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兴-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当年大部分时间,齐省大部分领土不属于青州节度使管辖)。

    这些粮食足以养活所有脱农人员,并且还有很大富裕。

    现在齐省实行粮本位货币制度(粮票),本质上也是粮食储备较为充足的原因。

    除了江南来的援助粮,节帅府在建兴十三年的田赋收入是3300万斤;统一齐省过程中,在抵抗的地方豪强家里缴获800多万斤;用粮票或食盐的形势,从主动投靠的豪强那里套购了1100多万斤。

    节帅府在建兴十三年的粮食总收入为12700万斤,实际消耗为6000万斤(这其中包含齐民银行的粮票准备金,这部分有些已经被农民兑换掉了),库存仍有6700万斤的余粮!

    这种财政收入和支出比例,甚至可以说是健康的有些过头了。

    这也是徐世杨敢壮着胆子动员4成以上在册男丁去黄河/运河沿岸搞大规模防御工事的基础——考虑到江南援助只是锐减而不是彻底消失,加上库存粮食,即使今年齐省农业彻底绝收,节帅府也有充足粮食维持社会稳定!

    当然,徐世杨也不能就此放弃农业生产,在动员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墙防线的时候,他在徐睦河的配合下,同时开始统筹辖区范围内的农业生产。

    三月十五,徐世杨利用刚刚成型的新政权基层,和从和亲船队中搜罗来的戏班子,开始对控制区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宣传战。

    以新编戏曲和政府公文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目不识丁的农民宣传抵抗鞑子入侵的重要性,并鼓动大家配合全民大生产。

    这个时候,徐世杨的宣传队伍还处在很幼稚的阶段,宣传手法也很原始,抓不住重点,大概率会被农民当做新的戏曲,看一看,乐呵乐呵也就忘了,估计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但这毕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徐世杨认为自己可以期待宣传队伍的不断进步,并且有朝一日成为他手上一只强大的隐性力量。

    而且,无论如何,宣传队总能在民众心中埋下一个种子,生根发芽之前,大家不知道种子的力量,甚至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只要精心照顾,种子总会开花结果的!

    除了开始尝试宣传战之外,徐世杨也拿出了很多切实的手段,帮助农业生产。

    首先是统一耕种:

    不限田界,不限户籍,农业公司和已经做到编户齐民的人家,今年所有土地一律不分彼此,由地方政府方面统筹安排男女丁壮负责耕种和播种,以节约单人独户往来与小块田地之间所浪费的大量时间。

    其次,徐世杨下令集中节帅府所拥有的大牲口:包括牛、耕马、骡子等,在青、莱、登、泉城、兖五个府成立十五个春耕队。

    春耕队的任务是帮助那些出丁去前线修建工事的村庄开耕,在土地连成一片的情况下,大规模使用役畜会使春耕效率成倍提升。

    而且这些春耕队不收取当地任何费用,一切支出都有节帅府负责——实际执行的时候是发放粮票,从当地农户那里购买补给以节约运输耗费,这对推广粮票也有一定好处。

    为配合粮票的推广,节帅府发布行政命令,多次强调粮票与实物粮食一比一兑换,可以用来缴税,以坚定民间对粮票的信心。

    以前完全脱产的新军,今年也要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

    首先是各营被授权,可以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在驻地附近开荒种地种菜、养猪羊等牲畜和鸡鸭等禽类。

    徐世杨以新军总司令的名义,号召全军每个士兵每月至少要在农牧业生产上投入30个时辰。

    冷兵器为主的选锋兵和陷阵兵,可以直接投入到狩猎活动中——对他们来说,狩猎活动本身也可以算作一种训练方式。

    齐省在之前的十几年,被鞑子和各路土匪祸害的人丁稀少,而人一少,野生动物的数量就会自然而然的增加。

    选锋兵开始以猎代训后,成群游荡在阡陌之间的野狗野狼、鹿、兔子野鸡、狐狸、野猪等动物全都倒了大霉,连同那些山林间更凶猛的老虎野熊在内,在选锋兵一轮轮扫荡式的围猎中,变成肉类和皮草。

