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转眼他就看出来,大家看的并不是他,而是他身边正在侧耳倾听的柳若秋,就连刘大叔也看着昔ri的柳大公子。

    庞煌经过半天加上一夜的时间,知道柳若秋一家虽然衰败,但是在他们家乡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先不说早已经死去的柳老太爷,就连被绞死在十字街头的柳白丁,都是十里八村很有威望的人。

    而身为柳家长子的柳若秋,虽然天生盲了双眼,但是其聪颖、懂事却是传遍了阳城县的每一个角落,再加上是长门嫡子,隐然有着继承其家族产业的优势。而周围村子在柳家烟花作坊里混饭吃的也不少,比如刘大叔和他的儿子都在柳家昔ri的作坊里。

    在大家都失去了主心骨的时候,当然是把希望寄托于他们最有信心的那个人身上,但是这个人不是庞煌,而是柳若秋。

    “若秋?”刘大叔在旁提醒了一句,像是想要阻止,而又像是充满希望。

    往前一步,柳若秋的神sè很淡然,说道:“苏,我们去。”

    庞煌心里一动,伸手搭在柳若秋的肩头,说了一句:“我陪你去!”

    摇摇头,柳若秋笑道:“发生这种事情,庞兄的口音问题,还是很敏感的,万万不能让官府迁怒,没有事的,我也就是去听听。”

    五个人很快的就被推选出来,没有等一刻钟的时间,六个人的怪异组合,就已经走向了署理知县。

    唐门很满意的点点头,总算是过了一关,只要移民们愿意谈,那就由希望,看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移民们就推选出人过来,那就是不想闹事的征兆,这是个好兆头。

    转身吩咐了几句,兵卒和衙役们都收起了刀棍,随即心神也放松了下来,百十人面对几千人的场面,的确是有些心惊,既然能够解决,他们也不用在县老爷面前强撑什么威风了。

    唐门这个人很粗很门板,但是有时候心却是挺细。

    他怕移民不安,所以也未将这六个人带离校场太远,只是找了一个合适的地点,只身一人带着县丞和狼狈的典史,三人就同移民们选出的代表谈了起来。

    而那个章梁,自然是没有资格的,在唐门看来,他只是一个书生而已,而且是一个比较有心机的书生,差点没有把自己给绕进去。

    至于是怎么差一点把自己绕进去,唐门就有些糊涂了。

    县丞和典史不糊涂,但是也不会给这个暂时的署理知县说,因为他们都是怀柔人,还要在怀柔继续生活,得罪了有些人,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很简单,怀柔多的是土地,也有着不少地主出声的大、小家族,他们不缺粮食,也不缺钱,但缺的就是劳动力,chun耕在即,再没有新的劳动力加入进来,他们的土地就要荒芜,作为怀柔这个北方的县城,一季的荒芜,就等于一年的收成没有了。

    朝廷移民添怀柔,对他们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机会。

    威胁是,移民们很可能会分去他们的土地,朝廷的政令这些大小家族知道的比唐门这个署理知县清楚,朝廷许给移民们耕地、耕牛、粮食等等,要从哪里出,还不是像是上次凑军粮一样,从他们手里剥削,而且是有借无还的那种。

    如果这批移民分土地,不但这些小家族的土地要荒芜,而且他们将失去继续吞并土地的机会,虽然这批移民人不多,但大小都是威胁。

    他们不能让自己受到威胁,而上天眷顾他们的是,上任县令倒在了贪污之中,而现在的署理知县什么都不懂,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他们只要利用机会,把这批移民变相的变成自己的佃户,那么他们仍旧可以保持长远的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今年的收成,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章梁算是他们的代表之一,至于县衙内还有没有他们的利益代表,谁知道,至少县丞和典史是不够资格和这些家族做对的。

    那还有谁?就凭着这群连自己家业都保不住,还要背井离乡的人吗?

    庞煌在瞬间都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一个刚刚穿越时空二十四个小时的人,对于怀柔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此快的就能看到关键,不是因为他很聪明,而是因为他在不久前的新闻中,常常见到类似的例子,万法归一的都透露着鲁迅老先生说过的那两个字:“吃人!”

