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兴-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情况下,主和派除了暂时还有皇帝的支持外,他们实际上被整个江南所有阶层所唾弃,成了孤家寡人!
看看现在江南的形势吧!
如果没有根括,方腊那以江湖人为主的义军如何能滚成现在这种几十万兵马的大雪球?
如果没有主和派为保护和亲船队强迫五千禁军北上这种事,领兵十五万,原本也算主和派边缘人物(他是宦官,实际上是保皇派,而建兴皇帝支持主和派)的童贯又怎么可能成了中立派?
他这是兔死狐悲啊!
透过童贯也能看得出来,死硬主和派高俅率领的六万禁军,真的那么忠于他吗?
“江南那边很快就会摊牌了。”
徐世杨认真的说:
“主和派必败无疑。”
“然后我这边会跟鞑子进行一场决战,我这边肯定能挡住鞑子的进攻。然后江南就会明白,鞑子根本没有想得那么强,一年年的岁币,和亲,还有根括,都是主和派在配合鞑子讹诈!”
“即使太子当国,朝廷也肯定是不能指责皇上的。那么一切责任都是主和派的!”
“这个责任谁背的起?这一次,绝对不是辞官,流放之类的惩罚能说得过去的,我敢肯定,秦桧那伙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现在谁跟他们沾上关系,到时候都是同党。”
“李兄,你可得想仔细了!千万别学你们大当家,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
最终,李飞虎还是被徐世杨说服了。
他同意暗中向徐世杨传达岁币船队的情报,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出手帮助徐家拦截李飞龙从海上向辽东输送岁币的船队。
李飞虎彻底豁出去了,哪怕主动跟他的兄长翻脸也在所不惜!
只是,翻脸之后,李飞虎希望能在齐省的港口里躲一段时间——他是真的打不过李飞龙,只能背依徐家,龟缩一段时间,静静等待江南的时局变化。
当然,在此之前,李飞虎需要把公主和想回江南的两千多禁军送回江南去,这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任务——借李飞龙个胆,他也不敢拦截公主。
顺路一起去江南的,还有徐世松,他负责完成文相公的要求,代替徐世柳指挥民军;还得表明徐家的意见,请文相公同意文徐两家联姻。
徐家这边,男方就是徐世杨,女方则是徐世桢,都是徐家族长嫡亲儿女,相信文相公那边也会拿出门当户对的联姻对象。
至于拦截岁币船队……
李飞虎说,秦相公并不怎么信任李飞龙,江南再凑齐一次岁币本来也不算太容易,因此这次岁币运输不像上次那样一次性运送几百万财帛。
而是分成十次,分批运输,第一批船队到港之后,第二批船队才会出发。
这样,即使徐世杨半途拦截或者李飞龙起了歹意要私吞岁币,江南那边也能及时止损,最多损失一批岁币而已。
一批就一批吧,那好歹也有20多万贯两匹。
最后,为了坚定李飞虎的信心,也为了在大战前增加一些必要的物资储备,徐世杨把在江南紧急采购物资的任务交给李飞虎。
他明确表示,今年李飞虎李飞凰应该给自己的十万贯可以拖延到局势稳定之后——就是说,这次采购,完全由徐家自己出钱,李家只负责运输就好,他们还能从中赚些运费和差价。
为此,徐世杨支付给李飞虎二十万匹绢——这都是来自岁币的上好贡绢,用来采购钢铁、硝石、硫磺、铁制品、粮食、粗布等物资。
。m。
………………………………
第257章 一级战备
李飞虎、李飞凰又在齐省呆了一段时间。
建兴十四年五月初五,他们带着徐世松、仁福公主和铁了心回家的两千禁军士兵踏上了返回江南的旅途。
由于禁军主要指挥官都留在江北,在加上禁军都作为雇佣兵参加过统一齐省的战争,那个时候他们就在徐世松的指挥之下,因此徐世杨很轻松的对这批禁军的结构进行了改造——他堂而皇之的把徐世松任命为这支禁军部队的总指挥,实际上也是把他们纳入主战派麾下,成为给江南主战派的一支援军。
做完这些工作,徐世杨还在思考如何拦截岁币船队的时候,一批流民抵达青州军的防线外围,带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关外鞑子正在集结,预计六月左右就会出动!
