统一天下,若是鞑子愿意少杀些人,江南我不敢说,但江北这边会有很多人投靠鞑子,这也是人性。”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大家都累了!大家都想要安稳一些的生活!为此给鞑子做狗都行!既然可以给鞑子当狗,那么我给他们平静的生活,他们也得服从我!”

    “可是我们给不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徐世杨强调道:“用不了多久就有一场大战要打,今后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我们需要人心!”

    “现在谁能过平静的生活?大周的皇帝不行,大金的皇帝照样不行。”徐睦河冷笑一声:“我们能给青州一个过平静生活的盼头,这就够了。”

    “至于人心……,呵呵。”

    徐睦河冷笑一声:

    “就算他们服你,愿意跟你出生入死,又能怎样?”

    “我很了解他们,全凑起来能顶住鞑子一个猛安就算不错了。”

    “为父见过你的新军,很强很强,因此为父也想过了,打鞑子用不着他们,能用的只有新军。”

    “我不要他们的人心,我只要他们的丁口!等下个月的大会,我就强迫他们组建新的营伍,先把新军扩充到一万人,全都交给你训练指挥。”

    “除此之外的各家旧军,能给你当个辅兵就算不错了。”

    徐世杨当即摇头:“这样肯定不行,没有老兵带领,新建营战斗力太差,过分扩张不会增加战斗力,指挥把本来就不多的老兵稀释到没用的地步。”

    “我不能只要他们的丁口,我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所有人?”徐睦河想了想说道:“那可有些麻烦,他们再怎么归心,也不会把人口全交出来。”

    “不交也由不得他们!”徐世杨火气上来,也是有些恼怒:“我给他们好处,他们不愿意配合,等我不愿给好处的时候,再不配合就让他们哭!”

    “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他们哭呢?”

    徐睦河又问:

    “为父听你的意思,你想要的其实是民心吧?那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对坞堡主让利这么多?”

    “民心?”

    徐世杨骤然惊醒。

    是啊,自己是不是走歪路了?

    他要坞堡主的人心做什么?

    实际上说到底,就算是封建领袖,也不会喜欢自己治下都是一个个类似坞堡主这样掌握平民人身权利的小军阀。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徐睦河对同是坞堡主的其他家族下手这么狠的原因。

    而徐世杨,真正应该团结的应该是平民老百姓,甚至可以是某个剥削阶级,比如地主或资本家(如果这个时代有的话)。

    只要他们不限制平民的人身权利,让徐世杨有机会利用起江北全部人力,一切都是可以谈的,一切都是可以拿来进行利益交换的。

    但坞堡主肯定不行。

    因为他们实际上属于半奴隶主阶级,坞堡民的人身权利就是他们的财产,因而别指望他们能跟自己好好配合。

    “我想,我大概知道我错在哪里了。”

    徐世杨的眼神重新坚定起来,他一字一顿的说:

    “父亲有一点说的没错,我想要的不是坞堡主的‘民心’,他们是否真心归顺并不重要。”

    “未来我们的治下,并不需要坞堡主这个东西!”


………………………………

第207章 和亲队伍出发

    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时候,即使对面只是一个封建主旧文人,也能给你出个很不错的好主意。

    虽然徐睦河的本意不是如此,他可能只是想让自己的长子“成熟”一点,厚黑一点,不要太过“仁慈”。

    不过,徐世杨确实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醒悟过来。

    我要坞堡主的人心有个P用!

    该团结的明明是那些底层坞堡民好吧!

    拿各种利益去拉拢坞堡主,难道是想承认坞堡主对民众的人身权利?

    那样做,就算坞堡主真心归附,普通坞堡民也不会认同他徐世杨!

    “父亲,今天与您喝茶受益颇多,非常感谢。”徐世杨第一次觉得自己老爹这样的旧文人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啊?”

    徐睦河一脸茫然,他觉得自己的长子跟自己的想法依旧差距蛮大的。

    他本来只是想提醒徐世杨“慈不掌兵”啊。

    “我已经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徐世杨恭恭敬敬对徐睦河行了一礼道:“我得去工作了,期待下次与您一起喝茶时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啊,有事就先去做吧,有空再来喝茶。”

    徐世杨不再犹豫,站起来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想:

    ‘混乱时期,坞堡主其实是有益的,毕竟他们能够保留部分人力,维持最起码的生产生活,不至于让老百姓彻底沦为难民流民。’

    ‘但一旦混乱结束,甚至只是与混乱结束的迹象,有一个大体稳定的环境,实行半奴隶制的坞堡主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这与坞堡的组织形式有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或许会有个别坞堡主能够接受新思想,在新社会主动转变,但坞堡主这个群体是不会放弃坞堡民人身依附权的,这是坞堡主之所以成为坞堡主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必须消灭坞堡主这个东西,这是与外敌鞑子一样凶恶的敌人!’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给他们那么多好处拉拢他们?’