    人吃人!

    要想不被吃掉,那只有自己变得更强。

    摸着裤子口袋里的那三十三块钱,六十六个硬币,庞煌这么想着。他的t恤衫衫和夹克,在这个时代的确有些惊世骇俗,早已经换上了刘大叔的粗布衣裳,但是牛仔裤却是不用换掉,由长衫在哪里罩着,别人很少能看出来。

    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庞煌不愿意穿别人的裤子,心里别扭。;
………………………………

007 第一桶金

    ()  妥协,是这片土地上老百姓最大的原罪。

    一个月后,怀柔县恢复了往ri的宁静,除了偶尔那些珠宝古董店的老板感叹着生意下降很多之外,别的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大部分无奈的移民,选择了跟随怀柔各地涌来的大户走了,作为那五个代表移民和署理知县谈判的人,包括柳若秋在内,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朝廷的政令终于得到了贯彻执行,换来的是官府的一个承诺,移民们可以在三年内免去税赋,第四年缴纳四成,第五年缴纳八成,五年后恢复正常状态。

    而署理知县也算是尽到了心意,不仅负担了移民们在被大户领走之前的伙食,而且在和大户谈判期间,甚至还抽出腰刀劈在公堂的大案之上,严令大户们今年的秋收抽成不能超过三成,而且还要负责借粮给移民度过这个难关。

    至于借的粮食由官府作保,待到秋收之后分期偿还。

    至于朝廷所承诺的耕牛、种子等等,唐门可能是根本不清楚,所以根本就没有说。县丞和典史两人就算心里明白,但是谁也不会去提醒,移民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一切尽在宝钞中啊!!

    这是事后,刘大叔拿出一叠厚厚的宝钞这么说的,离乡背井、抛弃土地家乡的代价,就是那么一叠宝钞,现在再怀柔基本上没有人收,他们只能寄望于,已经纳入大明版图的怀柔,能快些接受皇上发行的这些纸张。

    但是庞煌心里清楚,宝钞之举开创了中国纸币之先河,但是在大明却等于一个笑话,这些纸张,只会慢慢的贬值,一直到他失去效用,都没有皇帝想象中那么值钱。

    看着类似于后世牛皮纸一样的一叠一叠的纸张,庞煌可是不敢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

    事情就这么皆大欢喜的结束了,当然,作为庞煌肯定不会跟着某个大户回去种地,此刻的他,就在怀柔县哪个旧校场的附近,购买了一个简单的四合院,两进两出,不过才花费他一百多两银子。

    除了庞煌之外,柳家兄弟、刘大叔一家四口,包括刘大叔一个亲戚,原来在阳城县做铁匠的刘老根一家三口,也都在这个四合院里面居住。

    庞煌有钱了!

    而且还不少,买了这两进两出的四合院,置办了一些生活必须品后,他还有近四百两银子。

    说起来,还是有些戏剧xing的。

    移民们逐渐都随着大户走了,奔向了怀柔的每个角落,中间肯定免不了一些撕心裂肺的分离,泪眼朦胧的相互告知着自己要去的方向,还有信誓旦旦的团圆宣言。

    这些都是主题,但有些插曲,却也是很重要的。

    庞煌最后想想也坦然了,看《一九四二》那群逃难的人们中还有地主呢,这批从山西来的移民,怎么可能没有几个有底蕴的家庭。

    五个被选出的谈判代表就是其中之一,柳家兄弟就不说了,还小,算是借助祖辈留下的余威,才得到一部分人的拥护,那剩下的四个,都是在阳城当地响当当的人物,杨氏家族的杨老太爷,木匠村的里长祁连,走商家的范瑞,再加上一个郎中夏志远,那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人。

    当然还有二十余户人家,都不愿意随着去当佃户,因为他们在山西老家的时候,都是有些家底的,只有人家给他们当佃户,猛然之下要转换了角sè,他们也接受不了。

    特别是在和署理知县谈判的时候,署理知县放宽了条件,但凡自愿不让官府安排去处的,可写出自愿书上缴县衙内备案,鉴于在怀柔县找保人比较难,而五十两银子又不是小数目的情况下。

