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天靖难-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速迭儿的目光变得深邃了起来。
撤军、继续进攻明军城寨、返身与明军一战,种种思虑在也速迭儿的脑海之中搅成了一锅乱粥。
撤军肯定是不可能的,一旦撤军,那么势必瞒不住也速迭儿此前战败的事实,再加上乌日兰的战败,和林汗庭好不容易花费数年建立起来的威望将会一朝尽丧。
而返身与明军一战,看起来是一个好主意,毕竟连续两次高强度战斗,纵然朱权所部明军乃精锐,但是元军数倍兵力围困之下定然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但是这不是也速迭儿想要的,纵然那支明军之中有大明王爷这个大筹码在!
眼下,随着两次战斗,朱权率领的明军给也速迭儿留下了一个非常难缠的影响,这样一来,在也速迭儿想来,回军对付朱权恐怕需要耗费不断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攻下明军城寨。
也速迭儿此次出兵乃是为东征!
所谓东征是为北元在东方开辟了一个战略活动的空间,以帮助元军扩大对明军边塞的威胁范围。
攻破明军城寨,那么便意味着从城寨向东数百里将再无明军主力,这样一片辽阔的疆域将成为明军数万将士纵马驰骋的所在。
再者攻破明军城寨,也速迭儿同样可以转身对付那支可恶的明军。
另外兵贵神速,以北元与大明多次的交手来说,大明军队的反应速度堪称是可怕,从此处城寨往东根本无险可守,这也意味着一旦等到明军援军到来之前还不能拿下城寨的话,元军东征只能是失败!
到时候城寨在手,元军既可以出兵往东,也可以回身剿灭朱权率领的明军。
同时再将撒叉河南部的一万人马召回之后,元军将恢复部分实力,这也可以帮助元军在明军主力到来之前席卷整个泰宁卫,取得下一阶段战斗的先手。
………………………………
第七十三章 年年战骨多秋草
“满塔格日,既然这么说,那本汗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三千骑兵本汗给你,但是你记住刚刚的话!”
说完,也速迭儿便挥了挥手让人放开了满塔格日。
看到满塔格日便放开,哈布其克的脸上重新放出了一丝光彩,他连忙也叫道:
“大汗,末将也能为大汗尽力,还请大汗饶末将一命!”
但是让哈布其克没有料到的是,尽管他和满塔格日的话差不多,但是在他说完之后,也速迭儿却是重重的冷哼了一声。
“哈布其克,临阵脱逃,至主帅于不顾,今斩之祭旗,以儆效尤!”
也速迭儿的话如同重鼓一般在哈布其克心中敲响了。
随后,哈布其克便被两名亲卫拖了下去斩首示众。
哈布其克被拖出帐外之后,也速迭儿对着一旁伺候的绍布吩咐了一声
“去,将所有千夫长以上的将领们都叫来!今日本汗豁出去了,务必拿下明军城寨!”
得知也速迭儿召见将领的军令,一众忧心忡忡的北元将领纷纷赶到也速迭儿的帅帐之中。
“本汗刚刚得知消息,乌日兰所部被一支明军袭击,其部被重创,诸位,眼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显而易见这支明军乃是龟缩在城寨之中的明军的援军!若是我们不能在明军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城寨,那么我们的处境将极为被动!
因此,本汗决定,集中全军力量攻城!
务必在明日之前攻下城寨!”
也速迭儿大吼了一声,在也速迭儿的虎威之下,将领纷纷领命应是。
。。。。。。。。。。。。。。。。。。。。。。。。。。。。。。。。。。。
“指挥使大人,哨塔上到现在还没有看见我们的援军,我们要不要派人冒险出城进行接应?”
