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靖难-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其其格之外,诺敏居然也在其其格的闺房之中,这倒是让朱权有些讶异,要知道往日诺敏只要一看到朱权走进这沉香阁之中立马便羞的跑得没影了。

    看到朱权走了进来,其其格和诺敏连忙起身给朱权行了一礼。

    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这句话从来不是空话,这从诺敏的身上能够完完全全的看出来,起码现在的诺敏远远没有当初在翁牛特部朱权初见诺敏之时的跳脱。

    诺敏规规矩矩的给朱权行了一礼,然后又红着脸低声和其其格说了几句之后便匆忙走出了房间。

    朱权大喇喇的径直走到床边坐下。

    “殿下,今晚不如您去看看诺敏”

    其其格显得有些落落大方的对着朱权说道,只不过这番话停在朱权的耳中却是让朱权一愣。

    的确,朱权也曾经想过是否要收了诺敏,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居然是其其格先向他开口。

    。。。。。。。。。。。。。。。。。。。。。。。。。。。。。。。。。。。。。。。。。。。

    这些日子,北平城可是风生水起,那日因山海卫的临阵倒戈,导致燕山精锐集合主力击破了永平卫并直插密云卫中军,直接让刚刚展开大规模攻势的陆望军大败。

    而在击破了密云卫之后,朱棣更是亲率燕山军逐一击败了群龙无首的各个卫所。

    在击败陆望军之后,朱棣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在此次参与举兵的卫所之中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各个卫所的指挥一级军官迅速的被朱棣换上了自己人。

    虽说陈亨对朱棣的这一举动感到不满,但是在京城的诏书下达之后,陈亨也是默认了朱棣安插心腹的做法。

    这样一来,可以说在北平行都司之中,朱棣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卫所,另外经过这一次的事件,使得朱棣增加了自己在北平的威信。

    这段时间,朱棣很忙。

    各个卫所空出的指挥一级将领的位置,以及对有功之人的封赏使得朱棣每日只能休息两到三个时辰,不过朱棣倒也是乐在其中。

    直到腊月二十八,朱棣手中的事情才堪堪而定。

    腊月二十八,燕王府中举行大宴,北平行都司的指挥一级以上将领军官皆受到了朱棣的邀请。

    而除此之外,北平城内四品以上的官员也都受到了朱棣的邀请。

    因此,今日燕王府之中堪称是热闹非凡,特别是那些燕山将领们,一个个更是显得志得意满,要知道此次借着陆望举兵,朱棣收拢过来的卫所军职基本上让燕山亲军军官们打了个包圆。

    “朱指挥使,到了通州卫可不能忘了老兄弟啊!”

    “就是啊,朱大人,我可是听说了,通州那块地方可是肥沃之地,你老兄好不容易练出的这一身腱子肉可不要到了通州就发福了!”

    在燕王府前殿,因为大宴还没有举行,因此先来的各路人马倒也是显得比较随意,而在殿中,有一群人正围着一人不停的打趣。

    被打趣的自然是被任命为通州卫指挥使不久的朱能。

    “好了吧你咧,何瞎子,你就是狗嘴里面吐不出象牙,别的不说,兄弟几个日后若是到了通州,咱老朱自然是尽力招待没二话!

    当然,你何瞎子可别尽说咱老朱,你晋了永平卫的指挥同知难道不是指的贺喜的事情,怎么遭,我老朱到现在都没吃上你的酒!”

    此时的朱能显得是春风得意。

    相较于他之前的官职,通州卫指挥使可是让他跨越了两个大步。

    殿中燕山军官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时传出哄笑声和喊叫之声,而在殿中的另一侧,却又一些人对此很是看不惯。

    被这些人拱卫在其中的正是北平行都司都指挥使陈亨。

    “哼,陈大人,您看那些燕山军官们疯疯癫癫的样子,这还有些体统吗!”

