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天靖难-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地卫所暴动,若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那么洪武帝大可以各个击破,这并不能成为蓝玉保命的本钱。
但若是洪武帝即便拿下蓝玉,这些卫所汇集到朱允熥的麾下发出自己的声音,除非洪武帝真的能够下定决心打一场内战,同时处死朱允熥,否则,他根本无法平下这个乱子!
所以别看眼下朱允熥待在金吾后卫之中,但是他如今的事情可是不少。
。。。。。。。。。。。。。。。。。。。。。。。。。。。。。。。。。。。。。。。。。。。。。。。。。。。。。。。。。。。。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这一日一大早,王府之中便忙活开了,当然对于朱权来说,他倒没有什么好忙的,但是对于那些侍女奴婢来说,可就苦了坏了。
这一日不仅宁王府之中要妆点,同时大宁内城门附近也需要妆点。
大宁内城门外正是大宁城内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正因此如此,所以朱权今日晚间将会被安排着登上内城门与整个大宁百姓共庆上元佳节。
内城门外早已搭起了一座又一座花楼,这些花楼上纷纷以彩带为装饰,同时挂上花灯,等到晚间花灯点燃之后,这些花楼自是光彩夺目再加上一个花楼便算是一个舞台,晚间花楼之上自有歌舞,而除此之外,在内城墙上更是摆开了不少的焰火。
这些花楼除了最大的一座乃是属于宁王府的之外,其余城内的富户更是有一家算一家也是搭起了花楼。
毕竟上元节搭花楼除了能够娱乐大众之外,也算是一个展现实力的平台,因此这些富户倒也没有藏拙。
当然,也没有谁敢逾越,谁都知道,大宁城内最高的花楼只能是宁王府的。
而在花楼之下,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贩,没办法,虽说如今还是一大早,但却有不少商贩从昨日便等在了这里,为的就是抢占一个好位置。
朱权和大宁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肯定是要上内城墙城楼之上欣赏歌舞的,因此王府的一队侍卫以及大宁都司特意调集的一队军兵一大早便开赴到了内城墙上下进行封锁和检查。
朱权昨日歇在了沉香阁之中,今日乃是上元节,朱权想着能够睡到午时的,但是谁能够想到,朱权一大早便被其其格和诺敏吵醒了。
令朱权有些小懊恼的是,两女叫醒他的目的居然是让朱权给她们看衣服。
好吧,爱美乃是女人的通性。
对于朱权来说,他穿什么衣服,除了能挑颜色之外,其他的都调不了,当然,这个能挑的颜色并不包括明黄。
毕竟上元节乃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而今晚的场合也是非常正式,在这种情况下,朱权自然不好随性穿衣。
看着拿过一件又一件衣服在不停试着的其其格和诺敏,朱权扶着额头想要哀叹。
女人果然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生物,起码她们自己挑衣服的时间都足够朱权再睡一个回笼觉的了。
当然,这个并不是说朱权很懒,而是朱权昨晚狠狠的对付了两个女孩,一大早实在是没什么精力。
果然,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朱权心中想道。
而就在这时,其其格却是穿着一身蓝色的霞帔外罩一袭淡白色的披风站在了朱权身前。
其其格这一身完完全全就是汉家女子的服饰,而与其其格不同,诺敏却是一身草原上的打扮,天蓝色的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一顶翻檐尖顶帽,软筒牛皮靴,衬出了诺敏的性格特点。
“好,都好看!”
此时此刻,两个女孩精心打扮的出现在朱权面前,朱权又怎么说那煞风景的话,再者说也确实如此。
看到朱权仿佛看呆了一般,其其格和诺敏两女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女为悦己者容,不妄她们挑选了那么久的衣服。
其其格和诺敏自然起身了,朱权也就不好继续赖在床上了,不得已朱权在两女的服侍下穿上衣服,然后准备去奉天殿看看。
上元节,正是衙门休沐的时候,因此奉天殿之中倒也没有事情需要朱权处理的。
再者而言,朱权虽说是藩王,但是对于大宁的民政自有大宁布政使司处理,自有一些大事才会呈到朱权的案头。
一时之间朱权便有些百无聊赖了起来。
看到朱权坐在奉天殿之中,眼睛到处瞄,小安子这个时候下意识的说道:
“王爷要不要去看看若兰姑娘?”
