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烟乱世-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卷 挽歌吟

    金戈铁马声犹在

    马踏中原山河无

    衣冠南渡千万人

    越过天堑剩几何

    偏安一隅唱悲歌

    满城无声皆镐素

    汉人为食亲目睹

    多少黎民成枯骨

    故土沦为炼狱场

    惶惶怨灵挽歌吟

    国破家亡君何在

    帝王将相化为土

    白袍银枪向北指

    敢问儿郎有种乎

    横戈上马杀胡奴

    不灭胡寇终不还
………………………………

第一章 长安(1)

    建兴四年。

    八月十日。

    长安。

    坐落在城北的庞大宫殿里透过无比厚重的阴霾,传出了愍帝近六个月来的第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彻底的打破了长安所有还活着的人最后的一点幻想。

    愍帝在士大夫们群体以自杀为要挟之后,被逼无奈同意士大夫们将其族人迁入皇城聚集物资统一守卫,而皇城外所有青壮必须上到城墙进行防御,补充守军实力,以待信使突围召集勤王大军解救长安。

    随之而来的便是数万御林军迅速占据了长安城所有重要地段,把原本就规划整齐的坊区一一封闭,紧接着数万守城军疯狂的进入一个个事先封闭的坊区将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尽数押上城墙,反抗者当场格杀、枭首示众。

    被迫上了城墙之后,会被分配到城墙上不同的位置,成为城墙上的第一道防御力量,若大战开始,这些手持木棍衣衫单薄的平民身将会面临无数激射而来的箭矢,还有随时可能翻墙而上全副武装的匈奴士兵,而身后则是虎视眈眈手握长枪指向平民的守军士兵,一时城墙上哀嚎声、呵斥声、求饶声不绝于耳,场面极为混乱,绝望和恐慌不断的在数十里宽阔的城墙上开始蔓延。

    深夜子时,八百骑全副武装的骑士在愍帝已经变得赤红,滚动着泪水饱含着期望的双目注视之下缓缓离开,握紧拳头身体忍不住发抖的愍帝独自站在高大的皇城城楼上,一脸的决绝,尚且稚嫩的愍帝是在赌,赌最后的希望。

    这八百骑是年轻皇帝唯一值得信赖的亲军,也只有这些亲军才能把他亲手所写的勤王血诏拼死送到各地王爷手中。

    八百骑中有六百骑全身重甲,身披大红斗篷,长枪银辉闪烁。剩余两百骑全身黑甲,身下坐骑健壮有力,清一色的通体黝黑,马嘴衔枚,四蹄裹布。黑夜里,若无灯光照射,近在咫尺也难发现。

    离开朱雀门之后,混杂着两百黑甲骑的六百重甲骑分成六路,向各自预设好的城门方向行去,悄无声息,死寂一片,六百骑重甲骑兵的面甲下无论隐藏的是什么样的脸,但是表情肯定如一,临死前的坦然和作为诱饵的果决。

    原本相安无事已有半月的数十万匈奴大军军营,在初秋微凉的深夜,连绵不断的军营十分安静,可是这安静和谐的假象在长安六个方向城门同时打开的那一刻,悠长巨大的号角声便响彻了长安城以及把长安围城铁桶般的匈奴军营。

    突如其来的遇袭号角响起时,正在熟睡的匈奴主将刘曜迅速清醒,还未来得及穿上衣服便冲出了帐篷,在早已聚拢守卫的精兵悍将的保护下刘曜爬上了一座瞭望塔,夜幕下,东南西三个方向火光滔天。

    赤膊着上身的刘曜心中有些发毛,难不成真有勤王军偷偷摸摸绕到了自己身后?两年前败给索綝,都是用人不当中了奸计,而如今刘耀与石勒稳扎稳打占据了长安辖内所有城池,若有大军来救,自己早就会接到战报。

    不一会儿一名哨骑飞奔而来,迅速下马跪地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晋帝遣近千重甲铁骑趁着夜深,分为六个方向冲营,天干物燥,这六个方向的营寨皆被点燃,冲营重甲已尽数伏诛,不过诸营禀报皆有数十黑骑在重骑冲营之后偷偷突围而出,消失不见,各营已派轻骑追去。”

    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刘耀轻轻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强弩之末,何苦哀哉。”