    这些野物的肉可以丰富新军伙食,节约粮食消耗,皮草也可以拿到江南出售,对新军实现半自给有很大助益。

    生产统筹安排,前方修筑工事的十万男女自然也不能大意。

    三月二十,徐世杨将新军指挥部移驻泉城,以便战争开始后就近指挥。

    随后他自己亲自带着近卫队,沿着黄河/运河防线工地一遍遍巡视,查看工事修筑进度,以及民工补给情况。

    按照节帅府事先定好的标准,工人每挖一方土,可以获得一斤的粮食作为报酬,除此之外工地上每天还提供免费的,加了盐的温开水,和咸菜已补充盐分。

    在这个时代,这个待遇可谓优厚,而且在军事纪律(新军派兵监工)的约束下,工地上严禁抢夺他人物品,以避免“强者可得一饱,弱者填沟渠”的情况。

    人人都能吃饱的情况下,每个工人每天可以达到三个土方的工作量,身强力壮者甚至能达到4方或5方,这种情况下,前线工作的民工甚至还有机会留下部分收入,带回家里。

    。m。


………………………………

第254章 帮助

    有了充足的补给,后方的春耕工作也有人负责,前线工地的热情自然非常高涨,徐世杨要求的西岸五道防线建设速度很快,预计可以在2到3个月内完成。

    前方的工程和后方的耕种都需要大量铁质工具,再加上一个吃钢铁的大户军工厂,青州那规模平平的钢铁厂任务非常重。

    考虑到工事和农业的重要性,徐世杨不得不下令军工厂暂停生产武器——火枪的储备足以补充神机兵,一半禁军回江南后,还能留下两千套铠甲和冷兵器,用来补充选锋和陷阵都足够,至于参战的民兵,全部用铁头长枪和伐木斧凑合,这样看起来,武器装备上已经没有缺口,军工厂停产一段时间也不至于引发太大问题。

    因此,这段时间钢铁厂的产出全部用来生产农具——包括军工厂也开始转产锄头、铁锨等工具。

    从二月开始,全面转产的青州每月能生产5000件锄头、铁锨、镰刀、斧头等工具。

    其中一半直接供应给前线工程,剩下的一半以交给农业公司,由银行给农户发放贷款,以租赁的形势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即使一切都准备妥当,徐世杨也不能保证农业生产所得能够与去年持平,因此他希望能够从外部补充一些物资。

    青州今年打算拿出二十万匹绢和五十万贯钱(全部来自岁币),在江南或登来地区海对面的高丽半岛进行一轮大规模采购。

    江南采购的物资以粮食和铁器为主,只是那边如今也在打仗,因此这些战略物资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徐世杨要采购只能从当地囤积居奇的豪商那里采购,自然还要被中间商割上一刀。

    但钱放在手中花不出去,只能算是废品,只有能买来物资,进入流通,钱才算得上真正有用。

    现在这种战时体制下,就算高价货,只要能够买到,就不算亏本。

    在高丽的采购,以马匹和硝石为主,辅助以少量粮食。

    高丽是海东大国,虽然被女真人揍得厉害,以至于向金国称臣纳贡,但他们依旧牢牢控制着鸭绿江对岸的高丽半岛地区。

    高丽自身的马政有一定水准(甚至可以说马匹供应方面比大周还强一点),再加上靠近辽东,可以私下里做些转口买卖,因此有能力为青州提供马匹和大牲畜。

    控制登莱,徐世杨没有能力做这种跨海贸易,但现在不同了,从登州出海,三天之内就能到达高丽,若是关系熟了,十天一个来回毫无问题。

    徐世杨希望高丽来的马匹能在青州自己的马政走上正轨之前,支撑起他那支小小的骑兵队伍。

    青州的海上运力有限,徐世杨打算,江南采购的物资,运输工作交给李飞虎执行,高丽方面的货物运输由青州自己负责。

    刚好李飞虎、李飞凰两人急切希望与徐世杨商议李氏海盗集团分裂后,两家的合作问题,而徐世杨也很想知道李氏今年还能给青州多少贷款,因此双方迅速选定地点,准备一轮会面。

    建兴十四年四月初八,李飞虎、李飞凰乘船到达日照港。

    为了表示对这个盟友的重视,徐世杨也提前抵达,双方直接就在日照进行了第一轮会谈。

    与上次见面时的意气风发不同,今天的李飞虎显得有些颓废,不仅头上多了不少白发,连面部表情都有些沮丧,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到底出了什么事?李兄怎么变成这样了?”徐世杨就忍不住问道。