一名千户站在陈忠面前脸色露出一丝忧色说道。
陈忠的脸色一片平静,但是他的心中却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放心吧,没有看到援军便对了,要知道城寨之外可是有着数万的元军,以殿下之智,肯定不会与元军硬碰硬。
要知道,有的时候牵制元军,使其不能全力攻城,何尝不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陈忠劝慰着属下,有着指挥使的解答,起码围在陈忠身边的一众明军军官们心中安定了不少。
此时的城寨几乎不能用城寨来形容,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血迹洒满了整座城寨,这些血迹有明军的也有元军。
如果用死亡之城来形容这座城寨的话,或许并不夸张。
能够坚持到现在,大宁前卫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整个大宁前卫战前旗军五千六百人,余丁四千余人,而现在旗军加上余丁剩下能够继续作战的不过两千余人,可以说军队的折损已经超过了七成。
放在这个时代,在承受了如此重大的伤亡之下还没有溃败,大宁前卫的毅力可见一斑。
就在此时,在一片黄昏的景色之中,不知何人吹响了笛子。
笛声在城寨之中回想着,低沉的音调勾起了大宁前卫将士们心中那根柔软的神经。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陈忠低声吟了一句唐代的古诗,神色却是变得黯然不已。
就在这时,只听到城寨之外突然响起了高昂的战鼓声,听到此声,陈忠脸色一变,他急忙爬上了身旁一处残垣之上向着远处的元军营地望去。
这个战鼓声,陈忠务必熟悉,不光陈忠,这段日子,整个大宁前卫对这战鼓声都堪称是记忆犹新,因为战鼓声响起代表元军正在调兵遣将,即将对城寨发起进攻。
除了大宁前卫的两千余人之外,**率领的朵颜三卫之兵还有一千余人,总共三千余人的兵力防守在了城寨的核心处。
城寨简陋的城墙早已是错漏百出,而眼下明军所能够依仗便是一道简易的木栅栏以及那些用着断壁残垣上的原料垒起来的遮挡之处。
“该死的,那些元军疯了么!我们的援军都到了,他们居然还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和我们死磕!”
一个明军百户站在陈忠不远处不由的低声暗骂了一句。
对于大宁前卫来说,他们付出的伤亡已经够多了,此战之后,大宁前卫军户之中恐怕有不少人家要绝后了,因为军户制度,父子、兄弟同在军中并不是稀罕的事情。
“还愣着干什么!快叫兄弟们起来,还有立即请**将军过来!”
陈忠向着那名先前发出牢骚的百户吼了一句。
距离明军城寨不远处,也速迭儿并没有换上盔甲,依旧是一身乳白色长袍走到了元军阵前。
因也速迭儿的吩咐,元军阵前已经铺开了一张毯子,而也速迭儿来到之后便盘坐在了这张毯子之上。
若是朱权看到这一幕的,恐怕立即便会对也速迭儿翻个白眼骂一句装逼货,但是眼下朱权不在。
“当初,吾祖成吉思汗横扫天下,攻灭百国!与万军阵前席地而坐,手下将士莫不奋勇争先!
今日,本汗便也坐在这万军阵中,百年前我蒙古勇士乃天下第一,难道百年之后,我蒙古勇士便会被这一座破烂的狗洞所阻挡?
传本汗军令!凡斩杀明军百户者晋一级、赏五个女奴、十个男仆,二十匹马。杀千户者晋两级、二十个女奴、五十个男仆、百匹马,杀指挥使者晋三级,划五百牧民允其自成部落!”
也速迭儿开出了重赏。
而元军上下在得知了也速迭儿开出的条件之后,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声音。
也速迭儿盘坐在了毯子之上,然后举起仅剩的左手猛地向下一挥。
两万元军在也速迭儿挥手的那一瞬间纷纷开始向着明军城寨冲去。
数万元军奔腾在草原之上,如同一股洪流冲向了已经破烂不堪的明军城寨。
看着周围明军将士脸上露出了些许胆寒之色,陈忠站起身来大吼道:
“北元鞑虏奴役了我汉人百年之久,后幸得陛下英明神武,逐鞑虏出中原,然鞑虏亡我之心不死!数年来,我大宁前卫与北元鞑虏奋战不休,卫中上下可谓是家家戴孝!
今日一战,为我大明,为我汉家河山,为我大宁前卫数千家破人亡之同袍!
宁王殿下已率援军赶到,我大宁前卫既已固守城寨多日,便万万不能在战胜之前功败垂成!
将士们,国仇家恨不得不报!”
