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臣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并不远,参照自己现在所处的地点,倒是可以让人接受。
牛栏山离怀柔区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说的是那如同龟速的公交车,不过现在坐车是别想了,不过仔细算一下,也不过是十几公里的样子,步行也最多两个小时。先去现在的怀柔县看看再说。
于是也不在多说,假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跟着刘大叔等三个人一起走出了树林。
中途,细心的柳若秋交代庞煌,若是没有必要,就不要开口讲话,因为负责一路上保护他们的官老爷,已经和他们同行了近四个月,才从山西快要到达目的地,其中对他们的口音和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熟悉了,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请庞煌少说话。
要是让官老爷知道,他们中间突然多了一个外地人,而这个外地人又有逃离移民队伍嫌疑的话,那将会很麻烦。
对待违抗圣旨,抵制移民的人,官老爷从不手软,他们身边已经发生了好几起这样的事情,无一例外的都遭到了严刑,甚至是杀身之祸。
庞煌对于这些并没有感觉,但却是震慑于朱元璋在他所知历史中的凶名,当然点头赞成,依照柳若秋说的去做。
幸亏的是,他们距离怀柔县城的确不太远了,那些所谓的官老爷一直不肯开饭,只顾赶路,也就是想赶在天黑之前,到达怀柔县交差。
只要把人口往知县大人那里移交完毕,所有的事情都不用他们管了,省下午饭的粮食,而晚饭就要怀柔县去cāo心,这样节省下来的粮食,他们可以作为归队的伙食,甚至还有结余,卖掉粮食之后,他们甚至可以绕到北平府,找个不太贵的青楼快活一番。
就在这样的心里下,不到傍晚,长达三四里路的队伍,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怀柔县城。官老爷为了交差而心急如焚,而移民们却是为了未知而惊慌,至于队伍中多了一个庞煌,倒是谁也没有心情去注意了。;
………………………………
004 唐门知县
() 唐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唐门不是庞煌看过的武侠小说中的唐门,也不是一个唐姓家族的简称,而是一个人的名字。
据说,这个人出生时的哭声,不像别的婴儿那样“哇哇”的哭叫,而是发出“哞哞”像是牛叫的声音,近似于唐门的家乡口音“门”的发声,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唐门。
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不过闻名不如见面,当大家看到这个唐门时,才会由衷的钦佩其父的先见之名,正如韦小宝形容陈近南一样,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就像是一块门板一样的竖在哪里。
唐门是怀柔县的署理知县。
署理的意思,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而上任知县,就在上个月,被唐门亲自cāo刀剥皮,里面填上稻草挂在县衙的旁边。
唐门此刻是yu哭无泪,yu怒无门。他本来是北平一个百户所的小旗,手下十个大头兵,生活是多么的逍遥自在。
都怨原来这个混蛋的怀柔知县,刚刚上任不到两年,就传出了贪污的臭名,而且贪污的不是别的,而是徐达大将军修建长城的材料和军粮,在怀柔给自己盖起了宅院。
东窗事发,徐达大将军奏明皇上,将这个贪污的知县剥皮实草,就是派他们这一个小旗过来执行的,谁知道,大将军有命,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他已经奏明圣上,在新任知县到达之前,由他这个小旗署理怀柔县务。
唐门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哪里会去署理什么县务,个把月的功夫还可以,在他剥皮的威慑下,原有知县的师爷,还有典史、县丞等人,倒也是把怀柔县务打理的清清楚楚,但是突然来了这么大一群人,县丞、典史却是做不了主了,都来找这个署理知县寻个主意。
五千四百八十六人啊!