    翌日天明之时,刘曜大帐已经聚满了数十位披坚执锐的各营主将,在刘曜下达最后期限攻下长安的军令后,整个匈奴大营迅速的运转起来。炊烟无数,人声鼎沸,数十万大军同时在做最后决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来到长安城楼上观战,一夜未眠的愍帝司马邺,原本尚有一丝期望的神情在看见护城河外一眼无尽的敌营里传出的阵阵号角之后,内心几近崩溃,看着全速运转的匈奴大营,年轻尚且稚嫩的皇帝心如死灰的快速回到皇宫,随即着索綝为尚书仆射,都督长安守卫诸军事,曲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守卫皇宫内城,坚决抵抗,以守待援。

    独自坐在空旷大殿龙椅上的年轻皇帝,双目无神的看着幽暗寂静的大厅,记忆里好像就在不久前,刚刚登基的自己,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唯我独尊,后来大小战役的飞马捷报,胜利的天平都站在自己这一边。一直有些发抖的司马邺在自己的幻想中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心里想着,这一次,也会一样取得胜利吧,黑骑已经成功突围,百万勤王大军一定会来。

    突然,一声悠长的进攻号角响彻了整个鸦雀无声的长安城,紧接着号角连营,呜~呜~声划破天际。

    随后,长安四个方向的城墙上传出一声声节奏整齐、沉稳厚重的战鼓声。

    咚~咚~咚~

    鼓声雄壮,震人心扉,在一声声巨大的鼓声感染下,原本心如死灰的平民青壮随着鼓点,一次次的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心中的恐惧一点点减少,随着身后督战的士兵一边鼓励一边承诺升官发财,不断的被言语刺激着,害怕也越来越少,反而变得有些渴望刺出木枪的感觉。

    城墙上,热血逐渐沸腾,人心正在飞速的凝聚,大战一触即发。

    ……………………………………………………………………………………………………………………

    姜歌带领的长安姜府众人在散尽家财之后,终于得到了特殊照顾,坚守三日便可退回皇城,本想着多年来姜家的供养,那些士大夫们可以看在一箱箱金银的面子上保姜家上下数十人进皇城守卫。没成想,负责抓丁的官员笑呵呵客客气气的士大夫们清点了金银随意说了句:“长安如今行情可是斗米一金,拿得出粮食来,别说进皇城,出城都能办得到。些许黄白之物,重做军资,只坚守三日已经是天大的优待了,要知足。”

    无奈之下,姜歌吩咐福伯打开了粮仓和武器库,把最后的一点面饼存粮分发到家仆手上,兵器库里精良的铠甲武器将五十来人装备整齐,便跟随一队守军上了城墙划分了守卫地界。

    夜里重甲铁骑的冲营,姜歌强于一般人的目力在深夜里看到了一个大概,正好守卫南门,有两队重骑夹杂着数十黑骑在开启城门之后,数息之间完成阵型列队,然后逐渐提速,狠狠的撞进了匈奴大营,随后点燃帐篷等易燃品,造成混乱后便如杀神一般迈开铁蹄在大营里来回冲杀,直至力竭摔马而亡。

    第一次见识真正的重骑兵偷袭撞阵杀敌,比任何演绎故事都要让人心情激动,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人马皆覆重甲,长枪而立,蓄力奔跑时在黑夜里若隐若现的血红色斗篷,金戈铁马,枪出如龙,如入无人之境,尽显英雄本色。

    原本有些害怕和担心的姜歌,闪着金光的双眼看完了整个冲阵偷袭并且成功掩护黑甲黑马的报信斥候冲出重围的过程之后,心中的那份不安已经消失不在,更多的是激动和跃跃欲试。

    第二日一早。

    城墙上,靠着墙还在熟睡的姜歌被一声嘹亮悠长的号角声唤醒,一个激灵迅速爬起身看向城墙下护城河外的荒地上,没有了昨晚的空旷寂静,反而是一队队匈奴兵从大营里鱼贯而出,井然有序的进入到空旷的荒地上。

    仔细看去手持木质巨盾的盾兵在前,随后是扛着云梯的厚甲士兵,最后才是手持弯刀的轻甲步兵,约莫千人形成一个攻城梯队,梯队之间有身骑大马来回巡视的骑兵。

    除去常规攻城方阵之外还有冲车,抛石机等使用器械的小队,可惜的是攻城器械极其简陋,伤害并不会很大,对于长安这种雄城来说,这些粗制滥造的器械几乎没有多少直接威胁。

    善于骑射的民族,攻城战有着天然的软肋。

    弓着身子躲在城墙边的姜歌逐一观察着匈奴人的各种细节,排兵布阵,器械装备,军纪效率等等,一一记在心里。

    如同其他上了城墙的平民一样,在城墙守军节奏整齐划一敲响时,面对城下正在迅速集结的数十万大军带来的压迫感,在一次次的鼓点中悄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加速跳动的脉搏,逐渐炙热的血液。