    李飞虎张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最后又没能说出口,只是无奈的苦笑一下。

    倒是站在一旁的李飞凰很直率的解释道:

    “我们的处境已是十分危险,现在只是面目憔悴还算好的,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有真么糟糕吗?”徐世杨很是惊讶。

    “比这还要差。”

    根据李飞凰的解释,徐世杨很快弄清楚现在李飞虎等人遇到的麻烦:

    一开始,李氏海盗集团仅仅是单纯的分裂——或者说,暂时分手。

    李飞龙能够容忍这种和平分手,其实只是想在朝廷的主战主和两派之间双面下注,是很简单政治选择。

    可既然简单,朝廷那些人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而且容忍他们这种行为?

    因此,李飞龙投靠主和派之后,秦相公毫不客气的给了他一系列命令:

    首先是李家也要出钱帮助朝廷凑齐部分岁币。

    其次是给鞑子运送岁币的任务,交给李家完成。

    最后,秦相公提出,既然是招了安,李家的船和兵,应该服从他的命令。

    李飞龙应该先肃清门户,把李飞虎、李飞凰这种投向文相公,却还没完成招安的海盗干掉;然后帮助朝廷干掉令人恼火的方腊;最后还得帮着朝廷和金人灭了更加令人烦心的青州……。

    “如果不是大当家念在兄弟情分上,还没跟我们直接翻脸,现在我们两个估计已经被沉到海里喂虎鱼了。”

    李飞凰苦笑着说道:

    “李飞豹那混蛋,可是一直鼓动要收拾我们呢。”

    即使李飞龙不愿下重手,双方还没真正撕破脸皮,李飞虎和李飞凰的情况也算是被逼到接近绝境了:

    现在,李氏集团依旧支持主战派的,只有五个大柜,而除了李飞龙李飞凰,其他三人现在也是摇摆不定,随时有可能投入到对方麾下,接受秦相公的招安。

    而明确支持李飞豹,打算对李飞虎李飞凰下重手的大柜,足足有5人之多,加上李飞豹自己的力量和一些小柜,他们能够动员800艘大小船只,4万多海盗!

    而背靠背的李飞虎李飞凰,一共只能凑出300条船,一万五千兵。

    这实力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一旦李飞龙经不住压力,不再对李飞虎提供庇护,即使他自己不出手,其他摇摆不定的大柜也保持中立,李飞豹也能轻易干掉李飞虎和李飞凰。

    “大掌柜不是个立场坚定的人,我能感觉出来,他快要经不住秦相公的压力了。”

    李飞凰说道:

    “所以我们过来,希望能跟徐兄弟商量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帮帮我们。”

    。m。


………………………………

第255章 方案

    “比这还要差。”

    “你们需要我怎么帮忙?”徐世杨问道。

    如果有可能,他当然得帮助李飞虎的小集团,毕竟对方每年还给自己十万贯的财帛,这是一份重要财源。

    另外,李飞龙接到的命令中也有干掉自己的部分——朝廷官军或许不敢来江北,但海盗没有这个顾虑,若是自己跟鞑子决战的时候,海盗在背后登陆,那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就算是期望李飞虎李飞凰牵制住李飞龙一段时间,也得想办法帮帮他们。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团结另外三位愿意等文相公招安的大柜。”

    李飞虎说道:

    “大掌柜他们招安之后,可以从正大光明的从江南购买丝绢、茶叶和大黄等货物,转销给帕尔斯、天竺来的客商,以此牟利。”

    “而我们几个现在还得走暗地里的渠道,价格高了很多,难以与大掌柜他们竞争。现在我们每天都要亏掉很多本钱,都是拿着以往的积蓄顶着。”

    嗯,可以理解,通过控制货物来源和销售渠道击垮竞争对手占据销售市场,很简单但十分实用的招数。

    可是这些事,徐世杨又能帮些什么?

