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烟乱世-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临沅姜府。

    刚刚吃完晚饭的姜歌正在后花园散步,福伯依旧站在不远的屋檐下靠着柱子打盹。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福伯,来人在福伯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拿出装着密信的小竹节,递给福伯后便静候一旁。

    福伯听完送信家仆说完拿过密信攥在手里,快速走到姜歌身边轻声说道:“陆续三只信鸽刚刚回巢,皆是家主带走的信鸽,三封密信全完一致,十万火急,姜善忠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家主有难,此时姜家一切资源全凭少爷吩咐。”

    福伯说完递上了开启过的飞鸽密信。

    “什么?父亲被流民军追杀?不是说送去了粮草财货可以相安无事的吗?”姜歌听见福伯的话语心中顿时焦急无比,打开密信的手都有些抖。

    密信上写着:“速速接应,危!”

    寥寥几个字,让看到的人无不心中骇然,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姜善一是不会三只飞鸽装有同样内容的密信同时放回的。何况短短几个字已经全然说明其中危险。

    刚看完信,姜善忠已经快步冲到姜歌身边说道:“事态危急,已经传令城外军营准备,城内尚有百名青衣卫二十名暗影卫已经集结随时可以出发。大哥遇险,族中之事本该几位大管事和议再做决断,如今侄儿坐镇姜家,可号令上下,救大哥于危难。”

    姜歌听完姜善忠的话立马说道:“天色已晚,信中并未说明父亲具体位置,按照之前约定当从益阳北上,如若遇到危险可能更改路线。能收到飞鸽说明父亲此时还在路上。”

    姜歌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珠继续说道:“我带两队暗影卫,十队青衣卫,马上出发,按着既定路线去接应父亲,一人双马。另外派出十队青衣卫扩散开来向南搜索。族兵派五百人于我身后接应,派五百人虽其他青衣卫南下。其余两千兵卒留下五百人,其余人守在边界等我们回来。传信汉寿族兵驰援临沅边界,龙阳族兵守卫边界,沅南族兵守卫边界。”

    姜歌一口气说完能想到的安排问道:“族叔看可有疏漏,若有不详之处,族叔坐镇临沅掌控大局。流民军既然敢刺杀父亲,便有侵犯我边界的想法。其他的一应事务全由族叔做主。我得出发了,福伯在边界等我们归来即可。”

    没等着福伯与姜善忠回答,姜歌便几个跳跃回房换了短装,随后跳上房顶朝南门广场飞速奔去。

    姜善忠本想自己带兵去接应姜善一,姜歌毕竟是从中原死里逃生的未来家主,这种事再十万火急,也不该他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姜家还没到无可用之人的地步。

    只是听完姜歌短时间脱口而出的部署之后,姜善忠心中震撼不已,需要何等敏锐和细致的心才能在眨眼功夫将营救和布防如此连贯的安排妥当,挑出不任何毛病。

    姜善忠看向两步就能跃上房顶的姜歌,再看向看着自己的福伯,摇摇头叹道:“福生啊,看来咱们得多活些年了,好看着这小子能走到哪一步。打打杂也好。”

    福伯捋了下胡子笑道:“放心好了,少爷自有分寸。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天晓得以后会是什么样。你去议事厅,我得带人去边界布防了。希望老爷能全身而退,少爷能够安然无恙。”

    姜善忠、福伯各自离去,自有暗影卫穿梭在黑夜里向四方传令。

    姜歌到南城门广场时,青衣卫及暗影卫早已一人两马安静的列好队等着了。

    一身灰色劲装打扮的姜歌骑上城门卫牵着的枣红大马,回过身朝着护卫们抱拳行礼道:“家父有难,望诸位哥哥叔伯助小子一臂之力。有劳了!”

    护卫们齐声回答道:“谨遵少主令迎回家主。”

    姜歌勒了一下马绳大喝道:“开城门,上马,燃火把。”

