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是他当初分封诸王时说的话。

    “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吸取汉晋时的藩国之祸,又可以借鉴宋、元时无无强力藩卫而灭亡的教训。

    但是,蒙元那如同蝗虫的生命力和破坏力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对于北方的连年作战,为了防止边患。不得不使他陆续向北方调兵、移民。这种大势所趋之下,他又怎么放心一干臣子在外面统领着军马,而不用自己的儿子呢?

    权宜之下,他必须要做一个倾斜,要么倾斜于封藩制度,不过那是不可能的,那样朝廷就彻底失去了控制权,那么一旦自己大行,恐怕新君根本约束不住。分疆裂土之事只在朝夕之间。

    要么就倾斜于储君,可是太子朱标的表现虽然中规中矩,但总是少了那么一点魄力,从内心深处,朱元璋希望朱标强硬起来。

    转眼见就到了十月,诸王在京住了一段时ri,朱元璋觉得该了解的都了解过了,便命他们陆续返回各自藩属。

    此时为大明洪武十七年末,真正就藩的诸王还不算多,所以倒也乖巧,入宫请安陛辞后,纷纷往东宫请辞,弄得朱标每天疲于应付,可是偏偏这一切还是必须要有的礼节,所以只得放下一些事务专门来应酬诸王的请辞。

    燕王因为今年的胜利,所以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被朱元璋单独召见进宫觐见。朱元璋明显是有话要说,赐座之后,开始询问一些北方的防务。并拿出北平都指挥使司的奏折让他看看,奏折上说已立中屯卫于沙峪。今议立左屯卫于**营、右屯卫于军台、前屯卫于偏岭、后屯卫于石塔。特意说道:“这次还朝,见你等ri渐成熟,社稷有靠,是朕最大的欣慰。”

    “但是北地防务ri渐繁琐,今开平中屯卫,其余四卫,你觉得可有必要建立吗?”

    朱棣见今ri本是辞行,可是父皇却言道边塞防务,不知道到底暗指什么。虽然屡屡得到父皇的当面夸赞,却不知对方心里怎么想的。因顾不得品味话里的含义,忙奏:“开平乃是边关重镇,拱卫北平之犄角,而北平又是我大明之门户,所以儿臣前年议建中屯卫于沙峪。但是粮草供应繁杂,且孤军在外,不宜军屯,之所以建立四卫环伺,乃为我边塞军屯做准备,实为长治久安之道。”

    点点头,朱元璋不可置否。遂又道:“朕观地形,若建四卫,那么你的地盘就太大了。我已经封了你几个弟弟为宁王、代王和辽王,朕想让他们提前就藩。不知皇儿该如何处置。”

    朱棣听了,又是怦然一跳。忙把心绪掩了,道:“此乃北平都指挥使司奏报,所以儿臣未得详查,但无论是臣儿所属,亦或者几个弟弟所属,无非大明之疆土,一切全凭父皇圣裁。”

    朱元璋这才说道:“北平本是蒙元都城,又北临胡地,非国家栋梁不可当此大重。朕将你封在那里,倚重之意,自不待言。”

    转而又道:“但居功不骄,谦逊知礼,方可成就大事,也是作为人臣的根本。”

    心里一惊,忙离座下跪:“儿臣铭记父皇的教诲。”

    朱棣嘴里这么说着,心里却是凉了半截,父皇暗指什么。以他的心思怎么能猜不出来,明着是褒奖,其实是分权,既是说北平之地位置重要。又说要自己的几个弟弟提前就藩,仔细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那几个弟弟的封地就在自己的周边。那不是打算分自己的防区和军权吗。

    难道他不知道吗?他的这一次奏请,是因为自己父皇的那一道谕旨。那道谕旨的内容,不是要自己总理北方辽东全面防务和军权的意思吗?自己也言明只是为了防务。无其他用意,且开平往西北之地皆是荒漠戈壁,罕见绿洲,就算是边塞巡骑,也是过路即走,根本没有人去注意这一区域。

    谁知道父皇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所在,朱棣心呯呯跳个不停,至于当初和袁珙所议之事,只有二人知道原委,难道被父皇看出来了。

    朱元璋盯着表面平静的燕王,似乎想看出什么,但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根本没有往深处去想儿子的心思,只是想借此敲打一番。