听到小安子的话,朱权一愣,然后被小安子提醒了。
若兰进入宁王府,其实但是在朱权的下意识中,并不是说对若兰有什么企图,而是类似与将若兰当做人质一般。
既然朱权答应了帮助若兰,而那些高丽人也在朱权麾下效力,那么自然朱权想着将若兰握在手中,总归多了一道保障不是。
而若兰虽说名义上是作为歌姬进入宁王府的,但是除了那次与若兰商议派遣高丽武士一事之外,朱权并没有再见过若兰。
甚至如果不是小安子说的话,也许朱权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想起自己的**之中还有若兰这个人存在。
“嗯,小安子,走吧,我们去看看若兰!”
正好朱权此时也有些百无聊赖,找个人聊聊天也是好的,因此在小安子说完之后,朱权便对着小安子说道。
在小安子的带领下,很快朱权便来到了当初安排若兰入住的宫殿。
若兰虽说眼下正式的身份仅仅是歌姬,但是宁王府上下却鲜少有人将其当做一名普通的歌姬看待,毕竟谁都清楚若兰乃是朱权从花容阁之中要过来的。
为此,朱权在大宁也可谓是色名远播,当然这个色指的是**。
想想,朱权这才就藩大宁多久,前有其其格、诺敏,后有婉玉,现在又从花容阁抢来了若兰,若是假以时日的话,恐怕宁王府的**数量非得庞大到一个不可计数的地步。
为此,不少王府属官在背后与胡宁商议,要胡宁劝谏朱权不要那些**声色。
但是听了这些同僚的意思,胡宁当场便是露出了苦笑。
胡宁劝谏朱权又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为了其其格和诺敏一事,胡宁不知与朱权讲了多少次,但是又有什么用。
当然,在胡宁的内心想来,劝谏不成功除了朱权将他的话当做耳旁风之外,更多的或许是胡宁心中那一丝巴不得朱权如此的阴暗心思。
国朝所有王府的长吏都是由洪武帝亲自委派的,而这些王府长吏除了辅佐藩王处理各项事务之外,洪武帝同样赋予了他们监视藩王甚至是发现不臣即行软禁的权利。
这当然是洪武帝为了确保帝室的稳定而授予这些王府长吏的任务。
而朱权眼下作为大宁藩王,一个人拥有五卫亲军,这实际上在国朝之中乃是独一份的,除了朱权之外,其余的藩王基本都只有三个卫的亲军护卫,甚至有些藩王的亲军护卫还不满编。
哪里有像朱权这般手握五个齐装满员的精锐卫所作为亲军的。
虽说这是洪武帝对朱权的看重,但是另一方面胡宁肩膀上的责任也是不轻的。
再者说如果不算护卫亲军,算手中兵权的话,朱权乃是国朝仅次于朱棣的藩王。
另外朱权如今还有了北征之战的胜利,可以说朱权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胡宁这位王府长吏除了要劝导朱权向善之外,也需要防备朱权心中随时可能升起的野心。
但是眼下的朱权除了正常的政务之外,其余的精力似乎都扑到了女人身上,这一点对于胡宁来说,若他单单只是王府长吏的身份,那么自然是要痛心疾首的,但若是从陛下臣子的角度出发的话,胡宁心中巴不得朱权如此。
美人窝乃英雄冢,这一句从来都是至理!
还未走进若兰的寝宫,朱权便听到了琵琶之声。
与其他乐器相比,琵琶的乐声无疑是多变的,文曲细腻、武曲气势,而听传来的琵琶声,余音缭绕不绝,显然弹得是文曲。
朱权前世没有接触过琵琶,但是这一世,他接触的却也不少,毕竟每逢正式的场合,教坊司的演奏之中,琵琶乃是必不可少的。
朱权轻着脚步走进了宫中,沿途的宫人作势要对朱权行礼,朱权抿了抿嘴然后挥了挥衣袖,看到朱权的动作,这些宫人虽说行礼,但是却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
宫中侧殿,若兰一个人在抚着琵琶,青丝沉吟着脸颊,专注的神情,令朱权一时也被吸引住了。
人们都说认真做事的男人最帅,但是认真做一件事情何尝不是最美,而美就美在了神情露出的专注上面。
好一会,若兰的玉手方才停止了波动,而红唇之中更是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若兰叹气之后抬起头来,这时她才看到已经在她面前站了好一会的朱权。
若兰连忙抱着琵琶站了起来对朱权弯膝行礼。
“奴婢见过殿下!”