    陈亨身边一位指挥使级别的将领满脸不满之色的低声说道。

    原本洪武帝下旨让陈亨前往真定,但是在出了陆望这档子事情之后,洪武帝又是一纸令下,让陈亨重新跑回了北平。

    此次陆望举兵,获益最大的显然就是朱棣,举兵的九个卫之中,朱棣一人拿走了四个指挥使,七个指挥同知,二十余个指挥佥事。

    这样一算的话,虽说陈亨也向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提名了一些将领,但是他只得到了一个指挥使和两个指挥同知还有五个指挥佥事的位置。

    “燕山三护卫乃大明精锐,此次又立了大功,骄狂一些也是能够理解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还能够骄狂多久!”

    说着,陈亨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要说此次朝廷居然默认了朱棣大肆插手叛乱诸卫,陈亨很是有些想不通。

    虽说在前太子死后,洪武帝逐渐与蓝玉不和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与此同时,洪武帝对朱棣的不满同样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洪武帝居然还同意朱棣将手伸进北平行都司各卫之中,陈亨实在是看不明白。

    不过陈亨看不明白不要紧,有人看的明白。

    谁都不知道的是,当年陈亨有一个好友眼下在兵部任职,虽说官位只是从四品,相较陈亨的从二品大员有些不足而提,但是却身处要职。

    更重要的是,这位好友眼下算得上是太孙一党的骨干。

    这样一来,从这位好友口中,陈亨却是知道了一些事情。

    例如说,洪武帝眼下存了整治蓝玉之心,但是蓝玉一党势力遍布军中,这样一来,一旦展开清洗,大肆牵连之下,各卫空缺肯定是不少,相较于北平行都司,洪武帝手中信任的亲信自然是要放在那些紧要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洪武帝心中何尝不是存了让朱棣先利用自己的威信平复陆望举兵造成的影响,而只要陆望举兵的影响被消除,同时北平行都司各卫安定下来之后,洪武帝想要从朱棣手中夺回这些卫所不过是一张圣旨的事情。

    毕竟朱棣眼下在这些卫所的布置撑死了也就这些天,人心的归拢可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正是有了这一番解释,所以眼下陈亨看到那些燕山将领的骄狂,虽说是心中不满,但是脸面上却并不是去说什么。

    而就在这时,只听一声乐起

    “燕王殿下到!”

    在太监的唱诺声中,朱棣走进了殿中。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搬进宁王府

    在朱权的命令下达之后,小安子趁着朱权闲暇时间离开了王府前往花容阁中。

    此次小安子的到来受到的待遇显然与上一次截然不同,上一次朱权与小安子到来乃是微服私访,但经过刺客一事之后,花容阁的主事显然知晓了朱权的身份。

    而在知晓朱权身份之后,这位唐主事便立即通知了花容阁的一干人等,郑重其事的要求他们一旦发现朱权的到来立即向他汇报。

    这位唐主事更是在之后特意将若兰的待遇提高了一个档次。

    小安子到来花容阁之后,立即便有迎接的小厮认出了小安子,毕竟小安子的装扮与上次跟随朱权前来的时候完全是一模一样,随后这名小厮带着小安子进入花容阁的时候便立即通知人去汇报了唐主事。

    “安公公,今日大驾光临,我花容阁上下实在是与有荣焉,还请安公公进来上座!”

    伺候的小厮刚刚将小安子引进花容阁之中,唐主事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看到小安子之后,这位唐主事便一脸献媚的笑道。

    小安子一挥拂尘,他的脸上也是浮现了一丝笑容。

    虽说小安子并不看得起这位唐主事,毕竟这位唐主事官面上的身份不过是九品,但是眼下毕竟朱权看中了若兰,而若兰是否与唐主事有密切的关系,却是谁都说不清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之下,小安子自然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了三教九流的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总归是没错的。

    “呵呵,唐主事,杂家可称不上是什么大驾,此次前来不过是受了上面的吩咐,上面想要问问若兰姑娘的还良事宜,不知唐主事能否告知?”

