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奉天靖难-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殿下,草民倒是以为,既然朱允炆势大,那么不妨让上一步,从此刻开始,您就在这殿中为陛下斋戒祈福,先挽回一些名声再图其他!”
听了郭恒的话,朱允熥皱了皱眉。
不过一会,朱允熥无奈的说道:
“眼下也只好如此了,不过这皇宫之外,倒是还请先生为我多多谋划了!”
“请殿下放心,草民定竭尽所能!”
说完,郭恒便向着朱允熥行了一礼然后走出了宫殿之中。
离开宫殿之后,郭恒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在郭恒心中,如何对付朱允炆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谋划。
想要将整个局势翻转,那么首先便需要摧毁朱允炆的根基,而朱允炆的根基是什么?自然是他天下赞誉的仁孝之名!
按照古礼,子为父需守孝三年。
而作为皇家,特别是眼下还是最为注重礼法的洪武帝在位,这一条自然需要严格遵守。
当然守孝并不意味着要时刻陪侍在陵寝边上,所谓的守孝更多的是指在这三年内停止娱乐和交际。
朱允炆眼下不过十六岁的年纪,在郭恒看来正是一个少年最容易冲动的年纪,既然如此,那么只要不经意间施加一些小谋略,自然可以破其仁孝之名。
ps:我他么的简直无语,工地又没网,用手机流量伤不起啊!今天只能发一章了,一章二十几m流量啊!
拜求收藏!!!
………………………………
第四十一章 谣言
在郭恒离开东宫的三天之后,无数的谣言悄悄的在整个金陵底层之中蔓延了开来。
“二牛,听说了吗?东宫的那位允炆殿下在太子病重的时候居然非礼了好几个东宫的宫女,你不知道,我二爷的外甥的堂哥就在东宫之中当值,他亲眼看到,允炆殿下在寝宫之中开起了无遮大会,那场合,啧啧。。。。。。。。。。。。”
说着,这名混混模样的市井之徒还砸吧了几下嘴,一脸恨不得以身代之的向往神情。
“嗨,狗子,你说的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啦!还无遮大会,我可是刚刚听说允炆殿下就在昨日夜御十女,而且那些宫女还都被折腾的欲仙欲死,要是让东街的张屠夫知道了,还不得俯首认熊啊!要我说这大明,允炆殿下的功夫才是一顶一的强!”
无数的街坊小厮茶楼之中,一群**头接耳的人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和他们丝毫没有干系的事情。
不可否认,自古以来,人都有着强烈的八卦之心,特别是对于这些底层的来说,能得知往日他们只能仰望的天家贵胄的密闻,想着都带劲啊!
因为谣言牵扯到了朱允炆,这位往日一贯以纯孝仁厚示人的皇孙,再加上谣言之中的内容又事关男人们最感兴趣的那方面,谣言传播的速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些市井之中的谣言暂时还没有传到东宫朱允炆的耳中,但是在谣言刚刚兴起没多久,一贯以耳目灵通著称的锦衣卫自然得知了这些个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蒋瓛可谓是大惊。
蒋瓛是洪武帝的心腹,他当然知道御座上的那位属意谁登上储位,这样一来的话,事关未来的帝国掌权者,由不得蒋瓛不认真对待。
不过一惊之后,蒋瓛却是大喜起来。
自锦衣卫前任毛指挥使被洪武帝推出去平息朝野因胡惟庸案而起的非议之后,锦衣卫的权利得到了不小的约束。
纵然锦衣卫在帝国境内四通八达的情报网还在,但是无疑其权利却小了很多。
而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后,蒋瓛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锦衣卫昔日的荣光!
眼下,对于蒋瓛来说,这些谣言的突然出现无疑能够帮助他重整锦衣卫!
试想,这件谣言事关朱允炆,而且这些谣言扩散的速度相当之快,可以预见的是也许之后用不了几天,金陵城内的各大王公大臣们都能听闻。
而到时候,由蒋瓛代表锦衣卫将这件事情向洪武帝一捅,再暗示一下,谣言的背后有某些势力的推波助澜!