    福伯身穿皮甲手里握着一面半人高的巨盾站在姜歌的身后,其余数十名家仆在短短五丈的距离里早已形成了极好的保护圈,包括福伯在内,所有人都知道城下聚集的匈奴人想干什么,而每个人同样知道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使命。

    城外号角接连不断,城墙上战鼓声同样响彻天际。

    忽然连续三支清脆的响箭从皇宫北方的城外匈奴大营里射出,尖锐的鸣啸声划破天际,长安城外四个方向,号角齐鸣,长安城下,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般的箭矢密密麻麻的朝长安城的方向飞来,巨大抛石机抛出一颗颗的巨大的石块狠狠的撞向被战火洗礼过无数次的高大城墙,燃烧着烈火的石球拖着长长的黑烟划破湛蓝的天空砸向城墙或者城内,所到之处皆成粉末肉泥,沾者即燃。

    之前还斗志昂扬的姜歌在第一批羽箭飞来之时就已经躲在坚实的城墙石垛之下,身边的福伯紧张的举着巨盾挡在自己与江歌身前斜靠着身后的城墙。

    心中一阵胆寒,面色如霜的听着身边不远处传来的哀嚎声,随处可见的残肢断臂和鲜血,恐惧在逐渐吞噬城墙上守军刚刚建立的士气。

    城墙上,笼罩着死亡和恐惧。

    城墙下,敌人已兵临城下。
………………………………

第二章 长安(2)

    姜歌已经在城墙上坚守了整整两日,今天是约定好的最后一天,坚持下来,也许还有活下来的机会。

    一直保护自己的护卫家仆只剩下八个人,福伯在第二日替姜歌挡住了三支流矢,年老体弱的身体笔直的摔向了城墙内侧,幸好城墙脚下堆满了尸体,而箭矢并未射入要害,城墙上战况激烈,负责督战的守军都已加入防守,摔下内城的平民根本无人问津,趴在死尸堆里的福伯醒来后已是傍晚,天色刚刚变暗,城墙上依旧喊杀震天,不断的有尸体从城墙上滚落下来,摔在越来越高的尸堆上。

    夜幕降临后,福伯仔细的观察四周的动静,除了不断增援城墙的守军与掉落下来的尸体,城内空无一人。就在刚刚增援城墙的守军上了城墙之后,福伯发现从死尸堆里,不断有黑影爬了出来,趁着黑夜迅速穿过街面没入了寂静黑暗的坊间巷弄。

    披头散发的福伯咬着牙折断了刺入身体箭矢的箭杆,推开身边早已冰冷的尸体,忍着剧痛一瘸一拐的通过街面上随意散落的破败马车等杂物为掩体,迅速的朝着距离城墙最近的一片破败民宅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而在福伯摔下城内的时候,无数匈奴士兵通过一架架笔直的云梯冲上了城墙,来不及寻找福伯的姜歌就被围困在城墙之上,自此五丈宽的城墙上变成了人间炼狱。

    已经过去了两日两夜,从城外砸向长安的巨石、火球从未间断,经过无数场战斗洗礼的巨大城墙在第一日不断的巨石撞击下开始出现了裂缝和局部坍塌,城内靠近城墙的大片建筑已经沦为废墟,巨大的火焰吞噬之后留下了整片整片的焦黑。

    长安城墙上数十万守军和平民在第一日冒着一阵阵遮天蔽日的箭矢,巨石的轰击,以平民损失过半的代价挡住了十数万凶悍无比的匈奴攻城大军。

    第二日,在第一个手持弯刀爬上城墙的匈奴人杀翻七八个手持木枪的平民之后,围绕着长安的四面城墙上如洪水决堤一般,无数的云梯上不断的有凶神恶煞满脸煞气的匈奴士兵蹬梯而上。

    原本死伤一半的平民成为了第一道肉盾,在充满恐惧和死亡威胁的巨大压力下,毫无战阵经验和军事训练的平民用自己的生命和躯体,硬生生的阻碍了匈奴军蚁附攻城的速度。

    经过一整日的血腥厮杀,终于在大都督索綝派出增援部队蹬上城墙之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滞留在城墙上的匈奴兵尽数被杀,云梯被守军焚烧殆尽。

    深夜的城墙上,鲜血浸湿了每一块灰色城砖,无数的残肢断臂被随意丢出了城外。整个长安城北笼罩在黑色的夜幕中,无声无息,仿若死城。

    福伯在敌军攻上城头混乱厮杀之时消失不见,当时心中焦急担心福伯的安危却又身处险境无暇他顾,心中悲伤的姜歌犹如困兽出笼一般,与匈奴士兵杀成一团,只是敌人好像怎么杀也杀不完,而身边的护卫则一个个的倒在了自己身边。好在傍晚时分援军蹬上城楼,厮杀了两个多时辰才彻底阻止了敌人继续攻城。看着燃烧的一座座云梯,姜歌靠着城墙抱着发抖的身体沉沉睡去。