青州所有高层闻讯而动,亲自询问这些流民。
之后,他们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这些流民是燕云一代投靠女真的汉勃极烈领地内下属的农民,因为女真人要劳师远征,缺乏粮草补给的情况下,只能加大对汉勃极烈的压榨力度。
这些流民家中所有存粮都被搜刮,实在活不下去,只好逃亡,因为听说青州这边有饭吃,因此就跑到齐省这边来寻条活路。
顺便给徐世杨带来了鞑子会提前出动的情报。
按以往的规律,鞑子怎么也应该等到今年秋收,多少有点积蓄之后再出发才对。
实在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提前了几个月时间,选在农忙时候出征。
也许是因为这个时候,青州的动员能力会比秋收后弱很多?也许是想着尽快打垮青州军,抢收青州的粮食?
不管是因为什么,徐世杨现在都得暂时放弃拦截李家岁币船队的计划,先集中精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了。
好在,岁币船队分十个批次,他本来就只能拦截其中一批,至于是前面批次还是后面批次,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五月初八,徐世杨再次赶赴泉城,坐镇前线监督防线进度。
这个时候,更多流民抵达青州。
一开始,流民还是以燕云地区的青年男女为主,到后来,抵达青州的流民开始出现老人和孩子,虽然数量并不多,但是这证明了燕云地区现在的情况恐怕确实不怎么好——连以前能养得起老弱的人家现在也变成流民逃荒。
五月中旬,逃亡到齐省的流民越来越多,除了燕云地区的平民,还多了很多冀省的坞堡民。
这些人之前通过贿赂和高墙自保,艰难的在女真人劫掠的路线上活了下来,这次也闻到不妙的味道,察觉鞑子这次比以往更加来着不善后,不得不放弃家园,开始前途未卜的逃亡之旅。
甚至连冀省的土匪都跑来不少。
到六月初,青州在一个月内就接受了7、8千流民,而且情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徐世杨担心其中混杂鞑子的奸细,因此下令把这些人后送,全都分散安置在远离前线的青、莱、登三府。
这次战争应该是用不着他们了,但战后,这些人力对青州军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补充。
六月初三,徐睦河以青州节度使的身份,对控制区内的所有领地发布一级战备命令。
除新军外,已经完成编户齐民的人家,二丁抽一。没有完成编户齐民的坞堡,以大小不同,出丁三十到五十人。
大量民兵开始向泉城府一代汇聚,由徐世杨整编成伍后,部署到前线防御工事中。
为了提升民兵的信心,避免出现民兵对鞑子恐惧心理过甚,被一举突破防线的情况出现,徐世杨打算在第一道防线内派驻更具战斗力的新军,只要第一道防线能打退敌人几次进攻,让民兵知道鞑子并非传说中那种刀枪不入的怪物,后面几道防线中的民兵就能发挥一定作用了。
六月中旬,涌入齐省的流民达到高峰,同时带来了鞑子已经出动的消息。
但徐世杨依旧不清楚鞑子出动的兵力数目,流民中有传言鞑子人山人海,足有7、8十万的,也有说鞑子兵只有2、3万的,各种谣言一样的消息漫天乱飞,根本没有任何准确的数字可供参考。
好在徐世杨虽然做不到知彼,知己确实没多大问题。
作为核心武力的新军共有七千人,其中冯三虎代理徐世松的营长职务,徐世杨亲自接管新兵营的两千新兵,加上定远营组成全军的总预备队。
民兵方面已经集结起三万三千多人,另有仍在修筑工事的十万青年男女,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投入到防御战斗中。
