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天靖难-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怎奈黄子澄毕竟是朱允炆一党的首领,而且眼下兵部之中,因为洪武帝对齐泰的看重,更是升其做了侍郎,这样一来齐泰便得了兵部的话事权,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子澄又在齐泰之上。
再加上两人现在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对付军中蓝玉一党。
因此,听了黄子澄的话之后,齐泰也不怪这样是否符合规矩,张口说道:
“黄大人说的不错,这段时间,兵部之中却是挤压了不少事情,等我回去和尚书大人商议一番,定做决定!”
听了齐泰的话,黄子澄的脸上微微露出了丝笑意。
而就在这时,齐泰想了想又说道:
“另外,黄大人,我这里倒还有一件事情,据闻凉国公的某位义子牵涉到了陆望一案之中,而且也有了证据,不如过几日,我等一同上书要求陛下严惩可好!”
听得齐泰此言,黄子澄的目光之中顿时有些兴奋。
朱允炆的身体若是不出现变故,那么洪武帝肯定是要出手拿下蓝玉的,当然这种事情总归要有个先后顺序,总不能拿下蓝玉的同时将蓝玉一党一时间全部扫尽,这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这几乎牵扯了整个国朝的军队。
蓝玉有一个义子参与了陆望一案,那么便可以从这名义子处打开缺口,到时候大肆牵连,总归还是要到蓝玉的头上,再加上洪武帝给蓝玉安置的罪名。
齐泰此举乃是将一把指着蓝玉背后庞大势力的刀子递交到了黄子澄的手中,而后他们再一起交给洪武帝。
想必到时候洪武帝总归不会忘了他们出的力气的。
齐泰又与黄子澄商议了一番,对他们这些人下一步的行动作出了一个大概的规划,而在他们商议完毕之后,也是有一名小太监匆匆的跑进了侧殿之中。
“齐大人、黄大人,殿下要见你们!”
听到这名小太监的话,齐泰和黄子澄连忙冲出了侧殿。
而齐泰和黄子澄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他们离开之后,他们背后的郁大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此人齐泰与黄子澄对话的时候,这名郁大人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并不出言,这也让黄子澄和齐泰忽视了他的存在。
再者说这名郁大人也算是东宫之人,往日也是为皇太孙效力不少,因此黄子澄和齐泰也没有特意避着他。
但是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谁又能知道一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
眼下东宫既然被锦衣卫封锁了,那么自然也就不好出去,不过在这位郁大人想来,既然皇太孙醒了,那么想必东宫的封锁马上也就能够解除了,到时候再出去不迟。
这名郁大人并不是朱允熥的人,实际上也不是朱允炆的人,真正来说,他应该算是燕王朱棣的人!
朱棣在京城之中有着一张庞大的情报网,每年朱棣砸下了不少钱在这上面,当然这些钱也没有白费,往往京城之中一有了什么新动静,朱棣总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知晓。
譬如当年朱棣得知自己王府之中有锦衣卫存在一般。
这个消息便是朱棣从京城的情报线上得知的。
眼下的朱棣正在北平城内的燕王府之中与一干妃嫔儿女共度上元佳节。
新的一年对于朱棣来说也是新的气象,陆望一事之后,虽说朱棣还没到将整个北平行都司握在手掌心的地步,但是其在军中的势力无疑是进一步扩大了。
而随着势力的扩大,操心的事也是越来越多,如果今日不是上元佳节,再加上徐王妃的要求,恐怕朱棣还是窝在自己的书房之中不出来。
“殿下,你看看,这盏灯可漂亮?”
徐王妃手中拎着一盏金色的八宝琉璃灯对着朱棣笑道。
“漂亮,不过前些日子我不是和你说了么,这盏灯还是前两年的,不如重新换一盏,你又将它拿出来了!”
朱棣看着徐王妃,脸上不无怪罪的说道。
谁知听了朱棣的话,徐王妃的神情却是丝毫不以为意。
“殿下,正是因为这盏灯陪了我们好些年,所以换下它才可惜,而且王府虽说还有些闲散银子,但是也不能耗在这上面,殿下拿去做大事才是正理!”