    于是就再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闲聊了一会藩属的事务,燕王觉得该是告辞的时候了,遂起身奏道:“父皇每ricao劳,儿臣实在不敢耽搁父皇的休息,今ri前来拜别,儿臣决定明ri即回北地主持防务,还望父皇恩准。”

    朱元璋沉吟着,没有回应朱棣的话语,朱棣也只能跪在那儿,不敢起身,只好抬头望着父皇,希望能看出点端倪。

    朱棣也吃不准到底父皇的心思,朱元璋只是敲打燕王而已,遂道:“太子好文,目前朕之诸子之中,以晋、燕为长,尔等要做好弟弟们的表率,万万不可令朕失望啊。”

    朱棣伏地叩头称是,纵有不满,也只能忍住,领旨,谢恩,然后拜辞而去。

    待到朱棣走远,朱元璋才悠悠的对着身后说道:“邓顺,你看朕这样是不是对燕王有些不公呢?”

    邓顺小心的回道:“皇上这么做有皇上的道理,奴婢……老臣不敢妄自揣摩圣意。”

    “就知道给你说,等于朕自言自语……。”朱元璋没声好气的埋怨了一句,但是反而使邓顺有些放心,接着又听皇上道:“你回头可以出宫了。”

    显然是早有吩咐,邓顺并没有感到奇怪,只是朱元璋接着又说了一句:“也不知这次你出宫,朕能不能看到你回来。”

    脸上竟然露出一种不舍的伤感,虽然整ri面对着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主子,但二十多年的相处,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躬身道:“其实此事奴婢可以不去的,若是皇上同意,当可交与别人,臣久居深宫,其实很多事情也都忘了,也不太适应外面的生活。”

    朱元璋想了了一会,还是挥挥手道:“罢了,还是你去吧,别人朕也不放心,若是事情一了,你还想回来,当可赐你安享晚年。”

    “就这样吧!”觉得有些劳累,连ri来接见诸子,嘱咐各自不同之事,已经使朱元璋长久cao劳的身体不堪重负。回到chun和殿,李淑妃扶侍宽衣时,关切地说:“陛下连ricao劳,要注意休息才是。”

    李贤妃是和翠嫔沈翘一起进宫的秀女之一,姿se倒是绝对没有说的,要不然也不会沈翘为嫔,他为妃子,两个相差的就不是一个等级,朱元璋对其十分宠爱,所以特别命其搬至距离御花园较近的chun和殿居住,而自己也经常在这里休憩。听到李贤妃这样说,心里也有些许感动,于是就回道:“刚才燕王来,朕就多聊了一会。”

    “燕王明天便回北平了吧?”

    李贤妃随口的疑问,朱元璋一愣,却反问:“燕王的行期你如何知道?”

    “陛下今ri早朝时,燕王曾进宫辞行。”说着,从旁边箱子里拿出一件皮氅,竟然雪白可鉴,娇声对朱元璋又说:“这是燕王来chun和殿所送给臣妾的,陛下看好看吗?”

    朱元璋这才明白。默默看着李贤妃拿着皮氅翻来覆去的观赏,显然是十分喜爱,不由又动了心思,问:“这棣儿礼节倒也周全,燕王还说些什么?”

    没想到皇上问的这样仔细,李贤妃想了想才奏:“只说是来告知一声,倒没有什么要紧的话。”

    朱元璋见其全无隐瞒的模样,又想到这李贤妃平ri也是口无遮拦。过了一会儿又问:“依你之见,燕王此人如何?”

    听到问话,李贤妃惊望着圣上,摇头奏道:“臣妾见识短浅,不敢多言。”

    “只是随便说说,朕又不怪你,只管说说说看吧。”

    李贤妃心里有些犯难,虽然是个藩王,又怎是自己一个妃子论得?圣上执意要问,又不敢推辞,只得鼓起勇气说道:“妾以为燕王礼数周全,听说这次辞行,除了chun和殿,其他宫中也都有孝敬,内廷上下都夸赞燕王孝顺呢。”

    朱元璋品味着李贤妃的话,分辨着其中的褒贬好恶,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李贤妃本来胸中城府不深,放在别的妃子身上,是怎么也不会有只言片语的,这时被朱元璋逼的无奈中说出这两句话,开始忐忑不安,后来见皇上似乎没有恼怒的模样,才放下心来。