    可以找十户移民作保,每个月来衙门签到一次即可,若是三个月内没有签到,就要连累作保的移民。一年为限,一年后就不用签到了,去留自便。

    如此的条件下来,对于这些有家底的移民,就等于听到了一个福音,尽管是庞煌觉得有些像是他所知道的取保候审,但是包括柳家兄弟在内的所有人都接受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大家各显神通了。

    很多人都像是变戏法的拿出了自己一些压箱底的东西,朝廷发给移民的宝钞在怀柔不能用,那他们只好找一些有用的东西变卖,换些银子好在这里安家落户。

    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什么的都冒了出来,就算是出来一个两个所谓的传家之宝也不是不可能。

    的确让怀柔县的各个古董珠宝店振奋了一把,但是最令人感到惊讶的,就是庞煌拿出的东西。

    当然,不是那六十六个五角的硬币,庞煌可不想把祸水引到自己身上,朱元璋是个多么强势的皇帝,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的老百姓都知道当今的皇上能打仗,但是谁也不会有庞煌知道他多能杀人。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杀的叫一个血流成河,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巩固他的江山。

    而刻在硬币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在庞煌没有想到怎么解释之前,是打死也不敢拿出来的。

    庞煌拿出来的,是一张卡,一张上网卡。

    一张很漂亮的上网卡,也是庞煌随身不多的东西之一,那天,临时起意上网,办了一张卡,是方便充值和消费,走的时候却也没有退。

    卡很漂亮,而且很新,抛出背面的说明文字之外,正面印制的是珠穆朗玛峰的图案,除了右下角印七个小字:“珠峰网上机卡”之外,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

    这可是高科技、高清晰的印刷品。

    而且没有一点犯禁的东西,庞煌当然先要把这张最没有用的东西脱手。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张不大的上网卡,竟然在怀柔县引起了轰动。

    在经商天才的柳若秋的刻意cāo作之下,这张小小的卡片竟然卖了六百两银子,而那家古董店的老板还惊叹着:

    要是没有这几个怪异的符号,这张画再大一些的话,就可以媲美吴道子的真迹了。还向庞煌请教卡片背后的符号和文字的意思。

    首先这个古董店的老板可以判断出来,后面所标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文字,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但是那编号的阿拉伯数字,他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向庞煌请教,但是庞煌推脱说自己也不知道,这张图是自己偶然得到的,来历也不清楚。

    古董店老板在那里面露可惜的神情,喃喃自语的说,如果这幅画能再大些,最好能裱糊个中堂,那将会值多少钱啊!

    庞煌听了之后暗自出汗,眼前仿佛出现了大家扛着中堂去上网的情景,不由笑颜频开,露出笑脸的原因,不但是古董店老板的话,而且是因为那六百两银子。

    六百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庞煌没有什么概念。虽然柳若秋不动声sè,但是刘大叔那大张的嘴巴告诉他,六百两银子不少。

    事实证明了,银子在大明的购买力还是颇为强劲的,只是一百三十多两银子,就有了这两进两出的四合院,当然不止这些,四合院后面的还有三十多亩的土地,现在也归了庞煌名下。

    还是上网好啊,上网能赚钱,庞煌在置办产业的那几天,每天都是笑眯眯的。掩饰不住的喜气洋洋。

    谁说上网不好,凭着一张上机卡,就能在běi jing的郊区买下几十亩地加上现房,这些要放在穿越前,那不得上亿的人民币。

    话说,一张网上机卡就这么值钱了,要是穿越的时候,能带台电脑来就好了。

    庞煌贪心的这么想着,就这么挖了他来到大明的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桶金,该干什么呢?庞煌心里想着,自己的底牌不能一下子全部拿出来,否则很容易山穷水尽的,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正在思索什么的柳若秋。

    这个柳若秋,看来心里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啊。;
………………………………

008 请你帮助

    ()  “这些东西我不能要,至少现在不是拿出来的时候,若秋你太冲动了。”