徐王妃的话一时之间让朱棣的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朱允熥来信
大宁城内一片喜气洋洋,虽说眼下天色已黑,但是正是因为天色的漆黑衬映出了大宁城内一片火树银花的场景。
朱权此时正与大宁城内上的了台面的人物聚集在内城墙城楼之上。
虽说冬日酷寒,但是却依旧抵挡不住人们心中欢庆佳节那如火的热情。
内城墙外便是大宁城内最为繁华的一条街,从朱权所坐的位置一眼望去,能够将繁华之色尽收眼底。
“尚大人,虽说欢庆佳节乃是正当,不过如此多的百姓聚在一起,再加上无数的花灯彩楼,布政使司方面还需要做好防止走水的准备啊!”
朱权刚刚坐下不久便对着身边的尚信说道。
听了朱权的话,尚信笑着说道:
“布政使司早在昨日便开始准备,衙役们早就在街上巡逻了,怕的就是出些事情!”
尚信说完,朱权点了点头也没有再细问。
而就在此时,只见内城墙下那座属于宁王府的最大的花楼上瞬间亮起了无数的花灯,花灯点亮的瞬间,整条街道上陡然响起了无数的惊呼声。
只见在花楼之上,花灯衬映之中,有三位佳人衣着轻衫出现在了花楼之上。
乐声顿时大作,而随着宁王府的花楼开始表演,瞬间如同一个信号一般,只见那些摆在宁王府花楼两侧的花楼也是瞬间点亮蔓延了开来。
朱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府的花楼果然是一派皇家气象,华贵异常,傲视大宁啊!”
就在这时,跟在朱权身后的一群官员们纷纷开口说道。
一座花楼往往代表了一张脸面,而对于朱权这种身份来说,虽说他不一定要借着花楼与人斗富之类的,但是也绝对不能在这上面丢了自己的脸。
此时内城楼之上,除了朱权以及大宁一众高官之外,还有不少高官家中的女眷。
而在其中,其其格和诺敏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虽说其其格和诺敏论身份的话倒也不一定会比身边这些人低到哪里去,但是对于这些女眷来说,身为蒙古人的其其格和诺敏总归是异类。
本来其其格和诺敏是想要站到朱权身边去的,但是在胡宁的要求之下,两个女孩也只好放弃原先的想法。
在胡宁想来,城楼之上一片灯火通明,城楼之上能够看到下面,那么下面同样能够借着火光看到城楼上。
再者来说,朱权乃是大明亲王,眼下还未成婚,若是公然带着其其格和诺敏两个蒙古女人站在一起,那么置体统与何地!
这样一来,其其格和诺敏只好站到了距离朱权不近的两边城墙之上。
而其其格倒也罢了,偏偏一身蒙古服饰的诺敏在这种场合却是显眼无比。
好在的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与两个女孩亲近,起码在若兰到来之后便与她们站到了一起,而后婉玉也是时不时的前来打个招呼。
“婉玉,你可要抓紧了,你看那两个蒙古狐媚子,说不得就是使了什么手段迷惑了殿下,为了以后着想。。。。。。。。。。。。。。。。。。。。”
婉玉作为吴运的嫡女自然也是有资格上到城墙上的,当然她的位置也并不靠前。
在婉玉的身边围了数位与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女,能够上得到城墙上来,显然这几位家中品级也是不低。
围在婉玉身边的几个少女七嘴八舌的说着,当然因为顾忌到中间安坐的朱权,她们刻意压低了声音。
这几个少女之中虽说有人在劝着婉玉注意,但同样也有人看向婉玉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嫉妒的神色。
论家世,她们与婉玉都差不多,甚至这城墙之上还有几位家中长辈的位置比吴运更加显赫,但是偏偏,婉玉能够得了朱权的青眼,而她们却不能。
听了周遭闺蜜的话,婉玉的脸上露出了羞红,但是在脸颊羞红的同时,婉玉的心中也是在思考着。
的确,虽说刚刚开口的那位闺蜜不一定全是为了婉玉,但是她有一点却是说的没错,那就是为了以后着想。
婉玉的路实际上在朱权表露了对她的好感之后,也已经注定了。
这样一来的话,日后一旦朱权将婉玉收入**,那么说不得便会发生争宠之事。
虽说婉玉尚未出嫁,但是**争宠从来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不提王府,哪怕就是一些高官富贵人家的后院也是不乏争宠。
对于身后发生的一切,朱权却是不知晓的,眼下的朱权正笑着不时与身边的尚信、韩德等人交谈着。
“当下有圣天子治天下,这百姓的日子自然是过的红火,而眼下殿下就藩大宁更是大宁百姓之福!”