    齐省现在没有高回报率的货物,作为倾销市场也是十分不合格,至于渠道……

    嗯,大概李飞虎就是想在渠道上得到一些支持吧?

    果然。

    李飞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在想……,徐兄能不能放开运河?”

    这一切都是徐世杨切断运河造成的。

    现在李飞虎后悔死了——居然拿自己的钱支持徐家切断运河,从而把自己逼上绝路……。

    李飞虎的希望是:徐家暂时放开运河,李飞龙在秦相公那里的地位肯定会骤然降低。

    “我敢肯定秦相公不是真心想要招安!”

    李飞虎认真的说道:

    “只是现在形势危机,他不招安大掌柜不行,一旦形势稳定下来,秦相公肯定还是看我们这些海商不顺眼的!”

    “我认同李兄的猜测。”

    徐世杨毫不犹豫的回答:

    “但我不会放开运河!”

    李飞虎想的倒是好。

    对江南那个暂且把持朝堂的秦老头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完成岁币,通过夸大鞑子的压力来保持自身派别的执政权。

    一旦皇室和朝廷都确认鞑子的威胁其实没有之前他们宣扬的那么恐怖,主和派的执政基础就会彻底坍塌,他们之前十几年做的那些妥协,将会把主和派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另外,就算大周没有杀过文官,现在主和派下台,民间的舆情恐怕也要出大问题,没了官方庇护,秦相公他们能不能活下去都很难说!

    所以,主和派现在其实根本没有退路,他们必须完成岁币,让鞑子保持对大周朝廷的压力,向世人证明自己妥协的正确性!

    这也是一种养寇自重。

    除了这个,无论是方腊还是李氏海盗集团,对主和派来说都是可以接受到小麻烦。

    留着可以,不留也行。

    若是能通过别的方式——比如一直被主和派把持的运河完成岁币,那么李氏海盗集团在主和派心中的地位必然下降。

    毕竟海运岁币确实有很大风险,而且是李家赚取运输的利益,而漕运岁币的利润和往来贸易一向是主和派家族瓜分的。

    可是啊,也是这个原因,徐世杨更加不可能放开运河。

    一旦主动放开,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哪怕只为了麻痹主和派,这也会成为一种妥协。

    江南主战派会因此怀疑徐世杨的坚定性,他也没法对为备战鞑子入侵而辛劳的80多万齐省军民交代。

    徐世杨把自己的理由毫无保留的告诉李飞虎,并且再次强调自己的决心:

    绝对不跟女真鞑子妥协!一点都不!

    听到这个,看起来李飞虎并没有特别失望。

    也是,指望徐家放开运河这种事,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他自己对这个提议肯定也没抱有什么信心。

    这只是一种投石问路,徐世杨否决他的计划后,一定得拿出一个能安抚他的替代方案来。

    毕竟双方是盟友关系。

    “李兄,你能不能搞清楚李飞龙给鞑子运岁币船队的航程表?”徐世杨问道。

    也许是打劫岁币收入实在太丰厚了,李飞虎跟他要个主意,徐世杨的第一反应还是把岁币截下来。

    哪怕只能劫到一部分也是好的啊,鞑子少拿一份钱,徐世杨则多拿一份,一来一回,双方的实力就会拉近两分,何乐而不为呢。

    “能,但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可行。”

    李飞虎失望的说道:

    “大掌柜又不傻,他肯定会用最亲近的兵船来运这趟岁币,兵力船只数量,咱们除非全力出手,否则知道他们的时间表也拦不住,自讨苦吃而已。”

    路上还好说,青州军战力强横,拦住岁币队伍并无问题。

    但在海上,李飞虎还是觉得他的兄长不可撼动。

    “仅仅李飞豹和支持他的大柜小柜,就有800船4万兵!大掌柜自己还有500船,一直支持大掌柜的李飞凤有300船。”

    李飞虎介绍道:

    “咱们三个加起来能不能凑够400条船?另外三个大柜肯定不会支持我们的。”

    李飞凰也说:“现在这种情况,大掌柜和李飞豹还没来打我们已经是很好了,怎么能主动惹事?”