    听到小安子提到若兰的还良事宜,唐主事的脸上当即便露出了难色。

    眼下,若兰称得上是花容阁的台柱子之一,换而言之也是花容阁的重要财源,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若兰还良了,那花容阁的生意肯定是要受到一定影响的。

    小安子跟了朱权这么久,而且做得还是伺候人的话,自然也是心窍玲珑之人,唐主事脸上的难色,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唐主事,别怪杂家不提醒你,这花容阁也算是教坊司的产业,杂家上面是什么人,杂家也不想多说,你是明白的,若是为了一个姑娘闹僵了关系,恐怕就是你上面的人也担待不起吧!”

    听到小安子的话,唐主事的脸上顿时是一阵青一阵白。

    “安公公有所不知,若兰的事情可不是在下区区一个主事能够做的了主的,若兰姑娘已经在教坊司挂了名,因此即便是还良也是需要京城方面同意的!”

    唐主事说的倒也是事实。

    花容阁乃是教坊司在这大宁都司地界上最大的一处经营所在,而花容阁内那些有名之人自然也是在京城礼部挂上了号。

    而且教坊司内所有人等的还良事宜,都是需要礼部批准的,若是礼部不批,即便是下面的人闹翻了天了也没有用。

    小安子脸上原先微笑的神色已经变得有些僵硬了起来,而他看着唐主事的目光也是有些阴晴不定了起来。

    看到小安子脸上的神色逐渐变坏,唐主事当即便是肝胆俱裂。

    虽说小安子仅仅只是一个宦官,但是打狗还须看主人,而小安子背后的主子是什么人那还需要多说,以小安子背后那人手中的权利和陛下的圣眷,想要弄死区区一个九品的教坊司主事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唐主事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苦色。

    “安公公,还请您实在是不要为难在下了,不若这样,若兰暂且送到王府之中听用,至于其还良事宜,在下一定向上面汇报,尽力办妥!”

    唐主事的这番话说的差点便是声泪俱下了。

    看到唐主事这番表现,小安子叹息了一声而后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唐主事,我们殿下催的急,你可不要忘了,另外若兰姑娘身边伺候的人这次也要一并调入王府之中,他们的身份资料也请唐主事一并移交给杂家带来的人!”

    听到小安子不再坚持若兰的还良一事,唐主事心中当即便是一松,之后他更是脸色献媚的说道:

    “还请安公公放心,我一定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的!”

    唐主事说完,便让小安子在阁中稍坐,他本人自然是急匆匆的外去安排了。

    在小安子坐镇的情况之下,唐主事的事情办得很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唐主事便又返回了阁中。

    “安公公,事情已经办好了,马车也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现在可否前往王府?”

    听到唐主事的话,小安子放下了手中端着的茶杯站起身来。

    “既如此,倒也谢谢唐主事了,改日杂家定上门感谢一番!”

    “哪里哪里,这都是在下该做的事情!”

    说着小安子便要迈步向着外面走去,但就在此时看到小安子要走,这位唐主事连忙挡在了小安子身前。

    “安公公,这是小的的一片心意,还请安公公能够收下”

    说着,唐主事的衣袖之中便掏出了一个小袋子悄悄的递给了小安子。

    小钱袋一递到小安子的手中,小安子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意味深长了起来。

    这袋子的重量,小安子可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的,重量着实是不轻。

    “唐主事,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杂家不过就是一个小人,可受不起这个大礼啊!”

    小安子的话一说完,唐主事的脸上立即便是露出了惶恐的神色。

    “安公公,你这话是何意,这点心意无非就是请安公公喝茶而已,还请安公公不要见外,不然,恐怕在下是没脸再在这大宁城内厮混了!”

    唐主事的话说的是诚惶诚恐,脸上更是露出了一幅可怜的样子。

    小安子在心中暗笑。

    这唐主事往日在大宁城内也算得上一个人物了,但此时与那些贱民又有何不同。

    “好了,既然是唐主事的一片心意,杂家也就收下了,不过下不为例啊!”

    听到小安子同意手下,唐主事的心中当即便是一定。

    “哈哈,日后安公公若有空,不妨来花容阁常坐坐,喝喝茶听听小曲也是一种放松吗!”