    咯吱~

    巨大的城门缓缓开启,整整齐齐骑在马上的护卫们每人举着火把,照亮了整个南门,除了马匹的喘息声和火把的炸裂声,整个南门鸦雀无声。

    随着城门开启,有十骑斥候双手持火把提前冲出探路。

    随后姜歌一马当先向城外奔去,紧接着马蹄声如雷霆,火把如长龙。

    一条迅速奔跑的光带在漆黑的夜里,从临沅城南门出城,穿过沅水桥,浩浩荡荡向南奔去。

    在姜歌带着护卫远去后不久,一队队身披铁甲训练有素的军卒踩着统一的步伐一手握着闪着寒光的长枪,一手举着火把,迅速通过沅水桥朝着边界快速奔去。

    在夜晚里飞速奔驰的马队前面,骑在马背上的姜歌神色严肃,火把照着姜歌的侧脸,忽明忽暗,坚毅的脸上已经褪去了稚嫩,深邃的眼神仿佛两把飞速射出的箭矢,冰冷,致命。

    ………………………………………………………………………………………………………………………………

    姜善一五人此时已经走了三个多时辰,虽然极度困乏疲惫,依旧不敢停留休息,万一流民军乘夜里追上来,五个人必死无疑。更难的是没有马匹,哪怕晚上走了一夜的路,明日天稍微亮一点点能看清路的时候,流民军肯定会有骑兵快速追上来,到时候就只能听天命了。

    四个护卫长期训练,身体素质非常好,这时都极度疲惫了,何况没有练过武也没有锻炼过,以前还是个胖子的姜善一,真的是在靠毅力在坚持。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爬上一匹马休息一会。

    两匹马是姜善一最后的希望,同样是奔波了一天,再不积攒点体力,真要被追上时,骑马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就真的只能坐以待毙了。

    此时姜善一杵着拐棍艰辛的走着,脚上的水泡也不知道磨破了多少个,可他依旧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意思。多走一步距离便有可能多一点成功逃脱的机会。

    尚未及冠的儿子还不足以掌控所有,还需要自己做更多的准备,一家之主面对的是上十万的生命归宿。如此巨大的压力不能太早的传到姜歌的身上,自己还能再抗一抗。等着小树苗再长大一些,更大一些。

    姜善一问道:“已经走了多远了,什么时辰了现在,距离天亮还有多久。”

    一旁的暗影卫说道:“快四个时辰了,约莫四十多里了。再过两个时辰就会天亮。”

    姜善一看了看几人,都极其疲惫,姜善一停下来说道:“休息半个时辰,不然天亮之后对方骑马很快就能追上来,益阳到临沅之间皆是平原丘陵,太过利于骑兵行动。休息一下,然后加把劲尽量走快些,拉开一些距离。”

    姜善一说完找了颗树靠着坐下,其他四人也灭了火把围在姜善一四个方向盘腿而坐。各自取出水袋和干粮慢慢吃起来。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没办法睡着,就像日前那样,稍不注意就会被暗箭伤了,四个暗影卫之所以能成为暗影卫,那是从族兵里千里挑一,然后经过训练成为青衣卫,再从青衣卫里百里挑一,最后经过训练不被淘汰才能成为暗影卫。

    整个姜家暗影卫不过百人,从北方南渡的时候其实就折损过半,青衣卫损失的更多。

    对于姜善一来说,多死一个护卫都心疼万分。培养一个青衣卫极不容易,何况是百里挑一的暗影卫。

    姜善一身体极为疲乏,但是精神又非常清晰,在试过两次强行睡眠无果之后,姜善一低声说道:“你们觉得这次能不能活下来?”

    一名暗影卫回到:“我们活不活的没关系,家主一定得活。”

    另一名暗影卫接着说道:“守军大哥都死了,我们也一样可以,至少死在家主之前。”

    姜善一:“守军不一定会死,我有感觉他还活着。守军破军两兄弟当初把我从中原的死尸堆里拉出来,然后一路护送我回到武陵。破军武勇过人,守军机灵。兴许这会儿跟我们一样也在回去的路上。”

    坐在南边没有说话的暗影卫说道:“死不死的早就不在乎了,只是有些憋屈,不是死在杀胡的战场上,被一群流民军追成了丧家犬一般,家主,小的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窝囊,您别生气哈。”

    姜善一哈哈笑着说:“我他娘的也觉得窝囊,等我儿来了,一定杀的他们丢盔弃甲,一个不留,全部屠了,好好的农民不当,造什么反。”

    一直没说话的暗影卫年纪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有些腼腆的说道:“我就佩服少主,在长安城头愣是杀了三天三夜,那得砍翻了多少胡人啊,赤手空拳就能宰了几十个匈奴人,我是没办法做到,匈奴人力气大,我能干翻三个估计就只能等死了。”

    另一个年纪相仿的暗影卫继续说道:“听说少主在巫山背着大管家被羌人埋伏了好多次,每次都是十人队精锐斥候,没一个能逃掉。真的是厉害。”

