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数据是庞煌亲自接到的数据,竟然还没有魏观案造成的影响大,但是为什么魏观案竟然没有列为四大案之一,而空印案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案例,却因为杀了数十人,竟然和胡惟庸案、蓝玉案等谋反大案相提并论呢?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若是庞煌穿越的时空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庞煌所知道的历史,在某些程度上被掩盖了。

    到底是被谁掩盖的呢?这也就是庞煌拍柳苏先行一步去杭州的另外一个原因。

    因为在猜测的基础上,庞煌想知道,朱元璋到底得罪谁了,但是一直没有头绪,而今日,潘云的一席话,突然引起了庞煌的一阵警觉。

    在潜意识中,庞煌感觉到其中有一股暗流。似乎在进行着什么,但是却怎么也得不到要领,到底为了什么呢?

    是谁躲在皇帝的背后,在偷偷的动作呢?

    如果潘云不推测。说可能针对的并不是临安公主,而是针对的马皇后,庞煌也不会太浮想联翩。但是潘云这样说了,不由不让庞煌想起了他偶尔思虑过的另一些蹊跷事情来。

    那就是关于马皇后的死。稍微熟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马皇后是死于胡惟庸案开始的第三年。而同年,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也暴病而亡,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如果没有这次的临安公主中毒的事情,或许庞煌也会以为是巧合,但是如果潘云说的都是真的,有人在一直给马皇后喂慢性毒药的话,那事情就很耐人寻味了。

    庞煌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坐不住了,想要马上进宫,向朱元璋说明此事,但是顷刻间便制止住了自己的这份心急。因为他想起了潘云的顾忌,那就是若是被朱元璋知道,那无疑会在皇城之内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而且不可避免的为因此打乱朱元璋此时的沉静,从而迁怒于胡惟庸,甚至会由此拉开胡惟庸案的帷幕。

    这个结果,不符合庞煌的实际目的,也不符合庞煌计划的实际利益所在。

    虽然庞煌一直都和胡惟庸有些不对付,但是此时胡惟庸要是出了事情,不免会引起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个职务,从而实现中央的进一步集权。虽然这一直都是朱元璋心目中所想,但庞煌却不想让皇帝如愿。

    但是,这件事能瞒住朱元璋吗?

    要是换做别人,可能会有将潘云灭口的念头,可是这个念头从头到尾就没有在庞煌心中升起过。犹豫了半天,依旧是坐了下来,仔细权衡的利弊得失。

    走出书房时,已经是深夜了,春节虽然代表着春天的来临,但是春寒陡峭,却也让庞煌打了一个寒噤,旁边的郑虎看见,连忙将手中准备好的翻毛皮衣给庞煌披上。

    默默的注视自己的这个老部下一眼,问道:“你守了一夜?”

    “这是属下应该做的,而且属下还有事情向大人禀报的。”郑虎后退了一步,说道:“白天大人进宫之后,刘琏刘大人丁忧期满,已经到了京师,首先来找大人,可是大人不在,所以在属下的劝说下,先行回去了。”

    “这么快!”庞煌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刚才在书房还在想着刘伯温,没有想到现在刘琏所谓的丁忧又已经期满了,为了不让这个刘琏出事,刘伯温以及其老妻子都先后假装去世,让刘琏和刘暻两兄弟白白丁忧了两次,不知道要是这兄弟二人,最后要是得知详情之后,会不会哭笑不得的怨恨自己呢?

    但是庞煌听着郑虎接下来的话,就有些想不下去了,因为郑虎接着说道:“听刘大人说,他准备这两天准备一下,准备求见皇上,说是诚意伯有一封遗书,要他们交给皇上。”

    郑虎说这句话的时候,极为不自然,因为诚意伯就是刘伯温,刘伯温在北平通州住了这么久的时间,都没有提及自己有留给刘琏、刘暻两兄弟遗书的事情。

    有两种可能,第一个可能就是刘伯温有所隐瞒。第二个可能,就是这封遗书有问题。所以郑虎站在庞煌的立场上来分析,脸色有些不自然。

    庞煌也是一样。诧异的神色顿时浮出脸颊,默然了一会,道:“明天一早,你亲自去找刘大人一趟,请他暂时不要进宫,约他三天后,在溧水见一面再说,就说本官有要事给他说。”