    ‘我完全可以只拉拢平民老百姓,最多带上那些愿意转变的坞堡主,其他老顽固,淘汰掉更合适一些!’

    ‘那么,拿什么来拉拢老百姓?’

    徐世杨在路边站定,自问自答道:

    “土地!”

    ……

    扶桑,长崎战场。

    海盗们最终在扶桑大名拼尽全力维持的防线上败下阵来。

    他们倒是没有遭受什么战场失败,只是海盗们对这种无聊的战争已经厌倦了。

    李氏对扶桑的贸易早就随着战争的爆发而完全停止,战场又长期牵制着海盗军的大部分力量和物资。

    由于物资和人力补充都只能依靠双屿转运,长崎港本身被洗劫一空后没多久,李飞龙等人就发觉这场战争已经从一开始的盈利迅速转为亏损。

    不愿意承担这份物资消耗的小柜们不断离去,一些大柜也是怨声载道,现在连李飞虎都不愿继续这场已经没不可能收获的战争了。

    李飞龙不得不派遣使者与对面的扶桑大名谈判,同样精疲力竭的扶桑大名几乎一口答应了议和的要求。

    但在谈判桌上,扶桑人一口回绝了李飞龙最重视的两项要求:扶桑人出钱赎回长崎港;以及扩大贸易,使双方贸易不再局限于每年只有十几艘的遣周船和非法的走私船。

    现在的扶桑人根本就不愿意信任海贼,他们连以前的贸易都不想继续了。

    李飞龙有了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倒霉感觉,但战争继续打下去也确实没什么意义了。

    七月初,李家海盗集团开始从长崎港撤退,扶桑人并未追击。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是损失惨重。

    李家失去了扶桑市场,扶桑输出的黄金、白银、铜、铅、硫磺、俵物、折扇、倭刀等货物锐减,输入扶桑的各种周货也大幅度下降,李家集团因此失去了大笔收入来源。

    而扶桑,参与战争的四个大名都在战争中竭尽全力,战争耗光了他们的全部财力,致使4个大名都在接下来别的扶桑大名入侵中败下阵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目前双方还在对能够从没有收益的战争中脱身而感到庆幸,双方甚至还都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

    毕竟海盗军确实成功劫掠了长崎港,而扶桑军也确实赶走了海盗。

    ……

    江南,大周建兴皇帝不顾民怨沸腾,强行要求完成已定的和亲,他甚至还在160万贯两匹岁币以及50万贯和亲嫁妆的基础上主动增加55万贯,算作给都亭驿被杀的55个女真使节赔偿。

    每个人一万贯,皇帝希望这些钱能熄灭女真人的怒火。

    至于和亲人选,建兴皇帝选择了他自己的第十二个女儿,仁福公主赵香云。

    金人要求陪嫁的和尚、道人凑齐不难,宫女仆从直接从宫中选派,至于最麻烦的匠人……。

    此前,由于包拯和所有主战派官员下台,主和派再也没有制约,新的权知临安府徐秉哲在民间大肆搜掠工匠数百人,后又干脆把将作监、军器监的工匠拿来抵数!

    总算凑够了金人的要求,随后又火急火燎的征集漕船800多艘,准备沿大运河北送。

    随同北上的还有五千禁军士兵,这些人被要求把岁币和和亲队伍一路护送到燕云,交给投靠金人的汉勃极烈之后,立刻返回——当然,若是金人要留他们做奴隶,朝廷也不会多管一句的。

    建兴十三年六月二十八,庞大的船队离开江南开始北上,送别的人觉得这些人是无法活着回来了,北上的人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因而人人失声痛哭。

    那场面,真正如生离死别一般。

    北上的人群中,也有林冲那萧索的身影。

    按道理,他这个禁军枪棒教头大小也算个官,本来应该是不用参加这种危险的任务。

    但高太尉的螟蛉看上了他的夫人,几次三番求欢不成,就想着直接借护送和亲队伍的机会,把他坑死,再强占他的夫人。

    林冲也明白这是陆谦给高衙内出的主意,他本想直接辞官,带着妻子外出避祸,但自己家都被高衙内的人看紧了,逃都没机会,结果就被硬生生塞进北上队伍中。

    原本,失去林冲这个顶梁柱,林夫人恐怕难逃高衙内的毒手。

    不过,前些时日,林冲在外游玩的时候,在街上认识一个名叫鲁智深的好汉,两人不打不相识,最后甚至结拜为异姓兄弟。

    那兄弟说他现在在江北齐省徐家混饭吃,若是林冲有建功立业之心,可以去齐省找他。

    当时林冲是拒绝的,他只想过个小富即安的日子,却没成想,那兄弟回江北后不久,他就只能求鲁智深救命了。

    为了妻子免遭毒手,林冲这次直接把夫人偷偷带进北上的船队,他打算到了齐省,请鲁智深先行照看妻子,自己完成护送任务后,再去齐省团聚。


………………………………

第208章 混乱之始

    莒州。

    徐世杨拿着一摞写满字迹的纸,缓缓念道:

    “和亲队伍**有五千禁军,三千工匠,僧道各三百,侍女仆从各五百,家眷一万,这就是小两万人了。”

    和亲队伍还未出发,徐世柳就把队伍的组成和行动路线,时间表等情报通过海船直接送到徐世杨手中。

    因此,和亲队伍在徐家眼里,行踪是完全透明的。

    现在,徐世杨就坐在自己宅邸的书房里,仔细查看这份重要的情报。

    在他的对面,照旧坐着几个新军方面的主官:徐世松、公孙胜、栾廷玉、孙立,以及徐大、徐二和解珍、解宝兄弟。

    其他所谓新军营长级别高官,其实更像是挂名,他们现在通常不参与徐世杨私下里的小会,因此在座的人就是新军目前的主要领导层了。

    与以往那种开会只有白开水不同,自从上次从老爹那里得到提示,徐世杨对茶话会这种形式有了特别的好感,因此现在每个再做的军官面前都还有一杯清茶,以及一叠小小的茶点。

    “人数不少,但只有禁军有战斗力,其余人等都没什么危险。”公孙胜喝了一口茶,缓缓问道:“司令,船队到底有多少财帛?”

    “钱205万贯,银绢各30万匹。”徐世杨翻动那几张纸,微笑着说道:“按世柳的说法,这只是官面上的钱财,一些大商人还会趁这个机会与鞑子回易,因此还有很多用来跟鞑子贸易的财帛粮食不在账面上,世柳也搞不清楚具体有多少。”

    嘶……

    书房里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265万贯两匹!

    在座的人全加起来,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财帛!

    “简直是小儿持金过闹市!”公孙胜感慨一声。

    谢宝红着眼睛说道:“司令,咱们抢了他们吧!”

    “对!抢了他们!”解珍也叫道:“这么多财帛,新军扩大十倍都不用愁!”

    “那可是朝廷的财帛……。”徐世松倒是有些犹豫,他更接近那种传统型武将,对于被视为正统的大周朝廷,他大概是在座的人当中,最忠诚的一位了。

    “大哥,那不是朝廷的财帛。”

    徐世杨举起手中的几张纸,微笑道:

    “离开长江,那就是鞑子的财帛了,我等取之有理。”

    徐世松想了一下,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总不能因为是朝廷出的,就要规规矩矩把这么多财帛都给鞑子送去吧?

    还不如拿来冲新军军资,用以抗敌呢。

    “那就这样,咱们不能让和亲队伍到鞑子手中!”

    徐世杨环顾众人,知道大家已经下定决心拦截和亲队伍,于是满意的接着说下去:

    “鞑子还在辽东,他们一向是在燕云等待岁币的,今年也不会有所改变。”

    “所以,咱们这次的主要对手有三个。”

    “第一,护送和亲队伍的五千禁军,他们的装备十分精良,但战意不高——所有人都担心鞑子顺手把他们一起抢了。”

    在都亭驿见识过金枪班的谢宝不屑的说道:“哼,就那些禁军,笨的跟鹌鹑一样,给我一千兵就能杀光他们!”

    徐世杨笑了笑,没有接话茬,而是接着说下去:

    “第二,江南豪绅的私家护卫和庄丁,我估计能有个千把人,装备也是不错,战斗意志不清楚,不排除有少数鞑子或倭寇坐探掺和其中。”

    “第三,承运船队的运河坞堡,这些人咱们都熟悉,装备比较差,但人都很能打,战斗意志不错。”

    运河坞堡民以纤夫为主,各个身强力壮,平日就较为好勇斗狠,而且相对较为团结,因此在坞堡民中属于比较有战斗力的那一批。

    徐二立刻说道:

    “那也好对付,咱们又不是要把所有运河坞堡连根拔起,只对付关键那几个,保证能拦住船队就行了。”

    “咱们总有一天要把所有坞堡全部消灭。”

    徐世杨笑道:

    “不过现在吗,徐二说得对,我们只需要对付几个关键的运河坞堡,保证能拦住船队即可。”

    “攻击哪个目标?”公孙胜问道。

    “祝家庄,我认为,祝家庄是最好的目标。”

    ……

    江南。

    临安府打行老大丁小乙绕过重重院落,来到一个小院子里。

    哚哚哚,他轻轻敲门。

    “何人?”里面有个粗粝的声音问道。

    “是我,丁小乙。”

    吱呀,大门打开了,一个皮肤黝黑,满脸络腮胡子的家伙把丁小乙迎了进去。

    “小乙,你可算来了!”

    “现在来也不算晚。”丁小乙满不在乎的回答。

    “什么不算晚,俺闲的都长毛了!”

    “你这莽汉能闲下来是好事,否则你非得坏了大事不可!”

    说着,丁小乙与络腮胡大汉一起走进屋内。

    那里正坐着几个满脸横肉的汉子,为首的一个体形高大,比周围人都壮出一圈,一看就是个不好想与的。

    丁小乙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