    姜善一没有接话,只是听着身边的侍卫在不断的夸赞自己的儿子,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的上。

    原本疲惫紧张的姜善一,此时心情也轻松了许多,美滋滋的幻想着身披战甲纵横疆场的姜歌得是何等的霸气凌人威武帅气。

    姜善一摸出地图用火折子照着细细看了一会儿,沉思想了想说道:“还有二十里就是太子庙,咱们赶在天亮前到了太子庙看能不能找到几匹马,村子不大好歹有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外面一马平川的追到就是死,还不如守在一个地方等着援兵过来。”

    稍作休息后五人便继续前行,经过休息和体力恢复,走的速度稍快了一些。

    一个多时辰之后,天刚刚微亮,姜善一五人总算赶到了太子庙,村子就几十户人,时候太早,也没见着人。

    好在运气不错,找到了一辆拉货的骡子车,暗影卫又在后院找到了两匹身体健壮的骡马。

    叫醒农户说明了意图之后,姜善一花了重金买了骡马和车,农户见着挣了不少钱跑到另外一家农户里牵出了一匹滇马,要了之前两倍的金子,乐呵的不行。

    暗影卫迅速套好车,两人坐车,一人骑着矮小的滇马,姜善一和那个比较腼腆的侍卫骑着大马,快速的沿着乡道往北行去。

    骡马和滇马耐力更足,习惯性驼重物前行,这会儿只有两百多斤重感觉就跟没驼一样,撒着欢的跑速度一点也不慢,滇马同样是匀速运动,跑不快,好在可以一直保持一个速度。

    姜善一五人离开太子庙不久有十余骑斥候跟着踪迹追到了太子庙,确认姜善一几人逃跑的方向后,三支响箭依次射向天空,宁静祥和的小村落顿时鸡飞狗跳。

    距离太子庙不到二十里,连夜从益阳赶来增援的流民军近千人,由流民十人将之一王三的儿子王迁领军。

    突然从市井无赖摇身一变成了统领千人的营帅,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要多嘚瑟就多嘚瑟,见了父亲王三的密信之后,差点就乐开了花,营帅算个什么,能抓了武陵那个姜家的家主,父亲可以在杜帅勉强力保其坐上团帅的位置。那可是统领数万的一方诸侯了。这种送上门的机会,简直就是上天眷顾。

    于是在接到派出去的骑兵围剿失败的消息后,恼羞成怒,连夜集合了所有手下和马匹赶上了之前从桃江镇渡河过来的队伍。休息了几个时辰,等的急不可耐的王迁便催促着队伍在天黑前两个时辰的时候摸着黑向北前进。

    从太子庙到王迁所在的路途中有多股斥候,当三声响箭鸣空之后,接二连三的响箭划破清晨的宁静。

    于是,近千匹战马开始提速奔跑。

    同样听见三声响箭的姜善一诸人心中一紧,姜善一望向四周平坦的地势,叹了口气说道:“一个时辰必然追上我们,但依然不能放弃,加快速度。”

    骑着战马的姜善一此时本可以快速离去,但是依旧与马车保持匀速,暗影卫劝说过让姜善一一人两骑快速逃跑,对方不一定能够追上。

    但是姜善一只是笑着说:“有抛弃士兵的将军,但绝对没有抛弃家人的姜家家主。”

    四个护卫心中感动,也不再多说其他,只希望少主能及时赶到。

    又或者,四人可以死于家主前。

    奋不顾身。
………………………………

第三十章 一马当先

    第二十八章 一马当先

    太子庙北。

    向阳河。

    最深处不过腰,但河水湍急,河宽五丈,两岸芦苇茂盛至极。

    姜善一几人好不容易过了河,身后便响起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暗影卫四人抽出刀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姿势,将马车横于身前,四人成半圆形挡住姜善一。

    全身基本湿透的姜善一面不改色,两只手各自抓住衣角拧着水。

    身边暗影卫神色紧张道:“听声音不下八百骑,不足五里。”

    姜善一扶了下散开的头发,收拾了下衣物,尽量让自己保持的端庄整洁一些。

    “走吧,点燃对岸芦苇,八百骑?真给面子。敢过河,就是找死。”抖了抖湿润的袖口,姜善一骑上马轻拍了下马屁微笑道:“狗屎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哈哈哈。”