    “大人可是要告诉刘大人那件事情吗?”郑虎小心翼翼的问道。

    摇摇头,庞煌说道:“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有没有必要告诉他,也要看看他的态度问题。”

    郑虎默然,等于承认了庞煌的这种说道,接着庞煌继续吩咐道:“你明日去承恩寺见过刘大人之后,然后去大宗正府找我,到时候顺便带上齐泰,我有些文书上的事情,要他忙活一阵子。”

    郑虎领命,随即护卫着庞煌去休息不提。

    接下来的几天。庞煌接连进宫,却是暂时将潘云所说的话埋在了心里,在关系到皇城内几百上千条人命的事情上,他以为还是谨慎点比较好。

    但是临安公主依旧没有醒来。按照庞煌的理解,那就等于成了植物人,至于为什么醒不来。谁也说不出所以然,就连庞煌私下的询问潘云。这个见识过那种慢性毒药威力的蒙元老御医,也没有一点眉目。让庞煌实在是难以释怀。

    不过总算是见到了初五、初六两个兄弟,浑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了的双胞胎,估计是感觉到乳娘喂养的味道有些不对,只顾自己在哪里哭闹,谁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惹的马皇后更加伤心,在朱元璋面前哭了好几次。

    让皇帝在忙于政事的同时,又大发肝火了好几次,差点没有杀御医以儆效尤,但是却被马皇后阻止了。

    庞煌进宫,开始了仔细观察,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农夫丢了一把斧子,他看隔壁邻居一个青年像是那个贼,越看越像!他数次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想要冲过去找那个青年算帐,可是苦于没有证据。

    几天后,他在自己的床底下找到了自己的斧子,才想起是自己撂在那里忘了。回头再看那个青年,就怎么也看不出来像是个贼了!他才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冲动!这是人的一种塑造心理!而此时的庞煌就处于这种状态!

    现在他在后宫之中,看见谁都觉得可疑,心里不由暗自庆幸,幸亏没有冲动着向朱元璋禀报此事,自己就已经是这么多疑了,要是朱元璋得知有人在皇宫之内要毒杀皇后,估计会马上发飙,就算是将皇宫上下的人全部都换一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两个双胞胎儿子是抱不回去了,马皇后执意要将初五、初六两兄弟在宫中抚养,庞煌那个心惊胆战啊!生怕那一次,就殃及了自己的儿子,因为庞煌怀疑,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很有可能也是被这样连累死的。

    但是马皇后伤心,要留下自己的儿子在宫中,庞煌也没有办法,只好拼命的去寻找端倪了。

    好在庞煌是大宗正府的宗正,手里虽然没有太多的实权,但是却有一班书吏和手下让他调用,他找了一个借口,要调阅皇城内,所有太监和宫女的档案。

    这件事当然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力,因为今年不过是大明洪武十三年,建国满打满算的也就十二年多而已,大明所谓的二十四监,远远没有充实起来,并且除了有数的编制之外,大多数的太监都属于无组织的状态。

    大宗正府开始事务不多,反正宦官、宫女也是关于皇家的生活起居,所以在大宗正府经历司,基本上都有备案,还有一应奖罚,都在大宗正府有据可查。

    倒是没有费多大功夫,庞煌将齐泰调集进大宗正府,就是署理这件事,齐泰心细,并且正在读书,对于各个律法条文典故信手拈来,比庞煌要熟练的多,用了两天的功夫,将皇城内,一千三百余太监和九百多个宫女的档案梳理了一遍。

    按照庞煌的要求,准备了两份,一份按照各职司,分居个宫殿的位置排列。

    还有一份。就按照入宫的时间顺序,以及来历排列。好让庞煌进行甄别,在第二天的傍晚。这两份卷宗,秘密的被搬进了公主府内,放在庞煌的桌子上。

    齐泰和郑虎在旁边站着,有些提心吊胆的看着这两大堆卷宗,事关皇城之内的卷宗,被驸马都尉搬进了自己府邸之中,要是被大臣们知道,那也是一件十分犯忌讳的事情,肯定会遭人诟病。但是庞煌此时也顾不得了,他必须要整理出一点头绪。