陈忠的话如同给这些明军将士的心中打了一剂强心剂。
正如陈忠所说,大宁前卫自创建之日始便与蒙古鞑虏奋战不休,卫中军户家家有人战死,不提国仇,单单是家恨便让大宁前卫上下对北元鞑虏恨不得吞血食肉。
“今城寨若失,我大宁前卫全军覆没事小,北元余孽重整旗鼓才是我大明百年之患!吾等当报以身殉国之念!本指挥使在此与众将士立誓,大宁前卫但又一存,当竭力死战!尔等家中父母老小,自有殿下厚待之!”
陈忠吼完之后,便抽出了腰间的宝剑。
“杀!!!”
。。。。。。。。。。。。。。。。。。。。。。。。
“殿下,有三千北元骑兵卷土重来,如今在对我军斥候袭扰,还请殿下早日定夺!”
一名斥候快速奔至朱权身前大声禀报道。
此时的朱权正在一名亲卫的帮助下,拿着一块棉布在擦拭着自己的大腿内侧。
短时间的骑马可能让人有一种快意的感觉,但是长时间的马上奔波,足以让人的大腿内侧活活的被蹭下几块肉,这也是为何,骑兵大多会是罗圈腿的原因。
拿着匕首刮出了一些血块,并敷上一些药物,用棉布裹紧之后,朱权脸上的神色方才舒缓了一些。
“三千骑兵,看来元军的目的也是为了袭扰我军,传令斥候加快警戒,让顾盼和张昭轮流值守,全军将士刚经过大战,眼下不易轻动!”
眼下距离歼灭乌日兰所部之后不过三个多时辰,天色已经有些黑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纵然朱权有心想要将这三千蒙古骑兵如同苍蝇一般拍死,但却也只能采取一些保守的手段。
纵然北元军中将士不少人有着夜盲症,但是别忘了,明军之中大部乃是步兵。
此前朱权战胜乌日兰靠的乃是阵型的帮助,若是黑夜之中,明军轻动的话,那么对于草原上的三千北元骑兵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靶子。
相隔不过几十里,明军城寨处响起的巨大喊杀声,即便朱权听不见,但是那些派出去的明军斥候自然听得见。
朱权也知道元军正在对大宁前卫展开全力进攻。
但是对于朱权来说,现在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若是轻易出兵的话,那么说不得好不容易取得的些许优势将会立即化为流水。
当然,朱权也不是准备见死不救。
大宁前卫与其他的军队不同,大宁前卫乃是朱权的亲军护卫!换而言之,那大宁前卫等同是朱权的私军,而朱权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亲军见死不救。
朱权眼下需要的是时间,他需要时间让麾下的战士恢复精神和体力,他也需要时间迷惑元军。
………………………………
第七十四章 朱植先行
三十六计之中有云,欲擒故纵。
明军城寨眼下固然危机,但是战争同样是一场赌博,若是朱权此时便尽起大军前往援助大宁前卫的话,不提朱权麾下这些经历两次大战以及奔波多日的军队能够发挥多少战斗力。
单单是城寨之外全部都是一片平地,朱权麾下大多都是步兵,在平地之上用步兵攻击北元骑兵,几乎等于是在用自己的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
朱权眼下这幅姿态何尝不是在迷惑元军。
他要让元军看到眼下明军已经无力再战,更不可能去援助大宁前卫,等到元军松懈之后,再寻找战机!