青州军共有十四万人,各式火枪超过1600支、4斤将军铜炮12门、2斤神机铁炮60多门。
另有十几门各种型号的实验性质铁炮,加上数百门木炮,被装备给民兵,准备投入到防御作战中。
为了供应前线,军工厂一共准备了6000多斤火药,另外还到处搜集硫磺硝石等制造火药的原料,准备边打边造。
新军中的神机兵每日都在不惜消耗的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很多老兵已经射过五六十发,还有更多的无弹丸射击训练,这个训练强度甚至已经达到拿战时期的水准。
民兵的集训也在进行当中,徐世杨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不是一触即溃,西岸的后四道防线,平均每道能守住五天,一共二十天即可,之后民兵有权放弃阵地主动撤退到东岸来。
至于能给鞑子带来多大杀伤……,这个随缘吧,不能对民兵提太高要求。
备战工作正在有条不絮的告诉运转着,六月底,徐世杨要求的长墙防线,除了运河南段还有两道防线暂时未完成以外,其他都已完工。
徐世杨在黄河和运河上搭起十多座浮桥,自己带领部队进入一线防线,而民工后退到河东岸,开始在那里修建新的防线。
六月二十七,节度使徐睦河也忍不住在前线转了一圈,给士兵发放部分奖励以鼓舞士气,同时还宣布要给这次立功的士兵说媳妇。
这引发前线官兵的阵阵欢呼——即使是兵荒马乱,传宗接代也算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七月初三,传令兵向徐世杨通报,滨州方向发现鞑子哨骑。
。m。
………………………………
第258章 战黄河1
当天清晨,七八个没穿铠甲的鞑子轻骑兵出现在青州军防线前不远处,他们缓缓靠近到距离青州军防线不足二百步的位置上,用野兽般冰冷的目光仔细打量着简陋的胸墙。
不过他们人少,面对看不到尽头的长墙,也没有主动攻击的打算。
这个位置比较靠近北方,是鞑子从冀省过来最短的路线之一,也是最有可能成为鞑子主攻方向的地点,因此徐世杨在这一段防线上安排了最精锐、老兵最多的定远营。
接到鞑子出现的通知以后,徐世杨立刻骑马赶赴前线,正好与鞑子哨骑打了个对面。
那几个鞑子看到跟在徐世杨身边的那面火红色军旗,立刻意识到这应该就是敌人主将了,他们自认为已经探查到足够信息,于是没有做什么挑衅动作,很快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之中。
“就要开始了。”
看着鞑子哨骑离去的背影,徐世杨自言自语道。
……
滨州,金军大营。
“汉狗根本不会打仗!”大金国天会汗听到哨骑的回报后,皱着眉头嘟囔道:“高不过三尺的矮墙?这能挡住个啥?”
“矮墙后面定然还有机窍。”勃极烈纥石烈志宁说道:“若是对面汉狗只有这个水平,那海呼里如何会丢掉性命,还折我们几百大金将士!”
“那只能说明海呼里比对面汉狗更蠢。”另一位勃极烈完颜宗干冷冷说道:“你纥石烈家用蠢人领兵而已。”
纥石烈志宁的眼神一凛,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海林保算是他纥石烈志宁的部下,也可以说是纥石烈家的家奴,领一个猛安的兵去扫荡青州,结果全军覆没,几乎一人一马都没逃回来,这可以说是大金立国以来对汉人最大的失败。
完颜宗干拿海林保刺激他,对纥石烈志宁来说是个很大的嘲讽。
不过海林保战败是事实,而且完颜宗干是宗亲,太祖亲子,虽然大家都是勃极烈,但政治地位有高下,这一点纥石烈志宁还是明白的。
见他不说话,完颜宗干也没有穷追猛打,而是转头对天会汗说道:“咱本来就不同意大军齐来,如今看来,只要一勃极烈领兵即可破开青州,大汗真是太小心了,如今十万兵马齐聚,就算破了那青州,各家又能抢到多少?”