    转眼之间,就到了洪武十七年末,自从诸王离京,庞煌就陷入了繁忙之中,虽未走出京师半步,已经体会到所谓的封建官员的苦恼,也渐渐明白了一些,所谓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为什么明君却是屈指可数,因为在这种集权之下,全部依赖帝王一人的勤勉来决定全国之事。

    而官员也是如此,一个官员通常要身兼数职,管理跨越自己职责的各种事情,这种痛苦是无法言语的。

    十月,皇上下诏,命礼部议定各司奏事次第。礼部会议:“凡奏事,一都督府,次十二卫,次通政使司,次刑部,次都察院,次监察御史,次断事官,次吏、户、礼、兵、工五部,次应天府,次兵马指挥司,次太常司,次钦天监。若太常司奏祀事,则当在各司之先。每朝,上御奉天门,百官叩头毕,分班序立,仪礼司依次赞‘某衙门奏事’,奏毕,复入班,伺各司奏毕,俱退。若上御殿,奏事官升殿,以次奏毕,先退,其不升殿者俱于中左、中右门外两廊伺候,奏事官出则皆出。凡晚朝,唯通政使司、六科给事中、守卫官奏事,其各衙门有军情重事者许奏,余皆不许。”
………………………………

308 洪武十八年(上)

    洪武十八年二月末,天子藉田,不过由于皇帝身体不适,诏命太子朱标代之,这在诸大臣心中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太子乃一国储君,按照皇上从头到尾的表现,登基是迟早的事情,而平ri由于公务少了与东宫来往的官员,此时又多了些许在太子殿下露脸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欢喜。   尽在

    庞煌身为大宗正府宗正和锦衣卫的镇抚司人员也要同去,不过也是一样满心欢喜,因为这样以来,也可以在皇庄内盘桓一些时间,趁机见见临安公主和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儿子已经会说话了,所以早在几天前就通知了溧水那边,吩咐其做好准备。

    藉田仪式完成,太子朱标率领百官巡视了一下皇庄农田,然后吩咐关键诸司官员先回衙门办公,而剩余的则在皇庄内用餐后下午继续。

    近午时许,庞煌无事,太子被百官环绕,自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带了几个亲卫出现在皇庄中心的一所庭院,还未走近,便听见里面传出“仙嗡、仙嗡”的古琴声,亲卫们识趣的止住了脚步,任由驸马都尉往里面走去,显然是早已经在周围布置好了防卫。

    但是大家却是都不太紧张,因为这座皇庄已经被赐给了庞煌,平时都是临安公主在这里居住,驸马都尉大人经常过来打理一下,料想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yu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还未进院子。就听见从厢房中伴随着琴声传来一曲哀怨的江南小调,庞煌心里有些想笑,是临安公主吗?不知道这首《蝶恋花》是不是故意唱给自己听的。

    用手势止住正要行礼的奴婢,示意让他们自行离去,然后悄然走近,在窗棂下站定,想仔细欣赏一下临安公主的歌喉,可是就在此时,突然从里面闯出一个丫鬟。手里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水,正yu往庞煌这个方向走来,却冷不防看见一个人,吓的“啊”了一声,厢房内的琴声嘎然而止。

    “拜见驸马都尉,奴婢一时不察,请驸马都尉恕罪。”

    那丫鬟仔细看时,却是驸马都尉,连忙将水盆放在地上跪拜。庞煌看时,却见那水中飘着零落的花瓣,有些纳闷,听到房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心知也偷听不成了,便说了一声:“起来吧!”就侧身走进了房内。

    “哦,原来是驸马都尉驾到。属下见过驸马都尉!”

    临安公主嘴角含着笑。盈盈一礼,眼睛却瞟向里屋。顺着其眼光看去,看见里屋的门帘还在剧烈的晃动着。不由的疑惑的问道:

    “初五、初六呢?刚才不是你在弹琴吗?跑到里面做什么?”庞煌笑问道。

    “驸马原来是来找初五、初六的啊?”临安公主促狭的笑道:“他们跟着哥哥去看热闹去了,喊都喊不出来,……。”

    “那里面的是谁?”庞煌不由疑惑道,他看见自己的妻子手上洁白如玉,绝对不是刚刚弹过琴的样子。

    “驸马猜猜看呢?要不要进去看看?”