与其其格她们和婉玉不同,若兰在朱权面前的自称一向都是奴婢,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若兰如今的身份,但在朱权看来,若兰这种顺从的姿态却颇得他的欢心。
从元朝开始,高丽与中原便有不少人家通婚,而高丽女子在中原更是博得了柔顺、谦恭的美名。
“起来吧,若兰,这段时间倒是孤有些疏远你了,忘了问你,在这王府之中住的可好?”
朱权上前将若兰扶了起来,而后露出关切神情问道。
听了朱权的话,若兰的脸颊却是有些红晕浮现,不过转瞬间,若兰的神色便恢复了正常,而后对着朱权恭敬的说道:
“回禀殿下,若兰在王府之中一切安好,劳烦殿下操心,实在是若兰的不是!”
朱权放开了手然后走到殿中的主座之上坐了下来
“若兰,今日乃是上元节,孤想着,你来王府也有一段时间,想必也是没怎么出去,不如今晚和孤一起去观赏一番焰火!”
听了朱权的话,若兰的目光之中顿时变得有些惊喜。
若兰的年纪实际上和朱权一般大,十五六岁的人有几个不喜欢出现看热闹的,更何况这个时代,除了有限的节日,一般也没有什么好看的热闹。
但是随即,若兰想到了什么,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苦涩。
“殿下,奴婢的身份。。。。。。。。”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上元佳节
若兰的话一说完,朱权一拍额头,然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瞧瞧,是孤疏忽了,不过若兰,你放心,今年孤肯定会销了你的籍,今晚,你就放心的跟孤走便是!”
朱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到朱权这幅神情,若兰的心中却是流动着一股暖流。
若兰不到十岁便跟着母亲流亡大宁,而到了大宁之后不久便被迫投身到了花容阁,为的便是能够活下去。
这些年,在花容阁之中,若兰虽说也见过了不少俊俏**的男子,而且凭着容貌,若兰也是被奉为了花容阁的几个魁首之一。
但是若兰清楚,这些男子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身子。
那日遇到朱权,对于若兰来说是一次意外,一次生命之中或许只有那么一次的意外,但是偏偏正是这一次意外改变了若兰的人生。
本来若兰在多次求不得门路的时候,甚至都快要绝望放弃了,在若兰心中甚至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非就是王氏一族被李成桂彻底铲除,但是谁料结识了朱权改变了她和王氏一族的命运。
那日,朱权在花容阁遇到刺客之后,虽说朱权并没有大肆生长,不过在朱权返回王府之后还是立即下令护卫亲军出动,与大宁城内彻查不法之辈。
朱权此举却也帮了若兰大忙,原来李成桂派到大宁的刺客远远不止那一人,只不过那一人的任务目标乃是若兰。
作为大宁的藩王,朱权在这座城市和整个行省拥有最高的权利,当然朱权必须保证自己并没有滥用这种权利,否则这种权利他也就只能动用一次,之后就被剥夺。
揪出了这些刺客之后,朱权全部都交给了若兰处置。
这在若兰看来,无疑就是朱权坦荡胸襟的展现。
一个女人能够遇到对她好的男人,那么就应该珍惜。
“奴婢遵命!”