身边的马屁声当真是如潮水般向着朱权涌来。
好在这些年听着这些马屁声,朱权也听惯了,因此倒也生出了抵抗力。
不过对于这些话,朱权也不得不附和一二。
大宁城中喧闹不已,但远隔大宁千里的京城之中却是充满了阴云。
经过太医们的治疗,上元节晚些时候,朱允炆终于能够下床走动了,而朱允炆下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前往奉天殿之中求见洪武帝。
对于朱允炆来说,虽说他生的一幅好脾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朱允炆可以在得知有人故意要加害自己之后依然置之不理。
而朱允炆这番举动的背后更有黄子澄等人在推波助澜。
朱允炆见了洪武帝之后说了些什么,却是不为人知,不过当天晚上,便有无数传令兵冲出京城奔向了各地。
。。。。。。。。。。。。。。。。。。。。。。。。。。。。。。。。。。。。。。。。。。
上元节当日一直狂欢到了子时,而实际上到了亥时的时候朱权也是在城楼之上坐不住了,毕竟还是年轻人,朱权当即带着其其格和诺敏还有若兰和婉玉加入到了大宁街上那欢乐的海洋之中。
对此,一干高官们也是能够理解。
不过疯到子时的代价便是朱权第二天便在榻上睡了懒觉,而快要到午时的时候,朱权才醒转了过来,就在朱权洗漱完之后,小安子却是急匆匆的走到了朱权身边将一封密信递给了朱权。
看到这封密信,朱权一愣。
“殿下,这是从京城送来的!”
在朱权接过信件之后,小安子当即开口说道,而听到小安子的话,朱权的眉头却是皱了一皱。
撕开信件之后,朱权的脸色越发凝重了起来。
这份信件的主人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了朱权的预料,写信给朱权的正是朱允熥!
朱允熥既然有意要争那个位置,那么仅仅靠蓝玉的力量还是有些浅薄了,再者而言,蓝玉的实力主要在军中,而各个都司的辖地基本上都有藩王驻扎,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蓝玉想要调集自己的力量,起码也要先稳定住各地的藩王。
在这份信件之上,朱允熥将自己的姿态摆的很低,张口闭口便是十七叔。
在信中,朱允熥先是回顾了其余朱权在京城之中的相处,而后更是抬出了他的父亲,与此同时,朱允炆的无能也在信中被写了淋漓尽致。
朱允熥的目的除了拉拢朱权之外,也是希望朱权起码能够行个方便,不要眼下立即对大宁都司之中蓝玉曾经的部下进行清算。
朱允熥写这份信的目的实际上也正是与此。
从内心深处来说,朱权也并不是很喜欢朱允炆。
朱允炆与朱权他们兄弟几个的年纪差不多大,但是小小年纪在朱权他们身前却是如同小大人一般。
人从来都不会很喜欢不合群的人,而以朱允炆的性子显然和朱权、朱植、朱栴他们背道而驰。
但是这并不代表朱权会被朱允熥所拉拢。
洪武帝无疑是一位强人,起码在朱权看来,洪武帝完全是能够和秦皇汉武相媲美的君主。
洪武帝乃是千百年来真正意义上第一位从贫民起家而据有天下的帝王!而且洪武帝打败了曾横行大半个世界的蒙元帝国。
这样的武功,试问历史上有几人能及。
而洪武帝对朱允炆的用心,整个天下都看的清楚。
在原先的历史上,凡是挡住朱允炆前面的人除了一个朱棣之外,全部都被洪武帝给扫平了,而之所以留下一个朱棣,原因除了朱棣乃是洪武帝的骨肉之外,更重要的或许是洪武帝还没有来得及动手便驾崩了。
与洪武帝作对的全部都没有好下场,而如今以朱权这小胳膊小腿的,他可不敢贸然卷进这种天下的博弈之中。
朱允熥给朱权写这封信也并非无的放失的,朱权不仅仅在北边手中兵权仅次于朱棣,同时朱权与另外几位藩王的关系也是甚佳。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眼下的朱权实际上也成为了朱明皇室之中能够发出自己声音的存在。
这封信看完之后便被朱权给销毁了。
对于朱权来说,不管是留着这封信还是给朱允熥回信都是祸害,与其如此,还不如置之不理。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朱权收到了朱允熥的亲笔信,如今天下藩王,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受到了朱允熥的信。