    小安子和这位唐主事哈哈了几句之后,便和这位告辞了。

    趁着无人之时,小安子悄悄的拉开了刚刚唐主事给他的小袋子,只见里卖弄一片珠光宝色。

    “呵呵,这唐主事倒也肯下本钱!”

    小安子心中暗想道。

    小安子和朱权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朱权信得过小安子,而朱权也知道,任凭谁放在小安子目前的这个位置上也不可能没有一些私人往来的。

    就好比当年朱权在皇宫之中一般,别看朱权是皇子,但是对于洪武帝身边伺候的太监,朱权可从来都是一幅和善的面容,为的就是能够联系好双方的关系。

    虽说历史从来都是大人物缔造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往往大人物身边的众多小人物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或许这些太监做不到一言而兴邦的伟大,但是想要在君前诋毁一个人,甚至是搞垮一个人,这些小人物却是有的是办法。

    朱权对小安子的管束从来都是在一定的范围之类,而对于一些人私下里给小安子好处,朱权适当的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从来都是至理名言!

    三辆马车离开了花容阁开始向着宁王府驶近。

    其中一辆马车之上坐的便是若兰。

    不可否认,当若兰得知自己被宁王调进王府中的消息之时,若兰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若兰知晓,自己调入王府对于自己来说乃是有利有弊。

    但是若兰眼下并没有实力去改变自己的处境,她能做的只能是听天由命。

    小安子并没有带着若兰走王府正门。

    要知道眼下若兰的身份还没有脱籍,换而言之,若兰眼下只是一个艺伎,在如此身份之下,若是小安子莽撞的带若兰从王府正门进入王府,那么不用想,小安子的举动肯定会立即引起王府上下的非议。

    好在的是,若兰并没有在意自己将会从那座门进入宁王府。

    小安子径直带着若兰来到了温玉楼的所在地。

    温玉楼,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梢间均为槛窗,步步锦支窗。殿内左右有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

    在宁王府中**的九座宫殿之中,温玉楼算得上是中等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小安子得知朱权将若兰安置到温玉楼之后,心中下定决心要与若兰交好的缘故。

    眼下朱权的女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不过其其格、诺敏两人,而眼看着若兰住进宁王府中并占据了**一席之地,小安子自然是心中有数。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态度有变

    京城之内,冯胜等人回京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觐见洪武帝述职,与对待蓝玉不同,在奉天殿内,洪武帝召见冯胜等人可谓是庄重,同时更是各种赞赏与赏赐不绝。

    但正是因为洪武帝的这种表现让冯胜与傅友德等人心中更是忐忑不安起来。

    洪武帝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同时洪武帝同样不是一个苛待属下的人,但是此次冯胜等人虽说略有薄功,不过洪武帝对其的嘉奖与赏赐却未免太过优厚了一些,这种举动完全是非常反常的。

    对于洪武帝而言,他此举无非就是想要暂时麻痹冯胜等人之心。

    但冯胜和傅友德是什么人,他们都是打老了仗的将领,眼下洪武帝处置蓝玉的心思已经是昭然若揭,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自然不会被洪武帝的举动所麻痹。

    不过尽管他们看出了洪武帝的用意,但还是乖乖的接受了洪武帝的赏赐,毕竟此时可是在皇宫大内,而傅友德与冯胜,虽说也是国朝屈指可数的元勋之臣,但其的胆子却远远没有蓝玉来的大。

    看到冯胜等人应下了诏书,上首的洪武帝脸上一片温和的笑容,似乎这位英明神武的陛下丝毫没有看出冯胜等人的内心。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能够从一介贫民奋斗至帝王的唯有洪武帝一人,称洪武帝一声千古一帝并不夸张。

    洪武帝的心智堪称是卓绝,实际上对冯胜等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何尝不是洪武帝所走的一步妙棋。

    眼下洪武帝已经下定了惩治蓝玉的决心,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稳定明朝上下军心成为了洪武帝的当务之急。

    在洪武帝的心中,他准备将自己的行动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自然是拿下蓝玉!