    就算是不为了马皇后的安全,他也担心自己两个儿子的安全啊,而且临安公主现在依旧在沉睡中,还不是怪这其中潜藏的人啊。

    “全部在这里了?”庞煌问道。

    齐泰恭敬的回道:“老师,但凡在经历司有记录的,全部都在这里了,而且学生和大宗正府的司马谈过,这些卷宗。是去年祭天之前刚刚整理过的,应该没有遗漏,但是却没有御马监的资料,但是御马司的宦官比较少。大都属于屯兵编制,只有主官是宦官,这些卷宗。大宗正府是接触不到的,所以并没有在此。”

    庞煌点点头。御马司的事情,他从别的渠道也知道一些。也怪不得齐泰,也不急着看这些卷宗,因为庞煌知道,让他自己看,估计看两天也看不完,不如先听听齐泰的分析,正好也可以观察一下齐泰的做事方法和长处,以后也好安置这个学生。

    “你先说说看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庞煌将脊背靠在椅子上,问齐泰道。

    “是,老师!”齐泰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开口道:“首先,宫女的来历,没有什么疑点,除了各宫娘娘自己带进宫的少数人外,大都是皇上选秀女所淘汰下来的,在宗正府有详细的记录,并不值得多说。”

    “嗯,主要说说宦官吧。”庞煌点头道,他的注意力也在宦官身上,齐泰欲言又止,但是还是按照庞煌的吩咐,转而禀报道:

    “其实宦官的成分,让学生当时的确为难了一段时间,没有想到,宦官的来源竟然是如此复杂。”

    “首先,就来源上说,从蒙元故宫继而承接下来的,在皇城之内有近三成,也就是四百余人,而这四百余人,由北平蒙元故宫来的,有一百七十余人,在皇上南征北战时征缴而来的,有二百多人,成分颇为繁杂,但是学生在经历司看过他们的卷宗,偏偏也就是这些人,被皇城授予的职司最多,并且多有外派,俸禄也比比的宦官要高,学生正在一个个的排查。”

    “其余,还有四成,是来源于周边各藩国的进贡,其中高丽和倭国、琉球的居多,然后安南、吕宋、蒙古次之,西番最少,多是杂役,派不上大的用处。”

    “还有两成,来自于皇上以及诸位将军的俘获,特别是在大明建国前,江南的张士诚、明玉珍、陈友谅等等被剿灭后,皇上曾经下旨,有罪大恶极不赦之人,其家人贬为宦官,用于宫闱,学生还正在排查,分别属于那些人的派系,相信再给学生三天左右的时间,学生就会有所答案。”

    “还有一成呢?”庞煌不动声色,仔细算了一下,齐泰还留下一成人,也就是一百多人的来源还没有说呢?

    齐泰一笑,脸色露出轻蔑之色,朗声道:“其余一成,皆是游手好闲之辈,自宫或者是应召往皇城内当差的,这些人毫无远见,不值一提。”

    庞煌一愣,原来如此,自己还以为其他调查出来什么呢?原来齐泰是不屑说而已,自己盘算了一下,这些人入宫时间短,再加上伴君如伴虎,估计这么多年,最多也只是刚刚体验到该怎么在皇城内做人,要兴风作浪,估计还显示不到他们,随即释然。

    谁知道齐泰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犹豫着说道:“但是这一成人里面,也有些蹊跷,学生也曾经查询过这些人的卷宗,首先这些人都来自江南,基本都是江浙之人,第二这些人的保书,竟然好像是一人所写,虽然入宫先后次序不同,但笔迹却是一样的,这个情况,让学生有些不解。”

    “按照道理,江南多田地,而且作坊众多,不至于失去饭碗,断绝子孙根,入宫做事,本应该是无奈之举,但是偏偏山东、河南、四川这些穷苦之地的人没有,基本上却都来自于江南富庶之地,真的让人有些费解了。”

    庞煌听后没有言语,仔细考虑了一会,想到自己明天一早下朝之后,还要去溧水去见刘琏,也没有时间关心这些事情,所以暂时只好作罢,吩咐齐泰,最近几日,就留在公主府中,仔细梳理关于宦官的卷宗,首先从频繁出宫之人开始着手调查。

    然后排查宦官于朝中官员勾结的可能,最后定出时限,务必在三天之内有所结果,迟则生变,庞煌再也不敢耽搁多少时间了。

    因为自己的妻子还在昏迷不行,而且如果没有结果,自己的两个儿子还在宫里,万一殃及池鱼,那庞煌可是后悔莫及了,所以严格定下这个时间期限,同时命令郑虎,调集自己的亲卫,去飞彪卫驻扎,哪里距离南京城比较近一些,万一有什么端倪,自己也好调用飞彪卫的飞舟,去完成一些急切的任务。(未完待续。。)
………………………………