    还未休息到三个时辰的姜歌与所有守城军民一样,被城外的紧凑的攻城号角声惊醒,已经是第三日清晨,身边只剩下八人守卫着姜歌,每个人都快到了极限,被鲜血染红了的布条裹满了众人,姜歌身上也有四五处浸着血水紧紧裹着的布条。

    剩余的八人姜歌并不能全部叫出名字,但是染满鲜血的脸却深深的印刻在姜歌的脑海里。

    有负责保护自己安全的暗影卫,三个青衣卫,还有日常跟在福伯身后的两个管家,有一个负责修理花园的家仆,还有一个原本体型肥硕如今却精瘦如猴的厨子。

    在铺天盖地如蝗虫一般的匈奴士兵冲向城墙之时,长安四面城墙上的鼓楼慷慨激昂的响起的阵阵鼓声。

    姜歌站起身理了理散乱的头发,面对着剩下的八位伤痕累累的姜家族人,抱拳,躬身,执礼。

    号角连营,鼓声激昂。

    八人同时抱拳,单膝下跪,眼中尽是决绝。

    转过身看向城外的姜歌,手持精铁长枪,迎风傲立,视死如归。

    巨大战场上,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

    巨石与火球一轮接着一轮的从城外飞向城墙,一颗巨石擦着鼓楼的一侧砸向城内,被击中的鼓楼房顶门窗垮塌一地,碎瓦断木四射而去,鼓楼内,赤膊着上身,已经覆盖层层细汗,健硕的肌肉随着双臂有节奏的挥动,鼓槌一次次击打着战鼓,哪怕鼓楼被巨石砸坏一半,鼓声阵阵,毫无影响。

    城墙上一名正在督战的守军校尉刚用鞭子抽打了几下想要躲在城墙下的平民,还未来得及破口大骂,一块半人大小的飞石擦着厚重的城垛弹向校尉的方向,刹那间,石飞人碎,一截手臂掉落在刚刚校尉站立的地方,握着鞭子的五指还在一开一合,想要抓住鞭子却又抓不住一样。

    守军抓住城外齐射的空隙不断的丢下滚木、石头、沸腾的油锅顺着云梯倾泻而下,城墙外堆积如山的尸体淋上了热油,无数支火把从城墙上丢了下去,瞬间火势滔天,城下聚集的敌军留下云梯迅速逃离,还攀附在云梯上的敌人成为了一个个活靶子,被守军弓弩一箭一个射中,落入火海。

    大火燃烧了整整一个时辰,长安城下的尸体化为了焦土,一队队扛着云梯的匈奴民夫又出现在了战场上,并且迅速的在盾兵的掩护下冲到城下,仿佛是毫不畏死的飞蛾一般,匈奴人攀爬上了云梯,在一轮一轮的羽箭齐射掩护下经过半个时辰的攻城,终于在平民死伤无数之后,数十里的城墙上开始出现了溃败的缺口,一股股匈奴战兵如饿狼捕食一般杀向城墙上能看到的一切活物。

    姜歌与家仆防守的几十步距离在其他守军和平民的通力合作之下并未让云梯上的敌人突破。但是不远处的地方已经被敌人占领,正在集结。眼看集结的敌人越来越多,如果形成了小队的规模,后果不堪设想。

    早已配合默契的姜歌与身后的守军将领对过眼神之后,姜歌带着姜家剩余八人,长枪拖地,以快若闪电的速度刺向百步远尚在集结的敌军。

    枪出如龙,只见姜歌手中的精铁长枪不断的刺向一个个敌人,闪耀着寒光的精钢枪头划破一切接触的物体,枪若奔雷,势大力沉,英姿飒爽。

    。。。。。。

    从尸堆里逃出升天的福伯躲藏在废墟里挖出了三支箭头,撒上了药粉,找了个可以看到姜家守卫地界的位置躺着休息,城墙上不断有尸体掉落下来,但是没有自家少爷,这让福伯忐忑的心里多少有些心安,姜歌身边有高手护卫,本身也有武艺傍身,坚持三天应该没有问题。