唐门狠狠的抓住刚才由县丞递上来的名册,看着面沉如水的交接官兵。
这些官兵名为保护,实为监视,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些移民送到这里,就想快些交差后回去,唐门也算是军旅中人,当然知道他们的难处,更何况,这次负责押送移民的官兵有五十六人,带头正是面前的这个总旗。
整整比唐门大了一级,虽然不隶属于一个卫所,但是军人森严等级,也让他不压住火气。就听那个总旗说道:“某乃是都督冯胜麾下,山西宁山卫总旗李锐奉皇命,解阳城县乡民一千零四十九户添怀柔。离境五千四百八十六人,路上损失七百零三人,实到四千七百八十三人,现来交割。”
唐门听了之后不由打了一个寒噤,比老子还狠,现在中原平静,由于刚刚驱除鞑虏,所以在路上应该连盗匪也很少有,就这样,还减员七百多人。怪不得身上的杀气比老子还重。唐门不由又仔细看了对面的总旗李锐一眼。
交代手下那几个兵卒,赶快引李锐等人前去就餐就寝,这些他不敢让县丞、典史去,第一这县丞和典史不知道军旅中的喜好和习惯,万一得罪了他也怕摆不平。第二,他还要和他们商量事情呢。
这四五千人该怎么安置呢?
唐门可是当过兵的人,也曾经跟在千户大人的后面做过亲卫,千户大人为了一千多人的口粮,都急的死去活来的,这可是有四五倍的人口。
但是和典史、县丞商量了半个时辰,一点眉目都没有。
向怀柔的大户借粮,他们刚刚借过一次,为了徐达大将军的军粮问题,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借了一批粮食填补了前任贪污知县留下的缺口。
那个难受劲,现在唐门想起来还是浑身的不舒服。大户们的躲躲闪闪,和自己玩起了躲猫猫,每次派人去,都推辞不见,要么说病了,要么说出去访亲了,什么借口都有,反正就是要粮食没有。
最后没有办法,唐门只好来横的,亲自带着属于自己的兵卒,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借,不给就抓人,把人家的家主抓到县衙问话,什么理由,那就是捉jiān细,鞑子的jiān细。
不给粮食就扣人不放,然后再把逃避到外地的不愤怒大户子女找个借口也扣押起来,差点没有激起民变,最后在老县丞和典史的四处游说之下,费尽了九牛二虎治理,才把军粮筹够,当县丞和典史听到署理知县又要去借粮时,都吓的连忙摇头。
大户们都被借的怕了,而且这次移民们消耗的不会是一个小数目,现在进入三月间,chun耕已经开始,但是距离收获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倒是可以组织移民快速的进入chun耕期间,但是距离收获季节还有这么久的时间,这些移民吃什么?
五千人,近五个月的口粮啊!
看着一筹莫展的县丞和典史,唐门就气不打一出来。
这点事都办不好,要你们有什么用?
唐门咆哮着,而县丞和典史哭丧着脸,话都不敢接上两句。
这能是小事吗?皇上一道圣旨,让山西人添鲁、豫、皖、辽等地,这个圣旨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具体怎么cāo作,还是要靠个府县自行安排。
反正人是给你带过来了,剩下的自己看着办。要是换成一个政务熟练的官员,说不定能想出一些办法,但是换做是唐门这样的署理知县,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所以唐门很生气,但是生气也想不出办法,正在怀柔县有位知名人士,也是一个书生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算是稍微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召集怀柔地区的大户,让他们来县城招募佃户,现在怀柔的确缺劳动力,闲置了大量的土地,而一些地主,根本找不到青壮去种地,缘由有两个,一部分青壮去修筑长城,一部分青壮要组织民团,防止间隙中蒙元残部的掠夺。
而现在正是chun耕季节,大户们想要丰收,肯定会要大量的劳力,这样就好办的多,大户们想要劳动力,那就要一户一户的要,比如说你看中了一个劳动力,就要把这一户人家带走,在庄稼收获之前,这一户人家都要这个大户去养活,但是也不白养,县里可以适当的减免一些税赋作为补偿。
第二,被大户挑选剩下的人,可以选择在县城周边安置,这些人可以挑选出一部分人来,去帮助修筑长城,虽然肯定被大户挑选剩下的人大都是老弱病残,但是至少可以去帮助修筑长城的人做饭、洗衣等等,这样一来等于说是让军队帮助养活了一批移民。
这两点提出来之后,唐门算是放下一点心,但也记住了出这个主意的书生,他的名字叫章梁。;
………………………………
005 最低标准
() 庞煌就混迹在这群移民之中,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对于自己所处的境地不由的感叹起来,这哪里是移民,就是逃难啊。
电影《一九四二》他看过,场景还不如他身处的境地一半,特别是到了怀柔之后,官老爷们把他们乱七八糟的行李从马车、牛车上纷纷甩了下来,只装着粮食只顾自的走了,留下那么多人在哪里不知所措。
