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靖难-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矗立在不远处的阿札施里自然注意到了明军阵前的动静,当他看到先前自己派去迎接朱权的百人队被明军放道之后,阿札施里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百人队越来越近了,直到阿札施里看到了自己的长子也在这百人队中,阿札施里的眼睛之中露出了一丝讶色。

    之前,顾虑到朵颜三卫各个部落头人的情绪,阿札施里不得不做出了一番决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便准备将自己这个出色的长子给丢弃了。

    但是,如果真的到了关键时候的话,那么阿札施里自问,自己只能抛弃这个儿子了。

    毕竟阿札施里清楚自己能够在朵颜三卫之中一呼百应的缘由在哪里!纵然翁牛特部在朵颜三卫之中实力最强,但是一旦失去了统领各部的威信,那么翁牛特部的衰落便仅仅是时间问题。

    因此,在看到大部分的头人都倾向与集结军队之后,阿札施里自然也就不好强压下各部的怨气。

    看到**回归,翁牛特部的队伍之中瞬间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父亲!”

    **带着人直接向着翁牛特部的大旗之下奔驰了过来,当他靠近阿札施里的位置之后立即向着阿札施里大喊道。

    看到自己儿子安然无恙,阿札施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说道:

    “**,到我身边来!为何如此的原因,我就不向你细说了,接下来,你要做的便是好好看看!”

    注意到**脸上那疑惑的神色,阿札施里并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一队人回归到了对面的队伍之中,朱权对着身旁的亲卫百户说道:

    “王毅,去,让阿札施里阵前觐见!”

    “诺!”

    跟随在朱权身边的亲卫百户王毅得了朱权的命令之后立即抽动自己胯下的战马向着远处的朵颜三卫军队奔去。

    “大明宁王殿下宣泰宁卫指挥阿札施里阵前觐见!”

    “大明宁王殿下宣泰宁卫指挥阿札施里阵前觐见!”

    王毅策马来到距离翁牛特部前锋不过一箭之地之后立即扯开嗓子大喝道。
………………………………

第三十九章 鞭挞阿札施里

    阿札施里的脸上依然是那幅微笑,如同一个普通的老牧民一般笑着。

    在王毅反复喊了数遍之后,阿札施里跨上了侍从牵来的一匹战马。

    跨上战马之后,阿札施里身上的气势顿时为之一变。

    这个时候的阿札施里不再是泰宁卫大帐之中的那个垂垂老朽,笔直的腰板,桀骜的神情,此时的阿札施里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纵横辽阳行省的时代。

    “就是他,就是他,这才是这个老狐狸的真面目!”

    在翁牛特部不远处正是兀良哈部的队伍,站在队伍之中看着骑到马上,气势为之一变的阿札施里,脱鲁忽察尔死死的咬紧了牙关。

    至今脱鲁忽察尔还记得,当年正是这个桀骜的阿札施里率领数千翁牛特部的骑兵踏破了自己父亲的营帐,逼得自己的父亲割让了大片草场和部众,还将自己掠至翁牛特部为奴,受尽了屈辱,使得曾经与翁牛特部齐名的兀良哈部一蹶不振、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阿札施里驱使着胯下的战马向着不远处的大宁前卫冲去。

    朱权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陈忠看到没有!就是阿札施里这样的枭雄,在我大明军威之下依然要俯首称臣!大明军队纵横天下,朵颜三卫算得了什么东西!”

    说完,朱权当下便策御乌骓马一跃而出向着阿札施里迎了上去。

    看到朱权的动作,陈忠连忙率领大宁前卫的骑兵跟随在朱权的身后。

    两军阵前,阿札施里策马率先在两军中央停了下来。

    “属下泰宁卫指挥使阿札施里,参见宁王殿下!”

    当朱权距离阿札施里不足五丈的时候,阿札施里率先跨下了战马弯腰向着朱权行礼到。

    朱权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向着自己叩拜的老者。

    一身甲胄的朱权身上裹挟着巨大的威势,这份威势使得这十多丈的距离内只有他和阿札施里两人,其余的人纷纷停止在外围。

    朱权一声喝道:

    “阿札施里,好一个阿札施里!孤在大宁便听说过你,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抬起头来!”