241 见刘琏、刘暻

    翌日一早,庞煌便赶往南京周边的溧水县,哪里是他种植大棚蔬菜的位置所在,也是齐泰的故乡,更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地方,那就是道教名山——茅山。

    茅山,正是庞煌约见刘琏的地方,当然,此地的茅山虽然出名,但也只是茅山的一处支脉,属于茅山山脉突起绵延区,境内山丘个体低矮离散,不算是雄伟,但是却种着一片竹海,尤其显得道风怡然,颇有几分灵气。

    而且这座山脉的旁边,就是百里秦淮的发源地,石臼湖洋洋万倾湖水,的确给这片土地增添了许多秀丽的风光。

    有山有水,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庞煌所建的蔬菜基地的附近,有一座山,名叫小茅山。小茅山临湖壁立,显得巍峨雄伟。山中林木森森,溪流潺潺,峰回峦转,满眼葱翠,很有些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

    到了小茅山,庞煌心里只是惦记着关于见刘琏的事情。在自己的蔬菜基地应酬稍稍安定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派人邀了与刘琏,还有刘琏的弟弟刘暻,去作小茅山的别院中叙话。

    小茅山离庞煌的蔬菜基地不过千来步,他们安步当车,一路说说笑笑,也就一餐茶饭工夫,即进山了。

    清新的气流,悦耳的鸟鸣,使他们顿觉心旷神怡。这是庞煌和临安公主经常结伴游览的老地方。

    刚到这里时,感于此地的风景,庞煌就在山里修了一座小别墅。他们便常进山里游玩。现在,庞煌邀请刘琏兄弟二人来游小茅山。心中并没有多少兴奋,反觉得十分沉重。因为毕竟少了临安公主,心里有些伤感。

    他们且走且谈,逢树说树,逢水说水,逢花说花,又是二十几岁的健壮年纪,体力足,精力旺,哪晓疲劳。他们在一处名为“竹海”的地方徜徉了好一阵。再折回到两峰夹峙的一个山沟里。那里有山溪蜿蜒,溪上有桥。

    过了桥,很自然的,庞煌独自跑到溪边用手捧起了冰冷的溪水,重重的敷在脸上。

    刘暻倚在桥边,很奇怪的看着庞煌的一举一动,不知道代表什么意思,但是他看出来,好像这个驸马都尉正在下着什么决心似的。于是朝他喊:“驸马这是何故。”

    庞煌缓缓地洗罢脸、漱罢口,又掬了几捧水喝了,缓缓站了起来,仰面朝桥上的两位说:“这就是两位不懂了。这小茅山里的水。如同琼浆玉液,好得很哩。到了这里,不洗洗面。漱漱口,再喝上几口。那太可惜了。”

    刘暻正要回话,刘琏急忙止住他。自己却定定地盯住挺立在下面溪边的庞煌。

    只见一缕从树隙处射过来的阳光,淡淡的,轻映在庞煌平脚幞头下面那张端庄洁白的脸上,那对长眉,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显得更加神采飞扬了。再配上他的宽肩阔胸着的一袭紫衫,显出他如同眼前这一双山峰一般的伟岸。

    但是吸引刘琏的并不是庞煌的形象,而是庞煌取出擦拭手上水迹的丝帕,出了一会神,随即拉着刘暻也走下桥去,仿着庞煌也在那里洗手、净面,随即也喝了几口凛冽的溪水。

    庞煌笑道:“两位兄长取笑了。不过这山中泉水,清澈甜美,实在是十分难得的呀!”

    刘琏两兄弟以溪水嬉戏了一阵之后,兴高采烈地说:“小茅山兄是得天独厚呀!”

    庞煌深沉地说:“美不美,江南水,江南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啊!”

    刘琏和刘暻连连点头称是。

    他们又登上游程的时候,庞煌兴致极浓地说:“像今天这样的兴致,这几年都不曾有过,很有点几年前在北平时的情景。”

    听着,刘琏称是。但是刘暻却是没有去过北平。所以也没有沉入对往事的回忆。

    他们这么默然地走了一会,不觉来到“松江亭”。这里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对面的绿洲。刘琏首先打开话匣子。他说:“庞贤弟,不知道您约我们兄弟二人在此地相见,所为何事呢?”