到时候,洪武帝雷霆大怒之后,肯定会让锦衣卫彻查此事。
若是洪武帝授权锦衣卫彻查谣言一事的话,那么无论怎么说,蒋瓛对朱允炆便有了一份深厚的人情。
这样一来,既能接着机会重整锦衣卫的势力,另一方面又能得到朱允炆的感激,无论怎么算,这笔买卖,他蒋瓛和锦衣卫都是赚的!
“丰千户,市井谣言一事交给你去办理,记住这两天一定要给将谣言背后的人给我揪出来,另一方面,这两天都给我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城内有几家勋贵大臣之中的人有人在议论此事,凡是有所发现,立即上报与我!
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事成之后,有你小子的好处!”
蒋瓛对着半跪在自己身前的一个锦衣卫千户说道。
听了蒋瓛的命令,这名千户也是大喜过望。
锦衣卫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它只需要对洪武帝负责,但是洪武帝并不会详细过问锦衣卫内部事宜,而锦衣卫分属亲军卫,这样一来锦衣卫内部的人事升迁、赏罚皆是由指挥使来做主!
可想而知,既然蒋瓛许下了好处,那么这好处肯定是实打实的。
“谢过大人!”
丰千户向着蒋瓛行了一礼而后便疾步离开了锦衣卫大堂。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诗词道尽了这夏日草原的景色。
撒叉河边,翁牛特部的大帐之中。
朱权高坐在本属于阿札施里的主位之上,而除了朱权之外,大宁五卫以及朵颜三卫千户以上的军官头人也尽在了这帐中。
好在这大帐乃是洪武帝当年为了收拢朵颜三卫的人心,从而特意赏赐给翁牛特部的,因此这帐内纵然是坐了近七十号人,倒也算不上太过拥挤。
“伊齐烈思部的头人在哪里?”
朱权的目光在帐内巡视了一圈之后,随后便在阿札施里的身上落定然后开口说道。
“回禀殿下,伊齐烈思部的乌兰哈日并不在帐中!”
阿札施里低着头对着朱权说道。
朱权皱了皱眉然后对着身旁的小成子吩咐道:
“宣乌兰哈日进来!”
“宣伊齐烈思部乌兰哈日进账!”
不一会,一个粗壮的人影便走进了大帐之中。
此人走进帐内之后,却是丝毫没有礼仪可言,径直走到了距离朱权不过两丈的距离,然后才拱了拱手面目狰狞的说道:
“乌兰哈日,见过宁王殿下!”
看到这一幕,不光是朱权,帐内所有的大明人纷纷皱起了眉头。
不管怎么说,朱权都是亲王之尊,而乌兰哈日不过一小小的头人,纵然他再委屈,此时都应当行大礼参拜朱权,毕竟现在朱权可是在大帐之中正式的召见他!
不过朱权也就皱了皱眉而已,要知道这伊齐烈思部现在称得上是被灭了族,而其原因也都在明军身上。
而作为大宁都司眼下的实际掌权者,不能说朱权一点责任都没有。
当然,此刻,朱权的心中除了对乌兰哈日的无礼感到有些反感之外,更多的却是恨不得将新城卫指挥使吴运诛杀的愤怒。
作为一个现代教育下的人,朱权知道什么是换位思考,甚至拿朱权自己来说,如果说他是乌兰哈日的话,当得知自己的部落被屠杀之后,恐怕表现会比乌拉哈日此时更加的无礼。
“乌兰哈日,伊齐烈思部的事情,孤知道了,这件事情,孤会命人详查,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朱权平静的对着乌兰哈日说道。
但是朱权能够平静,乌兰哈日却是怎么都平静不下来,听到朱权提到伊齐烈思部,乌兰哈日的额头上青筋暴跳,就连手臂也都握的紧紧的。
“宁王殿下,我伊齐烈思部上下四千余口的性命,不知道殿下准备拿什么来交代!”
说完,乌兰哈日的眼睛直直的和朱权对视着,看样子似乎恨不得将朱权吞进肚子里才能解恨。
“放肆!”
“大胆!”
没等朱权说话,乌兰哈日的话刚一说完,便见坐在朱权下手边的胡宁和刘占立即站起身来对着乌兰哈日怒喝道。
“乌兰哈日,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伊齐烈思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也称不上什么冤不冤枉,眼下殿下以大明亲王之尊既然许诺给你一交代,已经是对你最大的宽容了,不可不要得寸进尺、不识时务!”