    阿札施里抬起了头,如同朱权打量他一般,他也将朱权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最后更是挑衅般的与朱权对视了起来。

    “阿札施里,你泰宁卫是准备谋逆吗?”

    朱权这句话一说出,阿札施里连忙将头低了下来不负之前与朱权对视时的桀骜。

    “下官不敢!”

    “不敢,你有什么不敢的!”

    说着,朱权跳下了战马拿起手中的马鞭一步一步的走到阿札施里身前。

    看到朱权的动作,阿札施里身后的翁牛特部队伍之中顿时哗然了起来。

    “都给我闭嘴,敢上前者杀无赦!”

    朱权丝毫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径直走到了阿札施里身前。

    “孤听闻你对新城卫剿了伊齐烈思部感到不满?”

    “下官不敢!”

    听到这句话,朱权哈哈大笑了起来

    “阿札施里啊,阿札施里!亏你还是当年辽阳行省出了名的英雄,怎么着这就不敢了?你率领朵颜三卫大军前来不就是向孤示威,向孤表达你的不满的嘛!”

    低头的阿札施里咬着牙说道:

    “下官惶恐!”

    “啪!”

    一声鞭响,阿札施里脚边的草皮顿时被抽飞了。

    “孤不妨告诉你,没有孤的命令,尔今日集结朵颜三卫之军,已经是犯上作乱之举,孤今日要抽你十鞭,尔可服!”

    朱权的声音很大,起码不光阿札施里听到了,就连距离两人十来丈(三十三米)的翁牛特部上下和大宁前卫骑兵们都听到了。

    翁牛特部诸人顿时呱噪了起来,特别是阿札施里的亲眷更是作势要向前冲。

    朱权双目一扫喝道:

    “大宁前卫听令!谁敢上前,以谋逆罪论处,格杀勿论,孤亲自向皇帝陛下请命,剿灭其九族!”

    “诺!”

    齐声呐喊之后,大宁前卫的骑兵们顿时抽出了马刀,指向了对面的翁牛特部战士。

    “都给我闭嘴!宁王殿下这十鞭,我领了!”

    阿札施里突然站起身向着身后的翁牛特部人大吼了一声,然后只见他脱下了自己身上的衣袍。

    朱权的眼睛微微眯了一眯,不可否认此刻他的心中是震撼的。

    只见阿札施里的身上全部都是大块的肌肉,但是他的前胸和后背上却满是伤疤,最厉害的是在他后背上居然有一处碗口大的疤痕,乍看之下不由令人咋舌。

    “这,是洪武二十年傅友德大将军北征之时,军中的石炮赏的!”

    阿札施里转过身来然后指着后背上那处碗口大的伤疤面色淡然的对着朱权说的。

    而后只见阿札施里又指着自己前胸处的一处寸许长的伤对着朱权说道:

    “这,是当年我归顺大明之后,我的亲弟弟砍的!”

    说完之后,阿札施里直愣愣的看着朱权,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狰狞起来。

    “洪武二十年之后,我等部落归顺大明!整个草原上怎么称呼我们三卫?叛徒!没错,正是叛徒!

    之后虽陛下有所赏赐,但是我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年年上贡不提,位处这边塞之地可曾安定过,自洪武二十年到洪武二十三年,蒙元汗庭年年派兵来我三卫攻伐!我三卫离丧何止万人!

    洪武二十三年北征,单单我泰宁一卫便抽调两千战士,北征之后伤亡一千余人!

    我等三卫可曾对不起大明!对不起皇帝陛下!”

    阿札施里掷地有声,身后的翁牛特部部众之中甚至响起了呜咽之声。

    这一切都听在了朱权的耳中。

    “但,今日,新城卫无辜欺凌我泰宁卫,伊齐烈思部上下四千余口仅逃脱不足两百人!其余老弱皆惨遭毒手!试问宁王殿下,这就是大明天朝对一心归附的忠肝义胆之民的回报!”

    朱权闭上了眼睛,阿札施里所说自然是有些出入,但是其中却也有实诚话。

    但是朱权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阿札施里说下去了,继续说下去,说不好今天真的会成为朵颜三卫反叛的日子。

    “阿札施里,到现在你还嘴硬!孤承认,泰宁等三卫付出甚多,但是我大宁都司其余各卫何尝不是如此!你泰宁三卫年年上贡,但我大明天子赏赐可曾吝啬过!