。。。。。。。。。。。。。。。。。。。。。。。。。。。。。。。。。。。。。。
撒叉河以北打得如火如荼,而一河之隔的撒叉河以南,同样是战云密布。
撒叉河南部,北元大将额合格率领一万一千人马与大宁中卫的刘占对峙,因兵力上的优势,除了分出兵马监视大宁中卫之外,额合格还命令麾下的军队四处出击,使得撒叉河以南几乎被这些北元鞑虏肆掠成了白地。
对于这些,刘占只能是有心无力。
明军之中步兵居多,尽管明军之中拥有着优势的火器,但是额合格根本不与刘占正面对攻。
换而言之,额合格仅仅是在大宁中卫之外摆出了六千人的威胁力量,这六千人并不进攻大宁中卫,仅仅是在一旁威慑。
在这种策略之下,老成的刘占并没有冒进,虽说是保存了大宁中卫的力量,但是与此同时,南下的通道已经被元军掐断。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龚合率领大宁都司五卫大军出边方才得以改变。
五卫大军,余丁不算,单单是旗军便有两万余人之多,虽然五卫之中步兵占了大部,但是足以让额合格感到棘手不已。
额合格派出六千大军牵制大宁中卫,但是与此同时,这六千大军何尝不是在被大宁中卫牵制住了。
若是额合格想要全力对付龚合所部,那么他势必要抽调与大宁中卫对峙的大军,但是这样一来,察觉的大宁中卫难保不会与龚合大军遥相呼应,两部夹击额合格所部。
正当额合格得知龚合所部北上,而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配属在他麾下的千夫长苏格勒阿提出了一个建议。
“万夫长大人,我部一万一千人,其中骑兵有七千人,既如此,我军便拥有了机动兵力的优势,明国来援大军虽有三万人,但其中骑兵不多,因此行军速度缓慢,再加上数万大军对粮草的需求甚大,其部固然携带了大量的粮草,但想来还是需要依靠南面的补给!
因此,不如末将率领一千骑兵南下袭扰其军粮道,与此同时,万夫长大人留步兵与大宁中卫对峙,其余骑兵则如狼群一般攻击南来明军!
时间拖得越久,实际上对我军越有利!”
苏格勒阿的话给额合格很是提了一个醒。
所谓狼群作战,便是将明军之中小部队引诱出来然后加以歼灭,固然一次围歼不定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但是积少成多。
从龚合所部目前的位置到撒叉河,虽然只有三百里,快马的话只需要两天一夜便能够赶到,但是别忘了龚合所部乃是步兵居多,同时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来说,正常情况之下,步兵一日不过也就只能行六十到八十里。
而有了苏格勒阿部和额合格部的时时袭扰,说不得明军的行军速度会更慢。
当初乌日兰让额合格所部南下撒叉河的任务便是阻扰明军援军,尽可能的为元军争取时间。
这样一来的话,在额合格想来,只要能够拖住明军半个月的时间,那么便代表了自己的胜利。
“嗯,苏格勒阿,就按照你说的办!虽然这几日,乌日兰大帅并没有与我军联系,但是料想大帅集结重兵之下,定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我军若是能够拖住明军半个月的功夫,那么定是大功一件!”
说着,额合格与苏格勒阿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行进在草原之上,龚合的目光一片深沉。
正如苏格勒阿所说的一般,离开新城卫地界之后,明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一日也就行六十里。
除了军中步兵较多,同时携带了大量的辎重之外,新城卫以北出现元军骑兵的消息也是主要的原因。
毕竟关内作战与关外作战不同,纵然朵颜三卫已经归顺了大明,但是对于龚合来说,朵颜三卫的领土便不能与关内的大明国土相提并论。
在这片土地之上,元军随时有可能出现,高度戒备之下,明军速度能快才是怪了。
三万余大军绵延了数里,龚合对着身旁的吴运说道:
“吴指挥使,新城卫为全军先锋,按照此前的联络,大宁中卫便在这撒叉河以南,因此新城卫需要立即派出大量快马搜寻大宁中卫,同时与其取得联系!”
“还请龚大人放心,新城卫已经撒出去了数百匹快马,定能够以最快速度找到大宁中卫!”
听到吴运的话,龚合微微的点了点头。
而就在这时,一名身穿盔甲、面容英武的年轻将领快马来到龚合身前
“龚佥事,这样下去不行,行军速度实在太慢了,不如我率领广宁两卫先行可好?”
龚合脸色大惊失色道
“辽王殿下,万万不可!先前来报,此地已出现北元军队活动迹象,料想北元余孽定在此地部署了军队,殿下虽有万余亲军护卫,但是敌暗我明,还请殿下三思!”
这名身穿盔甲的年轻将领正是朱权的兄长、大明辽王朱植!