有钱的,在怀柔县城附近买碗热饭热汤暂时充饥,没有钱的,四处告借,苦苦哀求的和要饭一般。
大部分的移民在家中的损失,朝廷补偿的只是户部新发行的宝钞,大明通行宝钞。但是怀柔已经算是大明的极北之地,很多政令都还没有下来,所以在怀柔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人要,要买东西,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或者是铜钱过来,如此以来,难杀了多少人。
经过半天的交往,也能被算成前世jing英的大学生庞煌,已经和柳若秋、刘大叔等人谈的十分融洽了,他也知道,刘大叔其实是柳若秋兄弟所在家族的长工,这次都被移民过来了,而刘大叔从十几岁进入柳家当学徒,到现在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基本上已经快融合成一家人了。
柳若秋的父亲,原来是山西的一个爆竹商人,在老家阳城县生产了烟花爆竹之后,在太原等地贩卖,本来有着偌大的家业,但是遇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虽然山西受到的波及比较小,但是却是影响了他们的生意,于是其父就回到故里,暂时隐居起来,想等到世道好一点再出来继续经商。
谁知皇帝一道圣旨,令山西之民添兵祸之地缺失的人口,却让这个在抗元战火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的家族,在洪武四年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其父柳白丁,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又颇有家业,当然不愿意作为移民远走他乡,而官府中窥视其家财的不止一个,软硬兼施之下,让柳家彻底败亡了。
父亲作为违抗圣旨的典型被抓起来,绞死在十字街头,而柳若秋的母亲悲痛致死,柳苏的母亲被迫改嫁,兄弟两人却逃过一劫,官府也没有顾及柳若秋是个盲人,而柳苏还小,强压着把他们推进了移民的队伍之中。
柳家算是完了,两兄弟一瞎一幼,要不是刘大叔一家,恐怕很难走到怀柔县来。
知道这一切的遭遇,庞煌总算知道有人比自己还要惨了,自己不过是失业加上穿越而已,虽然穿越到这个暴君的时代,但自己只是一个老百姓,见到朱元璋,而又被朱元璋迫害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自从他看了柳苏经常温习的书之后,庞煌就彻底打消了当官的念头,别说大名鼎鼎害人不浅的八股文,他连书上的繁体字认识的都很有限,再加上自己的力气,还比不上刘大叔这个五十岁的老人,文的不行,武的就更别想了。能当官那才叫见鬼了呢。
不过总算有让庞煌眼睛一亮的东西,那就是柳家的家族生意,烟花爆竹,这个东西好啊,而且在谈话中,庞煌还知道,柳若秋虽然是个瞎子,但是从小就跟在他父亲柳白丁的身边接触家族生意,特别是各种火药的配方,在庞煌的眼中虽然不值一提,但是在当时,可是很保密的东西。
当然,庞煌也通过刘大叔这个技术工种,知道了很多事情,就是火药含量对于做烟花爆竹来说,爆竹就是鞭炮,他们的配方是一致的,但是烟花的门道就多了,各种烟花都需要什么配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那是很有学问的。
并不像是庞煌知道的火药配方,那全是为了军事威力服务,而柳若秋脑海里的配方,是正儿八经做生意的各种烟花配方,在大明可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当然这也不全是庞煌感兴趣的方向,但毕竟算是一条出路,既然当官当不成,我协助柳家做个生意,总算是先可以混个温饱。
穿越的第一天,庞煌就给自己定了这么个标准,至少要顾着温饱问题再说。
就这么低的标准,作为一个穿越大众来说,已经够可怜的了,但还是在当晚就出了问题,保护他们的官老爷走了,而接收他们的官老爷还没有商量出具体的办法。
怎么办,几千号人在一个旧的校场里拥挤着,坐也不是,站的话很累,躺下没地方,而且冷。
北方的初chun,特别是到了夜里,透着刺骨的凉气。
刘大叔拿着大明宝钞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有买到吃的,而他们只有宝钞了,连一个铜钱都没有剩下,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刘大叔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些干柴,就在校场的一个角落生起火来,居然从一堆的包裹中拿出了铁锅,烧了一点开水,不知道从哪里摸出几个凉了并且硬邦邦的面饼,掰成小块放在锅里面去煮,半天了,大家吃到一点热饭。
庞煌捧着一个破碗,有种很荒唐的感觉,也很有点要饭的感觉,但还是面露微笑的将那碗面饼汤喝完,虽然没有盐,也没有调料,但是他喝的还是很香。
面对着一个陌生的路人,柳若秋兄弟和刘大叔一家四口人,对他丝毫没有轻视和怠慢,而是拿出了极大的热情,他还能说出什么呢?