而各位藩王对此的态度也并非全如朱权一般。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改换门庭
看到吴运领会了自己的意思,朱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可否认,吴运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作为当年蓝玉的侍卫,对于蓝玉的嫡系将领,吴运也是知道不少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朱权这才会有如此一问。
“吴运,孤倒是也不希望你妄作小人,你也大可以放心,孤并不是要对这些人大开杀戒,不过如今国朝的动静想必你也是清楚的,孤总归还是要有一番态度才是!”
听了朱权的话,吴运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
与吴运说完之后,吴运便知趣的告退了。
而在吴运走后,朱权却是又招来了小安子。
“小安子,记着,从现在开始时刻监视好吴运,孤总感觉此人有些蹊跷!”
听了朱权的话,小安子神情一愣,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对于朱权来说,虽然他对婉玉有些好感,但是却并不代表连带着他对吴运也有好感,试想吴运乃是蓝玉一手提拔的将领,而如今风向不对的情况之下立即改换门庭,这种决断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而且,对于朱权来说,虽说他眼下很是缺人手,却也不代表朱权愿意什么人都进行招揽。
虽说吴运乃是一卫指挥使,但是若吴运的动机不良,贸然接纳,万一要是对朱权不利,朱权岂不是要吃个大亏。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朱权才会将小安子招过来叮嘱一番。
吴运离开存心殿之后并没有在宁王府过多停留,而是立即赶回了自己在大宁的家中。
大宁都司各卫的指挥一级将领基本上都在大宁安家,一方面毕竟相较各卫,大宁乃是整个行省内最为繁华之地,再者而言,对于这些手握军权的将领来说,住在大宁也是离行省的权利中心更近些不是。
回到家中之后,吴运的神情很是肃穆,而看到吴运的这种神态,一干下人根本不敢多问。
随后,吴运更是让家中的管家前往大宁城中将自己往日交好的几位同僚请进了吴府。
“诸位,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只是希望各位能够明白,眼下在大宁能够护得住我等便只有宁王殿下一人,而刚刚在下前往王府之中,王爷也是亲自问了各位的情况。。。。。。。”
吴府大堂之中,在一干客人上门之后,吴运便将伺候的仆人们全部赶了出去,大堂之中便只剩下吴运以及请来的数位客人。
这些客人虽说衣着很是低调,但若是龚合在此地的话,那么肯定能够认出,现在聚集在吴府的这一干人等实际上都是大宁都司下属各卫的额将领军官们。
好一会,吴运的话方才说完,而就在吴运的话说完之后,这几个人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犹豫的神情。
这些将领基本上都和吴运一样,算得上是蓝玉一党,他们的发迹基本上都是从蓝玉的麾下开始的。
虽说眼下蓝玉一方在洪武帝的打击之下露出了颓势,但是事情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结果如何。
而对于这几位将领来说,他们本来便是蓝玉的人,而今若是托庇与朱权,那么毫无疑问显然是对蓝玉的一种背叛。
军中汉子讲究的便是忠义二字,而蓝玉作为他们的恩主,眼下他们却要弃蓝玉与不顾,这个实在是。。。。。。。。。
看到大堂之中算得上是自己好友的几个人脸上在犹豫,吴运的嘴角也是露出了一丝苦笑。
吴运当然清楚这几个人犹豫的是什么。
毕竟这些人与自己不同,吴运他自己早已下定了决心,而这几位显然脑海之中还在不停的纠结着。
“大家都是十几年的交情,我吴某人还能加害各位不成,再者而言,难道说目前的情况,你们真的看不清楚!”