    “不要……进来!!!!”临安公主的话还没有说完,里屋就传来一阵娇叱:“临安姐姐,小心一会我出去撕你的嘴……。。”

    “有本事你就出来啊!!!”临安公主笑容可掬,身子却向放在窗下的案几走去,上面正放着一方古琴。

    “驸马要找初五、初六,可能要稍等一会了。可惜妾身不能为驸马弹奏一曲……。”临安公主装模作样,好像有些惆怅的说道。

    庞煌若有所思,不过看着临安公主好似吃醋的模样,顿时觉得一暖,这是他在宫中所经历不到的温馨,心里顿时觉得有些懊恼起来。

    竟然是宋妍儿,他才想起,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他让柳苏来了一趟,但是没有想到两人那么亲热,柳苏竟然不经过自己,将宋妍儿也带来了。

    这倒是没有什么,宋濂死之后,已经没有人再追究其中谁对谁错,但是谁也不敢冒着冒着风险去找宋妍儿了,倒是算成全了柳苏和宋妍儿两人,因为宋濂的丧期,宋妍儿一直没有成婚,刚刚一过,庞煌屈指算来,两人成亲竟然还不到半年,心里不由有些懊恼,竟然把这茬忘了。

    什么时间要补偿一下二人才好,另外,宋慎也要尽快的给其找个出路,要不宋妍儿还是不会开心的。

    想到这儿,才觉得自己有些跑神,连忙稳住并笑问道:“方才妍儿所唱是否晏殊的《蝶恋花》?”

    “驸马大才,正是晏殊的《蝶恋花》。”

    临安公主欠身答道,听着腔调明显的是对刚才庞煌进房间先问儿子,而不是先问自己的动向而感到不满,庞煌心里暗笑,遂做一副心思深沉的模样,道:

    “唉,晏殊之词虽可表达心境,但一样的景se,杜安世的《端正好》却更能唱出了心中伤感……。。”

    “驸马如何竟然想到了杜词……。”心思聪慧的临安公主一惊,马上问道:“杜安世的《端正好》却过于忧伤了,莫非驸马有什么难解之事?”

    心中暗笑,庞煌十分感叹星爷的教诲,但是表面上却不露声se,接着说:“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与杜安世的“槛菊愁烟沾秋露”仅一二字之差却意境大相径庭了!”

    “是的!然而晏殊的“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与杜安世的“天微冷,双燕辞去”相差就更大了!用词不同,盖因词人心境不同所致呵!”博览群书的临安公主马上被庞煌带进了思绪中,接着又说:

    “还有。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与杜安世的‘夜来西风凋寒树’也是一二字之差,却是两重境界。后者尽显悲凉之意。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杜安世的“凭栏望。迢迢长路”也是风景迥异呀。”

    “公主所言甚是……。”庞煌忍着笑,徐徐说道:“但不知宋妍儿方才在唱词中惆怅什么?难道柳苏没有在皇庄之中吗?”

    愣了一下,临安公主才轻笑道:“今天是什么ri子,柳苏没有一点点功名在身上,怎么能走的进来啊,他如今在咱们溧水的庄园中等着呢”

    庞煌岂不知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就是在责怪自己不给柳苏一个出身,于是上前一步,刚想说些别的。就听见门帘一响,转过身去,看见宋妍儿头上湿漉漉的走了出来,身上穿了一件淡紫se的小夹袄,下面配的是蓝se的棉裙,显然是刚刚换过的,发梢上的水滴落在衣衫上,瞬间就显出点点水渍,才明白宋妍儿刚刚洗过头。估计自己进来之前还是衣衫不整,听到外面的声音才跑进去换的衣服。

    心里想到这个刁蛮女还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啊,不过看到宋妍儿不知是被热气熏蒸,还是因为匆忙而出所以才红扑扑的脸颊。虽是素面朝天,但却少了以往那种小太妹似得刁蛮,红红的嘴唇。翘起的鼻梁,衬托着正在顺着发梢下滴的水珠。竟然构成一幅绝美的天使魔鬼图。

    再看宋妍儿那深深的酒窝,庞煌不由喉咙动了一下。“咯噔”咽了一口,差点没有把自己憋的满脸通红,此时又传来临安公主在一侧的那夸张的轻笑,才猛然回过神来。不由有些尴尬。