    庞煌放下手中把玩了一会的东西,沉重的青铜器与红木桌面接触,发出沉闷的声音。

    虽然不是纯粹的军事发烧友,但庞煌还是一眼认出了刚才柳若秋递给他的东西是什么。

    铜火铳,这个东西庞煌在běi jing的博物馆见过,听讲解员说全世界也只剩下两只,蒙元时期的火铳,没有想到自己刚刚穿越不过月余就近距离接触了一只。还是崭新的,没有一点火药的气味,约半米长,手腕粗细,就像是油灯一样。

    庞煌将其放在桌子上,连同一本图纸在内,推向了柳若秋的身边。

    “至少,我们现在目前面对的问题,这个不是主要的问题。”

    青铜火铳加上各种火器的制造工艺图纸,放在庞煌面前,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是庞煌更是知道,火器这东西太惹眼了,而柳家,就是因为怀璧之罪,才导致了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互了解,柳若秋似乎渐渐的相信了庞煌,把一些事情有限度的告诉了他。

    山西柳家,在表面上只是一个生产销售烟花爆竹的商人,但是还有一个暗中的身份,那就是蒙元在西北的军火提供商之一。

    为什么是军火提供商之一呢?

    因为柳家只负责提供火铳专用的火药,特定的条件下,柳家又得到一份详细的火器制造图谱,当时蒙元已经是摇摇yu坠,而本来就不甘心为蒙元鞑子服务的柳家,就趁着这个兵荒马乱的机会退出了太原,回到了阳城老家隐居。

    但是他们的身份,还有怀有火器制造图谱的消息却走漏了出去,在南京有位大人物,指明了要这图谱,而间接的这次阳城县移民,也可能大半是因为他们家族造成的。

    这是柳若秋的推断,但是庞煌却不知道柳若秋为什么会向自己透露。

    自己和柳若秋兄弟二人,不过是山间偶遇,而自己还差点没有把柳若秋压死在身下,庞煌还没有自信到自己作为穿越人士,可以达到驱动王霸之气,虎躯一震,众人纷纷臣服的境界。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对于穿越人士也不例外。

    “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兄弟身上,也只会徒遭横祸而已,庞兄要是不要,柳某回头就将他毁掉便是。”

    柳若秋云淡风轻的说道,仿佛毁掉的是庞煌的东西一般。

    “毁掉也不必,我说过,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庞兄心动了?”

    庞煌愣了一下,似乎不明白柳若秋说的意思,但是他的确是心动了,他充其量只算是半个军事发烧友,这些东西,对于穿越的他,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随即又释然,自己要这个做什么,难不成还造出火器和朱元璋争天下,以大明朝开国太祖之威,百战雄兵之势,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找死啊。

    柳若秋静静的坐着不动,听着庞煌剧烈的心跳渐渐的转为平静,心里也不由惊讶万分。

    他天生盲目,但是自幼却是耳聪异常,虽然看不见别人的脸sè异常,但是总是能从对方的心跳中判断出很多东西。这也是柳白丁将他内定为自己的接班人的原因,因为柳若秋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上次庞煌拿出的那一小幅画片,也就是上机卡,他在陪同的过程中,就判断出那个古董店的老板及其的重视和渴望,于是就压着庞煌急于脱手套现的心情,一直把那上机卡抬价到六百两银子。

    这也是柳若秋自信的原因之一,他开始拿出青铜火铳和火器制造图谱的时候,他分明听到对方那种渴望和激动的心情,但是从那种心情到恢复平静,不过一刻钟的时间而已。

    心里惊讶,但是更多的是很宽心,至少对方不是一个很贪心的人。

    “庞兄既然想留着,那就留着。”

    庞煌快要被这些古人的思维搞迷糊了,不明白柳若秋为什么要把这个青铜火铳和图谱给自己,于是很烦恼这种对话方式。

    “我兄弟二人,加上刘大叔一家,都承蒙庞兄照顾,才不至于沦落为耕夫,而且可以在怀柔闲居,这不过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而已。”