也不怪完颜宗干抱怨,为了这次出征,女真人在自己领土上涸泽而渔,拼命搜刮,饿死的各族奴隶和本族老弱成千上万,这才勉强凑够全军出击的行粮。
若是抢不到足够物资,这次战争就算是胜了也是亏本的。
大金天会汗完颜吴乞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等待着哨骑带回更多消息。
大约一个时辰过后,新的情报传回:大军右翼的几个哨骑沿着土墙一路狂奔,跑了好长时间,仍然没能找到尽头,看起来对面确实是选了个最笨的办法——用一道矮墙把整个领地都包起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一众女真贵族忍不住呲笑起来。
他们或许没什么文化,但各个都是大老了仗的,一眼便能看出对面敌人的弱点:
这样的防御,必然是平摊兵力防守,而他们可以选择从任意一点进行突破。
一旦一点突破,整条防线就彻底变成废物,剩下的不过是策马追杀而已。
从这一点上来看,对面的指挥官确实是个棒槌——根本没有信心判断出金军的主攻方向,也不敢相信自己部下机动堵漏的能力。
这要能打赢才是怪事。
完颜宗干叹息道:“汉狗不知兵啊!咱们居然为了这些懦夫全师出动。”
“倒也没什么。”完颜吴乞买满不在乎的说:“不如说汉狗不能打更好一点。”
他用马鞭摇摇指向远方,大声说道:
“对面有几十万口奴隶,还有他们劫走的朕的岁币,能建起这么长的墙,肯定还有很多粮食,全都抢来,对我大金国必有很大助益!”
“如此一口肥猪,你们自己想想,谁不愿意分一杯羹,而是留在辽东老家?”
“再说,最开始只是一个谋克,后来又陷进去一个猛安,咱们不亲自来看看,谁敢说一个勃极烈一定能赢?”
这话说得在理,不管对面敌人是强是弱,打败他们能抢个盆满钵满是肯定的。
按照女真人一直以来的潜规则,对战利品,各位大小领兵贵族通常是谁抢到就是谁的,最多回到家后,象征性上缴一部分,分给留守老窝的倒霉蛋。
因此面对有油水的目标,大家谁都不想蹲在家里等着给别人舔碗边子。
刚才完颜宗干抱怨,也不过是强调困难,为了等会破开青州,能分到更好的地方劫掠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尽快行动吧,赶紧打破这搞笑的矮墙,杀光抵抗的汉狗,再把青州这几年积累的财帛女子一扫而空,用以满足大金将士对鲜血和财富的饥渴。
然后再休养生息,做好统一天下的准备!
这可是大金天会汗一直没有放弃的梦想。
……
相对几乎是平摊兵力的青州军,金军的布置较为集中。
按天会汗完颜吴乞买的布置,他本人将率领本部兵马和完颜娄室、完颜斡鲁、完颜希尹、完颜挞懒、完颜银术可以及纥石烈志宁等六位勃极烈组成南路军,从稍微靠南的禹城附近发起进攻,渡过黄河后攻打泉城,然后向东突击章丘、淄川、青州府。
北路军则有完颜斜也统帅完颜宗翰、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弼等嫡亲宗室将领,共六个勃极烈,从滨州本地出发,渡过黄河后攻击博兴、临淄,最后与南路军在青州会师。
这次进攻,女真本部有约3万人参战,另有1万多生女真,3万多契丹、渤海、高丽、汉人等民族组成的奴隶兵,以及3万来自燕云地区的汉勃极烈兵马。
大军总计10万人,甚至超出十多年前第一次伐周,把那个懦夫朝廷一举赶到长江以南时的兵力。
由此可见,女真人在这十多年间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至少从辽东那穷乡僻壤里还能整合出这样一只机动力量,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只是真正值得信赖的本部兵马依旧稀少,而奴隶兵一个个瘦弱不堪,战斗力与真女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罢了。
。m。
………………………………
第259章 战黄河2
七月初五,滨州对面的鞑子休整两天之后,对青州军防线发起第一波攻击。
负责北路军的完颜斜也并未下令制作盾车,尽管他已经听说过对面似乎有一种发射时声如雷鸣,中者立毙的武器。
因为在他看来,眼前这群敌人更像是一伙人数多但完全不知兵的匪徒。
眼前这座低矮的土墙,完全是个一波带走的货色,根本什么都挡不住。
制造盾车,只是浪费大家去后面劫掠的时间而已。
何况,就算是死人,先死的也肯定不是女真人。