    归顺大明之前,你等部落每逢灾劫,死难者多少?归顺我大明之后,逢灾,死难者多少?

    单单是泰宁一卫,去年雪灾皇帝陛下便赏赐了数百匹绸布,六千石粮食!保你泰宁一卫黎民生计。

    洪武二十年之后,你泰宁卫是否如你所说的忠诚!洪武二十一年至洪武二十四年,新城、会州、木榆诸卫皆遭劫掠,这一桩桩、一件件,不是你泰宁卫干的好事!”

    朱权厉声喝道,喝完之后,只见朱权举起马鞭便向着阿札施里身上抽去。

    说抽十鞭,那么便是一鞭也不会少。

    “啪、啪、啪啪。。。。。。”

    朱权的马鞭是用精选的柳枝嫩条在桐油之中侵泡一个月而成,再加上朱权乃习武之人,手劲自是不弱,抽动之间,空气之间劲响如爆炸之声。

    但阿札施里的确称得上是一个硬汉,虽然已经是几近六十的老者,但承受鞭挞的过程之中,却是一声哼响都没有发出。

    翁牛特部部众就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的这位老头人承受着鞭挞,此前响起了呜咽之声更大了些。

    不过朱权却对此置若罔闻。

    十鞭抽完,阿札施里的脸已然是涨的通红,朱权将马鞭扔到了一边

    “阿札施里,十鞭已毕,你很好,新城卫之事,孤定会给你一个交代!起身吧”

    朱权的话说完,阿札施里却没有起身,只听他说道:

    “殿下今日抽下官十鞭,下官无话可守,但伊齐烈思部血仇岂是十鞭便能够了解的!下官请殿下重惩肇事之徒,以慰伊齐烈思部那些曾经为大明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在天之灵!”

    “孤应了!若不重惩如同此鞭”

    说着,朱权用了大半的劲气汇集到脚下,然后一脚踩断了刚刚被扔在脚边的马鞭。

    朱权的话斩钉截铁。

    阿札施里这才站起身来,虽然起身的过程之中有些摇晃,但是很快阿札施里便站了起来,同时身姿在夏风之中纹风不动。

    “阿札施里,走,带孤检阅这三卫大军!”

    “下官遵命!”

    阿札施里走到自己战马边上然后一跃而上。

    朱权从马鞍边上抽出了另一条马鞭,然后便抽动胯下的乌骓马当先向着翁牛特部部众之中策马行去。

    此刻的朱权心中是有些忐忑的,因为他不敢保证,这些翁牛特部的人是否会对自己不利。

    但是朱权知道,不冒险永远都得不到最为甘美的胜利果实!

    再者说大宁前卫的军队就在自己身后不远,朱权相信自己的武艺和自己的军队!

    朱权单人单马走进了翁牛特部部众之中,阿札施里则落后于他半个马身。

    这一刻的朱权在翁牛特部千人之中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拘束,恰恰相反,此刻的朱权如同一头雄狮在视察自己的领地一般,显得随性。

    他的目光不停的在这些翁牛特部战士的脸上扫过,冷冽的目光配上刚刚抽打完阿札施里的威势,使得翁牛特部之中虽人人恨不得将朱权诛之,但是却依然没有人敢妄为。

    突然,朱权看到了翁牛特部之中有一个年轻人正用着仇恨的目光看着自己,朱权一扬手中的马鞭指向他喝道:

    “你叫什么名字,回答孤!”

    看到朱权突然发问,少年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惊慌的神情,但之后还是咬着牙说道:

    “我叫阿日斯兰!”

    “好,阿日斯兰,告诉我你恨不恨我!”

    这一下少年丝毫没有犹豫,只听到他大喊道:

    “恨!”

    大吼完,阿日斯兰的脸上露出了如同饿狼一般的狰狞神色。

    但是朱权却对此毫不在意。

    “很好,阿日斯兰,记住今天的这个字!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你恨我,却还要在我面前畏首畏尾吗!”

    听到朱权这么说,这名唤作阿日斯兰的少年有些羞红了脸。

    不等少年开口,朱权便大声喝道:

    “因为你没有我强大!所以这恨是弱者才有的情绪,而强者是从来没有恨的!在强者看来,他的前方没有仇人,只有一个又一个障碍,当他跨过这些障碍之后,他会因为弱者的恨而悲伤而怜悯吗?