    蓝玉在国朝将领之中堪称是胆子最大的一个人,别看眼下傅友德和冯胜都在暗中好似支持者蓝玉,但若是蓝玉一除,以傅友德和冯胜的胆子,洪武帝料定他们不敢走上前台与自己打擂。

    这样一来,铲除蓝玉之后,便进行到了第二部分。

    而第二部分,洪武帝称之为温水煮青蛙之策。

    冯胜和傅友德眼下在蓝玉的背后跳的最欢,但是若洪武帝真的雷霆一下铲除了蓝玉,那么料定两人肯定不会立即跳上来继续与他作对,这样一来,铲除蓝玉之后,接着这股风潮,洪武帝完全可以从容不迫的进行布置。

    到时候,等到大势已成,纵然傅友德和冯胜再想反抗恐怕也已经迟了。

    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洪武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能够铲除了蓝玉,同时他又为什么能够肯定,自己在铲除蓝玉的同时,傅友德和冯胜能够按兵不动,隔岸观火呢。

    原因,洪武帝早已埋下了伏笔。

    洪武帝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君主,换而言之,洪武帝对他麾下的每个将帅的性格都堪称是了如指掌。

    别看蓝玉眼下与傅友德等人相较莫逆,共同进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人之间的关系便没有可以做出文章的地方。

    别看眼下以蓝玉为首的功勋将帅团好像是齐心协力,但是在洪武帝看来,这些人完全就是一盘散沙。

    其他的不说,蓝玉曾经与傅友德、冯胜等人有过恩怨,而常升也曾经攻讦过冯胜,另外如今国朝军方,冯胜的资历可以说是最老,战功可谓最卓著,但是他的光芒却时时刻刻都蓝玉所掩盖。

    而这些在洪武帝看来,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

    好言抚恤了冯胜等人之后,洪武帝绝口不提陆望之事,甚至洪武帝还暗示,若是冯胜能够和傅友德拿下蓝玉,那么洪武帝将会立即加封二人,同时荫庇其子孙。

    甚至在安慰了冯胜与傅友德之后,洪武帝还特意留两人在皇宫之中饮宴,席间追忆当年他们初逢乃至后来争天下一事,直将两人说的感动不已。

    “宋国公,陆望的事情,朕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过去的总归是过去了,但是你也老了,今后的事情总归是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吧?就算你已经快到古稀之年,可是你的家中数十子孙可还很年轻,你总该要为他们多考虑一些。

    颖国公,你也和宋国公一样,这些年,为了这大明,你们是辛苦了,这些朕都看在了严重。

    这么多年,难道朕的为人你们看不清楚吗?对于忠心的臣子,朕自然是不吝啬赏赐,但是若再有那如同胡惟庸之流的不臣之人,那么久别怪朕心狠手辣了!”

    洪武帝的话中满是威胁之意,说的冯胜和傅友德是汗流浃背。

    而除了洪武帝亲自出面之外,在冯胜与傅友德未返京师之前,洪武帝便特意下旨让朱允炆前往宋国公府和颖国公府代为看过两位国公的家人。

    对于洪武帝的目的,虽说朱允炆并不是看得懂,但是他身边有智囊。

    黄子澄一干人等当即便隐晦的点出了洪武帝的用意,而在知晓这一点之后,在朱允炆的特意拉拢之下,宋国公与颖国公府上对朱允炆的评价倒是与之前大为不同。

    甚至朱允炆还特意拉着冯胜的嫡长子和傅友德的嫡长子声称要做义兄弟。

    洪武帝数招一出,京城的局势当即便是大不一样。

    虽说在第二日,冯胜与傅友德同样是乔装来到了蓝玉的凉国公府,但是在他们与蓝玉的谈话之中,明显支持之意没有先前的浓了。

    而这种变化却是让蓝玉的心中凉了半截。

    之前已经说过,因为洪武帝对蓝玉的顾忌,这些年蓝玉在京城附近根本没有什么能够上得了台面的势力。

    而若是一旦失去了宋国公颖国公的支持,那么想要在京城和洪武帝打擂台显然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