    四个暗影卫不明所以,看着家主一脸轻松写意,也不敢怠慢,各自取出弓箭在箭矢上绑上干燥的棉布淋上桐油,点然后射向对岸的芦苇丛。

    十几只火箭点燃了向阳河对岸的芦苇丛,烈日炎炎,火苗随着清风吹拂的方向飞速蔓延,大火如海。

    姜善一领着四人或骑马或乘车,穿过三四丈宽的芦苇丛缓缓北行。

    向阳河北有向阳坡,向阳坡上有一人一骑,身披战甲手持长枪,向南而望。

    姜善一没有上山坡,只是走到了山坡下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脱掉身上湿漉漉的衣服铺在一旁的石头上,披头散发打着赤膊的姜善一从马上取下一壶酒几张饼,舒舒服服的靠在一根半截树桩上狠狠的灌了口酒。

    “别愣着了,可以休息了。我儿子来了。”

    四名暗影卫抬头看向山坡顶,一人一骑是真的威武帅气。

    年轻护卫轻轻说道:“家主,咱们怎么不上去?少主只有一人一骑,加上我们四个也许强一点。”

    另外三个暗影卫瞥了一眼刚刚说话的护卫,懒得言语,依旧将马车横于身前,依次坐在姜善一身前一动不动。

    姜善一看了一眼身前望向山坡的护卫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护卫反应过来连忙回道:“回家主,小的姜水。”

    “可还有力气一战?”姜善一问道。

    “回家主,有。”

    “可敢一战?”

    “敢。”

    “收拾下带好兵器,骑上我的马,到山坡上,与那一人一骑并肩,跟着他,让追了我们一天一夜的狗崽子们尝尝被追杀的滋味。”

    姜善一看着斗志昂扬的年轻人,递上酒壶说道:“喝一口壮壮胆,别跟丢了,也别死了。”

    姜水猛灌了一口酒朝姜善一和另外三名暗影卫抱拳致意,勒住缰绳调转方向朝着坡顶飞驰而去。

    同时,向阳河对岸的芦苇地已经化为灰烬,滚烫的地面还有许多尚未燃尽的残枝败叶,青烟缥缈。

    轰隆隆的马蹄声逐渐消失,河水里出现了阵阵蹚水声,人马杂乱间发出的嘶鸣声呵斥声。

    姜善一依旧喝着酒嚼着坚硬的麦饼,格外的满足。

    山坡上,变成了两人两骑,并肩而立。

    姜水偷偷的看了一眼坡后,有认识的暗影卫横刀跨马,也有认识的青衣卫持枪杵地,清风吹过,战袍猎猎作响。

    姜水再看看手中卷在一起尚未展开的绿色姜字大旗,心神摇曳,豪气万千。

    王迁带领的一千骑终于全部渡河,河边的芦苇全部被践踏倒地一片狼藉。

    王迁看了看日头,马鞭向北一挥。

    “一个时辰,我要见到姓姜的狗头,追。”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北岸,千匹战马驰骋在大地上,震耳欲聋。

    向阳河北岸有向阳坡,相距两里。

    向阳坡南边有向阳河,相距两里。

    就在流民军开始奔跑时,向阳坡上骑在枣红大马上一身战甲手持长枪的少年郎默默的带上战盔朝着旁边的姜水道:“跟好了。”

    姜歌手中缰绳一提,一人一马风驰电掣般冲下山坡,一骑当先。

    同时姜水展开青色大旗,一手提住缰绳,紧随姜歌奔驰而下。

    又有一声响箭响彻天空。

    十骑暗影卫,全是黑甲,坐骑均为高大黑色战马,手持亮银长刀飞奔而出。

    紧随其后,百骑青色战甲手持长枪,整齐划一成箭矢阵冲下向阳坡。

    也不等回答,姜善一又狠狠的喝了一口酒说道:“岂止是帅,哈哈哈哈哈。”

    姜善一身边三人此时更是激情澎湃,瞧着姜水那小子举着的姜字大旗心中羡慕不已,沙场战阵永远是男子汉心神向往的地方,能执帅旗与主将一马当先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三人也不管姜善一的自夸自擂,只是看着那十骑熟悉的黑甲,白骑青甲,恨不能立马跟上去,苦于家主就在身边,又无可用战马兵器。只能捏紧拳头暗自为兄弟们加油助威。

    战场上,杂乱无章的一千骑终于看见了冲向己方的一百多骑,王迁只是戏虐的翘起嘴角举起武器喊道:“杀一人赏十金,杀姜家家主者,赏千金封营帅统领千人。”