大堂之中瞬间响起了吴运的喝声。
“吴运,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京城方面到底如此,我们却也不知,没错眼下这大宁的确是宁王最大,但是凉国公的能耐不用我说,我们都明白,若是日后凉国公得势了,拿我们开刀怎么办!”
就在吴运喝完之后,大堂之中一名中年男子却是开口说道。
听到此言,吴运坦然说道:
“姜指挥使,我等当年都在凉国公麾下效力,凉国公的能耐我们是清楚的,但是你要清楚,这一次凉国公对上的可是当今陛下!
没错,凉国公是战无不胜,但是试问当今陛下可有败过,当年胡惟庸案牵连诛杀数万人,你姜指挥使可不会希望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吧!”
吴运的话听在姜全的耳中震耳欲聋。
没错刚刚与吴运对话的正是全宁卫指挥使姜全。
吴运说完之后,姜全一时之间却是变得语塞了起来。
好一会,大堂之中方才又有人开口说道:
“我看,我们还是跟吴指挥使一起吧,这大宁怎么说,都是宁王最大,拜在宁王门下也并非不可接受的事情!”
听到此番话,吴运的脸上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丝笑意。
吴运从军数十载,而且能够爬到今天的位置,靠的可不仅仅是自己的一身武力,在吴运想来,更令自己为傲的乃是谋算。
对于吴运来说,为了靠上朱权这条线,除了婉玉之外,大堂之内的这些人何尝不是吴运想要献给朱权的见面礼。
从古至今,一个哈巴狗一般的下人,虽说能够短时间内获得君上的宠信,但是若是此人没有什么大能,那么即便君上再怎么宠信都是暂时的、短暂的。
唯有那些能够展现自己能力不凡的人才会获得上位者足够的看重和长久的宠信。
毕竟上位者也是人,他也需要自己的麾下有着大量能力突出的人,而不是仅仅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
大堂内的人包括吴运在内总共只有六个人,但是这六个人最次的都是指挥同知一级的,而若是能够整合这些人一同投靠朱权,那么在吴运看来绝对是自己交给朱权最好的投名状。
最后在吴运的一番劝说之下,大堂内的几个人基本上都同意了吴运的主意。
他们之中倒也没有那些蓝玉的死忠,毕竟对于吴运来说,若真的是蓝玉的死忠,他也就不会将这些人请到自己的家中来了。
。。。。。。。。。。。。。。。。。。。。。。。。。。。。。。。。。。。。。。。。。。。。。。。。。。。。。。。。。。。。。。。
朱允炆的脚步有些虚弱,虽说这段时间太医院不停的用药以及针灸,但是显然朱允炆的身体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
而随着时间的推延,京城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晓皇太孙殿下的身体似乎有些不睦的情况。
东宫之中,对于蓝玉的暗手依然还在排查之中,但是却没有查出什么东西。
这一结果也是让蒋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要知道对于此事的进展,洪武帝可是盯得很严的,基本上每日都会召见蒋瓛询问情况。
而后来,洪武帝更是直接给了蒋瓛十日的期限,洪武帝非常明白的告诉蒋瓛,若是十日之内,蒋瓛不能处理了此事,那么洪武帝便会撤换蒋瓛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对此,蒋瓛只得是满头大汗的再三向洪武帝保证会尽快侦破此案。
东宫上下一片风声鹤泣,而随着朱允炆的身体出现变化,东宫上下赫然发现,往日那位仁孝和善的皇太孙似乎已经在朱允炆的身上失去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如今时刻脸色阴沉的朱允炆。
经此一变,实际上对于朱允炆的身心是有着非常大的打击的。
在以前,朱允炆一直都认为,自己既然得到了洪武帝的宠爱并被立为了皇太孙,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