满怀感激的喝完,才感觉到嘴上火辣辣的,有种火药的味道,惊讶之下,刘大叔才不好意思的告诉他,这口锅,是他们原来用来炒火药的,要配置一些威力比较大的火药,就要尽量的把原料中的水分蒸发掉,靠太阳是明显不行的,而是要靠炒,炒出来的原料不但干燥,而且磨出来的粉末也会特别细,特别的均匀,杂质也会很少。
庞煌很惊讶,他不知道造火药的工艺,但是用火炒这个办法,却是有些匪夷所思,但是他能感觉到,刘大叔说话,也只是说了一半,里面或许隐藏着什么商业机密,此时庞煌也不好多问,只是表示了一下惊讶而已。
虽然没有吃饱,而且嘴里也是火辣辣的,但是却驱走了些许寒气,让人感到舒服一点。
就这样过了一夜,后半夜就在背风的地点,搭了一个小棚子,大家依偎在一起休息,反正他们都是男的,刘大叔的老婆早死了,就三个儿子刘龙、刘虎和刘安,加上柳家兄弟和庞煌,七个人就在这个小棚子里过了一夜。
等到第二天,官府才派典史出来,宣布了移民安置的消息,就是按照那个章梁的建议,这个建议算是短期内解决了署理知县的难题,但是cāo作起来的难度的确还是不小。
尽管是震慑于月前署理知县的剥皮实草之威,聚合十里八乡的大户前来领人,这也会花费了大半个月的功夫,倒是这个粗犷的署理知县,倒是也没有指定这批移民的去向,若是有想在怀柔县自谋生路的人,他也不阻止,只要按照规矩,在县衙备个案就行了。
当然需要在当地找个保人,否则害怕你偷着溜回山西,要是找不到保人也好,一个人缴纳五十两银子做押金,等你在怀柔彻底安顿下来之后再退还给你也行。
因为这是怀柔县接到的首批移民,加上个一点政务经验也没有的署理知县,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不错了。
但就这个消息,大部分人听了之后,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自己大老远的被官府押送过来,这那里是移民,简直是被卖了。
而且是卖了还不给钱的那一种,自己抛弃了家乡,抛弃了一切,本来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还要面临着像是牲口一样的待遇,在这个校场呆着,等待着人把自己领走,想自己走也行,要先拿五十两银子,还不收宝钞。
除了宝钞,他们还有什么呢?就算是个别人怀里还揣着一些祖传之物,但是难不成还要拿出来换自己的zi you吗?
当典史颁布完怀柔县令的决定之后,整个校场沸腾了,就连庞煌也觉得匪夷所思,据他知道的历史,不是朱元璋把移民搞得不错吗?
给路费、分田地,而且种子、耕牛,官府全包了,是一个全国人民欢腾鼓舞、皆大欢喜的结局吗?
但是这唱的是哪一出戏,怎么和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不一样呢?