    “杀啊。”有些混乱无序的流民军听见主将的奖赏之后纷纷响应,更是如打了鸡血一般加快速度冲向前方的青色百骑。

    就在青色百骑与流民军快要撞上时,向阳河东西两方各有五百手持长枪的战兵像是两堵钢铁城墙一般夹向流民军,从高空处看下去,姜家军就像一个口袋,在迅速包围毫无阵型的流民军。

    身穿战甲手持长枪的姜歌一骑绝尘勇往无前的撞上了流民军的骑军,姜水举着姜字大旗紧紧跟随在姜歌身后。

    眨眼功夫,战旗后的十骑黑甲成箭矢状撞进流民军。

    姜歌一骑当先,枪起枪落,从身边飞驰而过的流民军便身首异处,强大的冲击惯性导致连皮甲都不齐全的流民军在姜歌长枪的挥舞中如秋风扫过的落叶一般。

    随后的十骑黑甲手持长刀更是犀利无比,大多流民军尚未挥刀就被亮银长刀拦腰斩断。

    就在流民军先锋被割韭菜一般单方面屠杀时,十骑黑甲之后的百骑青甲狠狠的撞上了流民军,数个呼吸之后百杆银色长枪仿佛绞肉机一样,将飞速突进的流民军彻底搅碎。

    才刚刚碰撞,处于流民军最前方的百多名骑兵连出刀都没有就身首异处,姜字大旗过后便是一片残肢断臂以及孤零零无所适从的马匹。

    盏茶功夫,原本就没有战阵的流民游骑被姜歌带领的骑军冲的七零八碎,王迁见势不妙已经吓尿了裤子,只得转身朝向阳河骑马奔去,此时的王迁像是遇见了魔鬼一般,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字在支配着自己,那就是‘逃’。

    被姜歌百骑凿穿的流民游骑就在双方对撞时损失了四百有余,剩余游骑四下奔逃,遇见的却是大盾长枪战兵门如城墙般的阻拦。

    口袋渐渐缩紧,不断的有流民游骑被长枪戳下战马随后被大盾后的横刀一刀毙命。

    王迁和身边十几骑眼看就要逃到河边了,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一人一骑从身后追了上来,一枪一个护卫游骑,行云流水毫无拖沓。最后只剩下王迁一人失魂落魄的耷拉在马背上,逃跑已经不可能了。

    一刻钟前还意气风发的王迁此时面如死灰,从马上滚落下地,跪在地上只是不住的磕头求饶。

    姜歌骑在马上摘下战盔,沾满碎肉鲜血的长枪抵在王迁的身前,身后已经快成血人的旗手姜水依旧高举旗帜,双眼满是敬仰和激动。

    十骑黑甲还剩八骑,有两骑受伤被救走了,整个战场流民游骑只剩下不到百骑,纷纷下马跪伏在地。

    百骑青甲无一人重伤,防止流民军逃跑在一旁协助战兵看守和打扫战场。

    姜歌看了眼身前一直在磕头的王迁问道:“姓名,职务,为何追杀我父?”

    额头都已经血肉模糊的王迁抬起头看向姜歌颤抖的说道:“小人王迁,流民军将帅王三之子,求将军放过小人,家父一定会重谢将军,求将军绕过小人一命。”

    王迁说完继续磕头求饶,就是不说是谁派自己追杀姜善一的。

    姜歌问过几遍后仍然得不到答案,有些不耐烦道:“倘若你说出是领的谁的命令,我保证不杀你并让你回去。如果你再不说,我数到三,人头落地。还有那么多俘虏,总有人会知道。”

    姜歌将长枪搁在王迁的肩头开口数到三的时候,王迁立马喊道:“王三,是王三,我父亲王三,他与石开熊几人主张先拿下武陵,所以知道姜家主到了衡阳郡的消息之后想要先杀掉,然后等武陵内乱,我们好趁机而入。”

    姜歌看向王迁胯下已经湿漉漉正在朝着地面滴水的样子叹了口气说道:“战争不是儿戏,你看看,就因为你一句话,白白死了多少人,胡人占据我大半山河,你们却如此下作的挑拨内斗,良知呢?”

    心中有些烦闷的姜歌不在言语,吩咐打扫战场将俘虏带回武陵再做打算。

    早有人将旗手姜水衣衫退去处理伤口,姜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