    强者永远不会!”

    说着,朱权的目光从少年的身上移开,望向了身边所有翁牛特部的战士大声说道:

    “你们都牢牢的记住,我允许你们恨我,但是在你们没有我强大之前,你们应该清楚,这恨能为你们带来的只有死亡!

    所以在那之前,我要你们服从我!为我而战,为大明而战!因为除了我,谁也不能贸然的带给你们死亡!”
………………………………

第四十章 慑服

    朱权如同一头猛虎在自己的领地之上巡视着,尽管年纪上只能算是幼虎,但是恐怕此时没有人会将朱权当成普通的少年郎来看待。

    很快,朱权单人匹马便穿透了翁牛特部的战士。

    “**,让战士们都跟上!”

    骑在马上的阿札施里咬紧着牙关对着身旁自己的儿子吩咐道。

    看着自己父亲苍白的脸色和额头上不停冒出的冷汗,虽然阿札施里没有明说,但是**清楚朱权的那十鞭对于阿札施里的身体实在是有些超出了承受范围,只不过阿札施里一直在咬牙坚持着。

    **显得有些狰狞的低声说道:

    “父亲,我们是准备动手吗?”

    **的话刚一说完,阿札施里便满脸怒色的低吼了一声:

    “糊涂,**,你要是有这样的想法,你就不配当我的儿子!让战士们跟上,保护好那位王爷,要是谁敢动手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说完,阿札施里仿佛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气,而脸色显得更加苍白了。

    听到这番话,无奈的**只好率领翁牛特部的战士们簇拥在了朱权的四周。

    而在那些在小山丘上等待的朵颜三卫其余的头人们来说,翁牛特部战士的动作更加衬托出了朱权、这位大明宁王的不凡!

    此前的变故,虽说这些三卫头人们离得较远,但是基本上也看清楚了大概,起码阿札施里被朱权抽的那十鞭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当然,也正是借着这十鞭,让朵颜三卫的头人们都记住了朱权这个男人!同时也使得他们的态度由原先的敌对慢慢的转向了敬畏!

    “福余卫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朵颜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拜见宁王殿下!”

    当朱权策马来到数千朵颜三卫部落骑兵之前的时候,一干头人们便扬鞭而出奔至朱权面前下马行礼。

    因为眼下是在野外,并没有在朵颜三卫安排给朱权的行辕之中,因此除了三卫指挥同知一级的人物之外,其余的头人自然是没有资格上前答话的,当然这个礼还是要行的。

    朱权眯着眼睛静静的看着眼前行礼的一群朵颜三卫头人们,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这样静静的看着。

    但是,这种诡异的安静却让朵颜三卫的头人们一个比一个显要心焦,按照规矩,朱权此刻应该已经让他们起身了,但是现在朱权却并没有这样做。

    再加上此前居然连阿札施里都生生被责罚了十鞭,这怎能不让头人们心中感到不安。

    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终于朱权开口了

    “都起来吧,先到了驻地再说别的!”

    说完,朱权的眼睛冷冽的看了看海撒男答奚和脱鲁忽察尔,接着便调转马头返回到了大宁前卫的军队之中。

    “殿下,您此举实在是太冒险了!这些胡虏皆乃狼性,如若那阿札施里心怀不满,乃至于奋起反噬,到时后果不堪设想,下官请殿下为大宁数十万黎民计,万万不可再冒如此之险!”

    朱权刚一会回到大宁前卫之中,胡宁便追了上来,然后只见他紧拉着朱权的缰绳,苦劝道。

    看着胡宁面容上的坚毅和神情之中的忧虑,朱权最终还是心头一软答应了下来。

    的确,在朱权鞭挞阿札施里的时候,明军之中可是不止胡宁一人在担心朱权此举会适得其反。

    尽管最终,以阿札施里为首的朵颜三卫势力暂时隐忍了下去,但是这并不代表朵颜三卫就此臣服了。

    。。。。。。。。。。。。。。。。。。。。。。。。。。。。。。。。。。。。。。。。

    金陵城内下起了蒙蒙细雨,正如朱允熥此刻的心情一般。

    昨日,傅友德以及他的舅舅常升等五军都督府的二十七位将帅全部被洪武帝的一张圣旨打发除了关陕地区。

    这对于朱允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的坏消息,随着这些五军都督府的将帅被打发出京,便意味着在金陵朝堂之上朱允熥失去了最大的支持力量。