刘占的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对着乌兰哈日喝道。
没想到刘占的这一番话说完之后,乌兰哈日的表现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只见乌兰哈日居然大声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乌兰哈日的眼睛之中溢出了泪水。
“我伊齐烈思部纵然称不上你们中原人所说的贤良,但也比你们这些中原人背后下屠刀的要好得多!”
说完,只见乌兰哈日红着一双眼睛便作势要冲上来找朱权拼命。
“乌兰哈日给我退下!”
就在乌兰哈日脚步刚动,一声大喝在帐内响了起来。
只见阿札施里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然后指着乌兰哈日大声斥道:
“宁王殿下乃天潢贵胄、龙子之尊,你算什么东西!此前顾忌到你部落刚刚遭到大难,殿下宽仁原谅你的失礼,但是你不要得寸进尺!
宁王殿下此来是为了解决事端!我朵颜三卫乃殿下下属,自当遵听殿下号令!
收起你那怂包的模样!此事殿下如何处置,自有公论!”
不愧是在朵颜三卫之中积威甚重的阿札施里,在他的话说完之后,乌兰哈日如同施了定身符一般重新站定了。
但是他那一双涨红的眼睛却是悲愤莫名的看着朱权。
“乌兰哈日,此次事情,孤不能听你一家之言,孤已经派人前往新城卫,定会查清真相!若是错在新城卫,那么孤定不会多加回护,自有大明律例惩治!而若是错在你伊齐烈思部,那么孤定不轻饶与你!”
朱权这番话说的是斩钉截铁,落地有声。
“事情不查清楚,孤便不回大宁,定给尔等一个说法!”
朱权没有看到的是,在他说话的时候,脱鲁忽察尔和塔宾帖木儿暗地之中悄悄的用眼神对视了一下。
看到脱鲁忽察尔脸上自以为得计的神情,心中自有定计的塔宾帖木儿简直快要笑翻了天。
塔宾帖木儿用着眼角的余光看了看朱权和那个朵颜三卫的定海神针阿札施里,心中却是充满了一种计将得逞的快意。
ps:工地断网了,手机也没流量了,偏偏死工地四处不靠,有点可怜。
虽然只有一章,但是还请大家别嫌弃,上传一章要二十几m的流量,在下真的是伤不起。
叩请各位看书的大大能够收藏一下,感激不尽!
………………………………
第四十二章 北元异动
大明的数次北伐使得北元实力大损,特别是洪武二十年的北伐,蓝玉在捕鱼儿海一役之中,将北元汗庭最后的主力歼灭殆尽。
北元大汗托古思帖木儿更是在逃窜上的路途之中被也速迭儿弑杀。
弑君之后,也速迭儿立即在和林组建了新的北元汗庭。
之所以在和林建立自己的汗庭,正是因为当年忽必烈在上都即位皇帝的时候,也速迭儿的祖先阿里不哥针锋相对的在和林称汗,而且在阿里不哥之前,蒙古帝国的四位大汗均是定都和林。
北元汗庭之中,一座宫殿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这座宫殿便是也速迭儿的皇宫。
也速迭儿今年已有五十余六,尽管如此,这位大汗的整张脸却是如同饱经沧桑的树皮一般充满了褶皱。
但是,整个蒙古草原上没有任何人会因为也速迭儿这沧桑的面孔便轻视了他,这位大汗拥有着鹰隼般的眼睛,狠辣的目光不时在其中闪过。
也速迭儿是阿里不哥的子孙,其祖阿里不哥在与忽必烈竞争汗位失败之后被幽禁至死。
从忽必烈之后,黄金家族其他分支的人只能看着大元皇帝的宝座一代又一代的在忽必烈的子孙手中传承,但是这一切在也速迭儿手中终结了。
在杀死脱古思帖木儿之后,也速迭儿也曾经派遣使者向明朝表达了求和的意愿,但是就在明朝北伐大军回师之后,也速迭儿一边对明朝示之以恭顺,一边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展露出了他的獠牙。
他派遣麾下的军队征讨那些不承认他地位的部落,手段狠烈异常。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速迭儿的兵锋迅速席卷了整个东部蒙古,直抵明朝疆域之外。
“乌日兰,我们的军队是否已经集结完毕?”