    这可是自己的心腹手下的妻子,竟然让自己走了神,庞煌骂了自己一句,才宁下心神。

    这小妮子怎么没有一点点古代女子那样的害羞心理呢,难道她也是穿越过来的,庞煌这样想着,嘴里却笑道:“宋妍儿,怎么头发不干就出来了,初chun峭寒,小心不要着凉了。”

    “驸马都尉有礼……”

    宋妍儿将身子低了低,却没有一丝行礼的意思,径直走了过来,道:“方才听见驸马都尉和临安姐姐在谈什么燕双飞、夜西风什么的,宋妍儿想过来学习一下。”

    “莫不是宋妍儿妹妹学成琴技,想在柳苏面前炫耀邀功吧!”临安公主已经恢复正常,看到宋妍儿头发还未擦干就跑了出来,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乖巧的她于是就将宋妍儿最得意的事情说了出来,以缓解现场的形势。

    “原来刚才真的是宋妍儿抚琴啊……。。”庞煌装作一脸惊讶,逗宋妍儿道:“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本驸马初听,惊为天籁之音。还纳闷怎么宫中的琴师被你们姐妹请来,我怎么不知道呢?”

    “才不是呢?刚才是……。。”

    “妍儿妹妹,你看你的头发还滴水呢?”临安公主抢着拦住宋妍儿的话头,遂道:“外面风大,不要着凉了,要是你真的想让驸马听你弹琴,不如在内房抚琴,让驸马指点一下。”

    说着,边走向前朝宋妍儿挤眉弄眼,后者则恍然大悟状,忙连连点头称是,庞煌纳闷的看了看院内,风和ri丽,时值正午,那里来的风,但看着宋妍儿前后的转变,就知道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但也不揭破,任由二女作怪。

    反正是来休闲的,而且庞煌对于二女的信任也是无以复加,至于背后玩什么花招,想来也不过是小女子的恶作剧之类,有临安公主在这里就算是,也会很有分寸,所以十分放心的就任由她二人在那里自己做主。

    宋妍儿唤过两个丫鬟将古琴搬入内屋,随即就闪身进去了,而临安公主则是吩咐着仆从不断的将茶点、水果端了上来。显然是早有准备。

    两人刚刚坐定,只听见内房传来“叮、叮”几下调弦声响,随即便传出一阵“叮咚”之声,一曲袭来,唱的却是李清照的《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chunchun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心里暗笑,从还没进门。边听到临安公主在那里唱着《蝶恋花》,现在又听见宋妍儿在里面唱着《点绛唇》。个个都是满腹哀怨的模样,怎么大明的人都喜欢用唱词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吗?不过庞煌也知道,二女能做到这个地步,在礼教森严的大明已属直接了,心下也有些意动。

    顺手接过临安公主递来的一块糕点,无味的放在嘴里咀嚼,听着里面传出的琴声,渐渐的感觉到有些不对来。

    不由狐疑的望着身侧的临安公主,想询问。但是又不忍心打断这美妙的琴声,只好偷偷的指指内房内,以示怀疑。

    临安公主见状,右手掩着嘴偷偷窃笑,却故意将眼光移向别处,庞煌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内房中肯定还有别人,因为刚才传出的唱词声根本就不是宋妍儿的声音,再则。宋妍儿根本就不是能宁下心神去弹琴的那种人,音乐这东西是靠天份的,从弹棉花到现在的悦耳动听,这个进步也太大了吧。

    于是恍然。不过再想,也可能是宋妍儿为了讨好柳苏而做出的举动,因为庞煌知道。柳苏就喜欢弹琴,因为他哥哥是个盲人。所以练好琴技经常为哥哥解闷,对于此。庞煌想通之后,是不会冒然揭破的,那样不是很伤宋妍儿的自尊吗?

    临安公主见庞煌的表情从疑惑到释然,不过也是片刻的功夫,便恢复了正襟端坐,知道他已经想通,刚想说话,可是眼睛往院中一扫,稍微有些变se,看见驸马并未注意,于是站起身来,说:“妾身去厨房看看酒菜准备的怎么样了!”

    “让下人们去不就行了?”庞煌有些不快,自己正在听着菲菲之音,身侧又有美女相伴,难得的场景,临安公主却要去厨房,这不是有些大煞风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