    虽说还有一些将领留守,但是这些将领却都不是蓝玉的嫡系,换而言之,若是此时朝堂之上有什么对朱允熥不利的决议的话,那么根本就不会有人坚定的站出来为他说话。

    纵然此前蓝玉以及更暗示过朱允熥让他宽心,但是眼下的情况却依然让朱允熥心中生出了一丝萧索之意。

    东宫之中有人失意,自然也就有人得意。

    而得意之人自然当朱允炆莫属,随着傅友德等一干五军都督府将领奉召离京之后,朱允炆一党自然是纷纷弹冠相庆。

    随着五军都督府的一干将帅被打发出京,可以说朝堂之上支持朱允炆一党已经是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至于那些支持秦王和晋王的那几位与朱允炆的支持力量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纵然远在北平的朱棣授意自己在朝中的一些党羽支持秦王,但是奈何秦王毕竟早就封藩,再加上秦王这些年所作所为称不上什么气候,因此大多数的中立派都是倒向了已经受到洪武帝看重的朱允炆。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陛下旨意之下,朝中五军都督府皆被一扫而空,只要殿下表现不失当,那么皇储之位便触手可得!”

    朱允炆寝宫之中,黄子澄等一干朱允炆一党骨干官员们正坐在殿内向着朱允炆贺喜道。

    坐在上首的朱允炆,尽管听到这些贺喜声之后,内心显然兴奋有加,但是在脸上却没有丝毫表现出来。

    “黄师傅,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现在贺喜是否还有些早,要我说,我的那位好弟弟性子一向坚韧,绝对不可能就此放弃的!”

    “殿下思虑的不错,允熥殿下自然不会放弃,更何况他背后的那位更加不可能放弃!但是殿下需知,眼下陛下还在,只要陛下在,那么不管西北那位如何势强,终究还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说着,黄子澄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更何况,如今国朝创建二十余载,四方平定!外忧尽去,只要殿下多多进言,相比陛下自会将内患一一剿灭!”

    。。。。。。。。。。。。。。。。。。。。。。。。。。。。。。。。。。。。。。。。。。。。。。。。

    “殿下,虽然小雨缠绵令人心伤,但是需知道雨后天晴方才是美景!现今虽有小挫,但蓝玉将军尚在西北,纵然此时失利,让朱允炆登上了皇储之位,但是需知,纵观史书,皇储之位失而复得的并不在少数。

    因此,殿下,当下最紧要的除了在朝野之中消除那个流言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向文武百官们展现您不逊于朱允炆殿下的仁孝,唯如此,日后才能一呼百应!”

    朱允熥的身边站着中年人,此人身着一身普通的灰衣,与这繁花似锦的大内却是格格不入。

    不过如果有人知道这个灰衣人身份的话,恐怕便立刻要忌惮不已了。

    此人乃是蓝玉麾下的首席幕僚,名为郭恒。

    郭恒在大明之中却是声名不显,但是在大明高层,郭恒却算得上是鼎鼎大名。

    从洪武九年开始,郭恒便投入到了蓝玉麾下,其后在蓝玉南征北伐的过程之中均能看到郭恒的身影,同时蓝玉的每条重大策略基本上都出自郭恒之口。

    因为洪武帝的严令,因此蓝玉无法返京,但是这并不代表蓝玉不准备做些什么。

    在向金陵送去了亲笔书信要朱允熥安心的同时,蓝玉也将自己的第一幕僚派往尽量辅佐朱允熥。

    “可现在,陛下对我成见已深,多次求见均被陛下推诿,而至于那个流言,黄子澄该死!”

    提到那个“不祥之子”的称号,朱允熥心中便满是对黄子澄一干人等的杀机。

    不得不说黄子澄做的实在是太绝了些,不光市井和朝堂之上满是这种流言,就连钦天监也从某些方面认可了朱允熥的这个不祥称号。

    “殿下,有些事情,人在做,天在看!陛下不见你,纵然有一定的因素,但是陛下是君,您乃是臣!

    因此,殿下,草民倒是以为,既然朱允炆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