“回禀大汗,两万最精锐的战士已经集结在了汗庭之外,同时还有六万军队已经部署在了乌尔特部的草场,从那里到泰宁卫以我军的速度来说,只需要三日的时间!”
和林城内的宫殿之中,以也速迭儿为首的北元高层几乎都集中在此。
对于也速迭儿来说,他一心想的便是重整黄金家族的威望,西蒙古眼下已经被也速迭儿统一,唯一让也速迭儿感到有些不满的是在东蒙古自然有一些部落至今都不肯归降与他。
对于也速迭儿来说,若是想要恢复黄金家族的荣光,那么无论如何明朝是阻拦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碍。
从也速迭儿弑君篡位之后,便不停的开始拉拢东蒙古各部,希望将他们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但是收效甚微。
但是现在,一个机会却是摆在了他的面前。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这些年明军的数次北伐的确让草原上的不少部落吓破了胆,而这种心理阴影也极大的影响了也速迭儿在整个草原上的威望。
也速迭儿要用一场胜利来昭示黄金家族的强大!他要让蒙古草原上所有的部落看看,屡次败在明军的手下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忽必烈子孙的无能!而不是整个黄金家族的衰弱!
这样一来,如何用一场胜利激烈整个蒙古的雄心成为了也速迭儿日夜所思的事情。
朵颜三卫那边已经传来的消息,明朝皇帝的第十七子、执掌大宁都司的藩王正在泰宁卫中造访。
而其率领的护卫亲军不过五卫两万五千人。
这个消息在也速迭儿看来,完全就是长生天对他的眷顾。
眼下已经是八月了,虽说是炎热的夏季,但是经过一个春季的复苏,不管是草原上的战士们还是蒙古赖以征服世界的战马都恢复到了一个极佳的状态。
经过这些年也速迭儿的努力,北元汗庭的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许多,起码现在也速迭儿倾全力的话,甚至能够集结超过十五万的军队。
其实即便没有这些消息,原本在今年,也速迭儿也是准备发动一次东征的,而这次东征的目标原本应该是赛音山以东的各个部落。
但是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速迭儿立即改变了之前的作战计划。
当然,对于也速迭儿来说,即便是东征他也要留下大军来震慑西蒙古的各个部落,因此,此次东征他计划动用八万大军,以雷霆扫穴的姿态直插朵颜三卫,将朵颜三卫那些背叛了大元帝国的叛逆连带那位明朝的宁王全部搅成浆糊!
“乌日兰,这次东征,我大元集中了手上七成的力量,可以说这一战我大元只能胜不能败!作为东征元帅,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也速迭儿高坐在御座之上对着台壁下的乌日兰说道。
他的话语之中似乎没有任何的感情,但是说出来的话语却有着千钧之重。
乌日兰当然明白也速迭儿的意思,大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大元了,以前那个动辄能够出动百万大军的大元帝国现在已经只存在了记忆之中。
也速迭儿手中的全部家当不过这十数万军队,而此次东征便动用了八万。
可以说,若是此次东征失败,那么这个在和林苟延残喘的大元将倒塌下一半。
“请大汗放心,臣此次必定竭尽全力,待剿灭了翁牛特部的那帮叛逆之后,定会将那个明朝的亲王抓到和林敬献给大汗!”
“很好,乌日兰,本汗要的便是你这种雄心!放心大胆的去做,即日,你便前往乌尔特部,本汗不日就率领汗庭这两万精锐前往!”