那日,朱植在得知朱权有难之后,便立即带了广宁两位从辽东赶往大宁,在半路上正好得知龚合率领大宁都司五卫之兵出兵,因此日夜兼行之后,总算是在新城卫地界赶上了龚合所部并与之会合。
龚合清楚,虽说朱植没有如同朱权一般被授予重权,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轻视了这位辽王。
要知道朱权与几位边王关系甚好并不是什么秘密,起码当初在龚合得知朱权即将就藩之后,通过在五军都督府的关系便得知了几位边王相交甚欢一事。
而正是得知了这个消息,使得龚合在朱权就藩之后事事表现出恭敬,其原因除了洪武帝钦命朱权节制大宁都司之外,何尝不是龚合对朱权身上庞大影响力的顾忌。
大明目前兵力最盛的藩王便是朱权与朱棣,而与朱棣不同,朱权与几位关系甚好的兄弟都被封在了北边,几乎连成了一条线。
而洪武帝纵然知道几位边王的关系,但是仍然如此安排,除了朱权与朱植等人表现出的军事能力之外,对于朱权的宠爱也可见一斑。
毕竟藩王的封地可是大有讲究的,往往相处甚欢的藩王是不会封在一条线上的,特别还是在藩王拥有兵权的情况下。
当然,在朱权等人的封地问题上,故太子朱标也是尽了力的,而为的便是让这几位弟弟牵制朱棣。
再者而言,辽王好在也是大明藩王之一,眼下朱权情况未知,若是这辽王贸然前进,被元军盯上,乃至是出了什么后果,那么他龚合可真的就是死罪了!
“龚大人,要是如此行军,那么何时才能够赶到那撒叉河!若是你担心的话,不如多派些向导给孤,别的就不用了!”
朱植可谓是心意已决。
朱植乃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洪武帝诸子之中除了蜀王便当属朱植。
正是如此,所以在得知了朱权可能陷入危难之后,朱植才不惜与辽东都司翻脸也要率领大军赶来这大宁都司。
“孙明,大军之中还有多少辎重?”
与龚合说完,朱植便立马招来了一个将领开口询问道。
“回禀殿下,军中武器弹药不缺,粮草还够五日所用!”
听了孙明的话,朱植的眉头皱了一皱,随后便又对龚合说道:
“龚大人,依孤看来,元军主力定在撒叉河以北,撒叉河以南不过是偏师,最多不过两万人,救兵如救火,即便是敌军有所埋伏,但料来以广宁两卫的兵力应该足以抵挡,甚至孤若能发现敌军埋伏,也算是为了大军探明了前路!
只不过,眼下粮草上有所不足,还请龚大人能够匀些粮草与马车给孤!”
看着已经决定一意孤行的朱植,龚合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是即便龚合想说什么,恐怕他也管不了这位辽王,毕竟辽王所部乃是客军。
“既然殿下如此说,那么末将自然是配合的,只不过以广宁两卫,兵力上稍有不足,不如将会州卫暂时划拨到殿下麾下,即便出现变故,以三卫大军而言,兵力上总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
听到龚合这么说,朱植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随后,第二天,朱植带好了足够大军一旬用度的粮草辎重之后便率先向北进发了,其部除了广宁两卫之外还有会州卫随行。
………………………………
第七十五章 出击
元军之中竖起了无数的火把,而也速迭儿依旧坐在毯子之上。
对大宁前卫的进攻,元军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而近过坐在毯子上,但对于眼前的这支元军,也速迭儿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掌控力。
距离元军发起进攻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尽管元军还没有能够突破明军的最后防线,但是对此,也速迭儿似乎是一点都不着急。
“大汗,满塔格日来报,明军援军还在休整,没有任何来攻的迹象!”
绍布急匆匆的走到也速迭儿身边然后低声说道。
也速迭儿点了点头,神情要稍微舒缓了一些。
而就在这时,一名百夫长被几个也速迭儿的亲卫押着走了过来,对于这名百夫长,也速迭儿看都不看,而是向着那几名亲卫挥了挥手说道:
“推下去砍了!”
“大汗饶命啊!!”
对于这名百夫长的求饶声,也速迭儿全然充耳不闻。
也速迭儿之所以坐镇在第一线,为的就是镇住军心士气,而对于那些作战不利又或者是后撤怯战之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