    就在姜歌带人冲进正在聚集兵力的敌阵之后不久,福伯透过只剩漆黑框架的窗户看向城墙上方,希望可以看到自家少爷的身影。

    突然一阵急促的队列脚步声经过福伯所在的街道,一队队装备精良的御林军冲向了城头,随后城墙上喊杀震天,一具具匈奴士兵的尸体从高大的城墙上摔向尸堆,约莫半柱香不到一名身披青色斗篷的御林军校尉背着浑身是血的姜歌迅速从城墙上朝着福伯所在的地方跑来。

    随后福伯听见楼下有人用刀柄在石墙上叩击了三次三响,随后消失不在。听见暗号之后的福伯迅速下楼,在阴暗的角落里看见了浑身是血早已昏迷的姜歌,身边还有一个白色布袋以及一个水壶。

    看见姜歌之后,福伯迅速来到残破的门口,伸手取下一面三角形姜字令旗,接着把姜歌抬上二楼,仔细的用水壶里的酒擦拭了一下姜歌的嘴角和伤口,从怀里取出了药丸放入姜歌嘴中,又拿出装有清水的水壶喂入口中将药丸服下。紧张无比的福伯在做好所有能做的事情之后抱着身体因为长期剧烈战斗导致的抖动和抽搐的姜歌,一会儿看看城头的方向,一会看看阴暗的天空。

    福伯心中不断默念:“上天保佑。”

    躺在福伯坏里昏迷的江歌仿佛听见福伯的声音之后开始沉睡,抖动的身体逐渐平稳。

    入夜已深,一个老迈的身影背着一动不动的姜歌,在巨大的长安城废墟里左右穿行,进了一个破败的小院,小院门口随意掉落在地上的一块木板上用白色颜料写着的“白”字。

    安顿好重伤昏迷的姜歌之后,福伯在小院周围搜索了一圈,确认安全后才回到小院房间里,看着躺在草堆里沉睡的姜歌,拿起酒壶轻轻的嘬了一口,深深的叹了口气,仿佛心中万斤巨石落地一般,闭上了双眼,数日的提心吊胆和煎熬幻化成无穷的困意,裹挟着还想着清醒的福伯进入彻底的黑暗之中。

    城墙上早已被撕裂了的城防在御林军抵达之后又一次的将敌人围杀殆尽,经过数次你争我夺,在极其血腥激烈的肉搏对抗中,装备精良的御林军在占据地利优势的情况下成功的守住了数十里城墙,匈奴大军在丢下近十万具尸体后,偃旗息鼓,连续数日的蚁附攻城自此也就告一段落。

    匈奴大营里,刘曜在斩杀了三个不尽全力存着保存实力心思的营将之后宣布接下来继续围困长安,让其弹尽粮绝,成为真正的鬼城。

    隐藏着阴霾里的长安皇宫,年轻的皇帝站在高大的朱雀门城楼上,看着眼前漆黑一片的长安城。看的久了,看了痴了,好像一切都回来了。

    曾经灯火辉煌,夜夜笙歌的长安城,川流不息的人群,迎来送往的宾客,青楼里挥斥方遒的青年俊彦,酒楼里豪气万丈的江湖故事,街面上纵马飞奔的士族子弟,豪华马车里掩面的娇羞小娘。一掷千金的南北豪商。纸醉灯迷,声色犬马的年少轻狂。

    无数繁花似锦的画面勾勒着长安盛世,如今却如同镜花水月一般,盛世的虚妄之下是眼前恍若幽冥的人间地狱。
………………………………

第三章 长安(3)

    灰蒙蒙的天气持续了不知道多久,仿佛巨大的天幕被抽走了色彩撒上了一层层厚重的草木灰。

    干燥,没有一点风,让人压抑的透不过气来。

    灰色高耸的巨大城墙稳稳的包围着整个长安城,城墙外不远军营连天,人马嘈杂,城墙上一队队士兵来回巡逻,城墙内一望无尽的灰黑屋顶压在大地上,纵横南北的大街小巷看不见一个人。

    往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十里长街寂静无声。

    街道两旁曾经人声鼎沸的酒肆青楼禁闭着大门和窗户,楼外奄奄的垂着各个商家的号旗,没了昔日的鲜亮如破布一般,毫无生气。

    昔日鸡鸣狗吠的五里巷仿佛时间停止一样,安静的有些恐怖。

    灰蒙蒙的天空渐渐变得更加灰暗,夜幕即将降临。

    巷内不远的一处破败院落里突然飘起了一缕青烟,侧耳细细听去,似乎有两人在低声对话。

    院内一人蹲在墙角,看上去虎背熊腰,杂乱的络腮胡遮挡了大半张脸,头发散乱的披在身后,厚厚的嘴唇,高鼻梁,一双蓝色的眼睛盯着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