    柳若秋说道。

    庞煌笑着摇摇头,示意其没有必要,随即又醒悟过来,对方根本就看不到,于是开口说道:“这个自然是小事,若秋你不必放在心上。”

    柳若秋静静的听着,仿佛知道庞煌会有下文一样,他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

    庞煌想要说的很多,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他基本上已经渐渐适应了大明的环境,也算是接受了自己这个现实,成功的从一个穿越人士完成了到大明王朝子民的蜕变。

    他现在对于所有人的解释,就是刚从海外归来,祖居南方,因为蒙古鞑子的侵犯,宋朝的灭亡,祖辈不甘受异族的统治,随之出海避难。

    辗转之下,得知大明驱除了鞑虏,恢复了汉室江山,他们全家就准备回归故土,但是却在海上遭遇到风暴,只有他一个人生还。

    不知道怎么也就漂流到北方,上岸后一直没有遇到人烟,也不知怎么了就摸到了牛栏山附近,遇到了柳家兄弟。

    这个解释,似乎也被大家所接受,因为谁也没有见到过牛仔裤,谁也没有见到过如此真实的书画,更是没有见到过纽扣,没有见到过所谓的奇装异服。

    当然,那六十六枚硬币,作为自己最秘密的东西,庞煌自然现在谁也不会告诉,更不会拿出来炫耀。

    斟酌了一会,庞煌说道:“其实我的经历,和若秋你差不多,自懂事起,就随父母做些小生意,现在虽然独自一人,却是从海外学了不少技艺,既然来到怀柔,自然想施展些许拳脚,还望若秋你鼎力相助。”

    对于柳若秋,庞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这个盲人不一般,才二十岁啊,至少自己二十岁还在大学校园的时候,做不到柳若秋这么淡定从容。

    就算是现在也做不到,虽然庞煌也不大,不过二十一岁而已,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在那个时空算是一个初涉社会的小青年,但是毕竟他是做市场营销的,见过的老板不少,但是像柳若秋这么淡定的,无一不是四五十岁的怪物。

    和柳若秋一样,他相信自己的感觉,从第一次见面他就有着这种感觉。

    听到庞煌说完,柳若秋苦笑了一声,双手互拍了一下袖口,道:“就连这身衣服,也是拜庞兄所赐,小弟是真的不知道能帮助庞兄做什么?”

    “有的!”庞煌很认真的说道。

    柳若秋于是端正起身子,仔细的开始听着。;
………………………………

009 买地办学

    ()  这些ri子以来,庞煌忙的焦头烂额,自己纵然是双学士学位,但是从大学所学的那点东西,就算是退后六百四十年,也是不够用,不由在闲暇的时候,为自己刚毕业时的那种自负所汗颜。

    但是他也没有多少空闲时间自责,自己的想法加上柳若秋的完善。“晋商会馆”的雏形终于算是出来了。

    当然,光是准备,就要花费他们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

    首先,多了庞煌这个外地人,再则,柳家现在就剩下一个名誉上的柳家,基本上的产业都在其父柳白丁被绞死之后充公了,剩下不多被柳家兄弟随身带着的,大部分都是知识产权,所谓的知识产权,就是没有变成产业之前,还只是知识而已。

    知识这东西目前是基本没有用处,他们想要筹建的这个“晋商会馆”,是要有话语权的,要想有话语权,就要自己的拳头足够大,在商业上,那就是要有足够大的财力。

    柳家兄弟就不用指望了,庞煌觉得柳若秋隐藏的可能还有什么好东西,但是不要指望现在拿出来孤注一掷,刘大叔一家是实实在在的长工,除了一身力气之外,什么也没有。

    难道就指望着庞煌剩下的那四百两银子?

    先不说怀柔县固有的富户,就说这首批移民中,家底比他丰厚的就有许多,就说那个杨老太爷,在安定下来之后,不知道怎么就和县丞杨青山拉上了同族之谊,在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兼并了怀柔周边不少的土地。

    当时大明是这么划分各县的等级的,县分三等,以二十万人中县。三十万为上县。怀柔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