    “徐将军,你看这样行不行?”

    李飞虎以为徐世杨也是出了个自己绝对无法接受的主意,好把球再踢给自己,因此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自己的真正目的:

    “您能不能说动文相公,想办法先把我们招安?”

    “只要能够招安,我跟大掌柜都是官军,李飞豹就没有理由打我了。”

    而且还能光明正大的从江南市场中分一杯羹,用来团结其他大小海盗。

    “我会这么做的。”

    徐世杨承诺道:

    “我这里正好有些本钱,我想我提出来的话,文相公应该会好好考虑你们招安的请求。”

    把公主送回江南的政治影响力,以及和文家联姻,已经足以把徐家和文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相公当然会仔细考虑徐世杨的请求。

    如果提出来,就此完成对李家的招安自然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

    “但是啊,我还是很想知道,岁币船队的行动时间和航线。”

    徐世杨呲牙咧嘴的笑道。


………………………………

第256章 墙头草

    “徐兄万不可如此冒失!”李飞虎这才意识到,刚才徐世杨第一个提议是真心话:“大掌柜……”

    “那是李兄的大掌柜,不是我的。”

    徐世杨笑着打断李飞虎:

    “这样吧,李兄若是再见到他,请代为向他传达我的不满:第一,我们当初是有盟约的——口头盟约也是盟约,我达成切断运河的目标,他就应该把辽东贸易收益的两成给我!若是他想毁约不给,那我就自己去拿!”

    “第二。”徐世杨收起嬉皮笑脸,严肃的说:“请他看清楚如今的形势!不要像个墙头草一样倒来倒去,见小利而忘义,遇大事儿惜神,这非大丈夫所谓!”

    之前,李家招安靠的是贿赂主和派官员。

    等徐世杨横空出世,不断失望的李家又通过徐家开始走主和派文相公的门路——这已经算是一次改换门庭了。

    等徐家切断运河,主战派为了完成岁币,只能看中掌握海权的李家,于是李飞龙那傻瓜有屁颠屁颠的回过头去跪倒在主和派门下……

    这简直是愚不可及。

    这不是正好坐实了传统士大夫那种“商人重利轻义”的观点?

    不论将来主政的是谁,朝堂上那一派能容得下这种反复小人?

    别说士大夫,就算在徐世杨眼里,这也是李家缺乏明确战略的表现,所谓“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李飞龙现在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丢人现眼了。

    “李兄,李飞龙真的很令人失望。”

    徐世杨接着说道:

    “希望你能坚持本心,不要学你们家大掌柜,一定要看清形势!”

    李飞虎低着头,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略显不耐烦的李飞凰推了他一下,这个海盗头子才犹犹豫豫的开口问道:

    “徐兄,江南那边……,文相公真的能上台吗?”

    ‘结果这还是个看不清楚形势的傻瓜。’

    徐世杨失望的想:

    ‘还好他知道搞不清楚的事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在根括以前,我不敢这样说。”

    徐世杨耐心的回答:

    “但现在,我已经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主和派能不能撑到建兴十五年都不好说了!”

    之前,主和派能掌权,完全依赖鞑子无法渡过长江,江南能保证和平,海外贸易的发展又能给江南注入大笔财富,保证江南普通人的生活不至于太糟糕。

    和平的日子过惯了,让他们出钱出人去收复几乎荒无人烟的江北,实在是不切实际。

    但现在不同了,在蒙兀人的打击下,抢不到足够战利品,自己的产能又十分薄弱的女真人正在快速衰弱。

    他们只能通过强行压迫主和派政府,获得更多岁币补充自己,这种做法又逼迫主和派通过根括来满足女真人巨大的胃口,从而引发原本还算稳定的江南社会陷入崩溃边缘。

    这种情况下,主和派除了暂时还有皇帝的支持外,他们实际上被整个江南所有阶层所唾弃,成了孤家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