不过眼见着群情激奋,面对着官府的强势,山西的移民彻底有些愤怒了,他们讲典史包围起来,要求面见县老爷说个明白,要求兑现朝廷的承诺。
一场sāo乱即将发生!!;
………………………………
006 解决方法
() 世间的事情总是这样发生的,当移民们怨声载道、而又在校场苦苦等待时,官老爷们总是不急不忙的商议着怎么解决问题,好像有很多种解决方案一样。
但是拿出来的方案往往都是有着见不得人的内幕,而当移民们群情激奋,马上就要发生sāo乱时,官府的反应速速往往都要快捷很多。
典史被移民围住脱不开身,而移民有着围观县衙的倾向,却火速的被人报给了署理知县大人,行伍出身的唐门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火速的召集人马,心腹兵卒手下十人,加上县衙的捕头、捕快和杂役,竟然在一刻钟的时间,就凑齐了整整百十号舞刀弄棍的人。
五千vs一百。
但是移民们却沉默了,可能是慑于蒙古人往年欺压的yin威,已经让老百姓对于穿着公服或者是兵服的人有着源自于内心的恐惧。
像是门板的署理知县唐门也出来了,带着藐视的眼光扫视着如同蝼蚁般的移民。但是谁也没有发现他从眼睛深处透露出的一丝无奈。
唐门也出身于穷苦人家,自幼也深痛yu绝的恨那些欺压百姓的狗官,而自己的父母,也是死于蒙古人的yin威之下,才让他投入到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大业中去。
而自己现在也变成了狗官,正拿着刀棍指向当年的自己,这种心情真的不太好受。
扭头看了看给自己出这个主意的章梁,发现对方却是毫无所感,只是很冷静的望着熙攘的移民们。这才感觉到这个书生给自己出的主意恐怕不是什么好主意。
“大人,为今之计唯有压制这些刁民的气焰,才能顺利完成皇上交付的任务,若是因为这批刁民惹出什么祸事,那可是有违圣上旨意的威严,只有快速顺利的将这批移民安置妥当,才能不被上峰责罚!!”
章梁这个书生就是这样说的。
“大人,皇上行非常之事,乃是为了大明万年江山所想,而如今首批移民添我怀柔,若是出什么纰漏,咱们怀柔是万万担当不起的,而如今我怀柔无钱无粮,还要承担徐大将军修筑长城的公事,唯有借助这些大户来协助安置,才是万全之策,请大人行雷霆手段,快速平息此事才行,真的不行,渤海所距怀柔只有二十余里,大人可去求助,也不能耽搁了圣上的大事啊!!”
县丞是这么说的,而典史刚刚狼狈的从人群中逃出来,鞋子还掉了一只,脸sè通红,不知道是冻得,还是气的,仰或是被人打的呢?
叹了口气,大步向前,站到校场旁的一块大石块上,大喊了一声:
“都住口!!”
“本官乃怀柔署理知县,现在你们给我听清楚了,都他妈的给我住口,现在本官限你们一刻钟的时间,选出五人出来,有什么要求直接给本官说,再这么吵吵嚷嚷的,信不信本官把你们都送去将军石修筑长城去。”
将军石在哪里,移民们不知道,但是修筑长城这个说法,却是真正的吓坏了移民们,别的不说,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可是流传了上千年的。
谁愿意变成长城墙内的枯骨?
面对着强势的知县,再看看拖家带口的自己,孩子嗷嗷待哺,父母白发苍苍,妻子凄凉无奈的看着自己。
仅有不多的几个热血之人也渐渐的凉了下来。
大家把目光都看向自己所期望的人。
山西阳城县这批添怀柔的移民,基本上就是相邻的几个村子,固有的族长、里长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威信,此时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还能寄托在哪里呢?
正在静静观察叹息的庞煌,发现有很多人把眼光都投向了他所处的位置。
庞煌正在叹息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六百四十年后的百姓和六百四十年前的大明百姓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满心的怨怼,但是大家却都是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发现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自己所处的位置,瞬间有些惊讶,难道是我有些不妥吗?还是穿越的身份被人发现了。
但是转眼他就看出来,大家看的并不是他,而是他身边正在侧耳倾听的柳若秋,就连刘大叔也看着昔ri的柳大公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