完颜斜也把生女真部署在攻击队伍最前方,按计划,这些生女真负责在70步外用轻箭漫射,压制矮墙,然后前进到50步外再射一次。
通常这个时候,汉人的军队应该就已经开始动摇了。
然后派真女真兵冲过矮墙,战斗就会变成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就这样,很简单。
完颜斜也一挥手,凄凉的海螺号声响起,两千多新来的生女真提着弓箭,带着箭囊,列成5列战线,缓缓向前走去。
这些人都来自黑龙江流域或长白山中的原始部落,其实跟女真人仍有很大区别,但生性野蛮,射猎水平很高,除了装备原始之外,其他方面都算很好的战士。
女真人很喜欢把他们抓来,装备铁质武器后补充自己的队伍,在金军严酷的军纪下算是非常好用的炮灰。
于此同时,生女真战士两翼各有200轻骑兵越过步兵战列,迅速向矮墙奔去。
这些散兵游骑既有投降过来的蒙兀人,也有女真自己的轻骑兵,各自三五成群,在胸墙前七八十步外狂奔,嘴里还发出非人的嚎叫声,偶尔有人策马向矮墙狂奔几步,然后胡乱射几只轻箭作为骚扰。
对面那种传说中声若雷鸣的武器并未发射,倒是有些穿戴盔甲的人不断用合力弓向游骑还击。
这些人射术似乎还行,他们十人一组,依靠步弓的力道优势,对偶尔靠近的游骑集中攒射。
骑兵软弓在这种对射中吃尽苦头,很快就倒下七八个人,剩余的游骑再不敢靠近,只是在步弓射程之外游走。
“铠甲不错。”完颜宗翰看着对面那些忽隐忽现的弓箭手,淡淡说道。
“是从南蛮子的禁军身上扒下来的吧?”完颜宗弼笑呵呵的回道:“青州贼拦住和亲船队,这一下就是五千套铁甲。”
“南蛮子的铁甲啊,一套少说值二三十贯!这本来应该是咱们的,真是可惜了!”
“不可惜,攻破那矮墙,多少铠甲都是咱的。”北路军统帅完颜斜也说道:“进攻吧,不要浪费时间。”
此时的女真人并不清楚火器的威力,刚才那种试探性的进攻没有引发青州军猛烈反击,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反正,无论如何,最终决胜负的都是弓箭、大刀、长矛、铁甲、士兵的勇气和将领的智慧,而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新式武器——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从未有过改变。
今后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金军大营中,雄浑的战鼓声响起,胸墙前七十步外的生女真士兵纷纷停住脚步,一个个用右手按部就班的从箭囊中抽出一支轻箭,轻轻搭在角弓上,弓身倾斜向上……
然后松开手指,射击!
只听呜的一声长啸,一片羽箭组成的乌云猛地窜上半空,在战斗双方将士的视野里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又重重向那道矮墙一头扎了下来!
矮墙后面立刻传出阵阵痛呼声,即使有防箭悬户,面对如此密集的箭雨,也不可能毫发无伤。
只是这个距离上,想要用轻箭杀死穿戴全套盔甲的人也不是件容易事罢了。
听着敌人的惨叫,生女真战士脸上纷纷露出残忍的表情,他们觉得,很快就可以进入追杀阶段了。
鼓声依旧,生女真纷纷再次开弓射箭,然后是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哚哚哚哚哚哚……
锐利的箭头啄击土壤的声音不断传来,五轮射击过后,对面矮矮的土墙几乎被插成一只刺猬。
似乎是被彻底压制住了,那些刚才还在跟游骑对射的甲兵没有再露头,青州军连一次还击都没有进行,整条矮墙防线静悄悄的。
站在完颜斜也的位置上看过去,只能发现矮墙后面有一排排锋利的矛头纹丝不动。
“我觉得,这矮墙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完颜宗翰突然说道。
“后面肯定有壕沟,等会得先越过壕沟之后再纵马追杀。”接话的依旧是完颜宗弼,他用很无所谓的语气说道:“只是有些麻烦而已,杀光他们不在话下。”
“是吗?”完颜宗翰突然觉得此事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前方,五轮射击过后,生女真继续前进,直到五十步距离上,准备再次拉弓射箭的时候,对面矮墙那边突然传来隐隐约约的口令声:
“预备……”
“瞄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