。。。。。。。。。。。。。。。。。。。。。。。。。。。。。。。。。。。。。。。。。。。。。。。。。
朱权在这撒叉河边的泰宁卫之中待了七天,这七天之中,虽然着泰宁卫上下以及其余两卫的头人对朱权执礼甚恭,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之中,朱权能够看到不满以及愤恨。
这让朱权的心头不由有些沉甸甸的。
七天的时间,从大宁以及新城卫的消息每日就不曾停止过传来。
经过龚合在新城卫数日的调查,此次事件已经查的是**不离十了。
袭击伊齐烈思部的大名军队乃是新城卫后千户,由魏大林签署军令,而后由后千户的赵安千户亲自率领军队执行的。
而出兵的缘由是伊齐烈思部跨越边境袭击了新城卫下属驻屯的一个村庄,杀死了数十户军户。
在这份信件的末尾,龚合也向朱权汇报了,他已派人将新城卫指挥使吴运、指挥同知魏大林以及那个赵安千户送来泰宁卫之中。
得知了事件始末之后,朱权立即在泰宁卫的大帐之中召见了朵颜三卫的头人们。
“来人啊,将乌兰巴日给我押上来!”
等到头人们到齐之后,坐在主位的朱权立即厉声喝道。
随后只见在两名宁王亲卫的压制下,乌兰巴日被押到了帐中。
“乌兰巴日,你可知罪!”
朱权的话在这帐中顿时炸响了开来,而听到朱权对乌兰巴日的质问,大帐内的这些头人们也是纷纷以惊疑的目光看着坐在上首的朱权和帐中的乌兰巴日。
“我有什么罪!”
面对朱权的质问,乌兰巴日梗着脖子直直的对着朱权喝道。
朱权的嘴角划出了一个轻蔑的弧度,而后举起了那份来自龚合的信件对乌兰巴日喝道:
“这是孤刚刚收到的消息,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三,你伊齐烈思部无故出兵进犯新城卫边境,新城卫下属驻屯军户村,三十七户、一百九十八口尽丧与你伊齐烈思部之手,我可曾说错!”
“我不服,这全是你一面之词,我早已前来泰宁卫,离开之前,我曾有令伊齐烈思部上下尽在草场之中,不得外出迁移!进犯新城卫之事绝对不可能!”
“照你这么说,孤刚刚的那番话是骗你的,嗯?”
“哼!这全是你们汉人捏造的,我绝对不会相信!”
面对嘴硬的乌兰巴日,朱权的额头上爆出了青筋。
“那么现在,孤给你一个自辩的机会,将你的人带进来,让孤听听你们怎么说!”
朱权说完没多久,伊齐烈思部的吉达便被带进了大帐之中。
“吉达,告诉我,我离开伊齐烈思部之后可有部民离开草场前往新城卫境内就食?”
吉达刚一走进大帐,乌兰巴日便迫不及待的对着吉达问道。
这几日,在朱权的命令下,乌兰巴日和吉达是分开居住的,同时两人几乎等于被监禁了起来,因此两人自朱权到达之后并没有过什么接触。
此举自然是朱权为了防止两人窜供而行。
听到乌兰巴日的问话,吉达的脸上一愣,然后低着头好似想了一下随后说道:
“头人,自您离开之后,我们的人都在草场之中,除了依安烈率领一百名骑兵巡视草场周边之外,其余的人应该都没有离开过草场!”
吉达的话刚一说完,朱权站起身来指着吉达说道:
“告诉孤,你所说的这些骑兵回到部落之中可曾有厮杀的迹象!”
面对朱权的指问,吉达脸上的表情一慌,当然他的这种慌张更多的是对朱权身份的敬畏。
好一会之后,吉达低声说道:
“并没有过厮杀的迹象”
………………………………
第四十三章 朱权的裁决
“吉达,不用我说,你应该知道欺骗殿下是怎样的罪名!但敢有所隐瞒,定让你万劫不复!”
吉达刚一说完,没等朱权说话,只见坐在朱权下手的胡宁便站起身来呵斥道。
“这位大人,我可以向长生天起誓,所说绝对没有虚言!”
吉达说完之后,一时间大帐内变得死一般的安静。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上首的朱权,看着帐内众人那神情复杂的目光,一时之间朱权心中也是有些没底。
的确,光凭大明这边的说辞的话,那么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让朵颜三卫的头人们信服的,但是在伊齐烈思部这边,只要吉达一口咬定伊齐烈思部没有进犯大明疆域,那么人心自然会向伊齐烈思部倾斜。
就在朱权显得有些进退两难的时候,只见一名宁王府护卫快步的走进大帐之中。
“禀殿下!新城卫上下一干人等已赶至,请殿下定夺!”
“好,宣他们进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