若兰竭力的保持神色的平静对着朱权轻声说道。
看到若兰答应了下来,朱权的脸上又是一笑。
。。。。。。。。。。。。。。。。。。。。。。。。。。。。。。。。。。。。。。。。。。。。。。。。。。。。。
上元节对于那些京城高官来说似乎再也没有了喜庆的气氛,看着街上那些不知所谓欢天喜地的商贾与百姓,不少勋贵大臣们的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尽管洪武帝下令封锁了东宫的消息,但是京城内的高层一个个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
太医院上下一个个忙忙碌碌,甚至连家都没回。而洪武帝往日都会将朱允炆待在身边处理政事,但是今日却没有。一些勋贵大臣们求见皇太孙,往日皇太孙早就接见了,但是昨日与今日却被各种借口打发了。
种种消息都露出了东宫似乎出现了什么情况。
尽管大臣们并不清楚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但是对于这些混迹朝堂多年的人精来说,他们不得不做出最好和最坏的打算。
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都,一系列的词语似乎都代表着笼罩在京城之上的那夺目的光环,但是对于勋贵大臣们而来,京城却也是天下最危险的地方。
不少勋贵们借着上元节休沐,三三两两的聚在了起来,左右无人之时不免说到朝政。
更为甚者,不少人信誓坦坦的说,东宫的皇太孙却是生了重病,日后说不得国朝还要再立储君!
这些勋贵们自以为保密,但是殊不知锦衣卫无孔不入。
不过半天的时间,这些勋贵们私下相聚乃至是谈了些什么,大多都出现在了洪武帝的案头。
对于这些满嘴乱说的勋贵大臣,洪武帝的心中厌恶至极,甚至恨不得杀之,但是洪武帝也清楚,眼下时局不对,此时大动干戈只会让所有人清楚,恐怕那些被杀之人所说的话是真事。
朱允炆清醒之后,当即便有宫人将这一消息传给了洪武帝。
不过洪武帝除了传了一份旨意之外,却也没有再去东宫。
眼下洪武帝还有一件更为紧要的事情。
陆望败亡之后,彻查陆望朋党的事情在年前便发往了各个都司,而各个都司提交上来的名单让洪武帝此时并不乐观。
尽管洪武帝曾经暗示冯胜,他可以对陆望之事不再大搞牵连,但是这但是仅仅是为了稳住冯胜,而如今既然冯胜依旧站在蓝玉那一边,那么洪武帝便断然没有心慈手软的道理。
按照各个都司上交上来的名单,少则数人,多着十数人,算上一算,各个都司总共居然传来了足有近五十人的名单。
这些人之中不乏一位指挥使一级的高级军官,这种情况让洪武帝的神情很是凝重。
洪武帝知道,出现在各个都司名单上的人,除了真的是与陆望相交甚迷的人之外,便是各个都司之中各方势力博弈,趁机排除异己的牺牲品。
而且,即便是这些人真的是陆望的朋党,那么也绝对是一小部分。
陆望是冯胜的人,而冯胜在各个都司特别是北方各个都司之中也是有着不少人手的,这近五十个人完全可以看成是被推出来平息洪武帝怒火的,在洪武帝看来,这背后绝对还有人!
就好比蓝玉,若说蓝玉一党仅仅只有数十个人,洪武帝是断然不会相信的,要知道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名册之中,单单是蓝玉的义子便有超过千人!
洪武帝的左手不停的敲击的案桌。
此时的洪武帝也是在盘算着,到底要不要继续将事态扩大。
洪武帝之所以要惩治无疑是为了朱允炆的上位扫清阻碍,但是如今朱允炆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变故,虽说仅仅是小变,但是情况并不稳定。
洪武帝虽说亲自将朱允炆扶上了皇太孙的位置,但是在他心中除了是对这位孙子的疼爱之外,更多的也是为了朱明皇朝的千秋百代!
而一旦朱允炆出现了变故,那么纵然洪武帝曾经对朱允熥有多不满,那么他也只能立朱允熥了。
国立储君向来有几个原则,1、嫡长子继承。2、有嫡立嫡,无嫡立长。3、在皇帝死后无皇子的情况下,采取“兄终弟及”的原则。4、非常时期采取“国赖长君”的原则。
而嫡长子继承制自然是无可动摇的第一位,特别是在嫡长子神职正常的情况下。
这是洪武帝曾经明颁天下的诏书之中特意提及的,而如今朱允炆若是真的出现了变故,比如半身不遂或者长期昏迷的话,那么即便洪武帝曾经再怎么厌恶朱允熥也只能将朱允熥好言安抚,而后若是朱允炆不行的话,便只能立朱允熥为储了。
当然,洪武帝也可以从其他藩王之中选择储君,但是天下藩王如此之多,选谁都会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满。
更不要说一旦选择其他藩王为储,那么到时候至朱标这一支为何地!