    随着哥哥的问题,刘暻也沉静下来,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个驸马都尉,他和庞煌并不太熟悉,所知道庞煌的事情,大部分是在丁忧期间,听哥哥说起的,但是无论哥哥怎么说,刘暻都没有听出轰轰烈烈,但是却从哥哥的言语中,看出了对眼前这个驸马都尉的看重。

    而今天,一向沉稳的哥哥,却又首先挑起了话题,这不能不让刘暻稍微惊讶了一番。

    庞煌连连摇头说:“还真的有些事情,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现在正在寻思呢。”

    刘暻说:“倒是庞兄过谦了,以你和哥哥的交情,有什么话儿不能说呢?”

    刘琏点头说:“正是。”

    庞煌笑笑说:“那就恕我直言想问了,不知道刘大哥这次来京师想要见皇上,所为何事呢?”

    刘琏、刘暻两位听罢,相互对视了一眼,似乎露出为难的神色,连说:“无他,丁忧之后,循例见皇上,是请示今后的去向而已。”

    庞煌见刘琏、刘暻两兄弟似乎又难言之隐,又问道:“但是那天我听郑虎说,刘大哥要向皇上呈交一份诚意伯的遗书,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错!这封遗书乃是父亲临终前所留,说是待到机会,转呈给皇上!”

    “不知道我是否可以看一看呢?”庞煌淡然的又抽出那方丝帕,佯作在嘴边擦拭了一下,这方丝帕,正是刘伯温给庞煌,待到关键的时候,和刘琏说明情况的信物,刚才刘琏看着有些眼熟,现在近距离的看去,已经肯定是父亲的遗物了。

    但就不知道这个遗物怎么会在庞煌的手里,明明父亲病重回到青田时。刘琏还看见在父亲的手中,这期间一直到父亲病逝。庞煌并没有见过父亲,也没有派人拜见过父亲。心里好奇之意大盛,但是刘琏又知道弟弟是一个性格耿直,更加口无遮拦的人,所以也不方便明说。

    听着庞煌提出要求,权衡了一下,刘琏还是摇摇头。

    看见拿出信物,刘琏仍旧是拒绝,庞煌已经感觉到刘琏手中的遗书,肯定是有问题的。应该不是刘伯温的手书,那么推论下去,不是皇帝交代的任务,那就是刘琏含恨而制造的一种证据了。

    由于庞煌准备工作做的还是很充沛,而且当初刘伯温的确是吃过胡惟庸和汪广洋送过去的药,而在表面上造出的现象,就是吃了送去的药之后,病情才加重,而导致不治而逝的。所以无形中。刘琏和刘暻两兄弟已经将胡惟庸当做是仇人。

    而母亲却是“意外”的在给父亲烧纸的时候,又“死”于山火,更加增加了两兄弟的仇恨,二十七个月的丁忧期间。无时无刻的不在思虑着该怎么为父亲和母亲报仇。

    二十七个月中间,他们兄弟二人所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等待时机。替父报仇!除去胡惟庸这个老贼!几年间,他们已经失去了两位亲人。便理所当然地把一切都迁怒于胡惟庸,是这个老贼害得他们家破人亡!所以刘琏这次带着刘暻。拿着所谓刘伯温生前留下的密奏,要展开了“一招致敌”的进攻。他们在等待着皇帝对胡惟庸失去信任的那一刹那!

    而刘琏毕竟是当过一方大吏的人物,对于朝野之间的判断,还是颇为准确,朝堂之上的尴尬,都落入了刘琏的眼里,他以为现在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所以刚刚丁忧期满,就带着弟弟来到了京师。

    本来想立即去见皇上的,但是却被庞煌请到了溧水,迫于往日的情谊,刘琏只好暂时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来到溧水见庞煌,此时听到庞煌的请求,虽然两人的关系不错,但是刘琏想了一下,还是断然拒绝了庞煌的请求。

    没有什么意外神色,好像早就预料到一样,庞煌依旧是轻轻一笑,说道:“那就不看了,本来就是一件失礼的事情,但是有几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刘大哥,要是不方便回答,以沉默表示认同即可,我绝不为难二位。”

    刘琏点点头,示意弟弟闭嘴不准说话,静下心来,准备应对庞煌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