另外,朱允熥之下,虽说吕妃还生有两子,但是这其中大的朱允熞,生于洪武十八年,如今不过八岁的年纪。
试想若是弃了朱允熥立一个八岁的孩子为储,将会引起天下怎样的非议!
洪武帝今年六十多了,不定还能活到什么时候,在洪武帝想来,自己也就还有五到十年的时间,而若是五年的话,五年之后朱允熞不过十三岁,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登上大宝,怎么能够镇得住天下!
而若是朱允炆真的有变的话,那么为了朱明天下,洪武帝还真的不能将事态扩大乃至对蓝玉一党彻底清洗。
朱允熥背后最大的支持力量正是蓝玉,若是没了蓝玉,朱允熥又不像朱允炆一般与文官们交好,到时候手里没有了力量,又凭什么让天下服你。
想着,洪武帝只能将这份奏章押后了。
夜晚的京城,街道之上车水马龙,叫骂声、呼喊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花灯点缀在道路两旁的房屋以及花楼之上,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今年洪武帝也没有登上宫城与文官百官们共庆上元,而一些勋贵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也在想着果然如此。
东宫敏秀宫偏殿。
“黄大人,现在大家都是人心惶惶的,你问过吴院令了没有,殿下这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一名太**中属官神情焦躁的拉着黄子澄的衣袖窃窃私语的问道。
与这名官员一样,黄子澄的脸色同样不好,但是听了这番话之后,黄子澄的脸上顿时便是浮现了怒色。
“郁大人,皇太孙的身体也是你能够问的,慌什么慌,陛下还在,翻不了天去!”
所幸的是眼下殿中只有他们两人,否则的话,黄子澄的这番话无疑就是逾越了。
得了黄子澄的训斥,这名郁大人也是一脸尴尬的,但是脸上的焦躁却是怎么都减免不了的。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朱允炆的亲信,眼下他们的宝都押在了朱允炆的身上,已经将蓝玉那一党得罪到死了,万一朱允炆要是真的身体不堪,他们这些人即便想要改换门庭恐怕都是来不及了。
黄子澄拿眼瞧了瞧这位郁大人,想到他也是关心则乱,心中也是一软说道:
“吴院令那边得了陛下的命令,半点消息也是透露不给的,不过我倒也听到了一些,殿下的身体只是小恙,所以,你们还是放宽心吧!”
黄子澄的话说完,姓郁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而就在这时,侧殿之中又走进了一人。
“齐大人,怎样了,可有消息!”
看到此人走进殿中,黄子澄立马打起了招呼,此人正是守在朱允炆榻前的齐泰。
听了黄子澄的话,齐泰点了点头说道:
“皇太孙殿下的神情已经好了不少,刚刚进了些粥水,太医们正在给殿下行针灸,想必没什么事情”
原本在这种时候,齐泰是不可能入了东宫来的,但是洪武帝考虑到朱允炆与齐泰的关系不一般,而且齐泰当日也正在东宫之中,为了封锁消息倒也将齐泰留在了宫中。
听了齐泰的话,黄子澄与那位郁大人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而就在这时,齐泰再次开口说道:
“皇太孙眼下出现的变故料想凉国公是脱不了干系的,黄大人,我们还需早作准备!”
听了齐泰的话,黄子澄神情肃穆的点了点头。
他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全在朱允炆的身上,因此朱允炆若是出了什么变故,他们不仅未来渺茫,甚至连眼下的身家性命也不一定能够保得住,这样一来,自然也对导致朱允炆出现变故的罪魁祸首倍感愤怒了。
“齐大人,听闻兵部之中积累了不少的案件,其中不乏某位大人物的义子们犯下的作奸犯科之事,不知兵部怎么怎么办的?”
黄子澄堂而皇之的对着齐泰问道。
按理来说,黄子澄仅仅是皇太孙之师又不在兵部挂职,他去关心兵部的事情无疑就是在管闲事。
但是怎奈黄子澄毕竟是朱允炆一党的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